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精神心得体会

时间:2023-12-13 09:52:24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国教育精神心得体会

  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国教育精神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教育精神心得体会

中国教育精神心得体会1

  20xx年4月19日,田庄小学召开了全校教师会议,集中学习贯彻平度市教育体育局文件和孙局长关于教师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会上,张校长结合文件精神语重心长的对全校教师现状进行了分析,解读了本次教师队伍建设活动的精髓,并提出要求:务必加强和提高师德修养和教师个人道德素质;加强学习,努力丰富个人专业知识和提高专业技能水平;调整心态,树立自信心、自尊心、上进心,充分把握课堂教育教学40分钟,体现师生生命价值;全面提升学校形象和社会影响力。

  通过学习,我感受最深的明白了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一切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为根据,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学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民族精神,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最根本的事业,必须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明确政府发展和管理教育的责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现教育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

  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在我们教师,我们必须不断提高教师政治和业务素质,用自身的人格魅力赢得社会的尊重。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和杰出人才,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要为学生创造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注重维护学生的'尊严和人格,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选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锻炼,去选择性地读课外书,去了解社会,去接触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我们广大教师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教师的知识和业务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质量。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广泛的兴趣,具备深厚的专业功底和独特的教学艺术,具有出色的教学效果和对教育教学的深入研究。“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作为一名教师,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们确实应该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弘扬优良教风,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努力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不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中国教育精神心得体会2

  寒假期间读了《新教育的精神》一书,让我感受颇深。漂亮、干净、朴实而又深长的教育文字,高远、宽厚、深切而又踏实的教育情怀,在日渐体制化的今天显得更加珍贵了。加强教育思想方面的学习,努力接近文中朱自清、鲁迅、蔡元培等一代学人的心灵世界,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更进一步完善提高有深远的意义。

  我以前看过陶行知关于教育方面的文章较多,可鲁迅、朱自清、蔡元培的较少。

  教育者须对于教育有信仰心,如宗教徒对于他的上帝一样;教育者须有健全的人格,尤须有深广的爱;教育者必须能牺牲自己,任劳任怨。

  我斥责那些以教育为手段的人!我劝勉那班以教育为功力的人!我愿我们都努力,努力做到那以教育为信仰的人!

  对于朱自清,我们的记忆马上就会想到《荷塘月色》、《背影》,没想到他竟然还有这样漂亮的关于教育的文字。此时此刻,仿佛穿越时间与空间,朱自清先生来到我们的身旁,温文尔雅,我心中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蔡元培《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实际上标志着自严复以来的教育目标理念现代转型的完成。中国教育理念现代转向过程中的关键人物是王国雄,他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全之人物,提出以真、善、美为内在追求,以身心和谐为基本指向。他从他的唯美的生命哲学立场出发,把对教育的关注从外在社会事功转向以人为中心,在促进中国教育理念从注重道德教育转为现实功利教育,再转而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的发展历程中起了奠定性的作用。他提出的“五育”的教育理念,标志着中国教育在关键的目标理念上现代转向的臻于完成。

  如果说现代教育目标理念的成型是以蔡元培“五育”的提出作为基本标志,那么,作为实践这种教育目标理念重要支撑的就是我们如何对待儿童。儿童本位教育理念的代表人物有蔡元培、鲁迅等,但其中表述最充分的我认为就是鲁迅的《我们怎样做父亲》。“先从觉醒的人开手,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读着这样的文字,我实在找不出更好的文章。只有早放手,才能早独创。教育的价值是培养健全的人格,这已成了老生常谈了。但要认真培养起来,那却谈何容易!第一教育者先须有“培养”的心、坦白的、正直的、温热的、忠于后代的心!有了“培养”的心,才说得道“培养”的方法。对于教育,必须有坚贞的信仰,教师的人生理想,不要说,也应该超乎功利以上。就是说,教师不但要做一个能干的、有用的人,并且要做一个正直的、坦白的、敢作敢为的人!

【中国教育精神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中国教育改造读书笔记11-03

劳模精神的心得体会05-16

劳模精神心得体会05-06

焦裕禄精神心得体会04-29

工匠精神心得体会02-11

法制精神心得体会12-01

女排精神心得体会02-01

航天精神心得体会07-18

工匠精神心得体会02-19

劳模精神心得体会范文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