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3-11-11 10:35:54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范例8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教案[范例8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初步感受乐曲的旋律和结构,在合乐做约翰走路、回头、追逐等动作中学玩音乐游戏《光脚约翰》。

  2. 能迁移已有经验,尝试用动作创编各种鞋子的造型来玩游戏。

  3. 在游戏中体验约翰捉鞋时鞋子快速跑鞋柜的紧张感所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录音机和音乐,幼儿会玩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活动过程:

  一、教师通过配乐故事讲解,帮助幼儿初步理解音乐的结构。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一段好听的音乐,小约翰和小鞋子还会跟着音乐玩游戏呢,它们玩的是什么游戏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1.故事梗概:在城市的巷子里有一家“米格爷爷鞋匠铺”,里面摆满了各式各样漂亮美丽的小鞋子。当小鞋子们看到约翰光脚走路的.样子时都觉得很有趣,于是就悄悄地溜出了鞋柜,轻轻地跟在约翰的后面学他走路的样子。约翰走着走着听见有什么声音,就回头一看,吓得小鞋子们立刻静止不动,摆出各种鞋子的造型。约翰继续向前走,小鞋子继续跟他学,突然约翰回头发现了小鞋子,大喊一声“我要新鞋子”,吓得鞋子们赶快跑回到了鞋柜里。

  2.通过讨论引导幼儿明确规则。

  教师:故事里是谁和谁在玩游戏,玩的什么游戏?

  二、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基本身体律动动作,熟悉乐曲结构。

  1.教师示范手部动作,幼儿观察。(配乐)教师:下面请大家仔细看一看,我的小手变成小鞋子,小鞋子是做了哪些动作?

  2.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基本模型动作。

  第一次——坐着。教师:小朋友说的都很好,这次让我们都来当小鞋子,跟着音乐玩一玩吧。

  第二次——站立。教师:刚才我们是用小手走路的,其实小鞋子是用小脚走路的,这次小鞋子在自己的鞋柜前玩游戏,你的椅子就是你的鞋柜,在做鞋子造型的时候要停住不动。。

  第三次——幼儿独立做鞋子。

  教师:刚刚我们都是高跟鞋,你们还想变成什么鞋,这次请你们扮演自己喜欢的鞋,记住在摆鞋子造型的时候停住不动。

  三、教师引导幼儿分角色游戏的玩法。

  1.教师示范约翰动作,幼儿观察学习。

  教师:刚才大家都是小鞋子,这次我来做约翰,你们还是做小鞋子,请你们边玩边仔细看你们变鞋子造型时候约翰做了什么动作,你们在做听的动作时约翰说了什么话!

  2.教师当约翰,幼儿当鞋子,尝试分角色游戏。

  教师:这次小鞋子们要真正离开鞋柜,和我小约翰一起出去游戏,当我回头的时候小鞋子要怎样?什么时候小鞋子才能跑回家?要等约翰一句话全部说完,小鞋子才能轻轻、快快地跑回鞋柜。

  3.教师引导个别幼儿当约翰,其他幼儿当鞋子,完整游戏1-2遍。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观察光透过布或透明玻璃纸和皱纹纸形成的彩色光团及光团重叠的变化。

  2、能表达自己的发现及疑问,和同伴互相合作玩游戏。

  3、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1、红、黄、蓝、绿的玻璃纸、各色布、皱纹纸若干,大小能覆盖手电筒口

  2、手电筒幼儿人手一个

  3、一段节奏强烈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引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我要和你们玩一个很好玩的你们从没玩过的游戏,好吗?”

  教师打开手电筒,将光照射到活动室墙面上,

  师:“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什么?”

  幼儿自由讲述

  师:“现在请你们猜一猜,如果在手电筒前面蒙上一块红布,会怎么样?”

  幼儿自由讲述

  二、幼儿尝试制作彩色灯

  师:“现在,请小朋友也来大胆地试一试。”

  小朋友每人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彩色透明玻璃纸或一块布或皱纹纸,覆盖在手电筒的镜面上

  幼儿尝试自己制作彩色灯,教师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帮助,尤其是帮助能力稍差的幼儿也能尝试到成功的快乐

  幼儿可将自己的.彩色灯打开,射到白墙面上,观察光团的色彩

  师:“小朋友,你们刚才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

  引导幼儿大胆地自由地玩一玩,并可随意找好朋友讲讲自己的新发现

  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发现用透明玻璃纸用布用皱纹纸制作的彩色灯有什么不同?”

  引导幼儿再次玩的兴趣和观察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再玩一个新的游戏?”

  教师装着神秘的样子:“色彩娃娃还有两个好朋友呢,它和好朋友在一起时还会变成另一种颜色,你们相信吗?不信,你们随便去找两个和你不同颜色的在一起玩一玩。”

  引导幼儿两个或三个一组进行合作游戏

  启发幼儿移动各自的彩色光团,让三个光团互相交叉,部分重叠,仔细观察光团重叠后发生的色彩变化让幼儿自由讲述,请个别幼儿谈谈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三、结束游戏

  最后,在一段节奏强烈的音乐声中,幼儿模仿舞台灯光师,制造出活动、变化的灯光效果,全体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和灯光效果进行创意舞蹈的自编,也可请愿意上台表演的小朋友进行表演,最后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本次活动。

  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活动中,我紧紧把握这个理念,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地认识、理解了学习内容。课上的气氛也是很活跃的,发言也很积极,较好地达到了预期设计的活动目标。

中班教案 篇3

  目标:

  1.从已学儿歌和游戏中学习豆,激发幼儿识字的兴趣。

  2.拓展幼儿知识面,发展幼儿语言。

  准备:

  1.写有儿歌《收豆豆》的纸。

  2.各种豆类及食品。

  3.红豆豆绿豆豆红太阳绿豆豆的条幅。

  过程:

  一、复习儿歌,做游戏,引入课题

  我们以前做了一个游戏,叫做《收豆豆》。看看这是什么豆豆?(红豆豆)这是什么豆豆?(绿豆豆)我请ⅩⅩ来当红豆豆,ⅩⅩ来当绿豆豆,我就是收豆人。

  二、引入识字。

  刚才这些“红豆豆、绿豆豆”都非常能干。现在我们看黑板上有没有红豆豆、绿豆豆。(出示红豆豆、绿豆豆、红树叶、绿树叶条幅,引导幼儿用排除法将已识汉字“红树叶、绿树叶”排除,找出“红豆豆、绿豆豆”,幼儿跟读)

  我们给“红豆豆”照张相,再给“绿豆豆”照张相。预备――“喀嚓”。我们来数一数,这儿有几颗豆豆?(幼儿数)现在老师吃了一颗豆豆(遮红豆豆的一个豆字)变成了什么?(幼儿读“红豆”)又吃了一颗豆豆,变成了什么?(幼儿读“绿豆”)

  小朋友真能干,不但会认红、绿,还会认豆豆的豆了。老师请你们这些能干的小朋友帮忙,我有许多“豆”字宝宝跑到这张纸上来了,请你们把它们找出来。(出示儿歌《收豆豆》:红豆豆,绿豆豆,收进我的篮里头。农民伯伯种豆豆,一粒豆豆不能丢。)给它戴上漂亮的红项链。(红纸圈)

  三、引导幼儿说词、说句,发展幼儿语言

  1.刚才儿歌里的`农民伯伯去收豆豆,想一想,他们收的是什么豆豆?(幼儿自由思考、发言)

  小结:这些豆豆有红豆、绿豆、蚕豆、豌豆……(出示相应的实物让幼儿观察,引导幼儿说话)如:豌豆圆圆的,蚕豆扁扁的。红豆是红色的,绿豆是绿色的。

  2.农民伯伯把这些豆豆收回去有什么用?(幼儿自由思考、发言)

  小结:这些豆豆可以作许多好吃的东西,比如豆腐、豆浆、豆豉、豆皮……(出示相应的实物让幼儿观察或品尝,引导幼儿说话)如:豆浆甜甜的,真好喝!豆腐的营养好。

  四、延伸活动

  每桌一盘豆类食品,让幼儿自选一样说它的样子、吃法,先互相说,老师分组倾听,请个别幼儿上台说个大家听,最后品尝。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练习听信号行动,会快速做出反应。

  2.复习数的概念。

  活动准备:

  铃鼓一个。

  活动建议:

  1.听音乐做准备活动。

  播放欢快的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做准备活动。教师:小朋友,我们一起学做动物模仿操吧!引导幼儿活动身体各环节。

  2.出示皮球,学习儿歌。

  教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大皮球今天想教我们玩一个新游戏,首先我们得把游戏要用到的儿歌学会。"大皮球,小皮球,皮球皮球哪里来?工人叔叔造出来,我们也要造皮球。"幼儿边拍手边学说儿歌。

  3.游戏"造皮球".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幼儿游戏人数为单数,游戏时,教师敲铃鼓,幼儿随节奏边拍手念儿歌,边在场地四散走动,儿歌念完鼓声停止,教师发出口令"四个小朋友造皮球。" 幼儿立即自找同伴,四人拉手围成圆圈。找不到同伴的.幼儿就要表演节目。鼓声响起游戏继续,教师可以发出不同的口令,幼儿根据口令数组合成一组,找不到同伴的表演节目。

  (2)教师与幼儿一起玩游戏。

  为提高游戏兴趣,教师可以对幼儿作不同要求,如让幼儿边拍手边跑或者学小兔跳等。

  4.听音乐做放松活动。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解绿树植树对环境和生活的作用。

  2、知道3月12是植树节,并在老师的帮助下种植花草。

  活动重点:知道3月12是植树节,并在老师的帮助下种植花草。

  活动难点:解绿树植树对环境和生活的作用。

  活动准备:

  请幼儿收集有关树的资料或图片。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1、老师:我们呼吸的是什么呀,对是空气,你们知道空气是从那里来的吗?对是从大树上散发出来的,所以大树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树木,春天的时候也要植树。有一个专门植树的日子,你们知道是那天吗?

  老师小结:因为现在是春天,春天适合植树,所以大家把3月12日,

  指定为植树节。

  2、欣赏儿歌《留住小鸟》。

  大树不但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还是小动物的好朋友,用什么方法才能留住小动物呢?小猫和小狗用什么方法想留住小鸟?为什么没有留住小鸟?小兔子用什么样的方法留住小鸟?为什么留住小鸟呢?小鸟为什么喜欢树呢?

  二、老师分享和谈论有关植树节的资料。

  1、老师给幼儿介绍有关植树节的来历、日期,并请幼儿讨论一同说一说有关树的作用。(丰富幼儿的知识,解植树节的来历以及意义。)

  2、 老师带领幼儿一起讨论有关于保护树木的方法。

  三、老师让幼儿以植树为主题,分组绘画。

  1、老师请一组幼儿讨论的保护树木的方法,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老师请另一组的.幼儿进行设计有关植树节,植树造林的宣传画。

  四、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解种植花草的步骤。

  1、老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种花的正确步骤是什么吗?

  2、老师请幼儿思考后回答。

  3、老师小结:我们种花的时候,我们要先把土放进花盘里,挖一个洞,然后再把种子撒下去,再用土盖起来,最后给种子浇点水就可以啦。然后每天都要给种子浇水,吸收阳光和水分,这样就可以促进种子的生长,让它可以更快的发芽等。

  4、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种植花草。也要养成爱护花草树木。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提物快速跑,发展动作的协调,平衡能力。

  2.培养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建立竞争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小沙包和海洋球(能轻松放进PVC管内)若干代表小油花,小桶若干。

  2.输入油管(PVC管。)、街头、弯头等若干。

  3.带有火车头图案的小框若干个。

  4.活动前引导幼儿练习拼接输油管道。

  5.布置:在活动场地内设置油井,油库和火车站,油井处设有沙包和未拼接的'输油管,油库放有小油桶,火车站放有粘贴火车头的小框若干个。

  活动过程:

  1.小油娃准备运输小油花。

  (1)教师:祖国各地都需要石油,我们这些小油娃要将这些小油花运输到祖国各地去,教师引导幼儿排列成一列小火车,驶入活动场地。

  (2)教师讲解石油都是通过石油管道运输到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的。

  (3)幼儿随教师口令活动身体的各个部位,做热身活动。

  2.游戏:小油娃运油花

  (1)请幼儿尝试探索输油管道的连接方法,教师巡回指导。

  (2)教师交代运输小油花的方法

  (3)开始游戏。幼儿齐说:"我们是小油娃,开始运输小油花,预备--开始。"

  3.讨论:怎样快速运输小油花。引导幼儿理解应该多人齐心协力安装输油管道,节省时间,管道如果倾斜一些,小油花流动的快。

  4.全班幼儿分成二至四组,再次进行游戏。

  5.教师宣布游戏结果,表扬最能干的小油花。然后就幼儿谈一谈感受。

中班教案 篇7

  目标:

  1、能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进行复制与补充;

  2、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准备:

  课件

  幼儿操作材料:花环地板、灯笼贴纸、小鸭图片

  重难点

  按规律接着排或补充规律

  过程:

  一、“解救小鸭”,感知规律。

  二、“送小鸭回家”,观察规律并进行复制与补充。

  (一)补路

  (二)架桥

  三、“迎接小鸭回家”,幼儿有规律地进行操作。

  师:为了迎接小鸭回家,更为了感谢乐于助人的小狗,小鸭家族的`成员们要举行一个欢迎仪式。,有的为小狗制作花环,有的挂起了灯笼,有的在门口列队欢迎,真是太热闹了。我们一起来帮忙好吗?

  1、交代要求:制作花环时要根据提示有规律地排列;灯笼上的图案少了许多,小朋友们要找出规律把图案补充完整;每只小鸭手上都举着一面小旗,我们要按照小旗的排列规律给小鸭排好队。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指导

  第一组:为小狗制作花环;第二组:挂灯笼第三组:给小鸭子排好队

  3、请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结果。

  四、分享快乐,结束活动。

  师:小鸭能够回到家里第一要感谢小狗,第二感谢小朋友,小狗觉得自己帮助了小鸭,心里很高兴,你们高兴吗?让我们一起跳起来吧!

  延伸:将幼儿的操作材料布置到主题墙上,进一步感受物体的排列规律。

  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使用添画的方法大胆地为蛋宝宝进行装饰。

  2、在情景式的游戏活动中发展综合能力。

  3、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1、鸡妈妈头饰一个。

  2、大蛋五各,贴在展示板上,放于教室四周。

  3、水彩笔。

  活动过程:

  扮演角色,在音乐游戏中参与活动,产生兴趣。

  1、跟着"鸡妈妈"随音乐入室。

  2、跟着"鸡妈妈"找个地方坐下来。

  通过与彩条宝宝做游戏掌握剪的技能。

  3、创设情景游戏,激发幼儿的想象。

  "今天妈妈真高兴,妈妈的衣服不漂亮,我要打扮一下。"教师出示彩条做衣服打扮自己。

  "妈妈的穿的是什么?妈妈的裙子是什么做的呀"(彩条宝宝)"小朋友好!"(彩条宝宝好)"这些彩条还会跳舞呢,听!它们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学一学呢?""他们跳舞啦!跳啊跳,跳到头上,象什么?"(猪耳朵、头发……)"跳啊跳,跳到下巴上,象什么?"(胡子……)"跳啊跳,跳到腰上,象什么?"(衣服、腰····)

  活动反思:

  孩子们对太阳是比较熟悉的了,在我出示太阳公公的时候孩子们能够一眼就认出来,但是由于对太阳公公的表情特征我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因此在提问的时候有部分幼儿没有说出太阳公公不开心的'心情,在我提出太阳公公因为没有好看的衣服而不开心的时候,部分孩子没有很好地倾听和理解,因此并没有向着预设的方向为太阳公公设计新衣服方面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只有直接提出为太阳公公设计新的衣服让他开心,引出了本节所学内容。在出示示范画的时候,孩子们表现出的兴趣还是很大的,他们能够观察出太阳发生的不同变化。请孩子们为太阳公公设计新衣服是本节课的重点,在绘画的过程中,大部分孩子能够大胆作画,发挥想象力,画出和平时不一样的太阳,目标基本完成,在展示环节,由于部分幼儿没有完成作品,因此没有去好好欣赏本班幼儿完成的作品,导致在进行评价的时候,没有按要求去点评。总的来说,本节课的目标基本完成,但是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没有得到很好地激发,大部分还只是在模仿,绘画水平还有待于提高。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30

中班的教案04-06

[精选]中班教案07-25

(精选)中班教案08-11

中班教案(精选)08-17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经典]08-05

【经典】中班教案08-20

中班教案【经典】10-30

(精选)中班教案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