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12-12 11:09:35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9篇(精品)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9篇(精品)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12个生字。

  2.正确读写"盲哑、特殊、阅读、纠正、额头、膝上、竭力、刹那间"等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12个生字。

  教学难点:正确读写"盲哑、特殊、阅读、纠正、额头、膝上、竭力、刹那间"等词语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课件播放歌曲《感恩》。说说你听了这首歌后有什么体会?

  (学生自由畅谈)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有"爱"的课文一一《爱是什么》。(板书课题:爱是什么)

  3.学生齐读课题,说说自己对"爱"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通顺

  (2)圈画出生字、生词。

  (3)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从中你体会到了些什么?

  2.学生自读自悟,小组交流、讨论。

  三、全班汇报交流

  1.指名读课文,相机指导朗读。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正音。

  3、交流。

  (1)讲出是萨勒老师用特殊的方法教育"我",让"我"知道爱的真正含义。

  (2)爱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感悟。

  4.学生再读课文,要读出"我"情感的变化。

  四、抄写生字

  1.自主记忆字形。提出难写的字。

  2.指导书写。

  "盲"是上下结构,上部是"亡",不要写成"古"。"纠"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叫"。

  "额"的最后一笔是"、",不要写成气’\

  抓住文牛我"的爱:

  "理"是左右结构,左边最后一笔是"",不是"一"。

  3.学生交流对生词的理解。

  4.出示生词卡片,学生抄写。盲哑特殊阅读递给额头刹那间茫然不解

  五、课堂

  学生自己在这一节课中的学习收获。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检查指导学生归纳整理词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引导学生感悟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形象,并教给学生感悟的一般方法。

  3、激发学生亲近文学、热爱文学、走进文学之门的兴趣。

  教学设想:

  怎样进行语文教学(特别是日常的语文教学)才能体现新课程大纲的精神,才能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这是摆在每一个语文教师面前的问题?经过教研室的假期培训,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对这篇课文如何上,我有了几点粗浅的'想法,不当之处,请斧正。

  1、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了界定,这也给我们确定教学目标提供了方向,当然并不是每篇课文都要完全体现这三方面的目标,理应有所侧重。这篇课文侧重的是后两点。所以课堂学习的大部分时用在完成目标2上。

  2、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要求如何落实到教学中去?

  我是这样做的:预习以“自主”为主,教师通过布置检查预习作业的方式来落实,比如,识字教学,完全可以让学生借助字典词典自己解决,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归纳整理,构建他们的“词库”;又如“文学常识”,“作家作品”的相关知识可以让学生借助图书资料、网络资源来搜集信息,筛选整理。教师做好检查督促工作,保证学生坚持自学下去,这对学生能力的养成将大有裨益。课堂教学以“合作、探究”为主,避免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几人一小组,轮流发言

语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课文再现了小作者画红马受到老师的充分肯定而喜出望外的情景,极富儿童化的语言,既贴近孩子的生活,又通俗易懂,课文深受学生的喜欢。教师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明白在学习、生活中只有善于思考、勤于观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尝试后的喜悦。

  教学内容:

  本节课教师通过有层次的朗读指导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了解人物的喜怒哀乐,在读中知道这节美术课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的原因有三:老师画的“牛、百合、小丑、狮子、椅子”妙,老师说画画时高兴画什么就画什么,只要用脑筋想,用眼睛看就好,老师评说红马画得很好,就是要这样画。教师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指导,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其中一个为多音字。学习运用工具书、看图片、联系上下文,理解“自由、含苞待放、居然”等词语。

  2、初步了解冒号的一般用法。

  3、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明白在学习、生活中只有善于思考、勤于观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尝试后的喜悦。

  教学重点:

  识字和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小作者的心情和快乐,初步了解冒号的一般用法。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明白在学习、生活中只有善于思考、勤于观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尝试后的喜悦。

  教学方法:

  新授讲解法 示范演示法 练习法 读书指导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课

  (1)大家逛过动物园吗?谁能说说你见到的马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怎么会有红色的马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红马的故事》(教师出示第1张有课题的幻灯片)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设计意图:本课内容充满童趣,谈话直奔课文主旨,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2)(教师出示第2张有学法指导的幻灯片)提出要求引导学生初读课文,然后温馨提示:自由读文,画出生字,了解内容。

  1、标:标出自然段。

  2、记:画出生字、新词及不认识的字词,问一问,记一记。

  3、画: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4、问:不懂的问题。

  二、认读字词:

  1、教师再次配乐范读

  2、(教师出示第3张幻灯片)检查难读的生字情况:级、挥、板、妙、欲、椅、标、排、涂

  3、(教师出示第4张幻灯片)引导学生换偏旁识字、记字,启发学生说出其它生字记忆方法。

  4、(教师出示第5张有文中词语的幻灯片)学生自由读,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在文中圈出,再齐读巩固:浸泡、苍蝇、巡逻、洗澡、指挥、灿烂、戴面具、含苞待放。

  5. (教师出示第6张幻灯片)引导学生读准 “待”这个多音字并根据字音组词语。

  三、理解词意:

  (教师出示第7张幻灯片)引导学生看图片、联系课文理解:

  自由:由自己作主;不受限制和约束。

  含苞待放:形容花朵将要开放时的形态。

  滑稽: (言语、动作)引人发笑。

  巡逻:巡查警戒以保安全,文中指老师一排排看学生的画。

  四、整体感知:

  (教师出示第8张幻灯片)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把想到的内容批注在书中,把不懂的内容做上记号:

  1.在美术课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提示:时间、地点、事情起因、经过、结果)

  2.在文章中找一找,美术老师画的什么?画得怎么样?

  3.把美术老师说的话打上横线,想一想,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4.我为什么喜欢上美术课?

  5.美术老师是个怎样的老师?

  五、合作探究:

  1、(教师出示第9张幻灯片)引导学生看课文一至二自然段:说出美术老师让我们做什么?

  2、通过读书学习,大家知道了我们最喜欢上美术课,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再次自由读2—13自然段,找出我们喜欢上美术课的理由,并做上记号。

  3、我们喜欢上美术课,有哪些理由呢?可以在找到的句段旁写上批语,做上记号;同座的两位同学如果都读完了互相议一议,看看自己找的理由是否正确。

  4.同座互相议一议,读一读。教师巡回辅导,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

  5、教师小结:同学们只要用心读书,用心思考,用心体会,用心倾听学习就有收获。你们学习很认真,在交流的.过程中边朗读,边圈画,这样的学习方法很好。

  六、交流感悟:

  围绕“我们为什么最喜欢上美术课”开展教学。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相机指导他们学习、朗读、理解课文。

  1.我们为什么最喜欢上美术课?谁愿意起来把你的学习体会和大家交流交流。

  (1)大家喜欢上美术课,是因为老师的画画得妙。我是从课文的第2、3自然段中读到的。

  (2)请同学们自由读1、3自然段,找出描写老师画画得妙的句子,读一读。

  (3)指名学生起来读句子。(教师出示第10张幻灯片)学生读句子,教师指导朗读。

  A.“他画得真妙啊!一头漫在水里洗澡的牛,尾巴上还停着一只苍蝇;花瓶里有三朵百合:一朵盛开,一朵含苞待放,一朵掉了一片叶辫在桌面上。”

  B.教师指导学生朗读之后(出示幻灯片第11张)引导学生看图说出这句话中“含苞欲放”的意思。

  c. 瞧!老师的画的确画得妙!谁还想读?(教师出示第12张幻灯片)引导学生再次朗读。

  d.教师评议学生:读得好!花瓶中的三朵百合各有各的姿势,全班女生一起读。

  我听出来了,三朵百合真是很美。你瞧:在三朵百合的后面加上一个小冒号,我们就知道后面的三朵百合各有各的姿势,是不一样。多神奇的小冒号,请你们再读这两个句子,看看你能不能发现和这相类似的小冒号。

  (4)第2句中小冒号和这个冒号相类似。

  (5)你来读读这句。是啊,老师还画漫画:滑稽的小丑,戴面具的狮子,会走路的椅子都很可爱。我们一起来读。(教师出示第13张幻灯片)

  (6)谁会用下面的句式说话,恰当地运用冒号?教师着重指出:有的,有的,有的。X| k |B| 1 . c|O |m

  (7学生自由练习,教师指导学生背诵课文2、3自然段,并说出带有冒号,用上“有的……有点……有点”这类句子。(教师出示第14张幻灯片引导)

  2.我们喜欢上美术课,还有什么理由?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出示第15张幻灯片引导学生明白我们喜欢上美术课的原因:

  老师画的妙:牛、百合、小丑、狮子、椅子

  老师讲的好: “高兴画什么就画什么”、 “用脑筋想,用眼睛看”

  老师评的好: “很好!就是要这样画”

  3.重点句子教师引导学生理解:

  (1)老师还讲得好。我是从课文的第4--6自然段中读到的。

  (2)把老师讲的话读给大家听。(教师出示第16张幻灯片)老师讲得好的句子:

  A.高兴画什么就画什么。

  B.用脑筋想,用眼睛看啦!

  大家自由读读这两句话,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3)学生自由读句子。

  (4)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评价,指导读好句子。

  同学们知道了可画的东西真多啊!天上跑的、地下爬的、水里游的都可以画。多有耐心的老师啊!不会画不要紧,只要动动脑筋,就会把我们眼睛所看到的,脑袋里所想到的画下来。

  读得好!我和大家来分角色读,看谁读得好。

  师生读。男女生读。

  4.我们喜欢上美术课,还有什么理由?

  (1)老师还夸同学们的画画得好。

  (2)老师评得好,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3)根据学生的回答朗读,(教师出示第17张幻灯片)相机出示老师的评语:很好!就是要这样画!

  (4)指导学生朗读,读出老师此时的喜悦心情。

  (5)老师为什么说“我”画的小红马“很好,很好”?

  (6)学生自由读课文。

  (7)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读好第7、10、12自然段,读出我的天真可爱。在读的基础上得出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自由画画,而且想象既纯朴又丰富大胆,还很有创意。

  (8)同桌互相练读师生的对话。

  (9)指名分角色朗读师生的对话。读出对老师的喜爱、敬佩和感激;读出“我”的天真可爱和惊喜。

  (10)(教师出示第18张幻灯片)引导学生对比读句子,找句子再次朗读:

  a.故事中的老师,你喜欢吗?为什么?

  b.他的学生喜欢他什么?从哪些语句读出来的?

  c.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出示第18张后半部分幻灯片,引导学生看看喜欢老师原因:(1)老师画的画很有新意,并鼓励学生自由的想象、创作。(2)“老师一排排巡逻,一面笑一面点头,不时帮同学补上一两笔”说明老师对每个学生都很关心,对每个人都予以肯定,让学生从中得到自信,有助于以后更好的学习。

  (11)(教师出示第19张幻灯片)小结: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只有善于思考、勤于观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尝试后的喜悦。

  七、课堂作业:

  1、学生刚接触冒号的用法,说起句子来相比平常比较难(教师出示第20张幻灯片)复习巩固句子中有冒号的用法。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读句子:老师还画漫画:滑稽的小丑,戴面具的狮子,会走路的椅子都可爱。再次小结冒号是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面,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2、(教师出示第21张幻灯片)指导学生分角色有感情朗读人物对话:

  老师走到我旁边,笑着问:“画好啦?这是什么马?”

  “这是红马。”我指着两匹用蜡笔涂得周身通红的马。我很奇怪,老师居然会认出这两个怪物是马。

  “马为什么是红色的?”

  “因为赛跑很热嘛!”

  “哈哈哈!”老师放声大笑,说:“很好,很好!就是要这样画!”

  3、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八、板书设计:

  红马的故事

  老师作画 妙

  鼓励 ↓↑ 佩服敬佩

  学生画画 大胆想象、勇于创新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大意。

  3、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流利地读文。

  教学难点:

  从小林的“看、想、做”中,感悟他遇事用心思考,不断实践的好品质。

  教学准备:

  1、识字卡片。

  2、录音机、磁带。

  3、普通雨衣和充气雨衣图片及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读识字

  1、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事切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2、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

  画出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

  二、合作交流

  1、分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

  2、识字游戏:

  针对学生年龄特点,把游戏融入课堂,增强了识字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识字质量。可采取如下方式:开火车轮流读、小老师领读、抽字卡快速读等。

  3、再读课文。

  (1)通过识字练习,能把句子读通顺,准确。

  (2)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3)交流感知课文内容

  4、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6、充气雨衣

  看──雨水流到裤腿上

  ↓

  想──改雨衣

  ↓

  做──铁丝圈气囊

  ↓

  受到大家称赞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

  采用新颖多变的方式,增强娱乐性,活跃课堂气氛。

  《充气雨衣》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16课《充气雨衣》是一篇科普性较强的略读课文,情节清晰,但识字任务较重,共要认识14个生字,有些字存在识记难点,如“旋”、“囊”等。识字教学是低段教学的重点,因此,在教学本文时,我将识字教学放在显要的位子。执教后,我的总体体会是:由于本文“科普性”和“略读”的特点,教学时应注重学生的自读自悟,探究相关问题,感悟其中所折射出的道理,朗读以默读为主,轻声朗读为辅。教学中,需把握的一个主方向是,这是一篇语文教学的文本,而非科普材料,因此应竭力克服科学课的影子,突出语文性。

  为了抓住低段识字教学的重点,我有意突出了识字教学的成分,占了一定的教学时间,由于识字任务较重,如果按个个教学、分别强调的方式,不但会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还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因此我设计了闯三关的识字环节,同时交流记字方法。由生字到生词再到课文中的句子,指明学生当小老师带读生字,课件进行检查,同桌合作“你读我来纠正”,课件出示有一定识记难点的六个生字集中交流。在此基础上,将单个生字放入词语个句子中,给学生提供具体的识字环境,同时又能达成记词读句的目标,从课后反馈可以看出,识字教学还是收到了应有的成效。学生的参与面也较广,大多数学生在识字环节中得到了展示的机会,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我还在理解课文内容适时指导朗读,如“换好游泳裤,他拿出塑料救生圈开始吹气,叠起来的救生圈渐渐变成了圆环形的塑料气囊。”,学生很容易读破句,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能有效克服难点。通过一系列的环节落实,学生在字词句的收效是明显的,但我忽视了课堂效率问题,也即所花费的'时间与相应成效之间的比例关系,这一点对提高效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课后,经同事点评,我觉得在字词句方面应该加以整合,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比如,在学生充分地自主识字的基础上,通过读句的方式检查字音和朗读,可以节约很多教学时间,不至于仓促地进行后来的环节。

  除了识字环节体现出了明确的意图,最后的拓展环节也同样体现出明确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充气雨衣的发明联系到身边的事物,启发思考,想一想,生活中的哪些用品也可以通过改进变得更加方便。我选择了学生比较熟悉的物品,学生也能积极地思考,不会因为所列用品离自己太遥远而失去思考探讨的积极性。但因为时间仓促,这一环节并没有得以充分地展开,草草结束,没有收到该有的成效,成了本次教学的遗憾之一。另外,我只想到模仿充气雨衣的发明,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可改进的事物,忽视了指导学生交流身边已经得到改进的用品,也即学习课文后,能逆向联系生活实际,逆向的体验可能会给带去更深刻的体验。这反映出我在预设时,存在思维狭隘性,思路不够开阔。

  苏霍姆林斯基曾深刻地指出“让学生每天10到12小时坐在那里读书、听课、思考、记忆、回想、再现,以便能回答教师的问题——这真是一种无法胜任的、使人精疲力竭的劳动,它归根结底会摧残学生的体力和智力,使学生对知识产生冷漠和漠不关心的态度……”因此,新课程积极倡导和实践学习方式的个性化,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学习的机会,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课文,自主质疑,并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自读自悟的方式既能为学生提供自由空间,同时也能激发学生个性化的独特体验。但我对学生缺乏信心,一环扣一环的教学步骤束缚了学生在课堂上自由飞翔的翅膀,我一步一步引领他们前进,学生学得很被动。我从指导学生合作探究三个问题(他为什么会想到要把普通的雨衣改进一下?他在发明充气雨衣的过程中,遇到过什么难题吗?他又是怎么克服的?)到讨论小林发明充气雨衣受到的启发,以及指导学生找读小林心理活动的句子,到最后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称赞小林,联系身边可改进的物品,都是在我逐步出示任务的情况下完成的,学生成了解答问题的客体,失去了课堂主体性。因此,学生学得很疲劳,参与积极性不高,课堂氛围也很冷淡,这正反映出教师对学生的不信任终将导致课堂的聊无生趣,如果不给学生以锻炼的机会,那么的翅膀总有一天会失去飞翔的能力。

  这一课的教学带给我很多思考,最重要的一点是应该在把握文本重点的前提下,大胆处理教材,大气地进行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成效。

  板书

  16、充气雨衣

  看──雨水流到裤腿上

  ↓

  想──改雨衣

  ↓

  做──铁丝圈气囊

  ↓

  受到大家称赞

语文教案 篇5

  【案例背景信息】

  学科:小学语文

  年级:一年级

  课的名称:松鼠和松果

  所用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文字,会写 “以”“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木认养活动。

  【学生分析】

  本班学生拼音已掌握的较好,能给一、二类字注音认读,课文内容能事先预读下来。但个别字的分析还需要靠老师,对课文的理解很浅,还需通过老师教才能懂。

  【内容分析】

  1、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难点:

  学课文与增强环保意识联系起来,知道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3、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对学生学语文的思维,知识积累,朗读处于启蒙基础阶段。

  【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方法设计:

  一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拼音已较掌握,课文基本读通,生字已能通过拼音自己认读;但对课文只是很浅的理解,真正读懂课文还需靠老师讲,所以教学方法应是 基础的让学生自学,较难的由老师带学。

  2、教学流程和活动设计思路:

  导课──初读课文,自主识字──学习感悟课文;指导朗读──指导书写──实践活动。

  3、应用信息技术的依据或考虑: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视觉上的冲突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与兴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使教与学的过程更形象化.感性化,效果良好。

  【教与学的过程】

  1、教与学的过程描述:

  教学阶段及所用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要点

  信息技术的作用

  一、猜谜、导入新课、分析课题、质疑(5分钟)

  出示谜语:

  脑袋圆圆,眼睛圆圆,满身绒毛,尾巴像伞。

  (学生答后出示松鼠图)

  出示松果图,问:

  这是什么?

  引导学生看第一幅图,图上画了谁?它们在干什么?

  板书课题:

  松鼠和松果

  问:

  看到松鼠和松果你有什么疑问吗?

  揭示谜底:

  松鼠。

  观图答:

  松果。

  仔细看图,按自己的理解回答。

  学生质疑。

  学生纷纷举手积极发言。

  注意力集中在了图上。

  不太会提问题。 投影图(形象、直观,吸引学生注意力很好的导入了课文的学习 。)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5分钟)

  1、让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和标出自然段。

  (老师巡视指导)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效果。

  3、让学生分段朗读。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文后,在文中画出生字和标出自然段。

  运用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⑴ 小组内讨论识字的方法,记忆的方法。

  ⑵ 全班交流汇报。

  分段朗读。

  学生拼读起课文来。

  自然段标的不太一致。

  有少部分学生能说出自己是怎么认字的。

  基本读下。

  用投影显示生字,效果会好些。

  三、感悟文意、指导朗读(40分钟)

  1、通过初读课文,你们知道松鼠和松果有什么关系吗?

  2、老师范读,(音乐与投影并用)用夸张的语气读出小松鼠的情感变化:

  高高兴兴吃松果──担心以后没有松树了──很高兴想出了一个好主意──欣喜地看到自己种的松果长成了小树──对将来充满了希望。

  听读感悟后贴图画(按以下排列):

  高兴──动脑──担心──快乐。

  3、同学们,你喜欢哪个表情的小松鼠呀?那就朗读哪部分内容。

  教师随时指导。

  4、提问:小松鼠为什么要栽松果?

  引深到人类也应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

  5、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让我们带着感情再来一起朗读课文。

  6、请你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吧。

  学生按自己的看法答。

  要求学生认真听,用心感受这篇童话的美──语言美,以及小松鼠的情感美和行为美。用心感受小松鼠心情及表情的不断变化,并排列出来。

  发表看法。

  先练读,再汇报交流(要求读出各段相应的感情)。

  答:光吃不种以后一棵松树也没有了,也就没有吃的了。

  带着感情、表情和动作齐读课文。

  复述童话。

  答得较好,比较动脑筋。

  学生能否用心感受小松鼠心情及表情的不断变化。

  回答是否正确。

  学生在读时如果老师让他们加上表情和动作,效果会很好。

  都懂得了这个道理。

  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还需练。

  用录音配乐烘托气氛,用投影图增加直观效果。

  投影显示贴图使观看清楚。

  学生读时放录音配乐,学生兴趣更高。

  用音乐配衬。 四、指导书写(10分钟)

  1、出示六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读,认。

  2、指导书写每个生字。

  读认生字。

  注意观看。描红再临写一个。 学生很认真地读、写。 五、实践活动(课后画)

  “画未来”:

  请同学们把自己想到的画出来。

  2、关键环节提炼:

  ⑴ 本节课采用了投影加录音的电教手段。

  ⑵ 解释:出示四幅表情图,可采用投影配录音的方法,这样音图结合可引起视觉、听觉上的集中注意,将教学重点、难点化难为易、化深为浅。为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理解课文创设条件。这比老师干巴巴地讲课文效果要好得多。

  【教学反思】

  1、给学生以充分发挥的空间:

  由于学生的拼音已掌握较好,我采用了让学生预学生字、个别字老师带学的方法,效果较好。让学生事先预读课文,简单理解课文讲了件什么事,学生也完成的较好。教学过程中学生能自己答出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答,不包办。课后的'作业讲故事、画未来都可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他们以发挥的空间。

  2、让信息技术手段在课文中较好的发挥作用:

  在本课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采用对学生学课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像最开始的猜谜后出示投影图、学习生字用投影显示、讲课中用录音配乐烘托气氛。用投影图的出示增加直观效果,在学生读课文或讲故事时配,这些都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学习。

  3、以启发式教学带领学生学课文:

  对课文进行学习分析时,教师不是一味地讲或读,而是采用了引导启发得手段,学生能说的让他们尽量说,老师只是在学生确实无法弄懂的情况下才讲解,以避免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现象,使学生学会自主的学习。

  4、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信息技术手段的采用还较简单,如能再花时间做成课件、动画效果会更好。由于课时的限制,有不少学生的学习能力锻炼、发挥不够,还需改进。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能够读准本课生字、认清字形。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优美词句。

  3、能够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良好的阅读习惯。

  4、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优美词句,体会九寨沟美丽的自然风光。

  2、能够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播放九寨沟风景图片(两三张),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追问。

  2、引出课题:九寨沟(美美地齐读课题)

  3、师介绍:九寨沟在四川北部南坪、平武、松潘三县交界的万山丛中。因为周围散布着九个藏族村寨,所以人们称它为九寨沟。九寨沟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每年,都吸引着国内外大量的游客到那游览,九寨沟究竟拥有怎样的神奇魅力,作者又是用怎样的语言来描绘的呢,让我们打开课本,尽情地去享受吧!

  二、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1、把预习中遇到的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或向同学请教,然后再放声朗读课文。

  2、出示四字词语,学生练读,把字音读准确。(雪峰插云、林深叶茂、五彩缤纷、色彩斑斓、平湖飞瀑、高低错落、银花四溅、蔚为壮观、诗情画意、人间仙境)——开火车读、男女生读。

  3、老师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让别人知道它的意思。(指名读、齐读)

  4、师:你们发现这组词语有什么共同特点吗?(描写景色的)

  5、播放课件、配乐朗读2—5段,学生欣赏后,师问:此时,你最想说什么?(一个词或一句话都行)相机板书:雪峰、湖泊、森林、瀑布、异兽珍禽、人间仙境

  6、作者在文中也用了一句话来集中表达了他对九寨沟的赞美之情,是哪一句?请画下来。(出示句子,齐读。)

  [设计意图:给予充分的时间读词、读句、鼓励学生有感而发,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的能力,同时积累语言。]

  三、品读感悟、想象创造。

  1、师:在这个人人向往的人间仙境里,你最喜欢哪?请大家轻声朗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用黑点或横线划出你最喜欢的词语或句子,划完后再放声读一读。

  2、小组交流划的词语和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词语和句子?

  3、全班汇报交流,师相机出示句子、图片,指导朗读(自由读、赛读等)、背诵。

  [设计意图:在宽松的自读自悟、生生交流的氛围中,实现学生与文本的真正对话,教师只是一个桥梁作用;在采用多种方式的读、背的过程中完成对语言的积累。]

  [想象说话练习:]

  第一句: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就像。

  第三句:湖底石块色彩斑斓,有色、有色、还有色,。

  湖水清澈见底,一眼就能看到。

  第五句:当天气晴朗时,的'天空,的云朵,的雪峰,的森林,都倒映在的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

  [设计意图:旨在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想促悟、以想促读,同时又发展了学生的语言。]

  四、小结。

  走进九寨沟,看到高耸的雪峰、五彩缤纷的湖泊、茂密的森林、高低错落的瀑布,这所有的一切融合在一起,就好象是走进了一个童话世界,来到了一个人间仙境,你还想继续往纵深行进吗?那好,我们先休息一会,再接着去感受大自然所创造的一个又一个杰作!

语文教案 篇7

  创意说明: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不过是个例子”。在这堂课上,不仅要把这个例子读透,还要达到举一反三。学生在课堂上不仅积累了优美的语言,还积累了学习诗歌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范读、跟读、朗读等,利用多种形式朗读诗歌,直至背下来。

  二、讨论交流。

  1.你最喜欢哪句诗?为什么?2.你不懂的诗句是哪些?3.你读出了哪几幅画面?4.你认为本诗营造了一种什么氛围?

  三、引读:美国狄金森的.《秋景》。

  1.你读出了几幅画面?2.交流你已领悟到的美点。例:浆果的面颊多么丰满(写出丰收之景)。3.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共同之处?(都表达了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4.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语文教案 篇8

  设计指导思想

  本文选自美国作家梭罗的名作《瓦尔登湖》。译文为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徐迟翻译。选文共5个自然段,行文思路清晰,写景别致细腻,感情充沛丰富,语言别具魅力。作者对自然的钟情充分流露在字里行间。教学中,应在把握文章结构和主旨的基础上,深刻理解重要词句,进而对一些写景和议论段落能够鉴赏分析,最终理解本文的深刻内涵。谈及梭罗和他的《瓦尔登湖》,学生很自然地联想到归园田居构想世外桃源的陶渊明和那个没有更多奢求、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在教学的环节设计上,可以就此进行拓展延伸,培养学生批判的精神和比较的研究方法。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的含义,提高其分析鉴赏能力。

  2、理解本文清新朴素的文字间传达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丽风光的陶醉热爱,也有对人类文明发展对大自然造成破坏的痛惜。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对本文写景手法的分析。

  2、体会文章质朴本色的语言风格。

  3、思考领悟作者给予我们的启迪: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找到灵魂安宁的归宿。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介绍《瓦尔登湖》导入。

  (投影:梭罗照片、瓦尔登湖及湖畔小木屋照片)

  一个人如果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贪婪无厌,他就成了奴隶,成了沉陷于物欲泥沼中不能自拔的奴隶。为了从繁杂纷扰的俗事中解脱出来,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心灵状态,1845年7月4日,梭罗独自一人手持一柄斧头,跑到距离自己生活地康科德镇两英里远的瓦尔登湖,亲手建造一个小木屋住了下来。在那里,他独立劳作,自食其力,过着物质生活极为简朴而精神生活异常富有的隐居生活。在瓦尔登湖湖畔,劳作之余,悠闲地面对湖光山色,面对四季晨昏,常常在物我两忘中感悟生命的真谛。他把这些景物和感受记录下来,写成了一本书《瓦尔登湖》。这本书开始时反响不大,后来声名鹊起,成为世界文学经典。

  二、要求学生课前搜集名家对梭罗及其作品的评价,课堂交流。未涉及者教师补充。

  1、爱默生(美国著名作家、思想家)

  美国还没有知道——至少不知道它失去了多么伟大的.一个国民。这似乎是一种罪恶,使他的工作还没有完全做完就离开,而没有人能够替他完成;对于这样高尚的灵魂,又仿佛是一种侮辱。……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有学问,有道德,爱美的人,一定都是他的忠实读者。

  2、怀特(美国20世纪散文家)

  ……我记得我在读到它时的狂喜之情,多年之前,在一段踌躇绝望的日子里,是它让我恢复了健康。梭罗的《瓦尔登湖》在今天仍是既切中时弊,又适逢其时。在我们这个不稳定的季节,当所有人都不知不觉寻找从完全失控的世界中避开的隐居地时,他在康科德林中的小木屋就是个避风港。

  3、乔治爱略特(英国著名女作家)

  《瓦尔登湖》是一本超凡入圣的好书。严重的污染使人们丧失了田园的宁静,所以,梭罗的著作便被整个世界阅读和怀念了。

  4、徐迟(中国著名诗人、《瓦尔登湖》译者)

  《瓦尔登湖》是一本静静的书,极静极静的书,并不是热热闹闹的书。它是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它只是一本一个人的书。《瓦尔登湖》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心肺部,动我衷肠。到了夜深人静,万籁无声之时,此书毫不晦涩,澄澈见底,吟诵之下,不禁为之神往了。

  三、研读课文,然后讨论,理清结构层次,把握文章大意。

  明确:

  第1段:总写瓦尔登湖,尤其是开头一句,是对全文的一个重要概括,极富哲理。

  第2段:写对瓦尔登湖畔往事的追忆。

  第3段:对瓦尔登湖现实处境的担忧。

语文教案 篇9

  学情分析:

  学生升入初二,自主意识更加强烈,他们喜欢张扬个性,渴望被认同和尊重。如果教师能够因势利导,抓住这一特点激发他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热情,那么他们可能学到书本以外更多的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较为全面的了解长江文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1、加强对搜集资料的认识,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良好习惯。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情怀;培养其热爱祖国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了解长江的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保护历史文化的意识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自古以来,赞颂长江的诗文举不胜举。今天让我们走进长江、做一次文化巡礼,来追溯过去,正视现在,展望未来。

  活动一:说长江

  1.引语: 在活动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布置一项作业,收集并学习一些有关长江的资料,现在我们检阅一下劳动成果,说一说你喜欢长江的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各抒己见)

  2.教师小结: 通过以上同学的讲述,我们大家知道了更多的有关长江文化的知识,那么历代的文人墨客又是如何来描绘她的`?

  活动二:赞长江

  1.诗文欣赏

  a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有关描写长江的诗文介绍给大家

  b欣赏程铎的《话说黄河》片段

  c.集体朗诵郦道元的佳作《三峡》

  2.课堂小结:长江,中华民族的摇篮,悠悠历史中她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长江,中华民族的象征,她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然而,令人震惊和痛心的是,长江正面临着污染、断流的威胁,我们有何感想、该如何保护她呢?

  活动三:帮长江

  1.出示长江生态环境遭破坏各类的图片

  2.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交流看后的感受

  3.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教师小结: 老师和大家的看法是一致的,我们相信,只要每一位炎黄子孙行动起来,那么,伟大的母亲河长江一定能重新焕发昔日光彩!

  布置作业:(从下面两题中选做其一)

  (1)以“我心中的长江”为中心写一篇文章,抒发你对黄河的感情,写出你对长江的希望与祝愿。题目可自拟。(供参考题目:《母亲,你将不再憔悴》《母亲河的迷人风采》)

  (2) 针对长江生态环境遭破坏这一现象,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呼吁保护母亲河。要求有创意。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优秀教案优质教案语文03-07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的教案04-05

有关语文教案范文 语文优秀教案06-02

《语文乐园》语文教案11-20

语文天地教案01-05

语文的设计教案12-27

语文古诗教案11-07

语文优秀教案02-24

语文关怀教案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