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3-11-12 11:27:18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合集【3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教案合集【3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诗"听雨",感受春雨带来的美好意境。

  2.学说象声词,尝试用象声词创编儿歌。

  3.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4.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活动准备:图片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引出活动主题。

  你喜欢春雨吗?春天的细雨像什么?打在身上有怎样的感觉?

  2.分段欣赏散文诗《听雨》。

  小蝴蝶为什么觉得没意思?妈妈是怎么和他说的?

  小雨点发出了哪几种声音?它落到什么地方发出这么好听的`声音的呢?小雨点落在这些地方好像在做什么?

  幼儿完整欣赏散文。

  教师带领幼儿学说象声词:沙沙沙、叮叮叮、吱吱吱、嗒嗒嗒。

  3.创编儿歌《快乐的小雨点》。

  小雨点,沙沙沙,是和树叶在玩耍;小雨点,叮叮叮,落在屋上翻跟头;小雨点,吱吱吱,是和花儿捉迷藏;小雨点,嗒嗒嗒,在和蝴蝶打招呼。想一想,小雨点还会落在哪些地方?还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引导幼儿尝试使用象声词表现小雨点落在不同地方发出的声音。

  教师鼓励幼儿将刚才想象的内容编入儿歌中,并进行朗诵。

  散文诗:《听雨》

  春天到了,窗外下起了细雨,小花蝴蝶不能出去玩。他舞着美丽的翅膀在屋子里飞来飞去,嘴里嘟哝着:"没办法出去玩,真没意思。"蝴蝶妈妈慈爱的看着小花蝴蝶,然后带他到窗前,"孩子,你来听,小雨正在唱歌呢!""妈妈,你说什么呀!小雨怎么会唱歌?"妈妈向他点点头,闭上眼睛仔细听。

  小花蝴蝶闭上眼睛侧着耳朵静静的听,"啊,听见了,听见了,沙沙沙,那是小雨跟森林里的树叶在玩耍;叮叮叮,那是小雨在小熊的铁皮窗上翻跟头;吱吱吱,那是小雨钻进花蕊里;嗒嗒嗒,那是小雨在敲自家的窗玻璃,跟自己打招呼呢!"小花蝴蝶高兴的说:"沙沙沙,叮叮叮,吱吱吱,嗒嗒嗒,小雨在唱一支多么有趣、多么好听的歌啊!"窗外,小雨还在轻轻的唱;屋里,小花蝴蝶在静静的听。

  活动反思:

  这节活动目标已经完成,我们不应该停止脚步,把学到的知识延伸到我们的生活,启发幼儿去探索新的知识。

中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感知正方形的主要特征。

  2、能依据正方形的主要特征,辨认出正方形。

  3、乐意参与游戏,探索正方形的秘密。

  二、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各种形状的积木(用纸片代替积木);按照小组数目准备一定数目的小桶

  教具准备:一个中间有与1号正方形相等的镂空的大盒子(魔法盒)、与1号积木等长的小吸管若干

  三、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绘本导入:《积木王国的电话》

  今天早上我接到了积木王国国王的电话,大家有听过积木王国吗?(出示绘本)

  你们愿意帮助国王找到他的正方形小王子吗?可是我们不认识小王子怎么办呀?还好国王给了我一个小小魔法盒,国王说小王子和他长的一模一样。

  (2)活动开展

  1.寻找积木:那现在,积木王国里的居民就在我们的教室里,请小朋友们把他们找出来吧。

  2.寻找正方形小王子

  你们把积木王国里的居民都找出来了吗?你们还记得国王说小王子可以正正好好的穿过这个小洞吗,你们谁想先来试一试?

  3.认识正方形

  让我们把魔法盒打开看一看哪些积木时/正好可以通过的呢,这个小洞有什么秘密呀?

  幼儿先自主作答

  (我们可以借助小吸管来看一看小洞的秘密。)

  总结:原来盒孔四条边和吸管一样长,所以盒孔的四条边一样长,四条边长得一样长,长的正正的,就是正方形。

  那么我们来看一看小王子的四条边是不是一样长(教师示范拿起示范固定积木用吸管比量)

  总结:四条边一样长,长的正正方方的就是正方形。

  4.应用

  你们也来帮忙看看其他的这些积木居民是不是正方形呢?(给每一位小朋友一块积木和一根小吸管,让幼儿自主操作感知)

  结论:四条边一样长,长的正正方方的`才是正方形。

  5.其他积木变成了正方形

  两块积木合在一起能不能变成正方形呢(给时间让幼儿独自探索,将拼好的积木放置一边,并在该环节注意幼儿个体差异性,可单独指导)

  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是正方形呢?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都有可以变成正方形呢?

  四、活动结束

  大家好,我是积木国王。谢谢小朋友们帮我和王后找到了我的小王子。现在请大家把积木王国的居民送回家,好吗?

  五、活动延伸

  (1)区域延伸:(美工区)边相等,角相等。(折纸游戏)

  (2)正方形变变变。将正方形通过折纸变成其他形状,并说出是怎么折的。不对幼儿所折出来的东西进行评判,单张纸不限定所折次数,但可对所折图形进行简单命名。

  (3)(建构区)超级正方形:用小积木尽可能的拼出一个大正方形,并说出每条边是由几块小正方形构成的。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熟悉( )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词内容,跟唱歌曲,提高学新歌的兴趣。

  2、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指导语:

  1、声音是一种信息,动作、图像也是一种信息,把两者的共同点,联结在一起,可以提高宝宝的声音辨别能力及提升听觉能力。

  2、本组游戏适合1个家庭中完成,通过游戏,可以增加亲子之间的沟通,培养孩子对音乐和乐器的兴趣,让妈妈更了解孩子的发展。

  3、本组游戏适合3-4岁的幼儿。

  游戏一:循声找图编者:祝琳游戏功能:

  提高孩子的声音辨别能力及听觉能力。

  游戏材料:

  录音带、录音机、图片。

  游戏过程:

  首先妈妈用录音机录取物件发出的声音。例如:交通工具的行车声、按门铃的铃声、下大雨的水滴声等;按每一种声音准备一张图片,让宝宝面听着声音,一面依据声音找出相关的图片。

  提示:妈妈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增加一些音乐乐器的图片和声音,从而增加孩子对音乐的敏感度。

  游戏二:乐器演奏会编者:祝琳游戏功能:

  1、模仿弹奏乐器的动作,增加对乐器表演的兴趣。

  2、提高孩子的听辨能力。

  游戏材料:音乐CD、CD播放器。

  游戏过程:

  妈妈挑选一些钢琴、小提琴、小喇叭等乐器的独奏曲,每次让宝宝听一种乐器;一面播放音乐给宝宝听,一面告诉他那是什么乐器的声音,然后叫宝宝模仿一下该乐器的弹奏动作。

  提示:在游戏开始前,要确保环境安静,没有任何杂音,保证宝宝可以集中精神,请醒地听到单一的音乐声,学习把专注力凝聚。如发现宝宝对做该游戏很感兴趣,可以适当增加难度,每次听两种乐器的演奏。

  第二组游戏:(3-4岁)指导语:

  1、游戏是培养宝宝乐感不可多得的好方法,寓教于乐中,宝宝和音符玩得不亦乐乎。这些游戏非常适合父母在家里和宝贝一起娱乐,益智的同时,也增进了亲子间的感情。

  2、此组游戏适合3-4岁的孩子玩。

  游戏一:随音乐绘画编者:祝琳游戏功能:

  让宝宝可以全身心地感受音乐及节奏,并知道可以跟音乐一起做游戏。

  游戏材料:适合小朋友的歌曲、画板、画纸、多色的颜料。

  游戏过程:

  妈妈把大张画纸放在地板上并播放音乐,在宝宝的`小脚上涂上颜料;开始的时候,妈妈可以拉着宝宝的小手,让宝宝根据音乐的快慢在纸上跳舞;然后再添加更多色彩的颜料,让宝宝继续根据音乐的节奏在纸上用小脚绘画。

  游戏二:音乐按摩师编者:祝琳游戏功能:感受音乐的节奏和快慢变化。

  游戏材料:节奏鲜明的音乐游戏过程:

  在游戏开始前,家长先播放宝宝爱听的音乐10分钟;妈妈把宝宝放在大床或地板上,根据音乐的节奏对宝宝进行从头到脚的按摩游戏;妈妈在按摩时要注意节奏,每一个身体位置可以停留15秒钟;可调整速度,让宝宝感受音乐节奏的快和慢。

  游戏三:风之乐章编者:祝琳游戏功能:感受音乐的节奏。

  游戏材料:节奏稍快的音乐、纱巾。

  游戏过程:

  妈妈跟宝宝坐在地板上并播放音乐;妈妈手拿着纱巾根据音乐的节奏来挥动;妈妈鼓励宝宝用手去拿纱巾,也可以把纱巾放在宝宝的头上让宝宝把纱巾掀起来。

  游戏四:敲鼓高手编者:祝琳游戏功能:

  让宝宝感受音乐并开始认识音乐的节奏,直到可以跟音乐一起做游戏。

  游戏材料:奶粉罐,小凳子、小盘子(塑料)、小瓶子(放了豆子、米)、小棒子。

  游戏过程:

  1、妈妈准备好各种用具并放置在宝宝可以碰到的地方,妈妈先带领宝宝敲击一种"小乐器"(游戏用具)。

  2、妈妈开始有节奏地带领宝宝模仿敲打。

  3、妈妈可以播放一些节奏简单的音乐加以辅助,让宝宝继续敲打,以增加宝宝对音乐的感受力。

  活动反思:

  在这节音乐活动中,开始时,我以情境表演自然而然的引出生活中的声音,进而开始重点活动探索我们身体所发出的声音,在接下来的巩固活动中我通过游戏来贯穿其中,因为小班孩子注意力还不太集中,游戏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一种活动形式,因此,我采用游戏化的方法贯穿活动,针对这些特点,我设计了这一音乐活动。《好听的声音》这个活动符合小班幼儿好奇、好模仿、好动的特点。通过幼儿自身的探索,感受与同伴、老师一起玩的快乐。充分突出以幼儿为主体,努力把握“玩中学”的度,注重多观察、少干预,让他们在游戏、体验、操作中获取新知,充分表现自己,达到本次活动的目标。本次活动共有以下三个目标:

  1、探索生活中的声音。

  2、发现身体部位可以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并大胆进行尝试表现为音乐伴奏。

  3、萌发喜爱打击类音乐活动。本次活动符合《三到六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幼儿艺术领域的要求,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不足之处是幼儿在为音乐伴奏的时候,兴趣很高,对用力大小、感受音乐的轻重方面没能更好地进行对比,再进行巩固,让幼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30

中班的教案04-06

【经典】中班教案08-20

(精选)中班教案08-11

中班教案(精选)08-17

中班教案(经典)09-26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经典]08-05

[精选]中班教案07-25

[经典]中班教案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