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案

时间:2022-04-27 10:32:27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识字教案模板汇总9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识字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华】识字教案模板汇总9篇

识字教案 篇1

  教学内容:以“丁丁冬冬学识字”为主题,学习带有木字旁的字7个,带有草字头的字7个,带有“竹”字的生字7个,带有“禾”或“米”的生字10个。

  篮 笛 算

  第六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带禾木旁、米字旁的字,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教具准备:小黑板、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棵:

  出示挂图 观察这两幅图,都画的.是什么?旁边的字是什么?师讲解字的各部分表示什么?同学们猜一猜今天我们学习带什么偏旁的字?

  二.学习新课;

  1.出示词语:稻子 种子 秧苗 庄稼 秸秆 麦穗 秋天 季节

  (1)读一读,互教互认。

  (2)观察带点的字有什么特点?

  (3)说一说禾木旁表示什么意义?

  2.出示带有米字旁的词:大米 米粒 粮食 面粉 粽子 面糊 糕点 糖果

  方法同上。

  3.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稻 季 米 粮 粉 糖 料

  (2)齐独生子 。

  (3)说一说这些字都是什么旁?与什么有关?

  (4)找朋友

  4.学写字。

  (1)出示生字:季 米 粮 粉

  (2)读一读,说一说这些字的结构、笔顺。

  (3) 在田字格里练习写字。

  三.巩固练习

  1.说一说带禾木旁和米字旁的字。

  2.想一想,这些字与粮食有关系吗?

  稻谷 草料 高粱 年糕 稀粥

  四.课堂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会多少?

  板书设计: 丁丁冬冬学识字

  稻 季 米 粮 粉 糖 料

  季 米 粮 粉

  第七、八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几组同一偏旁的字,理解字本义与引申义的联系,提高概括能力和推力

  能力。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写出带有这些偏旁得字。

  1.木——————————————————————。

  2.草字头————————————————————。

  3.竹字旁————————————————————。

  4.米字旁————————————————————。

  二.比一比,组词。

  材( ) 芬( ) 菜( )

  板( ) 芳( ) 茶( )

  箱( ) 粮( ) 草( )

  算( ) 粉( ) 药( )

  三.给字去掉偏旁,在组词。

  笛(由) (由于 ) 材( ) ( ) 季( ) ( )

  班( ) ( ) 药( ) ( ) 芳( ) ( )

  四.把下词语中不是一类的找出来,写在( )里。

  柏树 草莓 梨树 桃树 柳树 ( )

  苹果 葡萄 芹材 香蕉 ( )

  桌椅 衣柜 木床 镜子 ( )

  白菜 茄子 萝卜 小草 ( )

  五.填偏旁表。

  偏旁表示的意思例字

  木字旁

  草字头

  竹字旁

  禾木旁

  米字旁

识字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其中表示数的6个生字。认识6种笔画,通过诵读,体会童年的快乐。

  2、体会游戏的'有趣和童年生活的快乐。

  重点难点:

  认识6个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教师领读儿歌。

  师:这些儿歌里有些什么?生:儿歌里有很多数字。

  师:想跟老师一起读吗?注意读准这些数字的字音。

  二、学生自读课文。

  1、读准字音yi、si、wu、zhi、shi、zhi是整体认读音节,līǎng是三拼音节。

  2、把数字汉字用“0”圈出来,多读几次。

  3、同桌互读互学。

  三、学习生字“一、三、五”。

  1、借助插图,引出生字,读准字音。板书:wu、yi、pai、san。

  认识笔画:一(横)I(竖)﹁(横折)

  3、认识田字格。

  出示田字格。

  认识田字格。

  1、指导书写。

  三学习生字“二、四、六”。

  1、读谁字音。

  2、认识笔画。点()、竖弯()、撇()。

  3、指导书写。

识字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谁、怕、跟、凉、量、最”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体会遇到困难动脑筋想办法解决。

  教学时间:

  2教时

  教学流程: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一二两则谜语。

  2.学会8个生字。

  3.会写“谁、怕”。

  一、 谈话导入新课

  1.小朋友都爱猜谜语。这接节课我们就来猜一猜谜语,既开动脑筋,还能在猜谜语的同时认识很多汉字。大家有兴趣吗?有信心吗?

  2.出示课题“识字5”。

  二、 朗读课文,自主识字

  1. 初读全文,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或同学)帮忙解决,看谁读得又块又好。

  2.同桌互读,互相学习对方的优点,纠正对方的不足。

  3. 指名逐节读,学生提议请几个同学来读比较合适。

  要求:边听边想句子表达的内容。

  4 .对学生的朗读给予及时的鼓励,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夸夸自己。

  5.老师也想这有趣的谜语(范读第一节),你想到了什么?

  三、 随意境自主识字

  (一) 谜语1

  1. 同学们,你们想到了什么?看看和老师想的.一样不一样?

  逐句出示(人-----从-----众)

  2.认识2个生字“团、量”。

  “团结、力量”带拼音的认读-----去掉拼音读词语-----------去掉“结、力”认读生字

  3.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这两个字并组词,在小组内交流。(师巡回指导)

  4. 指导朗读。

  男女赛读-----同桌赛读等,及时给予评价

  (二) 谜语2

  1.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解决了第一个困难,我们不但猜出了谜底,还学到了一种学习的方法:

  读------把这一小节认真读会;

  想------ 展开想象,体会句子表达的内容, 想办法猜出谜底;

  认------认识生字朋友。

  2. 用刚才我们共同的学习方法,分小组选择学习你们喜欢的谜语。(剩下的两个谜语任选其一)

  3.师巡回指导,及时表扬合作出色的小组。

  4.全班交流、讨论。随机处理重要的知识点。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安排两个谜语交流的先后顺序)

  1) 交流谜语2时,请学习谜语3的小组质疑。

  2) 学习谜语2的小组负责释疑。师做适当的补充。

  5. 学习谜语中的生字,用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交流。

  四、指导朗读

  五、巩固识字

  认读生字卡片。

  六、练习写“谁、怕”

  1.描一描,仔细观察要写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交流。左右结构的字要左窄右宽。

  3.生练写。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第三两则谜语。

  2.学会4个生字。

  3.会写“跟、凉、量、最”。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读8个生字。

  2.复习“请、晴、清、精、睛”。

  二、学习第三则谜语。

  1.交流谜语3时,请学习谜语2的小组质疑。

  2.学习谜语3的小组负责释疑。师做适当的补充

  3.学习谜语中的生字,用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交流。

  4.指导朗读

  三、练习写“跟、凉、量、最”

  1.描一描,仔细观察要写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交流。“跟、凉”是左右结构的字要左窄右宽。

  “跟”:强调最后一笔捺变成提。

  “量” “最”:中间一横长,横与横之间紧一点,各横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

  3.生练写。

  四、扩展活动

  1.把三个谜语出给家人猜。

  2.收集一些谜语,准备搞一次猜谜语活动。

  课后记:

识字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认识海、鸥、滩、军、舰、帆、秧、稻、塘9个生字,会写沙、海两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一、二两小节,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学习重点:

  1、认识海、鸥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学习难点: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学前准备:生字卡片、图片等。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哪些地方?今天,老师和大家要去几个很美很美的地方,想去吗?(想)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二、学习、感悟课文第一节。

  1、出示海滩的图片。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板帖:海鸥沙滩

  军舰帆船

  2、小朋友真会观察,这些词语你会读吗?自己试一试。

  (1)自己读。

  (2)谁会读?指名读。

  (3)齐读。

  3、真了不起,可里面的生字你会认吗?

  (1)指名读。

  (2)开火车读。

  (3)小朋友,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你记住了哪个生字?是怎么记的?

  (4)让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生字。

  4、瞧,这美丽的海滩正向我们招手呢!小朋友,这时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呀?

  5、课文的第一小节就写了这个美丽的地方,请小朋友自己打开书来读一读。

  (1)自己读。

  (2)谁愿意来读?

  (3)听到小朋友读得那样认真,老师也想来试试。(范读)

  (4)请同桌一起读。

  (5)起读。

  (6)看着图试着背一背。

  三、课间操《火车开了》。

  四、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1、火车一路开过来,你看到了田野里有什么?

  2、田野里的景色真美呀!课文的那一小节写的.呢?请小朋友赶紧打开书,找一找,读一读。

  (1)自由读。

  (2)老师也想把它读得好听一点,可是呀,怎么读也读不好,谁能教教我?

  (3)指名读。

  (4)范读。

  (5)男、女声比赛读。

  3、小朋友,这一小节里躲藏着三个生字宝宝,你能把它圈出来,读一读吗?

  (1)学生自己圈生字。

  (2)教师贴出生字卡片。

  (3)指名读。

  (4)组词,请小老师领读。

  (5)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哪个字的?

  五、出示课文一、二小节,复习,巩固。

  1、小朋友,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的一、二小节,请你们自己美美的读一读。

  2、读后,你发现了什么?

  3、请女同学读前两个字,男同学读后两个字,美美的体会一下。

  4、呀,我真不小心,把课文的顺序打乱了,你们能帮我排列一下吗?(四人小组合作排列课文)

  5、复习生字。(鸥、舰、秧、塘)

  六、指导书写:海、沙。

  七、机动。

识字教案 篇5

  教学主题: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s版)

  建议学时数:

  2学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流利课文。

  2、认识13个生字,会写9个字。

  二、内容分析

  本篇课文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这个故事讲了明朝的一位财主送了一筐枇杷给袁知县,却因为识字少,把“枇杷”写成了“琵琶”,闹了笑话的事。重点难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三、学生分析

  区分同音字对二年级学生来说,也是识字的一大难点。如果单纯讲授同音字的区分方法,课文就会显得枯燥,学生的兴趣提不上来。课文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告诉学生同音字搞混容易闹笑话的道理,让学生树立正确区分同音字的意识,学生既觉得生动有趣,又从中受到了启发和教育,一举两得。

  四、设计思路

  喜欢听故事和讲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听故事、讲故事可以丰富儿童的知识,发展他们的语言,也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儿童识字的兴趣。本课教学设计以“听故事——读故事——认汉字——说故事”等语言实践活动为主,让孩子在反复读三五遍故事中与生字见面。这样可以强化刺激,帮助记忆生字,又可训练朗读,还有利于语言的内化。并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游戏中认识生字,书写生字,巩固生字。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枇杷”和“琵琶”》。齐读课题。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一想:题目中的两个词语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呢?

  2、让学生说说“枇杷”和“琵琶”这两个词语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二、读故事,认生字

  1、学生一边读故事,一边圈出生字词语,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拼几次。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做小老师,帮同学纠正读得不准确的读音。

  3、认读生字。

  (1)小组内交流:你自己认识了课文中的哪些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大家记住这些字?

  (2)汇报成果。(教师根据学生所说相机让学生当小老师带大家认读。)

  (3)你还教同学认识了哪些生字?

  (4)开火车认读生字。

  (5)出示带有生字的生词,先自由读,再齐读。

  三、读课文,熟悉故事内容

  1、读课文,要求不添字,不丢字。

  2、指名读故事,学生互评。

  四、讲故事,内化语言

  1、在小组内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故事讲一讲,再互相评一评。

  2、推选代表讲这个故事。

  3、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游戏复习认字

  1、“找朋友”认字:让学生把带有本课生字部件的卡片拿出来,自由找伙伴组合认字。

  2、把字卡拿出来,老师读一个,学生摆一个在桌面上。(学生跟着边读边摆)

  3、给生字找“家”;黑板上贴上写有“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的“小房子”卡片,让学生按结构将字归类。

  二、组词说句

  1、挑选自己最喜欢的生字,用它来组几个词,看谁说得又多又好。

  2、小组内交流组词情况。

  3、全班交流组词情况。

  4、用“枇杷”、“琵琶”、“特别”这三个词语分别练习说话。

  三、指导写字

  1、观察要写的字,找出共同点,说说还有什么发现。

  2、半扶半放指导写字,特别是写好“候”、“县”这两个字。

  3、学生描红,并练写一个。

  4、展示学生写的字,师生共同评议。

  5、评议后继续练写。

  四、完成课后练习2、3题

  1、练习课后第2题。

  2、让学生读一读,然后比一比“人身”、“人参”以及“珍惜”、“珍稀”这两组词语的异同。

  3、举例说说还知道哪些词语是读音一样但意义完全不同的词。

  4、全班交流。

  5、练习课后第3题。

  教学反思:

  1、本课设计上能够根据孩子们对故事比较感兴趣的特点,用听故事——读故事——识汉字——讲故事的方式,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在设计上体现了让孩子自主学习的特点,步步深入地引导孩子自主学习。

  3、在让孩子感兴趣的前提下,较好落实了教学目标,提高了他们识字的兴趣。

识字教案 篇6

  教学过程

  1.课前谈话:

  A.师:“小乌鸦拿着100分的试卷走回家,可是怎么没有人表扬它呢?”

  B.播放一年中人过不同的传统节日的录象带。

  2.新课新授:

  (1)录象介绍了哪几个节日?

  教师随机出示生词“春节、清明、端午、中秋”。

  3.学习生字词

  (1)学习“饺子、月饼“的读音。

  A.分别出示“饺子、月饼、”让学生个别读,齐读。(当学生出现发音错误时,教师引导学生互相纠正)。

  B.让学生分四人小组合作练读。

  C.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读读生词,检查学习情况。

  4.要求学生读所有生词。指名读检查学习情况。

  5.去掉生词的拼音,请个别学生读生词。

  (教师通过手势帮助学生抑扬顿挫地读生词)。

  6.说话练习:

  (1)拜年的时候你们会说些什么呀?

  让学生互相拜年。

  (2)师请个别学生说说自己的拜年祝福语,了解练说状况。

  (3)出示过年的画面:

  师:看到这画面,你想起哪些成语呢?

  生:“欢声笑语、普天同庆、喜气洋洋……”

  师:谁来说说,我们过年的`时候干些什么?

  生:“人们在春节会包饺子;清明节的时候会扫墓、踏青……”

  7.指导感情朗读。

  (1)请个别学生感情朗读“春节、饺子、拜年”。

  (2)指导朗读“清明、扫墓、踏青”。

  A.播放录象片段。

  B.师:小朋友去干什么?

  C.师激情描绘小朋友去踏青的画面,引导学生快乐地朗读这组词组。(对于清明节,每个人的感受都会有所不同,为什么一定要求学生是快乐的感受呢?)

  指名读

  (3)指导朗读“端午、粽子、龙舟”。

  A.师:端午节为什么要划龙舟呢?

  生“因为……”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奶奶告诉我的。”

  师:其实我们还可以通过看书了解这知识。

  B.指导感情朗读这组词。

  指名读

  (4)指导朗读“中秋、团圆、月饼”。

  A.师:中秋节我们还会干什么呢?

  B.师:吃团圆饭的时候我们还会在什么时候吃?(是否可以再收集一些关于团圆的图片,让学生在具体的图画环境中有团圆的概念?)

  C.师范读。

  (5)学生齐读词串。

  8.指导记忆“墓、踏、端”的字形:

  (1)指名说各自的记字方法。

  (2)师:谁能用最简单的记字方法记住这些字。(为什么一定要学生按自己认为的简单方法来记字。每个人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我们是否应该尊重学生的感受呢?)

  9.指导书写:

  (1)师范写生字,要求学生认真看。

  (2)学生完成习字册相关练习。(播放古筝音乐、师巡视个别辅导)

识字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影、前、后、常、跟、着、黑、狗、它、朋、友,通过观察、分析、评议等多种形式,能规范书写3个象形字飞马鸟。认识两个偏旁犭宀和两种笔画?。

  2、联系实际,学会识别前、后、左、右四个方位,能运用前、后、左、右说话。

  3、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养成留心生活的习惯。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影子带来的乐趣。

  教学课时:12课时

  A案

  设计理念和思路:

  教学本课,力求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在活动中学语文,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采取自读、发现、小组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达成识字、学词、朗读最基本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实现知识的迁移运用,培养说话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师: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现在,老师给你们出个谜语好不好?

  2、出示谜语:有个好朋友,天天跟我走,

  有时走在前,有时走在后,

  我和他说话,他呀不开口。

  3、学生回答后随机板书课题,读准音(yǐnɡ

  zi)识记影

  (鼓励学生用不同方法记住这个字。提示:可分析字形结构记字,也可根据字形结构联想记字。)

  二、初读短文

  (一)自读课文,读准读顺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边读课文边圈出本课生字,并把生字多读几遍。

  3、练习把课文读通顺,注意句与句间的停顿。

  (二)交流读文情况

  1、同桌分节轮流读文,互正字音,读后,互评谁读得正确、通顺。(注意区分平舌音、翘舌音、后鼻音、前鼻音:如前鼻音跟,后鼻音影,平舌音在、子,翘舌音是、常、着。)

  2、指名读文,其他同学担当小医生角色,仔细听,看谁医生当得好,能准确地指出毛病。

  3、戴帽子游戏:在黑板上贴出课文中的生字,再把写有这些生字的拼音卡片发给愿意做游戏的小朋友。游戏开始,请小朋友把认为正确的音贴在相应生字上面,这样生字就戴上了合适的帽子。

  4、开火车读生字,并组词说话(可以是文中的句子)。

  前面:小军走在我前面。

  后面:我在小军的后面。

  经常:我经常看课外书。

  跟从:我走哪儿,小狗总是跟从着我。

  听着:妈妈讲故事,我总是认真听着。

  黑色:他穿着黑色的衣服。

  狼狗:我家养了一条狼狗。

  它们:我家有许多小鸡,它们很可爱。

  朋友:影子是我的好朋友。

  三、趣味记字

  1、展示生字:前、后、常、跟、着、黑、狗、它、朋、友

  2、观察发现(认识犭宀)

  以前我们认识了许多偏旁部首,仔细看看,今天又有哪些新朋友呢?

  3、小组讨论、交流记字方法

  结合生活记字:我家在前进路。前

  利用偏旁记字:跟、狗、黑

  会意联想记字:两个小朋友一起去上学。朋

  联想比较记字:着看常堂(党)

  音近字记字:友又

  谜语记字:剪去一刀前工厂里边一口人后

  屋檐下面一把刀它

  四、趣味朗读

  (一)感受踩影子的乐趣,激趣。

  1、小朋友们开动脑筋,想出了许多有趣的记字方法,记住了这些生字。老师奖赏大家,带你们到室外做一个踩影子的游戏。

  学生出室外游戏:两人一组,其中一人变着方向在太阳下跑,另一人不断去踩这个人的影子。

  2、说一说在游戏中你知道了什么?感觉怎样?

  生可能做出以下回答:

  (影子有时在前,有时在后,有时在左,有时在右。)

  (面向太阳,影子在后,背向太阳,影子在前。)

  (跑到树下,影子没了。)

  (踩影子,真好玩,真有趣!)

  (二)感情朗读课文,表现童趣。

  1、过渡:是呀,影子变化多端,实在很有趣,让我们来读读课文,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趣!

  2、自由练读同桌互读互评抽读全班评议背诵课文。

  五、迁移运用

  1、在短文中,我们知道影子有时在前,有时在后,有时在左,有时在右,那么谁来扮老师的影子站在我的前后左右,并告诉小朋友们,你站在哪儿?

  2、以自己为中心,说一说,你的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3、介绍我家,向同学介绍你家周围的`环境,用上前、后、左、右。

  六、指导书写

  1、展示出飞马鸟读一读

  2、观察发现。(认识?)

  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今天又来了哪几位新的笔画朋友?

  3、范写引路

  范写时,边说边写,学生认真观察,注意每个字的笔顺和关键笔画。(不要把写成乙)

  (不要写成乌鸦的乌)

  4、练写评比。(书写时,注意正确的姿势。写完后,小组同学间互评,指出不足,选出写得好的在全班展览。)

  B案

  设计理念和思路:

  这首儿歌之所以被选入低年级教材,并不仅在于它浅显易懂有趣,还在于它能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积累语言材料。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探究的欲望,鼓励学生自主识字、读书,培养学生自能识字,读书的能力。且联系实际,超越文本,引导学生走出书本方寸天地,拓展文本内容、空间,体现大语文教学观。

  一、课前游戏,引入新课

  1、课前组织学生玩踩影子的游戏。

  2、课内激发兴趣。

  我们在课前一起玩了踩影子的游戏,好玩吗?自由说一说。

  3、揭示课题。

  ①读题,注意读好影后鼻韵母yǐnɡ,子读轻声zi

  。

  ②随机识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影。

  学生回答后,播放多媒体课件帮助识记:一轮红日当空照着就像是日,地上有一棵高大的树就像是京,旁边有一片影子就像是我们要认识的新偏旁(三撇儿)。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借助拼音读短文,读准确读通顺。

  2、圈出文中的生字,多读几遍,并想一想怎样才能记住它们。

  3、交流自读识字情况

  (1)认字谁能获得你真棒!

  课件展示:电脑设置十二颗星,每颗星上写着一个生字,一闪一闪真美丽,如果有同学读准了音,组对了词,老师将这颗星一点击,就会响起你真棒!的夸奖声。

  (2)读文比比哪位读得好!

  同小组的同学轮流读课文,读得正确、通顺,小组同学齐夸好!读得不对帮一帮。

  (3)记字看看谁的主意妙!

  ①、小组交流讨论记字方法。

  ②、全班交流,办法好,齐声夸他妙、妙、妙!

  三、了解内容,趣味诵读

  1、读知,了解内容

  1〉、读一读,说一说,短文告诉了我们什么?

  2〉、学生自由说,随机引导说话。

  ⑴、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在左,影子在右。

  ①、指导有趣味地朗读这句话(一人扮影子,两人合作,边表演边朗诵。)

  ②、迁移运用。

  师:同学们以自己为中心,说一说你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左面是谁?右边是谁?(学生自由互说)

  师:用上前、后、左、右向同学介绍你家周围的环境。(同桌之间互相介绍)

  ⑵、影子真有趣,像个小黑狗。

  ①、想象说话。

  师:影子还像什么?

  引导学生展开联想,用像说话。

  ②、感情地朗读这句话,读出趣味性。

  师:影子确实很有趣。怎样读才能表现出来呢?大家试一试。

  练读同学互读指名读后评议(他读得怎样?哪里读得特别好?)赛读(谁能比他读得更好?)

  2、趣味诵读全文

  过渡:影子真有趣,练习读一读全文,看谁读得最有趣。

  (1)学生自由练读

  (2)小朋友们自由选择喜欢的小节,自由选择伙伴对读,评评谁读得最有趣。

  (3)伴着动作带着表情朗读短文,一边读一边用手指出前、后、左、右。也可两人合作,一人扮影子,分角色表演。

  (4)试着背一背。

  (5)分组赛背短文。

  四、巩固练习,指导书写

  1、同桌互认本课生字并组词,看谁组得多。

  2、指导书写飞马鸟。

  ⑴出示飞马鸟读一读、记一记。

  ⑵观察发现,指出应注意的地方。(小组交流,互相提醒)

  ①、小朋友们仔细看看,今天又来了哪几位新笔画朋友?()。

  ②、有了这两位笔画朋友的加入,我们怎样才能写好这三个字呢?(学生自主观察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注意笔画顺序和关键的笔画:(不要把写成乙)

  (不要写成乌鸦的乌)

  ⑶练习规范书写。

  ⑷自评互评,夸一夸写得好的,指出不足。

  五、拓展创新、发展语言

  1、游戏激趣

  过渡:同学们写字累了,咱们来放松一下吧!看,这是什么?

  教师先在大屏幕上投放几个手影,如:大燕飞、小狗叫、小兔蹦引起学生的兴趣后,问学生:想不想学?(学生做手影游戏)

  2、拓展思路

  手影游戏真好玩,你还知道有关影子的哪些现象?说一说。

  3、编写有关影子的谜语。

  小朋友们真是生活的有心人。只要留心观察,你会发现生活中的影子可多啦,而且不同情况下影子的大小长短方向都不同。那么,你们能不能根据影子的现象编个谜语?(学生自由编)

  4、课后把谜语说给你的朋友、父母听,让他们猜一猜。

识字教案 篇8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54个生字,会写44个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有积累谚语的兴趣。

  4.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教学要求:

  1.学会8个生字,会认10个生字。

  2.会熟练读出俗语,明白其中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生字词的'掌握。

  2.明白俗语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生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别人有困难,我们应该热情帮助,小朋友之间更应该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团结力量大”嘛!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识字5》。

  二、交待学习内容。

  我们先一起来学习前3节。

  三、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把生字作上记号。

  2.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3.指名读,正音。

  4.重点指导:移、谋、焰、柴、易。

  5.同桌相互讨论:看看你是怎样记住字形的?

  6.师范读词语,领读词语。

  7多种形式训练学生读词语,直到正确、流利为止。

  四、学习诗句内容。

  1.指名读,同学认真思考,了解大致意思。

  2.教师讲解第1节的意思。

  3.指名说第2节的意思。

  4.教师范读第3节,讲解,并可借助实物演示,让学生体会一根和一把的概念。

  5.齐读l~3节,体味含义。

  6.熟练,练习背诵。

  五、指导写字。

  1.完成“我会写”的部分内容。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师范写。

  3.学生练习,写规范美观。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读生字卡片。

  2.齐读l~3节。

  3.指名说意思。

  4.指名背诵。

  二、导入新课。

  我们来继续学习4、5节,看看它要说明的是什么意思?

  三、学习4、5节。

  1.读4.5节,找出生字生词。

  2.自己弄清生字生词。

  3.指名读,正音。

  4.重点指导:

  搓:平舌音 绳:翘舌 后鼻音 斤:前鼻韵母 独(dú)

  5.同桌讨论,识记字形。

  6.师范读词语,领读词语。

  7.生熟练朗读词语,可采用多种形式。

  四、学习内容。

  1.指名读。

  2.指名说说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吗?

  3.教师讲解,并范读。

  4.学生朗读,并体会其含义。

  5.小组竞赛朗读。

  6.熟读,练习背诵。

  、指导写字。

  1.完成“我会写”剩下部分内容。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练习。

  六、总结全文。

  教学板书:

  识字5

  难,容易

  (团结力量大)

  课后反思:

  这节课中,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着眼于合作、引导,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着眼于让学生乐,会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引进激励、竟争等新的课堂教学机制,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自主进取的精神,实现“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转变。运用合作、互动等形式,生成课堂教学的增值效应,实现“教我学”为“我会学”转变。让学生在成功的时刻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实现了从“被动”到“主动”的转换。为以后的学习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了扎实的学习功底。

识字教案 篇9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你们看今天谁来和我们一起上课,(出示图片—小鸽子)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比一比》。

  师:小鸽子给姜老师带来了一封信,信上说的什么,想知道吗? ---------播放录音。

  生:听

  师:小鸽子把邀请信就放到了你们的桌洞里,快找一找,看谁收到了信,看看谁收到了信?看看谁邀请了你,告诉周围的小伙伴。

  师:来告诉大家好吗?并把它贴到黑板相应的图片中。

  师:他们当中谁是动物?谁是水果?

  师;今天他们还邀请了6个生字娃娃,想和他们交朋友吗?

  二、 识记生字、交流方法

  (出示生字娃娃)

  1. 拼读生字

  (1)自身拼读 (2)开火车拼读

  2.去掉拼音认读生字

  (1)自身试读 (2)找同学读 (3)小老师指读

  3.认识提土旁,说一说以前吧学过的哪个字有提土旁?

  4.交流识字方法

  三、朗读儿歌,使用量词。

  1.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 (2)找生读,并让同学评价 (3)齐读

  2.比一比

  师:小鸽子也特别好学,他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大家:

  (1)说一说儿歌中谁和谁比一比?

  ( 2 )是怎么比一比的'?

  (先同位两人商量一下)

  同学回答教师用卡片演示,然后同学边说边用卡片演示,教师板书:大----小 多----少

  师:在大家的协助下,小鸽子知道了同一种事物之间可以比大小、多少。

  (3)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比大小、多少?

  3.游戏:找朋友-------量词的使用。

  师:小朋友们,能不能用你们的聪明才智帮这些小伙伴找朋友呢?

  (1)游戏—找朋友 (对卡片)如:一头 黄牛 一只 花猫

  (2)找同学读一读。

  (3)扩展:一只小鸟,小鸟除了说“一只”,还能说什么?……

  4.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师:小鸽子想再请大家读一读儿歌好吗?

  (1) 小组内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儿歌

  (2) 小组朗读扮演。

  (3) 教师参与。

  师:小朋友读得这么好,老师也向参与进来,欢迎吗?(师一行,生一行)

  四、拓展延伸―――续编儿歌

  (1)神秘礼盒

  将礼盒中的物品抽出后用“一……”的形式说出来。如:一辆汽车

  (2)续编儿歌

【识字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识字07-28

识字的教案12-15

【精选】识字教案03-25

识字的教案10-12

关于识字的教案03-04

《识字五》教案02-25

《识字一》教案02-24

归类识字教案03-02

识字教案范文05-24

识字7教案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