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与《晋祠》相关选段阅读附答案

时间:2023-06-20 14:03:45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白杨礼赞》与《晋祠》相关选段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面三个文段,然后答题

《白杨礼赞》与《晋祠》相关选段阅读附答案

  【甲】①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②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③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④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⑤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⑥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⑦哪怕只有碗口哪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乙】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地发着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跟天上的灰气连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

  【丙】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有两棵老树:一棵是周柏,另一棵是唐槐。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皱裂,顶上□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那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盘屈,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还有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无不显出苍劲的风骨。以造型奇特见长的,有的□如老妪负水,有的□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去,一圈一圈,丝纹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晋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选自《晋祠》)

  1.(甲)段中最能体现白杨树精神特点的两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

  (丙)段中最能突出晋祠树的特点的两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

  2.(丙)段方框处应依次填入的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挑 偃 挺 拧

  B.横 偃 劲 扭

  C.挑 犹 劲 扭

  D.横 犹 挺 拧

  3.对(甲)段文字结构层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4.《白杨礼赞》运用________的表现手法,借白杨树来赞美抗日军民;(乙)段运用________的方法,生动地写出了烈日下柳树的“病态”;(丙)段在介绍左扭柏时,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它高而“扭”的特点。

  5.从看,(甲)段主要是描写与________相结合,(丙)段是描写与________相结合,而(乙)段则是比较单一的自然环境描写。

  6.对三段文字描写树的目的与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段是为了体现树的精神,(丙)段是为了突出树的形态特征。

  B.(甲)、(乙)两段是为了突出树的形态特征,(丙)段是为了体现树的精神。

  C.(甲)段突出树的形态,(丙)段体现树的精神,(乙)段突出“烈日”之酷

  D.(甲)段体现树的精神,(丙)段突出树的精神,(乙)段突出“烈日”之酷。

  参考答案:

  1.(甲)力争上游,不折不挠(丙)古老,苍劲,造型奇特  …………4.象征,拟人,打比方5.抒情说明 6.D

【《白杨礼赞》与《晋祠》相关选段阅读附答案】相关文章:

果戈理《钦差大臣》选段阅读训练附答案06-15

《司马祠》阅读答案06-20

西湖漫笔选段阅读练习及答案06-14

《秦腔》选段贾平凹阅读答案06-20

元日田家 阅读附答案06-15

《父子的母校》阅读附答案06-15

《致橡树》阅读附答案06-13

《战争》阅读理解附答案06-16

《醉眠》阅读附答案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