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艺术教案

时间:2022-12-07 17:31:28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艺术教案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艺术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艺术教案15篇

中班艺术教案1

  (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欣赏各种花边图片。

  1.师:小朋友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有花边装饰的?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些漂亮的花边图片,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幼儿欣赏。

  3.师:小朋友看看这些花边是用什么图案组成的?(个别幼儿回答)

  4.师:小朋友们回答的很好,那你们最喜欢哪种花边?它美在哪里,是用什么图案组成的?现在请小朋友们身边的同伴说说一说。(幼儿交流讨论)

  5.师:现在请小朋友来说说你最喜欢哪种花边?它是用什么图案组成的?

  6.师小结:有的小朋友喜欢这种花边,这些花边的图案是有规律的排列。

  (二)讲解示范。

  1.师: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来当小小设计师,设计出各种美丽的花边。

  2.边示范边讲解。

  师:在画花边前我们要先把长条纸折叠成相等大小的几部分,然后运用长条纸上的点、线、简单图形等来设计花边,要多种排序的方法进行装饰,体现花纹有规律的美。(重点指导幼儿运用点、线、简单图形来设计花边)

  (三)组织幼儿操作。

  1.介绍材料,讲解操作要求。

  师:今天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长条纸、勾线笔,小朋友们用勾线笔在长条纸上设计花边。

  2.提出要求。

  师:在拼贴前老师有几点要求,小朋友们在拼贴时要保持画面的干净整洁,不能将图形纸张弄皱,要保持安静,有问题可以举手请老师帮忙,拼贴好后把画拿给老师。

  3.幼儿操作,教师引导幼儿运用点、线、简单图形进行设计花边。

  (四)展示与分享。

  1.师:小朋友们都设计了花边,现在请小朋友们和身边的小朋友说说你觉得哪个花边设计的.最美,美在哪里?(幼儿讨论)

  2.师:现在请小朋友说说你觉得哪个花边设计的最美,美在哪里?(个别幼儿回答)

  3.师小结:有的小朋友觉得这个花边很美,因为它是沿着线画的;有的小朋友觉得这个花边很美,因为它是有规律的排序。

  (四)活动延伸。

  师:今天小朋友们都当了小设计师设计,设计了美丽的花边。活动后老师会把这些材料放进美工区,在玩区域时小朋友们可以在设计美丽的花边。

中班艺术教案2

  活动目标:

  1、借助相似造型,大胆表现、创造人物的五官,并进行表述。

  2、充分发挥想象力,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音乐磁带、录音机;

  3、每人记号笔及正方形纸各一。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过程:

  1、欣赏配乐散文诗《给老师画像》师:小朋友喜欢画画吗?有一天,有个小朋友偷偷地画了一张画,你们猜猜他画的是什么?(幼儿猜猜)你们都开动小脑筋了,到底是什么呢?仔细听听老师念的一首诗歌就知道了!

  2、再次欣赏(你们想不想看看这个小朋友画的画呢?),师边操作课件边朗诵,进一步理解散文诗。提问:这个小朋友他画的是什么?跟我们以前画的一样吗?(出示课件,进行比较)他是用什么来代替五官的?直接告诉幼儿:散文中的画像跟我们以前学过的画法不一样,是用替换想象的方法来完成的,用苹果代替脸蛋,用太阳代替眼睛,用翘角的水果糖代替嘴巴。

  3、师点击课件,进行示范:如何想象画,并让幼儿思考与讨论。师:我这儿有一枝神奇的小魔笔,它在画什么?(展示逐步变化的`多媒体画面,一枝小魔笔从基本点出发,慢慢变成了一个椭圆形……)原来是一张娃娃脸,现在,这张娃娃脸要变了,小魔笔用什么来做五官呢?提问;你想一想,如果让你画,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来代替眼睛、嘴巴、头发、耳朵呢?

  4、讨论:如何让画面更漂亮些?出示两张一样图案的画(一张线描、一张简笔),让幼儿比较,知道用线描后的图案更好看。

  5、幼儿进行表现与创造。师:现在,我们小朋友也来变一变,想一个最有趣的娃娃脸画下来。

  要求:

  ①要先想好你要用什么来代替五官?

  ②代替的材料要和别人不一样的。③用线描的方法让你的画面更丰富、更好看。

  6、展示与体验。请画完的小朋友将作品贴在板上展示,并互相说说自己的画,体验与分享快乐。(可以请能力强的幼儿用儿歌的形式说说自己的画:如大大的树叶,是娃娃的头发……)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中班艺术教案3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通过听听、讲讲、演演等,初步感知和理解乐曲的情绪和结构。

  2、在创编的过程中,激发幼儿愿意表现,敢于表现的欲望,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

  3、尝试和同伴一起参与表演活动,感受合作表演活动的愉快。

  活动准备:

  1、环境布置:在教室的周围适当的布置可以爬的`物体。

  2、“树”的头饰若干。

  3、木偶“小猴”一个。活动过程:

  活动流程

  设计意图

  一、出示木偶,导入课题。

  以小猴“皮皮”的口吻与幼儿交谈并提问:你们知道我有什么本领呢?

  二、欣赏

  1、引导幼儿完整欣赏乐曲二遍。(第二遍结合图谱欣赏)

  提问:你最喜欢那一段乐曲。

  三、创造

  1、在幼儿理解乐曲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分段创编动作。

  2、随乐曲完整地表演。

  四、表现

  1、将自己的身体当作大树,小手当小猴,让幼儿随着音乐做动作。

  2、两个小朋友合作,一人扮大树一人扮小猴,随音乐自由做动作。

  3、引导幼儿在活动室内任意选择可以做树的地方,随乐曲自由做动作。

  4、到户外去寻找可以做树的物体做动作结束。

  让幼儿初步感受猴子顽皮的天性。

  图谱的运用有助于帮助幼儿理解乐曲的结构。

  善于激发幼儿的创造性,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利用孩子们的身体、伙伴资源、活动室的环境等进一步发展幼儿的表演能力,表现猴子顽皮的特性。

中班艺术教案4

  一、设计意图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艺术教育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本次活动我运用中国伟大的传统艺术——瓷器,作为幼儿欣赏和感受的对象。首先让幼儿对我国伟大的传统陶瓷艺术有一定的了解。其次,让幼儿欣赏各式各样的瓷器瓶子,感受这些瓶子的形态美、对称美、图案美和线条美,从而达到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目的。

  二、活动目标

  1、知道陶瓷艺术是中国伟大的传统艺术。

  2、通过欣赏和感受活动,了解瓷器瓶子的造型特点和图案美,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3、积极参加动手制作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装饰瓶子,体验自由创作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1、欣赏材料:一个陶瓷瓶子(实物)、陶瓷瓶子图片若干;

  2、制作材料:白纸若干、各种颜色的毛线若干、各种豆类装饰材料若干;剪刀、胶水等制作工具。

  四、活动过程

  1、出示神秘袋,导入主题。

  (1)教师出示装有陶瓷瓶子的黑色袋子激发幼儿兴趣: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神秘的“宝贝”,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想)

  (2)教师邀请个别幼儿来摸一摸,让幼儿一边摸一边大声说出自己摸到了什么东西,并描述摸到的东西的形状。

  (3)教师拿出瓶子,揭示谜底。师:刚才我们小朋友摸了之后觉得是瓶子,你们觉得呢?(瓶子),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什么吧!

  (4)教师给幼儿介绍这是陶瓷瓶子,是我国伟大的传统艺术,并简单讲解中国陶瓷艺术的相关知识。

  2、欣赏瓶子

  (1)老师和幼儿一起欣赏瓶子。(提醒幼儿从形状、图案、线条、是否对称等方面进行欣赏)

  (2)师生共同交流对瓶子的感受。师:欣赏了这么漂亮的瓶子,我相信小朋友们肯定有很多想说的,我来请小朋友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3)欣赏瓷器瓶子图片。老师出示各式各样的瓷器图片让幼儿欣赏,并且共同交流瓶子的造型美和图案美等特点。(提问:这些瓶子的左边和右边、上面和下面一样吗?瓶子上都有哪些图案,线条是什么样的?)

  (4)教师总结:我们小朋友都说的很好,不仅说出了瓶子的外形美、图案美和线条美,还说出了为什么喜欢这个瓶子,老师觉得小朋友们都很棒。那你们想不想自己制作好看的瓶子呢?(想)

  3、制作瓶子师:看了这么多好看的瓶子,小朋友们想自己动手制作好看的瓶子吗?(想)

  (1)教师讲解制作方:首先在白纸上画出瓶子的形状,然后用剪刀剪下来,再用彩笔、毛线等材料装饰瓶子。(提醒幼儿在装饰过程中注意剪刀等材料的使用安全)

  (2)幼儿自由制作、自由创作。

  (3)教师巡逻,对于幼儿好的创意给以积极的鼓励和评价,对于能力欠缺的幼儿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4。展示作品、欣赏评析把幼儿制作好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请少数幼儿说说自己的作品,再请部分幼儿互相评价作品,最后教师总结。

  五。结束活动师:

  今天小朋友们都制作了好看的瓶子,你们想不想让更多人看看你们的作品呀?(想)今天放学的时候每个小朋友都可以把自己的作品带回家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欣赏!

中班艺术教案5

  活动名称:

  花瓣项链

  重点领域:

  艺术、语言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铜芯线将各种花瓣进行规律性穿串。

  2、培养幼儿用自然物装饰的美感,从而进一步感受自然美与萌发创造的欲望。

  3、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收集各种花瓣。

  活动过程:

  1、感受花瓣美。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欣赏、倾谈大家搜集来的一瓣瓣黄、白、红、粉紫……五颜六色的花瓣。

  2、选花瓣。

  让幼儿自由选择自己最喜爱的花瓣。

  3、穿项链。

  引导幼儿用铜芯线穿花瓣项链。感受花瓣美。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主要分三个环节来完成:第一环节,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来串项链;第二环节,分析有规律排列的项链;第三环节,运用有规律排序的方法再次串项链。我认为取得成功之处有:

  1.活动设计有创新。

  本次活动主要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理论指导,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让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本次活动设计上进行一次创新,打破了传统的以老师说教、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活动中,用简单相同的材料,分前后两次不同目的的操作来完成,第一次操作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来串项链,这样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气氛轻松,幼儿有参加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从幼儿的作品看,串的项链多种多样:有些是用一种颜色,一种形状的珠子串成的,看起来很简洁;有些项链用多种颜色,多种形状的珠子串的,看起来很艳丽;还有些项链用两种珠子间隔重复整齐排列的。然后,老师根据幼儿的作品来引导幼儿多角度欣赏项链的美丽,提高了幼儿的审美情趣,同时为下一阶段学习了有规律排序打下伏笔。

  2.活动由易到难,逐渐深入。

  第二次串项链,操作目的是幼儿学习了有规律排序后,引导幼儿运用有规律排序的方法进行设计项链的序列。从幼儿的第二次串的.项链来看,每个幼儿在原有的不同水平上都获得了发展。比如:第一次操作,懂得用有规律排序的孩子不多,就5、6个人,排的序列也是比较简单,都是以AABB、ABAB的形式排列,在学习了有规律的排序后,幼儿的作品非常丰富,排的序列也是比较复杂,懂得用三个不同的物品间隔重复排列。相同的材料通过两次操作,让幼儿学习、观察、比较能力有很大进步,他们的体验更深入、规范、条理化,更容易让幼儿理解有规律的排列。

  3.根据幼儿能力差异来提供材料。

  为了照顾到幼儿能力的个别差异,我提供的材料有难易之分,比如:提供一种形状多种颜色珠子,供能力比较差的幼儿操作,还有提供两种形状多种颜色的珠子,三种形状多种颜色的珠子供能力中等和能力强的孩子操作。

中班艺术教案6

  活动目标:

  1.欣赏蔬菜雕刻品的造型美。

  2.尝试运用各种蔬菜创作艺术品,体验创作的乐趣。

  3.体验合作、交流、分享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师与幼儿共同收集蔬菜造型的图片。

  2.提供便于幼儿模拟表现蔬菜造型的黄瓜、茄子、洋葱等新鲜蔬菜及所需工具。

  3.提供制作蔬菜造型的辅助材料。

  4.准备教育挂图《主题活动·蔬菜艺术造型》。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各种蔬菜艺术造型的图片,以及教育挂图《主题活动·蔬菜一族·蔬菜艺术造型》。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看一看它们分别用什么蔬菜雕刻成的,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是哪种蔬菜艺术造型。

  3.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蔬菜、工具进行蔬菜艺术造型的创作。

  4.教师分散到各小组,参与并指导幼儿进行蔬菜艺术创作,帮助幼儿创作过程中的困难与问题,并提醒幼儿正确使用工具、注意安全。

  5.引导幼儿将自制的蔬菜艺术作品布置成一个展览会。

  6.鼓励幼儿邀请其他班级幼儿、教师参观。

  7.教师与幼儿共同制作选票,计票表格,让参观者自由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件作品。

中班艺术教案7

  一、设计意图:

  在《春天的童话》这个艺术主题里,种子发芽这个内容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本来在春天这个季节里,发芽就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幼儿也在自然角种植时观察过种子发芽的现象。而《芽》这篇散文意境优美,其中还有一些非常美的词语,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感受美,而且也可以丰富一些词汇,如:胆怯、滋润、抚摸等。虽然散文这种题材幼儿以前接触得很少,但现在我们中班下学期的孩子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因此我们想让幼儿尝试接触。而且这首散文讲的就是小芽在发芽过程中经历的从胆怯到勇敢的心理历程,也能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活动过程:

  (一)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感受散文优美的意境,理解散文中优美的词语。

  2.认真倾听散文,感受散文中小芽从胆怯到勇敢的心理变化,并用动作表现。

  (二)活动准备

  课件,两段音乐,太阳、春风、春雨、芽的头饰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导入

  ——春天来了,你们看是谁从土地妈妈的怀抱里探出头来了?(教师边做动作,边说)

  ——原来是,小种子发芽了。可是,你看,小芽怎么了?心情怎么了?(教师做出不开心的表情)

  ——咦?为什么小芽不开心了呢?

  ——那,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篇散文《芽》吧!

  2.完整欣赏课件

  3.分段欣赏

  1)联系幼儿实际来理解、并体验小芽胆怯的心理

  ——散文中,小芽儿从土地妈妈的怀里探出头来,像个什么样的小姑娘,散文中有一个很好听的词语,我们再来听听看。

  教师表演动作

  ——为什么小芽儿从土地妈妈的怀里探出头来会胆怯呢?

  ——哦,原来它觉得自己就要离开土地妈妈了,所以会胆怯。那你有没有什么时候感到胆怯了呢?

  请幼儿自由说说

  ——这个时候谁来帮助它了?

  ——我们来听听,是谁来帮助小芽了,她有什么样的感觉?

  教师表演第一段

  ——是谁来了,它是怎么帮助小芽的?

  ——请你一边说一边用动作表示。

  ——我们一起来做春风和春雨来帮助小芽吧。

  教师带幼儿一起朗诵并表演散文第一段。

  ——小芽在春风春雨的'抚摸和滋润中有什么感觉?(温暖、亲切)

  ——小芽感受到了别人带给他的温暖、亲切。

  ——可是,小芽还是有些害怕。你听,太阳、春风、春雨是怎么跟它说的?

  2)感受到来自朋友的温暖帮助

  三段播放给幼儿看(课间)

  ——太阳对小芽说了什么?

  如果幼儿说不出,教师可拿出太阳的头饰单独说一遍

  ——原来,太阳给了小芽光亮,小芽就会变得健康,我们一起来学太阳帮助小芽吧!

  集体朗诵

  ——那春风是怎么说?谁能像刚刚太阳说的那样对小芽说

  集体朗诵,

  教师做小芽,请幼儿来做春风

  ——那春雨是怎么跟小芽说的?

  教师来做春雨,小朋友来做小芽,教师朗诵一遍,然后再角色互换。

  3)体验到乐观面对的重要

  ——小芽听了它们的安慰,现在它有什么变化呢?(幼儿看课件)

  ——小芽终于在朋友们的鼓励中,变得坚强、勇敢了。那我们也来做做勇敢的小芽。请你把勇敢的表情和动作来表现(引导幼儿边说边用动作来表演:抬头、挺胸、眼睛睁大、微笑。)

  4.再次完整朗诵并表演

  ——那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完整的念念散文表演吧。

  5.分角色表演

  ——谁愿意做太阳、春风、春雨来帮助小芽?

  ——小芽要把一开始的胆怯和后来勇敢、坚强的表情做出来哦!

  6.教师小结:

  ——你们喜欢小芽吗?为什么?

  ——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胆怯的事情吗?是谁帮助了你?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小芽刚刚离开妈妈的怀抱所以会有胆怯的心理。经过别人的帮助、鼓励,渐渐摆脱了那种胆怯的心情变得活泼开朗起来。其实在生活中,不管小朋友还是大人,都会遇见一些不知道的事情,这时都会感到害怕和恐惧。不过,别忘了在我们身边会有很多好朋友,他们会来帮助我们,所以我们要像小芽一样勇敢、乐观的面对,你们说好吗?)

  三、分析:

  《芽》这是篇很优美的散文。散文有三大美:意境美、语言美、情感美。这三个内容都是相辅相成的。意境美是融入在语言美中,今天老师的语言、体态;音乐、课件都成功的营造了散文优美的意境。但是,今天在欣赏散文的语言时,教师忽略了孩子对散文语言的理解。因此,最后孩子对散文的情感体验缺失了。其实孩子也有自己理解散文的方式,教师应给与机会,让幼儿或说出自己的想法;或做出相应的动作、表情。在充分理解了散文的语言美时,才能体会到散文中蕴含的情感美。

  四、反思调整:

  1. 目标的制定

  欣赏散文和认真倾听散文,有重复的意思。认真倾听散文也是包含在欣赏散文的要求里,建议去掉。因为,整个活动都是在小芽发芽的情境中进行的,建议在目标中加入“在情境中“感受小芽从胆怯到勇敢的心理变化。

  2.提问的设计

  教师语言过多,是剥夺幼儿说话的罪魁祸首。在活动中,教师比较心急,看孩子回答不出来,就急着告诉。因此,问题的导向不够开放。建议,提问要再开放些,让孩子有更多思考的空间,并给孩子机会大胆表达。

  3.幼儿参与的程度

  一个活动的成功与否就在看孩子们愿意参与的程度时候足够。因此,我们要适时调动孩子参与的积极性。比如,在环节三中“理解散文中的词汇”,教师应让幼儿用身体动作来大胆表现自己对这些词汇的理解。也许,孩子们的理解不一定正确,教师可以及时给予语言和肢体动作上的正确引导。这样的过程能让孩子真正参与到理解、感受散文中来,而不是老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

中班艺术教案8

  活动目标:

  1、喜欢冬天,对冬天的树的特征有自己的审美。

  2、欣赏冬天的树,用剪纸的方式对树进行表现创作.

  3、学会尊重别人的审美方式,理解每个人有不同的想法.

  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在户外活动时观察过冬天的树.

  材料准备:冬天的树课件,彩色卡纸、剪刀、胶棒、夹子

  重点:欣赏冬天的树,用剪纸进行表现创作.

  难点:学会尊重他人的审美方式,理解每个人有不同的想法.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一、谜语导入:

  师:冬天光着头,春夏长绿发,就有一只腿,小鸟喜欢它.(树)

  师:咱们班的小朋友可真聪明,咱们今天的活动就跟树有关系。咱们一起看看我带来的树.

  二、播放课间,引出问题:

  教师根据图片进行提问:

  请幼儿说一说,图片中树是什么样子的?

  它是什么季节的树?

  你怎么看出来的?

  树枝像什么……树干像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示树枝的'形状)

  冬天的树给你一种什么感觉?

  你觉得用什么颜色能表示出这样的感觉呢?

  三、剪纸活动

  师:小朋友们你们说的都很好,今天咱们要把你们说的树剪出来,这次我准备了四种材料的纸,你们可以任意选择这些材料对冬天的树进行创作.请小朋友创作时,注意安全,不要拿着剪刀去粘纸。(教师对不敢剪的幼儿进行鼓励,给幼儿启发)

  剪完作品的幼儿,可以把作品放到作品绳上。

  四、作品欣赏

  幼儿将作品夹到绳子上,并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简单介绍。教师可帮助幼儿组织语言,鼓励胆小的幼儿上前进行介绍。

中班艺术教案9

  活动目标:

  1、体验折纸与绘画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并感受成功的喜悦。

  2、知道折花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3、能利用手工纸制作花朵并用印章笔均匀铺画底色。

  活动重点:学习折花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活动难点:

  手工纸制作花朵的精细要求,对角折,边对边折整齐,两边角向上分开折。

  活动准备:

  草地上的花图片、蓝色卡纸、红黄手工纸,印章笔,水粉笔、绿色黄色白色的颜料,叶茎。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小朋友,你们喜欢美丽的小花吗?草地上开满了好多漂亮的小花老师,老师带你们去看看吧。(PPT草地画的图片)

  二、好多漂亮的小花呀,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幅美丽的花,我们来看看吧,(PPT范画图片)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制作这些美丽的小花呢?那谁能告诉,这幅画用到了那些材料呢,有卡纸,颜料,手工纸,其实呀还有几个辅助材料,(PPT插入材料图片)我们来看看,有印章笔,叶茎,水粉笔,料准备好了那我们开始吧!

  三、基本过程

  首先来制作草地,我们拿出蓝色的卡纸,再拿出我们准备好的印章笔。在我们的绿色与黄色的颜料上压一下。压的时候保证我们的印章笔上颜料均匀,然后均匀的印在我们蓝色卡纸上,小朋友记住一定要印的均匀一点,我们的草地做好了,先放到一边晾一凉。

  接着我们制作小花,请小朋友们认真看仔细看,先拿出一张方形手工纸,对角平放好,找一个对角有中心线向上对折,折的'时候一定要,角对角,边角边,折整齐,大家看变成了什么,对了变成了一个三角形,然后把两边的角向上折,大家注意看,拿出右边的角向上折出花瓣,左边用同样的方法向上在折出另外一个花瓣,折完了压一下,让它更平整一点,最后把小花反过来,从底下向上折一个小角,不要多折,反过来我们看看,小花折好了,小朋友你们会了吗?最后在折两个一大一小的花装饰到我们刚刚铺画好的草地上,为了让花更漂亮一点,贴上提前准备好的叶茎。然后用水粉笔敲点白色颜料。你们看漂亮吧,我们的作品做好了,那让我们拿去给我们的哥哥姐姐看看吧。

  反思:

  本次活动中我预设了三个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体验折纸与绘画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并感受成功的喜悦。

  2、认知目标,知道折花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3、技能目标,能利用手工纸制作花朵并用印章笔均匀铺画底色。

  重难点:学习折纸的基本步骤与方法和手工纸制作花朵要求,角对角折,边对边折整齐,两边角向上分开折。

  在活动中用印章笔来铺画背景色,并且用了黄色绿色混在一起,让背景更丰富一点,这样就不会单一,幼儿在操作时,兴趣也非常高,让他们觉得很好玩有趣,接下来是让幼儿动手折花。这对幼儿精细动作要求比较高,要求幼儿边对边角对角,可还是有几位幼儿需要老师的帮助,还有在中间部分两角向上折时,有个别幼儿没有分开。在这里要慢一点多提醒孩子,最后把准备好的叶茎贴到铺画好的背景色上,用水粉笔敲点白色颜料,画面一下就丰富起来了,本节课最终的活动效果还是非常好的,每个孩子都能乐意参与到活动中去,当孩子们拿着自己的作品展示时,真的是非常开心,很有成就感,这节课也为以后的手工课做了良好的铺垫。

中班艺术教案10

  活动目标:

  在说说、画画中了解人物的基本特征并初步积累表现人物动态的经验。

  活动准备:

  作画用品人手一份、音乐磁带一盒。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绘画兴趣

  1、用吹泡泡的形式引导各位幼儿在绘画纸的不同方位画一只圆。

  2、请幼儿说说圆可以画什么?

  二、师幼互动——感受、表现人物的各种特征、动态。

  ◆ 感受、表现人物的头部特征。

  1、表现“圆宝宝”的五官特征。

  2、给“圆宝宝”设计不同的.发型。

  ◆ 感受、表现人物的动态特征。

  1、幼儿跟随音乐等口令做各种动作。

  2、感受同伴的各种动作。

  3、表现会动的人。

  三、欣赏交流——说说人物的各种有趣动态。

  1、幼儿用拓印的表现形式,装饰背景。

  2、教师和幼儿一起说说、找找自己画的人做了一个什么有趣的动作。

中班艺术教案1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复制的方法,并学习用拓模、印蓝纸、印章、透明纸等各种复制材料去尝试复制,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感受复制的便捷,对复制物品产生浓厚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几组不同的材料:拓模复制(泥油及模具)印蓝纸复制(印蓝纸及白纸),印章复制(印章及白纸),透明纸复制(透明纸及图书)。

  2、电脑、数码相机,录音机,幼儿活动的录像。

  活动流程

  1、 请两名幼儿比赛画画,看谁画得快。

  教师事先交待好两名幼儿绘画的内容及用具,幼儿轩轩用笔画,幼儿坤坤用印蓝纸印,请其他幼儿猜猜谁能在规定时间画得又快又多。

  2、 讨论为什么坤坤会画得又快又多?

  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坤坤用的是印蓝纸,它能同时印很多画,让幼儿了解复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3、 想一想,还有什么能复制很多东西,给我们带来方便。

  (1)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分别出示:印章;透明纸,拓模。

  (2)教师与幼儿一起交流:印章,透明纸,拓模的特点及用途。

  4、请幼儿尝试用印蓝纸、印章、透明纸,拓模材料进行复制,了解各种复制的方法。

  (1)幼儿初步尝试复制,教师积极给予幼儿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2)幼儿相互交换材料,再次进行尝试几种复制的方法。

  (3)幼儿相互交流使用复制材料复制的方法以及自己的感受。

  师:跟身边的小朋友说一说,刚才你用什么复制的,怎样做的?

  请个别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

  5、 拓展幼儿有关复制的经验。

  (1) 想想,还有什么能复制东西?

  (2) 教师分别出示电脑、照相机、录音机、幼儿活动录像。

  (3) 教师组织幼儿感知打字、照相、录音、录像等复制的过程。

  6、 出示多种被复制出的材料:多本书,磁带,光盘,材料等供幼儿观察,让幼儿感受现代化复制手段的先进与快捷。

  7、 看幼儿用书p37,进行连线,巩固对几种常用复制工具的认识。

  8、 活动延伸:

  请家长帮忙收集各种用于复制的材料。

中班艺术教案12

  活动背景:

  幼儿音乐活动包括歌唱活动、韵律活动、欣赏活动和打击乐活动。在主题背景下,我们已尝试着将唱唱演演、肢体造型的表现、听赏音乐的基本要素等艺术表现形式融合于主题内容之中,而对打击乐演奏这一领域的触碰显得很荒芜,往往怕受到其技能要求、单一摹仿等多方面因素的束缚而不敢直面。那么,在二期课改的今天,幼儿打击乐活动如何才能与生活内容自然的整合?如何使幼儿获得更均衡的音乐要素呢?这一连串的困惑引发了我在实践中的思考…… 而这次的鹿城区优质课展示活动中,我有幸听到了一节名为《会伴奏的纸》的中班艺术活动,执教者是温州市第五幼儿园的王秀微老师。于是,带着兴奋的心情,我尝试记录了这节艺术活动,也尽我的所能进行了评析,希望得到的一些启发与同行共勉。

  活动描述:

  一、谈话引题

  1、师:你们都听到过什么声音?

  幼儿回答:蟋蟀叫声、打雷声、狮子吼、火箭声……

  2、师:今天王老师带来一张纸发出声音的纸,教师用手弹纸。幼儿倾听纸的声音。

  师:请小朋友们自己想办法使纸发出声音?请个别幼儿上前演示自己用什么办法使自己的纸发出声音,并集体学习。

  幼儿:用脚在纸上跳、扔起来、踢起来、拍……

  评析:教师通过使幼儿对生活中各种声音的回忆,从而联系到纸发声,并让幼儿通过自己动脑想出使纸发声的方法,与平常的音乐活动相比较更加的新颖与别出心裁。

  二、教师示范:

  1、师:老师用折纸折“风车”甩出声音请小朋友们听听是不是与自己的使纸发出的声音一样。

  2、师:播放一段音乐,如果用纸伴奏可以怎么伴?

  幼儿:弹、摇

  3、熟悉音乐节奏:教师与幼儿用手一起打节奏。

  4、教师示范用纸来伴奏。

  提问:

  ①老师用什么办法伴奏?(弹、摇)

  ②除了弹以外,什么地方用到摇?

  6、出示歌谱,边拍边带幼儿一起用纸伴奏。

  提问:

  音乐节奏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幼儿用纸打节奏。

  评析:在教师示范这一环节中,用纸伴奏是小朋友们平时没有接触过的,所以教师在引导幼儿用纸给音乐伴奏还是有困难的。幼儿与教师的互动不是很积极。其实教师可以先用其他伴奏乐器给音乐伴奏。如:小鼓、响铃、在不同的节奏使用不一样的伴奏方式。从而过渡到用纸伴奏,引导幼儿在不同的音节长度使用不同的方法,如:拍、弹,幼儿更容易接受。

  三、幼儿操作活动

  1、请幼儿用自己的方法给音乐伴奏两次。

  2、分组表演:幼儿分成红黄两队并选好队长。

  教师提要求:仔细听音乐,根据音乐的节奏伴奏,伴的好的小朋友可以当队长指挥自己的组员。

  3、幼儿与教师点评别组幼儿的表现。

  评析:在幼儿操作这一环节,教师组织的.很好,条理清晰。推选队长也更激发了幼儿的积极性。但在配音乐伴奏时,很多幼儿还不能很清楚的根据节奏为音乐伴奏。我认为有两点不足的地方:

  1、音乐的节奏对比不明显,幼儿比较难分辨。

  2、在分组表演之前可以多几次的巩固练习。这样分组表演的效果会更好。

  四、教师小结:

  生活中除了乐器可以伴奏,纸也可以伴奏,我们到外面去找找还有什么可以伴奏。

  案例反思:

  《纲要》指出:我们要引导、支持、鼓励幼儿参加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注重幼儿的感受、体验和情感表达方式,积极地丰富幼儿的音乐经验和审美情趣,提供幼儿自主表达的音乐空间,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技能和能力,让幼儿真正成为了音乐活动的主人。在王秀微老师这一节课中,在本次《会伴奏的纸》这一活动中,用纸伴奏,突破了以往音乐活动的传统形式。从简简单单的一张纸,到通过动手用不同的方式让纸发出声音,最后用纸伴奏并表演。活动中幼儿充分体验到音乐活动的乐趣。在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的同时增强了了幼儿的能力。通过这一活动对我也有着一定的启发。

  一、给予音乐教育目标以新的定位

  以往的音乐教育大多注重“成品”的灌输,以功利性的追求为目标,希望见到立竿见影的、即时的效果。而主题背景下的音乐活动的价值则是以幼儿自主的表达及真切的体验为目标,追求的是长远的效应。渐渐地我们认识到幼儿发展的所有方面都是有关联的,每个幼儿都是有自己成长和发展方式、速度的独特个体,因此不能只靠一个预定的目标来要求所有的幼儿完成同一项任务。

  二、给予音乐教育内容以新的来源

  以往的音乐教育内容往往都是老师根据教材预设的,虽然有时也能根据季节、节日等进行选材,但大多数时候还是与幼儿的实际需要相脱节。而主题背景下的音乐活动却是从幼儿生活中选择的内容,是切合幼儿的生活经验的,是幼儿的兴趣与需要的所在。

  三、给予音乐教育教学以新的方法以往的音乐活动我们大多运用的是示范法、讲解法。幼儿的学也只是单一的模仿。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幼儿一旦脱离了教师的教就无所适从的现象。在实践中,“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再也不是喊喊口头,也并非纸上谈兵了,它必须通过一些实实在在的方法来落实、来完成。

中班艺术教案13

  目标:

  1、新教歌表演《分清左右》,初步学会唱这首歌。

  2、能大胆、合拍的做动作,在活动中分清左右。

  准备腕花4个(2红2黄)红花、黄花若干(数量各是幼儿人数的2倍)歌谱图一张录音机磁带

  过程:

  一、幼儿听欢快的音乐拍手进活动室

  今天洪老师带小朋友一起去做游戏好吗?

  二、分清左右

  1、请小朋友看看你的手上有什么?

  2、贴红花的那只手是左手。

  3、请幼儿举起贴红花的那只手,是什么手?

  4、贴黄花的那只手是右手。

  5、请幼儿举起贴黄花的那只手,是什么手?

  6、请小朋友们看看你的脚上有什么?

  7、在认识了左手与右手后,请小朋友们看看贴红花的那只脚,是什么脚?贴黄花的那只脚,是什么脚?

  8、教师出示歌谱图玩魔术棒的游戏,随意指贴红花的那只手、贴黄花的那只手、贴红花的那只脚、贴黄花的那只脚,请幼儿举起手或踮起脚。

  三、教歌曲《分清左右》

  1、教师边指歌谱图,边演唱一遍(跟录音唱)

  2、解释歌谱图。请小朋友看看,前面的'二只手与后面的二只手有什么区别?有~~记号的就是小手跳舞,没有~~记号的就是举起小手。同样解释小脚。

  3、请幼儿看歌谱图,念歌词二遍,重点唱好附点音符。

  4、幼儿跟唱二遍。

  四、学习歌表演

  1、学会了歌曲,我们一起来表演吧!

  2、教师带领幼儿表演一遍。

  3、讲解要点后再表演两遍。

  五、游戏《找朋友》

  今天,小朋友又学会了一个新本领,真能干,现在每个小朋友去找一个你的好朋友,把你学会的这个本领表演给你的好朋友看,表演两遍,与好朋友手拉手边唱边跳出活动室。

中班艺术教案14

  活动目标

  1、了解豆豆贴画的制作步骤。

  2、尝试用各种豆豆贴出梅花的形象,感受豆豆的造型美。

  活动准备:

  1、梅花图案底版,范例。

  2、幼儿自带的各种豆豆。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欣赏范例。

  师:画面上有什么?

  师:它与我们平时看过的画面有什么不一样?

  师:仔细看看,它们是用什么作成的呢?

  :是的,这幅作品是用豆子贴成的,叫做“豆豆贴画”。

  二、幼儿自由探索

  1、出示梅花底版师:老师这里有好多梅花,但是还不够漂亮,你会用豆子来装饰吗?(会)

  2、认识各种豆豆师:每个桌子上都有几种豆豆,我们一看都是什么豆豆吧!

  3、拼贴梅花师:请你自己来试一试,用这些豆子在你面前的纸上贴出漂亮的梅花!

  4、展示豆豆贴画(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贴的梅花。)师:你是用了什么颜色的豆子来贴的梅花?你是怎么用豆子来贴梅花的?

  5、师讲解贴画步骤。

  师:你们觉得怎么才能够做好豆豆贴画呢?(幼儿讨论回答)

  1)在梅花的图案内沿边缘开始涂上胶水。

  2)将准备好的豆子依次沿着图案内的形状一粒一粒放到梅花里仔细地粘贴,不要留下缝隙。

  注意:豆子一定要排排整齐,在粘贴梅花的边缘部分要圆滑。

  三、鼓励幼儿大胆使用各种豆豆进行粘贴。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师:你们想不想自己来制作一幅豆豆贴画呀?

  提出要求:由于豆子是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所以小朋友拿的时候要学会谦让,要一粒一粒地拿,不要浪费豆豆。

  四、作品展示及点评。

  1、同伴之间相互介绍,欣赏各自的`作品,感受其中的美。

  师:请制作好豆豆贴画的小朋友向旁边的小朋友介绍一下你的作品,欣赏一下其他小朋友的豆豆贴画。

  2、作品展示及点评师:你觉得哪幅画的最美?他是用哪些豆子做成的?

中班艺术教案15

  活动目标:

  1、尝试用饮料瓶制作玩具,对自制玩具感兴趣。

  2、培养幼儿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收集饮料瓶活动,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基本材料:师生共同收集的饮料瓶若干:剪好的眼睛、嘴巴若干;亮晶条,双面胶。

  2.辅助材料:米、豆子、枣子。

  3.音乐歌曲《小星星》。

  活动过程:

  一、漂亮的瓶娃娃。

  导入语:

  T:小朋友,今天老师请了个小客人来我们班做客哦,小朋友想不想见见它呀!

  S:想。

  T:这个小客人可害羞了,小朋友们要很安静它才敢出来见你们哦!(出示瓶娃娃)哇!它是谁啊?

  S:小娃娃。

  T:我们的小客人漂亮吗?

  S:真漂亮。

  T:老师告诉你们个秘密!小娃娃原来可没这么漂亮呢!它以前是个什么样子呢?小朋友想不想看看?

  S:想呀!(出示饮料瓶)

  T:原来它就只是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的瓶子,汤老师把它变成了现在漂亮的瓶娃娃。(废物利用)小朋友想不想把你们带来的瓶子也变成漂亮的瓶娃娃。然后和它们做好朋友呢?

  S:想!

  (展示材料,引导幼儿和老师一起讨论:怎样把瓶子变成漂亮的瓶娃娃?教师进行总结,在基本位置上贴上眼睛和嘴巴,进行简单装饰。)

  T:咦!嘘~~,我好象听见瓶娃娃在我说话。

  二、瓶娃娃会唱歌

  T:刚刚呀,老师手中的瓶娃娃悄悄的'告诉我,它很不开心,因为它不会“唱歌”。这该怎么办呀?小朋友谁能帮帮它呢?

  S:(进行讨论,回答)

  T:原来是瓶娃娃没有吃饭,所以没有力气唱歌。那我们现在就来帮助瓶娃娃给它喂些吃的。

  (教师示范装豆子并与幼儿一起讨论在装豆子时遇到的问题)

  制造问题:

  ① 在装的过程中故意不小心把米给掉了一桌子,向幼儿寻求解决办法。

  ② 把瓶子装满,讨论为什么瓶娃娃还是唱不出歌。

  教师总结:在喂瓶娃娃吃东西的时候你们可以选择你们喜欢的喂瓶娃娃吃。我们可以把它放在盒子上喂,这样就不容易掉到桌子或地板上了。它可是个爱卫生的小娃娃哦!而且在喂的时候不要把瓶娃娃喂得太饱了,那样它就唱不出歌来了。喂好了以后不要忘记把瓶娃娃的小帽子盖好了。这样它就可以唱歌了。(摇起瓶子)

  (交代注意事项让幼儿回位置进行操作制作瓶娃娃,。自由选择食物喂瓶宝宝)

  三、结束部分:

  T:我们来听听看我们的瓶宝宝是不是会唱歌了。

  (随意摇动瓶宝宝)

  T:哦,瓶娃娃刚才告诉我,说为了谢谢小朋友,想给小朋友唱首歌,好吗?

  S:好~~

  (老师先示范一遍)

  T:接下来我们就跟着节奏让瓶宝宝唱出好听的“歌声”。

  (播放音乐《小星星》让幼儿跟着音乐打节奏,最后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