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时间:2022-05-27 18:54:10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通用9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通用9篇)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六册(修订本)第85~88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并知道它们的实际大小。

  2. 培养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独立思考、乐于交流的习惯。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1平方米桌布一块,米尺,镜框,长方形纸若干张。

  学具:边长1厘米、1分米的正方形纸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一个木条钉成的长方形镜框,提问:你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做这个镜框需要多长的木条?学生回答后紧接着问:如果配一块玻璃,要多大呢?引出课题前半部分。(板书:面积)

  [评析: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亲切自然。渗透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数学思想,激起学生学习新知的强烈愿望。]

  二、引导探索,讨论研究

  1.认识面积的含义。

  (1)认识物体表面的面积。

  先举几个生活中物体表面的例子,然后让学生亲手摸一摸课本封面、文具盒盖的表面,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谈话:我们把课本封面的大小叫做课本封面的面积。谁能说一说什么是文具盒盖的面积?你还能说出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请比较它们的大小。

  (2)认识围成的平面图形的面积。

  让学生想像把课本面的形状画下来是什么形状,引出并板书:平面图形。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平面图形后出示以下图形。

  提问;在屏幕上呈现的6个图形中,你能指出哪些图形的`面积?学生回答后追问:为什么不能指出角的面积?

  出示下面3个图形:

  提问:谁能比较这3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评析:《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标准中提出“结合实例认识积的含义”,按照这一要求,这里不再概括面积的定义,而是让学生具体地感知面积的含义。学生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感知比较充分。]

  2.教学面积单位。

  (1)引入面积单位。

  (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长方形纸,同桌的两张纸宽度相同,长度略有差别。)让学生拿出长方形纸和老师手中的纸比较面积大小,学生一眼就能看出大小。再让同桌之间比较纸的面积的大小,学生发现一眼不能看出来,可能想到用重叠法或量长和宽的办法比较。

  多媒体出示长方形(15个单位)和正方形(16个单位),让学生说说如何比较其大小。演示用重叠的方法无法比较(一个较宽,一个较长)。

  多媒体演示把长方形、正方形分成如图(1)、图(2)的方格。

  学生用数格子的方法说出正方形的面积大。

  多媒体出示图(3)。

  提问:图(3)也画成16个格子,和图(2)的面积一样大吗?为什么?

  讲述:如果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要统一标准。这个标准就是面积单位。(板书课题的后半部分:面积单位)

  [评析:在操作和比较中引出积单位,过渡自然,环环相扣,学生始终处于最佳思维状态,每个学生都感觉“这是我自己发现的知识”,有积极的学习体验。]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认识1平方厘米。

  学生观察1平方厘米纸片的形状、大小,量边长。引出: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板书:平方厘米)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测量,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2)使学生认识常用的几个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3)学生能正确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表示物体面积的大小,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1)体会1厘米2、1分米2、1米2的实际大小,并对这些面积单位的大小形成正确的表象。

  (2) 能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表示面积的大小。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 什么是面积?

  2、 学生回答。(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3、 出示数学课本的表面、粉笔盒的表面及黑板的表面,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4、 学生回答。(黑板表面最大,粉笔盒表面最小。)

  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面积,那大家想不想知道用什么来表示数学书表面的面积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几个新的面积单位。(板书课题:认识面积单位)

  (二)新课导入

  1、分成36个面积为4厘米2的小方格,长方形长24厘米,宽6厘米,分成16个面积为9厘米2的小方格。)

  2、 首先请三、四组同学闭上眼睛,一、二组同学观察正方形,数出有多少个小方格。(一、二组同学观察后数出有36个小方格)

  3、 再请一、二组同学闭上眼睛,三、四组同学观察长方形,也数出有多少个小方格。(三、四组同学观察后数出有16个小方格)

  4、 请学生根据观察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哪个大?(学生讨论)

  5、 生1:正方形的面积大,因为正方形的小方格多。生2:长方形的面积大,因为长方形的小方格大。生3:都不对,正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没有办法比较,因为两个图形的小方格不一样大。

  6、 那为了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大小,应该怎么办?(应该把两个图形的小方格变得一样大,再数方格比大小,也就是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比较)

  7、 我们将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定义为1厘米2,读作1平方厘米,并在黑板上板书,学生一起读两遍。

  8、 想一想你身边哪些东西的面积大约是1厘米?(学生讨论)(指甲、橡皮、大头钉) 的.面积。生:不行,1厘米2的正方形太小了,用1厘米2的正方形测量桌面用的太多了,要用大一点的。

  9、由学生的回答引入1分米2这个面积单位,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的积是1分米2,并在黑板上板书,学生一起读两遍。

  10、大家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积大约是1分米2?(粉笔盒表面、电灯开关、磁带)

  11、我们用1分米2的正方形测量教室的面积,行吗?

  12、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不行。(1分米2这个单位测量教室面积太小了,要用一个更大的单位)

  13、再引入一个更大的面积单位:1米2。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米2,在黑板板书。

  14、我们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面积大约是1米2?

  15、学生回答:桌面等。

  小结:刚才学了三个新的面积单位,分别是厘米2、分米2、米2,也知道厘米2﹤分米2﹤米2,现在我们就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用适当的面积单位(厘米2、分米2或米2)填空。

  (1) 一张火车票的面积约24( )。

  学生结合实际经验,火车票很小,所以是24厘米2

  (2) 一张手帕的面积约4( )。

  手帕的面积比较小,可以用厘米或分米,这里的数字为4,所以用分米

  (3) 一块黑板的面积约3( )。

  黑板的面积比较大,要用最大的单位:米2

  (4) 校园占地面积约5000( )。

  校园的面积很大,要用三个单位里面最大的,所以是5000米2

  (5) 一个铅笔盒盖的面积约140( )。

  铅笔盒盖的面积约为1分米2,但这里的数字是140,所以只能用最小的单位,是140厘米2

  (三)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了三个面积单位,厘米2、分米2和米2,还学习了在不同的条件下三个单位的合理运用,知道怎样运用面积单位,同学们本节课学习得很好。

  作业:练习册

  课堂设计说明

  认识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学习了什么是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内容的关键是让学生学习三个面积单位,真切的了解1厘米2、1分米2和1米2具体是多大,形成具体的概念,能在实际生活中合理的运用三个面积单位。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这样学到的知识才能印象深刻,避免死记硬背。

  板书设计

  认识面积单位

  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厘米2,读作1平方厘米。 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分米2,读作1平方分米。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面积与面积单位(《现代小学数学》第六册)。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并理解面、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会用面积单位度量较规则的平面的面积大小。

  2.培养学生学会合作、探索的精神及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面积的含义及常用的面积单位。

  教学难点:

  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认识面、面积。

  1.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谁知道我们国家国土的面积有多大?

  (960万平方公里)

  对,你们说,我们国家国土的面积大不大呢?那什么叫面积呢?

  今天我们就学习这个内容。

  板书:面积

  2.认识物体表面。

  同学们,我们学习时用的桌子、书本、黑板,我们看到的树叶、玻璃、门等等都可以叫做什么?(物体)

  出示:(一本数学书)这也是一个物体,看一看老师摸的是什么?(数学书的封面、表面)

  许多物体都有它的表面。例如:黑边的表面,桌子的表面等等。谁还能举例说明哪些是物体的表面?请同学动手摸一摸。

  3.物体表面的大小。

  (1)让学生比一比黑板面、数学书的表面,说一说哪个面比较大,哪个面比较小?(黑板的表面比较大,我们就说黑板的面积大)数学书的表面比较小还可以怎么说?

  (2)举例:桌子的表面和练习本表面哪个大,哪个小?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3)谁能说一说什么是课桌的.面积?

  4.平面图形。

  在过去的学习中,你认识了哪些图形?

  这样的图形我们都可以叫做平面图形。

  5.平面图形的大小。

  谁大谁小?说明平面图形也有大有小。

  平面图形的大小,也叫做面积。

  6.什么叫做面积?谁能用一句话总结一下。

  二、通过实践操作,认识面积单位。

  比较面积大小,引入面积单位。

  结论:长方形面积大,正方形面积小。

  想一想:怎样进行比较?有哪些方法?(同组的同学合作进行)

  让学生说自己的比较方法及结果。根据学生可能出现的比较方法,运用投影片显示比较过程。

  ①重合

  ②剪下各自多余的部分

  ③移动再重合

  ④显示长方形比正方形多出的部分面积

  方法二:介绍数方格的方法。

  长方形有10个方格,正方形有9个方格

  比较面积的大小也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是不是方格数相同面积就一定相等呢?

  出示:

  让学生看上面的两个正方形,虽然都是9个小方格但面积大小不一样。

  比较面积大小光数方格还不够,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规定,这就是我们要学的面积单位。(同时板书)

  1.认识平方厘米。

  (1)让学生拿出手中的一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认识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写作1cm2。

  (2)说一说1平方厘米有多大?举例说明。

  (3)让学生有“平方厘米”作单位,量一量自己橡皮有多大?

  2.认识平方分米。

  (1)让学生拿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认识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写作1dm2。

  (2)说一说:1平方分米有多大?举例说明。

  (3)让学生用“平方分米”作单位,量一量自己的文具盒有多大?

  3.认识平方米。

  出示1平方米大的白纸,请一位学生量一量它的边长。

  认识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写作1m2。

  三、巩固练习。

  1.填写不同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1)学校操场的面积大约是500( )

  (2)一本数学书的封面的面积大约是400( )。

  (3)一张北京晚报的面积大约有20( )。

  2.判断题。

  (1)小明身高165平方厘米。 ( )

  (2)教室的地面面积大约48平方分米。 ( )

  (3)教室的门高2平方米。 ( )

  (4)一块手帕的面积大约是4平方分米。 ( )

  3.练一练

  四、作业:(略)

  五、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面积这一概念有了深刻的认识,对面积单位也有了了解,教学效果比较好,学生对新知识掌握得比较好。但个别学生判断题做得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课下自己进一步理解和思考。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第7册第134页—136页《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观察,触摸等实际操作活动理解面积的含义。

  2.通过测量认识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表象。

  3.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有序操作,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

  2.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表象。理解面积的意义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准备硬纸片图形若干个:圆片、长方形、正方形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发主题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一幅有趣的画(跳水运动员—田亮),大屏幕出示画,这幅画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现在老师给这个画加上边框,求边框的长度就是求什么?(周长)如果老师再給这幅画配上玻璃,要多少玻璃还是求周长吗?那又是求什么?(面积)你知道什么是面积吗?想弄明白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面积。(揭示课题)

  【评析:教师联系现实生活情境引入,有效唤起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由于问题生成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上,使得学生对新概念的出现不会感到陌生。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有能为学生较好地理解新知作好铺垫。】

  (二)体验建构,生成感悟

  1、面积的概念

  ①师:请同学们在教室里找一找物体的面,并且摸一摸,比一比,看你们能发现什么。

  师:你能举例说一下吗?(板书:物体的表面大小)

  师: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根据你的观察,什么物体的面比什么物体的面大呢?请小组互相说一说。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生活经验,进一步明确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②教师出示: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图形,你又发现了什么呢?

  (第一个图形是一个长方形,而第二个图形只有三条线段)

  师:能比较它们面的大小吗?

  生1:不能比较,因为第二图形不完整。

  生2:第二图形不封闭,它的大小不能确定。

  师:只有封闭图形才能比较它们的大小。

  板书:封闭图形

  师: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图形是封闭图形?

  师:角是封闭图形吗?

  师;你能添上一条线段使第二个图形变成封闭图形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在第二个图形上补画一条线段,使它变成长方形。

  ③教师: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封闭图形也有的大有的小,我们把这种大小就叫作面积。

  (完成板书: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

  齐读面积的概念。

  ④教师出示图形

  师:爱心、笑脸和树叶任意两个图形比较大小。

  两个长方形图形比较大小。

  让学生比较每组图形的大小,并要求说出比较的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观察法、重叠法

  2、通过探究,认识面积单位

  a、探讨为什么选用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的.形状

  ⑴、设疑:课件出示图形:(3×5,2×7的两张长方形)

  师:哪个长方形的面积大?

  生答略

  师:同学们的意见不一样,我们能不能借助学具来帮忙。

  ⑵、小组合作

  出示合作思考要点:

  ①你组可用什么材料或学具来比较图形1和图形2的面积大小?

  ②在这几种比较方法中,你组认为哪一种方法最合理?(学生四人合作讨论,教师巡视)

  ⑶小组反馈:通过小组操作,你们认为它们的面积哪个大?

  生齐回答:是图1的面积大。师: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比较的?

  小组派代表交流方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剪拼法,摆图法和数格法。

  师:这几种方法中,哪种方法最合理?

  生1:我们组认为是正方形摆最好,用圆、长方形摆有空隙。

  生2:我们认为用剪拼法好。

  生3:剪拼法不好,若是黑板面和课桌面不能剪。

  师:现在我们的意见统一了吗?得出数正方形的个数最合理。

  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剪拼法和摆正方形法(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

  3、认识统一单位比较标准的必要性。

  课件出示:猜猜谁的面积大?游戏:看格子,猜面积。

  师:有两个图形,一个摆9个正方形,另一个摆15个正方形,哪个面积大?

  学生:15个正方形的面积大,因为它的格子多。

  师:是吗?紧接着出示两个长方形的图形。

  生(惊讶):啊!原来是这样呀。

  师:想要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需要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板书:面积单位)。

  【评析:通过图形的比较,给予了学生必要的学法指导。然后,教师接触多媒体技术的功能,创设了动态变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统一面积的必要性,感受数学知识是从现实需要中产生发展的,从而激发起学生对面积单位的探究需求。】

  3、常用面积单位的认识

  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师:请阅读一则小资料(课件播放:文字呈现配合画外音)。你能从中知道什么?

  为了方便面积的测量,国际上常用三种方格:面积为1平方米的方格、面积为1平方分米的方格、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方格。

  为了方便面积的测量,国际上常用三种方格:面积为1平方米的方格、面积为1平方分米的方格、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方格。

  生1:我知道了国际上通常用的是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这三种常用的方格。

  生2:我明白了比较面积大小时经常采用三种固定的方格。

  生3:那个大号的是1平方米的,中号的是1平方分米的,小号的是1平方厘米的。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操作和演示,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初步感知它们的实际大小。

  2.握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观察法、重叠法、测量法等。

  3.发展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初步建立一定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

  面积意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

  教师——实物(课本、积木、墨水盒、水杯等)

  学生——四人一组,直尺,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操作感受,认识面积。

  (一)感受物体表面的大小。

  1、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参观老师的新家,(出示新家平面设计图)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你能看出,哪个房间最大,哪个房间最小吗?

  师:刚才你们说的客厅最大大,卫生间小,等等,其实是指房间地面的大小,如:客厅的大小就是这块蓝色地面的大小;厨房的大小就是这块黄色地面的大小,那卫生间的大小就是…………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与面有关的知识——面积。

  板书课题的一部分“面积”

  2、感受生活中的物体表面的大小

  师:拿出数学书,一起摸摸数学书的封面,(带着学生一起活动)现在同学们所摸到的这一块就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再摸摸学具盒的`盖子的表面,这一块就是学具盒这个表面的大小;再摸摸课桌的桌面,这一块就是课桌桌面的大小。

  师:草稿本的封面的大小是指的那一块呢?(学生摸一摸)

  师:谁想来摸摸黑板的面?感觉怎样?是不是很大一块,这一大块就是黑板这个面的表面。

  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数学书表面和黑板的表面,哪个大,哪个小?

  师:当两个物体的表面大小相差比较明显时,可以直接用观察得出结论。这种比较方法叫观察法。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看你们手掌的表面,再跟同桌的同学比比看,谁的手掌大,谁的手掌小。(分组活动)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比较的结果?(请两组)

  师:你们是怎么比较出来的呢?(师:我看见,你们是把手重叠在一起比的。)

  师:其实,当两个物体的表面的大小相差不明显时,可以用一种“重叠”的方法进行比较。这就是“重叠法”。(请两个学生示范)

  师评价小结给出面积的一部分定义: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发现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表面,有的物体表面……,有的物体表面……,还发现了比较它们表面大小的方法,真能干。这些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师: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粉笔盒这个面的大小就是粉笔盒这个面的面积。你能像老师这样,指出并说出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吗?(请几名学生说)

  (二)感受平面图形的大小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表面的面积,黑板的表面是什么形状呢?(长方形)那像长方形这样的平面图形有大小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一组平面图形:有封闭的和未封闭的图形)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说哪些图形你能确定它的大小?

  (如果学生能及时分辨出来,就直接请同学回答;如果不能就分组讨论一下,再回答)

  师:为什么这些图形无法确定它们的大小呢?

  师:对,这些图形有缺口,四周没有围起来,所以无法确定它们的大小,只有像这样四周围起来的图形才有大小,这些图形叫做封闭图形。

  师:你能说出这些封闭图形的大小是指的哪一块吗?(课件演示)

  师:这些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将面积的定义补充完整)

  板书: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齐读面积的定义。

  二、比较面积大小,探索面积单位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面积。现在,我们再看看老师的新家,你们能比较出厨房和卫生间的面积大小吗?

  师:看来,同学们的意见不一致呀?那我们来验证一下吧!老师已经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厨房和卫生间的面积缩小成了两张彩纸的面积,咱们通过比较这两张纸面积的大小,就可以判断厨房和卫生间面积的大小了。

  师:你有办法比较这两张纸面积的大小吗?(学生发表意见)

  师:其实,我们可以借助学具摆一摆,再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

  (活动要求:4个同学一组;选择合适的学具摆一摆,比较出两张彩纸面积的大小。)

  学生分组活动。(师巡视观察、指导)

  (在小黑板上记录学生汇报的情况)

  黄色(厨房)粉色(卫生间)

  正方形长方形方格纸圆

  师:为什么不用圆来摆呢?

  师:用什么图形测量最合适呢?为什么?(多请几名学生说)

  师:在测量图形面积时,用正方形最合适。因为它摆起来没有缝隙,它四条边的长度是一样的,面积也很好计算。

  (课件出示用大小不一样的正方形来摆得出的结论)

  师:他们比较的结果正确吗?为什么?

  师:选择测量标准时,除了最好选用正方形以外,还应注意什么?

  师:说得真不错,也就是说,在测量面积时,必须要用统一的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面积单位。(揭示课题的第二部分“面积单位”。)

  师:刚才我们用的那样的一个正方形也可以看作一个面积单位。为了使用和研究的方便,人们规定了一些常用的面积单位,想不想知道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几个?每个面积单位有多大呢?请带着这两个问题看数学书73、74页,从这里边找到答案,并把它们勾画出来,小声地读一读。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想想做做”第3到8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面积单位,能直接计量或估计面积大小,逐步提高对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大小的直观判断能力。

  2、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教学准备:

  若干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

  问:我们学习了哪几个常用的面积单位?

  老师板书:平方厘米平方米平方分米

  问:这三个单位用在用时要注意适宜,那你认为怎样算适宜?

  二、巩固练习

  1、做第3题

  说清要求

  集体校对。

  2、完成第4题

  说清楚要求

  3、做第5题

  理解题目意思

  4、做第6题

  让学生理解题目意思估计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

  5、完成第7题

  问:周长是指什么?

  集体交流。

  交流后对比周长和面积的不同求法。

  5、完成第8题

  说清楚画的要求。

  三、完成思考题

  要求说明一下。

  四、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举例等活动,初步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米及平方分米,知道1平方厘米、1平方米、1平方分米的含义和实际大小。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起1平方厘米、1平方米、1平方分米的实际大小的表象。

  教学难点:

  建立起1平方厘米、1平方米、1平方分米的表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操场平面图,内有篮球场图,旁边还有一个较小的`体育器材室图。

  师:从图上可以看出,操场大约有6个篮球场那么大。你能学着老师的说法一句话吗?

  2、谈话:刚才有同学说他的课桌面有×个书本那么大,有×个文具盒那么大,有×张正方形纸片那么大,别人听了能明白他的课桌有多大吗?如果别人根本不知道课本有多大,他的文具盒盖有多大,他手中的纸片有多大,就不可能知道他的课桌有多大。现在,全世界已经规定了统一的面积单位,那就是: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那么,这些面积单位各有多大呢?下面我们分别进行研究。(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拿出两个正方形(边长分别是1厘米、1分米),测量他们的边长。

  提问:通过测量,你有什么发现?

  根据学生回答,讲述: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平方厘米用符号c㎡表示。(板书:平方厘米c㎡)

  摸一摸:1平方厘米有多大?

  想一想: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接近1平方厘米?你手上的哪一部分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画一画:画一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说一说:出示课本78页上的两个正方形,说一说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让学生拿出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讲述: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平方分米用符号d㎡表示。(板书:平方分米d㎡)

  比一比:用手比划1平方分米有多大?

  想一想: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分米?

  3、谈话:请大胆猜测教室里黑板的面积有多大?

  你觉得用平方厘米、平方分米作单位去测量怎么样?那么较大的面积单位你认为应该是什么?怎样规定它的大小?

  根据学生回答,揭示: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举例: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米?

  三、巩固应用。

  1、做“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独立填写。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并指名汇报。

  2、举例说明哪些物体的面各用哪些面积单位测量比较合适。

  四、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

  板书:

  平方厘米 c㎡

  平方分米 d㎡

  平方米 ㎡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面积的过程,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和平方米,并通过迁移体会平方分米。

  2. 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面积意义的理解,初步体会一个平面图形的面积就是这个图形包含面积单位的个数。

  教学过程

  一、 联系生活,引入新知

  出示照片和文字说明:吴江市实验小学本部校园面积大约有2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吴江市实验小学爱德双语分校校园面积大约有4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

  师:看了这两幅照片和这两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生1:爱德双语分校的面积比本部的面积大。

  生2:爱德双语分校的面积是本部的2倍。

  出示照片和文字说明:神舟6号飞船降落伞的面积大约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神舟6号飞船降落伞的面积。

  师:同学们,李老师工作的学校、神舟6号飞船的降落伞等我们并不熟悉,但是,借助足球场来打比方,我们对它们的面积就有了大概的了解。你们平时听过或者用过这样的比方吗?今天,我们就从打比方入手,学习新的知识。

  [思考:打比方初步渗透了这样一种观念:描述或者比较面积的大小如果有一个标准作参照,就可以把面积量化。这里打比方所借助的中介正是面积单位的雏形。这种比方也常见于报刊,常闻于言谈,也就有利于学生对新知学习产生一种自然、亲切的情感。]

  二、 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 创设情境,引入概念。

  师:如果妈妈问我们课桌面的面积有多大,你准备用什么东西来打比方呢?

  生1:我想用书本来打比方。

  生2:我想用树叶来打比方。

  师:那就让我们用一些物品来铺整个桌面,看看课桌面的面积到底有多少个这种物品的大小。(指导学生分别用一次性纸杯、数学练习簿、大楷簿和树叶等物品铺满课桌面,要求同一张课桌面只能用同一种物品来铺。)

  师:哪位同学能介绍一下,你是用什么物品来铺的,课桌面的面积大约有几个这种物品那么大?

  生1:我是用数学练习簿来铺的,课桌面面积大约有8本数学练习簿那么大。

  生2:我是用树叶来铺的。课桌面面积大约有15片树叶那么大。

  生3:我铺的是大楷簿,课桌面面积大约有6本大楷簿那么大。

  生4:我铺的是纸杯,我的课桌面面积大约有40个一次性纸杯口那么大。

  师:(电脑出示用四种物品铺桌面的过程)我们一起来回顾刚才铺物品的过程,(指铺满纸杯的图)纸杯那么多,你们是怎么数出来的?

  生:先数一行有10个,再数正好有4行,4 10 = 40,所以一共有40个。

  师:说得真好!(指四种铺法的图)我们用这些物品铺在桌面上,能形象地说明桌面的面积有多大。但是,看了这四种铺法和得到的结果,你觉得有什么不妥吗?

  生:这些数都不同。

  师:是啊,同样大小的桌面,怎么表示面积的数却不同呢?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生:用同样的物品来铺。

  师:同学们,还记得学习长度单位时的情景吗?当时,我们用铅笔、小刀、手来测量课桌的长,也得到了不同的数,觉得不好,后来学习了厘米这个长度单位,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要准确测量或计算面积的大小,就要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的面积做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单位)

  [思考:在课桌面上铺物品,其实质是让学生自选单位计量面积,选择的单位不同,计量结果就不同,学生因此产生统一计量单位的`心理需求。提供四种物品让学生选用,增强了不同单位,不同结果的对比度,学生统一单位的愿望也更强烈,也能突出作为单位的本质特征:同一种单位的形状、大小必须相同。指导学生数纸杯个数的过程,蕴伏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回忆长度单位的引入过程,为引入面积单位寻找了另一个固着点。]

  2. 认识平方厘米。

  (1) 学。

  师:(出示1平方厘米的模型)这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一个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板书:1平方厘米)请大家从学具篮中取出同样的一个模型。观察一下,它是什么形状的?

  生:正方形。

  师:请用直尺量出这个正方形的边长。

  生:边长是1厘米。

  师: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生: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师:(板书: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平方厘米可以用符号cm2来表示(板书:cm2),也读作平方厘米。请用笔写一写这个符号cm2。

  (2) 记。

  师:让我们一起来记住今天的第一位新朋友吧!举起1平方厘米的模型(示范),仔细看,用心记,闭上眼睛努力想,把1平方厘米印进你的脑海里,头脑中有1平方厘米了吗?

  生:(齐)有了!

  师:来,让我们拿起笔,把脑海中的1平方厘米请出来,画在纸上。(学生齐画1平方厘米。)

  师:再拿1平方厘米的模型对照一下,画对了吗?不对的可以重新改一改。(学生对照,修正。)

  (3) 找。

  师: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面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生1:纽扣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生2:我的贴花纸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生3:我的指甲面大约有1平方厘米。

  师:大家拿起1平方厘米的模型,和自己的指甲比一比,你哪个指甲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

  生1:我的大拇指指甲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

  生2:我的是中指。

  (4) 拼。

  师:请大家从学具篮中再取出6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用6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拼在桌面上。如果有不同拼法,可以拼好一种后,再拼另一种。(学生拼图。)

  师:同桌间互相看一看,拼法相同吗?你拼成的长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生1:6平方厘米。因为是用6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

  生2:因为它们都有6个1平方厘米。

  师:这两个长方形的形状相同吗?面积呢?

  生:形状不同,面积相同。

  师:也就是说,看一个平面图形的面积有多少平方厘米,就看它包含多少个面积单位;一个平面图形中有几个面积单位,面积就是几。

  (5) 估和量。

  师:请每人从学具篮里取出一张邮票。估计一下,一张邮票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生1:8平方厘米。

  生2:20平方厘米。

  师:你是怎样估计的?

  生:我的食指指甲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刚才我用食指指甲比画了一下,大约是8平方厘米。

  师:你的想法很好,但是我们有1平方厘米的模型啊。大家把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铺在邮票上,看看它的面积到底有多少!(学生发现一个人的面积单位数量不够,于是与同桌合作。)

  师:邮票的面积是多少?

  生:(齐)12平方厘米!

  师:为什么?

  生:它的面上能铺12个1平方厘米。

  师:请每人再拿出一张电话卡。先估计面积是多少,再用面积单位检验。(由于面积单位的数量不够,指导学生用印有1平方厘米方格的面积量具来测量。)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电话卡的面积。(实物投影仪展示蒙着量具的电话卡)

  生:先数整格的,一行有8格,共6行,6 8 = 48,接下来2个半格或3个小半格可拼成1格,大约是56平方厘米。

  [思考:五个层次的学习活动,以丰富的学习方式、流畅的活动过程、细腻的指导帮助,引导学生经历建立1平方厘米概念的过程。在建立概念的同时还注意充分挖掘这些环节的内涵,比如,看一个平面图形或物体表面的面积有多少,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面积单位,这与引入面积单位时学生所产生的心理需求相呼应;再如,数电话卡面积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细致的习惯。]

  3. 认识1平方米。

  师:你们估计黑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演示用1平方厘米量)你们觉得怎么样?

  生1:太小了!

  生2:应该有一个大一点的面积单位。

  师:还真有一个大一点的面积单位。(出示1平方米的正方形布)猜猜看,这个面积单位应该是什么?

  生:平方米。

  师:能说说怎样大小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吗?

  生: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板书)

  师:会用符号表示平方米吗?写在本子上。(请学生在黑板上写m2)

  师:(出示4块1平方米的布,发给每个小组1块)每组的同学先商量,准备在1平方米的布上铺什么物品,再实际铺一铺,看能铺多少这种物品。

  学生分组铺物品,三个组分别铺书本、书包、椅子,还有一个组挤着站在1平方米的布上。

  师:请每组派一个代表介绍本组铺物品的情况。

  生1:我们组在1平方米的布上铺了24本书。

  师:可你们并没有铺满,怎么知道要24本书的?

  生1:因为一排铺了6本,可以铺4排,一共能铺24本。

  生2:我们在1平方米上铺了9个书包。

  生3:1平方米上可以放4把椅子。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平方米上可以站几个人。

  生:(齐)1、2、313人。

  师: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生1:(指屏幕)这个屏幕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生2:我家的桌面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生3:有的电视机的屏幕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师:这块黑板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生:(齐)2平方米。

  [思考:用平方厘米量黑板的面积,使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索较大面积单位的需求。平方米的意义和符号都放手让学生自己解释或书写,是刚才认识平方厘米时积累的经验的即时运用。让学生自选物品铺满1平方米,是教材中站人活动的拓展,也是先前课桌面上铺物品活动的延伸。最后又回到黑板的面积,整个认识过程浑然一体。]

  4. 认识平方分米。

  师:你们还想学习什么面积单位?(平方毫米、平方分米等)再学一个平方分米,好吗?你认为1平方分米有多大?平方分米怎样用符号表示?

  生: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在黑板上写出dm2)

  师:学具篮中有一个1平方分米的模型,你能把它找出来吗?(学生找到模型)对照这个模型,用手比画出1平方分米的大小。(示范并指导学生比画)

  师: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生1:(举起学具篮)这个篮子的底面大约有1平方分米。

  生2:插座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三、 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师:下面我们做些练习来巩固新学的知识。请看课本第79页想想做做第2题。自己在书上完成。(学生完成练习)

  师:我们先看方桌面的面积大约是64

  生1:平方厘米。

  生2:平方分米。

  师:你同意谁的意见?

  生:64平方分米。因为刚才电话卡的面积是五十多平方厘米,方桌面比电话卡大多了。

  师:再看信封的面积大约是200

  生:平方厘米。

  师:操场的面积大约是3600

  生:平方米。

  师:最后看第一小题。谁把这个问题再读一读,要读出点味道来。

  生:数学书封面的长大约是24

  师:谁来回答?

  生1:平方厘米。

  生2:厘米。

  师:今天学的是面积单位,你为什么填了长度单位呢?

  生:24是数学书封面的长。

  师:你看题真仔细!我们认识新朋友面积单位,可不能忘了老朋友长度单位哦!(把黑板上的1平方分米贴在1平方米的左上角,再把1平方厘米贴在1平方分米的左上角)看了贴在一起的面积单位,你有什么想法?

  生:它们相差很大。

  师: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以后我们会进一步学习。

  [思考:把第一小题放在最后反馈,既不干扰练习重点,顺着学生的思路把面积单位逐个再回忆一遍,又能集中注意,拓宽认知结构。三个面积单位的对比,形象鲜明,为后面学习进率埋下伏笔。]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验1公顷、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1平方千米的表象;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认识公顷、平方分米的含义。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2、 体会1公顷、1平方分米的实际大小。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二、 出示教学目标

  是师生共同读出目标,确立本节课的重点

  三、 教师精讲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上节课,我们知道小明搬了新家。今天,小明高兴的邀请小朋友们到他的新家参观。点击课件:出示情境图

  2、看,他们现在来到了哪儿?

  3、观察画面,你发现什么?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4、带着这么多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公顷的世界。

  (二)认识公顷、感受大小

  ⑴、体育课上100米大家都跑过吗?你能想象100米有多长吗?

  ⑵、如果用4条100米的跑道围成一个正方形,你能计算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吗?

  ⑶、小结:在数学中,我们把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规定为1公顷,通过计算我们又知道,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0000平方米,那么我们就可以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

  那么,你能体会这样1公顷的大小吗?

  ⑴课前,我们分组请28个同学手拉手围成了一个正方形,这样围城的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

  ⑵ 大家都围过像照片上这样的正方形,你能体会这100平方米的大小吗?

  ⑶ 要有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才能拼成10000平方米呢?

  ⑷ 100个这样的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10000平方米,也就是1公顷,现在你能想象出1公顷的`大小吗?

  (三)生活中感受1公顷

  如果大家还不能体会1公顷的大小,那么让我们走进生活中,去找一找1公 顷,再来体会1公顷的大小。

  ①问:你看出这是哪了吗?

  (四)认识平方千米

  ⑴我们认识了1公顷有多大,还有比公顷更大的面积单位吗?

  ⑵小结: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可以写成1km2。

  1平方千米=100公顷

  四、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导语:不知不觉,大家把所带的问题都解决了,不但认识了1公顷有多大,还认识了平方千米,让我们一起来用这些知识,帮小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小明的妈妈给小明出了这样的几道题,你能帮他填一填吗?

  2公顷=( )平方米 50000平方米=( )公顷 3平方千米=( ) 公顷 90000公顷=( )平方千米

  五、出示达标题

  六、课后拓展、巩固应用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我们认识了几个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

  七、作业布置

  课后,请你调查一下,你所居住的地方占地面积以及位桥镇的占地面积,好吗?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相关文章:

面积单位教案11-14

【精选】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4篇08-21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3篇02-04

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4篇11-01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模板5篇10-30

【精华】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三篇10-22

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五篇10-23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范文10篇10-17

【实用】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四篇10-10

实用的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3篇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