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退位减》教案

时间:2023-11-20 10:41:39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退位减》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退位减》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退位减》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退位减》教案1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结合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观看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一段视频。

  2、出示主题图。(出示课件)

  3、师生互动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这些图片上都有什么?(师简单介绍图片上关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情况。)

  4、汇报: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中国第一名?你们高兴吗?

  (课件出示奥运金牌榜的前五名。)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

  根据这些数据,你能提出哪些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师引导学生提问)

  板题:《不退位减法》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课件出示)代表团金牌数

  美国36

  俄罗斯23

  1、“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自由交流反馈。)列出算式并板书:36—23= 。

  2、怎样计算呢?

  (四人一小组合作交流计算方法。然后指名汇报)

  (1)口算。

  方法:先算6—3=3再算30—20=10最后算10+3=13

  (2)列竖式计算。

  生汇报后,师引导学生观察动画数位板,并提示,用圆片表示36,再去掉23,观察还剩多少?

  师:那么根据摆圆片的方法,你会笔算吗?(其他同学试着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

  指名到黑板上列式计算,并试着说出计算方法。

  根据学生列出的算式交流计算方法,教师适时进行讲解、补充。

  教师:列竖式时应注意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计算过程,重点突出笔算过程。

  引导学生完整地说出笔算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三、知识应用

  1、数学医院

  师:数学医院的`小朋友得病了,你会诊断吗?

  (同桌交流,找出错因,并正确计算。)

  引导学生交流得出:

  (1)个位上的零起占位的作用,不能去掉;

  (2)相同数位应对齐。

  2、游戏互动:猜数字

  猜猜花朵上蝴蝶下面藏着的是数字几,猜对了蝴蝶就会飞走。(出示课件)

  四、拓展延伸

  完成课堂作业。(课本第20页练习三,第1~3题)教师巡回指导。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退位减》教案2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19页的例2和例3。

  二、教学目标

  1、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明白“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的.道理。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汇报展示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在学习新知、解决问题的同时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明白”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的道理。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12-3=15-6=16-7=17-9=

  14-8=10-5=37-20=24-10=

  2、用竖式计算:69-22=71-31=

  小结:笔算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时应注意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

  二、引入新课。

  1、出示图表:

  代表团金牌数中国51美国36

  2、提出问题: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

  3、学生思考后请列式:51-36=

  4、指导运算。摆小棒。

  ①拆开一捆小棒。10+1=11

  ②取走6根:11-6=5

  ③ 5捆拆开了1捆,还有4捆。

  ④从4捆中取走3捆,还有1捆。

  ⑤ 1捆加5根,共15根。

  5、指导列竖式。确定个位、十位。

  问:个位1减6不够减,怎么办?

  学生回答。从十位退1过来,退来的1当作10,10+1=11,11减6等于5。

  问:十位上的5退了1,还是5吗?(是4,4-3=1)。

  小结: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

  6、想一想:从十位减起方便吗?

  7、教学例3。

  问:个位上0减4不够减,从十位退1后,个位要算()减()。

  学生小结:算10-4=6

  问:从十位退1后,十位要算()减()。

  学生小结:算4-2=2

  笔算减法要注意些什么?

  小结: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减起。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

  三、运用知识。

  1、竖式计算。

  65-37= 43-8= 30-23= 80-5=

  (注意: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

  2、猜猜下面各题差的十位上是几?

  3、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在动手操作中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觉得自己学得如何?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退位减》教案3

  课题:

  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正确书写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竖式,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通过实际操作,理解为什么个位不够减时要从十位退一的算理,调动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积极性.

  教学难点:

  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从而概括出“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重点:

  掌握退位减不够时要退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第29届北京奥运会将于2008年8月8日开幕。北京奥运会是我们中国 人的骄傲。在昨天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北京以34票胜出,那么从票数上,你还想了解什么?

  2、生1:北京比巴黎多几票?

  生2: 北京比伊期坦布尔多几票? 生:

  师:你们想了解的问题可真多,别着急,我们慢慢来,先来解答:巴黎比 北京少多少票?(课件出示例2主题图。)

  二、探究新知

  1、 组织活动 学生独立活动:这道题该怎样列式?根据回答板书。你会算吗?试着做一做。师质疑:“个位上6减8不够减怎么办?” 学生小组交流:把你的好方法和你的合作伙伴互相说一说,看谁说得又好又有道理。 [设计意图]:教师准确地把握住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关系.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探索56-18的计算方法,让后提出合作交流的要求.这样学生有思考有交流,有方法,在交流中才有话说,从而达到相互启发共同提高的目的

  2、汇报方法 师:同学们讨论的真热烈,谁愿意说说你的好方法?怎样计算56-18的?(自由汇报.)

  生1:我是把18分成16和2,先用56-16=40,再40-2=38

  生2:我是把18分成10和8,先用56-10=46,再46-18=38

  生3:我是用口算58-18=40,40-2=38

  生4:我是用竖式计算的,56-18=38

  生5:我是用小棒摆的先摆5个整捆,6个单根,6根减8根不够减,拆开一个整捆(10)根16根减8根还剩8根,4捆减1捆是3捆,合起来是38根.

  师:请你再摆一次好吗? (学生重复摆小棒的.过程.)通过观察摆小棒的过程,再看一看刚才那位同学的竖式,大家有什么发现?

  生:拆开小棒中的一捆,就是在竖式中向十位退一,和6合起来就是16,16根减8根就是竖式中的16减8。

  师小结: 像这样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的减法叫做退位减法,退位时在十位上点一个点。

  [设计意图]: “从十位上退1”的含义及原因和“从十位退1,十位上就少了1”的道理,学生不易理解,且易出错,是教学中的难点。通过借助学具操作的表象,类推出笔算时的方法和道理,充分运用表象作理解算法、算理的支柱和桥梁,揭示自然,学生易于理解,能较好地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3、比较分析

  同学们的方法这么多,你最喜欢哪种?请说说理由。 (可能的情况: 列竖式方法,不容易出错;口算,这样快。)

  三、方法应用

  师:列竖式计算谁能说说应注意什么?想一想:列竖式从十位减起方便吗?小组讨论.小组同学分工合作,每人做一道,看哪个小组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最准确地做完这些题目。(解决刚才提出的众多问题中还未解决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注意规范学生的书写格式。

  师小结:退位减法,从个位减起比较方便。建议同学们计算时从个位减起。

  [设计意图]当学生讨论发生争议时,教师通过几个练习题,让学生用两种方法去计算,使学生在比较的过程得到答案.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师: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学到了什么?

  生:…….

  师:这节课,我们通过大家的积极思考解决了许多问题.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能够一如既往,继续努力!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 整理学习思路,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方法,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退位减》教案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9页例2,例3,(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能正确地用竖式计算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退位减法笔算方法的过程,体会两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退位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顺序。

  教法

  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自主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法

  通过看一看,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理解退位减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我最棒

  16—8= 10—4= 15—7= 12—5= 17—8= 12—8= 10—5= 18—9=

  2、算一算

  43=21= 64—32= 56—41= 77—43=

  学生上黑板笔算,教师检查,表扬做的又对又快的.。

  3、(出示第17页奥运金牌榜的表格)同学们,今天我们还是要研究各国奥运金牌的问题,上节课同学们针对这张表格提出了很多数学问题。谁还记得我们解决了哪些问题?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的?

  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学生回答: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

  二、自主探究。

  1、教学例2。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哪些条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寻找条件,列式。

  学生列式:51—36=?

  该怎样计算呢?从哪一位减起?个位上1减6不够减,怎么办?拿出小棒摆一摆。

  有一下几种分法:

  1、在5捆和1根中,先拿出1捆拆开,从中拿走6根,再拿走3捆。

  2、在5捆和1根中,先拿走3捆,再拿出1捆拆开,拿走6根。

  3、在5捆和1根中,先拿走4捆,再从4捆中拿回4根。

  4、在5捆和1根中,先拿1捆拆开与1根合在一起,再从中拿走6根,再拿走3捆。

  你发现了什么?要拆开1捆,从几里拿走了6。

  2、你能试着列竖式吗?

  你认为个位不够减时怎么办?十位还剩几?

  教师教写竖式的方法,说明退位点的用途,不要忘了减去退位的1。

  3、比较56-22与51-36在计算上有什么不同?

  4、你认为笔算两位数减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问:从十位减起方便吗?

  5、试练:67-39 35-8 81-56 50-24

  6、教学例3。

  出示50-24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

  问:50-24十位退1后个位上要算几减几?十位再算几减几?

  7、小结。

  先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分小组交流想法,并汇报。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

  三、拓展运用。

  1、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

  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2、完成练习三第5题,第6题。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并说明错误的原因及怎样改正。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练习三的第7题和第10题。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退位减

  例:51—36=15例3:50—24=26

  5 1 5 0— 3 6 — 2 4_______ _______1 5 2 6

  七、课后反思: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退位减》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进位加》教案11-17

退位减教学反思反思11-22

减法不退位减教学反思11-16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精选15篇)01-16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11-07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11-07

11减几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03-16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乘加、乘减》教案11-17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11-08

减法不退位减教学反思(精选6篇)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