中班教案

时间:2023-08-23 09:30:29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精华】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精华】

中班教案 篇1

  目的:

  1、学习不同的开启方法。

  2、能用不同的.方法打开各种盒子和袋子。

  准备:

  卡片、信封、动物头、数卡、密封袋、瓶子、盒子、拉链袋等各种装实物的物品。玩具水果、鱼、萝卜、蘑菇等各种食物

  过程:

  1.送信

  (1)今天,小动物的朋友从远处寄来了一封信,信里有礼物,请小朋友帮他们打开,请小朋友想想办法,打开后看看该送给哪个小动物。

  (2)引导幼儿去打开信件。

  (3)巡回指导,启发幼儿把信送到相应的小动物家里。

  2.打开找一找

  (1) 盒子、瓶子里有很多小动物爱吃的食物,请小朋友打开,看看有什么办法把他们拿出来?

  (2) 引导幼儿讨论拿出这些食物的办法。

  (3) 幼儿尝试打开密封袋、塑料瓶、拉链袋、盒子等。

  (4) 启发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

  3.尝一尝

  (1) 小动物请你们吃东西,请小朋友打开尝一尝。

  (2) 试试用工具帮助打开食物。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两种水果,能准确的说出两种水果的名称。

  2、幼儿通过视觉、嗅觉、味觉说出水果的颜色、形状、味道等特征。

  活动重点:能准确说出水果的名称。

  活动难点:能说出水果的颜色、形状或味道。

  活动准备:水果实物、切好的果盘、神秘袋两个、神迷盒两个、牙签若干。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手指操

  二.基本活动

  1、出示神秘袋

  2、闻一闻

  师:老师这儿还有两个漂亮的神秘盒,里边也装了好吃的.,这次老师不要你们用手摸,要让你们用小鼻子闻一闻里边装的是什么?(老师请若干幼儿来闻一闻是什么水果。并拿出来验证)

  3、尝一尝

  师:“宝贝们表现的真棒,想不想吃?那怎么样才可以吃啊?”(苹果洗洗吃、香蕉剥皮吃,在了解水果的吃法过程中,引导幼儿复习水果的名称。)

  师:“老师这儿给你们准备了洗干净、切好的水果,我们一起来尝一尝,看看他们是什么味道的。”

  (1)、请几个幼儿先来尝一尝,说出你吃的是什么水果,是什么味道?

  (2)、请几个幼儿将眼睛蒙起来吃,吃完告诉大家吃的是什么水果,是什么味道?

  (3)、幼儿分组吃不同的水果,吃完告诉老师你吃的是什么水果它是什么味道的。

  三、结束活动

  师:“宝贝们,苹果和香蕉好不好吃呀?苹果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的啊?什么味道的啊?香蕉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什么味道的啊?”(最后总结,复习水果名称,颜色和味道)

  师:“今天老师在外面也藏了一些水果宝宝,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好吗?”

  和幼儿去户外找,结束活动。

中班教案 篇3

  一、设计意图

  新家装修的时候,我发现了一种下水管,这是一种可以伸缩、弯曲、扭转的塑料管子,在伸缩的同时,还伴有不同的声音。职业的直觉告诉我,孩子会喜欢玩这根管子。于是,我就将管子带到幼儿园。当孩子们玩管子的时候,我仔细的观察,发现孩子们对管子伸缩时发出的声音并不是十分感兴趣,深深吸引他们的是管子变化的造型,因为管子伸缩、柔软、可变的特性和一般的积木不同,再加上不同造型的管子可以随意组合、游戏,孩子玩的非常自由。于是,我便将这次活动的重点放在管子造型上。

  本次活动,让孩子在宽松、自由、合作的`氛围中,发挥想象,大胆利用管子进行造型并鼓励孩子与同伴交流自己关于管子造型的想法。让孩子在玩中自主学习,体验管子造型的乐趣。

  二、改革的突破点

  管子的多变性,给予了孩子很大的发挥建构想象的空间。

  三、教案设计

  (一)、活动目标

  1、让孩子在玩管子的过程中,感受管子伸缩、柔软、可变的特点。

  2、利用各种方法大胆的对管子进行造型并愿意和同伴交流自己关于管子造型的想法。

  3、通过合作管子造型,感受管子多变的空间构造,体验合作和管子造型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伸缩下水管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引出话题,重现相关经验。

  出示管子并提问:这是什么?你在哪里看到过这种管子?

  2、幼儿自由玩管子,感受管子伸缩、柔软、可变的特性。

  (1)、提问:你是怎么玩管子的?你让他变成了什么?

  (2)、提升孩子玩管子的经验,总结管子的特性。

  (3)、引导幼儿联想生活中类似管子特性的事物,加深对管子特性的认识。

  3、幼儿大胆对管子进行造型并能和同伴交流自己关于管子造型的想法。

  (1)、幼儿自由对管子进行造型,教师观察。

  (2)、请个别幼儿带着造型好的管子上来,让其他孩子猜。

  (3)、同伴之间相互猜猜,我把管子

  变成了什么。

  4、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鼓励幼儿大胆的对管子进行合作造型。

  (1)、讲解合作搭管子的要求。

  (2)、幼儿自由组合,并商量要搭的东西。

  (3)、教师将每一组的作品拍下来,通过电视大家一起来欣赏交流。

  5、全体孩子一起用管子搭迷宫,并进行游戏,体验管子造型和游戏的乐趣。

  (四)、延伸活动

  可以将管子投放到建构区,让管子和其他建构材料一起搭建,也可将管子投放到科学区,继续探索管子的声音及特性,并做相关的观察记录。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对下雨天里小动物的表现产生好奇,萌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2、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和表演能力。

  3、 帮助幼儿记住故事主要情节,简单了解几种小动物在下雨天里的变化。

  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小兔、小燕子、青蛙、小鱼、蚂蚁的活动图片,幼儿表演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背景图与小兔图片,以谈话方式导入活动。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他要去干什么?天气怎么样?发生了什么事呢?

  二、教师有感情讲述故事,幼儿欣赏。

  1、小兔要去干什么?,妈妈说了什么?

  2、小兔在草地上看见了谁?它们都说了些什么?

  三、教师出示图片在讲述一边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习对话部分。

  1小兔走到草地上,看见了谁?小燕子在干什么?让幼儿学说并模仿。

  2、青蛙在干什么?小鱼在干什么?让幼儿捏住鼻孔感受闷得难受。

  3、小兔看见蚂蚁说了什么?蚂蚁怎么回答的.?

  4、小兔跑回家,她对妈妈说:“我知道了”小兔知道什么了?

  5、你有知道什么了?

  四、染幼儿分组来表演故事情节,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和表演能力。

  五、下雨天我们会有什么感受?那你们还知道下雨天其他的小秘密吗?我们怎样才会知道呢?

  教师小结:

我们要在日常多看、多问、多想只有这样我们才会知道得更多。

  六、现在让我们把知道的小秘密去告诉其他的小朋友好吗?

中班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几种常见花的用途,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2、与同伴品尝、分享花茶。

  教学准备:

  肥皂、香袋、花露水、香水、花茶、小杯子。

  教学过程:

  一、花儿作用大。

  1、你们喜欢花吗?为什么?

  2、你们知道花有哪些用处吗?

  二、幼儿寻找花。

  1、自由探索。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小玩意儿,这些小玩意儿都跟花有关系,但是跟我们平时看到的花又不一样,它里面藏着一些秘密,都会是什么呢?请你们仔细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想一想,把这些秘密找出来。

  2、集中交流。

  师:你分别发现这些东西里有什么秘密?它们有什么用呢?

  师:你们觉得肥皂里有花的香味吗?是什么花呢?为什么肥皂里面要用玫瑰花?

  师:玫瑰花不但可以放在肥皂里洗澡时润肤,还可以用来泡茶喝呢。有的人最

  欢喝香香的、甜甜的玫瑰花茶了,为什么他们喜欢喝玫瑰花茶?

  师:这么多的花茶都是用花泡制出来的。老师要泡花茶了,你们看一看,茶有么变化?

  三、幼儿品尝、分享花茶

  1、幼儿取一次性杯子及自己喜欢的花卉,教师帮忙倒水。

  2、幼儿观察花茶并交流自己的.发现,品尝自己泡的花卉。

  四、经验积累,学习自我保护

  1、观看PPT并提问:为什么有的人在观赏美丽花朵时会打喷嚏、流眼泪?

  2、小结:花儿很美可供人们观赏,但是有的人对花粉过敏,容易引起打喷嚏、流涕、流眼泪等身体不适;有些树木花草(比如:夹竹桃)在净化我们周围空气的同时,自己枝干中带有了毒素,这些花草树木我们要注意避开,不要去触碰,以免发生危险或引起身体的不适。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通过看照片、录像使幼儿知道自己会渐渐长大。⑵帮助幼儿了解自己在身体和学习、生活能力等方面的变化。⑶培养幼儿积极的自我意识和喜爱自己的情感。

  活动准备

  婴儿时期的照片(人手一张)⑵婴儿时期用过的衣物、物品、宝宝卡。⑶幼儿时期与照片相对应的录像、摄像机、电视机、录像机。

  活动内容

  学习领域:

  ⑴试用自己小时候的'物品,感受自己长大了。“这里有一些东西,是谁的呢?”“请你们来试试,穿一穿,看看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试穿小时候的衣物等,使幼儿发现现在与小时候的变化)“这些是你们自己的东西,为什么你们会穿不上、用不着呢?”小结:这些是我们小时候的东西。现在,我们长大了,所以都穿不上,用不着了。

  ⑵认识宝宝卡、比较小脚的变化“请你们和小时候的小脚比一比,发现我们的小脚变大了、变胖了。我们小时时候的东西也用不着了,因为我们长大了。”⑶对比录像和照片,说说自己的变化。1)身体上的变化

  ①量身高、体重,通过现场量身高、称体重了解到现在比小时候长高了、变重了。

  ②吃饭,通过看小时候妈妈喂奶的照片,再看现在自己吃饭的录像了解到自己长大了。

  ③牙齿、头发,通过看婴儿期没有牙齿、头上光光的照片,再看现在的小朋友用牙齿咀嚼食物,摸摸自己的头发感受到自己的变化。

  教师总结:你们小时候很小、很轻,没有头发和牙齿,每天吃牛奶和稀饭。现在你们长大了、长高了、变胖了,长出了牙齿,会自己吃许多有营养的饭菜。

  2)学习、生活能力的变化

  ①穿衣服,通过看小时候妈妈抱着穿衣服的照片,感受到现在我们会自己穿衣。(通过看录像)

  ②走、跪、拍球,幼儿看录像里的自己在走路、跑步、左右手拍球等,感受到自己长大了。

  ③搭积木、画画,通过看录像知道自己会玩各种各样游戏、会画画。

  总结:我们小时候什么事都要爸爸、妈妈帮忙,现在我们长大了,都能自己穿衣服、自己走路、拍球、和小伙伴一起搭积木,还会画画、玩油泥,学会了许多本领。

  ⑷让幼儿知道自己还会长大,学到更多的本领。“你们的本领是和谁学的?在哪里学的?”“你们还会长大吗?长大了会怎么样?”(会认识更多的朋友,学更多的本领……)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建议

  1、在幼儿下笔画之前,可以先让幼儿在画纸上徒手画一只大蜗牛,让幼儿感受大蜗牛在纸上的位置,然后再下笔画。

  2、在讲解两种颜色交替涂色时,如果教师能在黑板上示范讲解,幼儿可能会更容易理解、并掌握这种涂色方法,效果会更好。

  活动目标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添画简单的背景。

  学习把主要物体画在中心位置,画得最突出的构图方法。

  尝试用两种颜色交替使用涂色和用深浅两种颜色叠加过渡涂色,丰富画面色彩。

  通过观察,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能用螺旋线画出贝壳,并大胆用线条、图案装饰。

  活动准备

  课件、画纸、蜡笔人手一份

  黑板、已画好的蜗牛轮廓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主题

  教师:小朋友,今天有一只可爱的小动物来到了我们课室里,它"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这是什么小动物呢?你们猜一猜是谁?(蜗牛 )

  二、利用课件,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

  1.教师:小朋友,蜗牛的样子是怎样的?(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经验进行讲述,如贝壳--圆圆的,有美丽的花纹;身体--长长的,软软的等;)

  2.教师:蜗牛身上有什么?什么形状的?壳上还有什么?(一圈一圈的螺旋线,还有许多小花纹,非常美丽!)

  教师:贝壳的颜色怎样?(有棕色的、黄色的、红色的……)

  教师:蜗牛的身体又怎样呢?(长长的、厚厚的)头上有什么?(一对触角、一双眼睛、还有一个小嘴巴)

  三、教师讲解示范

  1、蜗牛长得这么可爱,我们一起把它们画下来吧。你们想怎样画呢?(鼓励幼儿大胆把想法说出来)

  2、示范蜗牛的画法:

  教师:那我们今天就画一只美丽的大蜗牛吧。

  (1)先在画纸的正中间,用螺旋线画出蜗牛的壳,再画上身体、触角、眼睛、嘴巴。

  教师:蜗牛小时候很小的,后来它慢慢地长大,背上的壳也一圈一圈地跟着长大,终于长成了一个大大的壳。(提示幼儿:不要绕得太多,老师觉得绕4 圈就最合适,线与线之间不要太密)再引导幼儿观察蜗牛壳在画纸上占的位置。引导幼儿把一只蜗牛画在纸的中心位置,画得大大的,让人一眼就能发现画纸上有一只大蜗牛。

  教师:接着,画蜗牛长长的、厚厚的身体,还有一对触角、眼睛、小嘴巴。

  (2) 用线条、图案装饰蜗牛的壳

  教师:蜗牛喜欢美丽的壳,我们用线条和图案给它装饰一下。可以先用线条把贝壳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可以选用直线、斜线、波纹线等线条。

  教师:除了线条,我们还可以画上美丽的图案,如圆形、心形、云朵形等。

  (3)学习两种颜色交替使用涂色

  教师:接着,我们给蜗牛穿一件美丽的衣服。用两种鲜艳的颜色交替使用涂色,这样看上去很有规律,也很美丽!

  (4)学习深浅两种颜色叠加过渡涂色

  教师:除了这种方法,还可以用深浅两种颜色叠加过渡涂色,如我先用深绿色在蜗牛的身体上涂上一小部分,接着我用浅绿色叠加涂上去,在把剩余的部分也涂上浅绿色,这样蜗牛身上的色彩就更美丽了。(教师在黑板上示范)

  (5)添画简单的背景

  四、欣赏优秀作品,交代绘画要求

  1、展示几幅优秀作品,让幼儿欣赏。

  2、教师交代绘画的内容和要求。

  (1)先在画纸正中间画一只大蜗牛,接着装饰一下贝壳,最后才涂上颜色。

  (2)要选用一些鲜艳的颜色来着色。

  (3)画画时注意画面的整洁。

  五、幼儿绘画,教师观察

  了解幼儿绘画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六、作品评价

  比一比谁画的蜗牛最美丽。

  (视活动具体情况选择以下3项,可全选,也可选其1或其2进行描述)

  活动延伸

  把幼儿作品张贴出来,让幼儿互相欣赏、互相观摩学习。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30

中班的教案04-06

中班教案07-20

[精选]中班教案07-25

中班教案[经典]08-05

(精选)中班教案08-11

中班教案(精选)08-17

【经典】中班教案08-20

中班安全教案教案04-04

教案幼儿中班教案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