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2-07-08 18:44:46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中班教案集合五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中班教案集合五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1、初步学会朗诵儿歌,能正确掌握儿歌中出现的一些量词实。

  2、游戏中学习接触新的量词,练习完整讲述。

  3、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表演,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小兔子开铺子”图片。

  2、兔子头饰一个,猴子头饰若干。

  3、玩开铺子的.游戏材料。

  活动过程:

  一、观看图片中的“看看说说”,幼儿熟悉儿歌内容

  白:在一座大森林里,小兔子开了一家铺子。

  点击小兔子:小朋友们好,我是小兔子,今天新开了一家铺子,欢迎大家光临。

  师:哇!小兔子家开了铺子,我们一起去看一看,铺子里有些什么东西。

  二、引出儿歌,加深幼儿对儿歌的理解。

  1、第一遍“儿歌欣赏”。

  师:小兔子开了铺子真开心,还编了一首儿歌呢?一起来听听。

  教师点击“儿歌欣赏”的按钮,幼儿完整欣赏儿歌。

  2、理解儿歌内容

  (1)是谁在森林里开了一家铺子?(幼儿完整讲述)

  (2)铺子里有些什么东西?(要求正确运用量词)

  (3)东西被谁买完了?小兔子怎么说的?

  三、幼儿学念儿歌

  师:小朋友的手指很灵活,还会做游戏。

  四、游戏

  1、引出游戏。

  师:小朋友会念这首儿歌了,你们会不会买东西呀?

  小兔子的铺子又要开了,如果你像小猴子一样,说清楚你要买什么,你一定买得到的。

  2、老师指导幼儿游戏。

  幼儿用“小兔子,我要买**”的句式,并能正运用量词来参加活动。

  (游戏中如果有幼儿没能正确运用量词,可以请其他幼儿帮助他。)

  3、请个别幼儿说说刚才游戏时买的东西(鼓励其大声说完整的话,正确运用量词。)

中班教案 篇2

  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浸了醋和没有浸醋的蛋壳,了解酸会腐蚀牙齿。

  2、使幼儿懂得饭后漱口,早晚刷牙能保护牙齿,初步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3、通过活动,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准备:

  1、被醋浸着的蛋壳和没有被醋浸过的蛋壳各一个。

  2、两张牙宝宝的表情图。(一张哭一张笑)

  3、牙模型、牙刷。

  环节

  一、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牙宝宝的哭脸图。

  2、提问:这是谁?它怎么啦?你们猜猜它为什么会哭?

  二、观察讨论怎么会有蛀牙的?

  1、请幼儿互相观察同伴的牙齿,看看牙宝宝上有没有洞洞。

  2、讨论:怎么会有洞洞的?

  三、通过观察,了解酸会腐蚀牙齿。

  1、请幼儿观察浸泡在醋里的蛋壳和没浸泡在醋里的'蛋壳。

  2、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3、讨论:为什么浸泡在醋里的蛋壳会变黑、变软呢?(提醒幼儿闻一闻醋的味道)

  4、酸能腐蚀蛋壳中的钙,所以蛋壳放在醋里会变黑变软。

  5、再让幼儿观察他们刚才漱口吐出的水,请幼儿说说水怎么样?

  6、小结:我们吃过东西后,嘴巴里会有很多小的食物留下来,不马上漱口的话,时间长了,这些食物就会变的和醋一样很酸,牙齿就象刚才的蛋壳一样,会变的又黑又软,时间一长,还会出现洞洞。

  四、请有蛀牙的小朋友谈谈自己的感受。

  五、讨论:怎样保护自己的牙宝宝?

  1、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2、不食过硬、过冷、过热的食物。

  3、睡前不吃零食。

  六、教幼儿正确的刷牙方法。

  1、请小朋友说说做做。

  2、教师边念儿歌边出示牙模型和牙刷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

  3、 幼儿跟教师一起做。

  七、延伸活动。

  现在我们知道了怎样保护自己的牙齿,徐老师这里有一个让牙宝宝天天高兴的计划,我们一起来做好吗?

  附儿歌:

  牙宝宝,爱干净,它和牙刷做游戏,上刷刷,下刷刷,里里外外都刷刷,比一比,看一看,谁的牙齿最干净。

中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公路边有许多的数字,知道这些数字所表示的不同意思。

  2、初步体验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活动中,并获得其中的快乐和成功感。

  二、活动准备:

  收集马路边的数字图片、PPT、录像

  三、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出示幼儿收集的图片(引发幼儿对路边数字的兴趣)

  1、幼儿互相交流

  2、集体讨论

  3、小结

  (二)、猜一猜(通过讨论,知道路边不同数字的意义)

  1、出示PPT1

  (1)这是什么地方的数字?这些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2)幼儿模拟打电话

  (3)出示不同出租车(让幼儿说说上面的数字)

  (4)小结

  2、出示PPT2

  (1)数字怎么变了?这些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2)如果绿灯跳到3秒的时候,我们可以过马路吗?

  (3)小结

  3、出示PPT3

  (1)张老师还带来了三张图片片,谁发现这些是什么地方?三个地方都不一样,但它们有一个相同的.地方是什么?

  (2)这里的数字24是什么意思呢?

  (3)小结

  (三)、找一找(复习、巩固并了解马路上限速标志上数字的含义)

  1、放录象

  小区限速标志5——24小时自助银行——860车站——860车——限速标志40——红绿灯——限速标志30——门牌71(黄渡幼儿园)

  (让幼儿边看录象边说说数字的含义)

  2、小结

  四、活动总结:

  教师表扬和鼓励今天幼儿的表现,让其在感受到数学活动的成功感和愉悦感。同时,教师增强那些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的自信心。

中班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让幼儿学会根据图片内容进行口述并正确的列出算式。

  2、掌握9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9的加减法运算。

  2、培养幼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1、掌握根据组成和分解的方法计算。

  2、根据图片内容正确列出算式。

  教学准备:

  图片两幅、磁性卡、小卡片每个幼儿一份、计算卡片

  教学过程:

  1、幼儿听音乐表演,走进活动室。

  2、教师与幼儿对数,说出9的分解和组成。

  3、请幼儿计算8以内任意的加减法。

  4、教师导入新课,出示图片,并说题,冰山上面有3只企鹅,冰山下面有6只企鹅,问一共有几只企鹅?边说题边用卡片代替操作,然后请幼儿动手摆一摆,并像老师一样口述图片内容。

  5、请幼儿列式计算6+3=9,并说一说你为什么要这样算。然后教师板书。

  6、请幼儿看另一张图片,并说题,这9只企鹅准备回家了,现在只能看见3只了,问冰山后面有几只?边说题边用卡片代替操作。

  7、幼儿动手操作,并列式计算9—3=6。

  8、教师讲解9的'加法其它算式,幼儿动手操作。

  9、教师渗透加法的交换律。

  10、教师讲解9的减法其它算式,幼儿动手操作。

  11、教师利用磁性卡编题,请幼儿列式计算。

  12、教师与幼儿一起进行手指游戏。

  13、根据组成和分解方法反复说练9的加法和减法。

  14、幼儿口算练习。

  15、听音乐结束本课。

中班教案 篇5

  “新学期,我计划,我能行”主题班会

  一、活动目的:

  在新的一个学期,学生需要有明确的目标来指导新的学习及生活,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确立自己的目标,制定切合实际的学习计划,举行这次以“新学期,我计划,我能行”为主题的班会课,培养学生在新的学期、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做好各种计划的习惯,并提醒学生认真执行计划目标,为自己的目标奋斗;同时增强学生自信,使学生懂得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二、活动前期准备

  1、在学生中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在新的学期里的困扰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此制定出本次班会的主题:“新学期,我计划,我能行”。

  2、班主任准备班会课上的ppt,找相关资料,例如“如何制定计划”、“计划的意义及作用”等。并制作“新学期,我计划,我能行”学期计划表,提前打印好。

  3、课前让学生思考本学期的计划及目标。

  4、课前请班委在黑板上写好班会主题:“新学期,我计划,我能行”。

  三,活动流程:

  1、班主任宣布主题班会开始。

  班主任说:生活中有些人因为自己在事情来临前没有做好相应的计划,并且不努力,最终一无所获。以此引出本次班会的主题:“新学期,我计划,我能行”。

  2、提问学生:新学期,如何才能做到“我能行”?

  得出结论:制订学习计划,按照计划依次实现自己的目标。

  (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什么事有了计划就容易取得好的结果,反之则不然。有没有学习计划对你的学习效果有着深刻的影响。

  (2)防止被动和无目的学习。毫无计划的学习是散漫疏懒,松松垮垮的。很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影响。

  (3)计划是实现目标的蓝图。目标不是什么花瓶,你需要制定计划,脚踏实地、有步骤地去实现它。通过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使自己达到目标,也使自己明确每一个任务的目的。促使自己实行计划。学习生活是千变万化的,它总是在引诱你去偷懒。制定学习计划,可以促使你按照计划实行任务,排除困难和干扰。

  (4)实行计划是意志力的体现。坚持实行计划可以磨练你的意志力,而意志力经过磨练,你的学习收获又会更一步提升。这些进步只会能使你更有自信心,取得更好的成功。

  (5)有利于学习习惯的形成。按照计划行事,能使自己的学习生活节奏分明。从而,该学习时能安心学习,玩的时候能开心地玩。久而久之,所有这些都会形成自觉行动,成为好的学习习惯。

  (6)提高学习效率,减少时间浪费。合理的计划安排使你更有效的利用时间。你会知道多玩一个小时就会有哪项任务不会完成,这会给你带来多大的影响。有了计划,每一步行动都很明确,也不要总是花费心思考虑等下该学什么。

  3、小组讨论:如何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呢?

  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陈述小组意见。老师并把小组结论写在黑板上,最后老师总结该如何制定学习计划。

  (1)计划要考虑全面。

  学习计划不是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学习有时,休憩有时,娱乐也有时,所有这些都要考虑到计划中。计划要兼顾多个方面,学习时不能废寝忘食,这对身体不好,这样的计划也是不科学的。

  (2)长远计划和短期安排。

  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比分说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你应当有个大致计划。因为实际中学习生活变化很多,又往往无法预测,所有这个长远的计划不需要很具体。但是你应该对必须要做的事情心中有数。而更近一点,比如下一个星期的学习计划,就应该尽量具体些,把较大的任务分配到每周、每天去完成,使长远计划中的任务逐步得到解决。有长远计划,却没有短期安排,目标是很难达到的。所以两者缺一不可,长远计划是明确学习目标和进行大致安排;而短期安排则是具体的行动计划。

  (3)安排好常规学习时间和自由学习时间。

  常规学习时间指按学校规定的学习时间,主要用来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消化当天所学的知识。而自由学习时间指除常规学习时间外的归自己支配的时间,你可以用来弥补自己学习中欠缺的、或者提高自己对某一学科的优势和特长、或者深入钻研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自由学习时间的安排是制定学习计划的重点。抓住了和合理利用的自由学习时间,对自己的`学习和成长都会有极大的好处。所以我们应该提高常规学习时间的效率,增加和正确利用自由学习时间,掌握自己的学习主动权。

  (4)对重点突出学习。

  学习时间是有限的,你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所以学习要有重点。在这里,重点一是指你学习中的弱科,二是指知识体系中的重点内容。只有抓住重点,兼顾一般才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率。

  (5)从实际出发来制定计划。

  制定计划,不要脱离学习实际,要符合自己现在的学习压力和水平。有些同学制定计划时,满腔热情,计划得非常完美,可执行起来却寸步难行。这便是因为目标定得太高,计划定得太死,脱离实际的缘故。

  虽然这么说要从实际出发,可你未必明白怎么样是实际?实际可以分成三个方面:

  知识能力的实际:每个阶段,计划学习多少知识?培养哪些能力?

  时间的实际:常规学习时间和自由支配时间分别有多少?

  教学进度的实际:掌握老师教学进度,妥善安排常规学习时间和自由支配时间,以免自己的计划受到“冲击”。

  (6)注意效果,及时调整。

  每一个计划执行结束或执行到一个阶段,就应当回顾一下效果如何。如果效果不好,就应该找找原因,进行必要的调整。

  这里是一份简单的回顾列表:

  是否完成了计划中的学习任务?

  是不是按照计划去执行任务的?

  学习效果如何?

  如果有任务没有完成,那是什么原因?(安排过紧、太松?)

  回顾之后,要记得补上缺漏,重新修订计划。你也可以通过日记来记录一天的学习计划进度,便于改进和回顾。

  (7)计划要留有余地。

  制订计划不要太满、太死、太紧,要留出机动时间,使计划有一定的机动性。毕竟现实不会完美地跟者计划走,给计划留有一定的余地,这样完成计划的可能性就增加了。

  (8)劳逸结合,文理交替。

  学习对脑力消化非常大,所以不要长时间学习,要适当加入休息时间。而且在安排学习计划是,不要长时间地从事单一活动。学习和锻炼可以交替安排,因为锻炼时运动中枢兴奋,而其他区域的脑细胞就得到了休息。比方说:学习了两三个小时,就去锻炼一会儿,再回来学习。安排科目学习时,也要文理交替安排,相近的学习内容不要集中在一起学习。

  (9)提高学习时间的利用率。

  早晨或晚上,或一天学习的开头和结尾的时间,可以安排着重记忆的科目,如外语。心情比较愉快,注意力比较集中,时间较完整时,可以安排比较枯燥,或自己不太喜欢的科目:零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的时间,可以安排做习题和自己最感兴趣的学科。这样可以提高时间利用率。

  4、向同学派发表格,给10分钟时间同学们填写“我自信、我能行”学期计划表。

  学生填写完毕后上交,老师审核并放入学生成长记录袋。

  5、宣誓仪式。学生全体起立,在班长的带领下宣誓:在新的学期里,我要严格执行我的计划,努力奋斗,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我相信:新学期,我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