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2-15 07:54:20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锦集8篇

  作为一名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教案锦集8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按物体量的差异,进行正逆排序(数量7以内)

  2、能够独立的取放,操作材料

  活动准备: 1、高矮不等的花朵6个

  2、人手7个高矮不等的大树图片、空白纸一张(用于贴图片)、胶水、抹布

  活动过程:

  1、游戏活动

  ⑴引导幼儿观察人物队形①游戏师: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我请坐的神气的小朋友上来做。(请5个高矮不等的'幼儿上台)他们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呀?(高矮不同)②排队师:你们自己来排排队,看怎么样才能让队伍站的更整齐。

  下面的小朋友,谁来帮帮他们啊?

  你是怎么来帮他们排队的?你是怎么排的或你是按什么规律排的?(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

  ⑵各组活动师: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比赛,看哪个小组排的好,排的快,还要说出你们是按什么规律来排的!

  起立,把小椅子塞进去,像早上出去做操一样排队,123组站在桌子后面,456组站在桌子前面,面对面站好。

  我数123,你们就开始排队,你们对面对都要看好的,看谁排的又快又好。

  2、介绍材料、幼儿操作活动

  ⑴请幼儿观察自己盘子里面的卡片师:那我们小朋友也来看看自己桌子上的卡片上有什么啊?

  有几个?那他们一样吗?哪里不一样?(高矮不同)

  ⑵学习按物体量的差异排序

  ①请幼儿按顺序给自己的大树朋友排队师: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们给自己的大树朋友来排队,每人拿一张白纸,把自己的大树朋友排在白纸上,给他们来排排队。

  ②师:我请小朋友来说说看自己是怎样来给大树朋友来排队的?

  (教师请1~2名幼儿展示、介绍自己的操作结果,说说自己是按什么顺序给大树排队的。)

  ③引导幼儿进行逆向排序师:有没有不同的排法,用不一样的方法来给大树来排序?

  (展示用不同方法排序的幼儿作品)师: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排的?这样排对不对?(从高到矮和从矮到高这两种方法都棒)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有一定的阅读兴趣。

  3、懂得要用正确的方法才能做好一件事情。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对圆柱形有初步的感知。

  2、物质准备挂图、音带、故事读本人手一册、头饰(熊妈妈、熊宝宝)、布。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师幼相互问候,走线。

  2、游戏《布袋游戏》。教师准备一个装有各种物品的布袋,随意从里面拿出不同的物品,让幼儿进行观察和讲述。

  二、感知活动:

  1、教师:刚才我们玩了魔术布袋游戏,好不好玩啊!小朋友还想不想玩啊!但是我只有一个魔术布袋,怎么办?今天呀!小熊凯迪来帮我们了,它正在学习缝一个布袋,瞧!它缝好了。教师出示挂图,幼儿观察。教师:凯迪遇到了什么问题?(幼儿试着回答)

  2、教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缝布袋》。教师讲述故事,幼儿欣赏。(提醒幼儿要仔细听讲)

  三、共同阅读:

  1、师幼共同阅读故事图一至图四。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说出故事内容。

  (1)小熊凯迪在干什么?妈妈说要缝成什么形状的才好看?怎样才能缝成圆柱形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

  (2)小熊凯迪是怎么做的呢?它用什么方法缝布袋?

  (3)这个方法正确吗?引导幼儿明白在柱子上缝布袋是取不下来的,这个方法不对。

  2、师幼共同阅读故事图五至图八。教师:熊妈妈在干什么呢?她是怎么缝布袋的,最后怎么样了?这个方法行吗?引导幼儿用猜测讲述的方式来阅读故事。

  3、讨论:如何使用正确的方法缝布袋。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如果幼儿回答不出来,教师请幼儿回家向父母寻找答案。

  4、教师小结:要做好一件事情必须学会思考,选择正确的方法。

  四、完整欣赏。

  1、教师带领幼儿完整的将故事朗读一遍。

  2、教师和幼儿分别戴熊妈妈和熊宝宝的头饰,拿布当道具,进行故事表演。活动延伸:教师发书,并播放故事音带,幼儿看书划指读故事。

  活动反思:

  《缝布袋》这个故事是教孩子们明白在柱子上缝东西是取不下来的,让孩子们知道做好一件事情好学会思考,选择正确的方法。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会恰当的方式帮助和安慰别人,表达自己的爱心。

  2、能感受他人的悲喜忧伤等情绪。

  3、愿意主动地与同伴交流。

  4、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课件,电视机,话筒,操作卡。

  活动过程:

  一、出示电视机,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的天气怎么样?你是怎么知道的?有了天气预报真好,我们可以根据天气情况增加衣服,安排活动。

  老师这里有一台神奇的电视机,不仅可以播报天气,还能播报心情呢!

  二、播放课件,理解故事内容。

  1、师:今天,森林里小动物的心情怎么样?可是只有狮子心情雨天,并伴有8级脾气。

  2、师:“雨天”是怎样的心情?为什么狮子的心情是雨天呢?(课件)

  3、师:原来狮子生病了,孤孤单单的躺在床上,真难受啊!狮子真可怜,怎样才能帮助他呢?请你和好朋友讨论一下,然后来告诉我们。

  4、师:你有没有遇到雨天心情呢?你是怎么办的呢?有没有谁来帮助你?

  5、师:森林里的小动物听到了师资心情雨天是怎么做的?(播放课件)

  6、师:狮子后来怎么样了?“晴天”是怎样的心情呢?

  7、师:现在狮子的心情从雨天变成了清甜,你们开心吗?

  狮子的心情为什么会从雨天变成晴天呢?两种心情你更喜欢哪种?

  8、师:我们都喜欢晴天心情,要是别人是雨天心情,你能怎样帮助他们?

  9、师幼互动:让我们学做小记者去采访一下人家的心情到底是晴天心情还是雨天心情,为什么?该怎么办?你可以去问一问你的'好朋友,还可以问问后面的老师。

  10、播报员:好,森林电视台心情播报开始啦,哪位播报员来播报一下你采访的情况。

  三、幼儿操作。

  1、师:老师这里有一些图片,看一看他们的心情怎样?选择后面的雨天标记或晴天标记打勾,想一想你能怎样帮助他们?

  (做好的小朋友可以予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你得想法。)

  2、教师讲评。

  3、总结:人总会有心情不好的时候,但我们不能为一些小事就轻易生气,当别人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帮助他,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4、延伸:等会我们到其他地方去看一看,还有哪些人需要我们帮助。

  活动反思:

  孩子在活动中能感受到被尊重,理解,并用不同颜色的心情果表达自己的心情,大胆说出自己的不开心,在交流中了解不良情绪对身体是有害的。在游戏中和同伴分享快乐,知道有好的心情才会让子自己变得快乐!快乐才会健康成长。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正确点数10以内物品的数量,并能找出用来表示其数量的数字。

  2.幼儿发现物品的排列规律,并将数字1—10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3.幼儿能说出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名称。

  4.激发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好玩和有趣。

  活动重点:

  幼儿正确的进行点数、排序,并认识几种几何图形。

  活动难点:

  幼儿能准确的数出物品的数量,并快速的按物找数,按数取物。

  活动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图形上面粘贴各种水果),挂图两张,数字卡片一套。音乐《小司机》

  学具:数字卡片幼儿人手一套。小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幼问好。

  教师:小猫家盖了新房子,今天它邀请小朋友去做客,你们想去吗?

  2.幼儿手口一致唱数1-30。

  教师:现在我们来清点人数。(教师指幼儿,幼儿边拍手边数数)

  3.律动《小司机》

  教师:我们开着小汽车去吧。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挂图,引导幼儿发现物品的排列规律。

  教师:小猫在门上挂上了漂亮的气球。

  (1)看看气球有什么不一样?是怎么挂的?(大小、颜色)

  教师:在门口还摆上了漂亮的花。

  (2)花有什么不一样?是怎么摆的?(高矮、颜色)

  教师:这儿还有几盆没摆好,请小朋友帮助小猫摆好好吗?接下来该怎么摆?(叫个别幼儿摆)

  2.播放课件、出示图片,幼儿点数10以内物品的数量。

  小猫家的墙上还挂了许多画。

  (1)看看画有什么?数数有几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2)叫个别幼儿到黑板前找出相应的数字。

  (3)教师出示数字,验证幼儿的答案。

  3.教师出示数字卡,幼儿认数,并拿出相应数量的.玩具。

  教师:小猫还准备了许多玩具要和小朋友玩,现在老师拿出数字卡片,小朋友看卡片上是3,就拿出3个玩具,看谁拿的又对又快。

  (1)教师说,幼儿操作。

  (2)教师检查幼儿的操作情况,及时小结操作情况。

  4.出示图片,幼儿认识几何图形。

  教师:小猫准备了许多水果想请小朋友品尝,他把水果放在了几个不同形状的盘子了,看看这些盘子都是什么形状的?

  5.说一说、数一数、找一找。

  (1)三角形盘子里有什么?各是多少?用数字几来表述?找出相应的数字。

  (2)圆形盘子里有什么?各是多少?用数字几来表述?找出相应的数字。

  (3)正方形盘子里有什么?各是多少?用数字几来表述?找出相应的数字。

  6.出示图片,巩固复习。

  教师:小猫家还来了几只小动物,看看是谁?他们也在玩游戏,看看玩的是什么?有几张牌?这些牌是怎么排列的?杯子里的饮料谁的最多?谁的最少?

  7.给数字排队。

  教师:数字宝宝和小朋友玩游戏走乱了,让我们从左边开始,按照从小到大的顺数给他们排好队好吗?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小结本节内容,提出希望。

  2.律动《小司机》。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随着音乐旋律和歌词,展开关于“月亮船”的积极想像。

  学唱和演奏时,能将内心的感受和想像表现出来。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

  小乐器(碰铃、串铃、铃鼓)若干。

  活动过程:

  欣赏乐曲。

  ——幼儿欣赏乐曲,并跟随音乐旋律,两两相对,手牵手,好似乘着小船一般轻轻地摇动。

  ——夜晚真安静呀,我们坐在月亮船上看看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吧。(幼儿再次完整欣赏歌曲一遍)

  ——听着这段音乐你想到了些什么?这段音乐给你的感觉是怎么样的?(这段音乐给我们的感觉安静、优美,好像坐在两头翘起的小船上,听闪闪的星星给我们讲述好听的故事)

  学唱歌曲。

  ——教师范唱歌曲,唱出随波荡漾、遐想绵绵的感觉。

  ——歌曲中唱的小船是怎样的?(小小的船儿两头翘)坐在小小的船里,看到了什么?(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学唱歌曲几遍。引导幼儿唱出乘在弯弯月亮船上荡漾的感受以及歌曲三拍子的变化。

  ——幼儿自由选择小乐器,听音乐演奏。提醒幼儿轻轻地敲击小乐器,并表现出三拍子强、弱、弱的变化。

  活动结束:

  看见弯弯的月牙,幼儿会展开遐想。这种遐想不是被动地接受弯月、复现弯月,而是攫取弯月的特征,与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愿望融为一体,展开想家——坐在月亮船工荡漾。本活动的`目的是借助优美的音乐旋律和抒情的歌词激发幼儿的想像,唱出乘在弯弯的月亮船上荡漾的感受。

  在理解歌曲和动作表演寸,应注意强调月儿弯弯和船头翘翘的特点。

中班教案 篇6

  设计背景

  为了激发幼儿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游戏活

  动的方式让幼儿们在活动中认识数字6.

  活动目标

  1. 在游戏活动中认识数字6.理解6的含义,练习数数。

  2. 激发学习兴趣,体会自己动手操作的乐趣。

  3. 充分发挥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使幼儿们在探索中学习。

  4. 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 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数字6,理解6的.含义

  难点:了解数字具体数量的对应关系。

  活动准备

  角色棒(大象、小狗、小猫、小牛、小鸭、小猴);

  房子口袋6个;操作卡人手一份;魔术袋(袋里装配对卡片)

  活动过程

  一.情景引入:

  手绢游戏:________回家歌。复习数字1—5.

  引入情景:冬天到了,大象伯伯帮助小动物们盖了几座房子方便他们过冬。

  二.进行部分:

  出示房子口袋贴在黑板上。(边贴边点数1、2、3、4、5、6)

  认识数字6.

  1. 大象伯伯一共盖了几座房子?我们再一起来数一数。

  2. 出示数字卡片6.教师:用数字6来表示?

  3. 引导幼儿观察6像什么?

  4. 顺口溜:6像口哨嘟嘟嘟。

  小动物住房子,巩固对数量6的理解。

  教师:一间房子只能住一只小动物。快请它们来住吧!

  2. 幼儿点数后贴在数字卡片6。

  3. 为房子贴上门牌号。(123456)

  游戏----找朋友。巩固对数字的认识。

  方法:1.幼儿在魔术袋里抽出配对卡,选择黑板上数量对应的数字卡片配对。

  2.幼儿手持数字卡,教师出示配对卡片,拿相应数字卡的幼儿站起来。幼儿完成操作卡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部分:

  幼儿和数字宝宝说再见。

  四.延伸活动:

  1. 在数学区角练习1—6数量的点数并与数字卡对应。

  2. 游戏:夺红旗

  方法:幼儿两人一组站在场地上掷色子决定跳方格的步数,先夺红旗者为胜。

  教学反思

  活动前 没有细致了解幼儿个性发展状况,配合显得仓促。

  教师引导说的太多,应多让幼儿自由来说,老师给出肯定。

中班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对于中班幼儿来说,磁铁并不陌生,老师贴挂图时经常用到。在孩子们的眼里,磁铁是很神秘的东西,有着神奇的力量。磁铁能够吸铁的特性决定了它备受幼儿青睐。特别是在区域活动的时候,小猫钓鱼的玩具和磁性教具幼儿们总是爱不释手,但是他们大都只是单纯的玩耍,还没有知识的建构。针对幼儿对磁铁的这种兴趣,我设计了这一活动。试图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幼儿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发现并揭示磁铁能吸住铁制品的特性,建立有关磁性原理的粗浅概念。

  活动目标:

  1.对磁铁吸铁的现象感兴趣,并初步了解不同形状的磁铁都能吸铁和铁制品的特征。

  2.尝试借助记录表表达自己的猜想和探究结果。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U形、长条形等形状的磁铁;幼儿每人一盒操作材料(木质积木、纸片、铁片、铁质回形针、雪花片、铁螺丝、花布片);每人一支记录笔

  3.幼儿从家里收集各种磁铁

  活动过程:

  一、《找朋友》歌曲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做律动。

  师:刚才这首歌曲我们都非常的熟悉是?《找朋友》!大家看,今天活动室来了这么多的新朋友,大朋友,来跟大家一起活动。打个招呼吧!今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谁能告诉我,你的朋友都是谁?好朋友在一起时是什么样子的?小结:团结友爱,拉拉手、抱一抱,亲亲热热在一起这才是好朋友。

  二、师:今天我还带来了一位新朋友,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它吧!这个朋友你认识么?它看起来黑乎乎的,而且遇见它喜欢的东西会紧紧的吸上去的,这是?吸铁石还有一个名字:磁铁。

  这个磁铁宝宝啊有许多长的不同样子的兄弟姐妹,出示不同形状的磁铁,引导幼儿说出形状。磁铁宝贝每天都只是跟自己的兄弟姐妹玩,想多认识几个好朋友,今天请大家帮忙找一找,大家愿意帮这个忙么?小结:认识磁铁,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三、通过操作初步了解不同形状的磁铁都能吸铁,知道有的东西可以被磁铁吸起来,有的不能。

  1.师:介绍材料,并与幼儿手上的表格中的图画对照,磁铁很想找好朋友,我带来了7为小朋友,你们认识他们吗?请在表格中找到他们。请幼儿说出它的材质是什么。

  2.教师介绍操作表格,并请幼儿做记录预测。

  谁是磁铁的好朋友,就能被磁铁紧紧的吸住?请用打√,把不能被吸住的请用打×,把猜想的结果记录在画有小朋友在思考的这一行表格中。

  3.幼儿操作。

  4.师:刚才我们做了猜测,现在我们邀请磁铁宝宝自己来找一找到底谁是它真正的朋友呢?

  请幼儿用磁铁去式着吸这七样东西,看看磁铁能吸住谁,就能被磁铁紧紧的吸住?请用打√,把不能被吸住的请用打×吗,把操作的结果记录在画有小手的一行表格中。

  四、幼儿分享与交流:我的发现。

  1.请幼儿和同伴自由交流自己的发现。

  2.集体交流

  四、小结:当磁铁看见铁制品时,就会紧紧地把它吸起来,就像小朋友之间紧紧地抱住一样。而且,我们发现,虽然磁铁的形状不同,可是他们都能吸起铁的`东西。

  五、延伸。

  原来磁铁宝宝这么喜欢铁制品啊,谢谢大家帮磁铁找到这么多的好朋友!除了这些朋友还会有么?我们到外面去找找看还有谁是它的好朋友吧?

  活动反思:

  科学活动并不是把现成的科学结论告诉幼儿,而是使幼儿成为渴求了解世界的探索者和发现者。我们的科学教育,就是要提供丰富的材料,营造宽舒的心理环境,在做中学,在做中思考让幼儿在探究中经历科学,在持久、深入地探究过程中建构科学经验。《纲要》指出“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所有的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因此,为了让幼儿认识磁铁,我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的可供操作的实验材料,而且在活动的过程中,不进行直接的指导,而是强调幼儿在与材料的交互作用中,去发现、思考、解决各种问题。另外,我们并不过分关注幼儿掌握过多的磁铁的原理,而是注重幼儿在探索过程中的自信心、独立性和创造力的培养,此活动没有把认识磁铁作为目的,而是在继续观察中不断探索。

中班教案 篇8

  一、引起兴趣

  1、出示PPT:这是谁的家?

  小结:仔细观察,就能发现一些小提示,能够让你猜的又快又对。

  2、南瓜房子里住着谁呢?(出示南瓜爷爷)

  3、你怎么知道它是爷爷呀?有胡子的就一定是爷爷吗?

  二、猜蔬菜

  1、南瓜爷爷家来了很多客人,数一数一共有几个?

  2、简单介绍封闭式数数的注意点,一起来数一数。

  3、这些朋友都是谁呢?你是怎么猜到的?

  4、揭晓答案:一起看看到底是哪些朋友。

  小结:是呀,光看影子可以有很多种可能,看了图片就知道到底是谁了。

  三、个体选蔬菜

  1、是什么事情让这么多朋友一起来到南瓜爷爷家?

  2、出示告示“找邻居”:什么是邻居?

  3、南瓜爷爷还有要求呢,它要找“蔬菜”做邻居。

  4、什么是蔬菜呢?(自主讨论)

  小结:蔬菜是地里种出来,可以做成菜的植物。

  5、幼儿进行自主选择

  四、集体交流讨论

  1、一起看看到底哪些是蔬菜。

  2、教师和幼儿共同逐一判断,对一些有不同意见的`进行讨论。

  3、一起说说蔬菜的名字。

  五、延伸

  1、找到蔬菜邻居,快点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南瓜爷爷。

  2、爷爷说,那快请这些蔬菜搬来吧:还记得是哪些蔬菜吗?

  3、看看,房子有几撞,蔬菜有几样?怎么办?

  4、大家有些按颜色分、有些按种类分,到底怎么分,林老师分类的本领最厉害,我们一起去问一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