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2-10-09 18:46:17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语文教案集合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品】语文教案集合5篇

语文教案 篇1

  一、目标:

  1。在做做玩玩中,初步感受和体验散文中展示的语言美和快乐的情绪,

  2。愿意并大声说出自己体验和学习橘子花的感受。

  3。在教师的提醒下,学习安静地倾听。

  二、准备:

  橘子若干,自制背景大树,音乐录音

  三、过程:

  1、运用操作活动,引发幼儿欣赏散文的兴趣。

  (1) 师生共同制作橘子花,请幼儿说说橘子花象什么。

  (2) 教师引导幼儿闻一闻、摸一摸、尝一尝、橘子花,说出自己的感受。

  提问:闻一闻橘子花,闻起来怎么样?(清香),幼儿教案《幼教中班语文教案 《散文欣赏————橘子花》》。

  摸一摸橘子花,感觉怎么样?(软软的)

  每人拿一个橘瓣,尝一尝,味道怎么样?(又酸又甜)

  可以请幼儿先与身边的同伴说说,再请若干幼儿在集体中大声说出自己的感受。

  2、欣赏散文,感受作品的语言美。

  (1) 教师配乐朗诵散文,请幼儿说说“散文的名字是什么”“什么地方最好听”。

  (2) 教师手托橘子花,配以体态动作,再次朗诵后请小朋友讨论:

  散文中橘子是什么颜色。(金黄的)

  橘子脱下金黄的外衣,橘瓣就会怎么样?(害羞的,紧紧地抱在一起。)

  闻一闻橘子花,怎么样?(一股清香扑面而来。)

  摸一摸橘子花,感觉怎么样?(软软的.,象小姑娘的手。)

  尝一尝橘子花,味道怎么样?(又酸又甜)

  (先请幼儿和旁边的同伴说说,然后再请若干幼儿在集体中发言,提醒幼儿注意倾听他人发言。)

  3、教师与幼儿手托橘子花,共同倾听散文录音。

  讨论:你喜欢《橘子花》这首散文吗?为什么?

  4、制作橘子花树,体验散文中展示的语言美和快乐的情感。

  放配音录音,幼儿与教师一起将自己制作的橘子花挂到背景大树上。

语文教案 篇2

  8月末——9月份

  第一周:《归去来兮辞》(主备人:王晓美)

  《滕王阁序》(主备人:何延斌)

  《逍遥游》(主备人:于忠斌)

  第二周:《陈情表》(主备人:何延滨)

  文言文复习月考卷

  第三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主备人:于春霞)

  《装在套子里的人》(主备人:王淑艳)

  第四周:成语训练(主备人:邵克昱)

  病句训练(主备人:于忠滨

  10月份

  第一周:诗歌鉴赏(主备人:杨柳)

  《蜀相》(主备人:张羽)

  《书愤》(主备人:王雪茜)

  《一剪梅》(主备人:杨柳)

  第二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项羽之死》(主备人:于春霞)

  《庖丁解牛》(主备人:丛慧)

  《菩萨蛮》(主备人:孙娜)

  第三周:《梦游天姥吟留别》(主备人:孙娜)

  《登岳阳楼》《旅夜书怀》(主备人:王雪茜)

  《扬州慢》(主备人:王晓美)

  第四周:《六国论》(主备人:何延斌)《伶官传序》(主备人:于忠斌)

  11月份

  第一周:《虞美人》(主备人:于忠斌)

  第二周:《菩萨蛮》(温庭筠)(主备人:何延滨)

  第三周:《阿房宫赋》(主备人:王晓美)

  第四周:《西门豹治邺》(主备人:丛慧)

  12月份

  第一周:《种树郭橐驼传》(主备人:丛慧)

  第二周:《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主备人:于忠斌)

  第三周:小说阅读训练

  第四周:语言表达与运用

  1月份:

  材料作文立意训练

  期末总复习(做套题)

语文教案 篇3

  【自研课导学】预习课:(40分钟)

  目标:1、大声的朗读课文,读畅读熟。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做到能写懂意。3、积累文中印象深刻的句子尝试背诵。4、结合小资料了解罗森塔尔,收集有关自信的名言和事例。5、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道理,作者如何说明的?试写本文提纲。

  【教学内容】《做一个最好的你》

  【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做到能写懂意,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积累课文中印象深刻的句子。

  【教学流程】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

  研修流程

  自研自探环节

  互动合作环节

  展示提升·质疑评价环节

  随堂笔记

  自学指导

  内容·学法·时间

  互动策略

  内容·形式·时间

  展示方案

  内容·形式·时间

  成果记录·知识生成

  走进文本

  整体感知

  1. 本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2.作者采用了什么方法阐述自己的观点?(完成随堂笔记一)

  预时:3分钟

  A. 两人小对子:

  检查自研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等级评定。对子间解决独学遇到的问题。

  预时:2分钟

  B.四人互助组:

  小组长主持,深入探讨:

  1、你赞同比尔和作者对自信心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2、朗读第10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预时:5分钟

  C:八人共同体:

  (1)交流前面未理解的`问题。

  (2)抽签

  明确小组展示任务并分工准备。

  预时:6分钟

  展示单元一: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句子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可在组内小展示。

  展示单元二:

  1、结合课文说说增强自信心的方发还有什么?

  用“如果不能……那就……”补写第10段第一句话

  展示单元三:

  联系实际说说“如何做一个最好的你”。

  预时:15分钟

  随堂笔记一

  一、本文的主要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堂笔记二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关联词。

  1、一个人( )有自信,( )能成为他渴望成为的那种人。

  2、( )我还有不少毛病,( )我肯定能改掉。

  3、( )不能成为太阳,( )做一颗星星。

  随堂笔记三

  三、畅所欲言:谈谈如何做一个最好的你?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子间等级评定: ★(五星评定)

  研读文本

  细

  读感

  悟

  1、读1---3段说说课文讲了两个什么事例,画出你感悟深刻的句子。

  2、测试自己的自信力,读6—9画出让你变得自信的方法(完成随堂笔记二)

  预时:4分钟

  总

  结分反思

  拓展延深

  联系实际说说如何做一个最好的你?(完成随堂笔记三)

  预时:5分钟

  当堂反馈:反思今天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

语文教案 篇4

  指导思想及教学目标:

  1、能说出文中描绘了哪些具有秋天特征的景物,秋天。

  2、能体会作者练字的精妙之处。

  3、通过对精妙语句的剖析,欣赏本文的语言艺术。

  4、反复朗读,沉浸到诗的意境中去,品位诗独有的艺术魅力,进行审美的再创造。

  5、通过创作诗歌来体会秋天特有的魅力,加深对本文的理解。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1、导入:可由前两课自然导入,也可由古代名家诗句导入。

  2、默读课文

  3、读一读,写一写,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秋天》。

  4、朗读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自然、有感情地朗读。

  5、逐节研讨。

  研讨目的:理解每一节诗的意思。

  研讨方式:四人一组合作探究,提出疑问,共同解疑。每节由两组代表报告探究结果,不能解决的疑问可请全班同学研究,或请老师解答。教师点播引导的`方向,可依语言分析揣摩的一般步骤要求。

  6、齐声朗读,尽量达到背诵。

  7、再创造实践:

  写一首短诗,题目为《我眼中的秋天》。全班交流,体会诗歌独有的艺术魅力。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结合理解词语。积累“约定俗成”、“穷追不舍”、“兴风作浪”、“点到为止”等词语。

  3、朗读课文,读懂两条鳄鱼争斗的句子,理解最后一节的作用。

  4、继续学习查找资料:收集有关“鳄鱼”的资料,交流资料内容和资料来源。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查找关于“鳄鱼”的资料,并记下资料的来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出示鳄鱼捕食的照片。

  2、2、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动物?(鳄鱼)你对鳄鱼有什么印象呢

  3、生交流。(凶猛、残忍、凶残)

  4、师:的确,在我们大多数人的眼里,鳄鱼是一种令人胆寒的`动物。但你们知道吗?动物学家们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鳄鱼的争斗“,得出了出人意料的结果。

  5、揭示课题:28、鳄鱼的争斗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1、自读全文,说说鳄鱼的争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小组学习字词。

  2、交流字词学习情况。

  (1)“喉咙”、“颌”代表身体的两个部位,明确起位置。

  (2)形近字区分:嚣——器 喉——候——猴

  3、学生交流。

  三、围绕问题,读懂2、3小节

  1、默读2、3节,思考:入侵者怎样向罗宾挑战?罗宾又是如何还击的?分别用不同的记号标出。

  2、交流读句

  3、两条鳄鱼约定俗成的规矩,第一回合罗宾胜利了。

  四、抓住关键,理解结论。

  1、 师:但是,鳄鱼间的争斗并没有结束。虽然,入侵鳄鱼已经投降,罗宾却进一步向它发出了警告。用“——”划出有关的句子。

  2、 交流句子。(1) 出示句子

  (2) 罗宾用怎样的动作警告入侵的鳄鱼?

  (3) 读第一句话,“但是”前后个说了什么?你怎样理解罗宾是“点到为止”?

  (4) 读第二句话,怎样理解“仅仅”、“并且”?

  (警告行为没有进一步加大;警告时间却持续着)

  (5) 两句话连起来读,体会鳄鱼间的争斗是“点到为止”

  3、读罗宾似乎在警告对方的话,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4、进一步指导朗读。

  五、总结

  师:课文通过一个真实的例子证实了,鳄鱼间的斗争看似凶残,实是“点到为止”的结论。其实,这是动物学家长期观察、长期研究的结果。

  六、交流资料,了解来源

  1、小组交流有关鳄鱼的资料,并向组员说明资料的来源。

  2、在交流的基础上,办一份“鳄鱼小报”。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22鳄鱼的争斗

  入侵者 罗宾

  嚣张 点到为止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优秀教案优质教案语文03-07

语文的教案09-02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蜗牛》教案07-30

语文园地教案08-13

语文《影子》教案12-09

语文下册教案12-13

语文优秀教案02-24

语文关怀教案03-04

语文天地教案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