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12-02 08:55:35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语文教案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选)语文教案5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使学生懂得为人应正派、善良,恶人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教学重点:

  1、认识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在分角色朗读课文中体会新王后的恶毒。

  教学准备:

  生字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认识生字。

  2、在分角色朗读课文中体会新王后的恶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让一名学生复述《白雪公主》(一)的内容。

  2、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

  1、让自由朗读课文,划出生字。

  2、小组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学习,师作指导。

  三、认识生字。

  1、出示生字卡,让学生自由拼读。

  2、指名拼读。

  3、学生分析识记字形。

  4、口头给生字组词。

  5、用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6、摘抄好词语。

  四、巩固练习。

  五、作业

  熟读生字、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新王后的恶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卡认读生字。

  2、齐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小组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学习,师作指导。重点指导体会新王后的恶毒。

  4、指导朗读。

  5、指名读课文,集体读。

  三、总结全文,结合思想教育。

  学习了这篇课文,大家懂得了要做正派善良的.人,恶人是不会有好报的。希望同学们都做个善良的人。

  四、巩固练习。

  五、作业

  1、抄写生字。

  2、复述课文。

  板书设计:

  白雪公主(二)

  害死 救活

  白雪公主

  王子(守护)

  王后(恶毒) 小矮人(善良)

语文教案 篇2

  (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教案《江南》设计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认识8个生字,会写其中的4个字。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借助拼音和课文插图,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借助拼音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字。

  教学难点

  初步具有阅读古诗的兴趣。

  教具、学具

  教具:自制CAI光盘,课文放大彩图,生字卡片,画有小鱼、荷叶、东南西北图案的头饰。

  学具: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利用CAI课件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江南夏季的荷塘人们采莲和水中鱼儿戏游的情景。(学生一边看画面、听音乐,一边想象)

  小朋友,看了刚才屏幕上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觉得这个地方美吗?想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想不想到那里去游玩呢?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那里去游玩一番吧!板书课题。学生借助拼音齐读课题两遍。

  教师讲解:江南就是我国的长江以南一带,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地轻声读课文。要求:先读读拼音,再看看下面的字,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特别要读准生字的音。

  2。数一数,课文共有几行,是由几句话组成的。

  3。检查自读情况。问: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抽几个同学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用“·”画出生字,教师抽查。

  4。教师范读、领读。

  三、学习生字

  1。指名分句朗读,结合学习生字词。(出示生字卡片)

  第一句:江、可、采;第二句:叶、何;第三句:鱼、戏、间。

  2.学生拿出生字卡自读,教师相机正音。

  注意“江”、“间”的读音一个是后鼻音,一个是前鼻音。“采”的读音是平舌音,不要读成翘舌音。“可”和“何”韵母相同,“叶”和“鱼”的读音是自成音节。

  3。检查识字情况。先打乱顺序认读生字,师出示生字卡,抽读,开火车读,齐读;再朗读包含这些生字的句子。

  4。指导写字:可、江、采、鱼。

  (1)记住字形。

  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如何识记生字。可启发学生用学过的笔画和熟字来分析记忆字形。

  “可”:有五笔。扩词:可爱、可口、可以。

  “江”:三点水加“工”。江与水有关,所以有三点水。口头组词:江水、江边、江上、长江、江岸。

  “采”:上下结构,采要用手,注意上面是一个爪字头。口头组词:采花……

  “鱼”:下边的一横是“鱼”的尾巴,利用课件展示。口头组词:鱼儿、鱼尾巴……

  (2)指导学生按笔顺提示描红。

  (3)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写字姿势。

  (4)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

  (5)生练习写生字后师点评。

  四、精读课文

  1。学习诗的一、二行。

  (1)指名朗读诗的一、二行。

  (2)指导学生看图,观察荷叶。荷花长得怎样。“何”:表示感叹,惊讶;“田田”:指荷叶长得层层叠叠,茂盛鲜亮,非常可爱。

  (3)指导反复朗读,展开联想,从这两行诗中你知道了什么?从中感受荷叶茂盛鲜亮、非常可爱的样子。

  2.学习诗的后五行。

  (1)指明朗读诗的后五行。

  思考:在荷塘里除了荷叶、荷花、莲蓬之外,还有什么?(鱼儿)鱼儿在干什么?(游水嬉戏)

  (2)鱼儿在莲叶间是怎样游动的?哪些地方写出了鱼儿的快乐和自在?

  指导反复朗读:“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北。”

  课件展示鱼儿在莲叶下面游水嬉戏的情景,让学生展开联想,感受鱼儿的快乐和自在、逗人喜爱的样子。

  理解方位词:东、南、西、北,并让学生动手画出方位图。这里的东南西北是指荷叶的四周。

  展开想象:鱼儿在莲叶间游玩,它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同桌互相描述鱼儿在莲叶间游玩的欢快情景。

  教师揭示:鱼儿在莲叶间,一会儿游到东面,一会儿又穿到西面,一会儿钻到南面,一会儿又滑到了北面。五个“戏”字写出了鱼儿的快乐和自在,“东、南、西、北”则写出了鱼儿在水间自由自在、逗人喜爱的样子。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问:小朋友,当你看到鱼儿那样欢快,你心情怎么样呢?

  怀着高兴的心情朗读鱼儿戏游的句子,注意重音和停顿。

  五、背诵课文

  1。尝试背诵。(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练习背诵课文。)

  2。抽生背诵,说说你用的什么方法背诵课文。(看图记、根据重点字词记、想象记)

  六、戴上头饰表演鱼儿在荷叶中戏游的欢乐情景

  4个同学戴着东、南、西、北的头饰扮演东、南、西、北,3个同学戴着小鱼的头饰扮演小鱼,6个同学戴着荷叶的头饰扮演荷叶,边背诵边表演。

  七、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本课的生字,理解了诗句的意思,看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感受到了大自然是多么美好,我们以后要更加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从本课的学习中,我们还体会到了阅读古诗的乐趣,希望今后继续努力,多阅读多积累一些优秀的古诗。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诗意。

  2.尝试分角色朗诵或表演朗诵,感受诗歌真挚的爱国热情和中华少年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看着祖国的锦绣山川,学习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感受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时,你是否为祖国的日益强盛感到骄傲?是否为自己是一位中华少年而感到自豪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齐读课题《中华少年》

  质疑。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二、初步感知,理清文章的脉络。

  1、带着问题去读课文。要求:

  (1)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2、认读生词。用生词说话。

  三、感知文字,理解体会情感。

  (1)指名读,明确文章的结构,和读法。

  读第1节,说说这一节你读懂了什么?透过这些文字你想到了什么?带着你的感受来读这一节。分角色来读。

  (2) 默读第2.3.4.5节,想一想,是什么哺育滋养了中华少年?(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这几节中,你读懂了什么?提出你不理解的地方。祖国的大好河山,还有那些给了你启迪。仿照诗人来说说?进行语言练习。想想我们的母亲都承受的千灾百难。你想说什么?心情是怎样的?带着你的感受来读读第五节。

  (3) 读第6.7节,感受四个“不”句和四个“要”句的鲜明对比,它们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中华少年建设中祖国的坚强决心。) 接着让学生在用“不”和“要”说话。

  (4) 齐读第8节,体会诗歌首尾照应的表达方法。

  (5)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交流对诗句含义的理解,诗句的表达方法及内心情感体验。)

  四、诵读诗歌,激发爱国情怀 。

  (1)自由朗诵

  以充沛的情感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2) 分角色朗诵

  甲、乙、丙、丁分配朗诵或四人小组合作读,也可以全班分角色朗诵。

  (3)表演朗诵

  配上音乐

  总结升华

  交流对有诗歌朗诵的体会。

  五、总结。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犹豫”、“呻吟”、“无可奈何”“一本正经”,学习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爱迪生从小遇到问题就积极动脑、动手、用智慧解救了妈妈。

  3、能力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搜集信息以及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爱迪生从小遇到问题就积极动脑、动手、找办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爱迪生用镜面反向油灯灯光的用意。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

  2、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亲近人物。

  1、你们喜欢什么人,为什么?这个人是谁?认识吗?(看爱迪生的照片)

  喜欢他吗?他有哪些故事?(生:爱迪生孵鸡蛋的故事)

  2、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第15课,这也是爱迪生的一个有趣的故事。(齐读课文)

  二、品读感悟。

  1.瞧,课文中的词语朋友来看望你们了,会读吗?

  出示词语:医生 请来 需要 手术 急性阑尾炎。

  犹豫 呻吟 无可奈何 焦急

  智慧 自豪 一本正经 发明

  (指名读、齐读)

  2、一些词语朋友走了,留下了这几个词语,你能用上这几个词语说一两句话吗?

  3、你们刚刚说的就是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师:假如当时你在场,看到这种情况,你会说些什么?(同桌讨论一下)

  4、这种情况,做手术是最好的办法。可是做手术却遇到了困难。读读这句话。(出示第2自然段的第一句话)遇到了什么困难?(指名说)

  5、此时在场的人有什么表现?请同学们默读第2自然段,划出在场人表现的句子或词语。现场有哪些人?(相机板书:爸爸、妈妈、医生、爱迪生)

  6、此时你最想体会谁的心情?

  (1)、体会爸爸的心情。(师:爸爸的心情怎样?)理解词语“无可奈何”

  (师:“无”是什么意思?“无可奈何”就是什么意思?)

  (2)、体会妈妈的心情。(师:妈妈的心情怎样?)理解词语“呻吟”(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字的偏旁,都是口字旁,然后教学生推测出词语的意思),请学生表演一下。

  (3)、体会医生的心情。(师:医生的心情怎样?)理解词语“犹豫”。

  医生为什么犹豫?

  (4)、体会爱迪生的心情。(师:爱迪生的心情怎样?)你从课文中哪里看出爱迪生很焦急?(“攥”是怎样的动作?谁来表演一下?指出:紧紧的握拳)

  师:(听钟表声)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爱迪生的手心攥出了汗水。从这儿你体会到了什么?(紧张,担心,着急)如果手术不能马上进行,就意味着?(指名说)

  师:我们的'心都好像被揪住了,我们每个人都在为妈妈的安危担心,让我们读一读者揪心的场面。(出示第2自然段的前面3句话)

  指名读,齐读。

  7、当爸爸无可奈何的搓着手的时候,当妈妈痛苦的呻吟时,当医生犹豫时,爱迪生紧紧在焦急吗?他还在?(相机板书:想办法)你从课文哪里看出来的?(出示:突然,爱迪生说“我想出办法来了”。)你体会到爱迪生什么心情?(兴奋、高兴、激动)你能读出高兴的心情吗?

  指名读,齐读。

  8、到底爱迪生了什么办法?自由度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爱迪生是怎样做的?可以用上“先……然后……接着……最后……”

  指名说(相机板书画图)

  师:这个方法好吗?好在哪里?

  师:在危机时不慌张,还能想出这样的办法,这就叫“急中生智”。(板书:急中生智)难怪医生做完手术,这样夸奖爱迪生(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学生齐读)

  9、从这件事中,爱迪生体会到了照明对手术来说是多么重要,在他的心里还有一个更美好的心愿。读了课文这一自然段,你就知道了。(出示第4自然段)从他的话中,你有什么发现吗?(两个“太阳”)

  完成补充习题第三题,第2小题。

  三、指导写字。

  指导书写“简”、“急”。

  观察字形。什么结构?写的时候注意什么?

语文教案 篇5

  1、教学目标:

  在认识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意识到身上的责任,明白落实到行动的重要,明确我们应该采取的具体措施和行动。增强环保责任感,做合格小公民。

  学生自主参与,自主行动,根据实际情况,在生活中具体参与环保行动,切切实实做环保公民。

  2、课时安排:1课时

  3、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复习旧课导入。

  二、出示一组图片,进一步直观了解我国地质灾害的严重性。

  三、出示一组与前组对比的图片,在心里产生震颤,促使思考。

  1、由于自然资源长期以来遭到人类毁灭性的破坏,生态严重失衡。地质灾害是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远不止于此。

  2、造成此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应该在生活中如何做呢?

  四、学生讨论:生活与环保

  五、交流总结。

  节约用水——随时关紧水龙头,别让水空流

  一水多用——让水重复使用

  阻止滴漏——检查维修水龙头

  慎用清洁剂——尽量用肥皂,减少水污染

  支持绿色照明—— 人人都用节能灯

  节用电器——为减缓全球变暖出把力

  做“公交族”——以乘坐公共交通车为荣

  当“自行车英雄”——保护大气,始于足下

  减少尾气排放—— 开车人的责任

  珍惜纸张——就是珍惜森林

  不寄或少寄贺卡——减轻地球负担

  买环保电池——防止汞镉污染

  选绿色包装—— 减少垃圾灾难

  少用一次性制品——节约地球资源

  自备购物袋——少用塑料袋

  交换捐赠多余物品—— 闲置浪费,捐赠光荣

  旧物巧利用——让有限的`资源延长寿命

  垃圾分类回收——举手之劳战胜垃圾公害

  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做环保志愿者——拯救地球,匹夫有责

  六、欣赏歌曲《送给不懂环保的人》

  1、欣赏歌词

  2、歌声中总结

  七、作业:观看视频《坚持环保,改变生活》,课后向本地区中小学生发一份“保护家园,从我做起”的倡议书。

  八、结束本课时。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优秀教案优质教案语文03-07

语文的教案04-05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乐园》语文教案11-20

有关语文教案范文 语文优秀教案06-02

关于语文的教案02-02

语文树教案12-05

语文下册教案12-14

语文赵州桥教案11-28

语文教案【精选】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