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学阅读答案与翻译

时间:2023-11-06 18:02:49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治学阅读答案与翻译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我们经常跟阅读答案打交道,阅读答案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或某一知识点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我们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一般好的阅读答案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治学阅读答案与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治学阅读答案与翻译

治学阅读答案与翻译1

  治学

  徐斡(东汉)

  ①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哉?学也。

  ②学也者,所以疏神达思,怡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民之初载,其朦未知。譬如宝在于玄室①有所求而不见,白日照焉,则群物斯辩矣。学者,心之白日也。

  ③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有懿德,故可以经人伦;为美观,故可以供神明。

  ④夫听黄钟之声,然后知击缶之细;视衮龙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涉庠序之教,然后知不学之困。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顾所由来,则杳然其选,以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

  ⑤倚立而思远,不如速行之必至也;矫首而徇飞,不如修翼之必获也;孤居而愿智,不如务学之必达也。故君子心不苟愿,必以求学;身不苟动,必以从师;言不苟出,必以博闻。

  ⑥君子之于学也,其不懈,犹上天之动,犹日月之行,终身亹亹②,没而后已。故虽有其才而无其志,亦不能兴其功也。志者学之师也才者学之徒也学者不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是以为之者亿兆而成之者无几故君子必立其志。《易》曰:“君子以自强不息。”

  ⑦凡学者,大义为先,物名为后,大义举而物名从之。然鄙儒之博学也,务于物名,详于器械,矜于诂训,摘其章句,而不能统其大义之所极,以获先王之心,此无异乎女史诵诗,内竖传令也。故使学者劳思虑而不知道,费日月而无成功,故君子必择师焉。

  (注)①玄室:暗室。②亹亹:勤勉不倦的样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教备而人道毕矣毕:具备

  B.然后知被褐之陋陋:粗陋

  C.终身亹亹,没而后已已:停止

  D.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赡:供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譬如宝在于玄室乃设九宾礼于庭

  B.而不闲舆,则不为良骏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C.志者,学之师也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D.故君子必择师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刚出生是蒙昧无知的,犹如珍宝放在暗室里,想寻找却看不见,太阳的光辉照进去,各种东西就一目了然,而学习就是这太阳。

  B.只有接受过学校的教育,然后才知道不学习的困惑,所以学习这件事,就好像是登山一样,越走越高,也就好像是睡眠,越久越充足。

  C.作者认为,学习是君子能够成德立行的原因,他们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就好像是天空的运转,好像是日月的运行,终身勤勉不倦。

  D.学习上要以博大要旨为首务,不能斤斤计较于训诂名物,寻章摘句,但如果是老师选得好,即使致力于训诂名物,也会有很大的成就。

  (4)请为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

  志者学之帅也才者学之徒也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是以为之者亿兆而成之者无几故君子必立其志

  答

  (1)D.这句话的意思是“求学的人不担心自己的才学不充足”,在这里“赡”应该解释为“丰富,充足”。

  (2)A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譬如宝在于玄室”意思是就好像珍宝放在暗室里;“乃设九宾礼于廷”意思是于是用九宾礼在正殿上接待了(蔺相如)。“于”都是介词,解释为“在”。两者意义用法都相同。

  B.“而不闲舆,则不为良骏”意思是但如果不能熟练地拉车也不能算作好马。“则”,连词,就;“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意思是对于自身来说,却以老师为耻。“则”,连词,却。两者用法相同,意义不同。

  C.“志者,学之师也”意思是志向是学习的老师。“者”,助词,与“也”构成判断句;“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意思是同伴当中有一人是吹洞箫的,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和。“者”,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两者意义和用法都不同。

  D.“故君子必择师焉”意思是因此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选择老师啊。“焉”,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啊”;“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意思是堆积土石成为山丘,风雨就在山中兴起。“焉”,兼词,解释为“在那里”。两者意义和用法都不同。

  故选A。

  (3)D.“但如果是老师选得好,即使致力于训诂名物,也会有很大的成就”理解错误,根据原文“矜于诂训,摘其章句,而不能统其大义之所极,以获先王之心”可知,致力于诂训名物,只会徒而无功,没有成就。此项误解了原文的意思。

  (4)志者/学之师也/才者/学之徒也/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是以为之者亿兆/而成之者无几/故君子必立其志。

  参考译文:

  从前的君子,能够成就高尚的道德、建立卓越的品行,形体死亡而名不朽灭,是什么原因呢?那就是学习。

  学习是用来通明精神、畅达思想、和悦情绪、修养品性的手段,是圣人最为看重的事情。人刚出生的时候,蒙昧无知,就好像珍宝放在暗室里,想寻找却看不出,太阳的光辉一照进去,各种东西都一目了然。学习,就是心灵的太阳。

  学习就好像是修整装饰,器物不加修饰,就无法获得美丽的外观;人不学习,也就无法拥有美好的品德。具备美好的品德,才可以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做得美观好看,才可以供寄给神祇祖先。

  聆听了黄钟的声音,然后才知道叩击瓦罐所发出的声音是多么的细小;目睹了帝王礼服上的绣龙纹饰,然后才知道自己所穿的粗布短衣是多么的粗劣;接受过学校的教育,然后才知道不学习的困惑。所以学习这件事,就好像是登山,越走越高;就好像是睡眠,越久越充足;回顾学习活动的来由,就遥远渺茫了,但因为它难而懈怠,这就不仅认识错误,而且行为完全不对了。

  倚物伫立而想着到远方去,不如立即行走定能抵达,举仰着头而想追随鸟儿翱翔长空,不如自己修治翅膀定能实现;孤身独处而希望获取智慧,不如努力学习定能达到目的。所以,君子的`心灵不随便幻想,而是一定要努力学习,自身不轻举妄动,而是一定要追随老师;说话不信口开河,而一定要广泛听取。

  君子对于学习,其坚持不懈的精神,就好像是天空的运转,就好像是日月的运行,终身勤勉不倦,死而后已。因此,尽管有资质,而无志向,也不能够建立他的功业。志向是学习的导师,才气是学习的徒弟。治学的人不必担心才气不足,却要为志向不确立而担忧。因此,治学的人以亿兆数,而学成的人却没有多少,因而君子必定要立定志向。《周易》说:“君子需要坚韧不拔。”

  凡是求学的人,以明大义为先,以物名为后,大义取得后物名也会接踵而来。然而那些儒生广博地学习,致力于物名,在器械方面有详细的了解,遵循训诂,摘录其中的章句,而不能在大义方面有所成就,被先王重用,这和女史诵诗没有什么差别,是宦官传达命令啊。因此使学者空费心思和精力却不懂道义,花费时间而没有成就,因此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选择老师啊。

  相关阅读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注]。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

  文言文《孔子见齐景公》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

  驼瓮俱失昔有一人,先①瓮②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③。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即用其语,以刀斩头。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

  狱中上母书【明】夏完淳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奈天不

  文言文《蹇材望伪态》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原文】蹇材望,蜀人,为湖州倅。北兵之将至也,蹇毅然自誓必死,乃作大锡牌,镌其上曰:大宋忠臣蹇材望。且以银二笏

治学阅读答案与翻译2

  治学

  (东汉)徐斡

  ①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哉?学也。

  ②学也者,所以疏神达思,怡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民之初载,其蒙未知。譬如宝在于玄室①有所求而不见白日照焉则群物斯辩矣学者心之白日也。

  ③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有懿德,故可以经人伦;为美观,故可以供神明。

  ④夫听黄钟之声,然后知击缶之细;视衮龙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涉庠序之教,然后知不学之困。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顾所由来,则杳然其选,以基难而懈之,误且非矣。

  ⑤倚立而思远,不如速行之必至也;矫首而徇飞,不如修翼之必获也;孤居而愿智,不如务学之必达也。故君子心不苟愿,必以求学;身不苟动,必以从师;言不苟出,必以博闻。

  ⑥君子之于学也,其不懈,犹上天之动,犹日月之行,终身亹亹②,没而后已。故虽有其才而无其志,亦不能兴其功也。志者,学之帅也;才者,学之徒也。学者不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是以为之者亿兆,而成之者无几,故君子必立其志。

  【注】①玄室:暗室。②亹亹(wěiwěi):勤勉不倦的样子。

  1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之初载,其蒙未知载:开始

  B、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懿:美,好

  C、矫首而徇飞徇:顺从

  D、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赡:供给,供养

  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譬如宝在于玄室/有所求而不见白日/照焉则群物斯辩矣/学者/心之白日也。

  B、譬如宝在于玄室有所求/而不见白日照焉/则群物斯辩矣/学者心之/白日也。

  C、譬如宝在于玄室/有所求而不见/白日照焉/则群物斯瓣矣/学者/心之白日也。

  D、譬如宝在于玄室/有所求/而不见白日/照焉则群物斯辩矣/学者心之/白日也。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告诉人们学习是用来通明精神、畅达思想、和悦情绪、修养品性的手段。

  B、第④段用黄钟与缶、衮龙与被褐两组比较,阐明只有学了才知道“不学之困”的道理。

  C、第⑤段句式整齐和谐,节奏感强,富有气势,以形象的比喻论述了要从师学习的道理。

  D、第⑥段论述了志与才的关系,强调志的主导作用,得出一定要立志的结论。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顾所由来,则杳然其远,以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

  答

  13、D14、B15、C

  16、回顾学习活动的来由,就遥远渺茫了,但因为它难而懈怠,这就不仅认识错误,而且行为完全不对了

  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理解B。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平时注意积累文言实词的意思,注重和现代汉语的比较,然后审清题干,逐项对比。。D项“赡”应是“充裕,足够”的意思,理解文言实词应结合其语境考虑。故选D项。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叙事内容的变化等。本题中,“而”句中停顿,前应断开,排除AC;“焉”与“则”中间应断开,排除AD。故选B项。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C项“论述了要从师学习的道理”错误,应为“治学要付诸行动”,故选C项。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顾,回顾;杳然;渺茫的样子;以,因为;懈,懈怠;非,不对。

  翻译

  从前的君子,能够成就高尚的道德、建立卓越的品行,形体死亡而名不朽灭,是什么原因呢?那就是学习。

  学习是用来通明精神、畅达思想、和悦情绪、修养品性的手段,是圣人最为看重的事情。人刚出生的时候,蒙昧无知,就好像珍宝放在暗室里,想寻找却看不出,太阳的光辉一照进去,各种东西都一目了然。学习,就是心灵的太阳。所以,从前的帝王都专门设立教官负责对公卿大夫子弟的`教育,教给他们六种品德,教给他们六种善行,教给他们六种才能。这三种教育齐备了,人类社会的道德规范也就完备了。

  学习就好像是修整装饰,器物不加修饰,就无法获得美丽的外观;人不学习,也就无法拥有美好的品德。具备美好的品德,才可以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做得美观好看,才可以供寄给神祇祖先。

  聆听了黄钟的声音,然后才知道叩击瓦罐所发出的声音是多么的细小;目睹了帝王礼服上的绣龙纹饰,然后才知道自己所穿的粗布短衣是多么的粗劣;接受过学校的教育,然后才知道不学习的困惑。所以学习这件事,就好像是登山,越走越高;就好像是睡眠,越久越充足;回顾学习活动的来由,就遥远渺茫了,但因为它难而懈怠,这就不仅认识错误,而且行为完全不对了。

  倚物伫立而想着到远方去,不如立即行走定能抵达,举仰着头而想追随鸟儿翱翔长空,不如自己修治翅膀定能实现,孤身独处而希望获取智慧,不如努力学习定能达到目的。所以,君子的心灵不随便幻想,而是一定要努力学习,自身不轻举妄动,而是一定要追随老师;说话不信口开河,而一定要广泛听取。

  君子对于学习,其坚持不懈的精神,就好像是天空的运转,就好像是日月的运行,终身勤勉不倦,死而后已。因此,尽管有资质,而无志向,也不能够建立他的功业。志向是学习的主要,资质是学习的次要。求学的人不担心才学不富足,而怕志向没有确立。所以,自古至今致力学习的人成千上万,不计其数,而有所成就的人却寥寥无几。因此,君子一定要确立他的志向。

【治学阅读答案与翻译】相关文章:

《社鼠》阅读答案及翻译06-15

《齐宣王好射》阅读答案及翻译06-16

《庄周家贫》阅读答案及翻译06-15

杜甫《登高》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06-20

《上邪》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06-21

韩愈《晚春》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06-13

苏轼《东坡》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06-13

《右溪记》阅读答案及翻译06-15

《朱买臣》阅读答案及翻译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