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3-12-24 13:03:51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合集7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案【合集7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由来

  班上的孩子们特别喜欢《大鼓小鼓》这首音乐。每次乐曲里出现打鼓的声音,他们都情不自禁地伸出小手在桌子上敲几下。看到孩子们对这首歌曲的喜爱以及强烈的敲击愿望,我利用电子合成器和cakework软件进行编辑,将打击乐的节奏部分编进歌曲中,进而生成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感知乐曲中明显的强弱关系,并能够用多种方式表现出乐曲中的强和弱。

  2.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保持快乐的情绪和积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师提前利用电子合成器和音乐编辑软件制作好的乐曲。

  2.在平时的过渡环节中给孩子们播放歌曲《大鼓小鼓》,孩子们已经能够熟悉歌曲、能够独立演唱,并且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拍出歌曲中大鼓和小鼓的基本节奏。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小燕子。

  教师弹奏《小燕子》的音乐,幼儿模仿小燕子的各种飞翔动作进入活动室,引导幼儿通过肢体感受和表现出乐曲的优美旋律。

  2.猜声音。

  (1)教师播放大鼓和小鼓的声音,启发幼儿猜一猜哪个是大鼓的'声音,哪个是小鼓的声音。

  师:“请你们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

  幼儿:“一个声音很大、有力气,一个声音小。”

  师:“你们能猜一猜这两个声音哪个是大鼓发出来的,哪个是小鼓发出来的吗?”

  (2)教师可以反复放这两种声音,启发幼儿听辨,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由于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有很明显的区别,很多孩子能够辨别出大鼓和小鼓的声音。

  幼儿1:“声音大的是大鼓敲出来的,声音小的是小鼓敲出来的。”

  幼儿2:“大鼓声音听起来很有力气.小鼓的声音小、力气小。”

  3.感受歌曲《大鼓小鼓》中的强弱。

  (1)教师播放编辑好的《大鼓小鼓》的音乐,幼儿跟着一起唱。

  (2)教师利用cakework软件将歌曲的强弱关系调整得更明显一些,让孩子们一下子就能够感受出来。

  师:“我再放一遍歌曲,请小朋友们注意听一听大鼓和小鼓的音乐有什么不一样?”

  对于明显的强弱关系,孩子们很快就能够发现。

  4.幼儿对歌曲进行自由表现。

  师:“小朋友们听一听,歌曲中还有什么声音?”

  教师将旋律的音轨声音调小,强调出打击乐的节奏声音,引起孩子们的注意。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当一当小鼓手呀?我们没有鼓怎么办呢?”教师启发幼儿利用各种方式模拟歌曲中的打击乐节奏,比如拍手、敲打桌子、跺脚等,引导幼儿用声音的强弱来表现歌曲中的大鼓和小鼓,并注意启发幼儿在选择表现方式的时候注意声音的强弱。教师鼓励幼儿与大家分享自己的表现方式。

  活动反思

  这个音乐活动中,孩子的兴趣非常高,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孩子们选择表现强弱的方式的时候,能够充分发挥想像,在老师的启发下,想出了很多方法,如,拍肩、击打桌子、出声模仿等,并且较准确地表现出了对强弱的感知和理解。

  促进整个活动进行的关键之一,是电子合成器和cakework软件结合编制成的音乐。因为音乐编辑软件中编辑的各个音乐声部都是一轨一轨独立的,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表现和学习需要,利用软件改变音乐的速度、力度、声调、音色,也可以关掉任意一个声部,自由地赋予音乐不同的表现内容,从而达到不同的教育效果。可以说,音乐编辑软件在活动中给活动增加了更多的色彩,让音乐活动变得更加灵活、自由。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会安静的倾听别人说话。

  2、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3、知道几种常见的水果、蔬菜。

  4、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师带领幼儿开展泥工活动--《香甜的水果》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你们昨天做了那么多香甜的水果,.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做的是什么水果?

  二、游戏:开商店-卖水果。

  (一)教师向幼儿介绍游戏玩法、规则。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开商店"的游戏,部分小朋友做"商品",其他小朋友做"顾客",教师扮演经理。

  "经理":秋天到了,水果丰收了,我的水果店开门了,看一看,进了哪些货物呢?

  "商品"以此介绍自己:我是苹果、我是橘子、我是哈密瓜等等。

  "顾客"凭借自己的记忆:我买橘子。说完就抱住商品中说橘子的幼儿。顾客抱对了就可以在下一轮游戏中当商品,抱错了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游戏中要求幼儿声音响亮,吐字清楚。

  (二)教师带领幼儿游戏。

  (三)幼儿自主游戏。

  三、游戏:开商店-卖蔬菜。

  活动延伸:

  该游戏可改名称、内容,交换角色进行。

  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活动中,我紧紧把握这个理念,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地认识、理解了学习内容。课上的气氛也是很活跃的,发言也很积极,较好地达到了预期设计的活动目标。

中班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感知螺旋线的方向以及用螺旋线表示风车转动的轨迹。

  2、 能用多种颜色来描绘螺旋线。

  3、 感受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各种颜色的风车。2、油画棒若干。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 出示风车,引起幼儿的兴趣。

  如:亲爱的.小朋友,你们有没有见过风车呢?风车是什么颜色的?你们想不想知道。(幼儿作答:想知道)哦,今天老师就带了几个风车,我们来看一看它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的?

  2、 教师表演风车转动,让幼儿观察风车转动的方向轨迹以及规律。

  3、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观察了风车,以及它转动的规律,是不是朝着一个方向顺时针转动的,它是螺旋形的,一圈一圈地扩大,另外它借助着风力转动,如果你跑起来,它会转的更快,呼呼的,像不像我们家的电风扇呢?那小朋友能不用自己的手来表现风车转动的轨迹呢?能不能用手画下来。

  4、 让个别的幼儿用手描绘风车转动的轨迹,然后画出来,教师指导。

  5、 发放油画棒和幼儿用书,引导大家一起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6、 展示幼儿作品,大家一起欣赏。

  如:看,那么多的风车,漂不漂亮呢?那谁的风车最好看呢?它是怎么旋转的呢?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讨论好不好呢?

  7、教师:小朋友通过自己的手,把风车旋转的样子画出来了,而且画得非常好,我们身边还有许多这样的物体,希望小朋友细心观察,也能尝试着把它们的样子画出来好吗?

中班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实践,初步学习磨豆浆的技能。

  2.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克服困难,体验合作的快乐。

  准备:

  玻璃杯、石磨、抹布、塑料盆、已浸泡好的黄豆、筷子、勺子、桌子

  过程:

  1.(带幼儿入室)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样新的玩具,它也是一样工具,你们可以去试一试,这样工具是怎么玩的?是怎么使用的?(幼儿尝试)

  2.这样工具是怎么使用的?(转的)转的时候你们有没有听到声音呢?这是什么声音?怎么会发出这种声音呢?哦,这样工具是用石头做的,转的时候石头和石头摩擦就发出这种声音了,对吗?那么你们认识这样工具吗?它叫什么呀?(石磨)

  3.这个石磨有什么用呢?可以用来磨什么呢?(米粉、豆浆、饲料)

  4.(出示黄豆和豆浆)看,这是什么呀?黄豆和豆浆有什么关系呀?

  5.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学磨豆浆好吗?那么豆浆该怎么磨呢?请你们两个人结成一对好朋友,一起来试试。

  6.幼儿尝试磨豆浆,教师从以下几方面指导:

  1)磨豆浆要用什么?黄豆从什么地方放进去?放多少?

  2)你为什么放了黄豆磨不出豆浆呢?你可以去看看、问问别人。

  3)你怎么会磨出豆浆来的,你是怎么磨的?

  4)这根筷子有什么用?可以帮上什么忙?

  5)为什么你的豆浆里还有一块块的黄豆块呢?看看别人有没有?他为什么没有?他是怎么磨的?(平平地、稳稳地磨,就会把黄豆磨得又细又碎。)

  6)为什么你磨出的豆浆淡,他磨出的豆浆浓呢?这是怎么一回事?

  7.小朋友,赶快到老师身边来。今天我们学习了磨豆浆,你们有没有都磨出豆浆呀?你们是怎么磨的呢?谁来把你的发现告诉我们大家?(请几个小朋友说说怎么磨豆浆,应该注意些什么。)

  8.现在我们都知道了怎么磨豆浆、磨豆浆的时侯应注意些什么,下一次再磨的时侯,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比今天磨得更好更棒的,对吗?现在我们一起把磨好的豆浆送到食堂里去,等豆浆烧熟,我们一起来尝一尝亲手磨的豆浆,好吗?(幼儿一起收归物品)

  5)为什么你的豆浆里还有一块块的.黄豆块呢?看看别人有没有?他为什么没有?他是怎么磨的?(平平地、稳稳地磨,就会把黄豆磨得又细又碎。)

  6)为什么你磨出的豆浆淡,他磨出的豆浆浓呢?这是怎么一回事?

  7.小朋友,赶快到老师身边来。今天我们学习了磨豆浆,你们有没有都磨出豆浆呀?你们是怎么磨的呢?谁来把你的发现告诉我们大家?(请几个小朋友说说怎么磨豆浆,应该注意些什么。)

  8.现在我们都知道了怎么磨豆浆、磨豆浆的时侯应注意些什么,下一次再磨的时侯,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比今天磨得更好更棒的,对吗?现在我们一起把磨好的豆浆送到食堂里去,等豆浆烧熟,我们一起来尝一尝亲手磨的豆浆,好吗?(幼儿一起收归物品)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幼儿练习在一定范围内追逐跑,锻炼幼儿的快速反应能力,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

  2、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3、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正确对待输赢,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圆圈舞》音乐光盘、场地上画一个大圆圈。

  活动过程

  一、游戏准备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和你们玩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游戏,你们肯定没玩过,游戏的名字叫《贴人》。

  二、游戏指导

  1、请两名幼儿站在圈外,一个当追逐着,另一个当被追逐者,其余幼儿两人一组,一前一后站在圈上,左右间隔约一步,演示游戏过程。

  2、游戏开始,追逐者与被追逐者沿圈快跑追逐,在跑的过程中,被追逐者可跑到任何一对幼儿的前面站住(贴人),这时被贴的'这对幼儿后面的一名幼儿就变成被追逐者,并立刻沿着圈外快跑,追逐者继续追,如果被捉到则另换追者和被追者,如果被追者连续贴换三次仍未被捉到,就应另换追捉者,游戏重新开始。

  三、放松活动

  在《圆圈舞》音乐背景下跳圆圈舞。

  活动延伸

  回家后和小朋友继续玩贴人的游戏。

  活动反思

  在游戏中,孩子们玩的很高兴,并且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反应能力,同时合作意识也得到了培养。

中班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几种果核,了解它们的特征,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

  2、学习分类,观察比较果核的不同。

  3、在集体前面用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活动准备:各种果实的果核

  二、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秋天到了,有很多的水果都已经成熟了,小朋友在秋天的时候都吃过哪些水果呢?

  2、教师:在我们吃的水果的里面会有什么呢?(果核)

  3、教师:小朋友们都吃过哪些水果里面会有果核呢?它们的果核都是怎么样的呢?

  (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所吃到过的`果核。)

  (二)引导幼儿观察果核,说出它们的特征,并比较不同。

  1、教师出示各种果核,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教师:看,这就是老师带来的不同的果核,小朋友们看一看它们,都是哪种水果或者食物的果核呢?比一比、看一看,它们有哪里不一样?

  (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来进行比较。)

  2、鼓励幼儿大胆用语言大胆描述它们的牲,比较差异。

  教师:这些果核它们又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呢?

  (三)巩固幼儿对果核的认识。

  1、教师请翻看幼儿用书,请幼儿给果核找家。

  教师:小朋友们看一看,画面里都有哪些水果呢?里面还有很多的果核,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果核都是住在哪个水果宝宝里面呢?

  2、请幼儿先说一说这些果核都住在哪个水果宝宝家里,再把它们连起来。

  (四)结束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这么多的果核,以后小朋友们在吃水果的时候也可以去多多观察,看看这是什么水果,水果里面的果核又是什么样子的。自己说一说。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认识4以内的序数,并能从不同方向说出物体的排列次序。

  2、发展幼儿思维的逻辑判断能力。

  3、愿意参加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学具:小动物、房子图片人手一套

  2、教具:大数卡一套、房子四座、小旗一面、四种小动物、小火车、双层汽车、画有高楼和四颗大树的图片一幅

  活动过程:

  一、用第几座的形式表示不同颜色的房子分别在第几座

  1、(出示房子)一共有几座?分别是什么颜色?

  2、红房子在第几座?你是从哪边开始数的?

  3、第三座房子是什么颜色?

  二、通过游戏帮助幼儿巩固序数第一至第四。

  1、给小动物排队。

  (1)房子里分别住着谁呢?一共有几只小动物?谁能帮它们排排对?

  (2)谁排在第一个?小猴排在第几个?

  (3)如果从右往左数它们分别排在第几个?

  2、(出示火车图)请小朋友送小动物上火车

  (1)小鸭在第几节车厢?第三节车厢上的谁?

  (2)谁能跟刚才小朋友放的不一样,现在它们分别在第几节车厢?

  3、动物捉迷藏游戏。

  (1)小鸭躲在第几颗大树后面?你是怎么数的?

  (2)第二颗大树后面躲着谁?那么第一颗大树后面又是谁呢?

  (3)请一幼儿上来找,老师或幼儿把小动物藏起来。

  三、小动物住高楼,学习从下往上认识4以内序数。

  1、高楼有几层?你是怎么数的?(从下到上)2、请小朋友分别把小动物送进高楼,说说自己放的小动物住在第几层楼?

  四、送小动物上双层公共汽车

  1、汽车有几层?每层有几个座位?

  2、根据老师的要求把小动物送上汽车。

  五、幼儿操作请小朋友根据动物后面的数字把他们贴到相应的`楼层。

  六、开火车出活动室。

  1、说说自己身上挂的是第几节车厢?

  2、根据身上的车厢号排成几列小火车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我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引导、启发幼儿动手探索,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给每一个孩子自由的活动空间,体验成功,在操作过程中获得知识经验,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习兴趣,及时巩固已学知识。孩子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师的互动,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都有所发展。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生活中的数学学习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主要途径。序数是幼儿生活、游戏中经常接触的概念,但儿童对数感念的理解往往是零散的、经验化的,需要教师的梳理和提升。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30

中班教案07-20

[经典]中班教案09-17

(精选)中班教案09-20

中班教案[经典]08-05

【经典】中班教案08-20

(精选)中班教案08-11

中班教案(精选)08-17

中班的教案04-06

[精选]中班教案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