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教案

时间:2022-04-15 09:37:13 教案 我要投稿

济南的冬天教案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济南的冬天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济南的冬天教案15篇

济南的冬天教案1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2、理清思路,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

  3、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朗读、品读课文,发现并感悟济南的冬之美。

  [教学难点]:

  借鉴语言大师老舍用心体验美、用笔表现美的技艺。

  方法指导

  自主、合作、探究

  预习准备

  1.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发髻()镶嵌()水藻()贮蓄()

  澄清()绿萍()着落()薄雪()

  2.根据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贮蓄:

  空灵:

  3.济南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

  4.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5.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提出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学习环节

  一、导入新课

  “春游芳香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这是古时候一个小孩子写的咏四季的诗。一提到冬天,我们会想到呼啸的北风,飘飞的大雪,瑟瑟的秋枝。北风凛冽、天寒地冻、万物萧条、亘古沉寂是冬天的基本特色。那么,“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在冬天又是怎样的胜景呢?让我们一起跟随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去欣赏《济南的冬天》,一起去感受那种与众不同的冬天的美----板书:济南的冬天

  二、整体感知

  活动一:济南之旅----远观济南

  (一)任务一:默读课文,自主解决下面的问题。

  1.用你认为最合适的词语概括济南冬天的气候特点。

  解决办法: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整理归纳。

  2.概括的说一说济南的山和水各有怎样的特点。

  (二)任务二:速度1、2段,自主解决下面的问题。:

  3.济南冬天的总的特点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济南冬天的这种特点是源于什么样的地形特点?

  三、合作探究

  活动二:济南之旅----近赏济南

  (任务一):登山临水感受冬之美

  5.精读第3—5段

  A:师:冬天的特色是雪,我们平时对雪的印象是如何的?老舍笔下的雪又是如何的呢?我们共同来分析一下,老舍是从什么角度来发现美、表现美的。

  (朗读并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采用读、品、议相结合的方法来赏析第三节。)

  (1)请同学来朗读这一段。

  (2)请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参考:秀气。

  (3)作者如何表现这种秀气?请学生找出欣赏的句子读读,或讲自己的认识。

  要点:一髻儿白花,一道银边,带水纹的花衣,山的肌肤,害了羞……以及一些关键的字词。(这一过程中学生或许会质疑,可以穿插在品读中。)

  (4)从文中的景物描写我们可以感觉出作者对于济南的山水有什么的感情?从哪些语言可以看出来?它们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5)再次齐读第三节。

  B:下了小雪的济南的山无比美妙,济南的水也富有情趣;由此过渡到最后一节的自由品析阶段。

  要求:模仿第三节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交流,在书的边上作好点评,自由谈最后一节的学习体验。

  (任务二):登山临水品味情之美

  6.从哪里可以看出老舍对济南的深厚感情?

  活动三:济南之旅----回味济南

  任务一:倾情背诵精美段落

  在短暂的“济南之旅”中,我们跟随老舍先生领略了济南冬天的魅力。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背诵精美段落。

  活动四:济南之旅----我手写我心

  7.“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

  请你仔细观察你家乡冬天的景物,倾注你对家乡无限热爱之情,借鉴课文中的某些写法,将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自拟题目,字数不限。

  四、拓展延伸

  1、本文多处运用比喻,生动贴切地表现了济南冬天的特点。如:把小山比作“小摇蓝,用来比喻济南不高的山,不冷的冬天,是恰到好处的'。

  拟人的句子更多,明显的透露出作者的情怀。如,“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既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而且给人以美感,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小组内合作交流,运用这些修辞的好处。

  五、巩固与提高----达标检测

  1.济南冬天的总的特点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2.济南冬天的这种特点是源于什么样的地形特点?

  3.你认为下列每个语段中哪个词语用得最妙?妙在何处

  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b.“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c.“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d.“那”点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e.“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4.读“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一段,思考本段是按什么顺序描写雪后山景的?请找出标志方位的词语。本段最后一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全文总结,布置作业

  结束语:愿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用你智慧的眼去观察生活,用你热情的心去感受生活,愿你发现生活中的美,愿你的生活如花一样灿烂.。

济南的冬天教案2

  济南的冬天

  整体感知

  1、读课文

  2、提到冬天,你会有什么感觉?会想到些什么?

  3、但是济南呢?“

  4、那谁说说济南冬天最大的特点?

  5、能说一下为什么会“温晴”吗?理由是什么?

  与北平相比无风声,与伦敦相比无重雾,与热带相比无毒日

  6、这是写作方法:对照比较法。

  7、我想请个同学来读一读第一段,那位同学勇敢站起来呢?

  师:很好,声音很洪亮。

  8、老舍先生想告诉大家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那么作者是选取了哪些具体的景物来描绘济南特有的动人冬景的呢?

  生:山、雪、水

  生:阳光、村庄。

  师:不错,老舍先生在描绘济南冬天这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时,巧妙地运用人的感官角度的词语和生动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了济南冬天的景色,抒发自己的喜爱之情。你能找到吗?

  生:作者用了“青黑”、“全白”、“银边”、“蓝天”、“草色”、“白”、“暗黄”、“微黄”、“粉色”

  生:还有“银边” “草色”

  师:很好!这些词语色彩鲜明艳丽,修辞有吗?

  生:比喻、拟人

  生:“日本看护妇”, “露出肌肤”

  师:贴切的景物描写使人感到小雪中的济南依然温暖如春。在这段景物描写中,抒发了作者对济南无比热爱的真挚情怀。

  师:在第3自然段,文章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

  无人回答

  9、以前我告诉大家,写景的方法大家还记得有哪些?

  生:从远到近

  生:寓情于景

  生:借景抒情,还有移步换景

  师:我们在记叙文中,写景物可以按方位写,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前至后,可以按时间的顺序写,可以依据白天、黑夜或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深夜的先后顺序来写,也有的按春、夏、秋、冬的季节变换顺序来写。还有,要充分运用修辞手法。《济南的冬天》是按照空间顺序,从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有层次地写出秀美的山景。

  师:我们中国人就是喜欢山水,只要一提到山,那么肯定要谈一谈水,老舍先生呢,也是一样,济南有山有水,前面大家分析了山之美,那水呢?水有什么特点?哪位同学能用同样的方法来分析一下?

  生:“绿”就一个字。

  师:不错,歌曲改编。他说的没错,济南的冬天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这是人的.感官中的?

  生:视觉角度。

  10、是啊,我们学习就是要学以致用,以后谈到景物描写的时候像数学公式一样套一套很多问题就好解决了,写景除了视觉外还要注意运用什么?

  生:老师,我认为运用修辞方法。拟人,使水有了人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对济南无比的热爱之情。

  师:我们这个单元是有关于四季的文章,写景其实有很多共同之处,例如,朱自清?

  生:《春》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师:同学们分析的都很好。阳光也很有特色,老舍先生是结合什么来写的?

  生:山。

  师: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呢?

  生:比喻和拟人。

  师:这一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写,同时又可以写的生动形象。大家来总结一下吧。

  生:老师,我认为最重要是要抓住特点;二要运用修辞手法。

  生:老师,我觉得一定要流露感情。

  生:感官

  师:非常好!方法要有,也不能少了寓情于景。有感情地朗读你所喜欢的语段。

  布置作业

  仔细观察自己家乡冬天的景色,倾注你对家乡的无限热爱,借鉴本文的写法,将最有特色的景物写出来。自拟题目,字数不限。

济南的冬天教案3

  一、知识目标

  1.需要掌握的字的读音:

  伦敦 宽敞 水藻 济南 贮蓄 镶 响晴 温晴 安适 秀气

  绿萍 澄清 空灵 水墨画 蓝汪汪

  2.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

  响晴 唤醒 空灵 境界 慈善 贮蓄 狭窄 澄清 设若 宽敞 着落

  二、能力目标

  1.体会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述的方法。

  2.体会本文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

  三、情感目标

  《》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散文。文章生动而真切地描写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山青水绿、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阅读时要注意体会老舍先生对济南山山水水的一片深情。

  一、主题思想

  《》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散文。文章生动而真切地描写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山青水绿、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二、思路结构

  《》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先通过对比,总写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赞扬济南是个宝地。然后用了三段文字写济南的山,由济南的地理环境想象小山充满温情,再写到雪后的山景等。最后写济南的水,紧扣暖字来写,写出水的澄清和多情,充满赞美之情。最后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概括以上所写,与开头宝地相呼应并扣题。

  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写济南的天气。第二部分(2-结尾)具体写济南冬天的山水景物。第二段为过渡段。

  三、情景交融的写法

  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

  作者对济南山山水水的深厚感情,一方面描写景物时做到了情景交融,另一方面,有时又直接抒发感情。阅读时应当细心揣摩,体会意境,并注意那些直接抒发感情的语句。如: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那些小山太秀气都是直抒胸臆的句子。结尾一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看似平淡,却蕴含着我爱,我爱冬天的.济南的无限情意。

  还有一些虚实结合的句子,如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等,不仅写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饱含着作者的喜爱之情,阅读时也要注意体会。

  四、清新朴实的语言

  本文语言清新朴实,充分展示了作者散文的主要风格。

  文中词语的运用十分讲究,如写没有大风,是没有风声的;说济南的山坡上有小村庄用的是卧一词,恰当地渲染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传神地画出了小村庄和小雪的神态,就好像它们都有灵性一样;写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一个镶字,就好像是山尖、小雪有意为之,而且好像是巧匠的妙手,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语言是那么清新朴实,好似拉家常一般,丝毫没有故作高深之态,但又非常讲究,值得仔细玩味。而文中使用了大量口语,如准保暖和、着落、干啥等,富有生活气息,并且带有老北京的语言色彩。

  五、比喻与拟人手法的运用

  文章较多地运用了比喻、拟人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地表现了济南冬天的特点,寄寓了作者的赞美之情。如不说树尖上落满了雪,而说顶着一髻儿白花,又比作日本看护妇,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充满诗情画意。又如写薄雪害羞的情态,写露出粉色容颜的山腰,等等,突出了它们娇美的情态和小山秀丽的景色。

  六、预习指导教学方法建议

  可以采用画面再现法。很多文质兼美的选文如画一般,预习时可让学生用画笔再现课文的内容。若能画出来,学生对课文也就理解了。预习《》,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画出小山雪景。

  七、诵读训练教学方法建议

  在诵读训练中,要指导学生把握好语势。语势是声情表达时的自然态度的流露,有时还伴以面部表情、眼神、手势、动作等肢体语言,具有渲染气氛、强化语感色彩功用。在课堂上要多进行情境描绘,把学生带入温晴的境界中,启发他们体会感情,再指导表情朗读,更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济南的冬天教案4

  【教材分析】

  〖课文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济南的冬天》是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中的第2篇课文。它是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老舍在1931年初写的一篇通过描绘济南冬天美丽景色来抒发感情的写景散文。

  根据该单元要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领略自然景物的美,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揣摩精彩的词语、句子和段落,还要练习精读的技能,并作适当的摘录的总的教学目的;以及这篇文章描绘景物,语言准确生动,多使用比喻、拟人手法,融情于景,表达了作者鲜明的印象和感受。其中描写最形象最生动的是第3段和末段。而作者感情的抒发也非常别致,非同一般,不是采取直抒胸臆的方式,而是采取表达一种感受的方式,将自己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不露痕迹的依附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因此显得格外自然真挚,富有感染力的认识上,我定下了本文的教学目的和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⑴ 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的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⑵ 理清本文的层次结构。

  2、能力目标:

  ⑴ 培养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能力。

  ⑵ 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3、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描写景物的方法,以及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侧重讲析第3段和第5段。教学难点则是作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方法】

  1、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

  据新《大纲》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里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我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使他们在教师的主导下围绕中心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

  首先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美读散文,在读的过程中思考提出的疑问,最后在教师适当的点拨、归纳、小结中赏析课文,理解本文中作者的感情。

  2、采用电教平台、录音等电教手段,扩大教学容量。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电教平台、录音等电教手段来丰富教学手段,扩大了教学容量;这样既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又通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

  3、本文文质兼美,适于朗读,教学中引入诵读法。

  《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指出:“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本文是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适于朗读,所以在文章的讲析中引入了诵读法教学,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领悟文章描景绘物的美。

  【学法指导】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的指导,采用了主体思维法、小组讨论法及反馈练习法。

  在指导过程中,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根据一系列紧扣教学的问题,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并在课文赏析后完成课后问题进行巩固。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到会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知识具体,内容充实,需要掌握的东西比较多。因此我在教学上安排三节课的时间,我的教学设想是,第一课时初步理解文章内容及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第二课时通过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品析语言并充分感受作者的感情。第三课时将本文与朱自清的《春》的比较,理解散文的特点及作用。本说案只说明第一课时。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的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2、理清本文的层次结构。

  3、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指导归纳法,诵读法。

  〖教仪

  课件。

  〖教学步骤

  这节课我是按“引入新课──讲授新课──反馈练习──归纳总结”进行教学的。

  1、引入新课:我先对布置的预习作业进行抽查并明确生字词答案;然后以简洁的话语引入新课,用课件对作者及与课文有关的经历进行介绍。

  2、讲授新课:在讲授前,让学生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朗读,使学生感知课文,问题用课件打出如下:

  ⑴ 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

  ⑵ 济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文中写了三幅山景图,还写了水色,各突出了什么特点(抓关键词概括)?

  三幅山景图之间有什么关系?

  四幅景物图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⑶ 文中渗透作者对济南的冬天什么样的感情?

  ⑷ 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

  朗读课文后,围绕以上问题对课文进行赏析;在赏析过程中,我把问题与课文结构的分析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先阅读1~2节,并讨论解答两个问题:

  ⑴ 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作者在文章的开头是怎样表达的?

  ⑵ 济南冬天的这种特点是源于什么样的地形特点?

  明确:

  ⑴ 通过对比,写出了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是:无风声、响晴、温晴。

  与北平相比──无风声

  与伦敦相比──无重雾(响晴) }宝地

  与热带相比──无毒日(温晴)

  ⑵ 济南的地形特点:“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是北边缺着点口儿。”,决定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让学生试着画出这种地形,体会其特点,教师可根据学生画出的地形图作小结。

  接着,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研读3~5节,并作重点分析:

  ⑴ 济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文中写了三幅山景图,还写了水色,各突出了什么特点,三幅山景图之间有什么关系?第3小节和第5小节在写景顺序有什么不同之处?

  ⑵ 第3小节和第5小节在抒发感情和修辞运用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

  在分析中除了使学生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的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对课文内容有更深一层的了解,也提及作者所用的比喻、拟人手法,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好准备。

  学生讨论后明确:

  ⑴ 阳光朗照下的山──温静;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城外的远山──淡雅;水色──绿。第一幅图是总写,第二、三幅图是具体写。

  写山景:自上而下的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写水色: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

  ⑵ 作者在第3小节对薄雪覆盖下的山的描绘和第5小节对水色的描写中都体现了对冬天的喜爱、赞美之情;都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3、反馈练习: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讲授及自己的笔记,朗读课文后用自己的话语解答课后练习题一,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领会作者的感情。

  4、归纳总结:在学生完成练习的基础上,归纳出作者写北国的冬天,不着眼于“寒”而着眼于“暖”,不着眼于“壮”而在于“秀”,是本文的一大特点。并与学生共同解答:文中渗透作者对济南的冬天什么样的感情?

  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解答中使学生了解作者在文中处处渗透着对济南冬天的喜爱,抒发了赞美之情。标题不可以换。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进行最后的课文巩固。

  5、布置作业:

  ⑴ 文中有哪些比喻、拟人句用得好,找出来,想想为什么写得好?哪个词语用得最妙?好在哪儿?

  (美句赏析,着重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⑵ 假设要给一个从没到过济南的人讲讲济南美丽的冬天,参照课文,你将分哪几个方面讲?着重讲哪几个精彩的片断?

  (设题意图:主要是引导学生从总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抓住重点,找出自己认为精彩的片断,并训练学生的复述能力。)

  ⑶ 在小组或班上向大家说说你家乡的冬天是什么样子,再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将你家乡冬天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字数不限。

  (此题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提示学生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抓住景物特点来写,目的是将阅读之所得转化为写作之所能,是阅读的迁移与深化。)

  【二点补充】

  〖时间安排

  引入新课(3分钟)──讲授新课(30分钟)──反馈练习(10分钟)──归纳总结(2分钟)

  〖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

  老舍

  与北平比 城──晒、睡、躺

  济 ──无风声 阳光朗照下的山──温静; 冬

  南 天

  的 与伦敦比 “温晴”山景 的

  冬 ──无重雾(宝地) 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 济

  天 南

  与热带比 水色──绿。

  ──无毒日 城外的远山──淡雅;

  作者借景抒发了赞美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深挚的爱。

济南的冬天教案5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3、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一、设景导入

  我们盼望万紫千红的春,我们迷恋果实飘香的秋,可那白雪翩飞的冬,虽然寒风凛冽,可那树尖上顶着一朵白花的美丽又怎么不令人神往呢?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就充满了无限的魅力,它给人留下的不再是萧瑟,不再是寒气袭人,它那里充满了温情。好可爱、好可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份温情吧。(利用多媒体投示出课题及学习目标,背景选择白雪覆盖的小山,白雪映着红日,营造一个温暖响晴的冬天之景。)

  二、师生共赏

  1、师生同读

  ①放师读录音(播放朗读录音,多媒体投示背景,动感播放课文字幕)

  ②生分成两组比赛朗读

  ③师生读自己最喜欢的语段,在旁边批注喜欢这一段的理由。

  ④完成课后思考题一(生小声读课文理出文章脉络)

  生:讨论交流③④。师归纳文章脉络:开头写济南冬天的天气(对比)——写济南的山(阳光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远山)水(清澈、透明)

  2、师生同赏

  找出文中的比喻、拟人句子填在下表中,并说说用上它们的好处。(开放性题,答案不求一致,重在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情能力。)

  比喻句:好处:

  拟人句:好处:

  3、师生同议

  ①分小组交流自己找出的'句子和理由。

  ②全班交流

  ③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三、写作尝试

  ⑴分小组讲述自己家乡冬天的景象

  ⑵借鉴本文的写作方法将家乡最有特点的景物描写出来

  ⑶评价提高

  分组评价,选择最优美的文章在全班交流。

  四、友情链接

  课后在网上查阅老舍的生平及他的重点作品,把它摘下来。查阅描写冬景的文章,每人选择一篇下节课全班交流。

济南的冬天教案6

  【学习要点】

  拟人修辞在写作中的运用

  ☆温故知新☆

  ☆课堂探讨☆

  要点一:拟人修辞在写作中的运用

  【探究活动】

  赏析“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教师释疑】

  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

  【讨论明确】

  用一“晒”、-“睡”、-“醒”,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课堂提升】

  《冬雨》(10分)

  ①清晨,拉开门迈入楼道,就听到楼顶的木制盖板上“沙沙”、“吧嗒”、“乒乓”的声音。

  ②北国的冬天不正是下雪的季节吗?在这“大雪”的节令,在一场瑞雪之后,竟然下了一场小雨!听惯了西北风的呼啸,忽然听到这雨声,让人觉得严冬已过去,又置身于春风春雨中了。那雨声使我不禁联想起广东音乐,“沙沙”声宛然《沉醉东风》中轻缓细切的弹拨乐,“吧嗒”、“乒乓”的大雨点儿声,多像《雨打芭蕉》演奏到一处小高潮之际那美妙的韵律。

  ③楼外,雨小,雾大。雨,淅浙沥沥,如丝如缕,东飘西洒,悄无声息,要不是偶有几个大雨点,你就看不见它。冬雨虽然似乎来错了季节,却也有情,落在你的脸上、脖子里,并不给你寒意,也不让你产生淋漓之苦,只是凉丝丝的,你会顿生一种特殊的轻柔、清新和亲切感。

  ④冬雨会躲进雾里,跟你捉迷藏,神秘兮兮的。雾蒙蒙,隐住村镇,裹住树,笼着一个神秘的世界。近处,雾中房屋、树木、电杆,朦朦胧胧,影影绰绰,似海上若隐若现的山岛,,又如烟波中耸着桅杆的船舰。雾也有情,好似跟你逗戏,给你“画”个“圈”,你往前,她就后退,你退回来,她又悄悄地追过来,你喝喊,声音似落进大海里,杳无回音。

  ⑤雾缓缓消退,树木从雾的纱幔里走出来。杨树虽已落尽了叶子,然而,那擎在枝头的绛褐色的苞头,经雨水润泽,有些膨胀,像初春欲放的苞蕾。远眺小溪旁那一排排一丛丛年轻的柳树,尚存几许绿色或淡黄的叶子,乍一看还真有几分柳枝鹅黄泛青、“依旧烟笼十里堤”的韵味呢。

  ⑥雨更小了。人们立在雨中谈笑,小孩子们蹲在如镜的小水洼边,和自己的影子相视而笑,指点着,戏逗着。不少人打了伞,红的、黄的、草绿的、天蓝的……饰着各种图案,远看,仿佛翩翩的彩蝶。此时此景,在许多人的眼中、心中,花伞已远非遮雨的工具,而是艺术品,是生活的装点,是美的一部分,似乎也寄寓了对春的渴望。应该说,在北国,冬雨总该是不正常的,而这“不正常”却也令我别有情愫,启发了我的新思维,让我体味到造物主的“不拘一格”、无穷变化。冬雨不是老皇历,老皇历有些页码念不得了。不是吗,这几年,在不少发奋图强、追求高远境界的人们的心里,严寒的冬在缩短着.温暖的春在提前着,火热的夏和金灿灿的秋似乎在延长着。

  ⑦一位大作家说过,既然冬天已经来临,春还会远吗?

  ⑧冬雨,你该是春的急先锋、春的精灵,你勾起我对春的向往和呼唤,让我早早地盼起春来。你牵着我的思绪超越了一个严寒而没有绿野和鲜花的季节,让我似乎看到一个万紫千红的季节已经早早来临。

  1.①②③段依次从觉、觉、觉等感官写冬雨给人们带来的美好感受。(3分)

  【答案】听视触(每空1分)

  【解析】试题分析:学生了解写景的角度,从原文中找出依据来进行分析,如:“听到楼顶的木制盖板上“沙沙”、“吧嗒”、“乒乓”的声音”这是从听觉角度来进行描写。学生分析合理即可。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④段中“冬雨会躲进雾里,跟你捉迷藏,神秘兮兮的。”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说说这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4分)

  【答案】拟人(1分)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的细小、轻柔的特点,又赋与了它人的情态,像个调皮的小孩子,活泼可爱,富有情趣。(言之成理即可)(3分)学%科网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②段“在一场瑞雪之后,竟然下了一场小雨”中的“竟然”二字是针对“”而言的。(从原文中找句子回答)(3分)

  【答案】“北国的冬天不正是下雪的季节吗?”(3分)

  【解析】

  试题分析:学生感知文本内容,学会在文章中找出照应的内容,又要学会概括内容的能力。此处能总结概括出照应句子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济南的冬天》精讲

  【学习要点】

  拟人修辞在写作中的运用

  ☆温故知新☆

  ☆课堂探讨☆

  要点一:拟人修辞在写作中的运用

  【探究活动】

  赏析“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教师释疑】

  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

  【讨论明确】

  【课堂提升】

  《冬雨》(10分)

  ①清晨,拉开门迈入楼道,就听到楼顶的木制盖板上“沙沙”、“吧嗒”、“乒乓”的声音。

  ②北国的冬天不正是下雪的季节吗?在这“大雪”的节令,在一场瑞雪之后,竟然下了一场小雨!听惯了西北风的呼啸,忽然听到这雨声,让人觉得严冬已过去,又置身于春风春雨中了。那雨声使我不禁联想起广东音乐,“沙沙”声宛然《沉醉东风》中轻缓细切的弹拨乐,“吧嗒”、“乒乓”的大雨点儿声,多像《雨打芭蕉》演奏到一处小高潮之际那美妙的韵律。

  ③楼外,雨小,雾大。雨,淅浙沥沥,如丝如缕,东飘西洒,悄无声息,要不是偶有几个大雨点,你就看不见它。冬雨虽然似乎来错了季节,却也有情,落在你的脸上、脖子里,并不给你寒意,也不让你产生淋漓之苦,只是凉丝丝的,你会顿生一种特殊的轻柔、清新和亲切感。

  ④冬雨会躲进雾里,跟你捉迷藏,神秘兮兮的。雾蒙蒙,隐住村镇,裹住树,笼着一个神秘的世界。近处,雾中房屋、树木、电杆,朦朦胧胧,影影绰绰,似海上若隐若现的山岛,,又如烟波中耸着桅杆的船舰。雾也有情,好似跟你逗戏,给你“画”个“圈”,你往前,她就后退,你退回来,她又悄悄地追过来,你喝喊,声音似落进大海里,杳无回音。

  ⑤雾缓缓消退,树木从雾的纱幔里走出来。杨树虽已落尽了叶子,然而,那擎在枝头的绛褐色的苞头,经雨水润泽,有些膨胀,像初春欲放的苞蕾。远眺小溪旁那一排排一丛丛年轻的柳树,尚存几许绿色或淡黄的叶子,乍一看还真有几分柳枝鹅黄泛青、“依旧烟笼十里堤”的`韵味呢。

  ⑥雨更小了。人们立在雨中谈笑,小孩子们蹲在如镜的小水洼边,和自己的影子相视而笑,指点着,戏逗着。不少人打了伞,红的、黄的、草绿的、天蓝的……饰着各种图案,远看,仿佛翩翩的彩蝶。此时此景,在许多人的眼中、心中,花伞已远非遮雨的工具,而是艺术品,是生活的装点,是美的一部分,似乎也寄寓了对春的渴望。应该说,在北国,冬雨总该是不正常的,而这“不正常”却也令我别有情愫,启发了我的新思维,让我体味到造物主的“不拘一格”、无穷变化。冬雨不是老皇历,老皇历有些页码念不得了。不是吗,这几年,在不少发奋图强、追求高远境界的人们的心里,严寒的冬在缩短着.温暖的春在提前着,火热的夏和金灿灿的秋似乎在延长着。

  ⑦一位大作家说过,既然冬天已经来临,春还会远吗?

  ⑧冬雨,你该是春的急先锋、春的精灵,你勾起我对春的向往和呼唤,让我早早地盼起春来。你牵着我的思绪超越了一个严寒而没有绿野和鲜花的季节,让我似乎看到一个万紫千红的季节已经早早来临。

  1.①②③段依次从觉、觉、觉等感官写冬雨给人们带来的美好感受。(3分)

  2.④段中“冬雨会躲进雾里,跟你捉迷藏,神秘兮兮的。”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说说这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4分)

  3.②段“在一场瑞雪之后,竟然下了一场小雨”中的“竟然”二字是针对“”而言的。(从原文中找句子回答)(3分)

济南的冬天教案7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四季景色呈现出迥然不同的个性特色。多次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以及极富表现力的语言,紧扣“温晴”二字,描绘了一幅济南冬景图,字里行间流露着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现在,让我们在著名文学家老舍先生的引导之下,一起——

  1.感受济南冬天的美,体会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真挚感情。

  2.学习从不同角度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3.品析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描绘景物的语句。

  4.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走进作者

  一、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市人。1912年入北京师范学校,爱上了文学。1924年应聘去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中文。1930年回国,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任教。1937年,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这是一首“旧时代的葬歌”,小说被译成十几种外国文字,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老舍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从1950年至1965年,仅剧本就写了十多部,其中影响最大的如《龙须沟》(1951)、《茶馆》(1957)。1951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二、写作背景

  老舍1924年只身应聘去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中文。他身居异国,饱尝了寄人篱下的孤独之苦。他在另一篇中写过这样的话:“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想北平》)为了结束这“没有家”的寂苦生活,他终于在1929年夏动身回国,但因路费不足,又在新加坡留了半年,直到1930年春才回到上海,同年夏应邀到山东济南齐鲁大学任文学院副教授,并编辑《齐鲁月刊》。由于这样的经历,老舍回到祖国,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便抑制不住强烈的爱国之情,写下了《济南的冬天》。

  三、相关知识

  [北京娱乐信报20xx年6月23日] (十大文化偶像出炉) 时间:6月6日—6月20日 参加人数:14万多人 一直以来争议很大的 “二十世纪文化偶像评选活动”于6月20日正式揭晓,十大获选偶像名单出炉,老舍以25220票位居第五。一个广泛流传的故事说的是,如果老舍不是自投太平湖自尽,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就将授予他。作为一名满族作家,老舍狂热地迷恋单弦、大鼓这些俗文化,他的小说深刻地反映了老北京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话剧《茶馆》更是戏剧史上的一块丰碑。

  融入文本

  一、跨越障碍

  1.生字辨识

  济(ǐ)南 奇迹(ì) 伦敦(dūn) 暖和(hu)

  着(zhuó)落 髻(ì) 看(ān)护 镶(xiāng)

  宽敞(chǎng) 水藻(zǎ) 贮(zhù)蓄 澄(chéng)清

  2.重点词语注释

  [响晴] 晴朗无云。 [响亮] 这里指天气晴朗、燥热。

  [温晴] 温和晴朗。 [安适] 安静而舒适。

  [水墨画] 中国画中纯用水墨画的画。 [贮蓄] 存放、储藏。

  [澄清] 清澈明亮。 [空灵] 清净透明。

  3.同义词辨析

  宽敞 宽阔

  宽敞:宽阔,宽大。本课例句:“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

  宽阔:宽广空旷。

  二、整体解读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写济南冬天的天气,突出“温晴”。】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鸟瞰全城,写阳光下济南的全景。】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这一段按照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间顺序层层铺写,把各个细部的色、态、光一一展现出来。】

  【作者从色彩和变化两个角度描写了山上的矮松、黄草和薄雪等景色。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再现了冬天济南周围的小山,在白雪与蓝天的相映中的雪色与草色、雪光与日光交融的情态。】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以上两段写小雪后的山色,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图。第三段是近看,第四段是远望。】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写济南的水色。极力描绘水藻之绿,衬托水的清澈透明。】

  【作者使水藻啊,垂柳啊,水啊都带上了感情,似乎都在为这个济南美丽的冬天着想,添一点美。景活了,情也就出来了。作者一连用了五个“绿”,一个写绿萍,四个写水藻,用“绿”来衬托水的清澈、透明。】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收束全文,与开头呼应。】

  “像我”独立成句,突出了“我”的感受,表明济南的冬天和“我”心中的冬天实在大不一样。

  与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突出“温晴”的特点,为下文作铺垫。

  “请闭上眼睛想”一句,引导读者进入作者所描绘的境界。

  “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一句,用商量的口吻,使人感到非常亲切,饱含了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这是济南地理环境的特征,也是济南“温睛”的原因。

  “顶”字准确地表现了树尖上一身儿白花的位置和形状。“好像日本看护妇”是对小雪后矮松秀美形态的比喻,借矮松写出雪的形态。一个“镶”字,就好像是山尖、小雪有意为之,而且好像是巧匠的妙手,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暗黄”的“暗”字非常准确地绘出了冬天枯草和秋天枯草色彩的区别。“穿”字准确表现了雪、草覆盖的状态。

  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描绘了夕阳斜照下雪色娇美的情态。

  赞美小雪后济南小山的秀美,一个“大”字,赞美之情全出。

  “卧”字恰当地渲染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传神地画出了小村庄和小雪的神态,就好像它们都有灵性一样。

  “冒着点热气”的“点”字用得十分准确:“点”字是扣住济南冬天的“温”写的。冒热气,但只是一“点”,这就是“温”。如果去掉“点”,变成“冒着热气”,那就不是“温”,而是“热”了。

  “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个比喻扣住了济南冬天的“晴”因为晴,天空无云,才“空灵”;因为晴,天空蓝汪汪的,才像块“蓝水晶”。

  最后一段中,“这”是指济南的冬天“温晴”、“慈善”、“秀气”、“像水墨画”、“水色澄清”等,蕴含着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问题研讨

  1.标题是“济南的冬天”,结句是“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为何“济南”与“冬天”位置互换?

  (1)《济南的冬天》因“冬天”为中心词,见此马上会生冬天之感:朔风扑面,大雪纷飞,厚雪冰棱,无一不透出一股袭人的寒气。可读过全文,响晴取代了暗晦,阴冷被煦暖替换,作者结句为“冬天的济南”,把中心词换成了“济南”,则突出了济南的冬天特有的韵致,使读者经历了从切肤之冷到响晴之暖的转化,确实胜人一筹。

  (2)《济南的冬天》作为中心词的“冬天”是一个时令,给人以笼统抽象之感。作者以抽象造成迷离的悬念(到底什么样),接着以生花妙笔写出具体的冬天的济南。山是摇篮似的山,秀气的山,小水墨画似的山;水是冒着热气的水,深得发蓝的水,澄澈透明的水。结尾主词与偏词的互换,标志着从无形写到有形,从无色写到有色,从迷离的虚写到形、色俱佳的实,终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驻笔,真是水到渠成,再自然不过了!

  2.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试分析本文如何运用此法写出济南冬天暖和舒适的特点。

  本文开篇先以衬托之法写济南的冬天“没有风声”、“响晴”,突出“暖和安适”,下面便重点写了济南的山水。以小山的秀气、美景衬其“暖和”,再以两个“卧”字衬其“安适”。接下来写水,“不结冰”、“冒热气”、“水藻真绿”、“垂柳照影”衬出暖和舒适的气氛。

  3.这是一篇成功的写景散文,全文充满诗情画意,反复诵读后,不免让人产生遐想:那是怎样的一幅令人陶醉的图画呀!总该要亲眼看看才心满意足。产生这样的效果,与作者高超的写景艺术是分不开的。你感受本文有哪些艺术特色?

  (1)作者从纷繁的景物中,抓住主要物景的主要特征来进行描写。沈括说:“大都山水之法,盖以大观小,如人见假山耳。”老舍正是用的“以大观小”的构图取景法。作者对济南大地作了简笔的写意描绘:绘城,不绘城的东南西北,只绘冬天济南的秀美睡态。绘山,不绘山的上下左右,只抓住小山的主要特征:“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绘人,不绘形体,只绘济南冬天人物情态的最主要特征:“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正是因为抓住主要特征进行描绘,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①直接抒发感情。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②创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赞美的真情。③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如“树尖上顶着一霎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等,不仅写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饱含喜爱的心情。

  4.本文与朱自清的《春》都是写景散文中的精品,试比较两篇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相同点:①两篇都是写景抒情的散文,都表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②抓住特征写景,情景交融。③脉络清晰,层次井然。

  不同点:①《春》描绘了五幅“春景图”,《济南的冬天》是一幅完整的“山水画”。②《春》侧重于近处的`细致观察,《济南的冬天》侧重于远景的观察,且从不同角度观察景物,特点有所变化。③语言运用的不同:《济南的冬天》一般都用整句,《春》是整句和散句结合。

  5.你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出作者对济南的赞美之情?

  甲生: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三组对比,突出它的“温晴”,赞誉济南是个“宝地”。

  乙生:“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那些小山太秀气。”由济南的雪后山景,想象一位秀美、娇小的姑娘穿上花衣的情态,喜爱之情不言而明。

  丁生:“古老的济南……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三笔两笔就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了作者赞美的真情

  师评:同学们说得都很好。我再补充一点:“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这就是冬天的济南。”在作者笔下,济南是一块晶莹绚烂、玲珑剔透的水晶,是人间的瑰宝。

  6.本文是从哪两方面来表现济南冬天的特点的?

  济南的冬天——“温晴”

  济南的山:鸟瞰全城 济南全景

  一城山色 雪后斜阳

  济南的水:城外远山 卧雪眠房

  岸边垂柳 绿萍水藻

  四、语言品析

  1.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作者想到的,为什么恰是“摇篮”?只因为“形”似吗?如果是,那作者为什么不说“竹筐”?)

  “小山”挡住了“寒”风,让山圈里的济南人感到温暖;“摇篮”能挡住“寒”风,让摇篮里的孩儿感到温暖。温暖,是“摇篮”与“山”的“神”似点。“竹筐”则不具备这些。

  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这里为什么用一个“卧”字?与的什么地方相呼应对?)

  “卧”字用得很贴切。济南城外的小村庄被作者赋予了生命和感情,它们都“安适地睡着”,尽情享受这“温晴”的天气。这“卧”字正好与第二段中的“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相呼应,用拟人的手法写活了济南。

  3.天儿越睛,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分水里照个影儿呢!(景物本身是没有感情的,可是作者往往把它们当“人”来写。试说说加点的部分应如何理解,有什么好处。)

  “不忍得冻上”表示水对“绿的精神”的爱怜,对垂柳的心疼。“在水里照个影”表明垂柳也爱美。这样,不仅描写了藻绿、水清、柳美,而且通过它们的相互爱怜表现它们的协调配合,构成一幅完美的图画,并使人感到这些景物好像有了灵性而更加热爱它们。

  提至“摇篮”,唤起了你的什么感受?是不是感觉仿佛又回到妈妈的怀抱——温暖舒适。这正是小山的可爱之处。

  你注意过小雪后房屋的情态吗?好好观察观察吧!

  你能感受到景物间相互爱怜的情趣吗?你是不是更加热爱它们了?

  体验活动

  1.老舍在齐鲁大学任教时写过《一些印象》,其中包括《济南的秋天》、《济南的冬天》。济南的冬天已如此令人向往,济南的秋天又有什么特点呢?课下阅读老舍的《济南的秋天》,你一定能有所发现。

  2.实地观察某处的景物特征,仿照课文,写一篇题为“××的冬(春)天”的短文。

  练习全解

  一、作者笔下的济南冬天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表现这一特点的?

  作者笔下的济南冬天最突出的特点是“温晴”。本文首先写济南冬天的天气。通过与北平、伦敦及热带地方的对比,突出济南冬天的“温晴”,赞誉它是个“宝地”。“温晴”二字,统领全文。在写过对济南的总体感受之后,分别写济南冬天的山和水。文中二至四段写济南冬天的山。依次写了阳光照耀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以及城外远山,寥寥数笔,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第五段描写济南冬天的水。极写水藻之绿,衬托出水的清澈透明。写水“不忍得冻上”,具体表现了济南冬天的“暖和”。继而又拓展视野,将天光、山景、水色融为一体,将济南描绘得明丽多彩。最后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束全文,既点题,又深化题意。

  二、细读课文第三段,说说作者如何形象而有序地描绘了雪后山景的美妙。

  先说写作顺序:第一句先用“最妙”二字概括雪后山景的特点。然后分别描写了小雪下的矮松、山尖、山坡和山腰的不同风景色,基本是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来写的。

  再说写法特点:最主要的特点是描写多用比喻、拟人,语言形象生动。写雪落在矮松上的景色,作者把它比喻成“日本的看护妇”,非常贴切,而且新颖;描写山尖上的雪,把它比作给蓝天镶上的“一道银边”;写山坡景象,把那种黄白相间的景色比喻成“带水纹的花衣”,把山坡本来的面貌比作“山的肌肤”,色彩和形态逼真,富有动感,十分传神;而写夕阳下山腰的雪景,则把山上的薄雪当人来写,说它“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三、朗读下列三组句子,体会每组两个句子之间的细微差别,并讨论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本题中的几组句子,它们的不同点就是每组中第一个句子分别用了语气词“呀、吧、呢”。在表达效果上,第一组,用了“呀”,就把作者发自内心的感慨和赞叹之情传达出来,而这种感慨和赞叹之情又是在不经意间表达出来的,读起来让人感到自然、亲切;第二组,用了“吧”,不仅表达了推测的意思,而且增加了商量的语气,希望得到对方的认可,读起来非常亲切;第三组,用了“呢”,使语气变得更加舒缓、自然。

  这些词语反映出老舍语言的一贯特色:亲切自然,娓娓道来,就像和老朋友话家常一般,但在平易朴实之间,又时时闪烁着作者非凡的智慧和语言方面的灵性。这种语言上的杰出成就正是作者长期积累、不断琢磨的结晶。

  四、反复朗读全文并背诵第三段,体会作者亲切、自然的语言特点。

  此题旨在引导同学们加强朗读,通过朗读,加强语言感受能力,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济南的冬天教案8

  【训练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重点词语,品味积累语言,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朗读课文,感知内容,初步培养感悟散文的能力。学习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多方面地写景,表达自己的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现目标:

  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让学生学会用心感 受自然之美。

  【训练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揣摩词语,体会作者对景物的独特感受。

  学习比喻、拟人的作用。

  【训练课时】

  拟用两课时。

  第一课时:通过读、品语言,感受济南冬之美。

  第二课时:学习多方面写景的方法,片断习作。

  第一课时

  〖训练步骤

  一、由人们对冬季的一般印象,导入新课

  说到冬天,人们会想到寒冷的北风,纷飞的大雪。北方的冬天,给人的印象更是冰天雪地,寒风刺骨。可有没有一个地方的冬天如春天般温暖呢?

  二、整体感知

  1、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读,选适当词语说出对济南冬天的印象。

  2、听朗读录音,说出课文写了哪些景物?(脑中呈现哪些画面?)

  学生自由谈谈感受,语言要简洁。

  归纳(参考):阳光下的小山/薄雪中的小山/城外山景/城中水色

  三、品味语言

  作者为了让我们对济南温晴的冬天有个具体可感的印象,在描写景物时,发挥想象,用了不少精美的`富有情趣的语句。请在文中找出这些语句,选择其中你最喜欢的几句,说说喜欢的理由,体会其中用词的妙处。

  学生思考体味、朗读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说的最好。

  品句参考: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把济南比作小摇篮,生动形象地写出济南的可爱。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睡着、唤醒是拟人的写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卧字来写村庄,写雪,写它们状样、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

  那点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害了羞将雪赋予了人的情感,露出点粉色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微微词用得贴切,因是温晴而不是热带之热。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突出水的绿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况且还不可去掉,况且表达进一步申述,或补充、追加新的理由,还表示范围的扩大,况且还相配合,进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冻上的原因。

  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这是张小水墨画、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则创造了一个优美的意境,表达了作者赞美的真情。

  (这些语句,文中还有不少,学生说哪些,都可以,只要合乎情理即可。)

  朗读时注意语气、语调、语速及重音的把握,有感情地朗读。

  四、小结

  略。

  五、好地方,我们要留在心中;好语段,我们要记在脑中,背诵你最喜欢的一段

  六、书面作业

  1、抄写、解释读一读 写一写中的词语。

  2、课后习题二。

济南的冬天教案9

  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②理清思路,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

  ③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④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揣摩词语,体会作者对景物的独特感受。

  课前准备

  ①课前学生借助网络或图书,查阅一些有关济南的资料,依据课文内容设计一篇导游词。

  ②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课前布置学生去查阅有关老舍的资料,初步了解老舍及其代表作;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感受济南冬天的温暖,感受《济南的冬天》一文的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

  一、激趣引读,诵读积累

  1、创设情景,导人新课

  春天是昂扬向上的,她不仅带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还带来希望和力量。冬天带给我们的则是刺骨的寒冷,满目萧索和生活上的不便……北方的冬天,给人的印象是“萧杀”的,可能会令习惯于温暖的南方的人们惧怕而却步。但冬天也有雪后的美景、无限的生机和令人向往的温暖。在北方就有这样一个“温暖”的宝地,今天,我们就来追随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足迹,去感受“济南的冬天”(出示目标,板书课题。)

  ②学生交流自己查的资料,初步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

  老舍于1929年离英回国,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可见作者是怀着对“故乡”的深情来写的。(让学生了解这些,是为了理解为什么作者对济南的冬天如此了解,文中的情为什么那么浓。)

  2、诵读积累,整体感知

  ①学生听老师配乐朗读(也可放录音),并在听读中检查预习。

  掌握字词:镶、响晴、温晴、安适、肌肤、秀气、绿萍、水藻、贮蓄、澄清、空灵、水墨画、蓝汪汪

  ②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并思考问题:

  a.济南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

  b.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c.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a,济南冬天总的特点是无风、响晴、温暖的宝地。

  b,写对济南的总体感:“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总写)

  具体写: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温静

  写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再写城外的远山—一淡雅

  最后写冬天的水色——写水藻之绿,衬托水的清澈、透明。

  c.作者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济南冬天之美,又寄寓对祖国山河真挚的爱。

  二、合作探究,互动释疑

  1、合作探究

  整体感知后,对文章内容有了基本了解,学生合作探究,进一步深入理解文章。

  问题探究:a.济南冬天的总的特点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b,济南冬天的这种特点是源于什么样的地形特点?

  讨论明确:a.通过对比,写出了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是:无风、响晴、温晴。

  与北平相比——无风

  与伦敦相比一—向晴}宝地

  与热带相比——温晴

  b.济南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济南冬天的特点。

  《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10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是北边缺着点口儿。”

  此处学生可再体会:

  ①为什么称“小山”?——因为千佛山主峰海拔只有285米(本地有山可与之比较)。

  ②“圈儿”、口儿,,将“儿”字去掉可不可以?去掉和不去掉的各朗读一遍,比较一下效果。——答案是不可以。“儿”与“小”搭配,贴切地表现出其“小”,表达出一种由衷的“喜爱之情”。并让学生试着画出这种地形,体会其特点,教师可根据学生画出的地形图作小结。

  教师课堂小结:在济南的南面,距中心五里是著名的千佛山。它们确实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它东接佛懋山,西连南马鞍山、四里山,层峦叠翠,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正是这特殊的地形特点,使得济南的冬天“暖和安适”。

  2、研读赏析

  ①你最喜欢济南冬天的哪些景色?你认为语段中哪个词语用得最妙?妙在何处?

  ②有感情地朗读你所喜欢的语段,思考体味、揣摩作者的意图。

  示例:

  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把济南比作“小摇篮”,生动形象地写出济南的可爱。

  b.“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睡着”、“唤醒”是拟人的.写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c.“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卧”字来写村庄,写雪,写它们状样、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

  d.“那”点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害了羞”将雪赋予了人的情感,“露出点粉色’’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微微”词用得贴切,因是“温晴”而不是“热带”之热。

  e.“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突出水的“绿”’“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况且……还’’不可去掉,“况且’’表达进一步申述,或补充、追加新的理由,“还”表示范围的扩大,“况且…还”相配合,进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冻上”的原因。

  f.“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这是张小水墨画”、“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则创造了一个优美的意境,表达了作者赞美的真情。

  (如此要点,文中还有多处,学生说到了哪些,都可以,只要合乎情理即可。)

  《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10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3、修辞品味:济南的冬天,在老舍的笔下如此娇媚动人,是因为运用了大量比喻、拟人的修辞。文中还有哪些比喻、拟人句用得好,找出来,说说好在哪儿?

  a.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b.全在天底下晒着太阳,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巴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4、比较分析

  a.第3小节和第5小节写景顺序有什么不同之处?

  b.第3小节和第5小节在抒发感情和修辞运用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

  c.找出你认为写得美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想想为什么写得好?

  明确:

  a.写山景:自上而下的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写水色: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

  b.都是对冬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都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

  5、互动释疑

  进一步提问探讨,互动释疑,学生间可质疑,也可以向老师质疑。

  教师准备:

  a.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是以其突出特点“温晴”为主线贯穿全文的。

  b.作者紧扣这一点,三段文字写了冬天的山景,第5段写了冬天的水色,按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描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

  c.作者拓展想像,将天气、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

  d.文章多用比喻和拟人,形似且神似,生动贴切地表现出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春意,表达了作者喜爱赞美的深情。

  e.文章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最后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束。其含义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啊!这样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的算是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留下无尽的回味。

  三、联系生活,体验延伸

  1、体验反思

  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能描绘出这么精彩的画面,为什么语言能如此优美?体会在写法上与学过的课文《春》有什么相同之处?

  《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10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写好文章,必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经过内心感受揣摩才能成文。这两篇文章作者都写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甚至被外界景色感动了,而写出了真情,那些比喻、拟人才那么活灵活现,富有灵性,才能达到神似。

  归纳五点:

  a.细致观察

  b.抓住特征

  c.安排顺序(角度)

  d.运用修辞

  e.情景交融

  2、拓展延伸

  通过学习本文,你应该想到:在生活中只有认真观察事物,作文时才能写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发现和写出事物的“灵性”;真正动了感情,才能使你描写的事物真挚感人。平日里,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生活,关注周围的事物,多想多记,以丰富我们的生活积累,为写好文章打下牢固的基础。

  四、课文小结,布置作业

  1、课文小结:文章先与北平、伦敦、热带作对比,突出济南天气“温晴”的总特点;然后具体描绘济南的冬天特有的景致,写山景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又绘水色,处处渗透对济南冬天的喜爱。

  2、作业布置

  ①比较《春》和《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的异同。

  明确:都能抓住特征;安排顺序(角度);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采用情景交融的写法,色彩绚丽。《春》还从多种感官角度来描写。

  ②假如你是一位导游,冬季带领游客来济南,追随老舍的足迹,请你设计一下导游词。

  (此题是让学生用第一人称的方式,以“济南的冬天”一文为参照,介绍冬季的美景、设计行程。)

  应先介绍济南的历史、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以及与其有联系的几位名人(李清照、辛弃疾等)。游览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介绍冬景。

  ③请你仔细观察你家乡冬天的景物,倾注你对家乡无限热爱之情,借鉴课文中的某些写法,将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自拟题目,字数不限

济南的冬天教案10

  教材分析:

  本文是语言大师老舍的一篇写景散文。文章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使笔下的山、水、城、人跟这“温晴”天气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一幅温暖晴朗的济南冬天图景。

  学习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品味精妙语言,以达到提高语言分析能力,接受情感熏陶的目的。掌握写景状物的一般方法,并进行片段描写。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优美的语言。

  学情分析:

  前一课学习了《春》,学生对描写景物运用生动词语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有所体会,阅读这篇课文,宜引导学生自己理解。

  课前准备:

  ① 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②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课前布置学生去查阅有关老舍的资料,初步了解老舍及其代表作;查阅有关济南的资料,深入了解济南的地理位置,及其政治、文化背景,以开阔视野。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春天是昂扬向上的,夏天是热情奔放的,秋天是收获幸福的,谈到冬天,大家常会联想到那凛冽的北风、刺骨的寒流以及那肃杀的气象;又会想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辽远,想起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孤寂。北方的冬天,可能会令习惯于温暖的南方的人们望而却步,然而北中国的济南,由于特殊的地形,冬天非但没有一副严酷的面孔,反到是那么的“慈善”可亲、笑容可掬。今天,就让我们追随老舍先生的足迹,到济南去感受一下济南冬天特有的温馨,济南那秀气的山、澄绿的水。……

  可是在老舍先生的笔下,“济南的冬天”却是一个温暖的宝地。那么,今天我们就走进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去感知济南冬天的温馨,观看济南冬天的美景,好吗?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简介作者、作品

  老舍,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等。本文写于1931年春。2、词语教学:读背“读一读、写一写”结合课文辨析字型字意。

  3、思考问题:

  学生朗读全文,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写景的文章可按“找景物,抓特征”的方法阅读课文。请你运用这种方法自读课文,找出济南冬天的总的特征是什么?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表述。(温晴)

  (2)文中选取了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来描写济南的冬天?分别突出了这些景物的什么特点?(山景、水色)

  三、板书:

  济南的冬天

  (1)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是:温晴。

  与北平相比——无风声

  与伦敦相比——无重雾 (响晴) 宝地

  与热带相比——无毒日 (温晴)

  (2)景物:

  阳光朗照下的山——温静

  山景 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

  城外的远山——淡雅;

  水色 绿、清、亮

  3、课堂小结:

  文章先与北平、伦敦、热带作对比,突出济南天气“温晴”的总特点;然后具体描绘济南的冬天特有的景致,写山景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又绘水色,处处渗透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

  4、作业布置:

  (1)认真,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文章。

  (2)复习这篇课文的生字词,下一堂课准备听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巩固词语。

  二、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1、重点研读:薄雪覆盖下的山景图和水色图,品味语言。

  [问题]:

  (1)第3小节和第5小节写景顺序有什么不同之处?

  (2)第3小节和第5小节在抒发感情和修辞运用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

  (3)找出你认为写得美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想想为什么写得好?

  [明确]:

  (1)写山景:自上而下的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写水色: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

  (2)都是对冬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都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

  (3)比喻、拟人句。(美句赏析,着重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过渡):济南的冬天,在老舍的笔下如此娇媚动人,是因为运用了大量比喻、拟人的修辞。文中还有哪些比喻、拟人句用得好,找出来,说说好在哪儿?

  [讨论明确]

  (1)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2)全在天底下晒着太阳,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3)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2、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分析其中的精妙之处,学习语言分析的一般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仔细揣摩,尽量能口头表达,教师从旁点拨、补充。

  ——你喜欢文中哪些优美的语句?为什么喜欢?用简洁的语言来分析。 ——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分析其作用。并模仿举例。

  ——你认为好的语言应当具备哪些特点?应当如何品位语言的精妙之处?在文字表达上应注意些什么?

  三、体验反思。

  [提问]为什么济南的冬天的景色会如此动人?

  [明确]a.细致观察b.抓住特征c.安排顺序(角度)d.运用修辞e.情景交融

  四、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能描绘出这么精彩的画面,为什么语言能如此优美?体会在写法上与学过的课文《春》有什么相同之处?

  明确:都能抓住特征;安排顺序(角度);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采用情景交融的写法,色彩绚丽。《春》还从多种感官角度来描写。

  写好文章,必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经过内心感受揣摩才能成文。这两篇文章作者都写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甚至被外界景色感动了,从而写出了真情,那些比喻、拟人才那么活灵活现,富有灵性,才能达到神似。

  五、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本文,我们应该想到:在生活中只有认真观察事物,作文时才能写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发现和写出事物的“灵性”;真正动了感情,才能使你描写的事物“真挚感人”。平日里,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生活,关注周围的事物,多想多记,以丰富我们的生活积累,为写好文章打下牢固的基础。

  六、布置作业。

  请你仔细观察你家乡冬天的景物,倾注你对家乡无限热爱之情,借鉴课文中的某些写法,将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自拟题目,字数不限。

济南的冬天教案11

  教学目标:

  1 在反复的朗读中感受济南冬天带给人们的美好感觉。

  2 能说出济南冬天的特点,发现它独特的美。

  3 欣赏并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语言技巧。

  教学重难点:

  欣赏并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语言技巧。

  教学方法:

  赏读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备 统复备

  一、 介绍老舍及其作品

  1 先由学生介绍他们了解的老舍以及他的作品和语言风格。

  2 教师结合学生介绍作适当补充,突出《济南的冬天》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在下面的学习中更好地理解文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二、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倾听,与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及朗读的处理相比较,作好点评的准备。

  三、 学生点评教师的朗读。

  四、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 用温和、亲切、喜爱的语气语调朗读。

  2 感受济南冬天的特点,注意文中抓住了济南冬天的哪些自然景象来描写它冬天的特点的。

  五、学生代表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思考,要求:

  1 划出文中涉及的自然景象,比较后得出结论:文中对哪三种景象着墨较多?它们各有什么特征?

  2 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

  五、 学生思考后相互交流上述问题,教师作必要板书。

  参考板书: 济南的`冬天:暖、秀

  阳光朗照下的山——暖和、舒适、可爱、充满温情(小摇篮)

  山 薄雪覆盖下的山——娇美、秀气(看护妇、镶银边、穿花衣、害羞)

  城外远山————素淡、雅致(小水墨画)

  暖——不结冰

  水: 绿——温暖多情,富于生机(不忍冻)

  活——清亮通透(空灵的蓝水晶)

  (备注:说水还有清、静、净等特点也对)

  天气: 济南的冬天:无风声、无雾、响晴、温情

  (对比) 异地之冬:北平多风、伦敦多雾、热带日光

  第二课时

  初备 统复备

  一、 过渡语:许多时候,美是一种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东西,要将自己感受到的美描述出来,让所有读到它的人都享受到美,是需要一点语言艺术的。下面就请你们再次细细品味课文,找出你欣赏的语言,说说你欣赏的理由。

  二、 学生读课文,作批注。

  三、 学生交流,教师据实际情况点评,突出本文表现美的技巧。

  (参考意见:1 用词讲究 2 运用生动的修辞手法 3 虚实结合,联想丰富 4 直抒胸臆 5 创设意境,流露深情 6 对比烘托 )

  四、 创设情境,仿作练习。

  当你被济南的冬天深深吸引的时候,也许你沉睡的关于冬天的记忆在被唤醒,也许你神往的某地的冬天也童话般浮现在你的脑海里,那么就让我们也拿起笔,抓住一个最有代表性的景象,运用你刚刚学到的语言技巧,写下你心中最美的一处冬天。

  五、习作交流,作恰当点评。

  六、推荐课外阅读:老舍《济南的秋天》、《骆驼祥子》、《茶馆》

  课后学习:

  1 阅读推荐作品

  2 修改片段描写

济南的冬天教案12

  【教学目标】

  1.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领会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

  2.欣赏用词的精当、生动、准确;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3.体会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感情,接受美的熏陶。

  4.感受作者对济南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1.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对描绘景物、抒发感情所起的作用。

  2.学习老舍先生描写景物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欣赏了春天那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后,今天我们要步入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去领略冬日的景色。(板书课题)说起冬,尤其是中国北方的寒冬,我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朔风怒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萧条画面。但在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中,不仅感受不到这些,反而使人感到暖暖的春意。那么,被称为“宝地”的济南的冬天确如作者诗情画意的渲染吗?就让我们在老舍先生的引领下一起去观赏济南冬天的水墨画,去体味浸蕴其间的浓郁情致,体味文章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老舍一生著作丰富,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龙须沟》《茶馆》等是其代表作。他的作品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群众喜爱。

  【相关知识】

  本文是1931年春天老舍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题目明确交代了描写的地方和时令。

  关于济南的山和水:在济南南面有著名的千佛山。千佛山古名历山,传说帝舜躬耕于此,又名舜山或舜耕山。隋朝年间因沿壁镌佛,石佛遍布山崖,遂称千佛山

  济南多泉水,素有“泉城”之称,所谓“家家听泉,户户插柳”。大致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趵突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泉水平地涌出,喷涌如沸,隆冬季节依然水雾缭绕,四周的亭台楼阁都罩上一层轻纱,宛若仙境。除泉水而外,还有大明湖也很有名,清人刘凤诰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咏湖名句。

  【新课讲授】

  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掌握字词。

  投影:

  (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注音。

  济南(jǐ)镶(xiāng)水藻(zǎo)贮蓄(zhù)

  发髻(jì)澄清(chéng)着落(zhuó)看护(kān)

  (2)释义。

  响晴:晴朗无云。

  设若:假如。

  贮蓄:储存,积蓄。

  澄清:(水、天空)清亮。

  2.讨论,感知全文。

  (1)文章按照怎样的结构写济南的冬天?

  明确:总——分——总。总写“济南真得算个宝地”;分写部分,围绕山和水展开,写了阳光下的小山、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城外的远山、冬天的水色;最后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尾,照应开头。

  (2)济南为何“真得算个宝地”?

  明确:济南的冬天在老舍先生将之与北平的朔风、伦敦的重雾、热带的毒日相比较后,给人的感受是:无风、响晴和温晴,天气暖和安适,三面环山,山是温静、隽秀的,水是绿色、澄净的。

  (3)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明确:

  (4)你是否觉得济南的冬天是“暖和舒适”的?请讲述理由。

  明确:①济南三面环山。②像是“在一个小摇篮里”。③山是阳光朗照,薄雪覆盖。④水是不结冰的,清澈透明。⑤济南人的表情、感觉、幻想及心情说明济南的“温晴”。

  (二)课文分析

  1.分析第1段。

  (1)本段中运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济南的冬天的哪些特点?

  明确:通过对比,写出了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是:无风、响晴、温晴。

  (2)课文从什么角度写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段与下文有什么关系?

  明确:课文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作者把济南与住惯了的“北平”比较,又与他刚刚离开的伦敦比较,再与热带比较,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很自然地发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由衷赞叹。这段总写了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作了铺垫。因此,这段与下文是总分关系。

  (3)本段中的“响亮”是什么意思?“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一句,如果把“声”字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

  明确:“响亮”一词,一般用来指(声音)宏大。但根据上下文意思来判断,在这里是指“晴朗得刺眼”。不可以。“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是说济南冬天的风并不猛烈,是柔和的;如果把“声”字去掉,就说成了“没有风”,不切合实际。

  2.分析第2段。

  本段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老城”?有什么好处?

  明确:拟人。用“睡”“醒”将老城人格化,使之有生命的感觉和意味,烘托出一种舒适温暖的优美意境,表达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3.分析第3段。

  (1)作者怎样描写济南古城的地理环境?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济南的“可爱”的?

  明确:“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这是济南地理环境的特征,也是济南“温晴”的原因。作者从人们的感受及遐想,来表现济南的可爱。

  (2)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阳光朗照下的山。

  (3)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明确:两方面。①小山:用“围”“小摇篮”“暖和”写出济南的可爱、充满温情。②人们:用“含笑”“不着急”写出济南冬天的慈善。

  4.分析第4段。

  (1)这一段主要讲什么?

  明确:薄雪覆盖下的山。

  作者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主要从哪几个方面写?

  明确:空间顺序。①山上:矮松青黑——顶白花(像日本看护妇)。②山尖:全白(镶银边)。③山坡:白雪黄草(穿花衣)。④山腰:露粉色(害羞)。

  (3)“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明确:①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松的青黑与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②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4)这段文字用什么修辞手法写雪后的山景?(分别举一例)有什么好处?

  明确:①比喻:用“日本看护妇”比喻树尖上顶着雪的青黑矮松。形象贴切地描绘了小雪下矮松的秀美情态。②拟人:“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突出雪色的娇美和小山的秀丽,情态可掬。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思考探究”。

  2.找出你认为优美的词语或句子,并反复朗读体会它的妙处。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对课文的前4段进行了细读赏析,既感受了本文文字的美妙,也从整体上对这篇课文的结构进行了把握。这一节课,我们将学习课文的最后两段,并且从写作特色等角度继续对课文进行学习。

  【新课讲授】

  (一)课文分析

  1.分析第5段。

  (1)本段主要写什么?

  明确:雪后济南的城外的景象。

  (2)本段为什么用两个“卧”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唯有“卧”字才能把错落有致的小村庄及矮屋房顶上的薄雪的形状、情态写得活灵活现,烘托出一种恬静安逸的气氛。两个“卧”字表现出的安闲、舒适与前文“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相照应,这样使全文一致,有一种和谐之美。

  (3)城外远山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素淡雅致。

  2.分析最后一段:

  济南的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

  明确:通过描写三组植物:绿萍、绿水藻、绿柳,衬托水的“绿”,体现了冬水的温暖,充满生机。从颜色上来看:澄清、清亮、蓝汪汪,用“蓝水晶”做比喻,突出冬水清澈通透的特点。

  (二)品析赏鉴

  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①直接抒发感情。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②创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

  (三)比较阅读

  《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与朱自清先生的《春》有些什么相同的地方?

  明确:两文都通过几幅具体生动的画面来表现特征。《春》一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幅图画,体现了春的“新”“美”“力”的特点。而《济南的冬天》同样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了阳光下的济南全景、雪后的小山、澄清的水等图画,表现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课堂小结】

  老舍极尽笔墨,传神地绘山景、描水色,使得济南冬天的山、水、阳光、白雪等均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在那如诗如画的美景中。

济南的冬天教案13

  教学目标

  1.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和主要内容。

  2.理解通过比较的写法突出事物的特点。

  3.潜移默化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1.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和主要内容。

  2.理解通过比较的写法突出事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

  潜移默化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过程

  [预习指导]

  1.背诵课文1-3段。

  2.查字典解决生字词。

  [三分钟演讲]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一同学描述此地春天的感受,由此引出北中国的冬天,由于学生没去过,可造成疑问,激发学习欲望。

  二、作者简介

  三、检查预习:

  1.6人背书片断

  2.5人上黑板默写生字词,师生共同评价。

  四、解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目中的提示的地点和季节。

  五、分段朗读课文,师生混读,随机停顿,请其他学生接力。这样可保证学生注意力集中,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

  六、理清文章脉络:

  1.问题设计:本文从哪几个方面写济南的冬天的?

  2.学生独立思考,找出答案的举手,直到绝大多数学生行了进行提问。

  3.提问若干人,保证各种答案都有,言无不尽。

  4.教师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评价订正归纳小结。

  参考:天气 山景 水色

  七、分析第一部分:

  1.问题设计:

  (1)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

  (2)用了什么写法?

  教学过程()

  2.学生思考(方法同上)。

  3.抽签提问

  4.学生补充后教师评价归纳小结。

  参考:温晴:

  对比:北平(大风) 济南(无风声)

  伦敦(无日)济南(响晴)

  热带(日毒)济南(温晴)

  八、堂上练习:

  九、小结课文,提示学生热爱祖国的河山。

  A类:完成课后练习二

  教师视察后核对答案。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后半部分:A类

  2.巩固生字生词。A类

  教师手记:

  未学之前首先背诵,此做法很好地保证了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和写作及语言的积累。其次解决课文采用先总后分法,易于总体把握。

  课后心得:

  济南的冬天(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2.学习景物描述的方法。

  3.培养写景抒情散文的自读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如何自学写景抒情的散文。

  2.难点:景物描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三分钟演讲。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写景文章,要学会分析写的是什么景,是怎样写景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分析才能懂得文章主旨,对自己今后写作也会有收益。

  三、学习新课

  1.朗读第2自然段,想想,文章怎样转入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

  讨论并归纳:用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转到写冬天的山。

  语文教案- 济南的冬天(第一课时)

  标签: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济南的冬天(第一课时),

  2.提问:济南的这些小山有什么地理特征?’

  讨论并归纳:小山把整个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写出济南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

  3.提问:作者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

  (l)用拟人手法: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用一“晒”、-“睡”、-“醒”,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烘托舒适温暖的环境。

  (2)用比喻、拟人手法: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抚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

  (3)从人们的感受: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人们的幻想,不仅描绘笑容,更突出心理活动。

  4.朗读或背诵第3自然段,文章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

  讨论并归纳:按照空间顺序,从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有层次地写出秀美的山景。

  5.“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讨论并归纳:

  (l)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智儿 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根 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2)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 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哪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微微露出点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6提问;这段文字用什么修辞手法写雪后的山景?

  讨论并归纳:

  (1)比喻:用“日本看护妇”比喻雪光;用“花衣”比喻雪色

  语文教案- 济南的冬天(第一课时)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2)拟人:“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写出动人的雪态。

  7.朗读第4自然段,想想这一段怎样写城外的远山。

  讨论并归纳:用城内的“狭窄”映衬城外的“宽敞”,用两个“卧”字,传神、形象地照应了上文“暖和安适地睡着”用“唐代名手画的小水墨画”比喻城外的远山。三笔两笔就勾画了济南冬天城外远山的特点。

  8.朗读第5自然段,想想这一段写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

  (l)水的绿:作者描写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衬托出水绿。由水的绿联想到绿的精神,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机。

  (2)水的清、亮:作者描写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9.提问:这段文字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讨论并归纳:

  (1)拟人:“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突出水的绿的特征。

  语文教案- 济南的冬天(第一课时)

  标签: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济南的冬天(第一课时),

  (2)比喻:“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征。

  9.提问:本文的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l)直接抒发感情。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

  (2)创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协…··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赞美的真情。

  (3)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如“树尖上顶着一会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了一道银边”等,不但写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饱含喜爱的心情。

  四、小结

  本文布局谋篇层次井然、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所写时间、地点的范围,接着文章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通过三组对比,赞誉济南是个“宝地”,这是贯串全文的主线。再接着写济南冬天的山景和水景。篇末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为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这样结尾,既和开头“济南其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文章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此外,情景交融也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从语言上看,作者老舍是语言大师,在词语的选用上十分讲究。

  五、堂上练习:

  写一段描写校园景色的文字,要求运用上面学到的观察方法。

  写完交流。

  六、作业

  1.课后练习第一、2题,第二大题。A类

  2.完成掌握语文本课的有关内容。B类

济南的冬天教案1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会读会写“髻、镶、藻、贮”等生字。

  2.理解和运用“响晴、温晴、设若、贮蓄、空灵、澄清、清亮”等词语。

  3.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

  能力目标

  1.理解分析文中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

  2.理解作者采用对比写法的作用。

  3.培养自读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真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

  景物描述方法。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本文为一篇美文,语言朴实清新,作为感知,感悟文章内容与风采的朗读形式是多样的,如配乐朗读、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散读。

  2.问题式教学法。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严密思维、拓展想像。

  3.比较阅读法。通过与前一篇课文《春》的比较,进一步掌握写景散文的一般阅读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配乐朗读磁带、投影仪、投影胶片、打印好的《清泉赞》及习题设计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本节课在整体感知、理清文脉的基础上重点研读第3语段,鉴赏景物描述方法。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在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欣赏了春天那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后,今天我们要步入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去领略冬日的景色。(板书文题)说起冬,尤其是北中国的寒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朔风怒号、冰封雪飘、天寒地栗的萧条画面。但在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中,不仅感受不到这些,反而使人感到暖暖的春意。那么,称为“宝地”济南的冬天确如作者诗情画意的渲染吗?就让我们在老舍的引领下一起去观赏济南冬天的水墨画,去体味浸蕴其间的浓郁情致,给出一个评判。

  二、老舍及其创作

  多媒体显示: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1929年离英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应召回国。1966年8月因被迫害而不幸逝世,终年67岁。老舍一生著作丰富,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龙须沟》《茶馆》是其代表作。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情趣。

  三、解题

  《济南的冬天》是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题目明确交待了描写的地方和时令。

  关于济南的山和水:(多媒体课件显示画面背景音乐:《高山流水》)解说:

  在济南南面有著名的千佛山。千佛山古名历山,传说帝舜耕稼于此,又名舜耕山。隋开皇间因岩石镌佛,遍布山崖,遂称千佛山。层峦叠翠,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它们确实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

  济南多泉水,素有“泉城”之称,所谓“家家听泉,户户插柳”。大致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趵突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泉水平地涌出,喷涌如沸,隆冬季节依然水雾缭绕,四周的亭台楼阁都罩上一层轻纱,宛若仙境。除泉水而外,还有大明湖也是出名的,清人刘凤诰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咏湖名句。

  四、整体感知、理清文脉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掌握字词。

  投影:

  (1)注音:济南(jǐ)伦敦(dūn)镶(xiāng)水藻(zǎo)贮蓄(zhù)发髻(jì)澄清(chéng)着落(zhuó)看护(kān)

  (2)释义: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设若:假若。

  贮蓄:存放、储藏。

  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3.听朗读录音,体味流畅朗读中的语气、语调传达出的文章内容与风采。依阅读提示,思考:

  (1)济南冬天的独具一格的风貌是什么?

  (济南冬天的“温晴”。)

  (2)课文是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

  (写“温晴”是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的,采用“曲折行文”的对比方式。北平、伦敦、济南是老舍生活之舟的三个主要停靠站,因此,他拥有评判对比的资格。通过和北平冬天多风、伦敦多雾、热带日光的毒和响亮(根据语境是指“晴朗得刺眼”)作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独有的“温晴”美景,赞赏它是个“宝地”。画面中“寒”与“暖”、“暗”与“明”、“热”与“温”的色调烘托出济南冬令阳光和煦、天朗地秀的总体形象。在结构上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作铺垫。)

  (3)文中老舍先生采用中国山水画“以大观小”的构图取景方法,请分析作者顺着主线抓住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展示济南冬天的,如用淡雅的.山水图定格,仿照《春》中画图的形式进行概括。

  (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一主线,作者具体描述了冬天的山景和水色。用2、3、4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用拟人化的笔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给人以济南冬天的总体感觉,然后分写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和城外远山。第5段文字写冬天的水色,先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充满赞美之情。

  紧扣冬天的山景和水色,铺展出三幅画面:小山摇篮图、雪霁初晴图和空灵水晶图。

  文章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济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对祖国河山真挚的爱。)

  4.表情朗读,品味济南暖冬慈善若娘亲,可爱似少女,清亮赛水晶的艺术形象。

  五、精彩语段研习,鉴赏景物描述方法

  1.齐声诵读第3语段,就如下内容品析研讨。请同学们自由选择进行答题。

  投影:

  (1)全段的中心句是:

  (最妙是下点小雪呀。)

  (2)全段的层次划分是:

  (全段分为三层:小雪呀/看吧……粉色/就是……)

  (3)全段写“小雪”之美妙,主要通过其他的景物来进行烘托,这些景物是:

  (矮松山尖草色阳光)

  (4)文中的动词用得好,如:

  (树尖用“顶”,山尖用“镶”,山坡用“穿”,山腰用“露”,几个字各得其所。)

  (5)文中的色彩词用得好,如:

  (青黑,白,蓝,银,暗黄,微黄,粉色。)

  (6)文中是怎样化静为动的呢?

  (化静为动的主要技巧是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

  (7)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主要是拟人,文中的三个“好像”,并不都表示比喻。)

  (8)你在对全段的朗读要求上有什么体会?

  (朗读中不仅要读好文中的描写部分,而且要读好首尾两句,其中的“最”“呀”“就”“吧”“太”是充分凝聚了作者情感的。)

  2.济南的雪一点也没抹杀暖冬的光彩,反而把冬天的“温晴”越发显露了出来,请学生归结本段的写景特色。

  归纳:作者从色彩和变化两个角度描写了山上的矮松、黄草和薄雪等景色。“看护妇”是对雪后矮松秀美形态的比喻,借矮松写出雪的形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肌肤”,这是雪色和草色相间的美景引人产生的联想。“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用拟人描绘了雪色娇美的情态。写山景依山上、山尖、山坡到山腰的空间顺序,有层次地把各个细部雪的光、色、态展现出来,让读者感受到的不仅是雪的外在美,而且是雪的情韵。画面色彩的鲜明悦目来自映衬的妙笔:矮松的青黑映衬一髻儿白花;以全白的山尖,映衬蓝天;以山坡上的一道儿白,映衬一道儿暗黄;以微黄的斜阳,映衬薄雪微微露出的粉色。

  3.吟咏体味第3语段。

  六、课堂练习

  阅读课文第4、5语段,完成下列题目。

  投影:

  1.第4段作者三笔两笔就勾画出一幅水墨画,它的特点是()

  A.朦胧B.淡雅C.古朴D.灵秀

  2.济南冬天水的特征是(多项选择)()

  A.暖B.绿C.清D.亮

  3.这两段文字表现了济南的冬天()

  A.充满了绿意的特点B.舒适、清亮、迷人、美丽的特点

  C.温晴的气候特点D.景色优美,是少有的冬季游览胜地

  4.①“这是张小水墨画”②“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③“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④“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①暗喻②暗喻③明喻④明喻B.①明喻②明喻③暗喻④明喻

  C.①暗喻②暗喻③暗喻④明喻D.①暗喻②暗喻③借喻④明喻

  5.“就凭这些绿的精神”中的“绿的精神”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0个字)

  参考答案:

  1.B 2.ABCD 3.C 4.D

  5.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的奉献精神

  七、布置作业

  1.摘抄文中的精彩语句,积累语言材料。

  2.文章本是有情物,济南“慈善”的冬天让人备感亲切,得益于先生朴实亲切的文风,犹如与读者促膝谈心一般。找出文中能体现作者对济南冬天情真意挚的语句,如:“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既写出个人的独特感受,又显得语意恳切,为全文“一锤定音”。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体会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对突出事物形神特点的作用,如揣摩喻体选用的精妙。与《春》在写法上的对比阅读。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体现老舍亲切文笔的语句举要:

  1.“请闭上眼睛想……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循循善诱,一点没有强加于人的语势。

  2.“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这是流露真情,惟恐读者不信的口气。

  3.“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以情动人,令人如同身临其境。

  4.“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由于对济南,对娇媚得似乎弱不胜衣的小山充满着热爱,这里简直是用一种祈求的口吻了。

  5.“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又是思索,又是猜测,又是同读者的商讨。

  6.“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最后步入俊秀深邃的意境,也没有忘记忠实的读者。

  二、揣摩优美语句,品析写景艺术,领悟思想感情

  1.默读全文,画出文中贴切且给人以美感的比喻、拟人句,并小组讨论、分析是如何写意情状、传达情韵的。

  在小组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体味情景交融的诗意境界。对于修辞手法的辨析,采用“替换法”即通过与改为一般表述的比较,看表达效果的不同。

  (投影显示)如:

  (1)组:甲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乙这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在冬天也特别暖和。

  (2)组:甲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乙快日落时,阳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出点粉色。

  (3)组:甲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乙天儿越晴,水藻越绿,水也不结冰,垂柳的长枝倒映在水中。

  教师点拨、明确:

  (1)组甲句中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新巧地比作“小摇篮”,写出山景的小巧秀丽,又用拟人显出感人的脉脉温晴。躺在摇篮里承受母亲体贴入微的抚爱,那当然是最暖和不过的了,而况山们还“低声地”哼着摇篮曲,秀美的睡态再现了这个“理想境界”的温暖、舒适的特点。而乙句的直白叙述则传达不出寄寓的赞美深情。

  (2)组甲句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的娇美和小山的秀丽,情态可掬,粉色羞容以微黄斜阳相映衬,色彩鲜艳悦目。比拟把本来没有生命的、静止的东西写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而乙句则少了那份美感。

  (3)人格化的水藻、水和垂柳楚楚可爱。用“不忍得”写水不仅有生命的质感,而且还有一副和善心肠,为了水藻的绿,为了垂柳的倒影,仍然充满着春意。虽没直接写天气暖和,却让人感受到了温暖,传神之妙是乙句用一“倒映”所不及的。

  2.训练联想能力,练习使用比喻、拟人句写形神。

  提示:文学需要联想,联想对于散文尤为重要,本文不仅联想丰富,而且贵在自然、取譬精当。给学生设定熟悉的情境,如落日、乡野清晨、海滨夏夜等,让学生抓住情境特征,展开丰富的联想,以优美传神的手法状景达意。

  3.本文语言朴实清新,娓娓道来,情恳辞切,除体现在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同时在遣词造句上还非常讲究,值得仔细玩味。

  思考:(1)“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去掉“声”字可以吗?为什么?

  (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这里为什么用“卧”字?和文章什么地方相呼应?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1)不可以。“没有风声”并不是没有风,济南的冬天只是没有那种令人战栗的呼啸的北风而已,如果去掉“声”就说成了“没有风”,那是不切合实际情况的。

  (2)用“卧”字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表达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文章基调相调谐,有一字传神之效。和前文“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相呼应。

  4.诵读全文。男女同学合读第1语段,男同学读绘写山景的2、3、4语段,女同学读写水色的第5语段。

  三、对比阅读

  思考:《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与朱自清先生的《春》有些什么相同的地方?你更喜欢哪一篇?说出理由。

  提示:两篇散文都通过几幅具体生动的画面来表现特征。《春》一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等五幅画面,体现了春的“新、美、力”的特点。而《济南的冬天》同样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描绘了阳光下的济南全景、雪后的小山、澄清的水等画图,表现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四、课堂小结

  济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更美。掩卷细味那淡雅的水墨画浸蕴的“温晴”,更觉神韵。绘山景、描水色。“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戛然而止,似乎意犹未尽,话犹未了,明敏的读者是否会饶舌地续写“我爱济南的冬天,我爱冬天的济南”以抒发胸臆呢?我想,是会的。但老舍先生不会,谁让他是丹青高手呢!

  五、布置作业

  以“________的冬天”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要求:①填入所在地的地名。

  ②仔细观察,充分展开联想与想像,抓住景物特征,模仿课文力求做到情景交融。

济南的冬天教案15

  教学目标:

  1.了解济南的冬天的特点。

  2.体会作者的感情。

  3.通过拟人、比喻的手法品味老舍生动优美的语言。

  一、介绍老舍,直接导入

  同学介绍

  出示课件:老舍:(1899─1966)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文创作。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龙须沟》《茶馆》等,收在《老舍文集》里。

  老舍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曾经在济南的齐鲁大学任教,这期间,他曾经写过两篇文章,分别是《济南的秋天》和《济南的冬天》。在《济南的秋天》这篇文章里他曾这样写道:“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究竟济南的冬天有怎样的魅力让作者如此不遗余力的赞美它,热爱它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济南的冬天,去体味作者笔下如诗如画的美景。

  二、初读课文

  1.大声朗读课文。要求:标上自然段序号,划出不认识和读不准的字词。

  2.出示词语。自读——指名读

  3.巩固词语。请3名学生读,全班齐读。

  三、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突出它的这个特点?

  ——温晴——对比(举例)这些都是老舍先生对济南的真实感受,也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热爱之情。

  2.浏览课文,说一说作者是抓住哪些景物来描写济南冬天的呢?

  ——济南的山和济南的水

  3.小组交流:

  ①作者写了哪些情形下的山,分别具有什么特点呢?

  ——阳光朗照下的山,温暖、舒适的特点;薄雪覆盖下的山,小、太秀气的特点;城外远山,小水墨画的特点,美得精致。

  ②济南的水有哪些特点?

  ——温,绿,清

  四、品味语言

  1.赏析第二自然段

  师:济南的山水如诗如画。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的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①这是文中第二自然段的描写,这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②这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写山水之前,用拟人的手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的境界,给人以济南冬天总体的印象。文章紧扣这一点,绘山景,描水色,既表现济南山水之美,又寄寓对祖国山河真挚的爱。而且其中一睡一晒一醒更烘托出一种舒适温暖的优美意境,表达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2.老舍在文章中用优美的语言描写山水冬景之美,请划出你最喜爱的句子,并在旁边的空白处写下你喜爱它的原因。

  学生交流:

  ①人们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从人们的感受写,不仅描绘笑容,更突出心理活动。

  ②“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

  ③“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

  ④“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

  ⑤“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⑥“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了一道银边”等,写出景物的外形,饱含喜爱的心情。——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

  ⑦“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⑧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屋顶上卧着点雪。

  ——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具体可感,十分传神的照应了“暖和安适的睡着”

  城外的远山。——用城内的“狭窄”映衬城外的“宽敞”,用两个“卧”字,传神、形象地照应了上文“暖和安适地睡着”用“唐代名手画的小水墨画”比喻城外的远山。三笔两笔就勾画了济南冬天城外远山的'特点。

  ⑨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

  地低声地说……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抚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

  ⑩作者描写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衬托出水绿。由水的绿联想到绿的精神,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机。——用拟人突出水的绿的特征。

  作者描写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用比喻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征

  8.情景交融。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济南的冬天教案】相关文章:

济南的冬天教案08-18

《济南的冬天》教案11-07

济南的冬天教案12-22

《济南的冬天》优秀教案03-14

济南的冬天教案(精选21篇)04-21

《济南的冬天》教案(精选20篇)09-15

《济南的冬天》教案15篇07-19

《济南的冬天》教案(15篇)11-10

济南的冬天教案(15篇)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