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心得体会

时间:2024-01-16 07:16:44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心得体会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心得体会

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心得体会1

  随着青少年学业焦虑、网络成瘾、自杀自伤事件的增加,人们逐渐意识到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为培养孩子们的求助意识,提高团结合作与领悟能力,同时了解孩子们的心声与需求。我院研究生宋雨亭在儿少精神科医生刘卉兰的带领下,于2月14日,在儿少精神科示教室组织孩子们开展了主题为“我的心事有人听”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此次活动分为两个部分,首先进行的是热身游戏“心有千千结”,游戏增进了团队凝聚力和协作能力,通过体会结成“结”与解开“结”的感受,领悟到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第二部分是主题活动“我的心事有人听”,每个人在纸上写下自己的烦恼,然后大家集思广益,出谋划策,共同解决困难。活动结束后,孩子们都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张张(化名):“我们的困惑是有共性的,当我知道很多人和我一样时我便不再恐惧与担忧,在这次活动里,我尽我所能帮助大家想办法解决困难,同时我自己也受益匪浅。”

  小强(化名):“在这里我交到很多朋友,我真的很开心,大家能够感同身受,让我觉得有很多人还在关心我,我的.存在是有价值的。”

  小王(化名):“我很感谢大家的建议,让我感觉很温暖。”

  雯雯(化名):“困难之所以存在就是可以被打败的,当我一个人的力量不足以打败它时,我知道我可以去寻求外部力量,大家都是善良的,可以帮我一起战胜它。”

  彩霞:“以前的我是隔离的,我不喜欢与人分享,也不喜欢合作,现在我不再这么固执,当我有烦恼时,我一定要和我的朋友家人们探讨,我觉得我可以得到很多人的关心与帮助。”

  圆圆:“当我把我的烦心事讲出来时,我觉得我已经迈出来一大步,这个过程让我觉得很减压,谢谢大家的帮助,你们给我新的力量与温暖。”

  本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营造了充分尊重、理解、团结的氛围,引导孩子们在面对挑战时,要坚持不懈,同时也要学会寻求外部资源,在知道他人身处困境时伸出援助之手,齐心协力战胜困难。孩子们在活动中勇敢地敞开心扉,互相交流,受益匪浅。儿少精神科将定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助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心得体会2

  在这个以成绩为“王”的时代,孩子们整天活在早起晚睡的课堂里,作业试卷裹挟中,头上悬着均分、排名的利剑。玩,就成为是不上进的,是浪费时间,是潜在安全隐患,是不勤奋的,是奢侈的体现。

  心理团体辅导课的玩,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玩”。

  心理团体辅导课可以通过无数个团体辅导方案和技术,让学生带着觉察和体验参与活动。真切的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参与到团体中,遵守一定的规则,勇敢的表达自己,打破“固我”的思维,勇敢表达自己,在团辅中学会接纳别人,凝聚团队力量,在信任和被包容中收获友谊,找到学习的动力,被关心能活下去的勇气。

  在伙伴能量的牵引下,团体辅导是心理疗愈最好的方式,也是危机预防最高效的方法。

  昨天给一个班上团体辅导课,孩子们玩的很开心。

  以“解手链”为例,无论是为哪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组织的,都要求组织者能够有良好的组织能力,才能让孩子能够带着觉察体验后,总结自己的成长和收获。

  第一小组,孩子玩起来,就有些放松,而不去专注倾听,倾听发布的`规则,不能在解手链的过程中倾听伙伴的建议,缺少耐心,一味的硬拉乱扯,随意松手,在一起叫骂、指责、畏难逃避,最后失败丧气。这也是一种情境体验。

  第二小组,安静团结,带着头脑先思考,礼让合作,不断尝试,错了,再回来尝试另一条路,错了,再尝试,以最短的时间完成任务,最后体验到团体的力量,合作带来的成功乐趣,增加了自我的效能感,找到下一次挑战更高难度,更大困难的内驱力。

  失败的小组总结经验后,先总结失败的原因,想要成功的要素是什么?具体说说我能为团队的成功付出哪些努力,然后再次尝试,不行,再来一次。第二次就没有人破坏规则,没有大喊大叫,没有硬拉撕扯,相互指责的现象,错综复杂的千千结也迎刃而解。

  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很有意义的生命体验。成功的喜悦可以成为下次成功之母。失败中学会冷静思考,总结经验,不离不弃,再次尝试也是生命成长的收获。这样的体验与觉察,要比光靠一张嘴侃侃而谈的讲大道理,让孩子更有收获。

  团体活动中还能反应一些特殊的情况。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交往比较矛盾而敏感。所以分组时我已经按照性别分组。可还是出现一些意外情况。

  在团体组建的过程中,有个瘦弱、白净、秀气的小女孩,无论在哪个环节她都是落单的那一个。她参与团队的兴趣也是很浓的,行动上更是努力的。像个孤独落单在风雨飘摇中急切追赶队伍的孤雁,可是追来追去还总是落下她一个人。与其它伙伴团抱在一起有了归属后的幸福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人数的限制,她终于加入了一个队伍。但接手环时,她尝试了拉几个人的手,几次都表示拒绝,我拉着她的手去握一个女生,那个女生带着傲娇和嫌弃的说:你找别人吧,我已经和别人接上了。(我当时应该参与到其中握着这个女生,因为要继续组织其他组,就没有反应过来。)

  这个孩子很明显是被群体孤立的。事后我和班主任老师反应,探求原因,他说也观察到了,吃饭的时候有老是别人安排她洗碗的现象,因为这事他狠狠地批评了其他孩子。

  那么是什么原因呢?是孩子成绩不好,还是身体原因比如脚臭、狐臭,还是家庭原因。我认为,这些都不可以作为她被孤立或被欺凌的理由。

  如果是她为人处世的方式有问题,或者人品有问题如随意拿别人东西,爱骂人等这些都需要老师进行正确的训练和引导。成长的过程中任何错误都应该相信这个孩子有向好,向上发展的可能,只不过都需要转变观念和具体行为训练。这个过程中就像我们学习骑自行车:我们都会犯错、都会翻车,但我们也坚信我们能学会,练习,再练习,最终总能骑到正道上来。

  后来我和几个同学了解了一下,不是因为成绩、生理、家庭等。是因为她反应慢,沟通理解能力不强,常常不和别人一个频道上。团体中很多同学更担心她能力弱而带来麻烦,使团队落后或失败。(孩子的思维已经继承了我们好的一方面:简单而功利)

  我和班主任达成共识,想方设法对这个孩子多给予关怀和爱护,也找几个心地善良热情的孩子带着她成长。

  每个孩子的明天不可预测,也许他在初一时一个人人看不上瘦弱、矮小自卑的“豆芽菜”,可能,他到了高中就会长成健壮帅气有力的青年。也许在初一她会内向、弱小,长大了走到工作岗位变得通达能干的、自信的女人。这些变化的前提是要在一个有爱的环境下被尊重,被理解,被接纳。

  一个孩子如果在学校找不到人际交往的力量,她的生命状态一定是压抑的、退缩的,甚至是退行的,停滞不前的。这就是有些孩子为什么厌学,甚至厌活,退行到不能上学,只能关上房门沉溺在手机里的原因之一。

  幸运的是,这个女孩有个有爱的班主任,他会尊重和爱护这个群体中有一个需要呵护的“小小鸭”,会给予她生命的力量,让她健康的活出她自己。

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心得体会3

  近年以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频出,如升学适应不良、考试焦虑、社交恐惧、人际交往障碍、青春期性危机、逆反心理、网络成瘾等,而目前国内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成长缓慢,短期内无法实现有效补位,所以奋战在一线的班主任们亟须参加相关培训和自我学习提高。读完《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活动350例》,其中介绍的团体辅导方式多样,设计详尽,对活跃团体气氛、促进团体成员自我探索、增强团体协作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本次深度读书思考并真正实践,我认识了团体心理辅导及其优势。团体辅导,是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团体过程和团体动力的作用,促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重新评价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并可以在安全的实验性社会情境中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改变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解决每个成员所面临的成长问题或心理障碍。团体辅导中被辅导人进入状态比较快,效果明显。团体辅导以其独特的功能和方式在心理素质训练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既能帮助学生个人增强素质和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又能帮助提高团体的整体协作性和创造性,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能力,提高团队绩效。

  我想团体心理辅导将会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而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更需要一定的辅导技巧:接纳、倾听、共情。老师首先要做到接纳对方,即无条件地积极关注对方,认真倾听困扰着对方的事情,对其产生共情,感受对方的感受,了解其情况,让对方的.情绪得到宣泄,然后一起探讨,最后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改变一下心态,无条件地采用积极关注着、倾听、共情等方式,真诚地对待别人,促进其人格的健康成长。而团体辅导过程中常借用一些游戏活跃气氛、促进沟通,这些游戏虽小,作用却很大。本书中的案例非常详尽,提供了很多实际操作的可能,读完很受启发。

  通过本书的学习,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团体心理辅导和教育教学工作对于一个学校的发展是同样的重要。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做一名正己化人的老师是我的追求,我会持之以恒地为之努力。

【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团体心理辅导心得01-09

心理团体辅导心得体会02-25

团体心理辅导心得体会04-07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04-10

心理团体辅导活动方案03-22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总结02-20

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04-20

团体心理辅导教案14篇12-13

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教案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