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鸡教案

时间:2022-02-03 11:35:58 教案 我要投稿

母鸡教案模板锦集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母鸡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母鸡教案模板锦集5篇

母鸡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课后生字;与《猫》进行比较,了解文章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阅读了解母鸡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母鸡的热爱,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并通过比较老舍两篇文章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加强语言实践。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了老舍先生的《猫》,感受到了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在老舍先生看来,却如同一个既可爱又淘气的孩子。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板书课题 读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同时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读完后想想作者眼中的母鸡是怎样的?

  3、检查生字词。

  4、作者眼中的母鸡是怎样的?他对母鸡的态度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三、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哪些自然段是写作者讨厌母鸡的?哪些自然段是写喜欢母鸡的?

  2、学习课文1—3自然段。

  (1)轻声读,想想作者为什么会讨厌这只母鸡?你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用笔划出来,用一个词概括作者讨厌母鸡的原因。

  (2)、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点拨,深化认识:

  抓住:颤颤巍巍、如怨如诉,体会母鸡无病呻吟。

  趁其不备、狠狠,体会母鸡欺软怕硬。

  运用夸张的手法体现母鸡拼命炫耀自己。

  3、学习4-10自然段。

  过渡:作者既然那么讨厌母鸡,后来为什么改变了对母鸡的`态度,你找到了秘密了吗?

  (1)快速默读课文,用笔划一划,作者为什么改变了对母鸡的态度?

  (2)出示第九自然段读。(板书:负责 慈爱 勇敢辛苦 伟大)

  (3)读4—8自然段,说说从哪些地方看出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朗读并想象说话,进一步体会母鸡的勇敢、负责、慈爱、辛苦:

  母鸡可能会怎样警告自己的鸡雏?

  小鸡躲在妈妈的怀抱里有什么感觉?

  四、升华主题。

  看到这令人震撼的一幕幕,作者此时还仅仅是喜欢那么简单吗?(敬佩)

  难怪作者会这样地赞叹道: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带着对母鸡的敬佩读第九自然段)。

  五、学习写法。

  1、作者一开始非常讨厌母鸡,后来却是那么地敬佩母鸡,由一开始的“一向讨厌”到后来的“不敢讨厌”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那作者写猫也是用这种方法吗?他是怎样写猫的?

  3、小结:同样是写小动物,用的方法不同,给人的感受也不同,所以同学们在自己的写作中要注意文章的表达方法。

  六、总结

  学习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

  七、作业、

  练习写自己熟悉的小动物。

  板书设计:

  16* 母鸡

  讨厌 喜欢

母鸡教案 篇2

  【活动设计背景】

  现在的小朋友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倍受宠爱,父母把最好的都给予它们,但是有些小朋友还是耍小孩子脾气,有时不听爸爸妈妈的话有时还不爱惜粮食,不知道父母挣钱的辛苦,所以,通过这节课我想让他们热爱自己的爸爸妈妈懂得现在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做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

  【活动目标】

  1.、知道父母的'辛苦,教育幼儿爱爸爸妈妈。

  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3、学习公鸡走,母鸡走,小鸡走的动作,并进入角色扮演。

  【教学重点、难点】

  看照片来引趣,让幼儿们来熟悉歌曲学鸡叫的声音和动作,最后说明和引导活动的目标。

  【活动准备】

  一名幼儿扮演公鸡,一名幼儿扮演母鸡,其余幼儿当小鸡,前奏加第一段歌词,公鸡从家里出来,叫醒母鸡,前奏加第二段歌词,母鸡从家里出来,叫小鸡快快来吃东西,前奏加第三段歌词小鸡们从家里出来,围着公鸡和母鸡捉虫吃,第四遍前奏起,公鸡和母鸡带着小鸡回家了。

  【活动过程】

  一、出示照片,引起幼儿兴趣。

  师:1、这里有张照片,小朋友们看一看,这是谁的一家?

  2、照片上面都有谁啊?

  二、幼儿学鸡叫的声音。

  师:1、公鸡怎么叫?(喔喔喔)母鸡怎么叫?(咯咯咯)小鸡怎么叫?(叽叽叽)2、小朋友们一起学一学。

  三.幼儿学公鸡走,母鸡走,小鸡走的动作。

  师:我们都会学它们的叫声,那它们是怎么走路的呢?

  公鸡怎么走?公鸡叉腰,右手伸出手掌,拇指放在下巴下,随叫声上下移动,脚按乐曲节奏一拍走一下。

  母鸡怎么样走?双手分别放在身体两侧,随着叫声作拍打翅膀动作,脚步同公鸡。

  四、幼儿熟悉歌曲,了解歌词。

  1、师:老师把它们的叫声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来,小朋友们听。

  2、幼儿熟悉歌曲旋律,了解歌词大意,并用动作表现出不同的角色。

  五、幼儿玩游戏。

  师:我们来扮公鸡小鸡和母鸡来做游戏好不好?

  六、教育幼儿爱爸爸妈妈。

母鸡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能够正确发出“g、j、h”的音,正确说出公鸡、母鸡、黄豆等词,并会用礼貌用语打招呼。

  2、在游戏中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要求幼儿能够听懂理解简单的游戏规则。

  3、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共同参与猜测和判断的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1、手指玩偶公鸡和母鸡。

  2、黄豆、红豆、积木等小物品若干。

  活动过程 :

  1、出示手偶玩具,设置游戏情境。

  *教师分别出示手指玩偶。通过自我介绍和相互问好的形式带领幼儿练习发准“公鸡和母鸡”的字音。

  *教师以玩偶的`口吻与幼儿问好,如:我是公鸡头,小朋友好!公鸡头和母鸡头分别与个别幼儿问好。教师及时纠正幼儿的发音。告诉幼儿下面做个游戏,猜猜黄豆在哪头。

  2、教师出示黄豆,表演游戏。

  *教师边念游戏儿歌,边表演动作,最后伸出两个拳头,请幼儿猜猜黄豆在哪头。游戏进行2——3次。

  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游戏儿歌,启发幼儿一起和教师一边念儿歌一边表演动作。

  *教师重点带领幼儿练习:公鸡、母鸡、黄豆等词的发音,先集体练习,后请个别幼儿念一念,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发音。

  3、教师引导幼儿游戏

  教师请2位幼儿表演“公鸡头,母鸡头”的游戏活动,让幼儿纠正不正确的发音,掌握游戏的玩法。提醒幼儿注意规则:猜错了就继续游戏,猜对了就将黄豆交给对方,交换角色,重新开始游戏。

  4、幼儿自主游戏

  *幼儿与同伴两两结伴游戏,培养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的能力。

  *教师出示红豆、积木,用红豆怎么来玩这个游戏呢?

  教师带领幼儿朗诵创编的儿歌。

  *幼儿与客人老师玩游戏。

母鸡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认识15个生字,学写3个生字。能用“愿意”口头说一句话。

  2.熟读《小母鸡种稻子》,分角色表演,懂得劳动最光荣。

  3.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15个生字,熟读《小母鸡种稻子》。

  2.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动物头饰、动物头像、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

  同学们,你们听,小母鸡在邀请你们呢!(出示小母鸡头像,录音:小朋友们,我是小母鸡,春天我种下一些稻子,到了秋天,就收获了许多稻子,做成了又香又甜的白米饭,你们愿意来我家做客,尝尝我的劳动成果吗?可是,小鸭、小猫、小猪却不好意思来,这是为什么呢?)(贴小动物的头像)请同学们快快打开书,原因就藏在书里面。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读课文,用喜欢的符号划出不认识的字。

  自主学习:用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听老师、同桌读,看拼音读生字,问别人,猜一猜生字。)

  (点评:通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学生已掌握了识字的几种方法,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方法;知道自己喜欢用哪种方法。所以应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识字方法学习。这里加入了猜生字的方式,更体现出随文识字的优势。)

  过渡:小母鸡通过辛勤的劳动,收获了那么多稻子,你们通过辛勤的劳动,能把这些字都认识吗?

  (三)指名三位学生与老师分别读四个自然段,其他同学手指课文听。(听读识字)

  过渡:小母鸡见你们学的这么好,她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录音:到我家来做客,我可有个条件:这节课,你们要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会这15个生字,还要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也来学会。你愿意帮助小伙伴吗?)

  (点评:用学生喜欢的小母鸡来提出小组合作的要求,学生乐于接受,在合作中互相帮助,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同桌互读,(一人指读,一人听,再轮换。)

  提示:听出错误怎么办?(快把正确读音读给他听一听)学会的字打“√”,课后写在采集本上。

  (点评:怎么帮助别人,只有美好的愿望是不行的,老师应及时提出帮助的具体方法,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把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五)以小组(同桌为一组)为单位比赛,读课文,读后说说你帮他认识了哪个字。

  师:读得多好呀!你们真会合作,帮助别人,自己也得到了快乐。小母鸡也想和小伙伴一起劳动,她是怎么跟小鸭、小猫、小猪说的呢?

  三、细读课文,巩固所学字词

  (一)用直线画出小母鸡的话,幻灯出示。

  你愿意和我一起种稻子吗?

  你愿意和我一起锄草吗?

  你愿意和我一起收稻子吗?

  1.自由练习读句子,想一想应该怎么读。

  听师范读,体会小母鸡非常有礼貌。

  你愿意帮助同学读好这几句话吗? 同桌互读。

  指名读,学生评议。(教育学生说话要有礼貌。)

  2..课件放大“愿意”两字,认真观察“愿意”,你发现了什么?(从心里愿意,所以是“心”字底,刚才同学们从心里很愿意帮助小伙伴。)

  3.谁愿意再读读这三个句子?你能邀请你的同桌一起来读吗?

  (二)小动物们是怎么回答的呢?用你喜欢的符号画出小动物的话。(.课件出示)

  种稻子太辛苦,我怕弯腰!

  锄草太辛苦,我怕手起泡!

  收稻子太辛苦,

  我怕弄得满身土!

  1.自由练读,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2.喜欢读哪句就读哪句,学生评读(注意“太”字的语气,体会劳动不能怕脏、怕累)

  3..课件放大“怕”字,你怎么记?(从心里怕,所以是“竖心”旁。)

  4.三句连起来读,你发现了什么?(要想做成又香又甜的白米饭,就要经过种稻子、锄草、收稻子三个阶段,真是太辛苦了!)

  种稻子太辛苦,我怕弯腰!

  锄 草太辛苦,我怕手起泡!

  收稻子太辛苦,我怕弄得满身土!

  (出示三幅劳动的场景)

  5.四人一小组,分角色表演,自由选择角色。

  过渡:这篇课文的生字太多了,我真怕你们记不住,你们记住了吗?下面我们来一个“眼力大比拼!”

  (三)复习巩固生字(游戏)

  1.看谁读得快!.课件随机出示生词(自由选择对手比赛)。

  2.看谁认得准!字宝宝也跑出来让我们认一认。(两人把字卡分别放在背后,裁判数一、二、三,出示字卡,谁先读出对方的字卡谁赢。)

  3.看谁有发现!观察:

  猫 和

  猪 种

  通过观察发现字的规律,找到记字方法。对比“禾”与禾木旁的区别。为写字打好基础。

  4.看谁写得好1(快找一找哪个字不好写,让电脑小博士来帮助我们。)

  认真观察,电脑演示“明、种、她”的笔顺;同学说说怎么写好这个字;书空后试写两个,通过幻灯同学评议自己写的字。

  四、小结

  同学们,通过认真学习,你们不仅自己学到了许多知识,还帮助同学学会了生字。哈! 小母鸡把香喷喷的米饭端上来了。(出示图)

  (一)仔细观察图,想一想,小母鸡在想什么呢?

  (体会小母鸡收获后的自豪与喜悦;体会劳动带给人的快乐)

  (二)小母鸡会对同学们说什么呢?小母鸡对三只小动物说了什么?(通过读句子体会小猫、小猪、小鸭为自己的行为不好意思)

  (三)你喜欢哪个小动物,为什么?(学生可以各抒己见,不要忽视小猫、小猪、小鸭,他们知错就改,也十分可爱。)

  (点评:一图多用,通过图让同学们发散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看事情要全面。)

  五、作业(任选一项完成)

  1.后来,小猫、小猪、小鸭是怎么做的,你能编个小故事讲给大家听吗?

  2.帮妈妈做一次家务,体会劳动的快乐,写下你的感受。

  3.在童话故事中还有哪些小动物热爱劳动,找出来读一读。

母鸡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随文认识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3、体会本文与《猫》相比,不同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检查预习

  1、回顾课文《猫》,导入新课。

  2、自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

  3、检查预习,正音:

  如怨如诉、反抗、欺侮、成绩、凄惨、慈爱、辛苦、可恶、一撮儿毛

  (回忆旧知,为感知写作手法的差异埋下伏笔。)

  二、理清脉络,尝试分段

  1、找一找:

  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并以此为依据把课文分成两段。

  2、评议。

  (从作者的情感主线入手,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结构,感知写作线索。)

  三、研读文本第一部分,培养概括能力

  1、1~3段中哪些地方最能体现母鸡令人讨厌?找到重点词、句划下来,想想原因。能干的孩子每段试用1~2个词概括原因。

  第一段:

  抓“没完没了”、“没有什么理由”等词,帮助学生提升概括:

  无病呻吟。

  (学生能总结出“吵闹”、“烦躁”即可。)

  第二段:

  抓 “忠厚”、“趁其不备”等词,概括:

  欺软怕硬、暗箭伤人

  第三段:抓“发狂”、“恨不能让全世界知道”等词,概括:

  自大、爱炫耀。

  (在研读中培养语感与概括能力;教师即时反馈提升学生的语言,加深理解。分层要求,兼顾差异。)

  随机理解句子:

  “母鸡下蛋的时候可爱叫了,就是聋(lóng)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体会画线部分夸张的写法,照样子说一说:

  这道题太简单了,___________________

  去少年宫的路我太熟了,___________________

  (了解写作方法,感受夸张手法的生动幽默。仿照句子说话,进行迁移创造。)

  四、自主探究,围绕主题研读课文

  1、什么原因使作者改变了看法?在文中找到能概括说明这一原因的句子,画下来。

  出示:

  它负责、慈(cí)爱、勇敢、辛(xīn)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这三句话环环紧扣、层层递进、意义深刻,是整篇文章的中心。聚焦中心句的过程培养了学生对关键词句的`敏锐度,也为学生解读作者态度转变的原因提供了依托。)

  2、围绕“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研究4~10段,圈划词句,说说感受,还可以写写旁注。

  3、自学、交流、补充、评议:

  预设要点:

  (许多词句中都蕴含好几层含义,学生只要能说得有理有据即可。)

  母鸡所做的一切(保护、喂养、照顾、教育子女)都是作为母亲尽责的表现。

  慈爱:

  “一点儿”东西就“紧”;鸡雏的肚子“像汤圆似的”,自己却“消瘦”许多;给鸡雏取暖;任凭鸡雏在它身上调皮,“一声”也不哼。

  勇敢:

  “不论……总是”;“假若……一定……连……”

  辛苦:

  “立刻警戒”:换词解释“警戒”,消瘦、夜间睡不好……

  (引导学生紧密围绕主题研究课文,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感受。教师协助,在关键处予以提示点拨,为学生更深入地体会中心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4、感情朗读4~8段:

  体会母爱改变了母鸡,深入理解中心句。

  5、“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研究“不敢”,读出敬意。

  (自主研究、讨论后,再次聚焦中心句,带着更深的理解二次朗读,提升情感体验。)

  五、体会写作方法,尝试迁移运用

  1、引导理解作者对猫和母鸡情感的不同,造成写法的差异。对比优缺点能更突出转变的不易。

  (抓住情感线,大致感受写作手法的差异。)

  2、老舍现在对母鸡敬佩有加,再听到母鸡的叫声,还会觉得它烦吗?感兴趣的试完成三星题:

  改写课文第一段,写出“喜欢”的情感。

  (机动,视课堂时间,可安排回家完成。)

  【板书设计】

  无病呻吟 勇敢

  欺软怕硬 母爱 负责

  拼命炫耀 慈爱

  辛苦

  ……

【母鸡教案】相关文章:

《母鸡》教案09-03

《母鸡孵蛋》教案10-09

母鸡教学教案02-03

有关母鸡教案02-16

母鸡教案范文04-24

关于母鸡教案01-25

关于母鸡的教案01-28

《母鸡下蛋》教案09-19

母鸡孵蛋教案09-01

母鸡下蛋教案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