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爱如茉莉》教案

时间:2022-06-19 09:03:21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爱如茉莉》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爱如茉莉》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爱如茉莉》教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细节描写感受父母之间平淡却深厚的亲情,从而理解“真爱就像茉莉”。

  教材说明:

  文章用清新、朴实的语言记叙了妈妈生病住院,爸爸去医院照顾这件小事,告诉我们真爱就如茉莉般平淡无奇却芬芳怡人。其中,作者着力描写和渲染的是爸爸妈妈执手而眠的情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温馨而又美好的画面。它告诉我们:真爱无痕,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美好;至爱无声,任何表白都是那么的苍白无力。真爱是什么?它就如生命中流动的泉水,就是手指尖流过的岁月,就是彼此间心灵的相通,就如盛开的茉莉花发出的清香。文章事小情真,感人至深。

  教学重点:

  课文的第三段通过细节描写,在字里行间揭示了什么是真爱,这是课文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真爱就像茉莉”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都说孩子是父母爱情的结晶,相信不少孩子在渐渐长大的过程中都曾注意过这样一个问题:我的父母相爱吗?(板书:爱?)

  2、平凡的生活,平凡的夫妻,爱在哪里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含蓄而优美的文章——《爱如茉莉》。

  二、初读感知

  1、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尤其是生字和有注音的字;

  (2)难读的长句子要读好停顿,避免读错词意。

  2、检查

  (1)记词语。

  橘黄色 嗔怪 叮嘱 怔住

  掏不出 静谧 浸润 睡眼蒙胧

  蹑手蹑脚 打哈欠 欣欣然 眸子

  洗漱 揉揉胳膊 缕缕 幽香 袅袅

  (2)句子。

  那是一个飘浮橘黄色光影的美丽黄昏,

  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

  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3、指名分节朗读。

  4、四大组分角色朗读:“我”、“爸爸”、“妈妈”、叙述。

  三、理清文章脉络

  1、提问:本文中谁认为“爱如茉莉”?(指名读第四节、第18节)

  开始时“我”差点笑出声来,最后却由衷地信服和认同,这在结构上是文章的首尾呼应,而在内容上是因为发生了什么事让“我”改变看法的呢?

  2、分段

  第一段(1~5)写妈妈告诉“我”真爱像茉莉。

  第二段(6~8)妈妈答应包饺子给出差回来的爸爸吃,因生病住院要“我”买现成的饺子煮给爸爸吃,爸爸却直奔医院。

  第三段(9~18)爸爸在医院为了照顾好妈妈伏在床沿而睡,妈妈为了让爸爸睡好,手脚麻木了也不愿惊醒爸爸。

  四、精读第一段

  1、文章在一开头就定下了含蓄优美的基调,指名分角色朗读。

  2、你觉得哪儿写得真好?读读说说。

  3、老师觉得有两个动词用得好极了,特别形象。

  (1)示范做“掏”的动作,请学生造句;

  (2)指名读第三节用“掏”的句子,问:秘密能看得见、摸得着吗?

  (3)比较“从她口中问不出秘密”和“从她口中掏不出秘密”,

  小结:用了“掏”字使抽象的事物仿佛可以看见可以摸到,因而也就使语句更生动形象了。

  (4)“咽”字教法同上。

  4、“我”咽下的话是?

  这说明?

  5、这是因为“我”对茉莉的印象停在4个字上——“平淡无奇”。

  爱可以“平淡无奇”吗?“平淡无奇”中也有爱吗?

  我们留待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指导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我”对茉莉的印象浓缩为一个词,那就是——平淡无奇,“我”听妈妈提出“爱如茉莉”这一说法时的反应是——(指名读第五节)

  2、出示咽下去的那句话“这也叫爱”,指名读并加标点。

  二、细数爱的体现

  1、生活中的日子常常平淡如水。而母亲的生病住院,如同一颗小石子投进了平静的水中,荡出了爱的涟漪。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的第二部分。作者因为哪些事而感受到了父母之间的爱呢?请你概括地来说。

  2、爱,往往在细节,在一颦一笑中,在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里。接下来我请大家细读课文6—18小节,哪些细节打动了你,哪些字词让你感受到了爱的温度?请你在底下加点或者打圈。

  自读课文,圈画。

  3、出示:“映儿,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

  读妈妈的这段话,想想妈妈虚弱地说这段话时,特别要强调的是什么?把你的理解送进去读。在这里,“爱”可以用什么词语来替换?

  4、妈妈虽然在病中仍然首先想到了爸爸,把爸爸看作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那么在爸爸心里呢?(生找出相关词语读读说说)

  师小结:把对方看作生活中最重要的。

  5、师:(课件出示图:我推开病房门所看到的画面)请你用一个词概括一下画面的内容或自己的感受。

  生:静谧美好的画面。 生:恬静的画面。 生:温馨的画面。

  师:文中是怎样来描述这幅图的,谁来读读。

  “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1)此时此刻病房怎样?(美好)

  (2)作者笔下的阳光怎样?(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探”、“悄悄的”)

  (3)指名朗读,读出病房的美好。

  6、这一夜,爸爸睡得好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那么,妈妈这一夜睡得好吗?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小结:爸爸妈妈时刻为对方着想。

  7、再读第九小节,爸爸妈妈都没有睡好,可是为什么他们会觉得如此美好呢?(重点引导学生感悟妈妈的“微笑”,这是高兴的笑、幸福的笑。)

  小结:为对方的幸福而幸福。

  8、齐读第九小节:“妈妈睡在病床上,……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三、读出“爱如茉莉”

  1、既然母亲爱父亲,为什么母亲还嗔怪道:“死丫头,问些什么莫名其妙的问题!”?(爱在心头口难开;爱在心头落实在行动)她的父母对爱是如何理解的?或者是如何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爱的?

  2、“病房里,那簇茉莉显得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妈妈为什么说爱如茉莉?自由谈谈自己的看法。把自己的理解送进句子中感情朗读。)

  3、师:是啊,母亲认为“爱如茉莉,平淡无奇,却洁白纯净,更送来缕缕幽香”。这爱可以无声无息,无痕无迹,你留心了吗?

  出示小诗:爱是什么?

  爱是妈妈病中仍惦念着要为爸爸包的那顿饺子;

  爱是……

  4、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仿写并交流。

  板书设计:

  17、爱如茉莉

  这也叫爱 平淡无奇

  洁白纯净

  缕缕幽香

  《爱如茉莉》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赞美人世间美好情感的美文。文中从细节处一次次表现了父母之间真挚、深厚的爱情。茉莉花是全文的线索,也是借茉莉纯洁、朴实的特点来托物言志,赞叹这对普通父母之间的感情就如同这茉莉般感动人心,耐人寻味。

  考虑到这是第一课时,文章的篇幅较长,学生之前并没有充分的预习。所以我在教学设计时依然保留了感知课文、认读和理解生字词的环节。但五年级的孩子已具备一定的独立识字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因此,这个环节的时间不宜占用太长时间,否则重、难点就不够突出了。

  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不能面面俱到。我想通过“解题”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即:“人与人之间的爱”与“茉莉花”之间究竟有什么共同点?

  在感受“爱”这个环节中,我侧重于让学生充分地读6-13节,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受。“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是课标一再提出的要求,我鼓励学生真实地谈谈自己为何而感动。并且及时抓住课堂上学生有闪光点的回答进行点拨、渲染和深化。我想,语文的课堂应从“一言堂”变为“众言堂”。我们不应机械化地拉着学生围绕我们事先安排好的教学设计跑,而应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

  对于茉莉花的特点,文中很明确地用三个词来形容:平淡无奇、洁白纯净、散发清香。由于在6-13节细节中,学生已深刻体会父母的爱,因此,能轻松地浅谈这三个特点与“爱”之间的共同点,我相机总结。

  达到“解题”这个教学目标后,我引导学生对于“爱”的概念进行拓展和延伸――我们赞美人世间一切美好的爱,无论是茉莉般朴实的爱,还是玫瑰般热情的爱……从而联系自己的感受,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你对“爱”理解。通过这个环节的升华,发挥语文熏陶、感染的德育作用,而不能仅局限在课本的范围。

  当然,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力不从心的地方:课件设计不够新颖、板书的位置有些偏、语言方面可能还需日后的锤炼……作为年轻教师,可能我的反思不够全面,尚未看到其他的不足之处,若能得到各位老师的点评,我会本着虚心求学的态度继续摸索,继续努力!

  课如茉莉——平淡中沁人心扉。

【五年级语文下册《爱如茉莉》教案】相关文章:

《爱如茉莉》教案爱如茉莉的教案01-11

爱如茉莉教案01-11

《爱如茉莉》教案09-06

爱如茉莉教案14篇02-13

《爱如茉莉》教案12篇03-08

实用的《爱如茉莉》教案4篇07-30

有关《爱如茉莉》教案3篇01-24

《爱如茉莉》教学反思04-22

《爱如茉莉》教案锦集5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