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案

时间:2023-12-16 08:52:21 教案 我要投稿

地理教案模板通用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理教案模板通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理教案模板通用

地理教案模板通用1

  新课程理念: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然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下面我就《海陆分布》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当作案例来进行分析一下。

  一、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师:同学们,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早已广被接受,但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看到的地球却是一个蔚蓝色的美丽的星球。他说:“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它应叫做水球。”那么到底应该叫地球还是水球?

  学生活动

  1、观察地球仪和火箭升空的动画演示,觉得新奇

  2、学习小组讨论:是地球还是水球?

  3、由学生讨论后请学生代表发言,在此基础上教师归纳。

  评析: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激发了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二、动手观察 探究新知,观察思考,深入自学

  1、师:引导学生旋转地球仪,开展“拥抱地球”活动,观察任何半球是陆地大还是海洋大?最后统计学生的拥抱结果,从而得出结论。(海洋比陆地大)

  2、师:这个结果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讲是很容易的,而古代人认识海陆分布有没有那么容易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来认识几位著名的探险家和他们为人类认识世界所作的'贡献吧。

  3师:看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

  海洋大多分布在哪个半球?图中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分别是海洋还是陆地?

  学生活动

  1、随机的用双手拥抱地球,看看他们的右手大拇指所指的地方是海洋还是陆地。

  2、观看展示

  3、观察不同的地图进行分析判断

  4、学生踊跃回答问题

  师:无论是哪个半球,海洋面积总是比陆地大,接下来请学生在图中找出海洋有几种表示方式?(海、洋、海峡)

  师:看完海洋,我们一起来看我们熟悉的陆地吧。(引导学生区别大陆、半岛、岛屿和大洲)

  学生看图巩固陆地和海洋的各种表现形式,并回答问题

  评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躯体、自己的感官、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愿、自己的知识和思想基础、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规律。正如每个人都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物质营养一样,每个学生也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精神营养。这是别人不能代替,也不能改变的。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教师只能让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的能力,使学生在使用地球仪、世界地图中,培养学生分析资料、提取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快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地理信息能力。学生也体会人类的认识世界是需要不断的探究和拼搏的,追求真理是人类的永远的目标。

  三、师生互动 突出重点

  1、师:在地球的广大的海洋和陆地我们可以用六个字含盖全部。

  (七大洲四大洋)

  2、教师指导并和学生一起找七大洲四大洋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太大印北”

  3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各大洲的轮廓及分布特征

  4、引导学生在空白图上填写七大洲和四大洋以及大洲的界线(大多数学生可以完成,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向组长和老师求助)

  学生活动:

  1、请一位同学带领全班学生认识七大洲、四大洋

  2、让全体同学根据世界地图,说出主要大洲的分界线。

  3、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制各大洲的轮廓以及和四大洋相对位置

  4、各小组在空白图上填写七大洲四大洋以及大洲的界线

  评析:师生互动有利于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教师为学生的认识和发展提供种种有利条件,通过启发、引导、讲解、示范、督促、评价等等手段,使学生知道“应该学”和“怎么学”,使学生从愿意学、喜欢学到离开了教师也能学,这就是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教师因势利导,给学生自读、思考、质疑、认识、练习等独立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活动成为“多向”的信息交流,教学过程成为“立体结构”。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己阅读、独立思考、相互议论如能和教师释疑和谐运转,学生不仅能学得深刻,而且能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增强自我意识,充分发挥主动精神。

地理教案模板通用2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知道天气与气候在s念上的区别。

  2、记住影响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锋面、低压(气旋)系统、高压(反气旋)系统。

  3、理解锋面系统的分类,掌握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4、理解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的区别,记住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阅读各类图形,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识图能力。

  2、通过阅读各类图形,使学生学会综合分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阅读各类图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

  锋面分类及对天气的影响。

  2、难点

  锋面气旋的形成及对天气的影响。

  3、疑点

  锋面与气旋如何相互联系形成锋面气旋。

  4、解决办法

  (1)在讲“锋面的分类”时,采用读图分析法,先让同学读图分析出哪种气团是主动移动的气团,依此来判断锋面的类型。“锋面对天气的影响”是比较抽象的,主要可采用画图分析法,让同学想象冷暖气团相遇后出现的天气变化。

  (2)锋面气旋的形成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是综合性较强的知识。它的形成书中并没有写出。因此,可采用画图设问法来寻找事物的内在联系,逐渐深入问题内部了解其形成的原因,这样可大大降低学习难度。锋面气旋对天气的影响,可采用综合分析法,通过抓住锋面的概念、对天气的影响、移动等知识来综合分析问题。

  三、课时安排

  1.5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本节学生活动的重点放在画图读图分析问题。通过教师一系列设问,来指导学生读图,从图中寻找各种事物的形成原因、发展过程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冷锋的定义,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出现的天气现象和天气变化。

  (2)知道在冷锋影响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

  (3)知道暖锋的定义,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出现的天气现象和天气变化。

  (4)知道低压系统的概念及分类。

  (5)记住低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6)知道高压系统的概念。

  (7)记住高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2、能力目标

  (1)通过阅途“冷锋与天气”“暖锋与天气”图,学会区分冷锋和暖锋。

  (2)通过阅读“冷锋天气、暖锋天气”图,学会从图中分析天气现象。

  (3)通过阅读“锋面气旋”图,学会区分冷锋、暖锋天气系统和低压、高压天气系统。

  (4)通过阅读“1996年1月6日8时地面天气”图,使学生学会区分冷锋与暖锋,研究其对天气的影响,提高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5)通过阅读“1996年1月31日4时地面天气”图,帮助学生区分高低气压天气系统,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德育目标

  (1)通过阅读各类形式的地图,提高学生把图形语言转换为口语语言的能力。

  (2)通过地图教学,提高学生分析地理事物间因果关系的能力。

  (二)整体感知

  在讲课之前,教师可先播放一段反映冷锋或暖锋、高压或低压的`天气形势预报录像。实际的天气状况配有解说员的解说,可帮助学生建立天气现象与天气系统的联系。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新课导入]:[问]:每天电视台都播放“天气预报”。“天气预报”这个名词,可以不可以改成“气候预报”?

  (学生讨论后,教师播放一段天气预报录像。)

  [问]:这个天气预报是预报多长时间内的天气形势?

  [教师]是预报24—48小时左右的天气形势,所以只能用“天气”这个名词来表示。

  [板书]:一、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教师]:从天气预报中可看出,在同一时间段内各地天气有明显的区别,这是因为各地受不同天气系统的影响或处于天气系统不同部位的缘故。

  任何一个天气系统都是大气环流中相当独立的系统,其生存时间一般较短,它的形成、移动都会对某地的天气有明显的影响。

  [板书]:二、常见的天气系统

  1、锋面系统

  (1)概念: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

  (2)分类:冷锋、暖锋。

  (看课本第49页“冷锋、暖锋与天气”图)

  [教师]:由于冷空气密度大,暖空气密度小。当冷暖气团相遇时,一般是冷气团在锋面下面,暖气团在锋面上面。所以在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在黑板上画出闭合的等压线,让学生填出气压状况并画出两条槽线,说出该地的气流运动状况。)

  (学生画在图中填注出:低气压,并指出是气旋。见图一)

  (让同学根据风向原理在图中画出A、B、C三点的风向。见图二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表示风向。)

  (A、B两地吹偏北风——冷空气,C地吹偏南风——暖空气。)

  [教师]:与低气压相伴的气旋,其水平气流在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由于在低气压不同的部位风向及性质均不同,因而出现冷暖气流相互追赶相遇的现象。A、B两地的风都是从北部吹来,所以气温比较低,属于冷空气;C地的风来自南部,所以气温比较高,属于暖空气。

  假设C地吹南风,当它向北移动时会和A地的气流相遇,冷暖空气相遇就会形成锋面。因为是暖空气主动向冷空气方向移动,所以叫暖锋。

  假设B地吹北风,当它向南移动时会和C地的气流相遇,冷暖空气相遇就会形成锋面。因为是冷空气主动向暖空气方向移动,所以叫冷锋。

  (教师让学生在图中A、C之间和B、C之间画出冷锋和暖锋锋面符号。见图三)

  (看课本第49页“冷锋天气、暖锋天气”剖面图)

  [问]:在冷锋、暖锋天气图中都有暖空气沿锋面爬升,但爬升的原因不相同,各是什么?

  [教师]:冷气团主动移动的锋是冷锋,暖气团是被动爬升;暖气团主动移动的锋是暖锋,暖气团是主动地沿着锋面爬升的。

  (看课本第52页“1996年1月6日8时地面天气图”)

  [问]:图中表示的冷锋还是暖锋天气?

  (学生回答:是冷锋天气。)

  [问]:冷锋过境时会出现什么样的天气状况?

  [教师]:当冷锋过境时,随着暖气团的被动爬升而逐渐冷却,其中水汽容易凝结成云、雨,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因为是暖气团被动爬升,所以降水区域在锋后。

  (让学生回答课本第51页“活动”的第一题)

  [问]:当冷锋移动到我国东部地区后,内蒙古和青海一带属于冷锋过境时还是过境后?会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教师]:属于冷锋过境后。这时内蒙古和青海被冷气团控制,气温和湿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晴朗。

  [教师]:冷锋对我国的天气影响很大。比如:在夏季会形成狂风暴雨,在冬季形成寒潮。

  (看课本第51页“锋面气旋”图)

  [问]:我国东部的江淮地区是被冷锋还是暖锋控制?过境时会出现什么天气?

  [教师]:是被暖锋控制。过境时,暖空气主动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云、雨,降水多发生在锋前,多产生连续性降水。

  暖锋过境后,当地受暖空气控制,气温会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板书]:

  [教师]: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除锋面外,还有一个气压系统。气压是影响天气状况的重要因素,风霜雨雪的形成与变化,都与气压系统及其变化状况密切相关。

  [板书]:2、气压系统

  (1)分类:低压系统、高压系统。

  (看课本第51页“锋面气旋”图,让同学指出高压和低压中心)

  (看课本第50页“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天气图”)

  [问]:高压中心区和低压中心区的气流如何运动?

  在高压和低压系统的控制下,当地会出现什么天气?

  (学生回答:低气压中心区气流辐散下沉,天气晴好。高气压中心区气流辐合上升,云雨较多。)

  (看课本第51页“锋面气旋”图)

  [问]:蒙古和我国新疆东北部受高压系统控制是什么天气?

  我国长江中游地区受低压系统控制是什么天气?

  (学生回答:蒙古和我国新疆东北部是晴朗的天气。长江中游地区会出现云雨天气。)

  (看课本第50页“低压槽和槽线”图和第51页“高压脊和脊线”图)

  [问]:什么是低压槽?低气压中心若从气流运动状态来看属于气旋还是反气旋?

  什么是高压脊?高气压中心若从气流运动状态来看属于气旋还是反气旋?

  [教师]:低压槽是从低气压区向外延伸的狭长区域,低气压中心属于气旋。高压脊是从高气压区向外延伸的狭长区域,高气压中心属于反气旋。

  (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北半球气旋图)

  [问]:在北半球气旋的东南部和西南部各吹什么方向的风?

  (学生回答:东南部吹西南风,西南部西北风)

  (看课本第50页“低压槽和槽线”图)

  [教师]:所以在低压槽图中,槽线的两侧分别刮偏北风和偏南风。这样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在槽线附近相遇形成锋面,形成锋面气旋。

  (看前面的图三)

  [教师]:在气旋槽部形成锋面有暖锋也有冷锋。

  (看课本第51页“锋面气旋”图)

  [教师]:锋面气旋是具有锋面的低压系统。我国全年都受温带气旋影响,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在此图中有两个锋面气旋,一个分布在内蒙古北部,另一个分别在长江中游地区。从两个冷锋的移动方向看,大体上是自西向东移动。从锋面的影响地区来看,我国西部主要受冷锋影响,东部主要受暖锋影响。

  以影响我国北部的锋面气旋为例,根据暖锋和冷锋分布地区可看出,华北和东北的南部主要受暖气团的控制,如果暖气团中的水汽充足而又不稳定,这里可出现弱的降水天气;若气团干燥则为晴见多云天气。若从西部来的冷空气势力很强,冷锋便会追赶暖锋,致使暖空气被抬升,华北和东北的南部就会被冷空气占据,气温明显下降,天气以冷、晴、干为主。

  [板书]:(2)比较

  [教师]:在实际的天气状况中,一个地区的天气是受很多天气系统综合影响的,但最常见的天气系统是锋面气旋和气压系统。

【地理教案】相关文章:

初中地理教案06-04

中学地理教案09-19

初中地理教案01-06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理教案09-06

初中地理教案范文11-16

地理初一教案05-29

极地地区地理教案05-21

初中地理复习教案10-13

关于初中地理教案02-13

初中地理优秀教案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