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听课心得

时间:2023-11-28 07:47:28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一分钟》听课心得

  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分钟》听课心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分钟》听课心得

《一分钟》听课心得1

  今年九月十二日,我有幸的参加了农二师孔雀片区梨华中学“跨越式”教学活动。这天我很早就起床了,洗漱好,吃完早饭,八点就开始等车了。八点半七位同伴到齐了,就出发。到了梨华中学,我们就进了阶梯教室,做好了听课的准备。

  第一堂课是由二十八团梨花中学的宋华老师授课,她讲的是《一分钟》。这篇课文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篇课文,讲的是元元因为多睡了一分钟,结果迟到了二十分钟。内容好理解,故事情节简单,学生容易理解。听完课之后,跨越式的创始人何克抗教授对宋华的《一分钟》这一课给予很高的评价,给这堂课打了90分。

  何教授说:“在讲解课文上,跨越式要求20分钟讲完,她在这个环节上时间花费的少,不到二十分钟,这样为后面的阅读和写话留下充足的时间。在课文结束前,宋华收集了几组抗灾的图片,通过图片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一分钟的重要,它关系到生命、财产以及安全,使学生从小树立珍惜一分钟,充分认识到一分钟不仅重要,还很珍贵。夸奖宋老师能抓住教学目标,抓住重点来设计教学过程。”

  12号这天上午听了四节,何教授要评四个人的'课,就没有过多的对宋华的课进行评论,对第二节王萍的《小摄影师》一课强调:“写话,采用续写的方法,能紧密结合课文,能比较好的贯穿跨越式的要求。认知目标是客观题,情感态度价值观,思想品德的提高,用主观题更能促进学生自我反思,促进学生的灵魂,教育会更深入些。”

  跨越式授课首先要遵守211模式,讲课20分钟,10分钟的阅读,10分钟的打写,讲课超过20分钟就是失败的课。因此,授课老师必须把握好时间,贯穿“211”模式。

  何教授在评三建曲红霞老师的《一分钟》这课时,指出:“拓展写话,要联系实际。语文课责任重大,不仅传授知识,语言的工具性还有人文性,比思想品德课的影响更大!小学阶段很大程度上在语文课上的教育,对困难的挫折性,在语文的教学上不光是语言文字,口头表达,书面表达,提高思想认识、品德、情操、价值观,促进思想内化,促进学生的灵魂。”

  宋华讲解的是《一分钟》的第二课时,本人认为宋华在讲解课文时有以下优点:

  1.主线抓得好

  文章题目是一分钟,在复习旧知,检测字词之后,在激趣导入时她这样通过谈话设疑:“一分钟表示时间的词,同学们还能在文中找出时间的词语吗?”学生们很快地找出了20分钟,老师板书完了之后,又问:“一分钟,二十分钟,他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引起学生去读课文,去探究。

  2.抓住文中的重点句让学生去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通过句子的比较,加深课文内容的理解

  例如:a.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b.他又叹了一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通过联系上下文读,使学生能够领悟两个句子的差别,第一句说明元元因为多睡了一分钟感到了后悔;第二句说明元元心里更加着急,更加后悔因为多睡一分钟而耽误上学。通过句子的比较,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元元非常后悔”的心情。

  3.通过多媒体图片的展示

  “元元红着脸,低着头”,这种直观的教学方法加深了学生的印象。突出了远远后悔自己多睡一分钟,却迟到了20分钟,元元非常后悔。

《一分钟》听课心得2

  今天下午,我有幸在二实小参加了园林分局组织的“我们相约”中心教研组暨“一师一课”优课打磨活动。听了陈娜老师执教的《一分钟》后,我收获很多。课堂上陈老师那亲切的笑容,得体的教态,娴熟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机智都让我受益匪浅,纵观本节课亮点较多,下面就这节课谈一点体会。

  《一分钟》是一年级语文第二中的一篇课文,讲述了小朋友元元多睡了一分钟,却迟到了二十分钟的故事。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到在生活中要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的教育。亮点之处有:

  一、导入部分以“一分钟倒计时”的游戏导入课题,新颖有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生字词的教学中,陈老师采用多种形式为学生创设了识字平台。有说说记住字的方法识字,如:换一换、减一减、加一加;在游戏中识字,如:一分钟比赛、开火车等等。这些过程,看似平常,却唤醒了学生以往的识字经验。把它放到汉字身上,使学生感到汉字就是生活的一个部分,是经常接触到的,是活的、有意义的,是充满感觉的。陈老师让汉字和词语“活”起来了。在识字过程中,陈老师还非常注重正音,尤其是“经”是后鼻音、“脸”是舌边音等。整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体验到学习生字的无穷乐趣。

  三、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从生字教学到词语教学再到句段教学,层次清楚,环环相扣,循序渐进。

  陈老师让学生从多睡一分钟到迟到二十分钟去感受人物心情的变化,特别注意到了元元的两次叹气,让学生边读边找元元把时间浪费在哪了,以及元元有了今天的教训,以后会怎么做呢?从而更深层次地进入文本,让学生体会到要珍惜时间,分秒必争。

  四、多元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老师上课始终是亲切地和学生交谈,在教学中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读书,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对学生的发言总是给予及时的激励与表扬。如读到课文中老师说的话“你是一位温柔的老师”、“现在才看到一位严肃的老师!”、“这是一位语重心长的老师”,等等,使课堂充满了人文关怀;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了学困生的'自信心。这就是老师的教学艺术,善于激励,善于唤醒,善于鼓舞。我看到她的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口常开。

  陈老师的综合素质很高,对于一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能上出这样精彩的课,我觉得相当不容易。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完美的课也会留下一丝不足。这节课唯一的遗憾就是一堂完整的语文课还应该包含写字部分,如果把时间安排得再紧凑一点就会更精彩。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最感兴趣的还是有趣的活动,不管是汉字的认识,还是文化的传递,主要还要基于活动,这一点我觉得应该向陈老师学习,她把各种活动融于教学中,让学生在快乐中轻松完成了学习,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都想表现自己,孩子们的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一分钟》听课心得】相关文章:

听课的心得01-02

语文听课心得02-19

名师听课心得11-08

英语听课心得11-23

小学听课心得12-28

白鹅听课心得01-08

体育听课心得12-29

数学听课心得06-09

家长听课的心得01-01

美术听课心得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