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3-12-17 15:01:08 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迟到的茗茗》,并知道茗茗经常迟到的真正原因。

  2、要求幼儿懂得每天要按时上学,做到不迟到。

  3、教育幼儿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并能连贯讲述故事。

  难点:请幼儿自己制定一个作息表,并帮助自己规划好自己的时间。

  活动准备

  《迟到的茗茗》的图片、幼儿用书《迟到的茗茗》、《我的作息表》

  活动过程

  一、激趣引入——我用谈话形式来吸引幼儿,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性。

  师:有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叫茗茗,他在上学时经常迟到。老师批评他,他总是说:“不是我的错”。是不是茗茗的错呢?好,现在我们来听听这个故事《迟到的茗茗》好吗?

  二、出示教学图片,采用直观教学法,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这一环节主要分两个步骤进行。

  1、分段讲故事。

  此环节我运用了直观方法和提问法,把故事进行分段讲述,先通过观察后,再鼓励我们大胆表达。这样对幼儿有很大的吸引力,并充分调动了他们的视听觉帮助他们理解故事内容。

  2、幼儿翻阅幼儿用书《迟到的茗茗》完整欣赏故事,使幼儿懂得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不要依赖别人并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此环节其实重在揭示思想内涵,进行情感教育,通过看幼儿用书的.形式让幼儿完成整欣赏故事,有利于幼儿更形象的欣赏故事,理解故事能大胆讲述故事简单的对白,我利用幼儿用书让幼儿更形象的欣赏故事。

  3、通过交流讨论茗茗经常迟到的原因?上学为什么不能迟到?你们也要上小学了,怎么样才能保证自己上学不迟到?等等,并引导幼儿深入分析故事帮助幼儿领悟要想不迟到,只有改变自己。

  三、操作法:幼儿完成幼儿用书作业《我的作息表》

  在这一环节,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自己的作息表能更进一步加强幼儿对时间的观念,并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教学反思

  让幼儿先观察图片,再听讲故事,幼儿知道故事的内容。交流讨论环节茗茗经常迟到的原因。教育幼儿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在制作《我的作息表》这一环节,教师如果先引导幼儿在自己的作息表的时钟上写上数字点数。幼儿会更容易看懂。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自主选择材料,大胆地进行面具装饰活动。

  2.在活动中不断发展创造想象及动手操作能力。

  3.充分体验成功后的欣喜。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活动准备:

  1.空白面具人手一个,范例3个。

  2.装饰材料、剪刀、双面胶若干。

  3.道具:丝巾、彩棒、花莲、小伞、扇子若干。

  4.背景图一幅,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1)出示背景图,小朋友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地方?

  (2)放音乐,小朋友们听一听,人们在俱乐部里干什么?

  (3)小结:新的一年开始了,欣欣俱乐部正地举办一台别开生面的化妆舞会呢,人们有的戴上漂亮的花仙子面具、有的戴上可爱的兔子小姐面具、还有的戴上奇怪的怪兽面具,大家你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你,可以自由自在的唱歌、跳舞,玩得可开心了。瞧,钱老师也收到了主持人寄来的请帖,你们说我带哪个面具去好呢?为什么?

  2.介绍材料,激发兴趣。

  (1)小朋友想和老师一起去参加迎新年化妆舞会吗?你想做个什么样的面具呢?

  (2)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粘纸、吸管、鸡毛等材料,你想用哪些材料来打扮面具呢?

  3.幼儿制作面具,老师巡回指导。

  (1)讲解操作要求:小朋友可以自主地选择喜欢的材料来打扮面具,活动中注意谦让,不影响他人,活动结束后要主动整理物品。

  (2)指导并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3)提醒先完成的.小朋友,跟好朋友讲讲自己做的是什么面具,用了哪些材料。

  4.活动评价。

  (1)你做的是什么面具,用了哪些材料,它有哪些特殊的地方。

  (2)互相介绍各自的面具。

  5.跳“化妆舞”。

  (1)时间不早了,我们选择一样最喜欢的道具去参加化妆舞会吧!2)音乐起,师幼共同舞蹈。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我首先出示了自己的作品,我制作了两个不同表情的面具引出活动,激发幼儿的参与的积极性,在同时又出示了制作的材料用幼儿来制作。让幼儿说说自己的五官长在什么地方,来引导幼儿去观察不同面具的不同特征。我在材料里准备了不一样的眼睛,不一样的嘴巴,不一样的耳朵和鼻子和不一样的眉毛。去让幼儿大胆地想象做一个能夸张的表现人的表情的面具。当幼儿戴上自己做的面具后,幼儿的那种开心之情真是不言而喻。整个活动虽然幼儿热热闹闹的讲、做显得很次序井然,但是还是有许多的问题:

  1、讲解于操作方法可以更童趣点、合理点。

  我重点讲解了五官的摆放位置,特别是眼睛和鼻子摆放正确的位置。可以让幼儿在摆放时和自己对比等等。

  2、注意幼儿已有经验的整合。

  3、对幼儿相互合作引导不够。

  活动中一些能力相对差一些的幼儿可以请求已经完成作品的幼儿的一些帮助,教师没有安排快速的幼儿帮助他们,以至于动作快的幼儿很快,而慢的幼儿则一堂课下来,什么也没有贴好的情况发生。

  4、幼儿操作的时间过于简短。

  在活动的第一环节,由于教师给幼儿的提问过多,导致幼儿操作的时间有限,应该减少提问的时间,多一点让幼儿探索的机会。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1、巩固并运用直减口诀。

  2、算式练习:9-5 8-5 7-5 6-5

  教学目标:

  1、通过算式练习进一步巩固理解直减口诀。

  2、熟练运用直减口诀进行唱拨算式。

  教学重点:熟练运用口诀进行唱拨算式。

  教学难点:进行心算。

  教学准备:

  1、教师及学生用算盘、铅笔,奖励贴。

  2、相关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 示范、练习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基本功训练

  1、全盘练:全盘拨入并拨去一位数练习。全盘拨入并拨去1 ~ 9。

  2、听数布数两位数。

  3、看数、看珠 两位数、三位数。

  (二)教学引入

  (1)复习

  ①谈话:在上课前老师想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我们前面学习过的内容,现在我邀请几位小朋友到前面来配合我,谁愿意上来呢!

  ②教师请4位小朋友(1位男孩、3位女孩)到前面来。

  ③提问:老师一共请了几位小朋友到前面来?我要用一个数字来表示,用几来表示呢?

  小男孩一共有几个?你是怎么知道的?用的什么方法?能列出一个算式吗?

  ④列出算式:4-3=1 请幼儿唱拨算式。

  (2)小结:刚才我们对前面学习过的算式进行了复习,小朋友们都表现得很棒!请鼓励自己。

  (三)学习新课

  1、指导幼儿根据问题列出算式。

  ①停车场上停着各种各样漂亮的`汽车,请小朋友们数一数一共有几辆小汽车/(教师点击大屏幕出现汽车图片)

  ②提问:红颜色的汽车有几辆?请你说一说,你使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③列出算式:7-5=2

  2、示范、练习拨珠。

  ①谈话:刚才,小朋友们能够用自己的方法找到答案,说明你们很聪明,表扬表扬自己!

  现在请小朋友们自己在算盘上尝试着拨一拨,看看在算盘上能不能得到相同的答案。

  ②教师示范拨珠。

  唱拨口诀:7减5 ,先拨入7 ,减5 ,减看内珠,够减直减。拨去5,等于2,拨去2。

  ③请个别幼儿到前面来拨,下面的小朋友跟着一起练习唱拨。

  3、课中律动《做操》

  (四)课堂练习

  1、教师点击大屏幕依次出示巩固练习算式:6-5 8-5 9-5 。

  ①依次出示算式,请全体幼儿先在自己的算盘上练习唱拨。

  ②开火车,请幼儿两人一组到前面来拨,若干组。

  2、教师点击大屏幕出示珠像图算式,练习心算。

  (五)教学总结

  教师点击大屏幕出现本节课所有学习算式,请幼儿观察算式,找出算式的相同点。

  教师总结:

  1、所有的算式,它们的减数都是5,只有被减数不同,所以差也不同。

  2、这些算式都属于直减类型的算式,所以它们都要运用到直减口诀:减看内珠,够减直减。

  (六)教学反馈。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音乐活动,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感受、理解舒缓忧伤与欢快优美两种不同风格的音乐。

  2、鼓励幼儿大胆发挥想像,会根据音乐变化创编身体动作表现音乐形象。

  3、幼儿愿意使用乐器,能跟着音乐节奏进行演奏。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毛毛虫在整个过程中的心情,感受两种不同风格音乐所表现的内容。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毛毛虫与花蝴蝶的音乐;自制教学图片;自制毛毛虫教具。

  2、乐器准备:刮棒若干;刮葫若干;碰钟若干;三角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组织幼儿坐好,出示教具毛毛虫,引出课题。

  小朋友见过毛毛虫吗?它是怎样的?

  二、分段欣赏音乐,教师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音乐角色,为幼儿创编身体动作、表现音乐形象做好铺垫。

  (一)理解、感知毛毛虫的形象,帮助幼儿用身体某一部位来表现毛毛虫的动作特点。

  1、出示毛毛虫教具,教师讲述毛毛虫的故事。

  提问:毛毛虫听了蜘蛛小姐的话,心情怎样?你伤心时会怎样?伤心的毛毛虫会做什么?

  2、欣赏第一段音乐,请幼儿感知舒缓音乐表达了毛毛虫伤心的情感。

  提问:这段音乐是欢快还是缓慢?伤心的'毛毛虫在干什么?

  3、请幼儿边听音乐边用身体某一部位来表现伤心难过的毛毛虫,进一步感知舒缓的音乐表达伤心难过的心情。

  4、感知“蛹”的音乐,请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

  (二)讲述毛毛虫变蝴蝶的故事。

  1、教师讲述花蝴蝶的故事,帮助幼儿创编身体动作来表现花蝴蝶。

  2、欣赏第二段音乐,请幼儿感知欢快的音乐表达了蝴蝶快乐的心情。

  3、请幼儿边听音乐边创编身体动作表现蝴蝶。进一步感知欢快的音乐表达蝴蝶快乐的心情。

  三、完整欣赏音乐,熟悉音乐旋律、节奏,为幼儿的表演做准备。

  1、出示教学挂图,幼儿跟着图片完整欣赏音乐。

  教师提出欣赏要求:请幼儿带着问题边听音乐边思考:

  你从第一段音乐中听到了谁?它的心情怎么样?它在做什么?

  第二段音乐毛毛虫变成了谁?它在干什么?

  教师小结:第一段音乐舒缓忧伤,我们好像看到伤心的毛毛虫在慢慢地爬;第二段音乐欢快优美,我们仿佛看到蝴蝶在翩翩起舞、非常优美。

  2、幼儿完整欣赏音乐,鼓励幼儿听到音乐变化创编身体动作来表现毛毛虫与花蝴蝶。

  四、使用打击乐器演奏乐曲。

  1、出示碰钟、三角铁,感受欢快、活泼的的音乐形象,表现飞舞的蝴蝶。

  2、出示:感受乐器的音色,表现毛毛虫的形象。

  3、教师提出使用乐器演奏时的要求。

  4、幼儿分两组排队取乐器,取好后在座位上准备。

  5、幼儿跟音乐使用打击乐器完整演奏乐曲。

  五、活动结束:

  学蝴蝶飞出教室。

  教学反思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幼儿主动积极。老师用故事的形式让孩子理解了碟变过程,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感受、理解舒缓忧伤与欢快优美两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孩子能大胆的根据音乐编创动作来体现。但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还不够放开。如果下次继续上这堂课我将准备一些让孩子表演的道具,放孩子自由表演给大家看,发挥孩子的想象力,不约束他们。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最近一段时间宝宝们上幼儿园,早上见到老师打招呼的越来越少,即便老师主动招呼,多次提醒,但有的宝宝就是不愿意与你打招呼,也有非常主动与老师打招呼的宝宝。针对这些情况的发生,我们想通过预设的学习活动引导宝宝能有礼貌的`与人打招呼。

  活动目标

  1、喜欢听简短的故事。

  2、尝试用普通话有礼貌地招呼别人。

  活动准备:

  娃娃玩具、动物木偶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娃娃玩具,引起宝宝活动的兴趣。

  2 、木偶故事表演“早上好”。

  3、 引导宝宝说说:小动物们在干什么?

  4、学学说说小动物、娃娃是怎样有礼貌的打招呼的。

  5、音乐游戏:早上好

  师播放音乐“早上好”,引导宝宝见到老师、同伴能有礼貌的打招呼。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快乐,尝试在不快乐的情况下,试图让自己快乐。

  2、通过讨论、记录等方式,找寻让自己快乐的方法。

  3、了解心情愉快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4、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5、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活动准备:

  1、图片;两张:快乐的人物头像(选用色彩明亮的色系);不快乐的人物头像(选用灰色的色调)

  2、白色纸张、有明亮和灰色色调的水粉颜料、小排笔若干支。

  活动过程:

  1、观察两张图片,了解色彩与心情的关系,并选用合适的词来形容图片内容。

  (1)这两张图片在什么地方不一样?(引导幼儿从人像表情和色彩上来观察、比较。)

  (2)选择合适的词来说说这两个人的心情是什么样的?(鼓励幼儿用多种词汇来表达。)

  2、结合图像,围绕"他为什么不快乐"的主题进行探讨,了解不快乐的原因,帮助自己或他人找到快乐的方法。

  (1)说说他会因为什么事情而不快乐。

  (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大胆表述。)

  (2)他有这么多不快乐的事情,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如何让他快乐起来。

  (3)你遇到过什么不快乐的`事情?有没有想办法让自己快乐?现在,如果你再遇到不快乐的事情,怎么让自己变得快乐呢?

  3、教师提供操作材料,通过变脸的游戏,尝试改变不快乐的情绪,感受色彩的变化。

  (1)这个不快乐的人像是用什么样的颜色来画的?

  (2)现在我们要把这张不快乐的脸变成一张快乐的脸,怎么做呢?

  (3)幼儿自由操作创作快乐的脸谱。

  4、展示幼儿的作品,并请幼儿说说自己选择颜色的想法。

  教学反思

  我觉得利用这次活动足进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培养幼儿助人快乐的良好品德习惯,并且让幼儿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微笑能给别人带来快乐,能了解让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如果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把幼儿带到园内在外面进行“微笑”的游戏活动。这节课上幼儿的积极性和感兴趣很好,还有很好的配合这节课的顺利完成。

  小百科:快乐是人类精神上的一种愉悦,是一种心灵上的满足,是从内心由内到外感受到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比喻人的一种开心、高兴的状态。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4

幼儿园大班教案09-30

幼儿园大班教案10-14

幼儿园大班教案10-14

幼儿园大班教案10-22

幼儿园大班教案09-19

幼儿园大班教案09-19

幼儿园大班教案10-06

幼儿园大班教案10-07

幼儿园大班教案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