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教学设计之反思

时间:2017-09-01 我要投稿


  我百度了很多范文,网上的例子五花八门,各不相同,不同的老师风格不一样,所以并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是,大抵是相同的,基本上的范文都囊括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时间分配这几个点,还有些有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课时,授课类型,课后评价和反思。
  
  虽然查了很多的资料,看着很简单似的,但是真正自己提笔写的时候,除了标题,一个字都写不出来。
  
  最让我烦恼的是教学过程,比如说我想在同学们首次默读课文之后,播放课文音频,然后让大家闭着眼睛,好好去聆听,想象人群围观、焦急等待以及钱塘江潮的壮观。本来我有这样的想法的,但是,回头一想,学生本就已经阅读过这篇文章,播放音频会不会是多余的,浪费时间。况且,这是一篇记叙文,又不是散文,并不是很优美的,有必要播放音频吗?就算要播放音频,是不是在讲解完课文,同学们完全理解文章主旨之后播放会更好呢?纠结了好久,我最终决定放弃音频。
  
  晚上近12点,我终于完成了这篇教学设计,我躺在床上,回顾这篇教学设计,忽地就觉得我哪里是在上课,简直就是在完成任务式的带着同学们一步一步把黑板上的问题解答完,并没有什么比较有新意的话语、方式。而且有很多不好的地方,比如以下几点:
  
  首先,在教学目标中,第一点是学会作者的描写手法,但是在后面的教学过程当中,并没有让同学们课堂上生词造句,仿写句子。第二点是增强同学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在后面的教学过程当中,我只是一一引领同学们把问题一个个解决,而没有启发同学们去赞美祖国。
  
  其次,教学重点是学习作者对景物的描写手法,既然是重点,那么这一块占的比例就更大,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就是一句话带过。这样的处理能把教学重点解释清楚吗?同学们可以很好的掌握教学重点吗?很明显是不行的。
  
  之后还要继续练习,希望会慢慢改进。(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