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2-26 08:36:54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合集【6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合集【6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炙热、秀姿天成、心驰神往”的意思,积累描写郁金香形状与颜色的好词佳句。

  2、继续学习通过提问来理解句意的方法;通过变换句式的练习,体会使用反问句可以使句子所表达的语气更加强烈,感情更加真挚。

  3、能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对课题的理解,从中感受荷兰人对土地的挚爱、对花的执着以及花在荷兰人生活的重要性。

  4、能仿照课文第3节或第4节的写法介绍一种中国的花。

  教学重点:

  继续学习通过提问来理解句意的方法,并运用方法理解——郁金香出落得惊人的庄重、典雅,就像有位作家说的: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抓典型事物描写方法,并仿照课文介绍一种“中国的花”。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老师

  词语若干,相应的课件。

  学生

  1、读课文,并理解下列词语:炙热、秀姿天成、心驰神往等;

  2、查找资料,了解荷兰、郁金香等资料;

  3、收集“中国的花”相关资料,积累描写花的词语八个。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荷兰具标志性代表图片——郁金香、风车、木屐等,一定知道这是什么国家?通过课前的预习及收集的资料,谁来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荷兰。

  2、学习课文第一节,自由轻声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出示:荷兰,是世界上地势最低的国家,沿海边,有一望无际的洼地。海风轻鼓起波浪,海水就会漫过浅滩,把荷兰成片成片的洼地淹没。于是,荷兰人在大海边,筑起了一道宏伟的堤坝,像万里长城一样,把汹涌的海水挡在堤坝外,让泥土完完整整地显露出来。就这样,荷兰人从海里掏出了千顷土地。

  交流并板书:沧海——桑田

  就这样,荷兰人从海里掏出了千顷土地。

  1顷=100亩,千顷=10万亩,荷兰人向大海要土地,可见

  媒体出示:荷兰人对土地有种很深沉,很执著的感情。

  3、交流补充关于荷兰的资料,荷兰人从大海里掏出了这千顷土地,因此对于这片土地有着一份深沉爱。在这片新垦的土地上,荷兰人中满了自己心爱的花儿,

  补全课题:8、荷兰的花 齐读

  [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把课前收集到的资料通过自己的语言大胆的表达出来,促进他们大胆说,认真听的同时,激发了他们在课外阅读、收集、筛选信息的兴趣。然后选择与学生交流最相关的内容简单的学习,为重点段落的学习留足时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正因如此,他们在自己的国土上种满了鲜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的课文中。有一种花被誉为荷兰的国花,你们知道是哪种花吗?(郁金香)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几方面介绍郁金香的?

  2、学生交流,教师板书

  姿态、种类

  荷兰人对它的痴迷

  由来与栽培

  [说明:在此环节中,学生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初读课文不仅让孩子在合作中读正确课文,与此同时,让学生们整体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以简单的讲述理清课文的主线,让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

  三、细读课文,互动交流。

  1、荷兰人为何如此喜爱郁金香?读读第三节,找找答案。

  生交流,媒体出示:在茫茫花海中,荷兰人最迷郁金香。那花有光滑碧绿的长叶,叶间伸出一梗壮实的花茎,上面托了朵柔美的花,活脱脱像只典雅的高脚酒杯。郁金香花色缤纷,而且每种颜色有个美妙动听的名字:像烈焰般炽热鲜红的,叫“斯巴达克”;像黑夜般神秘幽深的,叫“夜皇后”;镶有浅红花边的白花,被誉为“中国女性”,真是亭亭玉立,秀姿天成。

  2、指名朗读,交流:形状、颜色

  随后媒体出示郁金香的图片

  同学们这就是秀姿天成的郁金香,请大家再看着图来读一读郁金香的秀姿天成。

  3、师生配合朗读,师引语:句中运用了比喻和想象将郁金香的形状、颜色描绘得淋漓尽致,

  你们看文中将郁金香的外形比作(典雅的高脚酒杯),有一种叫“斯巴达克”的郁金香像(烈焰般织热鲜红),有一种叫夜皇后的郁金香像(黑夜般神秘幽深)被誉为中国女性的郁金香(镶有浅红花边的白花),真是(亭亭玉立,秀姿天成)荷兰人的`想象多妙,同时也看出荷兰人对郁金香的痴迷。

  [说明:此节的教学还是以“读”代讲,通过同桌合作读,教师的引读、学生合作读感悟 、加深郁金香在孩子们脑海中的印象,充分领略它的美艳,进而理解“秀姿天成”的意思,水到渠成。]

  4、其实在鲜花王国中还有许多娇艳美丽、值得夸耀的花。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出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各种花的姿态、种类;出示花文字介绍,了解各类花的讯息;请大家模仿这一节的写法也来写一写其他的花,写出它的形状和颜色。

  学生写段,交流,评点与指导要素:表达方式、语言组织等。

  5、沉浸在花的海洋中,心情是舒畅的、愉悦的,荷兰人陶醉在这花的海洋中,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引读第4节,了解两个具体事例,这事例的选取是为了说明?

  6、那么多的花为何荷兰人独独喜欢郁金香呢?你们知道它的由来吗?

  媒体出示:其实,郁金香原生长在我国的青藏高原,现在那儿还有野生的郁金香。很久以前,这花被荷兰人发现,便小心翼翼地捧回家,用那双能变沧海为桑田的神奇的手,轻轻抚弄暗淡柔弱的小花朵。一年、两年……好多年过去了,人们再也辨认不出它那小而可怜似的模样了。郁金香出落得惊人的庄重、典雅,就像有位作家说的: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请男生读好.这段话中你们读懂了什么?(对郁金香的热爱)哪些词可以看出?(小心翼翼、轻轻抚弄)

  7、引导质疑,对这段话,你还有什么疑惑?

  预设:为何形容这花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

  引导解疑:联系上文内容,对于这郁金香姿态的介绍,完成填空

  郁金香艳丽夺目,_________________;

  郁金香秀姿天成,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后指导朗读。

  8、了解郁金香的由来,引读,体会荷兰人对花的热爱。

  9、爱花的荷兰人,用神奇的手,创造着美,媒体出示:荷兰鲜花图片及句子

  荷兰城市到处是这双神奇的手所创造的美。

  谁能将这句话用另一种形式表达。

  10、处处是美,课文是怎样介绍的呢?读读7、8、9小节,说说你的理解。

  师:多美的一座城市啊!不同的地方,甚至每个角落他们都会用鲜花装饰,你们说荷兰人的生活能不美吗?媒体出示:荷兰人用鲜花装饰了生活,让生活显示出令人心弛神往的美. (理解“心驰神往”,体会荷兰人对花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11、学到这,能说说荷兰人与荷兰花的关系吗?

  交流要点:是荷兰人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土地,进而培育了这美丽的鲜花,创造了美好的生活。

  [说明:本环节的教学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对郁金香姿态、种类、由来等方面的学习、朗读、交流与讨论,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同时,了解了作者的写作方法,体味着作者对于荷兰人与荷兰花的赞美。]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2、怎样理解“郁金香出落得惊人的庄重、典雅,就像有位作家说的: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这句话?请你写出自己的看法。

  3、指导学生学习本课抓典型事物描写的方法,以《中国的花》为题,完善课堂练笔,学以致用,以提高写作能力。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一、认识生字生词

  二、理解课文内容

  三、体会人物感情

  难点:理解瑞恩的伟大和崇高

  课时安排:

  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师:孩子们,你们有梦想吗?谁能说说你有什么梦想?

  师:今天,让我们走进加拿大,走进一个普通的家庭,去看看一个普通的6岁男孩——瑞恩,他有什么梦想呢?

  二、新课

  师:打开书124页,快速朗读课文,想想瑞恩最初的梦想是什么?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梦想?用“——”把它勾画下来。(板书:捐一口井)(生汇报,“孩子们没有……病死”)

  师:你在读这句话的时候心里一定有很多的感触,能说说吗?孩子,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师:谁再来说说读这句话是内心的感受?把你的感受送进文字里读出来。请大家也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

  师:(“继续着”、”一年多”)我们试想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是怎么继续着的。试用“当……的时候,他……做的”的句式练习说话。

  师:瑞恩无论春夏秋冬一直坚持着,(板书:坚持)瑞恩的'不懈努力下,竟筹足了0加元,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你从这个“竟”字中体会到什么?(这个梦想的实现有点不可思议,让人难以置信、难以想象)(人们想不到什么?)

  句式训练:“人们想不到(一个六岁的孩子)……”“人们想不到……”

  师:把你的体会送进文字里去。他读得怎样?你来读读。

  师:把你们的体会也读出来,齐读这段话。

  师:听了你们的朗读,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瑞恩的坚持和艰辛。瑞恩就是这样在自己坚持不懈、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下,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为非洲孩子捐一口井。瑞恩的梦想结实了吗?对,非洲人民的苦难生活让瑞恩又产生了新的梦想那就是(引读)(板书:都喝上洁净的水)瑞恩的梦想在不断地扩大,为了实现新的梦想他又继续着……

  师:请联系上下文,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他是怎样继续着的?(生:像以前一样、游说、宣传、鼓励、榜样的力量…)

  师:就是在他的努力、游说、宣传,榜样的力量下,五年后,他的这个梦想成了千百人的梦想,竟也成了千百人参加的一项事业,成立了“瑞恩的井”基金会。他们已为非洲8个国家建造了30口井,这个普通的男孩也被评为(生答),被人称为(生答)谁能联系上下文说说“英雄”、“灵魂”在这儿指的是什么?(壮举、感动了许多人)(爱心)

  师:瑞恩就是用他的爱心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去爱和帮助他人。除了你们刚才说的那些努力外,他还有什么会继续着?(板书:……)(梦想会继续着⑴水接进每家每户,⑵水灌溉干涸的土地,变农田,种上庄稼,⑶医药,⑷玩具等)

  师:瑞恩的梦想越来越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美,瑞恩的灵魂也得到了升华。

  师:除了母亲的正确引导外,还跟什么分不开?

  师:因为仅凭瑞恩自己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瑞恩在自己的母亲和家人的理解,在朋友的帮助和在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下以及在自己的爱心、坚持和努力下,终于实现了自己一个又一个的梦想。

  师:刚开课时,许多孩子都谈到了自己的梦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也一定有了许多为实现梦想而努力的具体办法,谁能说说你准备为实现梦想怎么去努力?

  三、

  师:同学们的梦想是多么的美好,老师相信,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一定能够实现。只要心中拥有梦想,你的人生就不会迷失方向;只要心中拥有梦想,你的人生将会绚丽辉煌。

  板书设计

  23、瑞恩的梦想

  赚70加元,捐口井让每个非洲人都喝到水

  心地善良执着

  一年多感动众人献爱心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做一个诚实的人,一个心胸坦荡的人才能生活得快乐,知错能改还是好孩子的'道理。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听故事《狼来了》,提问导入。师:放羊娃第三次喊狼来了,为何没人理他?

  2、板书课题,读题质疑。(贴可爱的娃娃图)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读通读懂课文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读书,用多种方法识字;

  听录音,正字音,进一步认字。

  2、读通课文,互学生字。

  同桌互学,互纠;

  开火车检查。

  3、读懂课文,情感体验。

  读书质疑:读了课文,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合作学习、汇报交流。

  三、课后延伸

  结合日常生活,说说生活中你或别人有关诚实方面的事情。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掌握有关的偏旁。

  2、会写你、红、花、们、绿、草6个字。

  3、朗读课文,理解小鸟们说的话。再分角色演一演。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角色朗读的能力。

  2、培养学生正确的读写姿势。

  三、思想目标

  1、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体会春雨的可爱,对春雨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认字,写字。

  【教学难点】

  理解小鸟们说的.话。

  【教学准备】

  1、 生字卡片,挂图。

  2、 与课文相关的录像带。

  3、 头饰。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2 春雨的色彩)齐读课题。

  2、提出疑问

  看了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吗?(学生提问题)

  3、引入课文

  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希望同学们能开动脑筋,自己把这些问题解决到,好不好?

  二、初步感知

  1、读课文。

  下面,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学生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读不通的句子自己想办法解决)

  2、读生字(自读生字条中的生字,不会的字可以问问)

  学生读生字,同位或看拼音。

  3、检查

  ⑴ 小组检查生字 小组检查读生字。

  ⑵ 同位读课文,标画自然段。 同位检查读课文。

  三、理解课文

  1、(放录像)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学生自己读。

  指名读。(轻轻地落在地上,沙沙沙,多美呀!)

  你们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指导朗读

  2、(放录像)许多小鸟边飞边叫,它们学生自读。

  你说一句,我说一句,正在讨论一个有趣的问题,那是什么呢?读读第二自然段。学生回答。

  3、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小鸟们各是......

  学生边读边思考怎么说的?读一读三、四、五自然段。

语文教案 篇5

  一、质疑引入,读题质疑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 “俺家的园子”是个怎么样的园子呢?请大家通读课文,注意遇到生字或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 出示全文的生字新词,开火车读,并把生词所在的句子读一读。

  3. 分小组读课文。注意在评价中正音,特别是“嗡”、“蝙”的读音。

  4. 读完全文,你能用几个词概括一下“俺家的园子”给你的感觉吗?

  三、细读课文,感受美好

  1. 根据同学发言细读1~3段:

  (1)默读课文,你能从中了解到这段给俺们介绍了什么?

  (同学交流,适时点拨同学抓住要点简洁地说)

  (2)园子是美的,充溢了生机,请想象着这些可爱的小生灵的模样再次朗读这三段。请同学读,师生一起评价后再有感情地读。

  2. 学习第4段。

  (1)这一段写了园子里的(太阳)。作者写这里的太阳与众不同,请默读这段,看看这园子里的太阳在作者笔下是怎么样的。

  (2)交流感受到的太阳的特点。(亮)

  (3)作者写太阳的这个特点,采用(总分的`方法),为了突出它的亮,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进行描写?请同学读出相关的语句,注意把自身的体会融入朗读之中。在同学互评中进一步引导同学感受园子的亮。

  (4)读到这里,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提出批注的那一句话。(质疑,以引导同学深入地感知这园子是充溢光明的,充溢健康的,更显出其美好)

  (5)再读这段话,齐读、赛读。

  3. 学习第5段。

  (1)读完这段,借助批注,俺们对这段话就都有一个强烈的感受,那就是(自由、活力)。你觉得哪些地方能显现出自由,请默读,批注序号。

  (2)交流,注意引导同学完整而有条理地述说自身的想法。

  (3)是啊!一切都(活了)!都有……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让这一切活了起来?再次引读这一中心句,谈对这一句话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对这一段的体会。

  (4)自由练读,再次感受这园子的自由与美好。

  (5)赛读,齐读。

  (6)引读最后一段。

  四、积累背诵。

  这么美好的地方大家想记在脑海中吗?把你喜欢的段落自由地读一读。把你喜欢的语句抄一抄。

语文教案 篇6

  一、活动课题:今天我当家

  二、活动时间:国庆放假期间

  三、活动对象:三年级学生

  四、选题目的:

  今年夏天,我们这儿的气候反常,干旱少雨,各种瓜果、蔬菜、粮食严重减产,致使物价全方位地上涨,以致影响到每个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为了让孩子们认识到自然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爸爸妈妈生活的艰辛,特组织学生开展此项综合实践活动。

  五、活动目标:

  1、通过让学生独立设计菜谱、独立购买,学习正确消费,培养他们社会实践能力、自立能力。

  2、让学生切实走进生活,在做中感受父母的辛劳。

  3、通过实践报告的撰写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活动步骤: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对于今年的气候变化,你们有什么感觉?你认为这样的气候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2、你经常独立购物吗?帮助家中购买过哪些东西?平常家中是谁买菜?你独立去买过菜吗?

  (二)、讨论活动计划

  10月1日——10月2日:

  与家长交流活动要求,取得家长支持;仔细观察家中的饮食习惯。

  10月3日:

  (1) 陪同家长去菜市场买菜,观察家长如何买菜,了解常见菜的价格,调查常见菜的价格变化。

  (2)上网查阅营养搭配方面的知识。

  (3)请家长提供8——10元钱,独立为家中设计10月4日的菜谱,根据所了解的菜的价格,做好合理分配。

  10月4日:

  带着8——10元钱,独自去菜场按自已设计的菜谱买菜。

  10月5日——7日:

  写出300字左右的实践报告。

  (三)学生按计划实施

  (四)成果展示

  让每个孩子汇报自己的实践情况,阅读自己的实践报告及家长的评价,评选出最佳实践报告。

  思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了书本,超越了体系化的教材,超越了封闭的课堂,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的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增长了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从学生所处的实际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出发,展开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本案例正是密切联系本地区特别的气候现象,引导了中年级学生去关注自然,在实践中体验大自然与我们的息息相关,在实践中增强对亲人的亲情和理解。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4-05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优秀教案优质教案语文03-07

有关语文教案范文 语文优秀教案06-02

《语文乐园》语文教案11-20

语文教案01-12

语文教案01-12

语文教案01-12

语文教案01-12

语文教案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