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1-17 17:34:47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集锦6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教案【集锦6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知道眼睛可以看到大小、形状、颜色各不相同的物体。

  2、鼓励幼儿愿意用相应的语言讲述所看到物体的特征。

  活动准备1、课件:隐藏的画

  2、课件:图片-气球

  教学过程

  一、感受眼睛可以看到东西。

  1、请幼儿闭上眼睛,在教室里走走。

  提问:你们闭上眼睛,能看见东西吗?有什么感受?

  2、请幼儿睁开眼睛看。

  提问:睁开眼睛后,你看到什么了?

  二、通过观察感受眼睛可以看到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并用相应的语言讲述物体的特征。

  1、出示图片--大熊和小熊,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谁来了呀?它们俩谁是妈妈?谁是宝宝?为什么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2、出示图片--各种形状,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你用眼睛看到了什么?

  3、出示图片--各种颜色气球,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你用眼睛看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

  三、游戏:找不同,进一步引导幼儿体验眼睛的'作用。

  1、出示图片--隐藏的画,引导幼儿找隐藏的小动物。

  提问:你们用眼睛看一看,这幅图画里有哪些小动物?

  四、引导幼儿了解保护眼睛的方法。

  提问:眼睛是很重要的,没有眼睛我们什么也看不到,既然眼睛这么重要,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眼睛呢?

  五、结束部分

  教师:每个人的眼睛特别能干,能看到许多东西,现在我们去教室外面看一看,还什么更有趣的东西。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境中,尝试运用aab、abb、abc模式进行排序。

  2.仔细观察、有一定得比较能力和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3 . 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和合作的成功感。

  活动准备:

  1.课件。

  2.幼儿操作用具。

  3.书籍《乱七八糟魔女之城》。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故事,导入活动。

  教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朋友,看看她是谁?你怎么知道的?

  教师:公主在干什么?

  教师:是谁写来的信?看看信的右下方,原来是王子写来的信。

  教师:王子在信里说了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录音1)

  (录音1:亲爱的公主,我在规律城迷路了,快用您的智慧和勇气救救我吧。)

  教师小结:原来,王子被困在规律城了。

  二、寻找钥匙--感知新的排序。

  1.感知aab的排序。

  教师:公主现在心情怎样?我们可以为公主做些什么呢?

  教师:你们愿意帮助公主去救王子吗?

  教师:那我们跟着公主一起出发吧。公主背着包来到了规律城的大门前,可是门怎么了?门上有几把锁?需要几把钥匙才能打开?

  教师:规律城的门锁得紧紧的,公主摇晃了一下锁,这时大怪树挡住了公主,对公主说……(播放录音2)

  (录音2:别费力气了,你是进不去的。除非你能找到一颗神奇的树,上面结着神奇的果子,从下面开始,依次结着苹果、苹果、梨;苹果、苹果、梨,找出这棵树,你就能在树尖上找到第一把钥匙。)

  教师:让我们帮助公主一起来找吧。你们找到了吗?在哪?

  教师小结:原来像这样按照苹果、苹果、梨;苹果、苹果、梨的顺序排列就是有规律的。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公主找到了第一把钥匙。树怪好像还有话要对我们说。(播放录音3)

  (录音3:在这片树林里,还有两颗神奇的树,上面结的.果子也是有规律的,找到他们后,就能拿到另外两把钥匙,打开规律城的门了。)

  2.感知abb、abc的排序。

  教师:找到了吗?它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

  教师:现在我们拿到了几把钥匙?还需要几把钥匙?

  教师:还有一把钥匙在哪一棵神奇的树上?它是按照什么规律排的?

  教师:现在我们找到了几把钥匙?规律城的门能开了吗?

  教师小结:公主在你们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打开规律城门的三把钥匙,瞧,规律城的门打开了。

  三、寻找正确的路--巩固排序的方法

  1.找出三彩路的规律。

  教师:公主来到一片草地前,看见了什么?

  教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条路是怎样的?你可以先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

  教师:三彩路没有铺完整,公主心里会怎样?

  教师:这是一条三彩路,都有哪三种颜色组成?这三种颜色排列得有规律吗?是按照什么规律来排的?

  教师:小公主必须通过三彩路才能去救王子。公主着急地说……(播放录音4)

  (录音4:小朋友,请帮我把三彩路铺完整吧,铺的时候想想这条路是按什么规律铺的,而且一定要铺整齐,动作还要快哦。)

  2.幼儿第一次探索操作。

  教师:请小朋友从布口袋里拿出三彩路开始铺吧。

  3.共同验证。

  教师:你是怎么铺的?

  教师:请xxx到前面来把你的答案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要这么铺?

  教师:请小朋友对照上面这条路,看看你是否也铺对了?

  教师小结:从头开始,按照粉色、蓝色、白色三个一组有规律地一直往下排,这样就能很快的排好,而且不会排错或者漏掉。

  四、修桥--巩固运用一。

  1.观察桥面。

  教师:公主在小朋友的帮助下,更加勇敢了。她大胆地往前走,这会,她来到了哪里?

  教师:河上有什么?有几座桥?这些桥是怎样的?

  教师:桥下有什么?如果公主从这样的桥上走过,会怎么样呢?(播放录音5)

  (录音5:哈哈哈,掉下来正好给我吃掉。)

  2.明确修桥的方法。

  教师:我们该怎么办呢?怎么修?

  教师:板在哪?有几块?能把几座桥修好?

  教师:注意,这些桥上面的板是有规律的,我们用这两块板放上去时,一定也要有规律,这样,桥才能被修好。

  3.合作修桥。

  教师:现在,请和你一组的小朋友讨论一下,应该选择哪一座桥来修补、怎样修,一起动动脑筋,帮助公主过河吧

  4.集体验证。

  教师:你们都完成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一组小朋友完成的怎么样?请你们说说为什么要这么修补?

  教师小结:原来你们是先找到规律然后再合作完成的。

  5.难度延伸。

  教师:还有两座桥,要用什么形状来修补,才能变成有规律的桥呢?为什么?这座桥面上有怎样的规律?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发准:长(zhǎng)缩(suō)的音。

  2、大胆的想象仿编短句“╳╳,╳╳,长!长、!长!╳╳,╳╳,缩!缩!缩!”遵守游戏规则,游戏中学习变换自己的角色称呼。

  3、感受故事蕴涵的幽默感,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小老鼠米皮皮头饰一个,五彩小棍。

  【活动重点】仿编短句“╳╳,╳╳,长!长!长!╳╳,╳╳,缩!缩!缩!”

  【活动难点】发准长(zhǎng)缩(suō)的字音。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出示米皮皮头饰,引出课题。

  师:“谁来了?这是一只叫米皮皮的小老鼠,它有一件神奇的宝贝叫‘敲敲长’它有什么用处呢?我们听完故事就知道了。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提问:

  “敲敲长”是一根什么样的小棍?

  “敲敲长”让谁长大了?米皮皮是怎么说的?

  “敲敲长”又让谁缩小了?米皮皮是怎么说的.?

  二、学习游戏:《米皮皮的“敲敲长”》练习发准:长(zhǎng)缩(suō)的字音。

  教师扮米皮皮带领全体幼儿游戏2“3次,然后请1”2名幼儿做米皮皮带领大家学说句型。

  三、迁移游戏经验,引导幼儿进一步开展游戏活动。

  1、教师:“‘敲敲长’真神奇,如果你也有这么一根神奇的‘敲敲长’你想让什么东西变大(变小)?为什么?”

  2、幼儿两两游戏:一人做米皮皮,一人做被变的东西进行游戏然后互换角色。

  3、幼儿集体游戏。

  教师介绍游戏玩法:一人手拿小棍戴上米皮皮的头饰,指向谁谁说:““╳╳,╳╳,长!长!长!(或缩!缩!缩!)”他就要站起来举手说:“啊哈!我长!长!长!”(或蹲下来说:“啊哈!我缩!缩!缩!)如果说对了,所有幼儿就给他拍手说:“对,对,对,说的对!”然后此幼儿就接着做米皮皮;如果说错,幼儿拍手说:“错,错,错,说错了!”此幼儿不能做米皮皮。(教师先做米皮皮,引导幼儿游戏。)

  四、游戏结束:

  米皮皮玩了这么长时间,它得回家了,我们唱首歌送送它吧!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

  2、在共同品尝分享月饼的气氛中,体验节日的快乐。

  3、有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4、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5、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月饼、各种水果。

  2、学习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准备关于月亮的故事。

  3、民间故事《嫦娥奔月》,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活动过程:

  1、出示月饼,引出话题。

  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时候吃月饼吗?你知道中秋节是那一天吗?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使幼儿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提问:你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讲述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又叫团圆节,或丰收节,为什么?

  教师小结:八月十五这一天,月亮最圆最亮,人们看到月圆就会联想到家人的团聚,所以把中秋节叫团圆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所以中秋节又叫丰收节。

  3、了解人们是怎样过中秋节的以及中秋节的有关习俗。提问:你喜欢过中秋节吗?你是怎样过中秋节的?中秋节都吃些什么?不同的地方人们是怎样过中秋节的?中秋节的月亮是怎样的?

  4、观察月饼,通过分享月饼,使幼儿进一步体验节日的快乐。

  观察月饼的.外姓,知道月饼又圆又大,表示团圆的意思,又表示圆满、丰收之意。

  提问: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为什么要把月饼做成圆形的?月饼品种一样吗?你知道有哪些口味的月饼呢?

  播放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品尝月饼、水果,体验分享的快乐。

  (1)幼儿结伴讲有关月亮的饿故事,或念月亮、中秋的诗。

  (2)鼓励幼儿主动与同伴分享自己带来的中秋食物。

  活动反思: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此次活动符合幼儿对传统节日认知的需要,是儿童所熟悉、感兴趣的,具有教育价值的。通过活动,让孩子们更加透彻地了解了中秋节的来历、传说以及一些民间习俗、文化,让幼儿进行直接体验,促进幼儿的发展,体验了活动的乐趣。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不受大小、颜色和摆放位置的影响,正确辨认和命名图形。

  2.产生对图形学习的兴趣。

  3.引导幼儿做,进一步巩固幼儿不受大小、颜色和摆放位置的影响,正确辨认和命名图形的能力。

  活动材料

  各种颜色、大小、形状不同的.几何图形卡片1套(幼儿活动资源包),记录表。

  活动过程

  1.游戏——找朋友,能不受大小、颜色和摆放位置的影响,正确辨认和命名同类图形。

  出示各种图形图片,请幼儿分别找出三角形、长方形、圆形、半圆、椭圆形,并鼓励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

  2.游戏——拼图形。

  (1)幼儿自由用各种图形拼摆成不同图案,引导幼儿不受大小、颜色、空间摆放位置的影响,说出图形名称和数量并做好记录。

  (2)说一说同类图形之间什么相同,什么不同,为什么这些图形都成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

  小结:

  虽然大小、颜色、摆放位置不一样,但是只要有三条边三个角的都是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以此类推)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愿意为妈妈制作心愿卡,让妈妈感受自己对她的爱;

  2、能大胆画出图案,发挥幼儿的想象力;锻炼大小肌肉的协调。

  活动准备:

  事先了解妈妈的喜好,剪刀,纸,记号笔,蜡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卡片,引起兴趣

  1、 幼儿仔细观察卡片,说出图片上画了什么东西。

  2、 教师讲述为什么画了那么多的东西,引发都是妈妈喜欢的事物。

  3、启发幼儿有制作贺卡的欲望。

  二、讲述妈妈的爱好

  1、幼儿聚手发言妈妈的爱好,并在黑板上画下来。

  2、同伴之间相互讨论,互相说出自己妈妈的爱好。

  三、动手制作贺卡

  1、 幼儿构思卡片的'形状,想一下自己想画的图形。

  2、构图好后涂上颜色,并展示作品。

  四、评比贺卡

  1、 把做好的贺卡教给老师,贴在黑板上进行评比

  2、评出最漂亮奖、创造奖以及鼓励奖,提升幼儿学习的兴趣

  五、回家送给妈妈

  让幼儿回去送给妈妈,并送上一句祝福语。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30

中班教案[经典]08-05

[精选]中班教案07-25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精选)08-17

【经典】中班教案08-20

(精选)中班教案08-11

(精选)中班教案09-20

[经典]中班教案09-17

中班教案(经典)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