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火灾应急预案

时间:2023-09-19 12:46:24 应急预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放射科火灾应急预案

  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有时会突发一些难以预料的事件,为了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应急预案。那么应当如何编制应急预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放射科火灾应急预案 ,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放射科火灾应急预案

放射科火灾应急预案 1

  一、根据国务院《放射同位素与射线装置防护条例》和卫计委《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加强放射防护安全,为规范和强化应对突发放射事故的应急处理处置能力,提高全院职工对放射事故应急防范的认识,最大限度地保障放射工作人员与公众的安全,维护正常和谐的放射诊疗,做到对放射事故早发现、速报告,快处理,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指定本预案。

  二、放射事件应急处理机构和职责。

  (一)本单位成立放射事故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开展放射事件的应急处理救援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责:

  1、定期组织对放射诊疗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放射防护情况进行自查和监测,发现事故隐患及时上报至院办并落实整改措施。

  2、发生人员受超剂量照射事故,就启动本预案。

  3、事故发生后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放射事故应急处理。

  4、负责向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告事故情况。

  5、负责放射事故应急处理具体方案的'研究确定和组织实施工作。

  6、放射事故中人员受照射时,腰通过个人剂量计或其它工具方法迅速估算受照人员的受照剂量。

  7、负责迅速安置受照人员就医,组织控制区内人员的撤离工作,并及时控制事故影响,防止事故的扩大蔓延。

  三、放射事故应急救援应遵循的原则:

  (一)迅速报告原则。

  (二)主动抢救原则。

  (三)生命第一原则。

  (四)科学施救,控制危险源,防止事故扩大的原则。

  (五)保护现场,收集数据的原则。

  四、放射性事故应急处理程序:

  (一)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及时通知同工作场所的人员离开,并及时上报卫生行政部门。

  (二)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召集专业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迅速制定事故处理方案。

  (三)事故处理必须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在有经验的工作人员或防护人员的参与下进行,未取得防护检测人员的允许不得进入事故区。

  (四)各种事故处理后,必须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讨论,分析事故发生原因,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凡严重或重大的事故,应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放射科火灾应急预案 2

  通过本预案,为患者提供快捷、安全、有效的诊治服务,提高危急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此,对发生在放射科的危重患者的'处理,制定规范的应急措施。

  1、本科室的急危重症患者主要是指在接受各种造影所需的对比剂过程中所发生的过敏反应者;各病区、急诊室(含ICU)、门诊等急危重症患者,虽已经处理,病情已得到稳定,但在检查过程中又发生变化者;或者非急危重症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发生意外病情变化者。

  2、各病区、急诊室(含ICU)、门诊等急危重症患者,一定需要临床医生陪同,并要求在病情得到稳定后才可以进行检查。接受离子型碘对比剂造影,应有临床医生在场陪同。

  3、接受碘对比剂的患者,检查前做好过碘敏试验及相关的预防用药。被检查者或家属需签署"接受碘对比剂知情同意书'。

  4、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生各种危及生命的病情变化和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检查。

  5、在场的医生和护士立即处置病人,吸氧、测血压、吸痰,使用必要的急救用药。同时将身体放平,头侧转,以防呕吐物堵塞吼道。必要时使用气官插管。

  6、放射科医技人员一方面配合医生护士急救,另一方面电话通知急诊室或病区医生协助抢救,同时向科主任汇报。科主任接到通知立即到场,一方面组织协调抢救,一方面向分管领导或院长汇报。

  7、如临床医师尚未到场,此前放射科医护人员应判断患者的意识和呼吸情况;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必要时,使用球囊通气;如果患者心跳停止,应迅速进行体外人工心脏按摩,并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给予急救药品。

  8、注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使医患建立协调配合的良好关系,以利于患者抢救治疗。

  9、当现场急救后确认病情趋向稳定时,应立即转入相关科室进行进一步的观察治疗。

  10、确保各种医疗急救设备及药品状态良好,随时投入使用。

放射科火灾应急预案 3

  一、根据国务院《放射同位素与射线装置防护条例》和卫计委《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加强放射防护安全,为规范和强化应对突发放射事故的应急处理处置能力,提高全院职工对放射事故应急防范的认识,最大限度地保障放射工作人员与公众的安全,维护正常和谐的放射诊疗,做到对放射事故早发现、速报告,快处理,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指定本预案。

  二、放射治疗事件应急处置机构和职责。

  (一)本单位成立放射事故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开展放射事件的应急处理救援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副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职责:

  1、定期非政府对放射治疗用药场所设备和人员展开放射治疗防水情况展开自查和监测,辨认出事故隐患及时呈报至院办并全面落实整改措施。

  2、发生人员受超剂量照射事故,就启动本预案。

  3、事故出现后立即非政府有关部门和人员展开放射治疗事故应急处置。

  4、负责向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告事故情况。

  5、负责管理放射治疗事故应急处置具体内容方案的`研究确认和非政府实行工作。

  6、放射事故中人员受照射时,腰通过个人剂量计或其它工具方法迅速估算受照人员的受照剂量。

  7、负责管理快速征用受照人员看病,非政府掌控区内人员的撤走工作,并及时掌控事故影响,避免事故的不断扩大扩散。

  三、放射事故应急救援应遵循的原则:

  (一)快速报告原则。

  (二)主动抢救原则。

  (三)生命第一原则。

  (四)科学施救,控制危险源,防止事故扩大的原则。

  (五)维护现场,搜集数据的原则。

  四、放射性事故应急处理程序:

  (一)事故出现后,当事人应当及时通告同工作场所的人员返回,并及时呈报卫生行政部门。

  (二)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召集专业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迅速制定事故处理方案。

  (三)事故处置必须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在存有经验的工作人员或防水人员的参予下展开,未获得防水检测人员的容许严禁步入事故区。

  (四)各种事故处理后,必须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讨论,分析事故发生原因,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凡严重或重大的事故,应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一、【过敏反应应急预案】

  (一)护理人员给患者应用药物前应询问患者是否有该药物过敏史,按要求做过敏试验,凡有过敏史者禁忌做该药物的过敏试验。

  (二)恰当实行药物过敏试验,过敏试验药液的酿制、皮内转化成剂量及试验结果推论都应当按建议恰当操作方式,过敏试验阳性者停止使用。

  (三)该药试验结果阳性患者或对该药有过敏史者,禁用此药。同时在该患者医嘱单、病历夹上注明过敏药物名称,在床头挂过敏试验阳性标志,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四)经药物过敏试验后凡拒绝接受该药化疗的患者,停止使用此药3天以上,pchome搞过敏试验,方可再次用药。

  (五)抗生素类药物应现用现配,特别是青霉素水溶液在室温下极易分解产生过敏物质,引起过敏反应,还可使药物效价降低,影响治疗效果。

  (六)严格执行收信制度,搞药物过敏试验前要提防过敏反应的出现,化疗盘内对备肾上腺素1两支。

  (七)药物过敏试验阴性,第一次注射后观察20~30min,注意观察巡视患者有无过敏反应,以防发生迟发过敏反应。

  二、【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

  (一)患者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使用引起过敏的药物,就地抢救,并迅速报告医生。

  (二)立即平卧,遵医嘱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小儿A510。例如症状不减轻,内要30min再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0.5ml,直到瓦解危险期,特别注意御寒。

  (三)改善缺氧症状,给予氧气吸入,呼吸抑制时应遵医嘱给予人工呼吸,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必要时配合施行气管切开。

  (四)快速创建静脉通路,补足血容量,必要时创建两条静脉通路。遵医嘱应用领域晶体液、降压药保持血压,应用领域氨茶碱中止支气管痉挛,给与体温兴奋剂,此外还可以给与抗组织胺及皮质激素类药物。

  (五)发生心脏骤停,立即进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心肺复苏的抢救措施。

  (六)观测与记录,紧密观测患者的意识、体温、脉搏、体温、血压、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患者未脱离危险前不必拖动。

  (七)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6h内及时、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三、【程序】

  (一)过敏反应防护程序:

  查问过敏史→搞过敏试验→阳性患者停止使用此药→该药标记、知会家属→阴性患者拒绝接受该药化疗→现用现配→严格执行收信制度→首次口服后观20~30min

  (二)过敏性休克急救程序:

  立即停止使用此药→平卧→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提升高热症状→补足血容量→中止支气管痊孪→出现心脏骤停行心肺衰退→紧密观测病情变化→知会家属→记录救治过程

放射科火灾应急预案 4

  一、目的:

  为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医院公共安全,增强全员消防安全意识,熟悉、掌握灭火、疏散程序,提高自防自救逃生能力,最大限度降低或减少火灾突发事故造成的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应急指挥体系:

  (一)消防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成: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现场指挥:

  (二)消防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职责:

  1、组长:

  负责消防应急处置的组织、协调、指挥;启动和终止应急预案。

  2、副组长:

  (1)负责组织、协调、消防应急预案的实施,配合总指挥对处置过程实施监督和控制,处理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

  (2)执行总指挥指令,掌控现场全过程,根据情况随时向总指挥报告。

  3、现场指挥:

  (1)依据总指挥的指令,调度各应急小组及楼层安全引导员,落实处置程序,报告处置过程和结果。

  (2)在消防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根据现场情况及时确定疏散范围、疏散路线、指挥部位置、集合地点等。

  (三)应急小组组成和职责

  1、通讯组:

  组长:xx

  组员:xx

  职责:负责对内、对外联系,保障通讯畅通,接收反馈信息,上传下达指令,在现场指挥的指令下协调人员调配。

  2、灭火组:

  组长:xx

  组员:xx

  职责:发生火灾或收到现场指挥指令后,携带对讲机,使用灭火器和消防水带对初期火灾实施灭火行动;对于火灾现场的.贵重物品或重要文件资料应予以转移或保护,搜救被困人员。

  3、救护组:

  组长:xx 成员:xx

  职责:收到现场指挥指令后,立即携带强光手电、担架、急救包等设备赶赴现场,对受伤人员展开救援,并与120急救中心保持联系,确保救援准时到位。若因火灾较大无法取得以上救援设备,可由采购办从应急物资内调拨。

  4、疏散组:

  组长:xx

  成员:xx及各科室安全疏散员

  职责:发生火灾或听到声光报警或接到疏散指令后,由疏散引导员、引导员负责指挥员工由紧急疏散通道有序撤离至集合地点。

  5、警戒组:

  组长:

  成员:

  职责:执行警戒任务,密切监控现场变化动态,及时反馈信息,必要时协助兄弟班组处置现场情况,特别注意,所有人员只能撤离火场,不能进入火场。

  三、报警与接警处置程序

  (一)报警方法:

  1、当发现安全事故(火灾)时,立即先期处理,扑救初期火灾,若火情较小能够控制,拨打院总值班电话(xx)和保卫科电话(xx)求救,说明事故的类别、物质、部门、位置、情况和报警人姓名、科室。

  2、若火情较大难以控制,利用附近的手动报警器报警。

  3、根据事故情况可拨打119火警电话向消防部门报警,准确报告起火单位、地址、燃烧对象、火势情况,并将报警人姓名、所用电话号码告诉消防队以便联系。

  (二)接警方法

  报警人员报警后本人或派人到通往我院的交通路口和街道巷口接应消防车。

  四、应急疏散组织程序

  发现火灾事故时在相对安全的情况下组织人员救援并紧急疏散患者。当接到消防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长(柳忠豪院长)下达的疏散命令,或者听到全院火警铃响,各楼层疏散组组长马上组织疏散。

  (一)组织疏散逃生时过程迅速有序,根据事故情况选择逃生路线,人员通过后关闭防火门。

  (二)根据起火位置组织人员疏散,优先疏散离起火点近的患者及家属,然后依次疏散全区病员,选择未受火灾影响的就近楼梯疏散。

  (三)火场逃生忌惊慌失措、乱喊乱叫、盲目乱跑、乱开门窗、贪恋钱财、随意跳楼、忌坐电梯。疏散时用湿毛巾、湿衣物捂住口鼻,弯腰避免浓烟。

  (四)部分患者因伤病不能自行疏散,医护人员可用被褥放在地上让病员躺卧在上进行疏散或可用担架进行疏散。

  五、火灾救援程序

  (一)保卫科值班人员通过监控中心看到火情后应立即赶到现场确认火势情况,并通知有关部门。

  (二)保卫科迅速组织灭火组赶赴现场进行灭火救援。

  (三)接到启动应急预案的通知或我院各楼层警铃响后,通讯组、灭火组、疏散组、救护组、警戒组迅速组织人员及设备展开相应救援、疏散等工作。

  (四)事故完全控制后,应封闭现场,等待事故原因调查。

【放射科火灾应急预案】相关文章:

火灾的应急预案05-16

火灾应急预案06-14

放射科应急预案04-04

火灾安全应急预案03-21

管道火灾应急预案03-26

酒店火灾的应急预案04-02

电气火灾应急预案04-02

火灾疏散应急预案04-12

酒店火灾应急预案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