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教案

时间:2022-12-21 13:41:27 教案 我要投稿

高一数学教案通用15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一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高一数学教案通用15篇

高一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2、会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教学重点

  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提问:

  (1)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2)投影出示圆锥体的图形,学生指图说出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圆锥,掌握了它的特征,那么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圆锥的体积)

  二、探究新知

  (一)指导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1、教师谈话:

  下面我们利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老师给每组同学都准备了两个圆锥体容器,两个圆柱体容器和一些沙土.实验时,先往圆柱体(或圆锥体)容器里装满沙土(用直尺将多余的沙土刮掉),倒人圆锥体(或圆柱体)容器里.倒的时候要注意,把两个容器比一比、量一量,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并想一想,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分组实验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课件演示:圆锥体的体积1、2、3、4、5)

  ①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不相等,圆锥体容器装满沙土往圆柱体容器里倒,倒了一次,又倒了一些,才装满.

  ②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不相等,高相等,圆锥体容器装满沙土往圆柱体容器里倒,倒了两次,又倒了一些,才装满.

  ③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相等,圆锥体容器装满沙土往圆柱体容器里倒,倒了三次,正好装满.

  4、引导学生发现:

  圆柱体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的3倍或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

  板书:

  5、推导圆锥的体积公式:用字母表示圆锥的体积公式.板书:

  6、思考:要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7、反馈练习

  圆锥的底面积是5,高是3,体积是( )

  圆锥的底面积是10,高是9,体积是( )

  (二)教学例1

  1、例1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板书:

  答:这个零件的体积是76立方厘米.

  2、反馈练习:一个圆锥的底面积是25平方分米,高是9分米,她它的体积是多少?

  3、思考:求圆锥的体积,还可能出现哪些情况?(圆锥的底面积不直接告诉)

  (1)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求体积.

  (2)已知圆锥的底面直径和高,求体积.

  (3)已知圆锥的底面周长和高,求体积.

  4、反馈练习:一个圆锥的底面直径是20厘米,高是8厘米,它的体积体积是多少?

  (三)教学例2

  1、例2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的小麦堆,测得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1.2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35千克,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

  思考: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要求小麦的重量,必须先求什么?

  要求小麦的体积应怎么办?

  这道题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2、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板书:(1)麦堆底面积:

  =3.14×4

  =12.56(平方米)

  (2)麦堆的体积:

  12.56×1.2

  =15.072(立方米)

  (3)小麦的`重量:

  735×15.072

  =11077.92

  ≈11078(千克)

  答:这堆小麦大约重11078千克.

  3、教学如何测量麦堆的底面直径和高.

  (1)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讨论、谈想法.

  (2)教师补充介绍.

  a.测量麦堆的底面直径可以用绳子在麦堆底部圆周围圈一圈,量得麦堆的周长,再算直径.也可用两根竹竿平行地放在麦堆的两侧,量得两根竹竿的距离,就是麦堆的直径.

  b.测量麦堆的高,可用两根竹竿在麦堆旁边组成两个直角后量得.

  三、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从两个方面谈: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和公式的应用)

高一数学教案2

  一、教材分析

  函数作为初等数学的核心内容,贯穿于整个初等数学体系之中。函数这一章在高中数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对初中函数概念的承接与深化。在初中,只停留在具体的几个简单类型的函数上,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而高中阶段不仅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更是从“变量说”到“对应说”,这是对函数本质特征的进一步认识,也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这一章内容渗透了函数的思想,集合的思想以及数学建模的思想等内容,这些内容的学习,无疑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着深刻的影响。

  本节《函数的概念》是函数这一章的起始课。概念是数学的基础,只有对概念做到深刻理解,才能正确灵活地加以应用。本课从集合间的对应来描绘函数概念,起到了上承集合,下引函数的作用。也为进一步学习函数这一章的其它内容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二、重难点分析

  根据对上述对教材的分析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函数的概念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应该是本章的难点。

  三、学情分析

  1、有利因素:一方面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变量观点下的函数定义,并具体研究了几类最简单的函数,对函数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在本书第一章学生已经学习了集合的概念,这为学习函数的现代定义打下了基础。

  2、不利因素:函数在初中虽已讲过,不过较为肤浅,本课主要是从两个集合间对应来描绘函数概念,是一个抽象过程,要求学生的抽象、分析、概括的能力比较高,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四、目标分析

  1、理解函数的概念,会用函数的定义判断函数,会求一些最基本的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2、通过对实际问题分析、抽象与概括,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归纳知识以及逻辑思维、建模等方面的能力。

  3、通过对函数概念形成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不断超越的创新品质。

  五、教法学法

  本节课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数学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我一方面精心设计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另一方面,依据本节为概念学习的特点,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不断探究、发现,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心灵愉悦的主动认知过程。

  学法方面,学生通过对新旧两种函数定义的对比,在集合论的观点下初步建构出函数的概念。在理解函数概念的基础上,建构出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的概念,并初步掌握它们的求法。

  高一必修二数学教案41、教材(教学内容)

  本课时主要研究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是描述周期性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本课时的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承前是因为可以用函数的定义来抽象和规范三角函数的定义,同时也可以类比研究函数的模式和方法来研究三角函数;启后是指定义了三角函数之后,就可以进一步研究三角函数的性质及图象特征,并体会三角函数在解决具有周期性变化规律问题中的作用,从而更深入地领会数学在其它领域中的重要应用、

  2、设计理念

  本堂课采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体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整堂课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梳理已有的知识结构,展开合理的联想,提出整堂课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圆周运动等具周期性规律运动可以建立函数模型来刻画吗?从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和钻研教材,引发认知冲突,再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改造或重构已有的认知结构,并运用类比方法,形成“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这一新的概念,最后通过例题与练习,将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内化为学生新的认识结构,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形成并掌握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并学会运用这一定义,解决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数学建模思想、类比思想和化归思想在数学新概念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数学教材,学会发现和欣赏数学的理性之美、

  4、重点难点

  重点: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难点:任意角三角函数这一概念的理解(函数模型的建立)、类比与化归思想的渗透、

  5、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函数的概念、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任意角和弧度制的相关概念、以直角三角形为载体的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先将学生的以直角三角形为载体的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改造为以象限角为载体的锐角三角函数,并形成以角的终边与单位园的交点的坐标来表示的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再拓展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从而使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6、教法分析

  “问题解决”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和驱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活动,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的质疑和讨论,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最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这种教学模式能较好地体现课堂上老师的主导作用,也能充分发挥课堂上学生的主体作用、

  7、学法分析

  本课时先通过“阅读”学习法,引导学生改造已有的认知结构,再通过类比学习法引导学生形成“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最后引导学生运用类比学习法,来研究三角函数一些基本性质和符号问题,从而使学生形成新的认识结构,达成教学目标。

高一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应用圆周长、弧长公式综合圆的有关知识解答问题;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数学模型的能力;

  3、通过应用题的教学,向学生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弧长公式解有关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建立数学模型.

  教学活动设计:

  (一)灵活运用弧长公式

  例1、填空:

  (1)半径为3cm,120°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_______cm;

  (2)已知圆心角为150°,所对的弧长为20π,则圆的半径为_______;

  (3)已知半径为3,则弧长为π的弧所对的圆心角为_______.

  (学生独立完成,在弧长公式中l、n、R知二求一.)

  答案:(1)2π;(2)24;(3)60°.

  说明:使学生灵活运用公式,为综合题目作准备.

  练习:P196练习第1题

  (二)综合应用题

  例2、如图,两个皮带轮的中心的距离为2.1m,直径分别为0.65m和0.24m.(1)求皮带长(保留三个有效数字);(2)如果小轮每分转750转,求大轮每分约转多少转.

  教师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

  分析:(1)皮带长包括哪几部分(+DC++AB);

  (2)“两个皮带轮的中心的距离为2.1m”,给我们解决此题提供了什么数学信息?

  (3)AB、CD与⊙O1、⊙O2具有什么位置关系?AB与CD具有什么数量关系?根据是什么?(AB与CD是⊙O1与⊙O2的公切线,AB=CD,根据的是两圆外公切线长相等.)

  (4)如何求每一部分的长?

  这里给学生考虑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解:(1)作过切点的半径O1A、O1D、O2B、O2C,作O2E⊥O1A,垂足为E.

  ∵O1O2=2.1,,,

  ∴,

  ∴ (m)

  ∵,∴,

  ∴的长l1 (m).

  ∵,∴的长(m).

  ∴皮带长l=l1+l2+2AB=5.62(m).

  (2)设大轮每分钟转数为n,则

  ,(转)

  答:皮带长约5.63m,大轮每分钟约转277转.

  说明:通过本题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弧长公式的.应用,求两圆公切线的方法和计算能力.

  巩固练习:P196练习2、3题.

  探究活动

  钢管捆扎问题

  已知由若干根钢管的外直径均为d,想用一根金属带紧密地捆在一起,求金属带的长度.

  请根据下列特殊情况,找出规律,并加以证明.

  提示:设钢管的根数为n,金属带的长度为Ln如图:

  当n=2时,L2=(π+2)d.

  当n=3时,L3=(π+3)d.

  当n=4时,L4=(π+4)d.

  当n=5时,L5=(π+5)d.

  当n=6时,L6=(π+6)d.

  当n=7时,L7=(π+6)d.

  当n=8时,L8=(π+7)d.

  猜测:若最外层有n根钢管,两两相邻接排列成一个向外凸的圈,相邻两圆是切,则金属带的长度为L=(π+n)d.

  证明略.

高一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概念;

  (2)能正确判断是充分条件、必要条件还是充要条件;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

  (4)在充要条件的教学中,培养等价转化思想.

  教学建议

  (一)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首先给出推断符号“”,并引出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讲述了充要条件的初步知识.

  2.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与难点是关于充要条件的判断.

  (1)充分但不必要条件、必要但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是重要的数学概念,主要用来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因果关系.

  (2)在判断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因果关系中应该:

  ①首先分清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②然后尝试用条件推结论,再尝试用结论推条件.推理方法可以是直接证法、间接证法(即反证法),也可以举反例说明其不成立;

  ③最后再指出条件是结论的什么条件.

  (3)在讨论条件和条件的关系时,要注意:

  ①若,但,则是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②若,但,则是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③若,且,则是的充要条件;

  ④若,且,则是的充要条件;

  ⑤若,且,则是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若条件以集合的形式出现,结论以集合的形式出现,则借助集合知识,有助于充要条件的理解和判断.

  ①若,则是的充分条件;

  显然,要使元素,只需就够了.类似地还有:

  ②若,则是的必要条件;

  ③若,则是的充要条件;

  ④若,且,则是的既不必要也不充分条件.

  (5)要证明命题的条件是充要条件,就既要证明原命题成立,又要证明它的逆命题成立.证明原命题即证明条件的充分性,证明逆命题即证明条件的必要性.由于原命题逆否命题,逆命题否命题,当我们证明某一命题有困难时,可以证明该命题的逆否命题成立,从而得出原命题成立.

  (二)教法建议

  1.学习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知识,要注意与前面有关逻辑初步知识内容相联系.充要条件中的,与四种命题中的,要求是一样的.它们可以是简单命题,也可以是不能判断真假的语句,也可以是含有逻辑联结词或“若则”形式的复合命题.

  2.由于这节课概念性、理论性较强,一般的教学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教学中始终要注意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自我思考、相互交流中去结概念“下定义”,去体会概念的本质属性.

  3.由于“充要条件”与命题的真假、命题的条件与结论的相互关系紧密相关,为此,教学时可以从判断命题的真假入手,来分析命题的条件对于结论来说,是否充分,从而引入“充分条件”的概念,进而引入“必要条件”的概念.

  4.教材中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没有作过多的`解释说明,为了让学生能理解定义的合理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一些熟悉的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来认识“充分条件”的概念,从互为逆否命题的等价性来引出“必要条件”的概念.

  教学设计示例

  充要条件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概念;

  (2)能正确判断是充分条件、必要条件还是充要条件;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

  (4)在充要条件的教学中,培养等价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关于充要条件的判断

  教学用具:

  幻灯机或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设计

  1.复习引入

  练习: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用幻灯投影):

  (1)若,则;

  (2)若,则;

  (3)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4)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5)若,则;

  (6)若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解,则.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1)、(3)、(6)是真命题,(2)、(4)、(5)是假命题.

  置疑:对于命题“若,则”,有时是真命题,有时是假命题.如何判断其真假的?

  答:看能不能推出,如果能推出,则原命题是真命题,否则就是假命题.

  对于命题“若,则”,如果由经过推理能推出,也就是说,如果成立,那么一定成立.换句话说,只要有条件就能充分地保证结论的成立,这时我们称条件是成立的充分条件,记作.

  2.讲授新课

  (板书充分条件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已知,那么我们就说是成立的充分条件.

  提问:请用充分条件来叙述上述(1)、(3)、(6)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

  (学生口答)

  (1)“,”是“”成立的充分条件;

  (2)“三角形全等”是“三角形面积相等”成立的充分条件;

  (3)“方程的有两个不等的实数解”是“”成立的充分条件.

  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成立,那么其逆否命题也成立,即如果没有,也就没有,亦即是成立的必须要有的条件,也就是必要条件.

  (板书必要条件的定义.)

  提出问题:用“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来叙述上述6个命题.

  (学生口答).

  (1)因为,所以是的充分条件,是的必要条件;

  (2)因为,所以是的必要条件,是的充分条件;

  (3)因为“两三角形全等”“两三角形面积相等”,所以“两三角形全等”是“两三角形面积相等”的充分条件,“两三角形面积相等”是“两三角形全等”的必要条件;

  (4)因为“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四边形是菱形”,所以“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是“四边形是菱形”的必要条件,“四边形是菱形”是“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充分条件;

  (5)因为,所以是的必要条件,是的充分条件;

  (6)因为“方程的有两个不等的实根”“”,而且“方程的有两个不等的实根”“”,所以“方程的有两个不等的实根”是“”充分条件,而且是必要条件.

  总结:如果是的充分条件,又是的必要条件,则称是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记作.

  (板书充要条件的定义.)

  3.巩固新课

  例1(用投影仪投影.)

  (学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作出下面回答.)

  ①因为有理数一定是实数,但实数不一定是有理数,所以是的充分非必要条件,是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②一定能推出,而不一定推出,所以是的充分非必要条件,是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③、是奇数,那么一定是偶数;是偶数,、不一定都是奇数(可能都为偶数),所以是的充分非必要条件,是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④表示或,所以是成立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⑤由交集的定义可知且是成立的充要条件;

  ⑥由知且,所以是成立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⑦由知或,所以是,成立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⑧易知“是4的倍数”是“是6的倍数”成立的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交流、思辩,在争论中得到了正确答案,并加深了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认识.)

  例2已知是的充要条件,是的必要条件同时又是的充分条件,试与的关系.(投影)

  解:由已知得,

  所以是的充分条件,或是的必要条件.

  4.小结回授

  今天我们学习了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概念,并学会了判断条件A是B的什么条件,这为我们今后解决数学问题打下了等价转化的基础.

  课内练习:课本(人教版,试验修订本,第一册(上))第35页练习l、2;第36页练习l、2.

  (通过练习,检查学生掌握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评.)

  5.课外作业:教材第36页 习题1.8 1、2、3.

高一数学教案5

  经典例题

  已知关于 的方程 的实数解在区间 ,求 的取值范围。

  反思提炼:1.常见的四种指数方程的一般解法

  (1)方程 的解法:

  (2)方程 的解法:

  (3)方程 的解法:

  (4)方程 的解法:

  2.常见的三种对数方程的一般解法

  (1)方程 的解法:

  (2)方程 的解法:

  (3)方程 的解法:

  3.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转化。

  4.通过数形结合解决方程有无根的问题。

  课后作业:

  1.对正整数n,设曲线 在x=2处的切线与轴交点的纵坐标为 ,则数列 的前n项和的公式是

  [答案] 2n+1-2

  [解析] ∵=xn(1-x),∴′=(xn)′(1-x)+(1-x)′xn=nxn-1(1-x)-xn.

  f ′(2)=-n2n-1-2n=(-n-2)2n-1.

  在点x=2处点的纵坐标为=-2n.

  ∴切线方程为+2n=(-n-2)2n-1(x-2).

  令x=0得,=(n+1)2n,

  ∴an=(n+1)2n,

  ∴数列ann+1的前n项和为2(2n-1)2-1=2n+1-2.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已知点P是函数 的.图象上的动点,该图象在P处的切线 交轴于点M,过点P作 的垂线交轴于点N,设线段MN的中点的纵坐标为t,则t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__

  解析:设 则 ,过点P作 的垂线

  ,所以,t在 上单调增,在 单调减, 。

高一数学教案6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巩固集合、子、交、并、补的概念、性质和记号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了解集合的运算包含了集合表示法之间的转化及数学解题的一般思想

  3、了解集合元素个数问题的讨论说明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提问汇总练习提炼的形式来发掘学生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系统化及创造性的思维

  [教学重点、难点]:会正确应用其概念和性质做题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

  [授课类型]:复习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集合部分汇总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以下三个问题:

  1,集合的`含义与特征

  2,集合的表示与转化

  3,集合的基本运算

  一,集合的含义与表示(含分类)

  1,具有共同特征的对象的全体,称一个集合

  2,集合按元素的个数分为:有限集和无穷集两类

高一数学教案7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能根据所给条件写出简单的一次函数表达式。

  二、能力目标

  1、经历一般规律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通过由已知信息写一次函数表达式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函数与变量之间的关系的联系,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的联系,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2、经历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及关系。

  2、会根据已知信息写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五、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有关函数问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如弹簧秤有自然长度,在弹性限度内,随着所挂物体的重量的'增加,弹簧的长度相应的会拉长,那么所挂物体的重量与弹簧的长度之间就存在某种关系,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

  请看:某弹簧的自然长度为3厘米,在弹性限度内,所挂物体的质量x每增加1千克、弹簧长度y增加0.5厘米。

  (1)计算所挂物体的质量分别为1千克、 2千克、 3千克、 4千克、 5千克时弹簧的长度,

  (2)你能写出x与y之间的关系式吗?

  分析:当不挂物体时,弹簧长度为3厘米,当挂1千克物体时,增加0.5厘米,总长度为3.5厘米,当增加1千克物体,即所挂物体为2千克时,弹簧又增加0.5厘米,总共增加1厘米,由此可见,所挂物体每增加1千克,弹簧就伸长0.5厘米,所挂物体为x千克,弹簧就伸长0.5x厘米,则弹簧总长为原长加伸长的长度,即y=3+0.5x。

  2、做一做

  某辆汽车油箱中原有汽油 100升,汽车每行驶 50千克耗油 9升。你能写出x与y之间的关系吗?(y=1000。18x或y=100 x)

  接着看下面这些函数,你能说出这些函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上面的几个函数关系式,都是左边是因变量,右边是含自变量的代数式,并且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指数都是一次。

  3、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k,b为常数k≠0)的形式,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特别地,当b=0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

  4、例题讲解

  例1:下列函数中,y是x的一次函数的是( )

  ①y=x6;②y= ;③y= ;④y=7x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分析:这道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概念,特别要强调一次函数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指数都是1,因而②不是一次函数,答案为B

高一数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圆周长、弧长公式;

  2、通过弧长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探究新问题的能力;

  3、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

  4、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弧长公式.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弧长公式.

  教学活动设计:

  (一)复习(圆周长)

  已知⊙O半径为R,⊙O的周长C是多少?

  C=2πR

  这里π=3.14159…,这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叫做圆周率.

  由于生产、生活实际中常遇到有关弧的长度计算,那么怎样求一段弧的长度呢?

  提出新问题:已知⊙O半径为R,求n°圆心角所对弧长.

  (二)探究新问题、归纳结论

  教师组织学生探讨(因为问题并不难,学生完全可以自己研究得到公式).

  研究步骤:

  (1)圆周长C=2πR;

  (2)1°圆心角所对弧长=;

  (3)n°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1°圆心角所对的弧长的n倍;

  (4)n°圆心角所对弧长=.

  归纳结论:若设⊙O半径为R,n°圆心角所对弧长l,则

  (弧长公式)

  (三)理解公式、区分概念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

  (1)在应用弧长公式进行计算时,要注意公式中n的意义.n表示1°圆心角的倍数,它是不带单位的;

  (2)公式可以理解记忆(即按照上面推导过程记忆);

  (3)区分弧、弧的度数、弧长三概念.度数相等的弧,弧长不一定相等,弧长相等的弧也不一定是等孤,而只有在同圆或等圆中,才可能是等弧.

  (四)初步应用

  例1、已知:如图,圆环的外圆周长C1=250cm,内圆周长C2=150cm,求圆环的宽度d (精确到1mm).

  分析:(1)圆环的宽度与同心圆半径有什么关系?

  (2)已知周长怎样求半径?

  (学生独立完成)

  解:设外圆的半径为R1,内圆的半径为R2,则

  d= .

  ∵,,

  ∴ (cm)

  例2,弯制管道时,先按中心线计算展直长度,再下料,试计算图所示管道的展直长度L(单位:mm,精确到1mm)

  教师引导学生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解:由弧长公式,得

  (mm)

  所要求的展直长度

  L (mm)

  答:管道的展直长度为2970mm.

  课堂练习:P176练习1、4题.

  (五)总结

  知识:圆周长、弧长公式;圆周率概念;

  能力:探究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弧长公式的记忆方法;初步应用弧长公式解决问题.

  (六)作业教材P176练习2、3;P186习题3.

高一数学教案9

  1、教材(教学内容)

  本课时主要研究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是描述周期性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本课时的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承前是因为可以用函数的定义来抽象和规范三角函数的定义,同时也可以类比研究函数的模式和方法来研究三角函数;启后是指定义了三角函数之后,就可以进一步研究三角函数的性质及图象特征,并体会三角函数在解决具有周期性变化规律问题中的作用,从而更深入地领会数学在其它领域中的重要应用、

  2、设计理念

  本堂课采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体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整堂课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梳理已有的知识结构,展开合理的联想,提出整堂课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圆周运动等具周期性规律运动可以建立函数模型来刻画吗?从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和钻研教材,引发认知冲突,再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改造或重构已有的认知结构,并运用类比方法,形成“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这一新的概念,最后通过例题与练习,将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内化为学生新的认识结构,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形成并掌握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并学会运用这一定义,解决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数学建模思想、类比思想和化归思想在数学新概念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数学教材,学会发现和欣赏数学的理性之美、

  4、重点难点

  重点: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难点:任意角三角函数这一概念的理解(函数模型的建立)、类比与化归思想的渗透、

  5、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函数的概念、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任意角和弧度制的相关概念、以直角三角形为载体的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先将学生的以直角三角形为载体的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改造为以象限角为载体的锐角三角函数,并形成以角的终边与单位园的交点的坐标来表示的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再拓展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从而使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6、教法分析

  “问题解决”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和驱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活动,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的质疑和讨论,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最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这种教学模式能较好地体现课堂上老师的主导作用,也能充分发挥课堂上学生的主体作用、

  7、学法分析

  本课时先通过“阅读”学习法,引导学生改造已有的认知结构,再通过类比学习法引导学生形成“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最后引导学生运用类比学习法,来研究三角函数一些基本性质和符号问题,从而使学生形成新的认识结构,达成教学目标、

  8、教学设计(过程)

  一、引入

  问题1:我们已经学过了任意角和弧度制,你对“角”这一概念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问题2:研究“任意角”这一概念时,我们引进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对平面直角坐标系,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问题3:当角clipXimage002的终边在绕顶点O转动时,终边上的一个点P(x,y)必定随着终边绕顶点O作圆周运动,在这圆周运动中,有哪些数量?圆周运动的这些量之间的关系能用一个函数模型来刻画吗?

  二、原有认知结构的改造和重构

  问题4:当角clipXimage002[1]是锐角时,clipXimage004,线段OP的长度clipXimage006这几个量之间有何关系?

  学生回答,分析结论,指出这种关系就是我们在初中学习过的锐角三角函数

  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

  问题5:锐角三角函数是我们高中意义上的函数吗?如何利用函数的定义来理解它?

  学生讨论并回答

  三、新概念的形成

  问题6:如果我们将角度推广到任意角,我们能得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吗?

  学生回答,并阅读教材,得到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并思考:

  问题7: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符合我们高中所学的.函数定义吗?

  展示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并指出它是如何刻划圆周运动的

  并类比函数的研究方法,得出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四、概念的运用

  1、基础练习

  ①口算clipXimage008的值、

  ②分别求clipXimage010的值

  小结:ⅰ)画终边,求终边与单位圆交点的坐标,算比值

  ⅱ)诱导公式(一)

  ③若clipXimage012,试写出角clipXimage002[2]的值。

  ④若clipXimage015,不求值,试判断clipXimage017的符号

  ⑤若clipXimage019,则clipXimage021为第象限的角、

  例1、已知角clipXimage002[3]的终边过点clipXimage024,求clipXimage026之值

  若P点的坐标变为clipXimage028,求clipXimage030的值

  小结:任意角三角函数的等价定义(终边定义法)

  例2、一物体A从点clipXimage032出发,在单位圆上沿逆时针方向作匀速圆周运动,若经过的弧长为clipXimage034,试用clipXimage034[1]表示物体A所在位置的坐标。若该物体作圆周运动的圆的半径变为clipXimage006[1],如何用clipXimage034[2]来表示物体A所在位置的坐标?

  小结:可以采用三角函数模型来刻画圆周运动

  五、拓展探究

  问题8:当角clipXimage002[4]的终边绕顶点O作圆周运动时,角clipXimage002[5]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clipXimage039的坐标clipXimage041clipXimage043与角clipXimage002[6]之间还可以建立其它函数模型吗?

  思考:引入平面直角坐标系后,我们可以把圆周运动用数来刻画,这是将“形”转化成为“数”;角clipXimage002[7]正弦值是一个数,你能借助平面直角坐标系和单位圆,用“形”来表示这个“数”吗?角clipXimage002[8]余弦值、正切值呢?

  六、课堂小结

  问题9:请你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有哪些?

  七、课后作业

  教材P21第6、7、8题

高一数学教案10

  教材分析:

  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面,集合论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种得到应用。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理解集合“属于”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

  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军训前学校通知:8月15日8点,高一年段在体育馆集合进行军训动员;试问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

  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高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宣布课题),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二、新课教学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1.集合理论创始人康托尔称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能意识到这

  些东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总体。

  2.一般地,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set),也简

  称集。

  3.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1)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2)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3)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

  4.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belong to)A,记作a∈A(2)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not belong to)A,记作a?A(或a A)

  5.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记作N_或N+;

  整数集,记作Z

  有理数集,记作Q

  实数集,记作R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

  我们可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一个集合,但这将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除此之外还常用列举法和描述法来表示集合。

  (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如:{1,2,3,4,5},{x2,3x+2,5y3-x,x2+y2},?;

  思考2,引入描述法

  说明:集合中的元素具有无序性,所以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不必考虑元素的顺序。

  (2)描述法:把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具体方法:在大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如:{x|x-3>2},{(x,y)|y=x2+1},{直角三角形},?;

  强调:描述法表示集合应注意集合的代表元素

  {(x,y)|y= x2+3x+2}与{y|y= x2+3x+2}不同,只要不引起误解,集合的代表元素也可省略,例如:{整数},即代表整数集Z。

  辨析:这里的{ }已包含“所有”的意思,所以不必写{全体整数}。下列写法{实数集},{R}也是错误的。

  说明: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采用哪种表示法,要注意,一般集合中元素较多或有无限个元素时,不宜采用列举法。

  三、归纳小结

  本节课从实例入手,非常自然贴切地引出集合与集合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课题:§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教材分析:类比实数的大小关系引入集合的包含与相等关系

  了解空集的含义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的:(1)了解集合之间的包含、相等关系的含义;

  (2)理解子集、真子集的概念;

  (3)能利用Venn图表达集合间的关系;

  (4)了解与空集的含义。

  教学重点:子集与空集的概念;用Venn图表达集合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弄清元素与子集、属于与包含之间的区别;

  教学过程:

  四、引入课题

  1、复习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与不属于的关系,填以下空白:(1)0 N;(2;(3)-1.5 R

  2、类比实数的大小关系,如5<7,2≤2,试想集合间是否有类似的“大小”关系呢?(宣

  布课题)

  五、新课教学

  A={1,2,3},B={1,2,3,4}

  集合A是集合B的部分元素构成的集合,我们说集合B包含集合A;

  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subset)。

  记作:A?B(或B?A)

  读作:A包含于(is contained in)B,或B包含(contains)A (一)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

  当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时,记作B

  用Venn图表示两个集合间的“包含”关系A?B(或B?A)

  (二)集合与集合之间的“相等”关系;

  A?B且B?A,则A=B中的元素是一样的,因此A=B

  ?A?B即A=B?? B?A?

  结论: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三)真子集的概念

  若集合A?B,存在元素x∈B且x?A,则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proper subset)。

  记作:A B(或B A)

  读作:A真包含于B(或B真包含A)

  (四)空集的概念

  (实例引入空集概念)

  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empty set),记作:?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五)结论:1A?A ○2A?B,且B?C,则A?C ○

  (六)例题

  (1)写出集合{a,b}的所有的子集,并指出其中哪些是它的真子集。

  (2)化简集合A={x|x-3>2},B={x|x≥5},并表示A、B的关系;

  (七)归纳小结,强化思想

  两个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只有“包含”与“相等”两种,可类比两个实数间的大小关系,同时还要注意区别“属于”与“包含”两种关系及其表示方法;

  1已知集合A={x|a取值范围。

  2设集合A={○四边形},B={平行四边形},C={矩形},

  D={正方形},试用Venn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课题:§1.3集合的基本运算

  教学目的:(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3)能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课型:新授课

  教学重点:集合的交集与并集、补集的概念;

  教学难点:集合的交集与并集、补集“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

  教学过程:

  六、引入课题

  我们两个实数除了可以比较大小外,还可以进行加法运算,类比实数的加法运算,两个集合是否也可以“相加”呢?

  思考(P9思考题),引入并集概念。

  七、新课教学

  1.并集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并集(Union)

  记作:A∪B

  Venn图表示:读作:“A并B”即:A∪B={x|x∈A,或x∈B}

高一数学教案11

  第二十四教时

  教材:倍角公式,推导和差化积及积化和差公式

  目的:继续复习巩固倍角公式,加强对公式灵活运用的`训练;同时,让学生推导出和差化积和积化和差公式,并对此有所了解。

  过程:

  一、 复习倍角公式、半角公式和万能公式的推导过程:

  例一、 已知 , ,tan = ,tan = ,求2 +

  (《教学与测试》P115 例三)

  解:

  又∵tan2 0,tan 0 ,

  2 + =

  例二、 已知sin cos = , ,求 和tan的值

  解:∵sin cos =

  化简得:

  ∵ 即

  二、 积化和差公式的推导

  sin( + ) + sin( ) = 2sincos sincos = [sin( + ) + sin( )]

  sin( + ) sin( ) = 2cossin cossin = [sin( + ) sin( )]

  cos( + ) + cos( ) = 2coscos coscos = [cos( + ) + cos( )]

  cos( + ) cos( ) = 2sinsin sinsin = [cos( + ) cos( )]

  这套公式称为三角函数积化和差公式,熟悉结构,不要求记忆,它的优点在于将积式化为和差,有利于简化计算。(在告知公式前提下)

  例三、 求证:sin3sin3 + cos3cos3 = cos32

  证:左边 = (sin3sin)sin2 + (cos3cos)cos2

  = (cos4 cos2)sin2 + (cos4 + cos2)cos2

  = cos4sin2 + cos2sin2 + cos4cos2 + cos2cos2

  = cos4cos2 + cos2 = cos2(cos4 + 1)

  = cos22cos22 = cos32 = 右边

  原式得证

  三、 和差化积公式的推导

  若令 + = , = ,则 , 代入得:

  这套公式称为和差化积公式,其特点是同名的正(余)弦才能使用,它与积化和差公式相辅相成,配合使用。

  例四、 已知cos cos = ,sin sin = ,求sin( + )的值

  解:∵cos cos = , ①

  sin sin = , ②

  四、 小结:和差化积,积化和差

  五、 作业:《课课练》P3637 例题推荐 13

  P3839 例题推荐 13

  P40 例题推荐 13

高一数学教案12

  教材:逻辑联结词

  目的:要求学生了解复合命题的意义,并能指出一个复合命题是有哪些简单命题与逻辑联结词,并能由简单命题构成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复合命题。

  过程

  一、提出课题:简单逻辑、逻辑联结词

  二、命题的概念:

  例:125 ① 3是12的约数 ② 0.5是整数 ③

  定义: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命题。正确的叫真命题,错误的.叫假命题。

  如:①②是真命题,③是假命题

  反例:3是12的约数吗? x5 都不是命题

  不涉及真假(问题) 无法判断真假

  上述①②③是简单命题。 这种含有变量的语句叫开语句(条件命题)。

  三、复合命题:

  1.定义:由简单命题再加上一些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叫复合命题。

  2.例:

  (1)10可以被2或5整除④ 10可以被2整除或10可以被5整除

  (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菱形的

  垂直且平分⑤ 对角线互相平分

  (3)0.5非整数⑥ 非0.5是整数

  观察:形成概念:简单命题在加上或且非这些逻辑联结词成复合命题。

  3.其实,有些概念前面已遇到过

  如:或:不等式 x2x60的解集 { x | x2或x3 }

  且:不等式 x2x60的解集 { x | 23 } 即 { x | x2且x3 }

  四、复合命题的构成形式

  如果用 p, q, r, s表示命题,则复合命题的形式接触过的有以下三种:

  即: p或q (如 ④) 记作 pq

  p且q (如 ⑤) 记作 pq

  非p (命题的否定) (如 ⑥) 记作 p

  小结:1.命题 2.复合命题 3.复合命题的构成形式

高一数学教案13

  一、课标要求:

  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会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

  二、知识与方法回顾:

  1、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概念:

  2、从逻辑推理关系上看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

  3、从集合与集合之间关系上看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

  4、特殊值法:判断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时,往往用特殊值法来否定结论

  5、化归思想:

  表示p等价于q,等价命题可以进行相互转化,当我们要证明p成立时,就可以转化为证明q成立;

  这里要注意原命题 逆否命题、逆命题 否命题只是等价形式之一,对于条件或结论是不等式关系(否定式)的命题一般应用化归思想.

  6、数形结合思想:

  利用韦恩图(即集合的包含关系)来判断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

  三、基础训练:

  1、 设命题若p则q为假,而若q则p为真,则p是q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 设集合M,N为是全集U的两个子集,则 是 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 若 是实数,则 是 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四、例题讲解

  例1 已知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1) 是这个方程有实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 是这个方程有实根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3) 是这个方程有实根的充要条件

  (4) 是这个方程有实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A.(1)(3) B.(3)(4) C.(1)(3)(4) D.(2)(3)(4)

  例2 (1)已知h 0,a,bR,设命题甲: ,命题乙: 且 ,问甲是乙的 ( )

  (2)已知p:两条直线的斜率互为负倒数,q: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则p是q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变式:a = 0是直线 与 平行的' 条件;

  例3 如果命题p、q都是命题r的必要条件,命题s是命题r的充分条件,命题q是命题s

  的充分条件,那么命题p是命题q的 条件;命题s是命题q的 条件;命题r是命题q的 条件.

  例4 设命题p:|4x-3| 1,命题q:x2-(2a+1)x+a(a+1) 0,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例5 设 是方程 的两个实根,试分析 是两实根 均大于1的什么条件?并给予证明.

  五、课堂练习

  1、设命题p: ,命题q: ,则p是q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给出以下四个命题:①若p则q②若﹁r则﹁q③ 若r则﹁s

  ④若﹁s则q若它们都是真命题,则﹁p是s的 条件;

  3、是否存在实数p,使 是 的充分条件?若存在,求出p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六、课堂小结:

  七、教学后记:

  高三 班 学号 姓名 日期: 月 日

  1、 A B是AB=B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 是 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 2x2-5x-30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 )

  A.-

  4、2且b是a+b4且ab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设a1、b1、c1、a2、b2、c2均为非零实数,不等式a1x2+b1x+c10和a2x2+b2x+c20的解集分别为集合M和N,那么 是 M=N 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6、若命题A: ,命题B: ,则命题A是B的 条件;

  7、设条件p:|x|=x,条件q:x2-x,则p是q的 条件;

  8、方程mx2+2x+1=0至少有一个负根的充要条件是 ;

  9、关于x的方程x2+mx+n = 0有两个小于1的正根的一个充要条件是 ;

  10、已知 ,求证: 的充要条件是 ;

  11、已知p:-210,q:1-m1+m,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12、已知关于x的方程(1-a)x2+(a+2)x-4=0,aR,求:

  (1)方程有两个正根的充要条件;

  (2)方程至少有一正根的充要条件.

高一数学教案14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包括这三种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和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

  (2)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不同的定义方法;

  (3)了解如何利用与单位圆有关的有向线段,将任意角α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分别用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表示出来;

  (4)掌握并能初步运用公式一;

  (5)树立映射观点,正确理解三角函数是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

  2、过程与方法

  初中学过:锐角三角函数就是以锐角为自变量,以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引导学生把这个定义推广到任意角,通过单位圆和角的终边,探讨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求法,最终得到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根据角终边所在位置不同,分别探讨各三角函数的定义域以及这三种函数的值在各象限的符号.最后主要是借助有向线段进一步认识三角函数.讲解例题,总结方法,巩固练习.

  3、情态与价值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可以有不同的定义方法,而且各种定义都有自己的特点.过去习惯于用角的终边上点的坐标的“比值”来定义,这种定义方法能够表现出从锐角三角函数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推广,有利于引导学生从自己已有认知基础出发学习三角函数,但它对准确把握三角函数的本质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从角的集合到比值的集合”的对应关系与学生熟悉的一般函数概念中的`“数集到数集”的对应关系有冲突,而且“比值”需要通过运算才能得到,这与函数值是一个确定的实数也有不同,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对三角函数概念的理解.

  本节利用单位圆上点的坐标定义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这个定义清楚地表明了正弦、余弦函数中从自变量到函数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也表明了这两个函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包括这三种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和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公式一).

  难点: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包括这三种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和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三角函数线的正确理解.

高一数学教案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些简单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单调性.

  2.通过函数单调性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通过例题培养学生利用定义进行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函数单调性的概念.

  教学难点:函数单调性的判定.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观察下面两组在相应区间上的函数,然后指出这两组函数之间在性质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用投影幻灯给出两组函数的图象.)

  第一组:

  第二组:

  生:第一组函数,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第二组函数,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师:(手执投影棒使之沿曲线移动)对.他(她)答得很好,这正是两组函数的主要区别.当x变大时,第一组函数的函数值都变大,而第二组函数的函数值都变小.虽然在每一组函数中,函数值变大或变小的方式并不相同,但每一组函数却具有一种共同的性质.我们在学习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以及幂函数时,就曾经根据函数的图象研究过函数的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变大而变大或变小的性质.而这些研究结论是直观地由图象得到的.在函数的集合中,有很多函数具有这种性质,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函数这种性质作更进一步的一般性的讨论和研究,这就是我们今天这一节课的内容.

  (点明本节课的内容,既是曾经有所认识的,又是新的知识,引起学生的注意.)

  二、对概念的分析

  (板书课题:)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51页,请××同学把增函数、减函数、单调区间的定义朗读一遍.

  (学生朗读.)

  师:好,请坐.通过刚才阅读增函数和减函数的定义,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这种定义方法和我们刚才所讨论的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小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定义中是怎样描述的?

  生:我认为是一致的.定义中的“当x1<x2时,都有f(x1)<f(x2)”描述了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1<x2时,都有f(x1)>f(x2)”描述了y随x的增大而减少.

  师:说得非常正确.定义中用了两个简单的不等关系“x1<x2”和“f(x1)<f(x2)或f(x1)>f(x2)”,它刻划了函数的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的性质.这就是数学的魅力!

  (通过教师的情绪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师:现在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看刚才的两组图中的第一个函数y=f1(x)和y=f2(x)的图象,体会这种魅力.

  (指图说明.)

  师:图中y=f1(x)对于区间[a,b]上的任意x1,x2,当x1<x2时,都有f1(x1)<f1(x),因此y=f1(x)在区间[a,b]上是单调递增的.,区间[a,b]是函数y=f1(x)的单调增区间;而图中y=f2(x)对于区间[a,b]上的任意x1,x2,当x1<x2时,都有f2(x1)>f2(x2),因此y=f2(x)在区间[a,b]上是单调递减的,区间[a,b]是函数y=f2(x)的单调减区间.

  (教师指图说明分析定义,使学生把函数单调性的定义与直观图象结合起来,使新旧知识融为一体,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渗透数形结合分析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

  师:因此我们可以说,增函数就其本质而言是在相应区间上较大的自变量对应……

  (不把话说完,指一名学生接着说完,让学生的思维始终跟着老师.)

  生:较大的函数值的函数.

  师:那么减函数呢?

  生:减函数就其本质而言是在相应区间上较大的自变量对应较小的函数值的函数.

  (学生可能回答得不完整,教师应指导他说完整.)

  师:好.我们刚刚以增函数和减函数的定义作了初步的分析,通过阅读和分析你认为在定义中我们应该抓住哪些关键词语,才能更透彻地认识定义?

  (学生思索.)

  学生在高中阶段以至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概念(或定义),能否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语,是能否正确地、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概念的重要条件,更是学好数学及其他各学科的重要一环.因此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深入理解一个概念,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学生思索过程中,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定义,并注意在关键词语处适当加重语气.在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时,给以适当的提示.)

  生:我认为在定义中,有一个词“给定区间”是定义中的关键词语.

  师:很好,我们在学习任何一个概念的时候,都要善于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语,在学习几个相近的概念时还要注意区别它们之间的不同.增函数和减函数都是对相应的区间而言的,离开了相应的区间就根本谈不上函数的增减性.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能否说一个函数在x=5时是递增或递减的?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此时函数值是一个数.

  师:对.函数在某一点,由于它的函数值是唯一确定的常数(注意这四个字“唯一确定”),因而没有增减的变化.那么,我们能不能脱离区间泛泛谈论某一个函数是增函数或是减函数呢?你能否举一个我们学过的例子?

  生:不能.比如二次函数y=x2,在y轴左侧它是减函数,在y轴右侧它是增函数.因而我们不能说y=x2是增函数或是减函数.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板演函数y=x2的图像,从“形”上感知.)

  师:好.他(她)举了一个例子来帮助我们理解定义中的词语“给定区间”.这说明是函数在某一个区间上的性质,但这不排斥有些函数在其定义域内都是增函数或减函数.因此,今后我们在谈论函数的增减性时必须指明相应的区间.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关键词语?

  生:还有定义中的“属于这个区间的任意两个”和“都有”也是关键词语.

  师:你答的很对.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吗?

  (学生不一定能答全,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提示.)

  师:“属于”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说两个自变量x1,x2必须取自给定的区间,不能从其他区间上取.

  师:如果是闭区间的话,能否取自区间端点?

  生:可以.

  师:那么“任意”和“都有”又如何理解?

  生:“任意”就是指不能取特定的值来判断函数的增减性,而“都有”则是说只要x1<x2,f(x1)就必须都小于f(x2),或f(x1)都大于f(x2).

  师:能不能构造一个反例来说明“任意”呢?

  (让学生思考片刻.)

  生:可以构造一个反例.考察函数y=x2,在区间[-2,2]上,如果取两个特定的值x1=-2,x2=1,显然x1<x2,而f(x1)=4,f(x2)=1,有f(x1)>f(x2),若由此判定y=x2是[-2,2]上的减函数,那就错了.

  师:那么如何来说明“都有”呢?

  生:y=x2在[-2,2]上,当x1=-2,x2=-1时,有f(x1)>f(x2);当x1=1,x2=2时,有f(x1)<f(x2),这时就不能说y=x2,在[-2,2]上是增函数或减函数.

  师:好极了!通过分析定义和举反例,我们知道要判断函数y=f(x)在某个区间内是增函数或减函数,不能由特定的两个点的情况来判断,而必须严格依照定义在给定区间内任取两个自变量x1,x2,根据它们的函数值f(x1)和f(x2)的大小来判定函数的增减性.

  (教师通过一系列的设问,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从抽象到具体,并通过反例的反衬,使学生加深对定义的理解.在概念教学中,反例常常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概念,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师:反过来,如果我们已知f(x)在某个区间上是增函数或是减函数,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自变量的大小去判定函数值的大小,也可以由函数值的大小去判定自变量的大小.即一般成立则特殊成立,反之,特殊成立,一般不一定成立.这恰是辩证法中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用辩证法的原理来解释数学知识,同时用数学知识去理解辩证法的原理,这样的分析,有助于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概念,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三、概念的应用

  例1 图4所示的是定义在闭区间[-5,5]上的函数f(x)的图象,根据图象说出f(x)的单调区间,并回答:在每一个单调区间上,f(x)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用投影幻灯给出图象.)

  生甲:函数y=f(x)在区间[-5,-2],[1,3]上是减函数,因此[-5,-2],[1,3]是函数y=f(x)的单调减区间;在区间[-2,1],[3,5]上是增函数,因此[-2,1],[3,5]是函数y=f(x)的单调增区间.

  生乙:我有一个问题,[-5,-2]是函数f(x)的单调减区间,那么,是否可认为(-5,-2)也是f(x)的单调减区间呢?

  师:问得好.这说明你想的很仔细,思考问题很严谨.容易证明:若f(x)在[a,b]上单调(增或减),则f(x)在(a,b)上单调(增或减).反之不然,你能举出反例吗?一般来说.若f(x)在[a,(增或减).反之不然.

  例2 证明函数f(x)=3x+2在(-∞,+∞)上是增函数.

  师:从函数图象上观察固然形象,但在理论上不够严格,尤其是有些函数不易画出图象,因此必须学会根据解析式和定义从数量上分析辨认,这才是我们研究函数单调性的基本途径.

  (指出用定义证明的必要性.)

  师:怎样用定义证明呢?请同学们思考后在笔记本上写出证明过程.

  (教师巡视,并指定一名中等水平的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学生可能会对如何比较f(x1)和f(x2)的大小关系感到无从入手,教师应给以启发.)

  师:对于f(x1)和f(x2)我们如何比较它们的大小呢?我们知道对两个实数a,b,如果a>b,那么它们的差a-b就大于零;如果a=b,那么它们的差a—b就等于零;如果a<b,那么它们的差a-b就小于零,反之也成立.因此我们可由差的符号来决定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生:(板演)设x1,x2是(-∞,+∞)上任意两个自变量,当x1<x2时,

  f(x1)-f(x2)=(3x1+2)-(3x2+2)=3x1-3x2=3(x1-x2)<0,

  所以f(x)是增函数.

  师:他的证明思路是清楚的.一开始设x1,x2是(-∞,+∞)内任意两个自变量,并设x1<x2(边说边用彩色粉笔在相应的语句下划线,并标注“①→设”),然后看f(x1)-f(x2),这一步是证明的关键,再对式子进行变形,一般方法是分解因式或配成完全平方的形式,这一步可概括为“作差,变形”(同上,划线并标注”②→作差,变形”).但美中不足的是他没能说明为什么f(x1)-f(x2)<0,没有用到开始的假设“x1<x2”,不要以为其显而易见,在这里一定要对变形后的式子说明其符号.应写明“因为x1<x2,所以x1-x2<0,从而f(x1)-f(x2)<0,即f(x1)<f(x2).”这一步可概括为“定符号”(在黑板上板演,并注明“③→定符号”).最后,作为证明题一定要有结论,我们把它称之为第四步“下结论”(在相应位置标注“④→下结论”).

  这就是我们用定义证明函数增减性的四个步骤,请同学们记住.需要指出的是第二步,如果函数y=f(x)在给定区间上恒大于零,也可以小.

  (对学生的做法进行分析,把证明过程步骤化,可以形成思维的定势.在学生刚刚接触一个新的知识时,思维定势对理解知识本身是有益的,同时对学生养成一定的思维习惯,形成一定的解题思路也是有帮助的.)

  调函数吗?并用定义证明你的结论.

  师:你的结论是什么呢?

  上都是减函数,因此我觉得它在定义域(-∞,0)∪(0,+∞)上是减函数.

  生乙:我有不同的意见,我认为这个函数不是整个定义域内的减函数,因为它不符合减函数的定义.比如取x1∈(-∞,0),取x2∈(0,+∞),x1<x2显然成立,而f(x1)<0,f(x2)>0,显然有f(x1)<f(x2),而不是f(x1)>f(x2),因此它不是定义域内的减函数.

  生:也不能这样认为,因为由图象可知,它分别在(-∞,0)和(0,+∞)上都是减函数.

  域内的增函数,也不是定义域内的减函数,它在(-∞,0)和(0,+∞)每一个单调区间内都是减函数.因此在函数的几个单调增(减)区间之间不要用符号“∪”连接.另外,x=0不是定义域中的元素,此时不要写成闭区间.

  上是减函数.

  (教师巡视.对学生证明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点拔.可依据学生的问题,给出下面的提示:

  (1)分式问题化简方法一般是通分.

  (2)要说明三个代数式的符号:k,x1·x2,x2-x1.

  要注意在不等式两边同乘以一个负数的时候,不等号方向要改变.

  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简单的分析小结,点出学生在证明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引起全体学生的重视.)

  四、课堂小结

  师:请同学小结一下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是应该特别注意的?

  (请一个思路清晰,善于表达的学生口述,教师可从中给予提示.)

  生: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函数单调性的定义,要特别注意定义中“给定区间”、“属于”、“任意”、“都有”这几个关键词语;在写单调区间时不要轻易用并集的符号连接;最后在用定义证明时,应该注意证明的四个步骤.

  五、作业

  1.课本P53练习第1,2,3,4题.

  数.

  =a(x1-x2)(x1+x2)+b(x1-x2)

  =(x1-x2)[a(x1+x2)+b].(*)

  +b>0.由此可知(*)式小于0,即f(x1)<f(x2).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是函数的一个重要性质,是研究函数时经常要注意的一个性质.并且在比较几个数的大小、对函数作定性分析、以及与其他知识的综合应用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对学生来说,早已有所知,然而没有给出过定义,只是从直观上接触过这一性质.学生对此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对概念的理解有一定好处,但另一方面学生也会觉得是已经学过的知识,感觉乏味.因此,在设计教案时,加强了对概念的分析,希望能够使学生认识到看似简单的定义中有不少值得去推敲、去琢磨的东西,其中甚至包含着辩证法的原理.

  另外,对概念的分析是在引进一个新概念时必须要做的,对概念的深入的正确的理解往往是学生认知过程中的难点.因此在本教案的设计过程中突出对概念的分析不仅仅是为了分析函数单调性的定义,而且想让学生对如何学会、弄懂一个概念有初步的认识,并且在以后的学习中学有所用.

  还有,使用函数单调性定义证明是一个难点,学生刚刚接触这种证明方法,给出一定的步骤是必要的,有利于学生理解概念,也可以对学生掌握证明方法、形成证明思路有所帮助.另外,这也是以后要学习的不等式证明方法中的比较化的基本思路,现在提出要求,对今后的教学作一定的铺垫.

【高一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高一数学教案06-20

高一数学教案(精选15篇)12-26

高一数学教案(15篇)12-09

高一数学教案15篇12-08

高一数学教案《函数概念》12-17

高一数学教案(汇编15篇)02-27

高一数学教案汇编15篇12-19

高一数学教案(合集15篇)12-13

高一数学教案集锦15篇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