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培训总结

时间:2023-02-22 14:26:44 培训总结 我要投稿

农业培训总结15篇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发扬成绩,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农业培训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业培训总结15篇

农业培训总结1

  一、XX年工作做法和成效

  XX年,我省农业科技工作按照科技部"人才、专利、标准化"战略,继续落实《福建省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的工作安排,跟踪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发展方向,瞄准新时期农业科技的市场需求,为全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三农"问题的解决、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开拓国内外市场服务。通过国家和我省的各类农业科技计划的实施,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全年结转项目19项,经费106万元;新上重大项目9项,经费320万元;新上招标项目4项,经费400万元;新上重点项目71项,经费844万元。

  (一)实施优质高效种植业科技行动,为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以新品种选育为重点的粮油作物种子科研攻关工作取得新进展。XX年,航天育种培育出的水稻新品种特优航1号通过审定,开始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航天育种育成的另一组合Ⅱ优航1号在XX年高产栽培试验中,虽遇连续38天持续高温不利条件,亩产量仍达904公斤,加权平均亩产815公斤;其再生季创平均亩产543公斤的新记录,其中亩产达582.8公斤,超过XX年创造的再生季581.1公斤的世界记录。优质早籼常规水稻新品种佳辐占通过审定。该品种米质优,米质10项达到部颁一级优质米标准,1项达到二级优质米标准(部颁共12项指标)。一经审定即在生产上迅速推广。甘薯新品种福薯7-6通过审定,该品种为目前我省自行选育的首个叶用专用品种。新育成龙薯9号、金山291等甘薯新品种,表现优异,即将进行审定。特种玉米继闽玉糯1号XX年审定后,又育成闽紫糯1号,引进粤甜3号,丰富了我省玉米种植品种。选育成功抗黄曲霉新品种福花1号,即将进行认定,为解决花生食品的餐桌污染问题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在粮油作物新品种选育或引进方面,还有水稻新品种Ⅱ优辐819、D优151、D297优明86等,毛豆75、毛豆2808通过审定,新育成的金优明100、Ⅱ优1273、谷优527、T优10号、特优923、D奇宝优527即将进行审定。XX年围绕优质、高产、抗病虫目标,水稻不育系选育取得新成果。三系不育系金山A-1、金山A-2、T29A、T31A、明3A、广抗13A、九丰A、D297eA2和两系不育系三农S-1等9个新的不育系通过鉴定。

  XX年7月,在全国杂交水稻试验试种XX-XX年三亚试验总结会上,全国参试育种单位40家,参试品种126个,福建参试的水稻新品种(组合)产量居前20位的有10个,居前15位的有8个,这一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我省水稻育种的实力和水平。

  (二)经济作物通过优良品种引进、选育,配套栽培、保鲜及深加工技术研究,建立了一批特色、优势果、蔬、茶产业。

  针对我省龙眼品种结构失调而导致效益低下的重大问题,在国内首先大规模地对不同成熟期的龙眼品种(系)、优株进行筛选或选育,近年选育出龙眼早中晚熟新品种(系)优株12个(晚熟2个、早熟6个、中熟4个),并制定出适宜栽培品种的优化配套技术,推广应用15多万亩,明显促进龙眼良种化水平,延长供应期两个多月。新选育出弥猴桃、黄花梨等落叶水果优良品种,并建立了示范基地。荔枝采后保鲜技术研究,枇杷、龙眼、荔枝气调保鲜与储运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动了我省特色的亚热带水果开拓国内外市场,余甘多糖提取工艺及应用技术研究等一批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的研究、开发使相关产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了规模化经济、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针对我省茶业面临国际、国内市场产品品质要求的竞争压力,解决农药残留和品质退化问题,系统研究无农药小绿叶蝉及其天敌的发生消长规律,筛选研制成功适合茶叶生产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复合型植物农药,以及适合有机茶叶的纯植物源农药,FT、蝴蝶、天游品牌获AA级绿色食品证书,20个基地获A级食品证书,3000亩基地获有机食品认证,获省科技进步奖。XX年加大科研力度,又立项开展了武夷岩茶、正山小种、铁观音、白茶等一批我省名优茶叶品种的标准化栽培和品种的提纯与优化栽培技术研究,为我省茶叶开拓国内外市场提供技术支持。

  福安生姜、福鼎芋头等地方蔬菜特色品种产业化关键配套技术研究提高了相关产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出口蔬菜产品基地建设、病虫害防治、蔬菜大棚周年利用、有机栽培技术研究等为产业化龙头企业注入了生机活力。

  (三)畜牧业科技为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

  继续强化畜禽疫病防治技术研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新城疫免疫疗法研究和抗白垩病蜜蜂新品种培育取得成功;初步完成了水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和致病机理研究,为我省水禽流行病防治打下良好基础。肉鸡屠宰废水及下脚料综合治理项目已完成多级生物处理转化和提高污水分解效率的菌种筛选工作,并建立了综合治理模式。新型高效饲料开发取得了仔猪非抗原性植物蛋白和无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等重要成果;地方特色畜禽品种保护重点支持了我省地方特色品种槐猪、莆田黑猪、福安水牛的保种选育研究。福建省兽医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建设方案通过了省农业主管部门组织的专家论证,BL3实验室的建设将极大提升我省畜禽疾病防治的设施水平。

  (四)提升水产养殖科技含量,实现品种换代和产业增效。

  水产科技工作围绕良种选育及其高效养殖配套技术进行,成效显著。除了我省传统优势品种如:坛紫菜、西施舌、锯缘青蟹的生产稳步发展外,又出现了多个有良好产业化前景的优良品种。西施舌人工育苗今年获突破性进展,培育出幼贝13万多粒,对完成西施舌的规模化人工育苗具有实质性的意义。国家863项目"大黄鱼品种改良育种技术"研究,繁育改良子一代50万尾,自育20万尾,建立了雌核发育系。在国内率先突破银鲈全人工批量育苗和稳定的苗种生产技术,并进行了集约化养殖,全省辐射推广数千亩。军曹鱼的引进及养殖技术研究,青石斑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斜带髭鲷人工育苗研究等成果,为水产养殖业开拓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经多年的研究,探讨出全人工养殖繁育中华鲟的途径,初步总结出一套南方气候条件下人工养殖中华鲟的关键技术路线,为今后规模保护、利用、开发中华鲟提供依据。对虾养殖开发出一系列高产、高效、健康养殖技术,饵料微藻养殖研究与技术开发取得成功,推动了相关品种的集约化养殖和产业增效。利用鲍壳开发保护视力的功能食品的研究为水产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海洋功能食品的开发开拓了新的领域。鲍鱼育苗脱板病的研究,

  为解决困绕我省鲍鱼生产的育苗难题提供了技术支持。

  (五)林业科技以林木良材选育和食用菌、花卉集约种植技术开发为重点,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三丰收。

  林木良种选育继续以人工速生林适生品种选育和林木专用材定向培育和快繁技术开发为重点,为林木资源分类经营和集约栽培提供技术支持。通过重大项目的专项招标立项开展速生树种西南桦、光皮桦快繁技术研究及应用,建立拥有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西南桦、光皮桦优良树种无性快繁技术体系;开展福建森林良材选育及生态系统效益研究,完成福建柏无节良材选育研究,相关技术的应用一方面促进了林地植被的生长,明显改善林地土壤肥力,另一方面提高了材质,使木材市场售价提高了2-3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重大森林病虫害松材线虫、松突圆蚧的防治研究取得新进展,重点抓好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其中,松材线虫防治技术研究对松材线虫病主要媒介昆虫松墨天牛的引诱剂配方进行改良研究,开发和引进毒力高、针对性强的白僵菌、绿僵菌等生物杀虫剂并进行批量生产和林区应用;松突圆蚧防治技术研究主要是深化虫害发生、发展规律研究、引进天敌、加大天敌繁育和推广力度以及营林技术措施研究等,上述研究将最终形成相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成果。

  防护林科技实施竹子替代木麻黄更新沿海防护林及生态技术研究并在东山沿海防护林项目实施地取得重要进展。经过一年多的努力,100多种各类竹种在防护林带和沿海盐碱沙地种植成功,在取得新的生态防护效益的同时,为实施地的经济林业和旅游业增添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水土保持科技完成了长汀水蚀荒漠绿化技术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技术突破,筛选出"类芦"等重要的适生草种,并开发出相关配套技术,为我省和我国南地区水土流失区治理水土流失做出了重要的科技示范,相关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部当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立项,并取得了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殊荣。

  食用菌科技落实"技术标准化"战略,立项开展银耳、姬松茸等重要食用菌品种的绿色食品标准化研究与示范,提高食用菌品质,减少农残,突破市场对我省食用菌产品的品质和技术瓶颈。特色花卉产业科技开发扶持了我省花乡漳平永福杜鹃花产业的发展,成功引进四个西洋杜鹃品种和多个国内外名优花卉,开发出一套适合当地花卉产业发展的产业化配套栽培技术,年培育西洋杜鹃优质扦插苗250万株,上市各种规格可控花期成品西洋杜鹃花60万盆,产值1650万元,税利495万元,实现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六)漳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得到国家科技部的肯定。

  XX年漳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继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闽台农业科技合作交流为纽带,以花博园为依托,以花果生产、精深加工、良种繁育为基础,开展农业优良品种引进、选育和先进技术的创新、集成、示范和推广。载止目前,园区已有1000多家企业入驻,其中"三资"企业40家(台资35家),累计利用外资6500万美元;内联企业120家,利用资金2.5亿元。已建成闽台农业合作交流基地5万亩,辐射推广区域20万亩,设施农业3500亩,节水灌溉3万亩,无土栽培500亩,花果茶批发市场1000亩,保鲜加工车间5万平方米,全区年产值5亿元,其中花果业产值4.5亿元,整个园区的现代化建设已初具规模.在努力实施科技部已下达的国家项目"亚热带花卉果树良种引进

  筛选及示范栽培研?"项目基础上,XX年经过参与竞争和专家评审,争取科技部下达园区新的项目《福建漳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资助金额48万元。全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ISO14000环境认证培训班在我省漳州农业科技园区召开,来自全国的与会专家、领导参观、检查了我省漳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和相关项目的工作进展,认为我省的园区工作在全国的园区工作中属先进水平。

  (七)积极争取国家农业科技经费对我省的投入,提升我省特色产业和优势领域的科技水平。XX年我省继续组织具有优势与特色的项目申报国家各类项目,今年申报国家项目总数超过XX年,《绿藻精粉、沫加工技术开发》等部分项目已获的国家资助。到目前为止已获国家经费资助818万元。

  (八)以项目带动为手段,继续做好科技扶贫工作。

  XX年共设立扶贫项目12项,经费210万元。继续抓好我厅挂点的扶贫村科技扶贫工作,投入科技经费58万元。挂钩扶贫开发重点村新种茶叶170多亩。落实与柘荣县对口科技扶贫项目。实施柘荣中药材、食用菌资源保护与开发等多个项目,促进和提升了当地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水平。做好挂钩帮扶民族乡工作,支持坂中乡引进蔬种新品种,建立蔬菜绿色示范基地,促进当地蔬菜产业的发展壮大。引进丹桂、黄观音等乌龙茶新品种,改造传统落后的老茶园,在原乡茶场的基础上,建设无公害茶叶示范区,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XX年农业科技工作要点

  (一)继续落实《福建省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的工作安排,在农业科技攻关、条件建设、环境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全面落实《纲要》的'战略举措,加大力度实施十大科技行动,力争在优良品种选育、农产品深加工,集约化种养和标准化生产、可持续经营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取得新进展,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技术支撑。

  (二)实施"科技一县一业"战略,组织筛选一批具有资源、环境和产业基础比较优势,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较大贡献和影响力,在当地产业结构中能起巨大带动作用的主导产业的科技项目,通过项目实施,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做大做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三)加强漳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一是进一步完善园区运行机制和政策机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充分发挥对台优势,加强对台对外合作,促进园区建设发展。吸引和鼓励外商带资金、带项目、带技术、带市场加入园区建设。三是加大科技投入,精心组织实施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农业科技项目。继续组织实施"3321"科技示范工程。四是大力培育科技型龙头企业,推进园区农业产业化。促进现有10家科技型龙头企业走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路子,三年内,计划再培育5-10家科技创新型龙头企业。

  (四)争取设立省农业科技成转化资金,加大对我省重要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力度,力争十五期间完成一批重大关键技术的转化工作,促

  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肷丁?br>(五)继续组织筛选一批产业化前景好的我省特色优势项目,争取国家各类农业科技资金的项目支持,提升我省相关领域科研开发的水平和影响力

  (六)积极支持以生物技术、海洋高技术为主的现代高新技术在各农业领域的渗透和应用,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和新技术,全面提升我省农业的科技水平。

  (七)继续执行挂点扶贫的科技工作,落实优良种苗和先进、适用技术示范和应用,使相关贫困地区的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根本脱贫。

  三、存在问题

  (一)新增农业科技经费投入有待落实

  《福建省农业纲要》提出"'十五'期间,省政府将通过对省级支农经费、科技三项费用、科学事业费支出结构调整优化和新增财力,安排1亿元专项经费用以支持农业科技研究开发与成果转化"。为落实《纲要》提出的专项资金问题,XX年11月5日省科技厅向省财政厅发出《关于申请安排落实XX年度省"十五"农业科技研究开发与成果转化专项经费的函》(闽科财〔XX〕69号);XX年1月18日向省政府办公厅呈报《关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有关情况报告》(闽科综〔XX〕4号);XX年5月16日向省政府呈报《关于贯彻实施〈福建省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的工作报告》(闽科农〔XX〕7号);XX年8月13日,以"闽科查〔XX〕39号"文办理省政府督查室转来的习省长、潘副省长批示件(批阅件XXY0660号);XX年12月16日向省政府办公厅呈报《关于要求落实"十五"期间省级农业科技研究开发与成果转化专项经费的函》(闽科农〔XX〕16号)。以上文函都对尽快落实专项经费提出了意见。但目前为止,新增经费尚未到位。这个省专项经费能否落实,不仅关系政府的,以及各地科技专项经费能否落实的问题,也关系到今后《纲要》能否进一步落实的问题。希望省政府能尽快落实有关经费。

  XX年9月24日,省财政厅针对我厅向省政府呈报的"闽科查〔XX〕39号"文及张家坤副省长、潘心城副省长的批示提出反馈意见,认为《纲要》提出的"十五"期间安排1亿元专项经费用以支持农业科技研究开发与成果转化的资金XX年度经费已经落实,即在XX年度已经"通过经费支出结构调整,从省级支农经费安排1000万元,从科学事业费、科技三项费用安排1000万元,合计年安排XX万元"。

  实际上,《纲要》提出"'十五'期间,省政府将通过对省级支农经费、科技三项费用、科学事业费支出结构调整优化和新增财力,安排1亿元专项经费用以支持农业科技研究开发与成果转化"包括结构调整优化和新增财力两部分,而不仅指原有已投入的农业科技经费的调整。《纲要》提出了XX至20xx年农业科技工作任务,主要包括实施十大农业科技行动、建立七个省级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建三个农业科技重点实验室等,由于经费落实困难,这些任务将难以落实完成。

  在XX年9月19日科技部召开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通气会上,科技部要求?"各省一定要争取更多的资金来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可以参照国家的模式,设立省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据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工作会议通报,目前已有20个省(市)已按照科技部的要求设立省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如我省周边的浙江省XX年初正式启动省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十五"期间,省级每年新增1000万元,市县配套3000万元;江西省和我省的厦门市也相继成立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但我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至今未能落实,极大地影响了我省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二)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有待加强

  《福建省农业科技发展纲要》要求建成7个省级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建三个重点实验室、筹建东南生物技术园区。目前只启动2个中心,且仅能给予一定的项目支持,其余中心和3个重点实验室和东南生物技术园区建设均还未启动,需尽快落实经费,启动建设。

农业培训总结2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意见》、《四大作物综合生产能力科技提升试点行动》和《关于做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通知》精神,按照局统一部署,紧紧围绕“三农”工作,认真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培训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培训任务。

  按照农业部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重点开展以小麦、玉米、蔬菜为主的实用技术培训,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活动,在全市掀起了学科技、用科技、争当科技示范户的高潮。通过广泛培训,我市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科技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20xx年我市小麦、玉米平均单产达历史最好水平。

  一、培训工作开展情况

  20xx年,主要实施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启动了20xx年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作为全面提升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稳定的战略性措施来抓。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全面搞好组织协调,促进了培训工程的顺利开展。一年多来共举办市级培训班21次,培训市镇技术人员20xx人次;技术人员入村举办各种类型的村级培训班累计20xx余次,入户咨询培训30000人次,重点培训了1000个科技示范农户,示范带动了10000个农户,接受培训的农民累计300000余人次。

  在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把这项工程与“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农业部“标准良田建设”及“科技书屋建设”等项目相结合,广泛组织开展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大力实施了农业部“农业科技入户春季行动”、“测土配方施肥春季行动”和“测土配方施肥秋季行动”。

  主要做到“九个落实”:

  1、组织领导落实。在兖州市农业局分别成立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领导小组、技术小组和监督考核小组。

  2、培训计划落实。农业局以文件形式印发了《兖州市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实施方案》和《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对培训目标、内容、对象、时间、方法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

  3、首席专家落实。确定了县域首席专家、小麦、玉米专家及项目区乡镇的区域首席指导专家,具体负责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

  4、技术人员落实。在农业系统选拔100名业务精通、年轻有为的技术人员,包村入户搞好培训。

  5、培训对象落实。按照"相对集中,点面结合,择优推荐,公平合理"的原则,在主要粮食生产镇谷村镇、大安镇、小孟镇、漕河镇、新驿等镇选择100个村,由村民申请、村委会推荐、镇农技站审查、培训单位审定,确定1000个农户作为科技示范农户,进行重点培训,并建立示范农户档案,统一管理;保证每户培训一个明白人,每个示范户示范带动5-10个农户。

  6、培训技术资料的落实。一年来共发放农民培训卡10000份;科技光盘20xx多套;《高油玉米生产技术》及《优质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等教材13500本;特别是为农民发放了10000份科技挂历,把各个季节的主要生产技术、农业政策,印在挂历上,收到很好的效果。结合我市实际,在农时关键技术环节编印并发放《春季麦田管理技术要点》、《夏玉米套种技术要点》等明白纸共30余万份。

  7、培训设施落实。全市共协调镇、村培训教室215间,建设农民科技书屋16个,100个村全部配齐电教设备。

  8、培训经费落实。在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市农业局多方筹集培训资金,保证了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9、配套政策落实。为鼓励农民积极参加科技培训,发挥他们在农村经济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市农业局对参加培训的农民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优先享受国家农业部优质小麦示范区建设中的每亩10元的良种补贴政策;每个核心示范农户年底发一套农民科技挂历;优先免费得到示范新品种和相关技术资料,在资金、物资、技术上支持他们开展科学试验、生产示范、科技攻关等活动;积极引导、支持他们参加各种专业协会和技术协会。

  二、培训的主要内容

  主要培训以小麦、玉米、蔬菜为主的农业实用技术兼顾其它经济作物栽培技术,以及农业高新技术、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农产品产销信息;主要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种植新模式;小麦玉米精播半精播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配方平衡施肥技术、化学促控技术、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生物有机肥、标准化生产等技术以及党在农村的法律、法规、政策等。

  三、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是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为加强培训工作,程局长多次召开会议,重点研究农民培训工作。农业局成立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各镇相应成立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协同作战,共同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2、加强技术人员自身建设培训是农民科技培训工作顺利实施的关键。针对当前农业生产发展的新阶段和新要求,千方百计壮大自身服务功能,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和农业科技示范体系,强化技术人员自身建设,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3、优选拔技术人员优选科技示范户在全市选拔了100名技术骨干和100个科技示范村,每个村明确一

  的名包村技术人员,在每个村重点培养10个核心示范农户,以村为单位开展培训,全市重点培养1000名核心科技示范户,示范带动10000个农户。同时鼓励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科技攻关示范田,与本单位所承担的农业科技项目相结合,开展农业科技实验、示范、推广。通过对1000个科技核心示范农户进行重点培训,涌现出了一批农业科技致富能手,通过他们进一步示范带动,初步解决了农业科技进村入户难的问题,满足了农民多层次的科技需求,使我市农业科技示范推广体系更加完善、有效。

  4、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人人签定责任状是各项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到位的重要保证。为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市设一名首席专家,各镇设区域专家;优势作物小麦、玉米和经济作物设立专业首席专家,负责对包村技术人员的培训以及对包村技术人员开展科技进村入户工作的监督指导。每个实施村固定一名技术人员。实行层层负责制,首席专家对所培训技术负总责,每个技术人员对所包村的10个核心示范农户及100个联系户负全责,首席专家负责对下一级人员培训、指导、释疑,每一级都需对上一级负责。

  5、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和奖惩制度。为切实加强广大技术人员的责任心,调动广大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把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活动搞活搞实,农业局制订了《兖州市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监督考核办法》、《兖州市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奖惩办法》。农业局与每一位技术人员签订责任书,针对每名技术人员在所包村及所联系的核心示范户开展技术培训,对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和培训效果以及群众反映等进行严格考核。农业局成立了以纪委书记石亚鹏同志任组长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考核领导小组,不定期进村入户抽查,查看培训内容和培训效果,并根据农户电话随时了解培训情况,采取年终与平时相结合,注重平时,并把参加培训的核心示范户纳入微机管理。对技术人员严格考核,按考核分数,排出名次,作为评先树优和奖励的依据。凡是弄虚作假、减少培训次数不准晋升职级或解聘现任职务,表现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

  6、加强核心示范户的能力建设,是实现农业科技培训由点到面全面提高的重要保证。100名技术指导员深入千家万户开展“面对面”、“手把手”、“田到田”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推广应用新品种和新技术,并充分利用各种媒介手段进行科普宣传,切实提高核心示范户的学习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努力把科技示范户培养成一支学得会、用得好、留得住的农村科技服务人才。从而达到“专家进大户、大户带小户、农户帮农户”的农业科技“传、帮、带”体系。实施一年多来,在技术服务上采取“入户指导”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技术指导员在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如种植业在备耕、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鼠害多发期、收获等)能及时到每个示范户家中开展技术指导,有些技术指导员甚至与农民吃住在一起。他们与示范户建立了经常性联系,平时可以通过电话、信函、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对示范户进行远程技术指导服务,及时帮助解决生产实际难题。

  7、增加投入,制定优惠政策让农民积极参与是保证培训效果的重要措施。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量大,直接牵扯到农民的利益,发放科技光盘、书籍、科技挂历、明白纸等费用较大。为搞好这项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农业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多方筹措资金,推进农民科技培训活动扎实有效的开展下去。积极协助农民成立优质小麦协会、优质专用玉米协会等农民自发组织,与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对接,畅通销售渠道,实施定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8、扩大宣传,形成合力。定期印发《科技入户工作简报》并通过各种媒体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站等广泛宣传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形成全社会都关心农业、支持农业科技发展的新局面,农业局广大技术人员自觉的把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到群众中去,及时宣传在科技行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相互借鉴,提高服务质量,使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活动真正深入民心,体现党和政府对农民群众的关怀。

  四、下步工作打算

  1、认真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

  深入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意见》和《20xx年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精神,实施我市“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以科技示范户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为重点,以推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实施主体培训为关键措施,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农技推广和服务机制,通过政府推动,市场引导,项目带动,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推广机制,不断提高我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劳动者素质。

  2、加强科技推广培训体系建设

  不断完善农民培训体系,按照农业部和省厅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以农广校为主体的农民培训机构建设,健全完善农业科技推广培训体系建设,与互联网、电视、报刊等现代化的传媒手段紧密结合,不断加快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步伐,提高新品种、新技术的入户率。

  3、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进一步完善资金投入方式,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在资金投向上,除了培训资料,要进一步扩大核心示范户新品种、新肥料和无公害农药的无偿试用,实现更好的示范效果。

  4、大力发展专业协会

  专业协会是科技推广的组织形式,下一步要积极扶持农村专

  的业技术协会建设,吸收示范户加入专业协会组织,促进协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及时引导这些专业协会组织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成为科技推广的有效载体

农业培训总结3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启动以来,*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此次普查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生产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契机,立足高质量完成工作,强化三大保障,抓好三个关键,坚持三项制度,普查工作有序推进。按照会议安排,我就有关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强化三大保障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去年10月,成立以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普查领导小组,从统计局、调查队等部门抽调业务人员21名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目前人员已全部到位。各乡镇街道均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成立行政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落实人员专司其职,为普查工作顺利开展夯实了组织基础。

  二是强化人员保障。*县本次普查对象涉及40个乡镇街道、519个村(社区)、近40万户115万农业人口、2300余个农业生产经营单位,量大面广,且居住分散、外出务工人员多。为建立一支政治觉悟高、业务素质好的“两员”队伍,我县将以大学生村官、选调生和村社干部为主,组织聘用“两员”3830人。

  三是强化经费保障。根据普查工作量、“两员”补贴和设备采购经费测算,县财政已将农业普查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目前初步安排普查经费**万,计划采购移动智能终端采集设备1300台。

  二、抓好三个关键

  一是抓好氛围营造。在普查初期,我县已通过制作横幅、征集标语等形式,组织各乡镇街道及有关部门启动了农业普查宣传工作。现阶段,我县继续通过在公交车、出租车、LED固定显示屏、开州日报等媒介上做广告宣传,积极为农业普查造势。在普查登记阶段,我县将组织县、乡两级政府领导就农业普查发表电视讲话,并综合运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宣传方式,使农业普查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良好的普查工作氛围。

  二是抓好普查试点。在全市农业普查试点结束后,我县将认真学习市级试点的基本做法,充分结合开县“六山三丘一分坝”的实际,研究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初步计划在农业种植面积较大的3个乡镇作为试点备选区域,模拟完成普查小区地图绘制、调查摸底、现场登记、数据处理、质量抽查等全过程工作,总结经验不足、查找薄弱环节,为全面推开积累制度性经验。

  三是抓好“两员”培训。在培训内容上,重点抓好业务知识、移动智能终端操作和入户技巧的培训,突出针对性。不照抄照搬培训材料,将普查方案与*县实际情况相结合编写教案,制作课件,结合市县农普试点的实践经验举例进行讲解,使“两员”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突出实效性。

  三、坚持三项制度

  一是坚持依法普查。我县将严格执行国家、**市统一的农业普查方案,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和普查的`具体要求,如实填报普查数据,做到不虚报、不瞒报、不拒报、不迟报,不伪造、篡改普查资料。农业普查取得的资料,都只用于普查目的,不作为任何部门和单位实施考核、奖惩的依据。参与普查工作的所有人员,都会严格履行保密义务。

  二是坚持包片督导。将农业普查纳入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年度重点督查内容,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参与监督,对各乡镇街道、有关部门的农业普查推进情况进行巡回督导。督导结果作为对各乡镇街道及有关部门农业普查专项考核工作的重要依据,对工作组织不力、整改效果不明显的及时向有关乡镇街道和部门一把手通报情况,从重扣分。

  三是坚持考核评比。即将制定《*县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考核办法》,对全县农业普查工作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总体规范和严格控制。同时将农业普查纳入统计工作考核,实现农业普查专项考核与统计工作考核的双重约束,确保高质量完成普查任务。

农业培训总结4

  根据乡党委、政府要求,结合生产实际,5月22日,由州农业综合开发办和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共同组织实施,对雷山大塘乡的广大群众进行了春耕前的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的农业适用技术培训。通过这次培训,让广大农户系统掌握了各种农作物栽培和病虫防治技术,为保证全年安全生产做好了必要的技术贮备。

  5月22日的清晨,由州农科所吴立新书记带队,率领专家组一行7人从凯里赶赴大塘,9时准时到场。培训现场群众的热情很高,在大塘乡党委政府的组织下,全乡的农业大户、积极份子早已从四面八方涌到大堂乡培训大厅,等候多时。培训大厅座无虚席,就连过道也挤满了人。群众渴望科学技术的要求很迫确。

  州农科所针对于大塘乡的生产习惯和地理特点,制定了专门的培训方案。培训内容有:“水稻高产栽培技术、高寒山区水稻栽培技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等。”各位专家通过以多媒体的方式对几大农作物的生产过程进行流程式的技术分解,以图片的方式予以生动形象的说明,结合语言上技术解释。力求以一种简单的方式使老百姓最大化接受和吸收新的技术。针对于生产过程中的管理和病虫害识别与防治也进行了专门和细致的讲解。会上,老百姓的热情很高。提出了许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和郁结在心中很久的疑难和困惑。专家都予以耐心和细致的解释和说明。有一个群众还专门的跑回自己的秧田里拔出了病株前来咨询。培训除了现场培训、现场指导以外,还发放了相关的培训资料共计4百余份。

  群众纷纷表示:“由州农办、州农科所组织的这次培训就象雪中送炭一样,很及时,我们很需要。自己通过这次学习,使得全年的农业生产有了技术的保障,同时,也认清和改变了传统的生产误区。提高了自己的农业水平。感谢领导的关心,希望象这样的培训能够多组织,能够实实在在的解决我们老百姓生活中实际的问题。”

  大塘乡政府也对这次培训高度的重视,准备工作和服务工作也十分的充分和彻底。雷山县电视台也对这次培训进行了专门的采访和报道。

  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我们的.根本任务就是通过自己的研究来实现粮食的增产,农业的增效,农民的增收。对于培训,作为普及和推广农业技术的一个途径,也是我们工作的根本内容和一种方式。我们乐意以这样的方式宣传我们的成果和提高农业的整体水平,培训,我们义不容辞。

农业培训总结5

  “十一五”是垦区农机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党和国家惠农政策的引导下,垦区农机更新速度和新技术应用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十一五”期间,垦区农机更新投入合计60多亿元,农机总动力由期初的406万千瓦,增加到604万千瓦,增加了48.7%。农机化率由期初的92%,将增加至97%,增加了5个百分点。农机装备以国内外先进的农机装备为主,农机装备结构明显改善。

  农机教育培训工作必须适应农机化的发展需求。随着垦区农机化的快速发展,对垦区农机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农机队伍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农机队伍素质,适应垦区建设现代农业需要,是摆在垦区农机化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垦区各级农机部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农机教育培训工作的领导,建立完善的“三级培训网络和体系”,加大农机教育培训工作的投入,分级分层次组织农机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农机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和技术操作能力有很大提高,为垦区农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

  一、取得主要成就

  (一)利用院校资源优势,培训农机人才队伍。垦区积极利用本系统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工程学院、黑龙江农垦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原红兴隆农技校)、宝泉岭工业技术学校(原宝泉岭农机校)、赵光农机校等大中专院校培训农机技术管理干部和农机后备人才,这些院校离垦区近,有一定的师资力量和教学场地,具有培训垦区农机人员的经验。20xx年以来,北安农垦分局在赵光农机校举办了2年期的“农机师傅”培训班,培训农机骨干。20xx年,齐齐哈尔农垦分局举办学期4个月的“农机实用技术培训班”,培训农机后备力量。据统计20xx年以来,共培训农机在职干部800余人次。培训农机技能工人2500人次。重点学习农机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农机管理人员和驾驶操作人员的理论水平。

  (二)建立垦区培训中心,培训农机驾驶操作人员。

  为贯彻《道交法》,垦区成立了专门的农机驾驶员培训中心9个,每个分局1个,并在各农场设立了培训基地。农机培训中心和基地专门负责对新申领农机驾驶证的人员进行农机安全技术培训以及农机驾驶员复训工作。经培训中心培训合格者方可参加监理部门的考验。采取“中心加基地”的新教学方式,即保证了教育质量,也方便了有机户。自20xx年以来,共培训申领驾驶证人员1。9万人,复训农机驾驶员9.2万人次。有效的保证了农机安全生产。20xx年至20xx年垦区连续2年无农机死亡事故发生,受到总局和省监理总站的表彰。

  (三)适应现代农业需要,开展农机岗位培训。

  多年来,农垦系统始终坚持利用冬季农闲时间开展培训工作。各级农机管理部门有计划、分层次对在岗的农机管理干部和驾驶人员培训,学习农机管理知识和农机新技术应用知识。邀请国内外和垦区农机专家讲座,曾多次举办过“精准农业技术培训班”、“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班”、“农机管理干部培训班”、“农机新技术应用培训班”等。尤其是实施现代农机装备工程以来,总局农机局会同迪尔、凯斯等国外农机公司开展培训。在机具引进前和到货后分别举办进口农业机械驾驶人员培训班,学习新型农业机械驾驶操作和维护保养知识。20xx年以来,垦区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办班培训的管理干部达8800人次,培训的拖拉机、收割机以及农机具驾驶操作人员29万人次。

  (四)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培训现代农机管理和技术骨干人员。

  垦区实施现代农机装备示范工程项目以来,为提高垦区农机管理技术人员技术管理水平,适应现代农机管理需要,农垦总局多次选送农机管理干部赴美国迪尔公司、凯斯公司进行技术培训,学习国外农业机械的维修技术和管理知识。20xx年以来垦区赴国外培训的农机管理技术人员达30多人次。同时,还多次邀请国内外的农机专家到垦区讲座,培训农机管理干部和农机驾驶操作人员。

  垦区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还经常与工会等部门配合,开展职工劳动竞赛活动、田间比武等活动,提高农机户的.驾驶操作技能。

  电视教学、知识竞赛、田间比武、现场观摩等形式开展农机培训工作,也收到良好效果。

  (五)利用“阳光工程”培训项目,开展农机培训工作。

  20xx年以来,国家将农机培训“阳光工程”项目中,对农机培训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0xx年垦区“阳光工程”农机培训任务20xx人,实际完成2426人,完成计划的121。3%。其中总局农机局培训农机维修技术人员265人,各分局培训农机驾驶操作人员2161人。总局农机局采取了聘请农机专家集中教学,理论与现场实习相结合的方式,教学效果良好,通过培训农机维修技术人员掌握了迪尔、凯斯等现代农业机械维修技术,指导基层开展维修服务。各分局、农场农机部门,严格按照“阳光工程”农机培训项目的要求,对新引进的大马力拖拉机、收割机、配套农机具以及插秧机等水稻机械的驾驶操作人员进行了培训。

  二、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专职农机培训机构不健全。目前垦区现有的农机驾驶员培训中心只适合申请领证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不具备系统培训条件。而与各公司合作开展的培训只适合现岗位驾驶操作人员的培训。垦区各级急需成立专职的农机培训机构,培训农机后备人才和驾驶操作人员。

  二是农机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垦区目前农机装备主要以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为主,对农机培训师资水平要求较高,目前多数靠进口机械厂家(公司)开展售后技术培训,但随着现代装备数量增加,新增驾驶操作人员增加,依托厂家培训难以满足需要。垦区急需培训自己的师资力量,以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

  三是培训经费严重短缺。国家开展的阳光工程农机培训项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垦区培训经费紧张问题。但由于垦区每年培训需求量较大,每年20xx人的培训指标远远满足了目前农机化发展需要,为此,需要国家及垦区加大农机培训投资的力度,解决培训经费不足问题。

  三、培训工作建议

  垦区是国家现代化农业的窗口,是国家的商品粮和战略储备粮生产基地,是“国家队”。垦区的农机化发展直接影响农业现代化发展,为此,建议国家对农垦的农机培训工作给予倾斜政策,加大对垦区农机教育培训工作的投资力度,完善农机职业技能培训教育机构,培训农垦农机后备人才,促进垦区农机化健康发展。同时,增加垦区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名额,加快垦区农机驾驶操作及维修人员岗位培训工作进程。

农业培训总结6

  为推进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去冬今春以来,我县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和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等精神,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控旺苗、促春管、保丰收、促发展”为主题,牢牢抓住冬、春闲阶段这一有利时机,组织全县农业科技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下乡服务工作,促进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惠农政策的落实,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活动,在全县掀起了学科技、用科技的高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开展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是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农业部门的重要工作职责,更是当前的'重要工作任务。县农委高度重视“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将其纳入了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为明确各有关单位职责和工作任务,保证培训活动的有序开展,制定并下发了具有操作性的培训活动实施方案。为加强对科技培训工作的领导,县农委专门成立了“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领导小组。为把科技培训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抓出成效,领导小组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从各相关业务单位抽调专业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组成科技讲师团,既负责涉农科技人员和科技示范户的培训工作,又承担着对乡镇基层农技人员科技培训的指导工作。领导的重视、健全的组织机构、得力的培训措施,为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工作的有声有色开展提供了可靠保证。

  二、扎实推进,培训成效显著

  自20xx年12月开始,县农委充分利用冬春农闲季节,通过开展集中办班培训、农业科技下乡赶集、开办农民田间学校、组织进村入户指导、利用媒体传播农业科技等形式,以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小规模农业从业人员为主要培训对象,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和服务活动,全面推进农业科技大培训深入开展。

  实施大培训行动以来,全县共开展农民技术培训37场,共培训农民2800人次,其中粮食生产大户专场培训1次、培训水稻生产大户150户;举办农业科技下乡活动1次,现场解答春耕生产技术问题120多个,发放农业技术“明白纸”500余份,免费赠送农作物良种、消毒液、兽药等物品价值20xx多元,营造了“用科技,促增收”的浓厚氛围;开展合作社社员培训班1次,培训邀请了省、市专家前来授课,全县共有1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了培训,通过培训,提升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服务水平,增强合作社的引导和带动能力,加快推进了我县水生蔬菜、蛋鸭、朗德鹅、茶叶等主导产业发展;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广播电视

  讲座3次;共发放农业生产技术明白纸15000多份、科技书500本、政策明白纸8000份;推广农业主导品种40个、主推技术30项;全县累计服务指导各类示范片(点)29个,指导服务1.76万亩次。

  三、创新方式,扩大培训范围

  一是举办各类种、养殖技术培训班。

  全县共举办各类各级培训班37期,培训村干部和各类种、养殖大户,邀请省内知名专家为培训班讲课,围绕小麦、油菜冬春田间管理、早稻生产、生猪、家禽饲养出栏补栏等实用农业技术。

  二是利用“科技之冬”、“科技之春”搞电视讲座,主讲粮油棉作物高产高效栽培、病虫草害防治、品种应用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向全县农民进行电视传播农业科学种田技术。

  三是围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示范县建设项目深入到示范村举办示范户和辐射户科技培训班,直接培训示范户。深入到乡镇、村集中办班。对各类作物的高效栽培技术,科学施肥技术,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全面培训。

  四是适时开展生产技术服务。

  围绕春耕春种、午季作物田间管理和大棚蔬菜种植需求,采取下到田间地头,走进田间地头,进行适时技术跟踪指导服务,使农户得到更全面更周到的技术服务。

  四、主要做法

  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工作中我们做到了“五落实”:

  1、组织领导落实。成立了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和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宣讲团。

  2、培训计划落实。根据省、市农委要求,某某县农委及时制定下发了《全县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行动方案》,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培训方式和内容,分解了培训任务。

  3、首席专家落实。确定了县域首席专家,粮、棉、油专家及乡镇的科技人员,具体负责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

  4、技术人员落实。在本系统选拔业务精通、年轻有为的技术人员,包村入户搞好培训。

  5、培训对象落实。按照“相对集中,点面结合,择优推荐,公平合理”的原则,在全县重点行政村,按照一定的比例选择科技示范农户,进行重点培训,并建立示范农户台帐,统一管理;保证每户培训一个明白人,每个示范户示范带动5-10个农户。

农业培训总结7

  为加强职工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我连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职业技能,实现“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的总体目标,根据团党委的部署和安排,结合我连的实际,现利用今冬明春农闲时机,对连队进行全面培训,具体事宜计划安排如下:

  一、 组织机构

  冬季全员培训领导小组

  组长: ***

  成员: ***

  二、内容

  1、党的十七三中全会精神和兵团六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等

  2、公民道德、法制、安全生产、保险知识、卫生防疫

  3、结合本连实际,学习农业技术“两高一优”作物栽培技术,作物病虫害防治,家庭养殖技术,同时,增加喷灌管理方法与使用技术,农业机械等方面的培训内容。

  4、根据本连实际自主安排培训内容(特色经济作物)

  三、培训方式

  1、团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下连授课

  2、专题讲座和录像相结合

  3、广播电视教学和典型经验介绍相结合

  5、理论教学和现场传授(农作物高产户、养殖大户相结合)

  四、培训时间

  连队集中培训:

  共计45天

  五、 培训工作要求

  1、制定培训计划,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240课时,教师授课必须有教案,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对教师、学员花名册、作业批改、检查情况建立完备的台帐。

  2、切实保证培训经费开支,保证培训场所取暖、教材、教具等。

  3、制定严格的学习考勤制度表并对不参加学习者给予每天10元的罚款处理,请假者要进行自行自学补课,不参加学习者并计划《星级文明户》考核内。

  4、职工做好课堂笔记和课后作业,并以相应的`批复、指出、好与坏、以示提示。

  5、做好全员培训经费预算:取暖费500元,本、笔500元,学习期间活动600元,合计1600元。

  6、做好全员培训的总结工作,并进行职工工会的通报,另写成书面材料,深刻反映今冬明春的全员培训所取得的实际效果。

农业培训总结8

  为了提高XX县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行动方案》,20xx年我县各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各项目标任务,使我技术人员以优质高效的技术服务,可靠的技术指导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针对基层农业科技人员素质不高,业务水平较低,业务知识更新慢,农牧民素质和科学意识低的实际问题我中心充分发挥优势抓好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大力开展土肥、棉花、南瓜,色素辣椒,蓖麻种植等专业的培训班。利用冬春农闲季节,开展了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农业科技培训,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学科技、用科技、促双增"的热潮。

  1、基层农技人员培训

  加强了干部自身业务知识的培训,采取聘请地区专家讲课,特别是针对设施农业病虫害防治、蔬菜无公害栽培、种植田间管理、小麦高产示范创建等方面来给技术干部讲解有关的知识及好的管理办法。共组织专业技术干部培训5期,培训720人次,乡镇基层干部培训8期,培训370人次、发放5类科普图书,共发放了720册。

  二、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培训

  重视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在18个乡镇和县直属单位采取集中办班和现场实训,沼气工,植保员开展培训20期,培训1200人次,其中沼气工培训866人次,植保员334人次。

  三。农业科技示范户和种植大户培训

  为了重点培养种植规模较大,示范带动能力较强,有一定科技水平的`科技示范户,提高他们的科技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采取集中培训、分户指导、实地观摩交流XX间学校等方式,全县培训架子南瓜种植户培训3期152人次,设施农业示范户培训11期4886人次,粮食种植大户培训13期2835人次,棉花种植大户培训13期3122人次。

  四、普通农民培训

  以"科技之冬"、"科普巴扎"、"科普之春(夏、秋、冬)"、"科技三下乡"、"科普日"等活动为契机,还采取了现场培训、田间学校、发放种植技术操作规程、农村大喇叭等多样的方式,对农民进行了多次实用技术培训,开展技术培训118场次,受训人数115870(人次),开展科普讲座12次,听讲13764人次,更新知识内容培训10次,受益人次24315人次,发放11类科普图书,共发放了16500册,举行了大型科普活动6次。同时加大调整产业结构的力度,开发"特色农业"和"绿色无公害食品"等农业新兴产业,提升农业科技含量,为农民科技增收起到了推动作用。

  XX县农业局

农业培训总结9

  20xx年我培训基地在县新型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监督下,根据县农委制定的《20xx年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农业生产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围绕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广农业生产新技术,促进农民增收的要求,制定了培训方案和实施措施,自20xx年3月下旬开始在全县各乡镇的850名农民进行了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取得了明显成效,提升了农民务农技能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推动了我县农业生产的发展。

  一、培训任务情况

  根据县《20xx年新型农民培训培训方案》通知,我培训基地认真研究具体培训方案和措施,根据计划在全县9个乡镇开展了村民小组长、种粮大户、农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等多种科目的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共培训学员850人。

  二、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认真做好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工作,强化项目管理,中心成立了新型农民培训领导小组,并明确专人负责培训的组织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聘请资质搞、又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家担任培训授课教师,组织了培训讲师团,为做好培训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科学制定培训方案,精选培训内容

  为提高培训质量,发展我县农业生产,我们本着“农民点菜,专家下厨”的培训方法,精心制定各专业开班培训实施方案、课程安排、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组织专家教授开展培训。

  3.因地、因时、因人施教。

  按照农民的意愿,我中心本着“农民点菜,专家下厨”的培训方法,结合关键农时季节,将简单易行、适用性强、宜于操作的新技术渗透到具体的生产环节,以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农民的知识和技能,做到让农民满意,以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

  4.加强培训项目档案管理和资金管理。

  指定专人认真做好建立健全培训台账和资料整理工作,对财政拨付的培训项目资金做到专款专用,绝不挪作他用。

  三、培训成效

  1.自开展农业专业技术培训以来,我们先后在我县的九个乡镇展开了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发放技术资料4000余份,受到农民热诚欢迎,踊跃参与培训,前来参加培训人数达1000余人,为农村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2.提升了农民的综合素质。通过培训增强了农民科技意识、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专业技能,改变了过去不科学的传统思想,带动了周围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学习热潮。

  3.培训减少了农民的生产投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收入。通过培训,农民学会掌握了作物病虫害防治,科学合理用药、科学施肥、科学管理技术,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量,达到了节本增收的成效。

农业培训总结10

  我局承担年培训2万人的工作任务。已组织讲师团专家进村开展培训400多场,培训农民4万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明白纸30多种9万多份、科技书籍1200册,已建农民培训科技书屋5个,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基地15个。

  一、精心组织,扎实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建立组织,强化领导。局成立了农民培训工程领导小组,组建了专门的工作班子,成立了培训讲师团,由局属各单位中级职称以上人员40人、镇农业服务中心20人组成。讲师团设立培训工作首席专家10名,按专业及人员情况分成10个组,每个组负责两个镇(区)的培训任务。各组的培训任务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对分工镇的培训工作进程和工作质量负责。

  2、开展调研,按需培训。开展培训需求调研,针对性提出11类47项实用技术培训菜单,供各地安排培训时选用。统一编写技术明白纸用于培训现场发放。

  3、会议交流,组织推进。先后召开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启动会、农业科教工作研讨会、讲师团成员培训会议、工作推进会和讲师团组长工作例会等,及时交流通报工作进程,布置工作推进措施,确保培训工作组织有序,运行高效,按时序按省市工作要求积极开展。

  4、广泛宣传,扩大影响。加大宣传,营造培训氛围,利用电台、电视台、培训简报、进村培训通知、条幅标语、农业教育网站等形式,大力宣传农民培训工程的意义和政策措施,营造培训工作氛围。

  5、制定措施,完善考核。制定推进培训工作的政策措施。一是制定对镇考核细则;二是建立讲师团成员考核、聘任制度;三是培植受训农民典型,在专家指导、技物帮扶及跟踪服务上优先安排。

  6、规范培训,有序开展。一是明确任务,多方结合搞培训。为全面开展好培训工作,多次组织实施培训“突击月”(5、7月等),采取集中到村培训为主,分散指导为辅的方法,统筹安排讲师团人员,统筹安排时间,通过和有关镇、村及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培训。培训中做到三个结合:即与科技入户相结合,与推进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相结合,与自身的全年目标工作相结合。二是认真备课,规范程序搞培训。讲师团成员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农民实用法20xx技术的需求,认真准备了讲稿,各讲师团成员讲授体现了“五多”的要求(多思考、多收集、多结合、多延伸、多引导),达到“八个一”(一份较完备的讲稿、一张明白纸、一份签字表、一张名片、一套照片、一条横幅、一个总结、一本汇编)。三是规范运作,统一制作了会标。每个村的培训都严格按照省市的要求,统一制作会标,统一印发培训资料,认认真真扎扎实实搞好培训工作。

  二、成效突出,新型实用技术全部进村到户

  实用技术培训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推动力。我局围绕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主题,不断强化农业科技培训服务工作,组织发动全系统科技人员,深入田间村头,通过到村举办培训班、发放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明白纸、技术讲座光盘等方式,开展技术培训。县培训首席专家组成员多次深入调研,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并对各地出现的重大生产技术问题提出解决意见,保证了技术培训工作取得实效。做到了常态化经常培训、关键环节主动指导、技术咨询随时服务,全面提高实用技术的推广入户率和到位率。一是重点推广应用了一批生产新品种,徐稻3号、4号,淮麦20,早春红玉、小兰,中杂九号,日本新黑田五寸人参等。二是推广了一批农业种植新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以及安全用药技术、棚室蔬菜病害防治关键技术、优质西瓜良种及栽培关键技术、沼气利用与生态家园建设增收关键技术等。三是全力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高效农业规模化是我县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第一工程,是促进农民增收长期而重要的任务,在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过程中,我局针对高效农业种植的不同类型,围绕产业特色,分作物、分区域制定技术指导方案、加大技术的集成与配套应用,发挥典型带动和示范辐射作用,全力推进高效规模农业生产。

农业培训总结11

  我叫李守彬,在陆圈镇政府工作,多年来在上级农业主管部门和技术指导单位的正确领导、在同事和科技示范户的大力支持下,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组织到位、措施有力、效果明显,多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积极参加业务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农业技术员工作总结。

  开展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后,积极参加了县农业局组织的培训学习,更新了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增强自己指导示范户的服务能力。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农业科技推广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机制创新,为争取社会各界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支持,使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民更多地了解和积极参与农业科技推广工程,采取黑板报、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宣传农业科技示范县的政策,宣传面向市场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蚕豆无公害栽培技术、大蒜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洋芋无公害栽培技术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精心选择高素质科技示范户,工作总结《农业技术员工作总结》。

  农业科技推广在我镇以种植业为主,科技示范户理所当然的要有一定的种植水平,同时要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能够将先进的农业科技在周边群众中推广开来。经过综合考虑,选择了以马军营、纪庄西胡庄、赵官营、宋庄小组的10户素质较高的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对10户示范户进行挨家挨户走访,详细了解各农户的基本情况,了解他们对农业生产技术的需求,摸清当地耕作制度,并登记示范户的相关信息,收集他们对农技推广工作的各种意见、建议。同时做好宣传工作,加强科技示范户对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了解。要求每户示范户带动20户辐射户,全面带动5个村民小组的'所有农户学科学用科学。

  四、加强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通过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我所指导的示范户和辐射带动户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摸清了各户的基本情况、了解了各户的需求后,精心设计了针对各户的技术指导方案。主要推广应用了:大蒜测土配方施用BB控释肥技术,不但节约了成本,保护农田环境,为实现保洱海和农业增产、增收相统一的目标打下基础;大蒜无公害栽培、防病虫技术,保证了大蒜产品的安全可靠,指导农户精心选择优质早熟大蒜品种“红七星”;洋芋无公害栽培、防病虫技术,保证了洋芋产品的安全可靠。

  五、入户指导方式灵活多样

  农业科技推广的关键在于入户,培训指导,传授技术,推广各项农业新技术到田到户。为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入户指导技能和示范户农民的科技素质。我根据技术指导方案和农民的需求,在农业生产关键环节(如备耕、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多发期等),到每个示范户家中开展技术指导、培训和信息服务,与联系户保持电话联系,确保技术和信息服务通畅。

  总之,我将努力工作,加强实践,积累经验,严格要求自己,为发展右所镇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农业作贡献。

农业培训总结12

  今年以来,我们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从农机部门业务特点及实际情况出发,扎实认真地开展了农机科技培训学习工作,圆满完成了既定任务,收到了明显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农机科技培训学习工作的组织领导 我们把农机科技培训学习作为正在实施的农机作业标准化工程和农机科技创新示范工程的具体措施和当前业务工作重点,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成立由丁显涛副主任为组长,推广站、农机校、机务科负责人参与的.农机科技培训学习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农机科技培训学习工作的组织协调,定期联系包联镇村,及时解决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研究制定科技培训学习工作实施意见,安排一辆专车保证工作需要,选派2名业务能力强、具有一定语言表达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为科技培训学习工作骨干。结合业务工作进展情况,确定以农机作业标准和农机化新技术推广为重点内容,做到了科技培训学习工作领导、人员、内容、措施四落实,为搞好科技培训学习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采取多种方式,扎实有效地开展农机科技培训学习工作 根据实际需要,借鉴往年成功做法,围绕搞好这项农机科技培训学习工作,我们主要采取以下3种方式:

  一是赶科技大集。以市集宣传为依托,由市农机推广站牵头,组织4名专业技术人员,通过现场机具展示、发放宣传材料等,向广大农民推介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活动中,共展示自走式小麦联合收割机2台,田间管理机1台,小麦收获清选机1台,玉米收获青贮机1台,现场发放宣传材料8000多份,解答群众咨询1500人次。

  二是开展送科技下乡,进行集中宣讲。一方面组织6名专业技术骨干,深入所包夏格庄镇和武备镇的农机专业村,面向农机大户,围绕以玉米收获青贮和小麦秸秆综合利用为重点的“兴机富民”两大创新示范工程和以机耕及小麦、玉米机收为重点的农机作业标准化工程的实施,加强相关技术和操作要领的宣讲,促进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另一方面结合春 耕备播,开展农机化服务,指导农机户搞好机具检修调试,帮助他们解决作业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三是举办技术培训学习班。充分发挥农机化学校的主渠道作用和技术优势,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有计划地抓好农机使用技术培训学习,有效地提高了农民农机人员的科技素质,为下一步实施农机化两大创新示范工程提供了技术保障。目前已举办农机绿色证书培训学习班6期,培训学习学员302名;举办驾驶员培训学习班10期,培训学习学员312名。

  总之,一季度我们围绕搞好农机科技培训学习工作,突出重点,落实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促进全市新增农业机械210台。但也存在科技培训学习工作角度不尽合理、针对性不够强的问题。今后,我们将把农机科技培训学习摆到部门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常抓不懈,常抓常新,不断把农机科技培训学习工作引向深入。附件:

农业培训总结13

  教学内容的侧重性。不同的专业以及不同的学员,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达到切实提高技能的效果。例如茶叶、柑桔、夏橙、生猪养殖等传统专业,培训学员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对于现代绿色无公害的种植及养殖、加工技术以及规模化种植及养殖、农畜产品新型销售方式,这些作为培训的重点,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还有家政服务业,作为技能要求越来越精细的行业,我们以现代家政业的理念和思维培训学员,使他们对家政服务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并增强操作技能。

  教育教学理念与实践以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大力倡导读书活动,读书活动实行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集中学习与自修读书相结合、读书与反思相结合,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促进教师的自主成长和提高,研修书目有:《有效教学》、《建设理想的课堂》、《中小学班主任经典案例》、《班主任工作培训读本》。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为适应我区农业市场化、产业化快速发展和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20xx年在马山、灌阳、鹿寨、融水、灵川、钟山、田林、宜州、博白、苍梧、西林等11个县(市、)实施农业技术培训工程项目,项目计划安排资金100万元,其中马山、灌阳、鹿寨、融水、钟山、田林各10万元,灵川、宜州、博白、苍梧、西林各8万元,项目计划培训骨干农民20000人。项目建设内容是:以知识与技能更新、补充、提高为主要内容,以培训先进适用新知识、新技术为重点,如名优珍稀食用菌、名特优新水果、畜牧兽医、名贵花卉,特种动物养殖技术、特种蔬菜栽培、生态沼气池建设及发酵综合利用、紧俏中药材、生态农业综合技术等。通过培训提高骨干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经营和创新能力,培养支撑区域农业的专业农户和先导农户,带动一方致富。

  培训期间,我们穿插安排了下乡集中建档,现场参加培训的各村医,现场进行填表,首先自己为自己建一份健康档案,确保规范、合格后才予以试岗,为各村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填表完成后,由培训职员逐人进行检查,对出现的题目进行针对性指导。

  二、建设项目进展情况

  到20xx年底,项目全年培训骨干农民28000人,全面超额完成了计划任务。为加强项目管理,确保项目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各县主要采取了下列措施:

  抓好技能鉴定考核。每一期学员,我们都要申请职业鉴定中心进行职业资格等级鉴定考试,这样对每一位学员培训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就是一次检验。

  旅游文化节是我们旅游管理学院的大型招牌活动之一,其中的商务礼仪大赛把这次活动推向高潮,全校积极报名参赛选手络绎不绝。此次活动的工作就落在我们分团委各个部门上,我们体育部的部长和干事,就是配合各个部门工作,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此次活动很成功,在全校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在老师和分团委主席、团副的积极带动下,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得到了校领导的大力赞扬!

  一是领导重视,任务落实。各县将农业技术培训项目作为实施“1234610”农村教育培训工程的一个主要内容来抓,农业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科教站、农广校、推广站、经作站等业务站为成员的项目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各县(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项目培训计划,并将计划任务纳入岗位责任的`考评内容,建立“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有考评”的目标管理机制,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乡镇和培训人员。

  二是精选师资和培训对象。各县(市)都精心挑选了一批长期从事农民教育培训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有较强责任心和丰富经验且具有中高级农业技术技术职称的业务骨干组成项目的师资队伍。在培训对象确定上,首先做好宣传发动,然后由农民自愿报名,再经村民小组、村民委员会认定确定受训农民名单,进行造册登记,一般选择有一定主导产业生产规模、科技意识较高、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的农户作为培训对象。

  三是有效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各项目县(市)充分发挥县、乡、村,尤其是乡(镇)的作用,充分利用农业院校、农广校、农村职业中学、农技推广培训中心等场地和设施,整合了一大批农村教育培训资源,应用于农民技术培训,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分层递进教学法。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实行分层施教、分层测试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一种促进各层次学生不断递进的机制,开发学生潜能,发展个性,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

  四是按需培训、学用结合。各地在实施农民技术培训项目过程中,紧紧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和主推技术,密切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重大项目建设,从农民群众的需要出发,设Z相关岗位,开展培训工作。培训采取以乡镇集中办班为主,跟踪指导为辅的形式进行,根据农业生产和农时进程,安排各培训班培训课程,先由培训单位派教师进行1—2天面授,再由教辅技术人员指导实践操作,使受训农民学以致用,既掌握技术内容,又能掌握操作技能。有些新技术还通过投影、录像、电视等形式进行培训。博白县实施项目一年时间,共举办大小骨干农民科技培训班152期,受训农民达13680人,发放科技培训资料21000多份,辐射带动农民学习农业科技知识6万多人。

  五是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各县项目经费主要用于购买、编印教材、教师授课补贴、农民误工补贴等几个方面,都能做到专款专用。

  辅导差生做到即要了解后进生,要尊重后进生,对后进生要有信心。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恶,态度上不粗暴。对后进生的教育采取:低起点,小步子,一点点引导,一步步向前,积小胜为大胜,对学生既要看到希望,对学生每一点进步要及时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项目取得的成效

  工作中,积极围绕医院工作方针、制度,以提高业务能力为前提,以增强理论知识和提高业务技能为基础,努力工作,能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创新了培训机制。项目的实施,从国家统筹的组织领导体制、财政为主的资金投入体制、农科教结合的农村培训资源整合机制、多形式培训、管理体制、培训与产业结合的跟踪服务制度和“一户带多户”的技术帮扶制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进一步探索,初步形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使我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逐步走上了经常化、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为进一步农民培训构架了一个坚实的工作平台。

  (二)培养了一大批党悟高、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骨干农民。经过培训后的骨干农民对农业科学知识和先进技术都有了更多的认识、理解和掌握,较好地把所学到的科技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成为当地的重要技术骨干,促进了农村实用技术和科技成果的推广,全面提高农村科技进步水平。融水县怀宝镇骨干农民张玉球,刻苦学习灵芝栽培技术,研制出仿野生灵芝菌,从事灵芝菌种植和灵芝菌的制种销售,年收入达18000多元。他致富不忘群众,积极向群众传授灵芝生产技术,在他的带动下,全镇已有45户成为灵芝生产大户。

  围绕棉花全程机械化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安排了新型农用装备的引进、消化、吸收攻关计划,重点支持新型棉种摩擦机、新型多功能植保机械、机采棉堆垛压模机研制开发,为大面积推广机采棉提供技术支撑。

  目前该镇灵芝生产已有相当的规模,年产值达到110万元。灌阳县通过实施项目全年引进新品种37个,其中粮油作物11个、经济作物26个,推广新技术4项,通过新技术和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应用,全县估计新增收入达153.94万元,农业科技成果利用率由20xx年的46%提高到46.6%。

  加强项目的申报,积极向上争取经费,规范在研项目的实施与管理,确保渔业科技入户、病害测报、水产品药物残留快速检测等任务类项目按计划、按要求实施完成。

  (三)发挥了骨干农民的示范带头作用。大多数培训过的骨干农民,在自己家庭生产效益大大提高的同时,还指导、帮助、带领群众学科学、用科学,共同致富,田林县平塘等乡经过对骨干农民进行烤烟生产技术、杂交玉米技术等培训后,通过骨干农民辐射带动,大力发展烤烟-玉米栽培模式,有1002户群众种植烤烟4517亩,同比增加1409亩,收购干烟10216担,同比增加3508担,总产值达400.2万元,同比增加130.2万元,种烟农户仅种烟一项人均收入达790元,同比增收100元。7月份烤烟烘烤即将结束时,他们又在烟地里套种玉米正大619良种2509亩,至10月份收获,平均亩产在500-600斤,改变了过去单一种烟的栽培模式,实现了粮钱双丰收。田林县测算,项目受训农民比末受训农民户均增收1120元以上,人均增收280元,项目直接增收120万元。

  (四)项目培训有效地促进了各地产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提升了农业结构调整水平,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灵川县通过项目培训构建形成了优质稻产业带、无公害蔬菜产业带、以南方优质梨、桔类为主的优质水果产业带和标准化食用菌产业带等四大优势产业带;博白县通过进行水稻免耕抛秧新技术的培训,使全县采用此项生产技术进行种植的水稻面积达32万亩。按有关部门测算,运用该项技术种植水稻,每亩可节省犁耙田费50元左右,可为农民节省1600万元的耕作费用,降低了水稻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该县通过冬种马铃薯、冬辣椒高产栽培技术培训共种下马铃薯7万亩,冬辣椒2.07万亩。目前,辣椒已上市,每公斤1元,预计每亩产量可达4000公斤,亩产值可达4000元,总产量8280万公斤,总产值可达8280万元。预计马铃薯每亩产量可达20xx公斤,总产量1.4亿公斤,每公斤0.8元,每亩产值可达1600元,总产值可达1.12亿元,这两项为农民增加收入1.948亿元。

  (五)依托培训班成立农民技术专业协会。以协会的形式组织规模生产、终身技术培训,组织产品加工和流通,将其培植成为培训中心、信息中心、流通中心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如鹿寨县寨沙镇金袍村农民技术员韦水保,所在村是淮山之村,过去种淮山产量不高,档次低,价格低,经济效益差。韦水保参加了骨干农民培训班后,他进一步掌握了无公害淮山栽培管理新技术,对无公害淮山产业化发展也有了新的认识并付诸行动。一是指导带领群众按无公害的技术种植淮山;二是创建了淮山的“金袍”品牌,对无公害淮山产品进行包装,并且搞起了粗加工;三是牵头成立了淮山产业协会,把学员和群众组织起来,形成了产供销的经营体系。在他的带领下,20xx年该村千多亩的淮山产量高、质量好,客商云集,每公斤价格比往年高0.3—0.4元,仅此一项,全村就增收100多万元。

  四、项目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

  一方面是项目开展不够平衡,同时,项目管理干部队伍和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尤其是教师的知识要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而不断更新,培训内容新颖性仍要不断增强。另一方面是在注重抓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同时,也不能放松对农民的农业科学技术培训,应该不断加大农业技术培训项目实施力度,增加投入,加强培训,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为我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农业培训总结14

  为认真贯彻落实设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进一步提高设施农业种植技术水平,加快设施农业建设步伐。赴山东寿光参观学习,学习时间十天。现将学习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专家向学员们讲授了蔬菜种植、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分级包装等技术,并用电脑课件图文并茂介绍了现代设施蔬菜栽培技术。专家重点讲了在设施蔬菜栽培过程中,如何做好蔬菜虱、线虫、野蛾类、螨虫等防治方法,传授了西红柿、辣椒、甜瓜、茄子等作物上菌核病、炭疽病、灰霉病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还介绍了种植区域性环境卫生、搞好轮作、合理按排茬口、通过嫁接提高作物的抗性等物理防治蔬菜病虫害措施。大棚内对作物激素的控制,喷磷装置和彩色薄膜在蔬菜病虫害中应用等方面的内容。专家主要向学员讲解了大棚蔬菜高标准育苗技术、黄瓜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及新品种介绍、西葫芦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和蔬菜三种嫁接(靠接、贴接和插接)方法。又对不同蔬菜品种对土壤的选择、肥料的正确配方,提出了大棚内滴灌、排放器、熏蒸器等设施装置模式,加强耕作、整枝、肥水种植管理。专家带领全体学员实地参观、现场讲解设施农业相关知识,参观了全国最大的蔬菜、果品批发基地-寿光农产品物流园、茄子生产基地、彩椒生产基地、万亩胡萝卜基地、黄瓜和苦瓜大棚、蔬菜专业合作社、以色列海泽拉育苗示范基地、瑞士先正达育苗基地、田马镇“王婆”香瓜生产基地、无土栽培基地、弥河农业生态园和大棚樱桃、李子、“一边倒”桃树基地。刘冠义专家又给学员讲解了蔬菜产销管理、产品分级包装、实行不同分级包装不同的价格和枣树“一边倒”整枝技术。魏家鹏专家讲授了辣椒栽培技术及新品种介绍和大棚土壤优化管理技术。

  二、学习效果

  这次培训班学员们普遍反映效果很好。此次培训内容至少有50%的内容是全新的。特别是专家在上课时从放映多媒体图片中展示的新品种、蔬菜嫁接育苗技术和蔬菜病虫害防治,学员们对专家深入浅出的'讲解,不时报以热烈地掌声。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主要突出了以下三个方面:

  1、讲学习、重实效 集中面授:专家们根据学员的要求“缺什么补什么”。 上课过程中,学员们认真投入,学习热情十分高涨,在课堂上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举手提问,专家毫不保留的回答,听课结束后围绕学习内容展开充分讨论。为了使学员们更直观、更明了学习大棚果、蔬生产、管理技术,又采取了基地考察,在基地参观时,学员们都能带着问题去看、去问和记录下来,遇到大棚果树整枝、疑难病虫害、蔬菜嫁接育苗新技术、遮虫网和防风口滑轮的应用技术、种植模式、新品种和设施装置模式等及时的拍下来,带回去应用于当地设施农业生产中。

  通过设施蔬菜技术培训活动,学员们在发展本地蔬菜产业上得到如下几点启示:

  (1)学习寿光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仅可以解决当前农产品“销售难”,而且可以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增强农业竞争力,加快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合作社+农户+基地和企业+农户+基地的模式,把农产品推向市场。

  (2)在设施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上,营造能够有利于蔬菜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棚上防风口和棚前防风口采用遮虫网密封,防治害虫飞入棚内,并且棚内悬挂粘虫板。为了避免蔬菜病毒病、灰霉病、土传病和根结线虫的发生,多采用嫁接育苗技术和轮作倒茬技术。

  (3)进一步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提高种植技术含量,采用先进设施茄果类、露地反季节韭菜、连片反季节青萝卜和胡萝卜种植,茄果类蔬菜多采用嫁接方式,种植模式采用“一村一品、一镇一品”,上规模,易销售。

  (4)发展高档蔬菜的产业,必须引进培育蔬菜新品种,以引进以色列海泽拉、瑞克斯等新品种为主,满足商家的需要。

  (5)树立蔬菜、种子营销理念。在蔬菜采摘后至上市前注入菜文化,产品分级包装力求新时尚,创品牌,以展示出种菜人的高品味。销售种子采用基地种植示范,当地农民看准那种蔬菜产量高,就选用哪种种子或菜苗。

  (6)积极实施品牌战略。着力培育品牌农产品,不仅可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也可以为农产品生产带来更高的效益。

  2、讲团结、顾大局

  不论在学习还是考察期间,在班长的带领下班委成员都能积极主动地做好所分管的工作,不让一位学员上课迟到、考察掉队和耽误就餐。考察时,出发和返回都能统一行动,没有一人损坏公物、乱摘果蔬和做一些不文明的事情,能维护全班的集体领导,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在上课期间,大家能按时上课,保持肃静,有疑难问题能举手提问或课后咨询,无一人接打电话并认真做好笔记,也无一人请假和旷到。

  3、讲安全、保平安

  培训期间统一安排集中住宿,由班委统一管理,以组为单位行动。每晚21点由组长向班生活委员报告人员活动情况,确保每个学员人身和财产安全。为保证安全,班委对返回学员,确定负责人进行严格管理,学员们也能做到“安全第一”自我保护、自我防范和相互关照。

  三、学习收获

  大家一致认为到寿光不但学到了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还学到了他们“种菜必须先建批发市场、建批发市场必须创蔬菜品牌、有了品牌必须分级包装”才能赚钱的理念。通过这次快节奏、高效率的学习考察活动,学员们开阔了眼界、解放了思想、学习了知识,体会了新理念、了解了新动态、受到了新启发,看到了自身的差距,增强了加快发展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回去后,每位学员在各自的岗位上结合本乡镇的实际情况,把所学到的知识选择性的应用到实际生产中,为当地设施农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农业培训总结15

  为提高我村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在农村培养一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农民,今年以来,我校培训小组立足本职、充分发挥其职能、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培训活动,扎扎实实地做好农民科技培训工作。一年中多次举办大型培训活动,让广大农民群众得到了实惠,我们的培训工作也有了明显的进展,现将我校一年的培训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成立组织,完善运行机制,增强项目的实施力度。

  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属于系统工程,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我校组建了农民科技培训项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以校长为组长,以各位教师为成员,主要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重大事宜的决策和协调工作。技术培训小组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

  二、制定方案,抓好宣传。

  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开始实施后,学校对项目的实施进行了统一安排和部署,20xx年召开有关人员、核心农户参加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动员大会,宣传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工作内容,并对以后的培训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会后,农技中心培训小组结合项目的目标要求,并针对当前农业生产管理特点及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制定了培训计划及方案,方案明确了培训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及技术优势,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开展培训,力求实效。

  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不仅是一项艰巨的技术培训、技术推广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富民强民”工程,在工作中,我们理顺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工作难点,使组织领导及工作措施步步到位,做到环环相扣,一扣不失,把科技培训和农业生产服务系统地结合在一起。我们根据当前全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确定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内容,突出推广农业新知识、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农民生产技术水平和文化素质,提高农民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为把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在工作中我们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因地制宜,讲究针对性,注重带动性,培训方式灵活多样,突出实效性。项目实施中,培训工作突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们组织技术人员与村民面对面的交谈。二是以核心农户为主,召开了全村油菜管理科技培训大会;三是针对不同情况,确定相应的培训内容及方式,、分村分别进行技术培训。四是充分利用电视、现代媒体等工具,进行农业技术宣传和信息交流;五是为提高科技培训水平,我们还聘请乡有关知名人员到村与新型农民科技培训。

  通过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做到了求实效、讲实用、重实际,起到了提高农民科技水平和文化素质的作用。目前,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已被广大农民所认识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农民迫切要求参加。

  四、经验总结。

  通过一年的项目实施,在工作中认识到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对于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国际市场竞争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在两个方面有很深的感触,一方面是在农业生产中有很多简单的技术问题,有的农民不懂,说明了我们技术推广有薄弱环节,如油菜的施肥技术、油菜、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别一方面也确实感到农民对技术的渴求之强烈,因为我们宣传推广的技术农民通过使用,即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效益,很受欢迎。

  在项目的实施中,通过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认识到做好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一是技术培训推广与技术研究相结合。因为在技术推广中,随时都有新的技术难题,研究解决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积累经验和知识,进一步把培训工作搞好。二是常规技术推广培训与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相结合。三是传统技术培训方式与多种形式灵活多样培训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实效。

  五、下一步工作安排。

  以核心农户为主,举办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和广播电视、信息网、创新培训模式,深化培训内容,培训内容以玉米生产、蔬菜无公害标准化栽培、高效益生产模式、油菜播种技术培训等为主,重点要搞好20xx年下半年的技术宣传活动,做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的后期工作和项目总结工作。

【农业培训总结】相关文章:

农业培训总结02-22

农业培训总结【推荐】03-05

农业培训总结(15篇)02-22

农业培训总结(精选15篇)02-22

农业培训总结精选15篇02-22

农业培训工作总结01-01

农业培训总结(汇编15篇)02-22

农业培训总结(合集15篇)02-24

农业技术培训总结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