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时间:2023-09-17 09:32:25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范文2篇[通用]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范文2篇[通用]

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范文1

  学习新课标和区里进行新课标培训,使我的教育观念又一次得到了转变,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我们必需变更我们原有的教育方式,让学生的特性得到发展,从分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潜能,让学生学得轻松,真正实施素养教育。我将这次新课程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一、语文教学坚持“以生为本” 新版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需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老师课堂上的全部教学都应坚持以生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孩子是学习的主子,教学时还应顺应孩子的天性,爱惜儿童的新奇心、求知欲,激励孩子自主阅读、自由表达;敬重孩子的创建,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同时要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老师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坚持以生为本。 反观自己的课堂,我相识到自己的生本意识还有待加强,有时对于教学的预设过多,导致对学生的牵引教多。再看昨天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时都非常关注学生,课堂上全部的一切都源于学生,把时间充分的交给孩子们自己去读、去学习、去感悟,这样的教学,才是学生真正须要的,才是真正有实效的。

  二、语文教学加强“阅读积累” 新版课程标准提出要坚持文化传承,加强阅读积累。“附录”中优秀诗文背诵举荐篇目略有调整,整体数量增多了篇,课外阅读着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增加了革命烈士诗抄,红岩等,宣扬革命传统的书目。 新课标还提倡让孩子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老师应增加阅读方法的'指导,重在教给学生方法,老师还应关注学生特性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对作者感情的体会,发展学生特性。“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的确,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种不行或缺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多读多悟中驾驭课文内容,增加学生学习爱好,加强学生情感体验感受远比“填鸭”学得更有价值,学问驾驭得更加坚固!

  三、语文教学增加“实践创新” 新版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育学生的语文实践实力。而语文课程实践的机会无处不在,老师应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多中途径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并且在大量的实践和运用中体会感悟语言文字的规律。

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范文2

  为了“培育学生语文自学实力的探讨”这一课题能得以顺当地实施,同时也为奠定探讨实施的理论基础,我再次仔细学习了《小学语文新课标》,通过学习,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使我对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对教研活动及课题的实施有了更多的思索。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阅历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谛视,这给我在小学语文教研教改及教学上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语文新课程标准》注意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实力的培育,要求培育孩子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语文教学应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方式。新的语文教材将努力贯彻新课程的指导思想,引导他们自主学习。指导他们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特点的学习策略,并能依据自己的学习须要来不断地调整学习策略。语文教学中不只是单纯的就课本而讲课本,而应引导孩子们自主学习。指导他们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特点的学习策略,并能依据自己的学习须要来不断地调整学习策略。以下我就围绕自己学习略谈几点体会和感受:

  (1)深化领悟《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育、过分追求学科学问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意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实力,主动提倡、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须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实力。新的课程标准是依据时代的须要,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比如,要求学生会略读和阅读,驾驭搜集和处理信息的实力;将听说实力整合为口语交际实力,特殊提出了口头沟通和沟通的要求。提出了写作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的要求。提出阅读、书写与写作的速度要求,并有量化指标。更重要的是注意了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并将其作为了学习目标。

  (2)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自由参加、创新 “参加”是课堂教学的魂,教学的真正含义是老师教学生如何学习。因此,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就要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构建和谐同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主体精神得到发挥、主体人格不断完善、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促进学生主动地、主动地、创建性地去驾驭新的学习方式。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恒久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学习成果不是老师赏赐、馈赠的,而是要让学生主动探究得到。但学生的主体性不是天生的,要靠老师的引导和培育。老师要为他们创设探究的氛围,组织他们在参加中学习,在活动中领悟,在创新中发展。

  (3)通过学习我深切体会了转变学习方式与提高教学效率之间的关系。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些老师片面地理解为不合作不探究就不是新课程。我们发觉,许多老师们凡上课又特殊是有人来听的教研课,都必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当然,我们不是说用新的学习方式不好,我们必需明白,不管什么学习方式都是为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率服务的,都是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因此,学习方式不在于肯定要多么新,而在于用得恰当,用得适度,用得有效果。现在的问题是,一些老师找不准合作探究的问题,把一些不该探究、不用探究、也无法探究的问题抛出来,让学生围成一堆,煞是喧闹地探讨一番,然后老师又抬出现成的结论,合作变得毫无意义。另一种状况是,老师对合作学习不进行明确的指导,学生既无合作学习的意识,更无合作学习的方法,合作就演化成给听课者看的花架子了。再次,一些老师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忽视自主,偏重合作,学生没经过对文本的充分自读,没在老师的引导下对美丽的语言文字进行深刻的理解、感悟、体验、积累,一节课被大量的唱唱、跳跳、画画、演演、说说等活动占据,忽视了对学生的语言文字的扎实训练,彻底抛弃了我们原有的'一些很好的学习语文的优秀传统。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失去了许多最好、最干脆的机会。

  新课程为老师供应了更为广袤的发展空间,老师不应一味照搬新课程标准的建议,应好好领悟其内涵。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我们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信任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的会不断更新,会出现了更多让人们感到兴奋的事情。

  “将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老师不仅要帮助学生驾驭基本学问、基本技能,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育学生学习的实力。因此,学科教学中加强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实力,既是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发展、全体公民的要求,是素养教育的目标,也是帮助学生学会学问、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探讨《小学生自主学习实力培育》是必需的,也是可行的。

【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学习《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07-31

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06-05

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12-09

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03-28

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01-30

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15篇01-13

语文新课标小学学习心得体会02-09

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01-01

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15篇02-24

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2篇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