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3-09-21 08:11:19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精华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教案(精华8篇)

中班教案 篇1

  一、活动内容:

  角色游戏《超市、银行、幼儿园》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按意愿独立地确定游戏主题的能力,主题鲜明而稳定。

  2、让幼儿学会协商分配角色,与同伴积极交往,友好合作。

  3、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4、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

  1、超市、银行、幼儿园等主题游戏玩具。

  2、让幼儿了解超市、银行的'工作性质、内容。

  四、活动过程

  观察及调整:

  1、教师出示超市、银行、幼儿园等的主题游戏玩具,直接引入游戏。师说"今天我们来玩角色游戏,这些玩具可以玩什么主题的游戏?"

  2、师幼一起回忆上次游戏情况,指出游戏中的不足,提醒幼儿在这次游戏中改进。

  师:小朋友也发现了游戏时我们有些地方做得不够,这次游戏时我们更要改正了,做个讲礼貌、爱护玩具的好孩子,好吗?

  3、幼儿自选主题,合作布置游戏场景。

  4、引导幼儿分配和协商角色,可用"自报公议"、"猜拳"的方法解决。

  刚开始幼儿还在争吵着当同一个角色,在老师的建议下,学习着用谦让、猜拳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5、幼儿游戏,教师指导:启发幼儿各游戏主题串起来玩。

  6、结束游戏:

  (1)、组织幼儿独立地、有条理地归类摆放玩具和整理游戏场地。

  (2)、让幼儿自评各自玩的游戏情况。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感觉到大部分幼儿能在兴趣中学懂知识,培养了幼儿的情感,兴趣。

  不足之处:各别幼儿对各种物品了解不够,出现分类错误。

  在以后教学中多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事物,培养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在兴趣中懂得知识。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乱扔果皮纸屑的害处。

  2、教育幼儿要自觉保护周围环境的整洁,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操作卡片《瓜瓜吃瓜》、电视机、展示仪

  活动过程

  1、幼儿看操作卡片,教师讲述故事,让幼儿了解故事的情节和含义。

  (1)、教师讲故事。

  (2)、提问:瓜瓜吃到瓜了没有?为什么?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3)、组织幼儿讨论,如何做一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生活中有没有像瓜瓜一样的人,他们是怎样做的?

  2、带领幼儿观察幼儿园里保育老师的工作,让幼儿了解是他们为小朋友们创造了一个清洁的.环境。

  3、散步结束,组织幼儿回园延伸活动"组织幼儿将园内草坪上的果皮、纸屑、杂物等投放到清洁箱内。

  活动反思:

  每人每天都会“生产”很多的垃圾,怎样处理这些垃圾,是孩子们每天都要面对的,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所以选用贴近幼儿生活的题材作为教学内容,容易激发幼儿的兴趣及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幼儿动手、动脑参与活动。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利用积木长、宽、高不同的高度搭建高楼,尝试用目测、比较等方法比出高矮。

  2、体验造高楼的成功感,体验造高楼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积木(每位幼儿人手五块)、标上号码桌子。

  活动流程:

  一、三只小猪比高矮

  导语:大家一定听过三只小猪的故事,这三只小猪有什么不同?

  小结:用看一看,比一比的方法能够知道高矮。

  二、三只小猪造高楼

  故事导入:三只小猪造房子遇到了灰太狼,喜洋洋想出了造高楼的好方法。

  1、取材料

  导语:三只小猪今天又要造房子了,请我们来当建筑工人,帮助他们造高楼,今天用的材料不用草、不

  用木头、而是都用砖块。小猪想把楼房造的又高又稳。

  任务要求:

  请每个工人选一个工地、。每个工人搬5块砖。

  2、造高楼

  提问:同样用5块砖为什么造出来的高楼不一样高呢?

  小结:原来砖块在使用时,要考虑到砖块本身的摆放方法,竖着搭、横着搭、侧着搭,会搭出不同的高

  度,只有摆放合理才能够让高楼造得高。

  3、造又高又稳的楼房

  导语:现在请工人们两个、两个做好朋友,合作把楼房造的再高一点。

  提问:为什么砖块不能都竖着放呢?哪幢楼房又高又稳?

  小结:砖块的不同摆放不仪能使楼房高,而且能使楼房稳。

  三、三只小猪搬新家

  三只小猪住进了这样的楼房里还会害怕灰太狼吗?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闯关游戏中,能用简单的数学语言完整表述物体的排列次序。

  2、培养幼儿注意力和记忆力,体验竞赛的乐趣。

  3、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环境创设PPT课件、图片、记分牌等

  重点难点:用简单的数学语言完整表述物体的排列次序。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去一个神秘的王国,名叫芝麻王国,一起去看看吧!

  二、第一关(9记5)

  1、芝麻王国里藏着许多的宝物,要进入芝麻大门,首先要学说它们的咒语:“芝麻芝麻开门吧!”我们一起说一说!

  2、里面藏着什么宝贝?有多少土豆?

  3、有的格子里有土豆,有的格子里没有土豆,一会儿土豆就会消失,如果你们能说对土豆的`位置,土豆就会再次出现,你们就能闯出第一关了!

  4、你们是怎样找到土豆的?

  三、第二关(9记5)

  1、进入第二扇门,别忘了念咒语。

  2、你们发现了什么宝贝?

  3、三角形也会好很快进入不同位置的格子并消失,这一次,难度增加了。要求小朋友:第一,说对三角形的位置,第二说对三角形的颜色。

  4、你是怎样又快又准地找到三角形?

  四、第三关(8记8)

  1、你们真厉害,可是第三关难度更高,你们愿意接受考验吗?

  2、念咒语:芝麻芝麻开门吧!

  3、有些什么宝贝?(蔬菜和水果)

  4、这次精灵要求小朋友分成两组:一组水果队,一组蔬菜队来进行比赛!

  五、第四关(12记8)

  5、比赛规则:

  每一队必须找出属于自己队的食物。

  如果说对一件宝贝的位置和名称,你们小队就能获得一分,说错了不得分。

  比赛轮流进行,如果有一队踩到地雷,则停猜一次,让另一队连猜两次。

  最后哪一队先获得4分,他们就胜利了。

  小精灵送礼物给获胜队伍。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充分以幼儿为发展主体,环环相扣,分解难点,帮助幼儿努力达到目的。在活动中,由于活动素材来自于幼儿的生活,所以幼儿的兴趣积极、投入,我的问题比较开放,幼儿的想象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能跟音乐边唱边做游戏。

  2、掌握游戏中找朋友的节奏和动作,能在听到猫叫声后迅速回“家”。

  3、遵守游戏规则,体验和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钢琴一架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小黑猪》

  二、教师边唱边示范游戏玩法

  提问:听到猫叫声后,小朋友要赶紧怎样?

  你们听到在什么地方要找到朋友?

  教师和孩子一起练习“来,来,来好朋友”的动作。

  三、教师和一名幼儿一起听音乐边唱边玩游戏。

  重点提醒找朋友的动作,暗示听到猫叫后才能躲藏的.规则。

  四、请一名老师做猫,请两名幼儿做小老鼠玩游戏。

  提问:刚才做游戏时有小老鼠“看、看、看和听、听、听”的动作,想一想可以用哪些动作来表示呢?(请幼儿大胆创编各种看和听的动作)

  五、请两名幼儿做小老鼠,偷偷请一名幼儿做老猫进行游戏。

  提醒老猫要伪装好,不要被别人看出。

  六、为游戏取名字

  教学反思:

  《小老鼠找朋友》这是首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歌曲之一。不仅仅来自于它的曲调幽默诙谐,还有它那有趣的歌词。歌词的大意是:一楼住着小老鼠,它真的很孤单,想要去找朋友,来、来、来,好朋友,依次是二楼、三楼,到四楼的时候,住着一只老猫想要吃掉老鼠。如何再现这只“小老鼠”的形象、如何展现“老猫”在最后关头的机灵,可以抓到老鼠,正是我们孩子渴望表演的,活动一开始,教师就抓住这些细节。以游戏“谁来了”导入活动,让孩子的积极性很快得到了提升,在此基础上老师巧妙运用讲故事—唱故事—玩故事,让幼儿“玩”得自然、“玩”得快乐、“玩”成目标,减轻了孩子们枯燥学习的负担,更显趣味性。在活动中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个体差异、注重孩子的相互学习,从歌曲、游戏到表演,创造、表现、体验始终贯穿整个活动。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5的分解组成,会按顺序分合。培养幼儿思维的逻辑性。

  2、初步理解数的组成中的互换规律。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雪花片人手5个,菠萝图片5个

  活动过程

  一、动手操作

  1、请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手中的5个雪花片,试着把它分成两份,看有哪几种分法,师巡视

  2、请一个能够比较好的按顺序分的小朋友到前面来展示自己的分法:在磁板上分5个菠萝的图片,分好一个说一遍意思,如:5可以分成1和4,1和4合起来就是5等,师用数字卡片摆出相应的分合式;依次摆下去。

  3、提问:你是这样分的吗?这样分有什么好处?引导幼儿学会这种按顺序依次分的方法,以免漏掉。

  4、小朋友再按这种方法分一下你的学具。

  二、演示分合式,学习两个部分数间的互换关系。

  1、出示5分成1和4,5分成4和1的`分合式,让幼儿观察。

  引导幼儿发现两种分法分出来的两个数的位置交换了,总数没有变。

  2、同样观察5分成2和3,5分成3和2的分合式之间的互换关系。

  三、猜棋子游戏。

  教学反思

  从这堂课,我们也看出一堂教学活动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不放任自流,还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顺其自然。不管哪种占主导,都应该处理好教的方式,让孩子们感觉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场游戏活动。教无定法,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必须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发挥作用。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冬季吃火锅是人们保暖的方法之一。

  2、在“吃火锅”游戏中,知道按某数接着往下数的知识。

  3、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活动准备:

  自制一只大锅子(里、外两层,里层可转动),一只火炉(可调节火的大小)。

  师生收集的各种火锅食品图片若干。

  幼儿每人一份菜,一只空碗。

  活动过程:

  一、导入交流“火锅真暖和”

  1、 谈论现在是什么季节、有什么好办法在冬天吃饭时能一直吃着热菜。

  2、 交流各自吃火锅的经验:你吃过的火锅是什么样的?

  3、 利用自己收集的火锅食品的图片,相互介绍菜名。

  二、玩玩“吃火锅”游戏

  1、 仔细观察自己菜盘里有些什么菜。

  2、 轮流往锅里加菜——

  ——游戏规则:每种菜数量最多加到10。

  ——老师先加入菜,幼儿说出菜名及数量。

  ——个别幼儿轮流接着加菜,边加菜边接着某数往下数,一直加到10。

  ——齐诵冬天好听的儿歌,儿歌念完,火锅烧开了。

  3、 轮流从锅里夹菜:用小手做筷子夹菜、吃菜,交流自己都吃了些什么菜。

  4、 继续玩游戏。

  第2次开始重新往锅里加菜准备吃火锅时,个别幼儿先加一些菜,再由其他幼儿轮流接着往锅里加菜,边加菜边接着某数往下数。

  活动延伸:

  在角色游戏中继续玩“火锅”游戏。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的内容,初步学习朗诵散文。

  2、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游戏目标学习并正确使用量词。

  游戏准备

  四个瓶子、五顶帽子、三双袜子、桌子一张、椅子两把 。

  游戏玩法

  1.师扮小兔子:我是小兔子,要开小铺子,欢迎大家光临。我的铺子里有许多货物,看一看都有什么?

  2.请小朋友上来买东西,说出我想买什么,要求说清楚要买物品的'数量,说准量词,如有不对停下来引导幼儿纠正。

  3.让幼儿想一想都有什么东西被买走了。

  4.再进货,引导幼儿观察又进来了哪些货物,鼓励幼儿正确运用量词来买货物。

  教学反思:

  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充分感受到了教师不只是要备教案,还要备学生,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斟酌每一个教学环节后预想的教学后果,让幼儿更好地学习儿歌。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30

中班教案[经典]08-05

中班教案07-20

[精选]中班教案07-25

中班教案(精选)08-17

【经典】中班教案08-20

[经典]中班教案09-17

中班的教案04-06

(精选)中班教案08-11

(精选)中班教案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