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培训心得体会

时间:2023-09-11 09:55:31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经典诵读培训心得体会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经典诵读培训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经典诵读培训心得体会

经典诵读培训心得体会1

  经典诗文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是文学史上最具有生命力的瑰宝。它历经岁月陶洗,千锤百炼,积淀了中华先民几千年来的价值观念,人格精神和审美意识。千百年间,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我们民族约定俗成的教科书。对孩子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对民族精神的养育,都有其他任何手段所无法代替的作用。

  开展诵读经典诗文活动一个学期下来,学生身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为了能把弟子规背下来,并能在背诵比赛中获得好名次,许多同学克制了害怕心理,可以走上讲台大声地朗读,这给他们学语文的自信心。

  道德修养得到完善。经典诵读是进展青少年思想道德建立的有效途径。弟子规、经典故事讲述了许多社会伦理、道德标准、人生哲理等在诵读期间,孩子们逐步改变着自己的生活、学习习惯。通过背诵经典,也使学生从小就吸收经典的文化知识,不但可以陶冶情操,培养儿童心地仁慈,性格温和,举止文雅,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道德修养的进步,而且有利于培养理解才能和语言表达才能,扩大知识面,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

  学生的语文素养进步了。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后,我欣喜地发现学生的语言表达比以前更流畅、更幽默了。学生对经典一遍遍地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过程。在反复诵读中,诵读的程度在步步进步,学生的理解、体会也层层加深。同时,多读经典也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诵读该学生更多的时间、时机进展阅读,可以走进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特别是经典诵读涉及到的文学、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艺术等知识。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不但进步文学修养,而且开阔了视野,知识面不断扩大,语言表达才能也进步了。俗话说的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诵读可以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妙词佳句,他们的语言“材料库”在诵读中不断地丰富,而且也学习到一些表达方法。

  看着孩子们在经典中获益,我欣慰!“读经典,学做人”置身于书声朗朗的校园,我相信,今天读经诵典的稚子孩童,将是明日德才兼备的国之栋梁。

经典诵读培训心得体会2

  有人曾说:“读经典犹如吃多种维生素片,虽每日一粒,亦可养身。”让孩子在记忆的黄金时期,心灵最清澈的年龄阶段诵读经典美文、唐诗宋词,既能进步孩子的人文素养,又能让孩子学会做人。古韵声声,飘来校园书香;美文句句,加厚校园底蕴。诵读经典如同永不停歇的小溪,犹如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咏叹着人生的华彩,净化着学生的灵魂,充实着思想的血脉,更支撑着师生人格的大山。国学经典诵读让传统文化走进孩子的日常生活,走进他们的家庭,标准着他们的日常行为,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指南针”。

  我校作为重庆两江新区开发中学校,伴随着城镇化建立的开展,校园文化愈来愈成为学校开展的灵魂和强大引擎,鲜明的文化性格,旺盛的文化生命力可成为学校和谐、可持续开展的助推器。为此,我校大力开展了“诵读国学经典,滋养阳光人生”的校园文化建立。

  一、开发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20xx年6月,我校组织成立了一支由分管教学的校长任组长、德育处主任任副组长、年级组组长任组员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建立的指导小组。各年级根据学校编写的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认真编写了本年级校本教材的初稿,经校本课程开发和建立指导小组严格审稿后,我们编撰了一套“诵读国学经典、滋养阳光人生”的经典诵读校本教材。该教材一共六本,一至六年级各一本。教材的内容分为五个篇章:山河风光篇——江山多娇美如画;爱国情怀篇——热诚之心耀中华;勤学惜时篇——书山有路勤为径;心灵悟语篇——大道无形明心智;品德行为篇——德行优良创和谐。配有“小光老师教你读”、“我和阳阳诵经典”(里边又包括“教你读”、“我来读”、“我乐背”)、“阳阳伴我行”、“精彩对对碰”等不同板块,这些板块增加了诵读的兴趣性,特别是“阳阳伴我行”这个版块,在学生学会一章节经典诗词后,结合自己平时的言行给自己一个评价(笑脸或星星),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用所学指导自己的言行,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把经典转化为人文底蕴。20xx年,我校二年级校本教材经典诵读在全国和谐德育实验与研究成果评选中获得一等奖。

  二、营造气氛,创设环境

  有了教材就有了教学的根据,但这还不够,如何引导我们的广阔师生走进广博的古诗天地,这还得在环境建立上下一番功夫。首先,我们打造了“百米文化墙”和“经典走廊”,将古诗文中的经典诗文、书法作品、学生诵读经典的活动图片等隽刻在墙上或挂在画框中,在绿树的掩映下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名言警句琳琅满目,浸润学生心灵,从而到达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每天大课间和中午诵读时间,全体师生在优美的古典音乐萦绕中大声整齐诵读,与经典对话,和圣贤交流,使学生的心情得以宁静和舒畅。我们还提倡“让班级的墙壁充满书香”,让班级诗意盎然,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各班都建立了有自己特色的“经典诵读乐园”,包括“精彩每一天,诵读每一天”;“与经典同行”“我来读经典”等。学生在诗化环境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亲近经典。

  其次,学校还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国旗下讲话、亲子诵读等展示师生诵读成果,交流师生感受,共享诵读带来的心灵愉悦,使整个校园充满浓郁的书香。

  再那么,号召家长也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我们要求学生把在学校学习的经典诗词背诵给家长听,家长评出等级(作为学生评“诵读之星”的条件之一),并教自己的家长读经典,同时,利用寒暑假开展“我与父母读经典”活动,要求家长与孩子一起读经典。在学校举办的.“童声诗韵,做阳光少年”经典诵读活动中,由学生和家长一起演出的亲自诵读节目受到师生的好评,不仅展示了父母与孩子诵读的成果、收获,更在家长与孩子心与心的交融中体味生命本质的芬芳,感受共同成长的乐趣。有效促进了学校诵读活动的开展和和谐家庭建立。

  三、开展活动整体推进

  学校利用“红领巾”播送站,开拓经典诗文诵

  读栏目,时间在每天中午13点40分准时播出。或请学生带着大家朗读,或播放主持人的朗读古诗磁带,或介绍诗人的奇闻逸事,让学生耳闻目睹古往今来博大精深的文化精华,在欣赏中得到情感陶冶。每学期评选一次“诵读之星”,人人参与,不限制名额,只要到达规定要求,均可以成为经典诵读之星,并根据掌握诗词的篇数来确定“三诵读之星”、“四诵读之星”、“五诵读之星”。同时评选“书香家庭”以此到达熟读成诵和扩大诵读范围的效果。

  一年多来,学校开展的丰富的大型经典诵读活动:“童声诗韵,做阳好少年”、“中华颂书写经典比赛”、“经典诵读主题班会”、“经典诵读pk赛”、“经典诵读诗画展”、组织学生参加区里的经典诵读精品节目展演等。学生们通过背、唱、演、说、画等形式,从诗词里感悟到了中华诗词的精粹,感悟到了许多做人的真谛。

  四、诵读经典,受益匪浅

  (一)形成了学校的特色文化

  如今,经典诵读已经作为学校一校一品特色工程来打造。在校园里,每天总能听到经典诗词的诵读声,一朝一夕,课内课外,校园处处散发着浓郁的书香气息,到处闪现着一个个天真活泼、“满腹经纶”的孩子,形成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特色校园文化,学校真正成为了孕育儒雅少年的摇篮。

  (二)丰盈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千百年来人们似乎已习惯于将读书作为一种成就将来幸福的手段,中国人的传统文化里有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理想憧憬;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读书总是与考试联在一起,这样的读书不仅机械、乏味,甚至是痛苦不堪的。经历告诉我们,让读书变成一种享受,才能真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这才是施行素质教育的最重要途经。只有让学生在诵读中找到了乐趣,体验到了快乐,读书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

  (三)提升了师生的人文素养

  诵读要成为一种精神享受,要丰厚一个人的人文素养,就必须走出“一切为了分数,一切效劳于考试”的怪圈,重构校园诵读生活。真正意义上的诵读不仅仅是一个识记认知过程,而是融入了情感、态度的全身心投入的过程,是一种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心灵对话。风声、雨声、诵读声,声声有情,读出诗情画意、读出人文情怀,从而真正培育孩子的诵读兴趣,让孩子和老师喜欢古诗,让诵读成为师生的一种生活方式。难怪六年级的杨晓莉同学在诵读经典心得中这样说:“自从开场经典诵读以来,我再也不怕朗读了,以前每次老师请同学们朗读,我总是干着急,不敢读,即使读了声音也像蚊子叫。如今不同了,因为古诗词简短有味道、有节奏,我很喜欢读,常常会情不自禁地大声朗读。双休日回家后,我经常召集小区里的小伙伴背给他们听,谗死他们了。如今有几个小伙伴居然也在悄悄地背诵呢,还说约定时间要向我挑战,我可得加油啦!要是输了,那可倒八辈子霉了。”

  “孩子的心,就像春天的泥土,播什么种,就发什么芽。”“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学生的人生之塔不是一砖一瓦构建的,需要从如今起日积月累,奠基丰厚的智力背景和人生底蕴。“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诵读中华经典之路上,我们相信,一批彬彬有礼,团结友爱、尊老爱幼、自信自强的“阳光少年”在蔡家场小学这个充满朝气的阳光校园中将会不断涌现!

经典诵读培训心得体会3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间又到了期末,回忆这学期的经典诵读情况,收获很大,缺乏也很多,现将诵读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经典诵读情况

  1、本学期读经时间有所调整,从以前的每课前读非常钟,改为一周读三堂课,星期一和星期五的第五节,星期三的早读课。这样改变的好处是不占用学生义务教育的时间,缺点是孩子们似乎读得不够多,而且遗忘较快,得不到及时的稳固。但即便如此,读经的效果也是相当显著的。

  2、每节课,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教读,齐读,分小组读,分男女读,抽读,领读,赛读等。孩子们尤其喜欢教读,喜欢自己当小老师,他们预先把后面未教的部分读了后,都积极来争取当老师教其他的孩子。在读经的过程中,他们感受到了读书的快乐,感受到了被别人需要的幸福,感受到了成功的体验。特别是学困生,通过读经觉得其实读书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从而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在孩子们读的时候,我也常常跟着他们一起读。这学期,我们班把论语读完了,如今正在读弟子规。

  3、除了在指定的课堂上读,我还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们宣传诵读经典的好处,让家长催促自己的孩子多读书。还在校讯通上安排读经的作业,让孩子们时时不忘经典。

  二、经典诵读效果

  1、我的思想转变了。

  为人师表十多年,我常常感慨自己碌碌无为、平庸茫然,缺少教书育人的幸福感。有时出去学习,发现与别人的差距真是太大了,为什么会这样?就是读书少了,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进步自己,光靠吃老本是肯定不行的。要想给学生一碗水,必须自己得有一眼源源不断的泉水,所谓“腹有读书气自华”,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积淀了两千多年的文化精萃,不仅是响应学校指导的号召去读,更应该主动地自觉地去读。所以,我的思想转变了,我开场读了。

  2、经典教人诚信豁达。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像这样的非常适用于我们学习生活中的论语名句,多得数不胜数。以前,我常常怨天尤人,常常愤世嫉俗,读经以后,我的心态平和了,遇到事情常常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想一想,常常先反思自己不对的地方。而学生们在我的眼里也变得得意多了,我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过分的急躁和过分的恨铁不成钢了。

  3、学生是最大受益者。

  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固然重要,而经典的诵读在小学阶段更是重要,既锻炼了他们的.记忆力,又让他们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学习生活的方法,潜移默化地学到了内心的安静而充实,假如长此以往,将有效地去除现代青少年的普遍急躁、贪图享受的不良品质。经典教人孝顺,教人平和,教人勤劳,教人惜时,教人仁义,教人礼仪,教人诚信,这些,正是我们如今的孩子们迫切需要学习和纠正的。

  4、经典诵读让孩子们懂事了。

  我们班有几个特别的淘气的男生,如:邓君洁、陈鑫、范俊溢、巫恩蓝,他们性格鲁莽冲动,暴躁易怒,有的爱动手,爱爆粗口,有的不爱学习,不守纪律,不爱劳动。通过两期的经典诵读,他们也改变了,即使有冲动和懒惰的时候,稍用一些经典名句提醒,特别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他们也会自觉收敛,自感惭愧。像邓君洁,以前从来都不会好好做作业,写作文那些全是敷衍,字数从来不够,这学期就严谨多了,字也写好了,以前特别爱打架惹事生非,如今竟然开场主动承担管理班上红领巾的佩戴工作了,陈鑫以前最爱冲动,动不动就发怒发狂,如今都彬彬有礼,学会宽以待人了,范俊溢主动地爱学习了,服装也变得整洁多了,巫恩蓝以前很懒惰,如今还常常帮助别人了在这学期的老师搬办公室的过程中,我们班的同学义不容辞地承担了学校大哥哥大姐姐的角色,非常热心积极地帮助老师们完成了搬家工作,不仅是这一次,只要是学校老师和指导叫我们班的同学去帮助,他们总是毫无怨言地无私奉献,还主动帮一、一班的小同学搞了好几次大扫除,他们把帮助别人当成了一件快乐的事,而不是单纯地完成任务。在这学期的运动会中,我们班的孩子又一次表达了自身的价值,表达了团结互助、顽强拼搏、永不放弃、奋勇争先的精神,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最终获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我始终觉得,作为一个老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而且,教会学生做人比考得一时的高分更为重要,分数是暂时的,人格是一辈子的。同时,既然有完善的人格,那么,他必定会懂得努力去学习。

  三、缺乏之处和开展方向

  虽然经典诵读的开展让我们收获了很多,但也有缺乏之处,就是读的时间还不够多,不够连续,容易遗忘,读的内容也不够多,读得较慢,课外阅读虽然布置了,但落实得不够好。因此,要读得多和读得快,就是将来我应该考虑和理论的方向。

【诵读培训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国学经典诵读培训总结03-06

诵读心得体会09-01

经典诵读心得体会02-19

诵读经典心得体会11-17

诵读国学经典心得体会12-02

国学诵读心得体会04-15

国学经典诵读心得体会02-22

诵读经典诗文心得体会11-03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心得体会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