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

时间:2022-03-31 10:34:17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通用19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通用1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通用19篇)

  小学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在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基础上,能运用公式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培养学生观察、实践能力。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结合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

  教学理念:

  1.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2.学生动手实践,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教学设计:

  一回顾旧知:

  1.圆锥的体积公式是什么?S、h各表示什么?

  2.求圆锥的体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3.还知道哪些条件也能计算出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

  投影出示:

  (1)S=10,h=6V=?

  (2)r=3,h=10V=?

  (3)V=9.42,h=3S=?

  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投影出示例2:一堆小麦图)师:有这样一堆小麦,你知道它的体积是多少吗?怎么办呢?

  2.这些数据都是可以测量的。现在给你数据:高为1.2米,底面直径为4米

  (1)麦堆的底面积:__________________

  (2)麦堆的体积:____________________

  3.知道了体积,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重能知道吗?(每立方米小麦约735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数)

  4.一个圆锥形沙堆,占地面积为3.14平方米,高1.5米。

  (1)沙堆的体积是多少平方米?

  (2)如果每立方米沙约重1.6吨,这些沙子共重多少吨?(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5.用一根底面直径2分米,高10分米的'圆柱体木料,削成一个的圆锥,要削去多少立方分米的木料?

  (1)(出示图)什么情况下削出的圆锥是的?为什么?

  (2)削去的木料占原来木料的几分之几?

  (3)如果这是一块长4分米,宽2分米,高1分米的长方体木料,又在什么情况下削出的圆锥是的呢?

  三综合练习

  1.一个圆柱的底面积为81平方厘米,高12厘米,和它等体积等底的圆锥高为()厘米;和它等体积等高的圆锥的底面积为()厘米。

  2.将一个体积为16立方分米的圆锥形容器盛满水,倒入一个底面积为10平方分米的圆柱体容器中,水面的高度是()分米

  3.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体积相等,如果圆柱的高是圆锥的4/5,那么圆柱的底面积是圆锥的几分之几?

  小学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实验,推导出圆锥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2、理解并掌握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并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学生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的综合能力。

  教具准备: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5套,大小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5套、水槽5个,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1、认识圆柱(课件演示),并说出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屏幕出示: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2、口算下列圆柱的体积。

  (1)底面积是5平方厘米,高6厘米,体积=?

  (2)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10分米,体积=?

  (3)底面直径是6分米,高10分米,体积=?

  3、认识圆锥(课件演示),并说出有什么特征?

  二、沟通知识、探索新知。

  教师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圆锥,掌握了它的特征,但是,对于圆锥的学习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认识上,有关圆锥的知识还有很多有待于我们去学习、去探究。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1、探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教师:怎样推导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同学们先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知道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圆柱------(转化)------长方体

  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推导)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教师:借鉴这种方法,为了我们研究圆锥体体积的方便,每个组都准备了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你们小组比比看,这两个形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操作比较后,再用课件演示。

  (1)提问学生:你发现到什么?(圆柱和圆锥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学生得出: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

  教师: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用数学语言说就叫“等底等高”。

  (板书:等底等高)

  (2)为什么?既然这两个形体是等底等高的,那么我们就跟求圆柱体体积一样,就用“底面积×高”来求圆锥体体积行不行?

  (不行,因为圆锥体的体积小)

  教师:(把圆锥体套在透明的圆柱体里)是啊,圆锥体的体积小,那你估计一下这两个形体的体积大小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指名发言)

  用水和圆柱体、圆锥体做实验。怎样做这个实验由小组同学自己商量,但最后要向同学们汇报,你们组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

  (3)学生分组做实验,并借助课件演示。

  (教师深入小组中了解活动情况,对个别小组予以适当的帮助。)

  a、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是怎样做实验的?

  b、你们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发现有什么倍数关系?

  (学生发言: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3倍)

  教师:同学们得出这个结论非常重要,其他组也是这样的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用教学课件演示实验的全过程,并启发学生在小组内有条理地表述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板书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

  教师:我们学过用字母表示数,谁来把这个公式用字母表示一下?(指名发言,板书)

  (4)学生操作:出示另外一组大小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进行体积大小的比较,通过比较你发现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整理归纳:不是任何一个圆锥体的体积都是任何一个圆柱体体积的。(教师拿起一个小圆锥、一个大圆柱)如果老师在这个大圆锥体里装满了水,往这个小圆柱体里倒,需要倒三次才能倒满吗?(不需要)

  为什么你们做实验的圆锥体里装满了水往圆柱体里倒,要倒三次才能倒满呢?(因为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

  (教师给体积公式与“等底等高”四个字上连线。)

  进一步完善体积计算公式:

  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1/3

  =底面积×高×1/3

  V=1/3Sh

  教师:现在我们得到的这个结论就更完整了。(指名反复叙述公式。)

  课件出示:

  想一想,讨论一下:

  (1)通过刚才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2)要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什么?

  学生后讨论回答。

  三、应用求体积、解决问题。

  1、口答。

  (1)有一个圆柱的体积是27立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多少?

  (2)有一个圆锥的体积是9立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多少?

  2、出示例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自己解决问题。

  例1、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a、学生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

  b、你是怎样想的和怎样解决问题的。(提问学生多人)

  c、教师板书:

  1/3×19×12=76(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76立方厘米

  3、练习题。

  一个圆锥体,半径为6cm,高为18cm。体积是多少?(学生在黑板上只列式,反馈。)

  我们已经学会了求圆锥体的体积,现在我们来解决有关圆锥体体积的问题。

  4、出示例2:要求学生自己读题,理解题意。

  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形的小麦堆,测得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1.2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35千克,这堆小麦约有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

  (1)提问: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提问,并回答学生的质疑:

  3.14×(4÷2)2×1.2×1/3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先求圆锥的体积?得数保留整千克数是什么意思?

  5、比较:例1和例2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1)例1直接告诉了我们底面积,而例2没有直接告诉,要求我们先求出底面积,再求出圆锥体积;

  (2)例1是直接求体积,例2是求出体积后再求重量。

  小学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 篇3

  一.教材依据

  本节课所讲的《圆锥的体积》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实验版,第十二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二.设计思想

  为了落实素质教育,积极推进新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甘做学生的朋友,引导其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通过“小组活动”、“合作探究”全面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互助学习,自主探究所学的内容,完全改变过去被动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本节教材我想通过向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中倒水或沙的实验,得到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V=1/3sh。即就是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例2是已知圆锥形沙堆的底面直径和高,求沙子的体积。这是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这个例子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解决一些与计算圆锥形物体的体积有关的实际问题。前面学生对圆锥、圆柱立体图形的特征已进行了学习,对其特征也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可以熟练地计算圆柱的体积、表面积、侧面积。这是学习本节课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理解并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实践操作中掌握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乐于学习,热爱生活,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圆锥的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难点: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

  六、教法选择

  利用多媒体、观察法、实验法、师生互动启发式教学

  七、学法指导

  观察实验—合作探究—达标反馈—归纳总结

  八.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同样的圆柱形容器若干、与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形容器若干、水和沙土。

  九.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1.课件展示圆柱和圆锥的立体图形,并请学生说出图形各部分的名称。

  2.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创设情境,引发猜想】

  1.多媒体课件呈现出动画情景故事(配音乐):

  盛夏的一天,森林里闷热极了,小动物们热得喘不过气来,都想吃点解暑的东西。漂亮的小白兔去冷饮店买了一块圆柱形的冰麒麟,聪明的狐狸拿着一块圆锥形的`冰麒麟想和它交换……(多媒体课件展示两块冰麒麟等底等高)

  2.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

  问题一:小白兔上当了吗?

  问题二:狐狸和小白兔怎样交换才算公平?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同学们,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来学习《圆锥的体积》这一节课,然后帮帮小白兔好吗?

  【自主探索,动手实验】

  出示思考题:通过实验,你们发现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你们小组是怎样实验的?

  1.小组实验。按照实验程序要求和注意事项(多媒体课件展示)

  每四人为一小组,各小组长带领三个成员动手操作实验,教师在教室巡回指导。

  2.全班交流。

  组织收集信息——引导整理信息——参与处理信息

  3.引导反思。实验过程让学生积极发散思维,各抒己见。

  4.公式推导。

  全班同学集体观看多媒体课件的实验过程,并结合自己的实验活动试着推导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圆柱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或者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1/3。

  用字母表示为:V=1/3sh

  5.思考:如果要计算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那些条件?

  6.问题解决。

  故事中的小白兔和狐狸怎样交换才公平合理呢?它需要什么前提条件?(课件出示:等底等高)

  【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例2:建筑工地上有许多沙子,堆起来近似一个圆锥,这堆沙子大约

  有多少立方米?(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具体解题过程让同学们自己大显身手,个别学生可以上讲台板演,然后教师作最后讲评。

  【练习巩固】课件出示,师生共同完成。

  一.判断。

  1、圆柱体的体积一定比圆锥体的体积大。()

  2、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

  3、正方体、长方体、圆锥体的体积都等于底面积×高。()。

  4、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如果圆柱体的体积是27立方米,那么圆锥的体积是9立方米。()

  二.填表。

  已知条件体积

  圆锥底面半径2厘米,高9厘米

  圆锥底面直径6厘米,高3厘米

  圆锥底面周长6.28分米,高6分米

  【拓展延伸】:

  有一根底面直径是6厘米,长是15厘米的圆柱形钢材,要把它削成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形零件。要削去钢材多少立方厘米?

  【质疑问难,总结升华】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对圆锥的体积有哪些新的认识?请谈谈自己的感想和收获。

  【作业布置】

  课本25页第3、5、8题

  小学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 篇4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33—34页的例2和例3。例2是以探索圆锥的体积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为例,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例3则是在例2的基础上运用圆锥的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感受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核心能力

  在探索圆锥的体积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渗透转化思想,发展推理能力。

  (三)学习目标

  1.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探求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圆锥与圆柱的联系,发展推理能力。

  (四)学习重点

  圆锥体积公式的理解,并能运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

  (五)学习难点

  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圆锥的体积》名师课件、若干同样的圆柱形容器、若干与圆柱等底等高和不等底等高的圆锥形容器,沙子和水

  二、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1.复习任务

  (1)我们学过哪些立体图形?它们的体积计算公式分别是什么?请你整理出来。

  (2)这些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公式是怎么推导的?运用了什么方法?请整理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物体的体积公式以及圆锥体积的推导,深化转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也为圆锥体积的推导埋下伏笔。

  (二)课堂设计

  1.情境导入

  (出示沙堆)

  师:你们有办法知道这个沙堆的体积吗?

  学生自由发言,提出各种办法。

  预设:把它放进圆柱形的容器里,测量出圆柱的底面积和高就可以知道等等

  师:能不能像其它立体图形一样,探究出一个公式来求圆锥的体积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情境引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引出求圆锥体积公式的必要性。

  2.问题探究

  (1)观察猜想

  师:你们觉得,圆锥的体积和我们认识的哪种立体图形的体积可能有关?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圆柱,圆柱的底面是圆,圆锥的底面也是圆……)

  师:认真观察,它们之间的体积会有什么关系?(出示圆柱、圆锥的教具)

  学生猜想。

  (2)操作验证

  师:圆锥的体积究竟和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亲自验证。

  实验用具:教师准备等底等高和不等底等高的各种圆柱、圆锥模具,一些水。

  实验要求:各组根据需要先上台选用实验用具,然后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做好实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1号圆锥2号圆锥3号圆锥

  次数

  与圆柱是否等底等高

  学生选过实验用具后进行试验,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收集有用信息。

  (3)交流汇报

  ①汇报实验结果

  各组汇报实验结果。

  ②分析数据

  师:观察全班实验的数据,你能发现什么?

  (大部分实验的结果是能装下三个圆锥的水,也有两次多或四次等)

  师:什么情况下,圆柱刚好能装下三个圆锥的水?

  各组互相观察各自的圆柱和圆锥,发现只有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柱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锥体积的3倍。也可以说成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三分之一。

  师:是不是所有符合等底等高条件的圆柱、圆锥,它们的体积之间都具有这种关系呢?

  老师用标准教具装沙土再演示一次,加以验证。

  ③归纳小结

  师:谁能来总结一下,通过实验我们得到的结果是什么?

  (4)公式推导

  师:你能把上面的试验结果用式子表示吗?(学生尝试)

  老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

  圆锥的体积公式及字母公式:

  圆锥的体积=×圆柱的体积

  =×底面积×高

  S=sh

  师:在探究圆锥体积公式的过程中,你认为哪个条件最重要?(等底等高)

  进一步强调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才存在这种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猜测,让学生感知圆锥的体积与圆柱体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渗透转化的思想。再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进一步感知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三分之一,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考查目标1、2

  (5)实践应用

  师:还记得这堆沙子吗?如果给你了它的高和底面的直径,你能算出这堆沙的体积大约是多少?如果每立方米沙子重1.5t,这堆沙子大约重多少吨?(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师:要求沙堆的体积需要已知哪些条件?

  (由于这堆沙堆近似圆锥形,所以可利用圆锥的体积公式来求,需先已知沙堆的底面积和高)

  学生试做后交流汇报。

  已知圆锥的底面直径和高,可以直接利用公式

  V=π()h来求圆锥的体积。

  师:在计算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什么?为什么?

  注意要乘以,因为通过实验,知道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

  3.巩固练习

  (1)填空。

  ①圆柱的体积是12m,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m。

  ②圆锥的体积是2.5m,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m。

  ③圆锥的底面积是3.1m2,高是9m,体积是()m。

  (2)判断,并说明理由。

  ①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

  ②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3倍。()

  (3)课本第34页的做一做。

  ①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19cm2,高是12cm,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②一个用钢铸造成的圆锥形铅锤,底面直径是4cm,高是5cm。每立方厘米钢大约重7.8g。这个铅锤重多少克?(得数保留整数)

  4.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圆柱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锥体积的3倍;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V圆锥=V圆柱=Sh。

  (三)课时作业

  1.王师傅做一件冰雕作品,要将一块棱长30厘米的正方体冰块雕成一个最大的圆锥,雕成的圆锥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答案:30÷2=15(厘米)

  ×3.14×152×30

  =235.5×30

  =7065(立方厘米)

  答:雕成的圆锥的体积是7065立方厘米。

  解析:这是一道考察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题,要在正方体里面雕一个最大的圆锥,必须满足圆锥的底面直径等于正方体的棱长,圆锥的高也要等于正方体的棱长,在实际中感受生活和数学的紧密联系,同时为下面在长方体里放一个最大的圆锥做了铺垫。考查目标1、2

  2.看看我们的教室是什么体?(长方体)

  要在我们的教室里放一个尽可能大的圆锥体,想一想,可以怎样放?怎样放体积最大?(测量教室长12m,宽6m,高4m.先计算,再比较怎样放体积最大的圆锥体。)

  解析:这是一道开放题,有一定的难度,在考察学生对圆锥体积理解的基础上,又综合了长方体的知识,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比较高。

  ①以长宽所在的面为底面做最大的圆锥,此时圆锥的高为4m,底面圆的直径为6m

  ②以宽高所在的面为底面做最大的圆锥,此时圆锥的高为12m,底面圆的直径为4m

  ③以长高所在的面为底面做最大的圆锥,此时圆锥的高为6m,底面圆的直径为4m

  以上三种情况计算并加以比较,得出结论。考查目标1、2

  小学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 篇5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2页练习十二的第69题。

  教学目的: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圆锥的体积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锥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2.填空。

  (1)一个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

  (2)圆柱的体积相当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倍。

  (3)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相当于圆柱的,相当于圆锥的()倍。

  二、课堂练习

  1.做练习十二的第6题。

  教师出示一个圆锥形物体,让学生想一想怎样测量才能计算出它的体积:

  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下,然后各自让一名学生说说讨论的结果,最后归纳出几种行之有效的测量方法。例如,要求一个圆锥物体的体积,可以先用软尺量出底面圆的周长,再求出底面的半径,进而求出底面积,然后用书上介绍的方法,用直尺和三角板测量出圆锥的高,这样就可以求出圆锥的体积。

  2.做练习十二的第7题。

  读题后,教师可以先后提问:

  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要求这堆沙的`重量,应该先求什么?怎样求?

  指名学生回答后,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做完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十二的第8题。

  读题后,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

  这道题要求的是什么?

  要求这段钢材重多少千克,应该先求什么?怎样求?

  能直接利用题目中的数值进行计算吗?为什么?

  题目中的单位不统一,应该怎样统一?

  分别指名学生回答后,要使学生明白这里要先将2米改写成200厘米,再利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算出钢材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然后再求出它的重量。最后计算出的结果还应把克改写成千克。

  4.做练习十二的第9题。

  读题后,教师提问:这道题要求粮仓装小麦多少吨,应该先求什么?

  要使学生明白,应该先求2.5米高的小麦的体积,而不是求粮仓的体积。

  让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选做题

  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做练习十二的第10、11、12题。

  1.练习十二的第10题。

  教师:这道题要求圆锥的体积.但是题目中没有告诉底面积,而只是已知底面周长和高。请大家想一想,应该怎样求出底面积?

  引导学生利用C=2r可以得到r=。再利用SR,就可以求得S=()。再利用圆锥的体积公式就可以求出其体积。

  2.练习十二的第11题。

  这是一道有关圆柱、圆锥体积的比例应用题。

  可以用列方程来解答。利用题目中圆锥和圆柱的体积之比,可以建立一个比例式。

  设圆柱的高为x厘米。

  =X=9.6

  (注意:由于圆锥和圆柱的底面积S都相等,所以计算中可以先把S约去。)

  3.练习十二的第12题。

  这道题是拆分组合图形,引导学生仔细分析图形,不难看出它是由等底的圆柱和圆锥组合而成的:从图中可以看出,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直径都是16厘米,而圆柱的高是4厘米,圆锥的高是17厘米。然后再根据圆的面积公式及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就可以求出这个组合图形的体积了。

  小学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 篇6

  教学内容:教材第16~19页圆锥的认识和体积计算、例1。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圆锥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掌握高的特征,知道测量圆锥高的方法。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求出圆锥的体积。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根据教材第167页自制的圆锥,演示测高、等底、等高的教具,演示得出圆锥体积等于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的教具。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说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2.我们已经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及圆柱体(边说边出示实物图形)。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常常看到下面一些物体(出示教材第16页插图)。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体,简称圆锥。我们教材中所讲的圆锥,都是直圆锥。今天这节课,就学习圆锥和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1.认识圆锥。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是这样的圆锥体,谁能举出一些例子?

  2.根据教材第16页插图,和学生举的例子通过幻灯片或其他方法抽象出立体图。

  3.利用学生课前做好的圆锥体及立体图通过观察、手摸认识圆锥的特点。

  (1)圆锥的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2)认识圆锥的顶点,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在图上表示出这条高)提问:图里画的这条高和底面圆的所有直径有什么关系?

  4.学生练习。

  口答练习三第1题。

  5.教学圆锥高的'测量方法。(见课本第17页有关内容)

  6.让学生根据上述方法测量自制圆锥的高。

  7.实验操作、推导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1)通过演示使学生知道什么叫等底等高。(具体方法可见教材第18页上面的图)

  (2)让学生猜想:老师手中的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你能猜想一下它们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3)实验操作,发现规律。

  在空圆锥里装满黄沙,然后倒入空圆柱里,看看倒几次正好装满。(用有色水演示也可)从倒的次数看,你发现圆锥体积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得出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

  老师把圆柱里的黄沙倒进圆锥,问:把圆柱内的沙往圆锥内倒三次倒光,你又发现什么规律?

  (4)是不是所有的圆柱和圆锥都有这样的关系?教师可出示不等底不等高的圆锥、圆柱,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得出只有等底等高的圆锥才是圆柱体积的。

  (5)启发引导推导出计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

  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用字母表示:V=Sh

  (6)小结:要求圆锥体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公式中的底面积乘以高,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乘以?

  8.教学例1

  (1)出示例1

  (2)审题后可让学生根据圆锥体积计算公式自己试做。

  (3)批改讲评。注意些什么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三第2题。

  学生做在课本上。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答,老师板书。错的要求说明理由。

  2.做练习三第4题。学生书面练习,小组交流,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内容?圆锥有怎样的特征?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为什么?

  五、课堂作业

  练习三第3题及数训。

  六、板书:

  圆锥

  圆锥的特征:底面是圆,

  侧面是一个曲面,展开是一个扇形。

  它有一个顶点和一条高。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锥的体积=圆柱体积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V=Sh

  小学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40~42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圆锥的各部分名称,探索并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会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验等活动,经历认识圆锥和探索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加数学活动,了解圆锥和圆柱之间的联系获得探索数学公式的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

  了解圆锥的特点,探索并理解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教学难点:

  理解圆锥的高和圆锥体积公式中Sh表示的实际意义。

  教具学具:

  1、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型容器,一些沙子。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炫我两分钟

  主持学生指名叫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圆柱有几个面?各有什么特点?

  2.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

  学生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主持炫我两分钟,使学生复习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引入本节所学知识。】

  二、创设情境

  1.教师先出示一个圆柱形容器,提问:如果想知道这个容器的容积,怎么办?

  2.出示问题情境

  最近老师家准备装修,准备了一堆沙子,可是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大家和我一起解决好吗?(出示沙堆图片),这堆沙子的底面半径是2米,高是1.5米,工人告诉我要用6立方米沙子,我不知道我准备的这些沙子够不够?怎样计算这堆沙子的体积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在谈话、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产生求知欲望。】

  三、探究新知

  尝试小研究一(课前):了解圆锥的特点

  1.观察圆锥形的物体或图片,它们有哪些特点?

  我的发现

  2.圆锥由1个()面和1个()面2个面组成,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锥的侧面是一个()。

  3.从圆锥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用字母()表示。

  小学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圆锥的特征及体积计算公式。

  2、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的习惯。

  重点:进一步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及应用

  难点:圆锥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前几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两个图形?你能说说有关它们的知识吗?

  2、学生说,教师板书:

  圆锥圆柱

  特征1个底面2个

  扇形侧面展开长方形

  体积V=1/3SHV=SH

  二、提出本节课练习的内容和目标

  三、课堂练习

  (一)、基本训练

  1、填空课本1----2(独立完成后校对)

  2、圆锥的体积计算

  已知:底面积、直径、周长与高求体积(小黑板出示)

  (二)、综合训练:

  1、判断

  (1)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的1/3

  (2)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都可用V=SH

  (3)一个圆柱形容器盛满汽油有2.5升,这个容器的容积就是2.5升

  (4)圆锥的体积是否4立方厘米,底面积是6平方厘米,那么高是4厘米

  2、应用:练习四第45题任选一题

  3、发展题:独立思考后校对

  四、课堂小结: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小学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参与实验,发现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圆锥体的体积公式。

  2、能运用公式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

  3、渗透转化、实验、猜测、验证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动手能力和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到计算圆锥体积的公式。

  教学难点:运用圆锥体积公式正确地计算体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猜想

  在一个闷热的中午,小白兔买了一个圆柱形的雪糕,狐狸买了一个圆锥形的雪糕,这两个雪糕是等底等高的。这是狐狸要用它的雪糕和小白兔换。你觉得小白兔有没有上当?如果狐狸用两个雪糕和小白兔换你觉得公平吗?假如你是小白兔,狐狸有几个雪糕你才肯和它换呢?把你的想法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再向全班同学汇报。

  小白兔究竟跟狐狸怎样交换才公平合理呢?学习了圆锥的体积后,就会弄明白这个问题。

  二、自主探索,操作实验

  1、出示学习提纲

  (1)利用手中的学具,动手操作,通过试验,你发现圆柱的体积与圆锥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2)你们小组是怎样进行实验的?

  (3)你能根据实验结果说出圆锥体的体积公式吗?

  (4)要求圆锥体积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

  2、小组合作学习

  3、回报交流

  结论: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

  公式:V=1/3Sh

  4、问题解决

  小白兔和狐狸怎样交换才能公平合理呢?它需要什么前提条件?

  5、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例题1和例题2

  三、巩固练习

  1、圆锥的底面积是5,高是3,体积是()

  2、圆锥的底面积是10,高是9,体积是()

  3、求下面各圆锥的体积.

  (1)底面面积是7.8平方米,高是1.8米.

  (2)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是21厘米.

  (3)底面直径是6分米,高是6分米.

  4、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1)圆柱的体积相当于圆锥体积的3倍.()

  (2)一个圆柱体木料,把它加工成最大的圆锥体,削去的部分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比是2:1.()

  (3)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体积相差21立方厘米,圆锥的体积是7立方厘米.()

  四、拓展延伸

  一个圆锥的底面周长是31?4厘米,高是9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五、谈谈收获

  六、作业

  小学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在操作和探究中理解并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2.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等能力。

  3.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

  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情景铺垫,引入课题

  教师出示画面,画面中两个小孩正在商店里买蛋糕,蛋糕有圆柱形和圆锥形两种。圆柱形蛋糕的标签上写着底面积16cm2,高20cm,单价:40元/个;圆锥形的蛋糕标签上写着底面积16cm2,高60cm,单价:40元/个。

  出示问题:到底选哪种蛋糕划算呢?

  教师:图上的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遇到什么困难了?他们应该选哪种蛋糕划算呢?谁能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明白首先要求出圆锥形蛋糕的体积。

  教师: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

  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1.提出猜想,大胆质疑

  教师:谁来猜猜圆锥的体积怎么算?

  2.分组合作,动手实验

  教师:圆锥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之间究竟有没有关系呢?如果有关系的话,它们之间又是一种什么关系?通过什么办法才能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呢?带着这些问题,请同学们分组研究,通过实验寻找答案。

  教师布置任务并提出要求。

  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准备好的器材:等底等高空心的或实心的圆柱和圆锥、河沙或水、水槽等不同的器材,以及一张可供选用的实验报告单。四人小组的成员分工合作,利用提供的器材共同想办法解决问题,找出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可根据小组研究方法填写实验报告单。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学生的活动。

  3.教师用展示实验报告单

  教师:你们采用了哪些方法研究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方案一:用空心的圆锥装满水,再把水倒在与这个圆锥等底等高的空心圆柱形容器中,倒了三次,刚好装满圆柱形容器,因为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锥的体积=1/3×圆柱的体积。

  方案二:方法与一小组的方法基本一样,只不过装的是河沙。我们的结论和一小组一样,圆锥的.体积也是这个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教师:二个小组采用的实验方法不一样,得出的结论都一样。老师为你们的探索精神感到骄傲。

  教师把学生们的实验过程演示一遍,让学生再经历一次圆锥体积的探究过程。

  4.公式推导

  教师: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又怎样计算?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只要求出与这个圆锥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再乘以三分之一,就得到圆锥的体积。

  板书: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4↓〖6↓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V=1/3×S×h

  教师:圆柱的体积用字母V表示,圆锥的体积也用字母V表示。怎样用字母表示圆锥的体积公式?

  抽学生回答,教师板书:V=1/3Sh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公式,弄清公式中的S表示什么,h表示什么。

  要求学生阅读教科书第39页和第40页例1前的内容。勾画出你认为重要的语句,并说说理由。

  5.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例1。

  一个铅锤高6cm,底面半径4cm。这个铅锤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学生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引导学生弄清铅锤的形状是圆锥形。

  学生独立解答。抽学生上台展示解答情况并说出思考过程。

  三、拓展应用,巩固新知

  1.教科书第42页第1题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填一填

  (1)圆柱的体积字母表达式是(),圆锥的体积字母表达式是()。

  (2)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倍。

  抽生回答,熟悉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3.把下列表格补充完整

  形状底面积S(m2)高h(m)体积V(m3)

  圆锥159

  圆柱160.6

  学生在解答时,教师巡视指导。

  4.教科书第42页练习九第2题

  分组解答,抽生板算。教师带领学生集体订正。

  5.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现在我们再来帮助这两个同学解决他们的难题。

  要求学生独立解答新课前买蛋糕的问题。

  抽学生说出计算的结果。明白两个蛋糕的体积一样大,因此买两种形状的蛋糕都可以。

  四、课堂总结

  教师:这节课的学习中,你都有哪些收获?有关圆锥体积的知识还有哪些不清楚的?

  小学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 篇11

  教学目的:

  1、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探索合作精神。

  2、知识目标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以及运用公式计算圆锥体积。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合作交往能力、创新思维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

  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难点

  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关键

  公式推导过程中:圆柱体和圆锥体必须是等底等高,则它们之间才存在必然的关系。

  活动一:比大小

  活动目的:激发求知欲望。

  课件播放: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春笋也从睡梦中醒来,三只可爱的小熊猫来到竹林中踩竹笋,它们都踩到了一只竹笋。熊猫都都说:今天我踩的竹笋是最大的。熊猫眯眯听了不服气的说:谁说的,第一大的`应该是我的竹笋。熊猫花花也不甘示弱的说:不对,不对,我的竹笋应该是第一大!

  师:竹林里的争论还在继续着,同学们,到底三只熊猫的竹笋谁的最大呢?让我们来猜一猜吧!

  师:我们光是猜,说服力并不强,那么能找到什么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办法吗?

  活动二:议一议

  活动目的: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讨论、交流、探究,从而发现圆锥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有关。

  1、出示课题

  2、找圆锥体和学过的什么体有相似之处

  3、猜一猜,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的关系。

  小学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求出圆锥的体积。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向学生渗透知识间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让学生学习将新知识转化为原有知识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圆锥的体积计算。

  教学难点: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铅锤

  师:同学们,我们刚认识了圆锥,在学习“圆锥的认识”时认识了这个物体—铅锤。铅锤的外形是圆锥形的,这个铅锤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铅锤的体积。

  问:你们有没有办法来测量这个铅锤的体积?

  生:排水法

  师:同学们回答很积极,想到了之前学过的排水法,那咱们对这个方法进行一下评价(学生想到了,并不是所有的圆锥都可以用排水法来测量体积。比如一些庞大的圆锥形物体)

  2、PPT出示圆锥形麦堆和圆锥形的高大的建筑物

  像这种比较大的圆锥形的物体就不适合用排水法测量体积,所以我们需要找到一个解决此类问题的普遍的方法。

  出示课题圆锥的体积

  二、探究新知

  1、回忆

  师:我们学过那些形状的物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学生边说,师边PPT出示图片)

  师:我们在推导圆柱体体积的计算方法的时候是将圆柱体转化长方体或者正方体,转化前后体积不变,你觉得圆锥体和哪种形状的物体有关系呢?

  生:圆柱体

  师:为什么?

  生:圆锥体和圆柱体都有圆形的底面

  2、猜测

  师:既然大家都认为圆锥体和圆柱体由一定的关系,你能大胆猜测一下,圆锥体和圆柱体的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么?

  (学生猜测,找学生说说猜测的结果)

  3、验证

  师:有了猜测我们就通过实验来验证咱们的猜测(利用学具进行验证,一边实验,一边填写实验记录单)

  (找学生读一读表格中需要填写的内容,并提问,比较圆柱和圆锥的时候,是比较的什么?为学生的实验操作做一个引领。操作过程6—8分钟)

  4、实验后讨论,并分组汇报实验结果

  (在实验中我设置了两次不同的实验,第一次是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第二次是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以便对比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圆柱和圆锥都符合3倍关系,是有前提条件的)

  5、结论

  通过操作发现:圆锥的体积是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

  板书: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三、运用知识

  1、PPT出示填空和判断

  师:我们学会了求圆锥的体积的计算方法,现在我们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PPT出示例题3

  (学生计算,计算过程中巡视学生解题情况,挑选两种不同的解题方法展示)

  四、拓展

  PPT出示拓展题

  五、总结,谈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小学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 篇13

  一、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一版)六年级第十二册第二单元。

  二、教材分析

  1、内容分析:这是本单元实验探究性较强的知识点,通过学生合作探究,理解并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且能加以运用。

  2、教学重点: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学会解决与计算圆锥形物体有关的实际问题。

  3、教学难点: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点:让学生通过观察、亲自动手做对比实验、分析、验证等活动,初步感知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的由来,能理解并加以运用。

  2、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以及初步的自主探究的能力。

  3、思想渗透点: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习数学的欲望。

  四、教、学具准备

  1、教具:量筒(2只)、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可装水)、红颜色的水、不规则的石块。

  2、学具:教师指导用硬塑料纸做3组可盛水的圆柱和圆锥(①等底等高②等底不等高③等高不等底)、适量的水。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探究情景,激趣引思

  1、教师行为

  (1)谈话:同学们探究了计算圆柱体积的方法。想不想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呢?今天我们用准备好的学具试一试!

  (2)演示实验:先出示实验器材,让学生细心观察比较;在空圆柱里装满红颜色的水,然后倒入一只量筒里;在空圆锥里装满红颜色的水,倒入另一只量筒里,像这样倒三次。

  (3)质疑:通过老师做实验,同学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

  2、学生活动

  (1)听谈话,明确主题。

  (2)细致入微地观察演示实验。

  (3)四人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看到的、想到的。并分组汇报讨论结果。(两只一样的`量筒里水面高度一样,用空圆锥倒了三次水,空圆柱倒了一次,它们的底面大小及高度一样,两只量筒里水的体积相等、空圆锥装三次的水与空圆柱装一次的水一样多等)。

  (4)亲自用教师演示用具验证讨论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激活学生思维。)

  (二)提出探究假想,实践验证

  1、教师行为

  (1)启迪:老师做的实验对我们今天的探究活动有什么启发?请同学们提出自己的设想,并给予各组学生必要的指导,进行小组讨论。

  (2)综述讨论结果,提问:所有圆柱的体积都等于圆锥体积的3倍,圆锥体积都等于圆柱体积的1/3,是否正确,为什么?有什么条件限制?再让学生观察老师用的实验器具思考。

  (3)促思:同学们设想的条件哪一种正确?大家没有量筒,用你们准备的学具怎样才能验证假设?

  (4)合作探究:创新验证方案,怎样让它具有可操作性,教师适当点拨。

  (5)组织学生用确定的方案进行合作探究,实践验证。

  (6)诱导:修正假设,反思结果,得出结论,层层深入。

  2、学生活动

  (1)小组讨论,积极交流,达成共识。

  (2)分组汇报讨论结果:对今天的学习有帮助,假设空圆柱和空圆锥里装水的体积近似等于它们的体积;则老师所用的空圆柱的体积将等于空圆锥体积的3倍,空圆锥的体积就等于空圆柱体积的1/3。

  (3)根据问题设想条件: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

  (4)交流确定验证方案:分别用三组准备好的空圆锥装满水倒入空圆柱里,看哪一组装3次刚好装满。

  (5)分组实验。

  (6)汇报探究情况:等底等高的一组空圆柱和空圆锥才符合原先假设。

  (7)小结:圆柱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圆锥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即V柱=1/3V锥=1/3sh=1/3∏r2h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三)巩固探究成果,深化理解

  1、教师行为

  (1)巩固新知:让学生计算课本例1、例2、做一做,然后集体订正。

  (2)强调:计算圆锥体积时,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什么?

  (3)引申练习:一个圆锥形零件,已知下列条件,分别求其体积

  ①底面半径3厘米,高15厘米;

  ②底面直径5厘米,高10厘米;

  ③底面周长12.56厘米,高10厘米;

  ④底面半径3厘米,比高少70%。

  2、学生活动

  (1)自主训练,多思多问。

  (2)总结:计算时,不能忘记特殊数字“1/3”

  (3)灵活运用公式,找出自己知识的不足。

  (设计意图:运用探究成果进行强化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四)拓展探究思维,迈向生活

  1、教师行为

  质疑:

  (1)出示一个不规则滑石块,怎样求其体积?(教师作指导)

  (2)学校食堂买来一车煤炭,倒堆成圆锥体,量得其底面周长和高分别为12.56米,每立方米煤200元,结果付了1300元,问学校有没有多花钱?

  2、学生活动

  (1)分组讨论,引导得出求其体积的方法:把不规则的物体(不吸水)放进盛水的容器里,求出上升那部分水的体积也就等于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2)合作探讨明确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反思:

  立足教材,根据本地区挖掘学生较熟悉的、乐于接受的、具有多方面教育价值,能引起学生思考的素材,真正实现用教材,并加以创新,让探究成功率提高,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构建了“激趣引思——实践验证——深化理解——迈向生活”的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学评析:

  教师充分利用教学用具,开发数学课程资源,让学生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应用数学的能力,实现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的愿望。

  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观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以学生为本,以问题为中心,以实验探索为主要手段,以讨论为交流方式,以陈述观点及根据为要求,把学生推到了探究性学习的前台,让学生去想、去说、去做、去表达,去自我评价、去体会科学知识的真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

  2、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和容积。

  教学重点:

  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准备:主题图、圆柱形物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底面积×高”,即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2、拿出一个圆柱形物体,指名学生指出圆柱的底面、高、侧面、表面各是什么,怎么求。

  3、复习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把圆等分切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找出圆和所拼成的长方形之间的关系,再利用求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导出求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二、新课:

  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1)用将圆转化成长方形来求出圆的`面积的方法来推导圆柱的体积。(沿着圆柱底面的扇形和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可以得到大小相等的16块,把它们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的立体图形——课件演示)

  (2)由于我们分的不够细,所以看起来还不太像长方体;如果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了。

  (课件演示将圆柱细分,拼成一个长方体)

  (3)通过观察,使学生明确: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

  2、教学补充例题:

  (1)出示补充例题: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50平方厘米,高是2.1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指名学生分别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能不能根据公式直接计算?

  ③计算之前要注意什么?

  (计算时既要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还要注意要先统一计量单位)

  (3)出示下面几种解答方案,让学生判断哪个是正确的.

  ①V=Sh

  50×2.1=105(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105立方厘米。

  ②2.1米=210厘米

  V=Sh

  50×210=10500(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10500立方厘米。

  ③50平方厘米=0.5平方米

  V=Sh

  0.5×2.1=1.05(立方米)

  答:它的体积是1.05立方米。

  ④50平方厘米=0.005平方米

  V=Sh

  0.005×2.1=0.0105(立方米)

  答:它的体积是0.0105立方米。

  先让学生思考,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哪个是正确的解答,并比较一下哪一种解答更简单.对不正确的第①、③种解答要说说错在什么地方.

  (4)做第20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做完后集体订正。

  3、引导思考:如果已知圆柱底面半径r和高h,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V=πr2h)

  4、教学例6:

  (1)出示例6,并让学生思考:要知道杯子能不能装下这袋牛奶,得先知道什么?(应先知道杯子的容积)

  (2)学生尝试完成例6。

  ①杯子的底面积:3.14×(8÷2)2=3.14×42=3.14×16=50.24(cm2)

  ②杯子的容积:50.24×10=502.4(cm3)=502.4(m1)

  5、比较一下补充例题、例6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相同的是都要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不同的是补充例题已给出底面积,可直接应用公式计算;例6只知道底面直径,要先求底面积,再求体积。)

  三、巩固练习:

  1、做第26页的第1题:

  2、练习五的第2题:

  这两道题分别是已知底面半径(或直径)和高,求圆柱体积的习题.要求学生审题后,知道要先求出底面积,再求圆柱的体积。

  四、全课总结:

  小学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 篇15

  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且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根据六年级学生基本都有较强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这一特点,在教学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一改以前教师演示或在教师指令下做试验的方式,采取给学生提供材料和机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上课伊始,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推导公式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探讨试验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高涨。在解决问题时,通过“扶”而不是“包办代替”,使学生在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真实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2.注意以学生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动脑、动手的空间,使学生充分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在分组观察、实验操作、测量等基础上,自主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3.在学习过程中教给学生科学的探究方法。

  “提出问题——直觉猜想——试验探究——合作交流——试验验证——得出结论——实践运用”是探究学习的一个基本方法,教学中,为学生搭建探究学习的平台,促使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反思意识和自我评价意识。同时,课堂中,启发学生提问、猜想、动手实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铅锤

  学生准备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和圆锥形容器沙子或水

  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

  1.提问激趣。

  师:怎样计算这个铅锤的体积?(出示铅锤)

  预设

  生:可以用“排水法”。把铅锤放入盛水的量杯中(水未溢出),根据水面的先后变化求出铅锤的体积。

  师:怎样求出沙堆的体积?(课件出示例3沙堆图)

  预设

  生1:用“排水法”好像不行。

  生2:把圆锥形沙堆改变形状,堆成正方体,测出它的棱长后计算它的'体积。

  生3:把圆锥形沙堆改变形状,堆成长方体,测出它的长、宽、高后计算它的体积。

  生4:把圆锥形沙堆改变形状,堆成圆柱,测出它的底面周长和高,求出它的底面积后计算它的体积。

  2.导入新知。

  师:大家都想到了用“转化”的方法求这堆沙子的体积,但如果我们在计算沙堆体积之前,必须把沙子重新堆放成以前学过的几何形体,这样做又麻烦又不容易成功,看来我们还需要寻求一种更普遍、更科学、更便利的求圆锥的体积的方法。(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

  设计意图: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感受学习数学的必要性。

  探究新知

  1.猜一猜:圆锥的体积可能与哪种立体图形的体积有关?

  (学生大胆猜想,可能与圆柱的体积有关)

  2.探究圆锥的体积要借助一个什么样的圆柱来研究这一问题呢?

  学生经过讨论、交流并说出观点:应该选择一个与这个圆锥等底、等高的圆柱更为合适。

  3.课件出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

  引导学生想一想它们的体积之间会有什么样的关系。

  4.方法指导。

  议一议:怎样借助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来探究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呢?

  (各组同学准备好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形容器)

  预设

  生1:把圆柱形容器装满水,再倒入圆锥形容器中,看可以正好装满几个圆锥形容器。

  生2:把圆锥形容器装满沙子,再倒入圆柱形容器中,看正好几次可以倒满。

  生3:选用一组等底、等高的圆柱模型和圆锥模型,先用“排水法”分别求出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再算出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几倍,并发现两者之间的关系。

  5.操作交流。

  (1)分组试验。

  请同学们分组试验。(学生试验,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汇报。

  师:谁能汇报一下自己小组的试验结果?

  预设

  生:在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相等的情况下,将圆锥形容器装满沙子向圆柱形容器里倒,倒了3次,正好倒满。

  师:通过试验,你发现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预设

  生1: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

  生2:圆柱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的3倍。

  6.推导公式。

  师:结合自己的试验结果,说一说计算圆锥的体积时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预设

  生1:需要知道与圆锥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多少。

  生2:知道圆锥的底面积和高也可以求出圆锥的体积。

  师:你认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小学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 篇16

  教学内容:

  第25~26页,例2、例3及练习四的第3~8题。

  教学目的:

  1、过分小组倒水实验,使学生自主探索出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圆锥体积计算的简单问题。

  2、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3、过小组活动,实验操作,巧妙设置探索障碍,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正确探索出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每生准备一组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模具,大米,水,沙子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锥有什么特征?(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圆锥的特征:底面、侧面、高和顶点)

  2、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公式: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二、新课

  1、教学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1)回忆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学生明确求圆柱的体积是通过切拼成长方体来求得的.

  (2)圆锥的体积该怎样求呢?能不能也通过已学过的图形来求呢?(指出: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到计算圆锥体积的公式)

  (3)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一个,通过演示,使学生发现这个圆锥和圆柱是等底等高的,下面我们通过实验,看看它们之间的`体积有什么关系?组织学生实验分组合作学习

  (4)先在圆锥里装满水,然后倒入圆柱。让学生注意观察,倒几次正好把圆柱装满?(教师让学生注意,记录几次,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倒3次正好把圆柱装满。)

  (5)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

  学生叙述实验过程并总结结论,得出计算公式

  板书:圆锥的体积=1/3圆柱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字母公式:V=1/3Sh

  2、教学练习四第3题

  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已知圆锥的底面积和高应该怎样计算?

  小学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 篇17

  教学目标

  1、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2、会运用圆锥的体积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重点难点

  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理解并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33页到第34页的例2和例3,边看书,边实验,理解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并将例3补充完整。想:

  1、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2、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用字母如何表示?

  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地回答思考题并能做对检测题!

  检测题

  完成课本第34页“做一做”第1、2题。

  小组合作,校正答案

  后教

  口答

  一个体积是1413立方分米的铁块,可以制造成多少个底面半径是3分米、高是5分米的`圆锥形零件?

  小组内互相说。

  当堂训练

  1、必做题:

  课本第35页第5、6、7题。(做在作业本上)

  2、选做题:

  有一个近似圆锥形的沙堆,底面周长是12.56米,高1.2米。把这些沙铺在一个长4米、宽3米的长方形沙坑里,可以铺多厚?(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小学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 篇18

  教学内容:

  练习四第4~12题和第23页思考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步理解、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能根据不同的条件计算出圆锥的体积。

  2.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进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复习体积计算。

  (1)提问: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

  (2)口答下列各圆锥的体积。

  ①底面积3平方分米,高2分米。

  ②底面积4平方厘米,高4.5厘米。

  2.引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练习圆锥体积的计算,通过练习,还要能应用圆锥体积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新课

  组织练习。

  1.做练习四第4题。

  学生独立计算。

  2.做练习四第5题。

  把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和圆锥体积相互转化,从已知的圆柱体积得出相应的圆锥体积,从已知的圆锥体积得出相应的圆柱体积,继续加强对等底等高圆柱和圆锥体积关系的理解。

  3.做练习四第6题。

  出示第6题的图。

  引导分析:根据图示的各个立体图形的底面直径与高,寻找与圆锥体积相等的圆柱,可以从圆锥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3,推理出体积相等的圆柱与圆锥,如果底面积相等,圆锥的高是圆柱的3倍圆柱的高是圆锥的1/3;如果高相等,圆锥的底面积是圆柱的3倍圆柱的底面积是圆锥的1/3。还要注意到,大圆的直径是小圆的3倍小圆直径是大圆的1/3,大圆的面积则是小圆的9倍小圆的面积是大圆的'1/9。

  4.做练习四第7题。

  (1)提问:圆锥体积最大时与圆柱的关系是什么?(等底等高)

  接着让学生独立练习。

  (2)让学生自主地提出其他问题,进一步的掌握圆锥和圆柱的关系。

  5.做练习四第8题。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6.做练习四第9题。

  让学生动手操作,理解三角形绕它的两条高旋转一周形成两个大小不同的圆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计算。

  7.做练习四第12题。

  出示圆锥形模型,提问:你有什么办法算山它的体积吗,需要测量哪些数据?怎样测量直径和高。请同学们回去测量你用第115页图制作的圆锥,求出它的体积来。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练习了圆锥的体积计算和应用:计算体积需要知道底面积和高。如果没有告诉底面积,我们要先求半径算出底面积,再计算体积。应用圆锥体积计算方法,有时候还可以计算出圆锥形物休的重量。

  四、布置作业

  1.练习四第10.11题。

  2.学有余力学生完成思考题。

  小学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 篇19

  教学目的:使学生系统掌握关于圆柱和圆锥的基础知识,进一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关系,熟练运用所学公式计算解答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幻灯片、电脑制图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引人复习内容;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进行圆柱体和圆锥体体积的复习;

  板书课题

  2.圆柱体的体积怎么求?

  板书:V圆柱=Sh

  3.圆锥体的体积怎么求?

  板书:V圆锥=1/3Sh

  4.公式中的s、h分别表示什么?1/3表示什么?

  小结:求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首先要正确应用公式。

  板书:正确应用公式

  当题目中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底面积,只给出底面的半径、直径或周长时,求它们的体积必须先求出什么?

  二.基础练习

  根据已知条件求圆柱体和圆锥体的底面积(幻灯出示)

  计算这些形体的体积:

  (1)S底=1.5平方米h=5米求V圆柱

  (2)S底=1.5平方米h=5米求V圆锥

  (3)r=10分米h=2米求V圆柱

  (4)C=6.28米h=6米求V圆锥

  (1)、(2)两题条件相同,所求不同;

  板书:2.圆锥体积一定要乘1/3

  (3)、(4)两题都要先求出底面积;

  板书:3.单位名称要统一

  三.实际应用练习:

  我们还可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幻灯出示)

  1.一根圆柱形钢材长2米,底面周长为6.28厘米,如果1立方厘米钢重8克,100根这样的钢材重多少千克?

  默读后问同学:做这道题前有没有准备工作要做?(单位要统一)

  2.一个圆锥形麦堆,底面直径4米,高1.5米,按每立方米麦重700千克算,这堆麦重多少千克?

  默读后问同学:要注意麦堆是什么形状?

  请两位同学板演,其余在本子上自练;

  3.小结:在解这两题时都用到了什么计算?

  四.提高练习:

  (幻灯出示)在一只底面半径为30厘米的圆柱形水桶里,放入一段底面半径为10厘米的圆锥形钢材,水面升高了5厘米,这段钢材高为多少?

  (电脑出示图案)观察水面变化情况,求什么?

  1.钢材是什么形状?求圆锥体的高用什么方法?h=3V/S,3V表示什么?

  2.S可以通过哪个条件求?(r=10厘米)

  3.体积是什么呢?(电脑屏幕逐步演示)

  (1)当钢材放入时水面上升,取出时水面下降,和什么有关?

  (2)放入时水面为什么会上升?

  (3)圆锥体占据了水桶里哪一部分水的体积?

  (4)上升的'水的体积等于什么?

  (5)求圆锥形钢材的体积就是求什么?

  (6)求这部分水的体积可通过哪些条件求?(r=30厘米,h=5厘米)

  (7)板演,同学自练;

  五.圆柱体、圆锥体之间的关系是很密切的,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电脑出示画面、公式)

  1.当圆柱体与圆锥体等底等高时,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逆向)

  2.当圆柱体与圆锥体体积相等,底面积相等时,圆锥的高是圆柱的3倍;

  3.当圆柱体与圆锥体体积相等,高也相等时,圆柱的底面积是圆锥底面积的1/3,圆锥底面积是圆柱底面积的3倍。

  六.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

【小学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相关文章:

《圆锥的体积》教案03-24

圆锥的体积教案02-13

圆锥的体积教案15篇02-13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12-03

小学数学圆锥教案03-22

《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08-28

《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04-03

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04-06

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范文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