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变拍摄角度

时间:2022-12-09 18:26:01 宗睿 摄影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改变拍摄角度

  导语:其实在实践中,拍摄角度的选取是很随意的一件事,没必要照本宣科,更多角度的尝试,才会体现更多的个性,这也是年轻人玩摄影的开放性思路的体现。今天小编就来告诉大家如何改变拍摄角度,大家一起去学习一下吧~

如何改变拍摄角度

  我这里聊的角度并不是举着相机围着模特转圈,也不是找一个可以把对方拍美、拍瘦的角度,而是指以模特眼睛为轴,相机到眼睛的视线与地平线形成的角度。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拍照片常用的是人类常规的视角,也就是站着直立拍摄,或者略微弯腰,尽量让相机镜头与模特的视线在一条水平线上来拍摄人物。摄影教材上的理论讲解是,应该让相机镜头与人物腹部或腰部位置平行拍摄,因为这样才能记录下来标准的人物比例。所以很多在棚内拍摄的摄影师拍全身定妆照都会坐在椅子上,那样,不会把人拍走形。

  这些说法都很正确,只是尝试些非习惯性的视角会更有趣,而且会看到很多别人看不到的效果。其实在实践中,拍摄角度的选取是很随意的一件事,没必要照本宣科,更多角度的尝试,才会体现更多的个性,这也是年轻人玩摄影的开放性思路的体现。最常用的拍摄角度无非就是直立平拍,除此之外,就是高角度和低角度所带来的不同视角。

  直立平拍自然不用多说,对于高低角度的位置,就是拍摄者和被拍摄者的纵向站位差。摄影师可以借助拍摄环境,来调整机位高度,也可以让模特登高或爬低。就其中的低角度拍摄来说,在降低相机高度的同时,位置越低视角越特别。这其中还有细节的区别,也就是相机位置放低时,是仰拍还是平拍。同样是降低高度,仰拍时镜头到模特视线是与水平线产生负角度的。

  也就是说,相机在低于人物头部高度以后,镜头是朝上仰拍的。必要时,摄影师可以试着躺在地上进行仰拍,那么低角度的平拍,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把相机平放在地面上进行拍摄,会加大地面在画面中的比重,所以要因地制宜地取舍和尝试。

  Iso250 f2.5 1/30

  这是在东京地铁里等车时把卡片机放在地面上拍摄的,把地面做了延伸的处理,体现一种旅途的感觉。

  Iso200 f2.8 1/500

  这是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楼附近拍摄的作品,女孩子站在台子上,我站在低位置进行仰拍。这样拍摄也是为了能把楼体拍全,把人物充分放到场景中。

  这是躺在地上,让男孩从我身上跃过时抓拍的,我喜欢尝试不同的角度拍摄,很有意思。

  Iso400 f5.6 1/400

  照片中女孩的位置会比我高出1米左右,在取景时截取掉脚下踩着的石墩子,同时还要兼顾飞机从头顶经过的瞬间。这样的角度拍摄会让人显得离飞机更近。

  Iso50 f1.8 1/4000

  这是让男孩直接爬到房梁上,我站在地面上仰拍的逆光照片。有时候可以根据拍摄地点的地势环境,调整拍摄者和被拍摄者之间的纵向距离,寻找一些不同的角度拍摄。

  关于人像摄影的书籍很多,网上也会有许多介绍,尤其是进入到摄影论坛或加入到摄影 QQ 群之后,关于人像摄影聊的更多的是用什么相机和镜头拍人像画质更好、焦外更炫;用什么焦段拍人像最符合标准比例,以及如何调节参数才能让曝光更准确等,好像给人像摄影这件事加上了许多标准。但人的思路是多样的,如果你已经确定了自己想要拍摄和体现的东西,就没必要被这些条条框框干扰。例如,是过曝还是欠曝、是否有眩光和鬼影、广角和鱼眼拍人走形等,这些都不是重点。尝试突破一些传统教条的限制,才会拍出属于自己的人像。

  对于焦段而言,书上说最佳的焦段是85 ~ 135mm,这样透视畸变会相对很小,基本还原人物比例。于是就真的会有摄友,认准了这些焦段来拍摄人物。其实每个焦段在拍摄人物时,都有自己的视觉特点,合理利用可以让自己的人像照片变得丰富多彩起来。用广角镜头拍人像可以兼顾背景,若使用得当可以拍出气势,除此之外,若使用得当还可以把人物拍得更纤细、修长;鱼眼镜近距离拍摄人像,会变成有哈哈镜的效果,为照片增加趣味;长焦距拍人像,不管是半身、全身,都可以让背景有一定程度的模糊,画面看起来显得比较干净,只是分量很重。

  对于设备而言,定焦大光圈镜头无可厚非,而全画幅相机更是可以提升画质。如果对质感和色彩氛围要求更高,可以考虑优质的胶片机和胶卷等,总之设备对于画质和颜色表现,还有焦外的渲染都有较好的辅助作用。对于人像拍摄而言,可以让摄影人一直“中毒”下去。但换个角度思考,如果我们把人像摄影的追求放在画面内容本身,就可以摆脱设备的束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人物的表现、 拍摄视角、构图或照片的主题上,这样才不会成为器材的奴隶。

  对于参数技巧而言,书上说:应该用点测光对人物脸部测光取值才能保证脸部曝光准确;拍逆光时要运用闪光灯或反光板;要使用手动模式;要确保眼神光;谨慎用最大光圈,这些都是毋庸置疑的。可如果按照这些要求来拍摄人物,难免会墨守成规。就拿测光准确这件事来说,有些高调片子大面积过曝是可以突出清新风格的,逆光拍摄时也不一定非要让人脸部清晰才好。况且,在人眼视线条件下看到的画面,也并非符合摄影理论标准,但是把看到的如实拍摄下来,也是遵循真实的一种方式。

  Iso125 f2.8 1/2000

  这是用卡片机拍摄的,把人物放到一个风景中,卡片机同样可以胜任。

  Iso125 f1.8 1/125

  在北海道美瑛拍完照片,大家骑着自行车赶在太阳下山前返回的路上,我边骑车边拿着卡片机拍这一对甜蜜的恋人。虽然是拍摄花絮,但是自己依然很喜欢。而且骑车时单手拍摄,卡片机很方便。

  在看演唱会的时候,没有计划拍摄,所以只带了小卡片机。暗场时灯光很漂亮,于是把卡片机调到黑白模式,去除掉杂乱的光线,尽可能降低曝光补偿,调整数码变焦进行拍摄。

  Iso1000 f4.9 1/125

  演唱会现场的灯光很漂亮,于是用手中卡片机的黑白模式尝试拍摄,牺牲掉本来就有限的画质,调高感光度并拉近焦距,降低曝光补偿拍摄。主要是自己太喜欢这样的感觉和意境了。

  Iso500 f4.9 1/125

  在演唱会中安静弹唱时的灯光我很喜欢,于是用手中卡片机的黑白模式拍摄,尽量降低曝光补偿,只留下主灯光和人物。

  Iso100 f5 1/250

  都说广角镜头不适合拍人像,但还是因人而异的,它可以把祈年殿拍变形,也可以把两个人拍得苗条不少。只要自己觉的好看,没什么是不可以尝试的。

  Iso1600 f1.6 1/200

  从照片的参数上看,室内拍摄应该用灯光、低感光度和小光圈拍摄,但是为了因地制宜拍到自己喜欢的照片,也不一定非要照本宣科地去拍。高感光度解决光的问题,大光圈解决景深带来的意境问题,依然可以拍到打动人心的照片,这就足够了。

  Iso100 f1.4 1/500

  从照片和参数来看,也有很多违背传统习惯的地方。例如,人物脸部没有补光;远距离拍摄人物全身应该收缩几挡光圈等。但我当时的拍摄想法是,因为背景比前景亮,人物所处环境属于逆光,肉眼本身就看不清人物的脸,所以没必要刻意补光,真实记录就好。关于光圈,我需要浅景深营造氛围,产生暗角,没必要用小光圈提高对焦的准确性和画质的好坏。想法不同,方法就不同,没有对与错。

  这是一张在棚内拍摄的照片,但是没有用传统的方法拍摄。而是开了一只微弱的灯,将光打在人物脸上,然后用相机的高感光度、大光圈进行拍摄,后期进行黑白处理。景深很浅,也便于抓拍人物的各种情绪。

  Iso2000 f1.6 1/100

  采用同样的方法,拍摄了一组照片。

  Iso2000 f1.6 1/100

  很多人都认为给孩子拍照片,应该是欢快的、颜色丰满的,这些依然是受传统理念的束缚。而有时候尝试一些突破,也很有意思,我喜欢拍孩子的各种情绪,哭闹或忧愁,从他们的眼神里也可以看到属于孩子的小情绪。

  Iso200 f1.8 1/2000

  这是一张虚焦的照片,按理说是一张应该被废弃的照片,但是至今我依然喜欢,人物的神态刚好因为脱焦变得朦胧起来。其实现在看很多人像摄影作品,虚焦的情况已经屡见不鲜,更多的摄影师越来越注重感觉的东西,而不是受传统摄影的框框限制了。

  常见的拍摄角度有为平摄、仰摄、俯摄。

  一、平摄(平角度画面)

  顾名思义镜头和被拍摄的主体处在同一水平线上。

  二、仰摄(仰角度画面)

  当相机低于被拍摄主体的时候,拍摄出来的画面便是仰角度画面。

  三、俯摄(俯角度拍摄)

  当相机高度高于被拍主体时,产生一种自上往下、由高往低的俯视的视觉效果。

  平摄、仰摄、俯摄的特点

  平摄的效果和我们日常生活中人眼观察事物的效果差不多。

  仰摄这种角度比较适合拍摄跳跃、腾空的人物以及一些宏大的建筑等画面,适合表现高大、挺拔、具有权威性的主体,常用来表示赞颂、敬仰、自豪、骄傲等感情色彩。

  俯摄这种拍摄角度从高往低拍摄时会对主体和人物造成一种挤压的效果,画面通常带有贬低压抑蔑视的效果和意味。

【如何改变拍摄角度】相关文章:

人像摄影该如何选择拍摄角度03-17

怎样选择拍摄角度04-18

拍摄角度有哪些04-23

摄影拍摄角度的特点03-19

摄影构图拍摄角度03-02

论摄影拍摄角度的重要性04-02

摄影构图之五种拍摄角度09-13

如何改变孩子啃手指的坏习惯12-01

如何通过改变角度来得到好构图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