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阅读答案

时间:2024-03-20 08:45:45 衍祥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有关《父亲》的阅读答案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许多人都需要跟阅读答案打交道,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答题技巧。什么类型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关《父亲》的阅读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关《父亲》的阅读答案

  《父亲》的阅读答案 1

  父亲的爱

  ⑴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我妈。他只是每天上班下班,而妈则把我们做过的错事开列清单,然后由他来责骂我们。

  ⑵有次我偷了块糖果,他要我把它送回去,告诉卖糖的说是我偷的,说我愿意替他拆箱卸货作为赔偿。但妈妈却明白我只是个孩子。

  ⑶我在运动场打秋千跌断了腿,在前往医院途中一直抱着我的,是我妈。爹把汽车停在急症室门口,他们叫他驶开,说那空位置是留给紧急车辆停放的。爹听了便叫嚷道:“你以为这是什么车?旅游车?”

  ⑷在我的生日会上,爹总是显得有点不太相称。他只是忙于吹气球,布置餐桌,做杂务。把插着蜡烛的蛋糕推过来让我吹的是我妈。

  ⑸我翻阅照相册时,人们总是问:“你爸爸是什么样子的?”天晓得!他老是忙着替别人拍照,妈和我笑容可掬地一起拍的照片,多得不可胜数。

  ⑹我记得妈妈有一次叫他教我骑自行车。我叫他别放手,但他却说是应该放手的时候了。我摔到这后,妈跑过来扶我,爸却挥手要她走开。我当时生气极了,决心要给他点颜色看。于是我马上再爬上自行车,而且自己骑给他看,他只是微笑。

  ⑺我念大学时,所有的'家信都是妈写的。他除了寄予支票以外,还寄过一封短柬给我,说因为我没有在草坪上踢足球了,所以他的草坪长得很美。

  ⑻每次我打电话回家,他似乎都想跟我说话,但结果总是说:“我叫你妈来听。

  ⑼我结婚时,掉眼泪的是我妈。他只是大声擤了一下鼻子,便走出房间。

  ⑽我从小到大都听他说:“你到哪里去了?什么时候回家?汽车有没有汽油?不,不准去。”爹不知道怎样表达我。除非……

  ⑾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能察觉?

  小题1:用自己的话概括上文的中心。(3分)

  小题2:文章开头一句“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我妈。”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小题3:文章最后一段在表达内容上有什么作用(即要告诉读者什么?)(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通过种种事实,表现父亲对“我”的爱。

  小题2:起总领全文的作用。

  小题3:用疑问的方式总结全文,概括中心,意在告诉读者,父亲用种种不同的方式表达

  《父亲》的阅读答案 2

  (1)小群是个苦孩子,生下来就双目失明,母亲生小群时由于突发心脏病去世了。当小群懂事后便知道自己没有如别的孩子享受五彩缤纷世界的福气,但是,小群也非常热爱这个世界。因为小群有一个细心的父亲,父亲便是小群的眼睛。

  (2)很小的时候父亲让小群触摸柔软的凉凉的东西,说:“这是水,可以流动,长江、黄河和大海都是这样的水组成的,水多了便浩荡奔腾,可以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后来,小群真的由父亲和父亲的一位朋友带到海边玩,父亲竟然教会了小群游泳。

  (3)父亲是要在失明的儿子心灵中,重安一双明亮的眼睛。

  (4)难度最大的是向小群解说颜色。小群生下来就是一个黑暗世界,怎么让他理解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呢?比方给他解释红色:太阳就是红色的,它发光,能把黑夜变成白昼;它发热,在寒冷的冬天能把人晒暖和。

  (5)“我懂了”,小群说,“红色就是让人感到光亮和温暖!”

  (6)“不全对。”父亲细致地解析,“血也是红色的,但它不会发出什么光来,人血也是温热的,鱼血却是冷的,但鱼血也是红色的。红色并不总同光和热联系在一起。”

  (7)小群困惑了起来。

  (8)父亲再作耐心的解析:“发热发光的是太阳,而不是红色,只是太阳能发光发热,同时又是红色的。红色只不过是有视力的人看到的一种颜色。”

  (9)经过这样的循循善诱,小群逐渐有所领悟。

  (10)虽然父亲也这样反复地给小群讲解天空的蓝色,大地的黄色,作物的颜色等等。但小群却对光和热有点联系的红色情有独钟。

  (11)渐渐地,小群觉得世界不再陌生,反而美丽迷人,小群懂得了世界上有许多不用看便能感受的事情,可是有一次小群真生父亲的气了。

  (12)那次,小群让父亲买一个红色米老鼠书包,当父亲买回来小群背着上学的时候,一位阿姨很无意地对小群说:“小群这个绿书包可真漂亮!”小群回家便对父亲喊:“爸爸,我让您给我买红书包,您怎么给我买绿色的呢?您知道我看不见便骗我!”说着便哭了起来不。

  (13)父亲听了,半天没吱声,过了一会儿才为小群擦眼泪,说:“爸爸对不起你,小群……那天我买书包时说只剩下这个米老鼠书包,所以绿的我也买下了……小群,爸爸是爱你的。”小群感到了爸爸用他那慈爱的大手抚摸着自己的脸庞和头发,小群就在那一刻理解了爱。

  (14)时光就这样慢慢流过,小群读书的成绩越来越好,当小群学会按摩与心理咨询,能够自食其力的时候,父亲突发脑溢血去世了。父亲的匆匆离去让小群痛不欲生。小群想,今后谁还能做自己的眼睛呢?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15)然而,就在给父亲开追悼会的时候,小群听到了一句话,这句话犹如红太阳的光芒照亮了小群的一生。

  (16)一位叔叔在追悼父亲时说:“他从来没有放弃奋斗和追求,他对身边的人充满爱心,作为一位双目失明的人,他让我们每一个结识他的人都从他身上吸取了力量和勇气……”

  (17)就在这一刹那,父亲对生活、对自己的那份热爱和勇气仿佛一下子全贯注在了自己的身上“父亲呀,”他默默地祝祷,“。”

  1.阅读全文,找出文中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段落是 ;点明文章中心的句子是 ;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 。(3分)

  2.第(15)段画线的比喻句的含义是 。第(1)段中“父亲便是小群的眼睛。”中“眼睛”的具体含义。第(3)段中“父亲是要在失明的儿子的心灵中,重安一双明亮的.眼睛”中的“眼睛”的具体含义是 。(6分)

  3.对文中父亲错买书包这一情节,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父亲事先知道买的是绿书包,二、父亲事先不知道买的是绿书包。你同意哪种理解?请根据文章简要说明理由。(2分)

  4.联系全文,紧扣父亲心愿,补全小说结尾。(2分)

  5.对文章的分析与欣赏,正确的三项是( )(3分)

  A、 父亲骤然去世,使小群受到了难以承受的打击,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B、 (16)段的悼词中透露出“父亲”也是“一位失明的人”,从而大大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增强了文章的震撼力。

  C、 文章有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父亲为小群重安“眼睛”。

  D、 第②段写“小群真的由父亲和父亲的一位朋友带到海边去玩”,是为后文写父亲也是“一位双目失明的人”预设伏笔。

  E、 文章行文详略得当, “买书包” 、“开追悼会”是详写,其余都是略写。

  参考答案:

  1.阅读全文,找出文中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段落是(11)段;点明文章中心的句子是“就在这一刹那,父亲对生活、对自己的那份热爱和勇气仿佛一下子全贯注在了自己的身上”;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父亲”。(每空1分)

  2.第(15)段画线的比喻句的含义是父亲对生活、对他人的热爱,不懈地追求和奋斗的勇气,为小群指明了方向,鼓起了勇气。(2分,答出了“父亲的优良品质给小群带来了生活的勇气”也行,重在后半句);第(1)段中“父亲便是小群的眼睛”中“眼睛”的具体含义是父亲循循善诱地引导、帮助小群了解精彩的外部世界。(2分,注意答出父亲、小群和外部世界的关系);第(3)段中“父亲是要在失明的儿子的心灵中,重安一双明亮的眼睛”中的“眼睛”的具体含义是父亲要让小群既具有感受、了解世界的能力,又有热爱生活、自强不息的信念。

  3.第一种理解依据父亲的话“那天我买书包时说只剩下这个米老鼠书包,所以绿的我也买下了……”;第二种理解是因为这样竭力扶持儿子的父亲不可能用欺瞒的手段来应付孩子或因为父亲也是瞎子,买书包时他自己也受了售货员的欺瞒。

  4.原文的结尾是“我会长出一双明亮的眼睛的,就在我的心上。”(2分,只要结合父亲的心愿,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5.BCD(3分,每项1分。

  A项说小群有轻生的念头,不准确,父亲去世了,使小群痛不欲生,觉得生活没有了意义,但并不是说他就轻生想死。

  B项正确,这样更能表现父爱之深。

  C项正确,这里的“眼睛”应是感受、了解客观世界的能力和生活的勇气与信念。

  D项正确。

  E项不准确,小说详写的是“解说颜色”和“购买书包”两件事。)

  《父亲》的阅读答案 3

  阅读安宁的《这样的父亲》,完成18~21题。(20分)

  ①秋末冬初,寒意渐浓。办公室的门忽然无声地开了一条缝,却不见人。正诧异间,一个脏兮兮的蛇皮袋伸了进来。

  ②同事们不约而同地抬起头,过了两三秒钟,才看见蛇皮袋后面有一个和袋子一样脏的中年男人,两眼通红,一脸倦容,头发零乱。头上还黏着草屑,穿着一件皱巴巴褪了色的衣服,右手的袖子卷过手肘,左肩背着一个破破烂烂的包裹。他迟疑地从门缝中挤进来,似乎感到了大家目光中的厌恶,于是停住脚步,小心翼翼地问:“张老师……在吗?”

  ③“哪个张老师?”

  ④“就是我儿子的班主任呀。”

  ⑤“你儿子是哪个班级的?”

  ⑥他说了一个班级,并报出了他儿子的名字,同事中有几个人便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他们都是那个学生的任课老师,都惊讶于那样出色的孩子的父亲竟是这个样子!

  ⑦有人告诉这位父亲,他儿子的班主任出去了,让他先进屋等一会儿。男人小心地走了进来,他把两个包放在地上,人也“扑通”一声坐下去,直接坐在了地上!大家都愣住了,纷纷叫他起来,让他坐到椅子上,他却着急地连连摇手。

  ⑧大家不再坚特,转而询问他从哪里来,找儿子做什么。

  ⑨听到热心的询问,他的声音完然哽咽了。他说,两年前,他妻子因受惊吓得了间歇性精神病,家人稍一疏忽,她就离家走失了。两年来,四处求医问药,仍没有好转。前些日子,因忙农活疏于看护,妻子再次离家。他风餐露宿,不分日夜地已经寻找了近一个月。说到这里,男人长叹一声,窝在眼里的一汪泪终于滚落下来……看得出他是一个很有自尊的人。有人给他纸巾,他摇摇头,从衣袋里扯出一块皱巴巴的手帕,到门外去擦。

  ⑩同事小余默默地起身,倒了杯水递给他。小宁把自己刚买的两张热馅饼放到男人的袋子上。其他人都从座位上站起采,不知谁带的头,有人把一些纸币放到他的包袱上。

  ⑾男人有些不知所措,涨红着脸,慌忙摆着手:“不……不是的,我不是这意思,我是来看看孩子的。”他拿起小宁给的馅饼说:“老师给的这个,我要。”随即把那些纸币抓起来放到就近的桌上,说:“这个我真不要,那成啥啦!”

  ⑿张老师回来了,男人简略地把刚才的话又说了一遍,然后向老师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老师们纷纷夸他儿子,他听了,点着头,脸上的愁容散去不少。

  ⒀张老师出去叫他的`儿子,男人不安起来,东张西望,好像在找什么,只见他快步走到镜子前把自已从头到脚仔细地整理了一遍。做这些时,他似乎完全忘了身边的其他人。

  ⒁走廊里传来了脚步声,男人侧耳听了听,忽然现出了紧张的神色,他飞快地把自己掉在地上的“家当”塞到桌下,再次扯了扯衣服,然后,从怀里掏出一把零碎但叠得十分整齐的钞票,看得出,那是他给儿子准备好的生活费。

  ⒂门开了,张老师的身后走来一个个头高高、眉清目秀的小伙子,一进门就冲男人露出了两颗小虎牙,脆脆地喊了一声:“爸!”

  ⒃这时候,我发现,一直卑微拘谨的男人挺直了身子……

  ⒄他和儿子说话的声音,和所有过着平静幸福生活的父亲没什么两样。儿子沐浴在父亲话语的春风中,脸上泛着红晕,微笑着,不断地点着头,神色中没有一点因为有这样的父亲而生出的难堪和羞愧。如果说这之前这住父亲给人的感觉是一棵被人踏在脚下奄奄一息的草,那么此时的他,则变成了一座可让人依靠的顶天立地的大山!

  ⒅我的眼睛湿润了,惊叹于这种变化且深深为之感动。看着四周,同事们的脸上也写着同样的感动和敬重。我们惊叹这奇迹,更敬重这奇迹的创造者——父亲!我们也终于明白:这祥的父亲,应该有这样出色的儿子。

  18.阅读文章,请填写下面的表格。(4分)

  情节

  “我们”的感情变化

  中年男人刚出现在老师办公室

  ①

  中年男人对老师报出他儿子的名字

  ②

  ③

  同情

  中年男人见到了儿子

  ④

  19.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列两小题。(8分)

  (1)请结合文章谈谈最后一小节加点的“奇迹”的含义。(4分)

  (2)文题为“这样的父亲”,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是个怎样的父亲。(4分)

  20.赏析第⒄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4分)

  21.阅读下面的链接文字并回答问题。(4分)

  【链接】“应该把孩子们领开。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取把他们找回来。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我给了他10铜子的小费。(《我的叔叔于勒》)

  有人说“有怎样的父亲,就应该有怎样的儿子。”你同意吗?请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从不同的两个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

  18.①厌恶

  ②惊讶

  ③中年男人叙述家庭遭遇(或“中年男人叙述家庭不幸”或“中年男人叙述妻子走失的事”)

  ④敬重或感动(共4分,每空1分)

  19.(1)这样落魄猥琐的人却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儿子是一个奇迹;如此困难失败的人生经历却仍顽强自尊地面对生活是一个奇迹;一直卑微拘谨的男人挺直身子温柔而骄傲地和儿子交谈,这种变化是一个奇迹;这位平凡甚至卑微的父亲表现出来的伟大的人格和父爱是一个奇迹。(答出两点即可)

  (2)这是一个有责任感的父亲,从他对儿子的教育,寻找患病的妻子等情节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自尊、坚强的父亲,从他不要老师们的施舍,以最好的形象见儿子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以昂扬的精神面对儿子,对儿子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父亲。(每点两分,不结合文章情节得分减半)

  20.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父亲比作“奄奄一息的草”,形象地写出了生活的负担对父亲的重压,也写出了父亲的卑微和无助;把父亲比作“顶天立地的大山”,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的坚强和伟岸,父爱的深沉和厚重。(3分,若只答出“生动形象”,无具体分析,则只给1分。)

  21.两个角度各2分。本文:父亲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自尊、坚强感染儿子,用昂扬的精神面对儿子,确实“这样的父亲,应该有这样出色的儿子”。链接:虽然菲利普夫妇自私、虚伪、冷酷,但小诺瑟夫善良纯真。所以“怎样的父母”不一定有“怎样的子女”。

  《父亲》的阅读答案 4

  父亲决定去一趟深圳。

  父亲两个月前就想去深圳了。父亲很早就听说深圳是个美丽的城市,但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到深圳去走一走看一看,因为他觉得那个城市再好,也只能是别人的城市,他只要种好他的两亩地,他这一生就算是平稳了,也无憾了。

  然而命运就是捉弄人,父亲晚平静的生活被一个意外打破了,确切地说那是他人生里的一个大悲痛一一父亲的大儿子,我哥,他因病去世了。

  大哥是在深圳去世的。大哥最后没能看一眼含辛茹苦养育化的父亲,也没能看到情同手足的兄弟姐妹,就匆匆走了。这个噩耗从深圳传来,我们一家人都无法接受。父亲听了走回他的房间,沉默了整整一个晚上才出来。

  大哥去深圳打工已经十多了。每大哥都要回来一趟,看看老父亲,每次大哥回来,都带上大包小包的东西,说是给父亲补补身子。父亲对那些东硬没有兴趣,每次都告诉大哥,下次回来,不要再带那些东西了,只要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顿饭,他就高兴。但大哥每次回来,还是少不了孝敬父亲的礼物。

  大哥今春节回来的时候,还是带回很多的东西,有健身的酒,有补体的人参,有暖和的衣服。父亲也没有多看,他盯着大哥看了一会,说:工作不要那么拼命,干不下去就回来,家里还有两亩薄田呢。从父亲的话里,我发现大哥比去消瘦了,估计在那里干得太累了吧。大哥只是笑笑,说:没事儿。

  想不到半之后,大哥就走了。

  大哥是被癌症夺去生命的。大哥是一名普通的工人,对于大哥的不幸,有人说大哥不是死于癌症,而是死于职业病,甚至有人说是死于安全事故。对于这样的猜测,我也产生了怀疑,怀疑大哥的死是不是真的跟他的工作有关。后来了解到的事情,使我的怀疑更加加深了。

  听说大哥在住院期间,他所在的公司给了他一笔医疗费,公司又发动员工捐款。可再多的钱也无法挽回大哥的生命了,大哥住进医院没多久就不治了——原因是大哥的病发现的时候已经是到了晚期的后期了。那时候父亲是想亲自到深圳去处理大哥的后事的,但考虑到父亲内心的悲痛和他的身体状况,在我们的一再阻止下,父亲才没有去深圳。两个月后,父亲决定要南下了。任我们一再劝说,父亲就是一个死理,非要到深圳去不可。父亲说,不那样他的一生都会不平静的。我们无法说服父亲,也不知道父亲去那里到底为了什么。我和父亲登上了南下的客车。父亲也看似平静,但我的心里却是波涛滚滚。面对失去儿子的城市,面对太多猜不透的死因,刚强的父亲会做出些什么呢?我无法预测。一如我所预料的,在大哥工作的那间公司,我们没有顺利地见到经理。直到第二天的下午,我们才见着经理。经理对两个月前他公司失去的.那名员工还隐隐有些印象。经理安慰了父亲一番,然后就把他的秘书叫了来。经理让他的秘书到财务那里支两千块钱给我父亲。父亲听了,站了起来,摆了摆他那双有点干枯的手,说:经理,我来深圳不是向你要钱的。经理看着我父亲,一时不知说什么。这时,父亲从贴身的衣袋里掏出了一个红色塑料袋子,慢慢地解开。那是一沓崭新的票子。看着父亲的举动,我惊呆了。经理也愣愣地看着我的父亲。父亲上前几步,把那沓票子递给经理:这是你们工人给我孩子治病捐的款子,现在用不着了,请你转给他们,并转达一个父亲对他们深深的谢意。父亲说完,向经理深深地鞠了一个躬。看著父亲深深弯下的脊梁,我的心一颤,眼里饱含着泪水。

  我们走吧。父亲拉着我的手,说。从他那平静的声音里,我知道,现在的父亲心里一定是很平稳的,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19.“父亲说,不那样他的一生都会不平静的”,怎样理解这句话?(4分)

  20.父亲是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21.小说用不少的笔墨写大哥的有关情况,有何用意?(4分)

  22.这篇小说在布局谋篇上有独到之处,请作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9.(1)不能亏欠别人(或对别人的帮助表示感谢)

  (2)这是父亲做人的原则,表现父亲善良质朴的品行。

  注:一个要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20.小说塑造了一个通情理、本分、善良、朴实的父亲形象.他关心子女,期盼合家团圆,活出自己做人的原则,懂得感恩。注:意思对即可。共4分

  21.第一,烘托(衬托)父亲:

  ①大哥是个孝子,说明父亲给他的良好影响;他的去世对父亲是个沉重的打击。

  ②大哥的死还有疑问,父亲有理由前往深圳了解真相。

  ③表现父亲对子女的关爱。

  ④表现出父亲的质朴和崇高的品质。第二,充分铺垫,使情节的发展更符合生活逻辑,使结尾父亲还钱的举动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注:意思对即可,两个方面各2分,满分共4分;第一方面,四个要点,每个要点1分,答对两个要点即可给满分2分。

  22.(1)悬念迭出,使人以为父亲去深圳是质疑儿子死因,找人要钱,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扣人心弦。

  (2)结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小说直到最后,才明白父亲去深圳的动机,引入深思使父亲的形象更丰满高大,深化了主题。注;要点2分,举例分析1分;每条3分,共6分。考生从表现手法答,如对比、插叙、侧面描写等方面,不给分。

【《父亲》的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父亲 阅读答案03-01

父亲的味道阅读答案11-12

《父亲的歌》阅读答案06-14

《父亲的船》阅读答案12-25

《奶奶与父亲》阅读答案06-21

父亲的期望阅读答案01-07

《柔软的父亲》阅读答案01-07

我和父亲阅读答案10-16

【经典】我和父亲阅读答案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