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12-31 10:25:14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实用的语文教案4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品)实用的语文教案4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材简析:

  一、整天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 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记记字形。

  2、 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3、 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与生字相关的词语,要求读准字音

  脚留下、对、齐声。(生字上注拼音)

  (2)交流识字的方法。

  (3)读课文。(个别读)

  4、 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雪地上的脚印是谁留下的?除了这些你还了解什么?

  二、学习课文,朗读感受。

  1、 再读课文,说说故事的内容。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内容。

  (2)提供开头,用一小节说说课文的内容。

  小鸡、小狗和小鸭在雪地上跑,雪地上留下了……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读一读。

  2、 读课文,你觉得小动物们在雪地上留下脚印之后,认为自己怎么样?它们当时的心情怎样?

  3、 试着用朗读的方式来表达小动物的情感。

  4、 媒体出示小猪、小马、小猴的脚印,说说它们的`脚印像什么?在雪地上留下脚印后,它们又会说什么?学着课文的样子编编故事。

  三、复习巩固,拓展阅读。

  1、 叫号游戏。(复习生字)

  2、 读一读,连起来说一说。

  (1)鸡的脚印像竹叶,小狗的脚印像梅花,小鸭脚印像枫叶。

  (2)雪地上小动物,个个像小画家,他们的画儿真有趣。

  四、学习“月字旁”

  1、还有哪些字带有月字旁,你觉得这些字一般与什么有关?(身体的某一部分)

  2、示范“月”的写法。

  3、 描一描,写一写“脚”。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准确地审题,联系自己的生活,选择适合的材料进行写作。

  2.试着在写事物时融入感情,表达看法。

  3.能够通过观察和体会生活,发现其中对个人成长有意义的元素。

  4.写完习作后,开展一次“共享美好生活”主题班会,共同分享各自的心得、体会。

  重点难点:

  1.学会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独特感受。

  2.学会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种种美好。

  3.通过对例文的评改和例段的欣赏,学会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提前熟知习作要求,思考生活中让人感觉美好的种种事物。

  教学过程:

  一、审清题意,补充题目

  1.浏览习作要求,明确训练重点。

  (1)看看课本所给的提示词,打开思路。

  (2)阅读泡泡中的文字,思考是什么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

  2.回忆脑海中的种种美好,确定习作题目。

  (1)唤醒学生的生活积累,列出“美好清单”。

  (2)同学们交流自己的“美好清单”,说说自己认为让生活更美好的东西。

  预设:可以小组交流,也可以举手发言,教师要让学生注意到题目中的“更”字。生活中美好的事物非常多,但这里有一个“更”字,因此一定是让自己最有感触的、有所思索的事物。

  (3)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如何确定题目。

  提示:①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按照“家庭、学校、社会、自然和自身”这个思维体系去拓展思维,从而选择自己熟悉的素材作为题目。比如从家庭考虑,可以选择亲情、母爱、沟通等;从学校考虑,可以选择朋友之谊、师生之爱等;从社会考虑,可以选择爱心、宽容等;从自然考虑,可以选择山水美景、花草树木等;从自身考虑,可以选择思考、信心、阅读等。

  ②切入点不宜太大。作文时切入点越小越好,这样才能小中见大,往深处挖掘。如果我们选择“科技”或“自然”这样的题目,就很容易写得空泛、笼统,不能写出真情实感;但是如果我们从小处落笔,写“亲情短信,让生活更美好”或“阳台上的花花草草,让生活更美好”,则更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更能写出自己的感悟。

  二、选材典型,注重细节

  1.紧扣题目寻找典型事例,挖掘材料的独特之处、感人之处。

  (1)阅读课本提示语:它是怎样影响你的生活的?可以通过写哪件事来体现这样的影响?

  明确:典型事例就是最能表现主题的事例,能体现人物的品质或突出事物的特点。

  (2)学生就自己选择的对象罗列出该事物对自己的生活产生的影响,并举出几个恰当的例子,再用排除法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例子,这就是典型事例。

  示例:

  确定题目:美食让生活更美好

  罗列要点:①让我更健康;②让我更快乐;③让我有了出门多走走、多旅行、多发现美食的动力;④自己做美食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⑤帮我结交了更多的朋友;⑥家人一起做美食、吃美食,让我的家庭更温馨……

  分析排除:第一点太笼统,而且许多美食易让人发胖,所以这一点不太好展开,可排除。第二点确实是一般人最爱美食的原因,因为心情不好时吃一份又好看又可口的食物,能让人快乐起来。第五点、第六点也可以归纳到这一点中,和朋友、家人一起吃美食,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第三点的切入点比较新颖,世界各地有各种各样的美食,而要吃到原汁原味的它们,又体验当地文化,的方法莫过于环球旅行了。当然,我们生活的城市也有各种美食,这可以让我们多出去走走,去发现身边的美好。

  确定材料:选择第二点、第三点。分别就每一点选择一个典型事例,事不在大,而在于是否有感染他人的力量。

  典型事例:如一次美食“拯救”自己情绪的事例;如一次发现身边的美食的经历。

  2.注意细节描写,交流怎么把细节写活。

  明确:写作时可根据描写的对象进行环境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把背景环境、人物的细节描写到位,这样的描写才能打动人。

  三、融入感情,完成初稿

  1.学生开始写作初稿,教师巡视检查,发现写得不错的片段可记下来,后面进行展示阅读。

  过渡: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说了要选择典型事例,但这个典型事件不是一定要多么新、多么奇,而是真正融入了自己的情感,能引起自己思考的事例,所以如果你觉得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干巴巴的话,肯定是所选的事例并不是自己有所触动、有所感悟的事情,这个时候你就该想想是否事例还不够典型。

  2.写完后,同桌交换习作,看看习作中是否表现出了“美好”,而这种“美好”是否能感动其他人。

  四、点评习作,修改誊写

  1.学生完成完整的习作,投影出示几篇典型的习作初稿,师生集体修改。

  评议重点:(1)所写事例是否典型;(2)是否融入了情感,写出了体会;(3)是否写活了细节,有感染力,让人读出“美好”;(4)有哪些优点可以借鉴。

  2.请学生给同伴支着,提几条修改建议,学生自己尝试修改习作。

  3.推选佳作进行朗读展示,教师点评。

  点评重点:(1)事件记叙完整;(2)内容具体,重点突出;(3)文中流露出真情实感,且融入自己的思考;(4)细节生动,语言流畅优美。

  【优秀习作】

  微笑让生活更美好

  今天我看到一则小故事,说的是一群陌生人在一家餐馆里共同用餐,大家都因小心谨慎而感觉不自在。后来通过传递一只盐罐打破了尴尬的气氛,使餐桌上充满了快乐。①

  这个故事让我感慨不已。很多人都慨叹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太厚。其实,这隔膜很脆弱,问题是敢于先打破它的人太少。②哪怕只是一个微笑的眼神,一次轻轻地点头,你就已经主动地迈出了第一步。只要每人都迈出一小步,你就会发现,一个微笑、一只“盐罐”就能让这层隔膜倏忽不见。③

  妈妈一直教导我,要做个快乐的女孩,不仅要自己快乐,也要带给他人快乐。④常把微笑挂脸上,见到熟人要问好。我每天去上学都会见到传达室的伯伯,我总是大声地问候他:“伯伯好!”然后赠上一个甜甜的微笑。伯伯也会开心地挥手大声地说:“你也好!去上学啊!”上学路上,遇见熟人,我会主动迎上去,微笑着打招呼,很多人本来无精打采的表情会一下子开朗起来,热情地回应我。我想,这就是我的快乐感染了他们吧!⑤

  多一句问候,多一句赞美,爱的力量就此传递。⑥小的时候,我对妈妈的教导不理解。但现在我明白了,我一个人的笑容也许不能让整个城市都灿烂,但我甜甜的微笑、一声热情的招呼,也许能让我周围的人心情变好甚至保持一整天。而这些人的好心情又会传递给他周围的人,这样一波一波地传递,这个城市也会因为这么多人的笑脸而沸腾起来,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就消融了,人情也就不再冷漠了。⑦

  微笑是个最简单的.表情,是每个人最美的名片,也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当你的嘴角轻轻上扬时,真诚的微笑就会为你打开一扇心门;打开了心门,你将拥有整个美丽的世界!⑧微笑吧,用微笑传递我们的爱心,让微笑把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⑨

  句段赏析

  ①用一个小故事引出下文,引起读者的兴趣。

  ②结合故事抒发自己的感慨,引人深思。

  ③点明微笑的作用,和第一段的故事相呼应。

  ④本段中心句,下文围绕这句话来展开记叙。

  ⑤通过记叙具体的事例来说明微笑的巨大作用——感染他人。

  ⑥本段中心句,下文主要写微笑能传递快乐。

  ⑦通过抒发自己的切身感受来说明微笑可以消除隔膜,与第二段相照应。

  ⑧总结微笑的作用。

  ⑨发出号召,照应文题。

  总评:本文的构思十分巧妙。小作者先用讲故事的方式开启全篇,引起读者的兴趣;然后结合故事抒发感慨,再引出微笑的重要作用;接着用具体的事例来阐述微笑能感染他人、传递快乐的巨大作用;最后总结微笑的作用并发出号召,深化主旨。本文的语言自然流畅,朴实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是一篇十分优秀的习作。

  4.引导学生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誊写习作。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欣、赏、钢、琴、继、匆、努、伟”;正确书写6个生字,识记部首“金字旁”。

  2、在正确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导读好贝多芬勤奋练琴的句子。

  3、通过学习课文知道只有勤奋苦练才能取得成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描写贝多芬刻苦练琴的语句,激发学生对贝多芬产生敬佩之情。

  2、难点:通过阅读了解贝多芬的手指为什么会发烫,懂得只有勤奋苦练才能取得成功。

  三、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我们都知道手有许多本领,可是你们知道吗?手的本领都离不开手指。

  出示:()的手指谁能说说,怎样的手指?(细长、纤细、灵活、灵巧)

  2、大家说得都不错,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也和手指有关——出示课题

  (1)谁来读读课题?指名读。(“的”读得轻而短)

  (2)一起读。齐读课题

  (3)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3-4

  交流:手指为什么会发烫?谁的手指发烫?手指发烫了怎么办?

  (二)整体感知:

  1、下面就让我们去课文中找找答案,一起来看看动画,听听故事。思考这个问题:谁的手指发烫?(放课文动画)

  2、故事中是谁的手指发烫啊?生交流1。

  你看得可真仔细!(出示图片),看,这就是贝多芬。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

  (出示句子: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音乐家。)(指名1人读)

  (1)学习生字“伟”:这里有个生字,一起读。它是一个形声字,你有好办法记住它吗?换部首记(违、围);

  (2)把它送到句子中,一起读。齐读句子

  3、那贝多芬的手指为什么会发烫呢?带着这个问题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课文。看清自学要求。(出示自学要求)请一个小朋友来为我们读读要求。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核对小节号。

  (3)用好办法记住生字。

  (4)思考:贝多芬的手指为什么会发烫?

  4、反馈:(1)核对小节号。告诉我这篇课文共有几小节?手势

  <<<123>>>

  (2)接龙读课文。刚才大家读得都很认真,现在我们来接龙读课文。谁先开始?一起读课题。

  5、课文中还藏着这些词语呢?

  (出示词语:随时、轻手轻脚、努力、伟大、欣赏、钢琴、继续、匆忙)

  (1)学生带读词语。请几个小朋友带大家读。

  (2)(生字泛红)学生字。词语中的字宝宝你有好办法记住它吗?

  欣:换部首(近,芹,昕)

  赏:“欣”能和另一个生字组成好朋友——欣赏,小组读。老师要提醒小朋友的是它的部首是:贝字底

  钢:学习“金字旁”这个字中有一个我们今天要学的新部首“金字旁”,看老师写,师范写,注意竖提不出头。金字旁的字多和金属有关,你知道哪些“金字旁”的字?积累:铅、钟、错、银、铁

  琴:形声字,合一合

  继:换部首(断);书空笔顺

  匆:勿加一点

  努:形声字,换部首(怒)

  6、好,我们回到课文中,贝多芬的手指为什么会发烫啊?交流:弹琴

  对呀,小朋友可真聪明,老师奖励大家听一首贝多芬创作的曲子。听——(放《悲怆》)

  说说:你听到了怎样的琴声?出示:我听到()的琴声。

  (1)指名交流

  (2)老师这里也有两个词语,出示:高亢激昂委婉深沉跟读

  高亢激昂的琴声高而洪亮,听了让人情绪激动昂扬;委婉深沉的琴声有高有低,婉转起伏,好像风儿在浅吟低唱。

  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曲子就是这样——

  (3)出示句子:琴声时而高亢激昂,时而委婉深沉……谁来读,想想怎样才能读好?指名2;“时而”就是“有时”的意思;引读

  (三)深入学习

  1、过渡:在维也纳一家简陋的小旅馆里,有一位旅客也在欣赏这美妙的琴声呢!

  (出示维也纳图片)这就是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许多举世闻名的音乐大师,如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父子都曾在这儿创作出许世界闻名的音乐作品。因此,维也纳又被公认为“音乐之都”。

  出示:第一节。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第一小节。齐读第一节。

  2、(出示第二节)引读

  <<<123>>>

  过渡:天花板怎么会渗水呢?

  3、轻声读读课文第三节(出示),旅客看到了什么?找到句子,用“——”划出。谁找到了?交流2(出示)和他们一样的'人拍一下手。

  出示:透过门缝,他看见一位年轻的先生正在全神贯注地弹着琴,身边放着一盆冷水。他不时地把手在水盆里浸一下,然后甩甩双手又继续弹琴。

  (1)谁来为我们读读这句话?指名

  (2)这句句子很长,看老师帮助你们(长句分割符),谁能读得更好。指名2

  (3)这位同学读得真棒,他还强调了这个词语出示:“全神贯注”你来带小朋友读,“全神贯注”是什么意思?(指注意力很集中)你还知道哪些词也是指注意力集中的?(指名3,一心一意,专心致志,聚精会神)

  (4)你们的词汇可真丰富,引读句子——

  “不时地”是什么意思?(指名1,“不停地、经常不断”)

  他不时地把手在水盆里浸一下,然后甩甩双手又继续弹琴为什么不用毛巾擦手,并且不是在水里浸一会儿,是只浸一下,而是“甩甩双手”呢?(说明他不想浪费时间,抓紧时间练琴。)

  (5)是啊,贝多芬弹琴可真专注啊!请女同学一起来读读这句话,读出你们的感受;男同学呢——

  5、出示句子:原来,他弹得(太久),十个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凉水冷却一下)。因为匆忙,水(溅了一地),正顺着地板缝(滴到楼下)……

  (1)原来如此!贝多芬正是为了抓紧分秒练琴,才会如此急急忙忙地浸一下手。正是为了抓紧时间练琴,贝多芬匆忙地都顾不上——(擦擦手、休息一会、揉一揉)指名3-4

  (2)旅客在门外观察了很久,屋里的贝多芬练的时间就更久了!当是十手指都发烫了,他才不得不用凉水冷却一下。他是那样地投入,那样地努力。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第三节,再去体会一下贝多芬是如何刻苦练琴的。齐读第三节。

  6、(引读第四节)你知道吗?他就是(大音乐家贝多芬先生)。

  小朋友如果你就是那位旅客,当你得知眼前的这位刻苦练琴的年轻人就是大音乐家时,此时你会怎么想,怎么说?指名3

  7、是呀,那位旅客也发出了同样的赞叹(出示第五节)谁来读?2

  你的赞叹的确是发自内心的。我们一起来夸一夸贝多芬,齐读“真努力呀,伟大的音乐家!”

  小结:是啊,正是因为贝多芬的勤奋,努力,他才能成为一名伟大的音乐家。

  (四)巩固

  1、这节课小朋友也学得很认真,看看你能用课文中的词语把词组补充完整吗?

  2、最后让我们在贝多芬优美动听的乐曲中来读读课文吧。

  3、总结:希望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能像贝多芬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社会的栋梁。

语文教案 篇4

  《在金色的沙滩上》是京版教材第四册第三单元第七课,这篇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描写的是孩子们在沙滩上建造一座城市的情景。课文中的语言通俗易懂,充满儿童情趣。我承担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本课时的任务是认识10个生字,4个认读字,学会“堆抬球流轮汗孩”这7个左右结构的生字,能正确书写,同时感受汉字的美。通过比较“一座、一座座”、和“一颗、一颗颗”,了解它们的区别。能够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识字写字是低段的教学重点,为突显这一内容而且尽可能的做到巧妙有效并贯穿始终,我是这样做的:

  扎扎实实落实识字教学:

  在初读这个环节,我要求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注意到生字和认读字,遇到这些字停下来多读几遍,记住了再读后面,使得这些要学的字给孩子的第一印象就很深刻。识记字音通过二人合作拼读,去掉拼音读就已经记住了字音。然后通过由易到难的检查,使得学生牢记字音。这里我先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让学生在词中都准,然后再单个出示生字,让学生脱离词语也能掌握这些生字的读音。

  努力提高识字效率:

  二年级后半学期的识字量很大,但是孩子们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写字经验,所以我设计了让孩子给生字分类。分好类后学习左右结构的字。这里我指导学生先观察左右结构字的特点,然后还有方法的提升:1看宽窄2看高矮3看分界。这样让学生不光掌握本课字的写法,也学会了同类的所有左右结构字的书写方法,从而达到老师的教为了以后的不教。而且写字时,我根据我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本节课“球、流、孩”三个字有效示范,突破难点。

  低年级学生写字有个特点,不满意了就擦,影响了书写的.速度和效果,所以在课堂上我教给孩子们把字写好写快的方法:看准想好再下笔,一气呵成不和橡皮交朋友,为了避免孩子们边写边玩我还强调了所有字写完你再抬头的要求。

  培养孩子独立识字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让孩子学习独立识字。所以从刚开始的自己读书遇到生字停一停,到两人一组合作检查校正字音,到同学自主给所有生字分类,再到3。4人一组合作记住字形,然后共同观察结构特点,自己书写。每一个环节都注重了培养孩子独立的识字能力。

  力求把识字和读文相结合:

  课文是识字的载体,在朗读中我更是利用学生再次与生字新词见面的机会,

  熟记并理解词语。引导学生理解了:宽宽的意思,为第二课时的造句做好了准备。在比较中区别了一座和一座座,一颗和一颗颗。同时进行了读文的指导:读长句按标点符号停顿,有时还需按句子意思停顿。

  以上是我今天讲这节课的感受,恳请老师们能多提宝贵意见!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轻轻跳的语文幼儿教案04-18

关于幼儿园语文的教案04-12

《寓言两则》语文教案05-27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精选5篇)04-14

语文教案中的教学方法04-10

咕咚幼儿语文教案(精选10篇)08-15

我会长大幼儿语文教案04-18

少数民族幼儿语文教案04-19

半日活动设计幼儿语文教案04-19

乌鸦和狐狸幼儿语文教案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