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3-19 09:11:30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引导幼儿探索数数方法,初步积累相关数数的经验。

  2、发展幼儿思维的准确性,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数数

  2.课件-数数

  3.课件-数数

  活动过程

  一、交代主题,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今天有小动物客人来做客,你们欢迎吗?

  好!让我们来看看是谁来做客呀?

  (小熊,小鸡,青蛙,小鸟。)

  二、连线-请客人坐下

  1.教师:请小朋友数一数来了多少小动物?

  (1只青蛙,2只小熊,3只小鸡,4只小鸟。)

  2.教师:我们请它们坐下吧?

  你们看,小椅子都摆放好了,请小朋友想一想,应该怎样安排小动物入座呢?

  (椅子分贝摆放了1把,2把,3把,4把。)

  3.请小朋友安排小动物坐下吧。

  (请幼儿按相同的个数进行连线。)

  三、数数几条鱼

  1.出示课件-数数[1-45]

  教师:请你数一数海里的鱼。

  2.发现问题,引导幼儿想办法解决。

  (1)教师:为什么有的小朋友会数错呢?怎样数才能数清楚呢?

  教师总结并示范数数,我们只要想办法记住第一个数的.鱼,

  再数到它的时候就不要数了。

  (2)我们要怎么样才能记住第一个数的鱼呢?

  四、幼儿探索尝试封闭式数数

  1.请小朋友想想看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数的又快又对。

  你们可以用水彩笔记号。

  2.小结交流数数的经验。

  五、趣味练习

  练习卡-数数[1-38]

  相同的个数进行连线。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并了解爷爷奶奶为了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了辛苦的劳动。

  2、能积极参与活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爷爷奶奶的爱。

  3、萌发热爱爷爷奶奶的情感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5、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准备:

  1、相关幻灯片、录像;音乐;

  2、爷爷奶奶的照片;

  3、泡好的茶。

  活动过程:

  一、歌表演《画爷爷》、《画奶奶》,引出主题。

  二、幼儿拿照片介绍自己的爷爷奶奶师:我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家里除了爸爸妈妈,感受歌曲旋律。还有我们亲爱的爷爷奶奶,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的爷爷奶奶?

  三、招待爷爷奶奶

  1、让幼儿请爷爷奶奶入座,引导幼儿有礼貌的招待爷爷奶奶,请的时候要说什么。

  2、给爷爷奶奶端茶,送出自己对爷爷奶奶的.关爱之心。

  四、观看相关幻灯片、录像,了解爷爷奶奶的付出

  1、播放幼儿成长的幻灯片、录像,了解爷爷奶奶为了抚育宝宝成长付出的辛苦劳动。(弯腰扶宝宝走路、洗澡、烧饭等)

  2、迁移经验,回忆生活中爷爷奶奶为我们的付出。

  3、教师总结:小朋友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爷爷奶奶对小朋友的悉心呵护和关爱,爷爷奶奶为了抚育我们也付出了很多的辛苦劳动。我们也要像爱爸爸妈妈一样爱我们的爷爷奶奶。

  五、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爷爷奶奶的热爱1、师:老师也很爱自己的爷爷奶奶,爱是要说出来的。我先来说一句祝福的话,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2、鼓励幼儿大胆用祝福的话语表达对爷爷奶奶的爱,邀请爷爷奶奶对小朋友提出希望。

  3、师:除了用语言表达,也可以用我们的身体表达对我们爷爷奶奶的爱。鼓励幼儿用肢体语言向爷爷奶奶表达感谢之情六、游戏环节,结束幼儿给爷爷奶奶捶捶背,说说悄悄话。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中,我们注重孩子的体验与感悟,在活动中孩子不仅能了解一些节日的习俗,体验节日的氛围。更重要的是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整个活动的过程感受着浓浓的祖孙亲情。应该说达到了较好的引导与教育作用。

  整个活动分为了三个环节,整个活动以情感为主线,激发孩子与爷爷奶奶浓浓的感情。在活动中老师注重孩子情感的转换,从接受烨烨奶奶的关爱到对爷爷奶奶的关爱与尊敬,这其中在这三个环节应该说很好的帮助了孩子进行转换,但是至于在今后的生活中,孩子们能否将这种行为继续,那还是需要家庭与老师不断地进行教育引导的。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情景化的游戏中,体验“送菜”的快乐。

  2、培养幼儿动作的敏捷性,以及手脚协调一致的能力。

  3、能遵守规则玩游戏。

  4、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蔬菜玩具若干、场景布置、三个大篮子、红、绿灯。

  经验准备:幼儿对蔬菜有一定的知识。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带领幼儿开汽车进入场地。

  教师出示红、绿灯:问小朋友看,这是什么?现在小朋友边听歌曲边跟老师做红、绿灯的游戏,好吗?

  老师是交通警察,你们是小司机,老师举起红灯,你们就要马上刹车,停下来。我举绿灯,你们就可以开车。小朋友听清楚了吗?那我们就开车出发吧!

  (幼儿可以随意在圆圈上随意小跑,教师要纠正幼儿的一些小跑的姿势)

  二、基本部分。

  游戏“送菜忙”

  1、师:刚才我接到小猫菜市场打来的电话,她要请我们小朋友帮忙送些蔬菜过去,小朋友看,去菜市场要经过一条小路(梅花桩搭的小路),走时要小心别掉进小池塘里去了,小路的那边还有一条小沟(用画笔画的长线)小朋友们要跨过小沟,才能到达然后拿好一个蔬菜再按原路返回,送到这边的菜蓝里看看哪一组送的又多又快!

  2、教师示范游戏。

  3、请个别幼儿示范游戏。

  教师小结:蔬菜送完了。我们来问问小猫哪一组送的'多。检验送菜情况!

  小猫说:“谢谢小朋友,我要给你们送的多的那一组每人送一个小礼物。”

  幼儿说:“谢谢小猫”!

  4、游戏:萝卜回来了。

  幼儿围成圆圈,有一名幼儿拿着萝卜在圈外跑,然后就萝卜放到一个幼儿背后,该幼儿发现后,立即捡起萝卜再跑,悄悄的放置在别的小朋友的背后。

  三、结束部分(放松活动)

  1、小朋友们帮小猫菜市场送了那么多的菜,也累了,我们来放松放松,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动作,一二三,拍拍肩,三四五,扭一扭,五六七,拍拍膝,七八九,走一走。

  2、小朋友们忙了一天了,回家去吃东西吧!带领幼儿开车进活动室。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准备

  各种夏天水果的小图片。

  范图一张。

  活动目标

 学习运用多种颜色表现夏天不同的水果。

  通过观察、练习,了解并学习画出各种不同形状的水果。

  知道要换颜色时,将自己的画笔洗干净再使用,保持颜色的.干净。

  活动过程

  一、感知夏天水果的多种多样

  1、你知道夏天有哪些水果吗?教师一一出示这些水果的图片。

  2、这些水果是什么样子的呢?象什么东西呢?

  3、是什么颜色的呢?(幼儿一一说出水果的形状特点及与什么样的物体相似,并根据图片说说水果的颜色特点。)

  二、幼儿尝试练习手指绘画:夏天的水果

  1、我们用自己的手指做笔,画画夏天的水果吧。启发幼儿使用自己的手指在桌子上练习画不同的水果。

  2、幼儿使用鸭嘴笔,练习绘画:夏天的水果。

  3、教师出示鸭嘴笔。幼儿指认名称。 幼儿尝试使用鸭嘴笔在桌子上练习绘画。

  三、观察桌子上颜料的色彩,尝试自己说说作画的过程

  1、幼儿观察桌子上颜料的摆放。引导幼儿用水粉颜料画水果。

  2、提醒幼儿如果要换颜色时,要把自己的笔放在水里洗一洗,才可以在使用。

  3、让幼儿可以说说这样洗笔的好处。

  四、绘画活动

  幼儿进行绘画活动,教师在过程中不断地指导。

  五、评价

  幼儿根据颜色的干净程度和水果形状的相似性进行相互评价。儿童网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背景

  下雨后,幼儿园的走廊里爬出几条毛毛虫,几个小朋友蹲在地上看得入神。不一会儿,小朋友越聚越多,贝贝神秘地说:“你们知道吗?毛毛虫能变成蝴蝶呢!”甜甜问:“毛毛虫是怎样变成蝴蝶的呢?”小朋友的问题很多很多,他们对毛毛虫充满了好奇。于是,我组织开展了“毛毛虫的梦”美术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蝴蝶标本和范例,引导幼儿探索蝴蝶翅膀的制作方法。尝试在各种材料做成的蝴蝶翅膀上进行花纹装饰,并把自己打扮成一只美丽的蝴蝶。

  2.以游戏贯穿始终,激发幼儿对美工活动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白布、帐纱、旧报纸剪成的蝴蝶翅膀。

  2.水粉颜料、毛笔,蘸了颜色的不同长短的毛线放在盘子里,剪好的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即时贴等

  3.收集蝴蝶的标本,各种材料做成的蝴蝶范例。

  4.游戏音乐,布置花园场景,毛毛虫触角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1.讲故事《毛毛虫》,导入活动

  带领幼儿以毛毛虫的角色进场,边玩边讲故事:春天来了,花儿都开了,小毛毛虫们,我们一起到花丛里去玩吧!(带领幼儿一同爬进花丛)你知道吗,有一只可爱的小毛毛虫,它爬呀爬呀,觉得肚子有点饿,就去找东西吃。第一天,看见一个红苹果,“啊呜啊呜”大口吃掉了。第二天,发现两只黄梨子,“啊呜啊呜”大口吃掉了。第三天,找到了三颗紫葡萄,“啊呜啊呜”大口吃掉了。第四天,又发现了四块咖啡色的巧克力,“啊呜啊呜”大口吃掉了。第五天,找到了五片绿树叶,“啊呜啊呜”大口吃掉了。

  毛毛虫的肚子不再咕噜咕噜叫了,它想好好睡一觉。它趴在一片叶子上,把自己包起来,然后做了一个甜甜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在花丛里飞呀飞呀。当它醒来时,哈哈!毛毛虫惊喜地发现自己真的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它多开心呀!

  2.引导幼儿观察蝴蝶的主要特征

  毛毛虫变成了什么?蝴蝶是什么样子的呢?

  赶快找一个蝴蝶标记坐下来,我要变个魔术,看看变出了什么?

  (出示、展览蝴蝶标本)找一找蝴蝶翅膀上的花纹,看看这些花纹像什么?

  比一比,蝴蝶左边翅膀的花纹和右边翅膀的花纹,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蝴蝶翅膀上都有美丽的花纹,而且这些花纹是左右对称的。

  3.引导幼儿讨论蝴蝶的制作方法

  想不想把自己也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怎样才能把自己打扮成蝴蝶呢?请几个小朋友介绍自己的想法。

  4.欣赏范例,让幼儿了解各种材料都可以做成美丽的蝴蝶

  花丛里藏着许多顽皮的小蝴蝶,我们去把它们找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它们是用什么做成的?

  小结:这些蝴蝶有的是用布做的,有的是用树叶做的.,有的是用瓜子壳做的,各种各样,真漂亮。

  5.带领幼儿看看今天准备的材料,讨论怎样利用这些材料制作蝴蝶

  6.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进行蝴蝶制作

  (1)引导幼儿将蝴蝶翅膀上的图案装饰成左右对称的图案。

  (2)指导幼儿大胆利用材料或颜色,使装饰的图案更加鲜艳。

  7.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完成的作品

  8.游戏:蝴蝶找花(三段体的音乐)

  小蝴蝶们,一起到花园里去玩,好吗?

  (音乐第一段)听音乐飞到花园里,跟着音乐节奏翩翩起舞。

  (音乐第二段)风来了,雨来了,我们赶快躲到花丛里避避雨吧!

  (音乐第三段)雨停了,天晴了,我们出来玩吧!

  (听音乐跳舞走出教室)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带小朋友以毛毛虫的角色进入活动中,并以趣味游戏贯穿始终。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有关蝴蝶的标本,让幼儿了解蝴蝶翅膀上的花纹左右对称的显著特征。让幼儿找出藏在花丛中的小蝴蝶,看一看、摸一摸,感受用布、瓜子壳、树叶、宣纸等不同材料做成的蝴蝶,起到很好的鉴赏作用。在作画材料方面,都是利用废旧材料,让幼儿通过粘贴、印染、毛笔画等形式装饰制作蝴蝶翅膀,产生很好的视觉效果。最后以音乐游戏的形式让美丽的

  “小蝴蝶”翩翩起舞,在欢快的氛围中结束活动。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欣赏有关恐龙图片,了解恐龙不同的外形特征。

  2、在认识和了解恐龙的基础上,抓住不同恐龙的个性化特征进行表现。

  3、大胆表现自己想象中的恐龙。

  活动准备

  1、幼儿对恐龙有初步的认识。

  2、各种恐龙图片,如霸王龙、蛇颈龙、翼龙、剑龙等。

  3、勾线笔,画纸,油画棒,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认识恐龙。

  教师: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恐龙吗?(霸王龙、蛇颈龙、翼龙、剑龙等)

  2、观察图片,了解恐龙不同的外形特征。

  (1) 引导幼儿观察霸王龙的特征。

  教师:这是什么恐龙?(霸王龙)霸王龙最明显的特征是什么?(满嘴都是尖利的牙齿,可以撕咬任何食物)它的头部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它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可以用什么线条来画呢?

  (2) 引导幼儿观察剑龙的特征。

  教师:这又是什么恐龙?(剑龙)在它的外形上有个最明显的特征是什么你们知道吗?(身上长着剑一样的`骨质板,从头到尾都是)这些“剑”是什么样子的?它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呢?

  (3) 引导幼儿观察另外几种恐龙,把握恐龙的外形特征。

  教师小结:恐龙一般身体大,尾巴粗而长,后腿粗壮,从头至尾线条像山坡一样,它们都有锋利的牙齿,有甲、剑等生长物。

  3、教师提出要求,幼儿大胆作画。

  (1) 教师:今天我们要用线描装饰的方法来画恐龙,可以先在纸上将恐龙轮廓画出来,再用不同的线条和花纹进行装饰。

  (2) 教师:恐龙画好后,还可添画上蕨类植物,来丰富画面。

  4、展示幼儿作品。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初步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第一段。

  2.初步掌握附点音符和跳音的唱法。

  3.引导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享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感受秋天的美好。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让幼儿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活动难点:附点音符和跳音的正确演唱。

  活动准备:

  图谱PPT、棉桃等小图片一套、歌曲的音乐、事先对棉桃等农作物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

  1.发声练习(尝试一口气唱完一句不换气,为下面的歌曲做铺垫)

  2.边打节奏边练习发声(X·X X| X·X X|X X|X -|)

  3.这个叫附点节奏,我们再来听另外一种附点节奏,听听它跟刚才的节奏有什么不一样。(X·XX|X X X X|)

  二.学唱歌曲

  1.引出主题师:秋天到了,好多农作物都成熟了,小朋友,你知道有哪些吗?今天,老师带来了其中的一种,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出示没开的棉桃图片)这叫棉桃,因为它没开的时候就像桃子一样,所以我们叫它棉桃!接下来,我们来听一首歌曲,名称叫做《秋天多么美》,听一听里面的'棉桃是怎么样的?

  2.理解、学唱歌曲

  (1).熟悉、理解歌曲(老师清唱第一段)师:这首歌曲的名称叫什么?你从歌曲里听到了什么?棉桃姐姐是什么样的表情?(根据幼儿的回答,可以把描述棉套的几句话唱一唱)歌曲里面重复在唱的是哪一句?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来来来来"是在叫大家都来发现秋天的美)

  (2).熟悉歌曲节奏师:刚刚我们拍了两个节奏,大家还记得是怎么拍的吗?请一个小朋友来把第一个节奏来拍一拍(然后全体小朋友一起拍,教师可以边拍节奏,边唱,第二个节奏同上)师:现在,我们按着这个节奏,来一起把歌词念一遍。

  (3).学唱歌曲(出示图谱PPT)教师清唱,幼儿跟唱两边(第一遍跟唱,第二遍拍手跟唱)学唱跳音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张图谱,你发现了什么秘密?(这个叫跳音,要求我们唱这一句的时候,要用跳跃的声音来唱,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唱一唱)跟着钢琴学唱两边(第一遍要求把跳音唱出来,第二遍要求怀着秋天多美好的感情来唱)

  三.歌曲延伸

  师:这首歌曲还有两段,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第二段和第三段又是在讲谁?(播放整首歌曲,要求第一段可以跟着唱,第二段、第三段要认真听) 师:第二段和第三段讲到了稻花姐姐和高粱姐姐(出示图片稻花和高粱)关于稻花姐姐和高粱姐姐又会怎么样呢?我们留到下节课再来学,今天我们就学到这里。小朋友们再见。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30

【经典】中班教案08-20

(经典)中班教案10-07

[经典]中班教案09-17

中班教案(经典)09-26

中班教案(精选)08-17

(精选)中班教案08-11

中班教案(经典)11-26

中班教案(精选)11-12

(经典)中班教案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