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传阅读后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3-09-09 09:07:29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岳飞传阅读后的心得体会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岳飞传阅读后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岳飞传阅读后的心得体会

岳飞传阅读后的心得体会1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故事。岳飞从小就立下了报国的伟大志向,他自幼拜师刻苦习文练武,并与张显、汤怀、王贵、牛皋结拜。后来他投军报国,敢于以自己的实力向皇亲国戚挑战。奸相张邦昌要拿他问罪,被大师宗泽救下,逃回家乡。不久,金兵犯宋,张邦昌卖国,徽、钦二帝被俘。康王赵构南下称帝,岳飞奉旨入朝,在宗泽的领导下,率领岳家军抗击金兵,一次又一次勇破金军,威名远震,成为一代名将,一个民族英雄。

  我十分敬佩岳飞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和为国尽忠的精神,但是如同海瑞一样,岳飞也是一个不属于那个时代的英雄。岳飞不大考虑高宗本人的利益,不仅和被囚敌国的钦宗有谣传中的来往,还多次当面劝高宗立嗣,高宗本人因有隐疾而无子嗣,因此十分怀疑岳飞拥兵欲立拥立之功,犯了人臣的'大忌,违背了祖宗传下的抑武扬文的宗旨,估计也是因此引发高宗杀机,不惜破除有宋以来不杀大臣的誓言。而且如果当年岳飞真的打败了金国,势必将宋徽宗和宋钦宗迎回,结果怎么看都是宋高宗当不成皇帝。由此可知,宋高宗完全有可能将岳飞视作眼中钉,巴不得除掉他。

  无论如何,岳飞的精神还是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亦将其视为我的榜样。

岳飞传阅读后的心得体会2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这是妈妈教我背的第一首词。记得那是在幼儿园的时候,妈妈告诉我这是民族英雄岳飞写的,在那时我就记住了岳飞这个名字。

  一年级时,妈妈带我去了岳王庙参观,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岳飞。岳飞自幼丧父,岳母姚氏独自一人抚养他长大,希望他能成为国家的栋梁,用绣花针在他的背上刺下了“尽忠报国”这四个字。岳飞不负母望,率领着骁勇善战的岳家军,东征西讨,杀得金兵人仰马翻,节节败退,为大宋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从那时起,我就特别敬佩岳飞,经常和爸爸一起聊那段历史。

  没想到二年级的平安夜,圣诞老人给我送来的礼物竟是《岳飞传》,我爱不释手,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岳飞攻打金兵的一次战役中,金兵率领铁浮屠、拐子马向岳飞挑战,岳飞没有了解对方的战术,中了金兵的埋伏,结果5000将士丧命于阵中。岳飞面对敌人的围攻并没有退缩,他发现敌人的马都是马腿连在一起,只有马腿没有覆盖盔甲,他冷静地思考,想出了计策。当金兵故伎重演时,岳家军用钩镰枪去勾马腿,一匹倒,匹匹倒,金兵大乱阵脚,纷纷往外逃窜,他们自相踩踏,血流成河。岳飞大破敌军,以弱胜强,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岳飞智勇双全,作战勇猛,宁折不弯,让我更加敬佩。

  在我国历史上,像岳飞这样的'民族英雄还有很多,“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吾辈从军卫国,有死而已”的邓世昌;“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霍去病;抗倭名将戚继光;收复台湾的郑成功;虎门销烟的林则徐……

  这些民族英雄在国家风雨飘摇的时候,不退缩,迎难而上,他们有着坚强的意志与坚定信念。想到我自己,遇到困难时,畏难情绪严重,“我不行”“我不会”“我做不到”“我不想做了”常常挂嘴边。说说每天的体锻吧!妈妈要求我单跳一分钟达到200个,我一口回绝:“我跳不到的。”在跳的过程中,渐渐地肚子痛了,手脚酸了,跳不动了,速度慢下来了,跳到一半就想停下来休息。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也是常常做到一半就喊累,半途而废,有时还要发脾气。想想觉得好惭愧!

  我要改变自己,我要向岳飞这些民族英雄们学习,遇到困难勇往直前,告诉自己:“我能行!”

岳飞传阅读后的心得体会3

  寒假里,为了能借到哥哥最爱的一本书,我把爸爸给我买的炮全都给了哥哥,他才恋恋不舍得把《岳飞传》给我,还叮嘱我别弄坏书了,“小气鬼”我心想着,“看书能看坏吗?”拿到书,我一溜烟跑回家看去了。

  《岳飞传》主要讲的是我国南宋著名的爱国将领——岳飞的戎马一生,他出生没几天就赶上黄河决堤,家乡发洪水。他随母亲侥幸逃生,流落他乡。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但岳飞刻苦学习,少年时拜周侗为师,勤学苦练,很快闻名乡里。金兵入侵中原后,他被招入军中。岳飞的母亲在他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字,勉励不忘家仇国恨,报效祖国。岳飞的品质刚正不阿,做事总是坚持原则,毫不妥协的立场,他不为金钱所动,有损于朝廷的事,他绝不会答应。岳飞一身铠甲,令金军闻风丧胆。他率领着岳家军,浴血疆场,打得敌人落花流水。其中,大破“连环马”那一节最精彩!岳飞不畏逆境,冥思苦想,他用徐宁传下来“钩连枪”打败了阵法!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奸臣,坏蛋秦桧通敌叛国,昏君听信谗言,让一代年仅39岁的忠烈屈死于风波亭。

  岳飞虽然死了,但他大公无私的爱国热情和英雄气概,宁死不屈的精神流传下来了!激励着人们发奋向上,对待侵略者毫不手软!对岳飞精忠报国,英勇抗金的'精神敬仰不已。我知道哥哥为什么不舍得给我看这本书了,原来岳飞是哥哥心目中的偶像,大英雄!

  从书中,我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如:热爱自己的祖国,孝顺自己的父母,逆境中发愤图强,做一个有责任心得人。从现在起,我要努力学习,永不松懈。长大了,学好本领,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岳飞传阅读后的心得体会4

  故事中,岳飞刚刚出世,就遇到了大难,遇到了洪水,他的父母说:“洪水就要来了,儿子咱们快走吧”然后跳进一个大缸里,在洪水里四处飘流,终于有一天他们得救了。他们漂流到一个村庄的河边,两个壮士把大缸拖上岸,上岸以后,他们住进了一户人家,后来岳飞长大了,告别了岳母,告别了村庄,上京城参军考试,在路上他遇到了几个好朋友他们是从小和岳飞长大的。他们是王贵、张显、汤怀还有牛皋。他们也是去京城参军考试的,他们一起住进了一家旅馆,等待明天的考试。到了明天,岳飞的第一个对手出现了是洪先他是监考的门卫,他想见识岳飞等人的武艺如何。然后洪先和岳飞比试武艺。最后洪先输了,岳飞因为耽误了考试被考试的`监考老师赶出门外。这时考试已经考完了。岳飞非常后悔,然后,监考的老师说:“你可以补考”岳飞和他的伙伴考完试以后参了军、当了将去打仗。四次大胜兀术金兵,最之后岳飞当了副元帅,牛皋当了副统治。最后岳飞来到风波亭被秦桧的奸计谋杀。在这个故事当中,我最喜欢牛皋,因为他人高马大,武艺非凡,拿着两把铁剑,是岳飞的大将。

  一位有胆有识,文武双全的军事统帅,岳飞从小刻苦练习武艺。不久学来一身好功夫,八盘山小胜金兵、青龙山智破金兵、岳飞保驾牛头山、岳飞大破连环马,这一路历尽千难万险,也收服了很多大将,但是最后还是被奸臣秦桧夫妇的奸计谋杀了,岳飞这种坚强的意志很值得我们学习。

岳飞传阅读后的心得体会5

  在北宋末年,金国大举进犯中原,就在这个危急关头,一位抗击金兵的英雄腾空出世,他就是岳飞。

  关于岳飞的故事有很多,书也不少,如《说岳全传》、《岳飞传》……其中,我最爱看《岳飞传》。

  《岳飞传》这本书主要讲了岳飞和众将一起抗击金兵,把金兵打得连连败退。可就在即将扫除残余金兵,能将金人逐出中原时,秦桧假借皇帝的名义,连发十二道金牌让岳飞入京,又用诡计,使岳云和张宪回京,三人最终死在“风波亭”。

  我读了《岳飞传》,知道了岳飞骁勇善战,率领岳家军,打击金人,为宋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故在金人之间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说法。而且岳飞品格高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值得我们学习。还有他那种精忠报国的精神也深受人们敬佩。

  从另一个方面讲,岳飞之所以被召回京城,导致功亏一篑,是因为朝廷中有秦桧这些奸诈小人在背后暗中使坏。故可以这样说,有这些奸佞之辈在朝为官,而且还是做大官,岳飞的失败是必然的。

  现在宋王朝是内忧外患,“外患”是金兵进犯中原,“内忧”不仅是各地的起义军,还有朝中的`奸臣。正所谓“计狠莫过于绝粮”,这粮草就如同是自己的“后背”而岳飞的“后背”就是朝廷,朝中的奸臣秦桧等人打压、排挤忠良,使忠良之士无法施展抱负,还要给在外抗击金兵的岳飞使坏,使外患更严重。这令我知道了,不要轻易将自己的“后背”交给别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因为“后背”有时候是顾及不到的。比如说岳飞,他多么骁勇善战,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死在奸人手上。俗话说:一颗老鼠屎能坏了一锅粥,何况朝廷有这么多颗呢?

  如果一定要形容那时的情况,我想用一首诗来形容:万古共称秦桧恶,千年难没岳飞忠。因将武穆终身恨,一假牛皋奏大功。力图社稷逞豪雄,辛苦当年百战中。奸佞立朝千古恨,元戎谁与立奇功。

  《岳飞传》这本书讲述了历史英雄岳飞的诞生到陨落,也讲了朝中小人之奸诈。“忠孝节义”在书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很经典很好看。历史带动文字,文字书写历史。

【岳飞传阅读后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岳飞传》的心得体会05-05

水浒传阅读心得体会12-31

呼兰河传阅读心得体会01-02

苏东坡传阅读心得12-10

水浒传阅读心得06-09

呼兰河传阅读心得03-22

阿Q正传阅读心得11-26

岳飞读后感05-11

呼兰河传阅读心得9篇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