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4-15 08:15:01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6篇(必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案6篇(必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会初步的色彩搭配,用自己的方法展示,发挥想象。

  2.自由选择材料,探索用不同的方法DIY酸奶瓶。

  3.体验亲子合作带来的快乐。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活动准备:

  酸奶瓶、装饰用的材料、范例几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出示空的酸奶瓶:

  1.这是什么瓶子?2.空的瓶子可以用来干什么?(幼儿讲述)

  教师总结:空的瓶子我们可以让它变成玩具、可以种植物、放东西……

  二、师生共同探讨装饰酸奶瓶的方法。

  出示作品,幼儿欣赏:

  1.酸奶瓶变成了什么?(幼儿欣赏作品、讲述)

  2.xx是怎样变的.?(欣赏其中一个作品讲述)

  3.火车的轮子是怎样做的?(可以尝试让示范讲述)

  4.你想用酸奶瓶变出什么造型?(幼儿讲讲自己的创意)

  教师总结: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很多的材料,开动脑筋,让这些材料帮忙把酸奶瓶打扮得更漂亮,比比谁的创意好。

  三、教师提出制作要求,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1.先想好自己要做什么,再找需要的材料。

  2.学会用不同的材料表现造型。

  3.初步学会色彩的搭配。

  4.剪下来的纸屑放在垃圾桶。

  四、展示幼儿装饰好的酸奶瓶

  教师总结: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物品,小朋友可以开动脑筋把它变成有趣的造型,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活动反思:

  能大限度的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很好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动的兴趣性强,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黑夜、日食等形成的原因及一些自然现象,进一步了解影子的形成。

  2.产生探究世界的好奇心。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4.尝试用线条记录实验结果,并能用恰当的词汇进行描述。

  活动准备:

  请来教中学地理的苗苗爸爸,并带来太阳、地球、月亮的模型,日食、月食等图片。

  各种动物影子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看动物影子图片猜动物。

  2.讨论:地球也有影子吗?

  苗苗爸爸以交互式谈话方式边操作模型、边用生动、易懂的语言使孩子了解黑夜、月亮的变化和日食等自然现象的形成。

  3.了解影子形成的原因。

  通过观察发现:影子的形成是由于物体挡住了光线,光线通不过,所以在物体的后面光线较弱,形成了黑黑的'影子。

  4.交流分享。

  幼儿与苗苗爸爸自由交流,请他解答一些问题。

  活动延伸:

  家长与幼儿搜集一些有关影子的资料、图片等。

  活动反思:

  孩子们对苗苗爸爸的演示讲解感到很新奇,不知道原来地球也有影子。调皮的超超把手放在地球仪前面:“我把地球遮黑了。”苗苗爸爸说:“对,当你的手有足够大时,就能遮住地球。有时天上有云经过时,它的影子遮住了我们,是不是要凉快些?”韩辰说:“我要造一把大伞,夏天时撑在天上,我们躲在它影子下面就不热了。”……孩子们自由问答,不时传来哈哈的笑声。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玩报纸游戏中,探索报纸的各种玩法,学习单、双脚交替向前跳。

  2、通过游戏“战胜大灰狼”,练习平衡走、单脚双脚交替跳、投掷等基本动作。

  3、能利用报纸进行身体锻炼,体验玩纸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纸球每人一个、报纸若干、游戏场地。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跟音乐做纸球操。

  师:小朋友们,纸球是我们的玩具,它还能带我们做纸球操呢,让我们一起动起来吧?

  2、出示报纸,引导幼儿探索报纸的各种玩法。

  (1)师:“刚才我们玩的纸球是用什么做的?报纸不仅可以看新闻,还可以玩游戏呢,今天我们就来做玩报纸的游戏”。

  (2)师:请大家动脑筋想一想,报纸可以怎么玩?每个人找个地方,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两个人、三个人或者更多的人一起玩。

  (3)幼儿自由探索报纸的`玩法,老师巡回指导。

  (4)请个别幼儿示范自己的玩法,大家一起学一学。

  3、集体练习单脚跳,学习单、双脚交替向前跳。

  (1)师:刚才我发现**小朋友玩的方法和别人不一样,我们看看她是怎么玩的。

  (2)请幼儿示范单双脚交替向前跳。

  (3)老师示范并讲解要领:

  (4)请幼儿找空地练习在报纸上单双脚交替向前跳的动作。

  4、游戏“战胜灰太狼”,引导幼儿练习平衡走、单双脚交替跳、投掷等基本动作。

  (1)游戏规则:将幼儿平均分成4组,每组第一名幼儿先开始闯关,要走过小桥、跳过迷宫、拿球砸向贴有灰太狼头饰的筐子里,完成任务返回小组,用手击掌本组的第二名幼儿,第二名幼儿开始出发,本组的每名幼儿依次进行,哪组能按要求完成的快算胜利。

  (2)游戏,祝贺胜利的小组,鼓励稍落后的小组。

  5、结束活动,放松身体。

  播放音乐,让小朋友听着音乐做放松动作。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轨道交通图,学习统计出相应的站数。

  2、通过活动,体验轨道交通给人们生活带来便捷。

  3、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轨道交通图PPT;上海风景图若干(马戏城、上海南站、中国馆、东方明珠、人民广场);小兔、小猴、长颈鹿图片;数卡、幼儿操作底版每人一份活动流程:

  引趣--讨论--操作活动过程:

  一、引趣--说说坐地铁的好处

  1、出示标志,这是什么标志?你坐过几号线?为什么要坐地铁?

  2、出租车也不慢为什么要坐地铁?还有什么原因要坐地铁?

  小结:

  坐地铁不堵车、又环保,能很快到你想去的地方,即便捷又环保。

  二、讨论1、这是什么?(轨道交通图)一共有几条线?有几号线?除了数字还有什方法能区分这些轨道交通?

  2、一个个小圆圈是什么意思?(站头)交叉的.地方也有,可是和它们不一样的是什么意思?什么叫换乘?(小小圈是停下来的站,大大圈表示换乘站。)3、是不是所有交叉地方都是换乘站?你们知道离我们幼儿园最近的地铁站叫什么名称?

  4、我知道你们都坐过地铁,现在我就要考考你们,上海有许多有名建筑,除了我们居住的地方以外,还有很多景点。这是什么地方?(出示图片)坐几号线可以到?

  5、现在我要坐地铁逛上海,我从这站上车,去东方明珠,要坐几号线?坐几站?出发的第一个圆圈要数吗?

  6、第一站是出发的不数,谁来重新数一遍?现在我把它记录下来,坐地铁2号线用数字几表示?坐7站用数字7表示三、操作1、现在我有几位朋友也要逛了,第一位从这里出发(这是几号线)目的地到上海南站,能直接到吗?要换乘几号线?(7--3)要坐8站?还可以怎么换乘?(7--1)坐6站,哪个比较快呢?

  小结:

  如果你想早点到那个地方,数数哪个站少就能更快的去你想去的地方了。

  2、我去上海南站接朋友了,它们是谁?(出示图片:

  长颈鹿、小猴、小兔)3、它们都想去同一个地方就是中华艺术宫,它们从不同站上了车,这些地铁都能帮助他们到达目的地吗?请你们帮他们想想办法好吗?

  4、帮助长颈鹿的怎么坐?(7号线直接到坐9站,不用换乘真的很方便,可以直接到)5、小猴呢?1--7坐6站,2--7怎么坐?怎么换?哪个比较方便呢?

  6、小兔呢?3--7坐13站,还可以怎么换?3--1--7小结:

  每个人的经验不同,想法也不一样,只要能到目的地,都是可以的。

  7、现在我来当乘客,你们来做地铁售票员,我要用最少时间到达目的地,谁愿意来做售票员?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线并寻找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线,初步了解各种线的作用。

  2、能找出各种线的差异并根据线的某个特征进行分类。

  3、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找出各种线的特点

  活动难点:根据线的某个特征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各种线,丰富相关知识。(如毛线、中国结线、棉线、钓鱼线、电线、尼龙线)

  2、幼儿操作材料:分类卡、笔、各种各样的线。

  3、电视机、视频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展示事先收集的.各式各样的线。

  1、师:找出你认识的线,和同伴交流,说说它是什么线?有什么用?什么样子的?

  2、教师和幼儿分享各自喜欢的线,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 指导幼儿观察、探索、发现线的特点。

  1、教师:我们收集的这些线都是一样的吗?(不是)什么地方不同呢?(粗细、长短、颜色、软硬等都不同)

  2、让幼儿带着问题看一看、摸一摸、拉一拉、比一比,说说各种线的特点。他们的样子怎样?有哪些颜色?有哪些形状?它象什么?不同的线摸上去分别有什么感觉?拉一拉有没有变化?哪一种线最容易断?哪一种线最不容易断?你是怎么知道哪根线硬、哪根线软的?

  幼儿自由结伴去观察、探索和发现。幼儿观察时,教师可参与幼儿的活动,并给予指导,同时鼓励幼儿边观察边互相讨论商议,提醒幼儿观察电线时注意安全。

  3、教师小结:这些线真有趣,长短、颜色、粗细、作用都不一样。

  三、 指导幼儿分类

  1、分类前指导。要先想好按什么特征进行分类,再找出分类标记进行分类。(长短、颜色、粗细、用途、形状、等等)

  2、幼儿进行分类。幼儿分类时,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分类情况。先请幼儿互相介绍自己是怎么分的,再个别幼儿讲讲自己的分法。

  四、 讨论线的作用

  教师:刚才小朋友说到线可以玩游戏,那么我们就用最粗的线――绳子,来玩游戏。可以 玩哪些游戏呢?我们休息一下再来尝试,好吗?

  五、结束活动:我们一起去外面和好朋友商量玩什么游戏,怎么玩?

  六、活动延伸: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家里寻找并记录一件有线的物品,说说物品上的线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它有什么作用。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教师是观察者、倾听者,也是指导者,适时地点拨和引导,能起到推动和引导的作用,而幼儿才是主体。幼儿主体性表现得不足或过甚,都影响了教学的质量。中班孩子的思维是直观而又简单的,他们在表现事物的过程中,抓住的是它们明显的特征,而不会考虑很多。我想作为老师不应以成人的眼光去理解、去给予,而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孩子有他们自己的想法、有他们独特的自我表现方式,尊重、肯定对于孩子来说是更重要的。

中班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会比较图案细微不同,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图案的分辨能力。

  2.学习对应。

  3.训练幼儿的耐心和信心。

  二、教学准备:

  蜡笔、操作册、不同物体的图片人手一份。

  三、教学内容:

  (一)引起动机

  1、播放歌曲《小星星》

  师:"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那我们来看一下这幅图上的星星有多少颗呢?

  (二)情境海报讨论

  1、师:图上的小星星它们长的一样吗?请找出不同的那一颗;并说一说,哪儿不一样?(形状和颜色)这颗星星里面的形状与其它的不同,它里面像小房子的形状,而其他是五角星的形状;还有颜色也不同,这颗星星里面是粉色的,其他是黄色的。

  2、师:图上还有什么?(还有房子和汽车)我请小朋友从左到右观察一下这些房子,认真找一找,找出两座一模一样的房子(引导小朋友表述相同两个图案的特征),我们先比较第一座房子与第二座房子的形状哪里不一样(从第一座房子与其他房子逐个比较)。

  小结:我们找到了两座相同的房子,除了形状相同,还要颜色相同。

  3、师:公路上也有很多汽车,请小朋友从左到右找出两辆颜色相同的汽车。我们先比较第一辆车与第二辆车哪里不一样?(从第一辆车与其它辆车逐个比较)小结:找出两辆相同的车,除了颜色相同外,还要形状相同哦。

  小结:两个相同的物体要颜色和形状都一模一样,才叫相同哦。

  (三)幼儿操作

  1、我们一起观察这幅图,有哪些物品。请听题:找找看,在下面每一排中,找出完全相同的两个,并在正方形的`框框涂上颜色。

  2、操作前提出要求:请小朋友操作时要保持安静不干扰别人,提前完成操作的小朋友把蜡笔放回盒子里,然后举手请老师检查。

  (四)拓展延伸:玩游戏《看谁找得对》

  玩法:老师发给幼儿不同的实物卡,当老师举起某一物品时,与老师物品卡相同的孩子跑到老师身边排好队,观众席幼儿一起验证答案对否,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五)小结:刚才玩游戏过程中,有的小朋友找到了两个物品颜色相同,但形状不同;有的小朋友找到了形状相同,但颜色不同;我们必须要找到两个物品颜色和形状一模一样才叫相同,缺一不可哦。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30

中班教案[经典]08-05

(经典)中班教案11-19

中班教案(精选)11-12

中班教案【经典】10-30

中班教案【精选】11-02

中班教案(经典)11-26

中班教案(精选)08-17

【经典】中班教案08-20

(精选)中班教案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