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

时间:2022-10-26 19:28:54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3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3篇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 篇1

  一、教材简说

  读罢本课,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眼前总是浮现一个孩子的身影:“柜台前有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耳边总是回响着孩子那“言不由衷”的令人心灵震撼的话语:“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他知道,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不富裕,还得给爸爸买药,他懂得心疼妈妈。也计,他幼小的心灵还没有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也许,他没有能力像前一课的儿子样为妈妈做一些尽孝道的事情,但是,能够理解妈妈,知道心疼妈妈,这就足够了,就足以让我们感慨万千了。这个年龄的孩子,大都以自我为中心,常常以哭闹来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真是难以想象,他小小年纪,该怎样忍受“强烈的渴望”和因心疼妈妈而“坚决不要”这种巨大心理反差带来的痛苦啊!

  读完课文,您可能会良久地沉默,会深深地叹息,更会感到深深的慰藉:为那懂事的男孩,为那心地善良的售货员阿姨,为那多病的爸爸,也为那无奈却又倍感欣慰的妈妈。带着您的感受,与学生们一起交流,一起为那玩具柜台前的孩子自豪吧。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要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

  2.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学习重难点:

  重点:认读生字,自读自悟小兵的懂事、乖巧、疼爱父母的好品质。

  难点: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准备:充分预习课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题

  孩子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教学生字:玩具柜

  二、初读:正确、流利

  1、自读、注意生字词

  2、检查生字:卡片重点字词:找朋友富裕反义词贫穷

  售(卖)货员芒:光芒四射

  3、开火车分节读:你觉得玩具柜台前的男孩——小兵是个怎样的`孩子?

  三、自读自悟

  1、默读:

  生汇报交流

  2、你又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他是一个懂事、喜欢小汽车的男孩,请小朋友们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

  找到句子之后认真读读,这句中的哪些词语最能反映出他的特点

  四、研读课文,体会小兵的懂事、心疼妈妈

  1、感悟男孩对汽车的喜爱

  ——柜台前有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

  ——男孩点点头,又专心地看起小汽车来。

  *理解“只要……就……”、(速度快)“目不转睛”(动作演示)(看得入迷)、“闪着兴奋的光芒”(激动、渴望)

  2、感悟懂事、心疼妈妈

  ——男孩的语言

  “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男孩抢着说。

  “不,谢谢,我不要。”

  *为什么抢着说?妈妈非常的疼爱儿子心里也不忍心,小兵怕妈妈为难怕妈妈为这事而难过

  他的这种心情以及这种语言都让我们体会到他的懂事,关爱妈妈等。

  ——妈妈的话

  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不富裕……

  ——阿姨的话

  多懂事的孩子呀!

  小结:小朋友们你瞧文章通过对小兵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刻画了他的这种懂事、心疼父母的特点,以后小朋友们写人物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对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反映人物的特点。

  四、角色朗读畅谈感受

  角色朗读

  ——孩子们,我们也都是农村里的孩子家里并不富裕,可我们依然吃着那可口的零食,玩着刺激的赛车,那么在认识了小兵这个男孩之后,你现在在想些什么呢?请举手与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我觉他很懂事,我要向他学习疼爱父母,多为父母着想不能太任性,还经常惹父母生气等;

  我觉的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非常幸福,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这样的美好时光!

  六、课堂小结、作业

  板书:24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喜欢小汽车 懂事、心疼妈妈

  动作:看到就跟 语言:男孩:“我只看看,不要……买”

  目不转睛地盯 “不,谢谢,我不要。”

  专心地看 妈妈:“心疼我,……不让买”

  神态:闪着兴奋的光芒 阿姨:“多懂事的孩子呀!”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一、 预习出题

  1、指导学生课前预习生字。首先通过读课文,勾画生字词、读带生字的句子来熟悉生字,再通过和熟字比较字行及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记忆生字,最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出一份有关字词方面的试题。如:

  ⑴ 读准字音方面,可以出给生字选择读音、判断对错或把音节补充完整的题目。

  ⑵ 认字方面,可以出给生字连线搭配的题:

  阿姨 看玩具汽车 闪着 妈妈的手

  妈妈 售货 抢着 说

  小宾 买药 拉着 光芒

  ⑶ 根据字行,可以出猜字谜的'题:

  总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想信他们,鼓励他们,肯定他们。

  2、交换做题:

  出好题后,分成小组交换做题。

  3、互评互改:

  做完后,互相批改,进行评价。

  二、默读课文

  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

  一 读通课文,加深感悟

  1、朗读感悟第8~13段:

  自由读,找你最感动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指名朗读,随机出示句子。

  分角色读好8~13段。

  2、朗读感悟第1~7段:

  过渡:

  课文的这位小朋友什么也不让妈妈给他没买,是不是他不喜欢?

  引导学生读课文,从文中感悟小兵喜欢玩具的心情。

  找出相关的句子。

  采用多种形式读这段话,并理解“目不转睛”。

  看图,说说小兵喜欢玩具汽车的心情。

  分角色朗读第1~7段。

  3、朗读感悟最后两段:

  指名朗读。

  交流:

  读了这两段,你想说什么?

  二 默读课文,升华情感

  请同学默读课文,读后说说你想到什么?

  学生交流,老师总结。

  三 课后作业

  1、把小兵的故事将给身边的人听。

  2、平时做孝敬父母的事。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字。

  2、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在读悟中受到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思想教育。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题。

  1、看图说话。

  出示课文插图说话:这是什么地方?什么时候?都有谁在做什么?

  2、齐读课题,设疑:大家都在高高兴兴的买玩具这个孩子为什么只看不买呢?

  (由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出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读书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

  1、要求把课文读正确,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不认识的生字可以请教同学,问老师。

  2、检查生字。

  (本课是略读课文,文中的11个生字只有认读的任务,所以这一环节只需采用多种形式认读巩固。)

  三、朗读感悟。

  1、带着问题再读课文,文中有几个人物,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2、出示“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男孩抢着说。体会男孩当时急切的心情。

  3、他这么喜欢小汽车,为什么不买一辆呢?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深入体会小男孩对玩具汽车的喜欢之情。如:目不转睛、兴奋的光芒、多么等等。

  (从小男孩在玩具柜前的表现入手,抓住人物的外在表现,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为理解下文小男孩的异常决定,体会人物的品质打下坚实基础。自主讨论的方式,同有感情地朗读相结合,训练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

  4、深入研读课文,分组研究讨论:小男孩那样喜欢小汽车,为什么不买一辆呢?

  出示:孩子的妈妈叹了口气,说:“他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不富裕。孩子心疼我,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

  (体会“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指的是哪些东西)

  (结合课文内容,抓住“为什么喜欢却不买”这个核心问题,让学生在充分读妈妈说的一段话后,谈谈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在挖掘人物内心世界的过程中,避免繁琐的分析。)

  5、师适时引导过渡,启发学生想象小男孩不接受阿姨礼物时的心理活动。说说自己的理由。

  四、情感提升。

  1、如果在生活中你遇到了小兵你想为他做点什么?把你最想对他说的话说给他听。可以是鼓励的,也可以是赞美的,也可以是祝福的……

  2、结束环节诵读诗歌《写给玩具柜台前的孩子》,使学生的心灵再次得到激荡,升华了情感。

  五、总结全文

  教后反思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是二年级下册的第28课。它所在的第六单元课文是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编排的,寓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于生动感人的故事之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本文主人公“渴望要小汽车”和“坚决不要妈妈买”这一巨大的心理反差,强烈地向我们传达着“爱母亲”的信息。

  然而,现在这些在春风雨露中长大的独生子,是很少有文中小男孩这样的情感体验的。如何使本堂语文课达到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这堂课后更加发自内心地爱父母、爱他人呢?我想,莫过于动之以情!教育不能没有感动,教师不能没有感动。所以在教学时,我试着用自己的感动去感染学生。以饱含情感的教学语言、适时深情的小结、与学生如遇知己般的共鸣,创设了教学情境,酝酿着滋养心灵的养分──感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堂中我引导学生在读课文后,抓住关键词语重点理解“目不转睛”“兴奋的光芒”“马上”等词语时,深入体会小男孩对玩具汽车的喜爱之情。从小男孩在玩具柜前的表现入手,抓住人物的外在表现,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在突破课文重点部分时,根据二年级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课堂上又不能完全放手。我就通过创设情境,适当加以点拨,从小男孩那丰富、传神的`表情动作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多么喜欢小汽车的“小男孩”。为理解下文小男孩的异常决定,体会人物的品质打下坚实基础。

  小男孩那样喜欢小汽车,为什么不买一辆呢?结合课文内容,抓住“为什么喜欢却不买”这个核心问题,利用对话较多的特点,从读中理解。学生在挖掘人物内心世界的过程中,尽量避免繁琐的分析,强调自读自悟,让学生多说多谈,通过交流引发学生想象人物的内心世界,增强学生的感悟,丰富学生体验,并从中受到人物的优秀品质。最后的拓展延伸环节,和孩子们一起诵读诗歌《写给玩具柜台前的孩子》,使学生的心灵再次得到激荡,升华了情感。

  有待改进的问题:由于课文较长,一个课时的内容过于饱满,因此不能面面俱到,导致个别环节仓促结束,也导致个别地方不能进行透彻的挖掘。上了这节略读课文后,也使我更清楚了今后略读课文教学的方向,既要大胆放手,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自由阅读的时间、空间。同时也要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征、认知水平,还是要给予适时的引导、点拨。让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充分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