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12-07 10:02:43 教案 我要投稿

(优选)语文教案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优选)语文教案5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能用有时候??时候??、??在??在??在??在??来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

  2、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

  3、熟读并背诵古诗《梅花》,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梅花的精神。

  4、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重点难点:

  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

  2、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生字词卡片。(学生)

  课时分配: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发现识字方法,激趣识字。

  学生反复自读每组词语,说一说从这几组字中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说一说,然后小组采用不同行式进行熟读这些字词。

  2、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3、识字游戏“开火车”。

  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

  迎上去 穿衣裳甩甩头 追上去 披红袍 摇摇头

  2、在小组内演一演。

  3、每一组词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上台演示。

  4、句子练习。

  (1)学生自由读一读书上的两个句子。

  (2)同桌互相用“有时候??时候??、??在??在??在??在??”来说一句话。

  (3)请同学在全班交流练习说句子。

  三、书写提示。

  1、先观察,同学们互相提醒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请学生描红,描红以后再说说自己在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4、进行全班评比。

  口语交际一:有趣的动物

  【魔力话题】

  同学们,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动物是我们人类最好的朋友。你们知道吗?动物王国,那可是一个充满奥秘,有趣的王国。比如:鹦鹉会说话;萤火虫会发光;松鼠的尾巴,像降落伞。今天,让我们走进动物世界,去了解、探究、发现动物们那些绝技和有趣的.地方。我们今天的话题是:有趣的动物。

  【思维爆破】

  说说你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它有什么绝技和有趣的地方。

  【交际魔方】

  模仿一:借助思维导图,观察发现动物的特点。

  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观察动物(实物、视频),发现动物的某特殊本领与奥秘,以及有趣的地方。说说自己喜欢什么动物,再说说它有趣的地方。

  二、说说动物的外形+有趣的地方。

  三、观察、发现、小组讨论,说说动物外形+有趣的地方。

  有趣的猫

  大家好!我最喜欢的动物是(猫)。我觉得猫最有趣啦!

  传说猫还是()的师傅呢!你知道吗?猫的胡须可以(),猫的瞳孔(),猫的脚掌下面还有(),走起路来(),这样就可以(出其不意)地抓老鼠。哈哈!黑猫警长够神吧!有趣吗?

  第二课时

  一、我爱阅读: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1、读一读。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绕口令)

  天空飘着一片霞,

  水上游来一群鸭。

  霞是五彩霞,

  鸭是麻花鸭。

  麻花鸭游进五彩霞,

  五彩霞网住麻花鸭。

  乐坏了鸭,

  拍碎了霞,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2、小组内赛一赛:看谁能最先背下来。

  二、快乐读书吧。

  1、读读材料。

  2、给孩子一本书,让孩子找找书名和作者。

  3、小组同学交流读书的好处。

  4、小组同学交流书从哪里来。

  5、讨论如何建立班级“快乐读书吧”。

  三、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并运用。

  2.联系语境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音乐大师的人格魅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4.学习插叙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从直接描写葛利格语言、行为的语句中,以及描写音乐的句子中感受这位音乐家崇高的人格和爱的情怀。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金色的童年,留给我们无数美好的记忆,童年时代的每一次生日,也一定让同学们记忆犹新,每一次生日,陪伴你的是什么呢?能讲讲你们的幸福时光吗?

  2.当我们沉浸在幸福时光中时,我们一定要想到是父母之爱、长辈之爱、亲人之爱、朋友之爱带给我们快乐和甜蜜。今天,我们将走入文本,去分享另一个小姑娘的幸福。(生读课题)

  3.引导生对课题质疑(守林人的女儿是谁?谁把什么献给守林人的女儿?为什么要献给她……)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本课的生字、新词不少,相信你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本课的生字,把课文读正确、流利。(生自学生字、词)

  3.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

  4.初读课文,提出疑问。

  5.引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并读好:“达格尼”“爱德华·葛利格”两个人名,了解他们不同的身份。初步解决:什么是守林人,谁把什么献给守林人的女儿等疑问。

  三、品读课文,解疑感悟

  (一)读5~8段:理解葛利格为什么给守林人的女儿送礼物?

  1.初步讨论:葛利格为什么要送礼物给守林人的女儿呢?

  2.讨论:你是从哪些地方知道葛利格承诺送小姑娘生日礼物的呢?

  3.品读课文5~8段,想象小姑娘讲述的艰难而又快乐的生活。引导学生想象爸爸守林时的危险、艰苦、勇敢、机智,守林小屋的简陋和温馨,玻璃帆船、布娃娃带给女孩的无穷乐趣……让学生带着独特的感受细细品读第5段,进一步感受小女孩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美好品质。

  4.引导学生再次讨论:为什么这位著名的音乐家会送她一份生日礼物?

  5.找到写葛利格的言、行的语句,细细品读,交流读中的体会,感受葛利格的内心活动,体会他和蔼亲切、富有爱心童趣的情怀。

  (二)读3~4段和9~11段,理解葛利格送了怎样的礼物。

  1.葛利格送给达格妮的礼物是什么?

  2.小女孩从乐曲中听到了什么?从文本中找出句子,读、议、品,感受这支美妙的乐曲是女孩童年生活的写照,是音乐大师用心写出的精品。

  3.描写达格妮听到乐曲后情绪变化的词句有哪些?细细品读第4段女孩追问的三个句子,品读课文最后一段,让学生交流从中感受到什么?姑娘为什么会一次次追问、为什么会泪流满面?姑娘的万分激动是体会到葛利格为她谱曲的良苦用心,体会到乐曲中珍藏着他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4.还从什么地方看出大音乐家真挚的情怀?(用乐曲作礼物,传唱全球时,小姑娘就会听到)进一步理解“奇妙的方式”。

  5.播放乐曲,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再读小姑娘听到的情景,看到的物象。

  6.为什么说这首乐曲是件珍贵的礼物?深化学生的阅读感受。

  四、感悟表达,积累背诵

  1.课文中写达格妮回忆儿时往事时采取的是怎样的叙述方法?

  2.为学生介绍插叙的写作手法,并推荐学生阅读有插叙手法的。

  3.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积累“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死而后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成语;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课文。

  2、翻译十则名言警句,深入理解其。

  3、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思想品德修养。

  教学重点:

  目标1、2。

  教学难点:

  目标2。

  教学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是9月23日,再有5天就是一个“圣人”2562周年华诞。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有很多很多人去山东省曲阜fù市“朝圣”!这个圣人是谁呢?(ppt1:“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今天我们在成都狮子山上,就不大可能跑到山东的孔子庙去拜祭,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第10课《<论语>十则》来纪念孔子诞辰2562年。(PPT2:“论语”。)学习该课的目标是(PPT3:“展标”。齐读目标。)

  二、诵读课文

  学生齐读;正音。

  三、直译、理解(弄清每一则谈的主要是哪个方面。板: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以下随机PPT4:“直译理解”)

  第一、二则:抽生解释红色的字并直译;抽生判断每句谈的各是哪个方面。

  第三则:抽生解释、直译后强调“可”“以”及省略的“之”。

  第四、五则:抽生解释、直译。强调学与思的关系和通假字“女”“知”

  第六、七则:抽生解释、直译。思考为什么把两则合在一起解释翻译。

  第八则:抽生解释、直译。思考并回答前后三句的'关系。理解“仁以为”。

  第九则:抽生解释、直译。启发学生理解其深刻含义:处于乱世,君子能坚守道义,洁身自好。

  第十则:抽生解释、直译。启发学生理解正面阐释“推己及人,仁爱待人”与反面阐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自由朗读

  1、把文中的成语找出来。

  2、把自己最喜欢的格言、警句背一背。

  五、分读课文(男、女轮流,捕捉感受)

  六、分享感受(围绕三方面)

  1、自己感受最深或收获的是什么?

  2、自己过去做得不好的是什么,今后怎么办?

  七、结束语:

  同学们,让我们积累相关的成语、格言、警句,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并把它内化为我们的文化和修养,传承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就是我们对孔子的纪念!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感受夏夜的景色美,同时也突出助人为了乐的精神更美。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会认1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词

  【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图文结合,了解故事内容,使学生感受夏夜的美受到人格的熏陶。

  2、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读生字。

  【教具准备】

  插图、生字卡、录音带。

  【课前准备】

  孩子们收集有关夏天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

  夏夜多美。

  2、你喜欢夏天吗?为什么?

  3、夏夜的风景也很美,美在哪里呢?

  4、指名说。

  5、出示挂图:

  播放录音,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6、指名说。

  二、初读课文

  1、多美的夏夜啊,让我们赶快翻开书读一读吧!要求:

  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号,画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去掉拼音读生字卡片:

  齐读、领读、开火车读。

  三、感悟课文

  1、自读课文:

  你读懂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4、板书:

  小蚂蚁──哭──笑

  睡莲──弯腰

  蜻蜓──送

  萤火虫──照

  星星──笑

  四、感情朗读 体会感悟

  1、生读自己喜欢的角色。

  2、指名读:

  师适时指导。

  3、四人小组读:

  相互评价是否读的有感情。

  4、指名分角色读:

  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

  5、生评价。

  6、全班分角色朗读。

  五、拓展

  1、分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夸这些小动物和植物。

  2、指名上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小动物。

  3、生评价。

  4、说一说:

  周围有这样喜欢帮助别人的'人吗?

  六、小结

  这里的夏夜真美啊!睡莲姑姑、蜻蜓、萤火虫帮助小蚂蚁找到家,他们帮助别人的心比景色更美。

  七、课后实践

  多为周围的人做好事。

语文教案 篇5

  教材简析

  《不锈钢的发明》是教科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精读课文。课文介绍了英国著名金属布诺雷发明“不锈钢”的过程,指出了各种不同类型“不锈钢”由于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而成为用途广泛的工业材料。

  设计理念

  教学中立足学生,倡导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读、思、辩、写等实践活动中完成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教学目标

  1.会认“铬、迄、冶”,会写“宇、宙、途、诺、冶、废”等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不锈钢发明的过程,理解“歪打正着”这个词语的含义。

  3.初步体会用科学的眼光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义。

  教学重点

  了解不锈钢发明的过程,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歪打正着”这个词语的含义。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收集在生活中“不锈钢”的用途,收集其他发明创造的有关资料。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启疑导入

  每个同学的家里都有一些用不锈制成的器物,你知道它是怎么发明的吗?这节我们共同来学习第13课《不锈钢的发明》。(板书课题)

  (通过简洁而富有悬念的,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读书的活动当中。)

  二、初读明意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学生读通、读顺、读准字音。)

  2.分段朗读课文,读后让学生谈谈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学生在初读中了解到什么是“不锈钢”,并有可能说出布诺雷在研制耐磨、耐热的枪膛用钢时,发现了一种不生锈的钢。对于学生的一些疑问,可以适当由学生相机讨论解疑,也可留作问题在下面的教学中进一步解决。)

  三、研读理解

  在什么情况下,布诺雷发现了不生锈的一块钢,找出这个自然段,让我们共同来读一读。

  1.学习第2自然段。

  (1)学生速读。

  (2)提问:在什么情况下,布诺雷发现了不生锈的一块钢?

  (3)讨论:你觉得,不锈钢能被发明出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4)指名读“为了查清它的成分,……这是世界上第一件不锈钢产品。”

  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

  (5)出示句子:“在此之前,有些冶金学家也炼出过这种铁铬合金。但是,他们都没有注意到它抗腐蚀的.特点。布诺雷又进行了反复试验,发现加12%的铬炼出的合金钢是最理想的不锈钢产品。”

  学生默读体会。

  (“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在读中通

  过学生的讨论和深入思考,使他们感悟到,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都来自不懈的质疑和反复的研究试验。)

  对于布雷诺的发明,人们是怎么的呢?

  2.学习第3自然段。

  (1)生齐读

  (2)学生质疑、讨论:“戏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布雷诺的发明是“歪打正着”的一项发明?

  教师追问:“歪打正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歪打正着”加了双引号?

  (以语言训练为重点,通过学生深入的思考与讨论,帮助学生领悟文章的内容,让学生明确不锈钢的发明并不是布诺雷“意外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继续研读理解

  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出示:

  ·它是一种防腐、耐高温的合金。

  ·它的主要成分是铁和铬。

  读一读,体会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3.学生讨论。

  (通过读句析词,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学生对这段的内容进行整体的把握。)

  二、扩展延伸

  1.学生交流介绍在现代社会中“不锈钢”的广泛用途。

  2.学生介绍其他发明创造的有关资料。

  (将学习与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为进一步读写结合作一个很好的铺垫。)

  三、自学交流会认会写的字

  四、作业设计(任选其一)

  1.试一试:用自己的话复述“不锈钢”发明的过程;

  2.找一找:搜集有关科学方面的名言(至少两条),和同学交流。

  3.小练笔:以“×××的发明”为题写一短文。

  板书设计:

  13不锈钢的发明

  用途广泛

  反复实验

  “歪打正着”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优秀教案优质教案语文03-07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的教案04-05

《语文乐园》语文教案11-20

有关语文教案范文 语文优秀教案06-02

语文园地教案03-23

语文《蜗牛》教案03-14

《语文乐园》教案08-29

语文燕子教案11-19

语文《掌声》教案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