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09-05 08:29:36 教案 我要投稿

美术教案优秀(7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术教案优秀(7篇)

美术教案 篇1

  概要:

  翎毛画法是花鸟画中飞禽表现方法的专称。麻雀是最常见的飞鸟。它头大体小,头、背、尾呈褐色,背有黑斑点,颌下有一缕黑色坠羽,两侧一黑色颌斑。胸腹灰白,活泼可爱。

  鸟的造型练习:

  一般鸟的身体像鸡蛋,头像枣。以此为基形,再添上尾和爪,便构成鸟的基本形态。

  画麻雀的步骤:

  褐黑点头背,浓墨画眼嘴。淡墨勾胸腹,浓墨画翅尾。背斑趁湿点,浓墨再画腿。

  画飞雀:两翅张开,翅膀的方向稍加变动,飞雀的动态也就随着变化。

  一、教材分析

  花鸟画是我国民族绘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界,以极高的艺术价值,享誉于世界画坛。

  人们对花鸟画的要求是“活色活香”,对禽鸟要求是“活泼可爱”。花鸟画要形神兼备。在本册教材中,主要介绍了中国花鸟画的特点与风格,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的.方法的讲解和练习,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

  在本节课里,教材通过对《麻雀图》的欣赏和分析,阐述了彩墨禽鸟的基本画法,重点介绍了以麻雀为代表的鸟类的画法,其画法是,首先在纸上捕捉鸟类的形态,用铅笔轻轻匀出鸟的轮廓,把鸟的身体看成枣形和一个蛋形组成,再添上尾和爪便构成鸟的基本形态,然后再从整体出发,自背部起笔,用披蓑法以褐墨写出背部,次写翼及尾,再写胸、腹,然后画出头、嘴、眼睛,再添画爪。

  花鸟画翎毛画法是本课的重点,画鸟羽毛的方法有白描和没骨两种,本课采用的是第二种,写意的方法,是采用枯润结合的笔墨方法画的,麻雀背部用润笔,尾部翅膀则用枯笔。

  教材中在介绍麻雀画法时还运用了小诗歌的方法,把麻雀的画法编成通俗易懂的小诗歌,使学生易读、易记、易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醒学生运用笔墨时要注意墨的多少、用力的轻重、行笔的快慢,利用线的刚柔、曲直,毛笔的干湿、浓淡的变化,表现鸟的形神和画面的节奏韵律美,以达到教学效果。

  老师应把步骤制成挂图,写上文字,说明每一步应如何去画,要求达到什么效果,或制成幻灯片、投影片,使画面更清晰地体现出来,吸引学生集中精力听课。

  课文以范画配合步骤图解,教师除了讲授国画知识外,还须结合范画进行分析,讲解,指出学生作画应注意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欣赏范画。

  本课作业要求按作画步骤用宣纸或笔边纸临摹或创作一幅麻雀图。

  二、教学方案

  1、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

  2、导入新课:

  3、欣赏唐代名画《捣练图》

  我国古代绘画有很高成就,很多画家为我们留下珍贵画卷,唐代画家张萱画的《捣练图》就是其中一幅。

  1.解释“捣练”。

  2.《捣练图》是长卷画,也称手卷。图中描绘了唐代妇女劳动情景,几个妇女在捣练、络线、缝制和熨平。第一组描绘四个妇女用木杵在捣练,第二组两个人坐地毯上络线和缝制。第三组几个妇女在把练熨平。整个劳动场面构图安排巧妙。三组人物有站有坐,高低不同,错落有致,各组人物间互相呼应。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展示画卷并放映幻灯。

  盛唐时期的工笔人物画,有非常鲜明的特点:人物形象体态丰满,面貌圆润,用线造型,比例准确,线描工笔流动而且劲挺。用色浓重艳丽,但雅而不俗。

  4.介绍画家张萱及对后世工笔重彩人物画影响。

  5.启发学生描绘《捣练图》的情景

  提问:画中描绘几组人物都做什么?按顺序讲出来。

  6.小结:用概括的语言谈《捣练图》这幅画的特点,美感,学生受到启发,兴趣很高。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培养和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

  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大胆作画的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 、每桌一盒蜡笔、每个幼儿一张纸、勾线笔

  活动过程

  (一)以课件导入课题,引导幼儿细致观察。

  师:嘘,告诉你们一个秘密,今天老师在到幼儿园的路上看见了好多的太阳花,这些太阳花啊,红红黄黄的可漂亮了,风姑娘一吹过,这些太阳花就不停的跳着舞,有的小朋友还在那里画花呢。老师偷偷去拍来了一些照片你们看。(放PPT)漂亮吗?

  提问:太阳花的中间花心是什么形状的?花瓣是什么样子的?(请幼儿讨论回答。)

  老师小结:太阳花花心是圆圆的,花瓣是长长尖尖的,花秆是长长的,还有椭圆的叶子。

  师: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来画这个美丽的太阳花,我们来看看是怎样画的呢?(现场教画)

  我们在来回忆一下太阳花怎么画的,(PPT)再看看老师拍的其他小朋友画的太阳花。接下来请小朋友自己来画一下这些正在跳舞的太阳花。

  (二)幼儿自由想象并表现,大胆作画。

  1.老师:“画前老师先介绍一下材料。每组的桌上都有一盒蜡笔和勾线笔,请小朋友们每人拿上一只勾线笔把跳舞的太阳花先画出来,然后这些材料都利用起来,变出漂亮的太阳花。现在请小朋友把眼睛闭上,把你们听见的太阳花画出来。”在听过老师的讲解后,请幼儿作画。这时讲解一段情景(请幼儿闭上眼睛),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情景环境,同时进一步提高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2.在幼儿自由探索之后,开始作画。

  3.老师巡回观察,适时的加以指导。

  (三)展示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

  老师请画得好的幼儿上来画一画,说一说自己的方法。老师及时表扬和肯定幼儿的想法和创造。

  附:情景:在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张着很多美丽的花朵,这些花是太阳花,一大早太阳公公就出来了,风婆婆也来了,风婆婆轻轻的抚摸着太阳花,太阳花们也跟着风婆婆跳起了舞,有的弯下腰,有的拍着手,有的插着腰站得直直的,还有的转着头。太阳公公开心的看这些开心太阳花,有圆圆的花心,尖尖长长的花瓣,还真的有点像自己。太阳公公也笑了。太阳公公也希望小朋友们也能画出这么漂亮的太阳花。

美术教案 篇3

  教材分析:本课是奥运主题综合探索单元的第二个内容,着重向学生介绍一些体育题材的美术作品,并希望通过这些作品,学生了解人们在体育运动中追求的崇高理想和奋斗精神;追求健康美好生活的精神;

  顽强拼搏,为民族、为国家争取荣誉的精神;使得教学更富有人文性,第十一课:体育题材美术作品与纪念品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美术创作的一般形式。

  2.用语言评述一下所欣赏的作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学会传递情感,关心身边的校园活动,关心他人。

  4.从体育作品中吸取精神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设计一件小艺术品,用色彩和形象表情达意。

  难点:要在作品中体现出体育精神。

  教学准备:本课对学习材料不作限定,教师和学生可随意选择自己喜爱的材料和形式完成作业,教案《第十一课:体育题材美术作品与纪念品教案》。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交流、总结。

  教学过程:

  教师:学习了《人文奥运》一课以后,同学们知道了不少奥林匹克知识,了解了奥林匹克精神,请同学们想一想、谈一谈,用美术作品能不能表现奥林匹克精神?怎样表现?

  学生:看书第9、10俩课,分组讨论并展示自己准备的资料,如绘画、雕塑、小工艺品、运动服饰、摄影作品等。发言。

  教师:同学们谈得很好,请一位同学归纳一下。

  学生:一位同学总结表现形式,其他学生补充自己的意见。

  教师:根据学校条件,教师可选择(1)展示学生带来的资料,(2)赏析课本上的范例,(3)演示课件(4)展示其他班学生作品等形式,启发学生,激发创造欲和灵感。

  学生:(1)展示和讲述自己带来的'资料。(2)学生分析课本上的作品。(3)欣赏同学作品,畅谈自己的构思,以多种方式酝酿创作构思。

  教师:进一步组织学生挖掘作品中体现的体育精神和艺术魅力。

  学生:讨论作品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美感。

  教师:确定一个主题,让学生进行创作

  (1)为校运动会设计奖品和纪念品。

  (2)为本班参加运动会的运动员设计纪念品。

  学生:设计、制作。可采取一人单独创作、组合等形式。

  教师:巡视辅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一些设计上和技术上的困难,展示一些创意好的草图,鼓励学生。

  学生:逐步完善设计,实施制作。

  教师:通过展示学生作品或课件演示等手段,提示学生如何能是一件礼物或奖品更精致、更隆重。

  学生:装饰装潢手段可以提高作品的品质,使作品更精致可爱。

  教师:小结

  学生:品价作品及参与情况。

  课后小结

  本课关键是要找到学生作品与体育精神、情感表达的挈合点。

美术教案 篇4

  “中国红”是中国人的魂,尚红习俗的演变,记载着中国人的心路历程,经过世代承启、沉淀、深化和扬弃,传统精髓逐渐嬗变为中国文化的底色,弥漫着浓得化不开的积极入世情结,象征着热忱、奋进、团结的民族品格。

  通过这次集体活动,让孩子感受“中国红”,了解传统民间艺术,并动手制作红色饰品打扮周围环境,表达自己喜庆快乐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讲讲以红色为寓意的“喜庆、吉祥”事物过程中,感受中国红明快艳丽的色调,倾听同伴的表达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2、尝试制作各类红色的民间装饰品,提高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红色的吉祥物,如:红包、中国结、窗花等。

  2、多媒体课件“中国红”。

  3、传统乐曲“恭喜恭喜”和录音机。

  4、剪刀、胶水、红纸、彩笔、打印好的福字若干。

  【活动过程】

  一、欣赏传统乐曲“恭喜恭喜”,体验乐曲中“喜庆、热闹、红火”的情感。

  1、欣赏传统乐曲“恭喜恭喜”,请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

  提问:“这首乐曲给你们的感受是怎样的?”(喜庆、热闹、红火)

  2、出示四种颜色“红、蓝、紫、绿”,选出一种和乐曲给你的感受相同的颜色。

  3、红色象征喜庆、热烈、吉祥,世界上再没有哪个国家会像我们中国人那样喜欢红色了。

  最近我们小朋友也收集了一些红色的物品,今天请他们来介绍一下。(红包、福字)

  提问:你收集的红色的东西是什么?是用来干什么的?

  (老师要对这些东西充分地了解,对孩子回答中有价值的东西提升一下,可以再问问为什么喜欢,如:这样东西我也很喜欢,为什么?师生的呼应)

  二、欣赏课件,感受“喜庆、吉祥”的'寓意,体验中国红明快的色彩。

  1、今天我们再来看一看、找一找、猜一猜,还有哪些中国特有的红色物品。(中国结、剪纸、灯笼、鞭炮、国旗)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我们会在什么时候用到?都是什么颜色的?看见了这些心里有什么感受?有些什么意义呢?

  2、你们知道吗?外国人啊可没有我们中国人的这些红色的物品,所以他们对这些东西特别感兴趣,他们来到我们中国总是会到小商品、城隍庙去买一些带回去,在那里他们还跷起大拇指GOOD、GOOD连声说好,你们猜猜看他们会带哪一样红色物品回去?(互动)

  (教师小结:在中国红色代表“喜庆,吉祥”。过年,过节的时候,人们喜欢穿上红色衣服,表达开心快乐的心情。用许多红色的饰物来装扮周围的环境,表达祝福。)

  三、幼儿自制红色饰品,布置周围环境,表达喜庆快乐的情感。

  在音乐中幼儿分五组,开展以下活动:剪窗花、贴福字、卷炮竹、贴红包、制作中国结。

美术教案 篇5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探访活动:探访时用的速写本或相机,写生铅笔或钢笔,收集北山街相关的传统历史文化资料(希望与家长沟通)。课前准备钢笔或铅笔水彩的创作工具。

  探访传统历史建筑文化记载表:

  (教师)有关北山街的风光、历史文化、历史建筑的,创作工具。

  教学过程

  1.导课,出示课题。

  (1)对北山街风光的认识和感受。

  出示北山街风光,如北山街夜景、栖霞岭、宝石流霞等,感受西湖边悠悠北山街的'风光。

  (2)小结:北山街,是一幅绝佳的西湖山水画,是一条风光秀丽的街道。

  (3)板书课题:悠悠北山街。

  2.对北山街的文化背景感受。

  (1)小结出示:北山街文化遗存,如秦始皇缆船石、栖霞岭摩岩题刻、紫云洞诗词题刻、宝石山稚僧担物造像等,教师讲解。

  (2)小结:北山街,是一座中国近现代历史文化博物馆,是一条历史悠悠的北山街。

  3.对北山街的历史文化建筑探访。

  (1)趣味导入。

  教师先出示几张北山街历史建筑物的局部,如孤云草舍局部,让学生猜猜是杭州哪里的建筑物?再出示建筑全貌,请学生看一看,说说是什么建筑。

  (2)教师提出探究问题。

  杭城要进行整体改造,这几处建筑是否该拆除?

  (3)探究活动。

  先请探访这几处建筑的同学分小组交流探访活动调查表,让学生根据自己课前的调查,进行讨论。再请各组代表说明本组探访活动的情况,按探访记载表分析,对探究问题作出答复。

  (4)激发写生创作兴趣。

  现在许多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在逐渐消失,我们必须积极保护,并给予记录。可讲述有关后人想寻找一些名人曾在北山街居住过的历史建筑,由于文字图片记载缺乏而费尽周折的故事,激发学生除了文字图片的收集探访外,还可进行美术写生创作,以艺术形式描绘、记录自己喜爱的历史建筑物。

  4.写生创作指导。

  (1)对比北山街历史文化建筑与现代杭城建筑,区别表现在哪里?让学生看图片对比分析,更清晰地了解历史建筑的特点,帮助启发学生能够抓住历史建筑特点进行描绘。

  (2)欣赏绘画艺术家用线描、色彩速写描绘建筑物的作品,启发学生进行创作构思。

  (3)欣赏儿童优秀作品,鼓励创作信心,讲究创作的童趣性。

  结合欣赏,教师可演示如建筑与树木的主次关系,构图的疏密、饱满,以及先线描后色彩的创作方法等。

  (4)作业设计:用速写与摄影的表现手法,创作题为《值得珍藏的建筑》的作品,全班可装订成《悠悠北山街》的图册,并配上文字简述。学生创作用纸可事前打孔以便用线装订。

  5.学生独立创作,教师设计封面、目录。

  6.展示作品,创作点。

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鳄鱼的生活习性,并根据其外部特征进行绘画。

  2、培养幼儿大胆绘画,提高作画技能。

  3、让幼儿体验成功的自信。

  教学重点:

  了解鳄鱼的.生活习性,并根据其外部特征进行绘画。教学难点:培养幼儿大胆绘画,提高作画技能。

  教学准备:

  1、颜料,大小水粉笔若干,洗笔桶、抹布等。

  2、橡胶鳄鱼、录音机、音乐磁带。

  3、数码相机、电脑。

  教学过程:

  一、通过故事,了解鳄鱼的习性和特征。

  1、师提问:

  (1)“鳄鱼生活在哪里?”(鳄鱼是两栖类动物,既能生活在水里,也能生活在陆地。)

  (2)“你们在哪里见过鳄鱼?”(在动物园、电视上...)

  (3)“鳄鱼身上哪个部位最厉害?(嘴巴,因为当它张开嘴巴时,有着尖尖的牙齿,可以把食物撕得粉碎。)

  二、教师示范:

  1、出示鳄鱼宝宝。

  1)师述:“你们,看!我这有一条鳄鱼宝宝,你好,你们好,它多可爱呀!可是,鳄鱼宝宝说它没有朋友,真孤单,我们来画一条会说话的鳄鱼给它当朋友吧!”幼儿:“好”

  2、教师作画。

  (1)用户不规则的椭圆形勾出鳄鱼宝宝的大体形状。

  (2)把背景的小树位置确定好。

  (3)给鳄鱼加上酷酷的表情。(嘴巴、腹部和背部精美的花纹、前肢)

  (4)再次添上精美的景物,让画面效果更完美。(花、草等)

  (5)涂色(先涂主体、再涂背景)

  三、幼儿操作练习:

  1、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进行绘画。

  2、引导幼儿添画各种花纹。

  3、鼓励相对能干的孩子画出其他的动物。

  四、作品展示:

  (1)教师:“这条鳄鱼宝宝是谁呀?他的笑容真甜!”

  (2)“这些鳄鱼宝宝在一起好亲热啊!”

  (3)“这两条正手拉手做朋友呢!”

  (4)“这些宝宝看上去真神气!”

  (5)“这条嘴巴张得这么大!真凶猛啊!”

美术教案 篇7

  设计意图:小班幼儿肢体发育还不协调,动手能力弱,这节美术活动可以让幼儿在游戏情境中,动手练习,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目标:1.感受图画的快乐情境,愿意与同伴一起游戏。2.会使用彩笔画波浪线和圆圈。

  活动准备:《小鱼游游》视频及涂色卡片、彩笔、水草、小鱼头饰,《小鱼游》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观看视频(小鱼在水草间游来游去)

  提问:视频中有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小鱼是怎样游的'?我们来模仿一下。

  小鱼在玩什么游戏?他们都躲到了哪里?

  2.幼儿再看视频中的图片(画面定格)

  观察图片中的色彩,感受图片的美。(告诉幼儿图片中,弯弯曲曲的水草线条是波浪线)

  3.涂色

  小朋友,让我们来画一幅小鱼游游的图画吧!(图中水草和泡泡是虚线,让小朋友连线,练习画曲线和圆圈)

  4.游戏

  小朋友带头饰(鱼、水草),扮演水草的小朋友要不停地扭动身体,扮演鱼的小朋友在水草见游来游去,并播放背景音乐《小鱼游》。

  活动反思:幼儿能够用笔顺利地画出波浪线和圆圈,深切感受线条美,能和小朋友们一起游戏,分享快乐。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美术教案模板 小班美术 教案05-11

美术的教案11-08

美术教案(精选)07-31

美术教案07-20

[经典]美术教案07-26

美术教案【精选】07-28

(精选)美术教案08-31

[精选]美术教案09-03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03-15

中班美术教案:脸谱 大班美术教案《脸谱》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