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阅读答案

时间:2023-11-08 14:36:50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塞下曲阅读答案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都要用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与拟订的、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一份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称之为好阅读答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塞下曲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塞下曲阅读答案

塞下曲阅读答案1

  六首(其一)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①。

  【注】

  ①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

  阅读练习及答案

  (1)诗的一、二两联表现了生活 单调、清冷 的特点。(1分)

  (2)“宵眠抱玉鞍”一句中,用“抱”而不用“枕”的妙处是:(2分)

  答:①“抱”字是拥抱,怀抱的意思②生动地写出了将士们无心睡眠怀抱马鞍随时应战的景象;

  ③表现了将士们心寄战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也能表现将士们生活的艰苦。

  ④而用“枕”则不能达到这个效果。

  (3)全诗的主题是什么?诗中运用了什么手法突出这一主题?(3分)

  答:① a戍边将士渴望建功立业,b边塞生活的艰苦c对家乡、亲人的② 化用典故,虚实结合,衬托,举一反三。

  4、诗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戍边战士的赞扬和战士杀敌报国的决心。

  5、简要评析一下本诗的表现手法?

  答:手法是反衬和用典。用典,就是指用“折柳”一典。所谓反衬,在本诗中有两处:

  ①用环境的荒凉来反衬战士的杀敌报国的英勇精神。

  ②用战士的之情来反衬战士的戍边为国的情操

  6.本诗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生活?戍边战士具有怎样的精神面貌?

  答:本诗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了戍边战士紧张的战斗生活,表现了他们积极奋发、昂扬向上的爱国激情。

  7、 写出这首诗中工整对仗的两句话并揭示其含义: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这两句极写了军旅生活的紧张。

  8、“折柳”在诗中有哪两重含义?

  答:一是反映出乐曲的'名称,二是联想到折柳送别的习俗,让人不由得产生思亲思乡之情。

  9、诗的开头写五月“寒”,结尾则写“斩楼兰”,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答:开头写“寒”点明了边塞的苍凉与苦寒,而结尾写“斩楼兰”,与开头形成鲜明对照,更突出了边塞将士建功立业的爱国激情。

  二 :

  (1)的《》中用“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表现边塞寒冷之早,李白的《塞下曲六首》(其一)中同样描写边塞寒冷的句子是: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2) 诗中“杨柳”的含义如何理解?

  [答]“折柳”,语意双关,从字面上看是讲将士们长年驻守在祁连山上,根本见不到内地那种常见的杨柳的景致;更深层的含意是表达人们对家乡的思念。

  (3) 体会“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中“晓”、“宵”所表达的意象。

  [答]一“晓”一“宵”,就龙点睛地把战士们夜以继日、无怨无悔地驻守边关、英勇杀敌的可贵精神和高尚境界全盘托出,令人赞叹。

  三:

  (1)诗中塑造了怎样一个形象?(5分)

  (2)简要评析一下本诗的表现手法?(6分)

  (3)请任选一联或一个角度,谈谈本诗表达技巧上的妙处。

  参考答案

  (1)这首诗塑造了不畏艰苦,为国杀敌的边关将士形象,表达了对边关将士的赞美,抒写了诗人想像边关将士那样报效祖国,建功立业之情。

  (2)手法是反衬和用典。用典,就是指用"折柳"一典。所谓反衬,在本诗中有两处:用环境的荒凉来反衬战士的杀敌报国的英勇精神;用战士的思乡之情来反衬战士的戍边为国的情操。

  (3)首联写五月的天山仍白雪皑皑,全没有内地五月的春花春草,天气仍十分寒冷。这里的景物描写,既向读者展示了苍凉的画面美,又是对戍边将士英勇精神的反衬。

  颔联用典,也使用了反衬手法。“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然引入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亲人遥遥不能相见;就是在 这样的情况下,将士积极参战,英勇杀敌。诗人用战士的思乡之情来反衬出战士戍边为国的情操。(要切合原诗,有观点、有分析。)

  【译文】

  五月的祁连山仍有积雪,看不见鲜花开放只有刺骨的严寒。笛子吹着折杨柳的曲调,又何处寻觅杨柳青青的。白天随金鼓之声作战,晚上靠着马鞍入眠,只愿挥起腰下的宝剑,过关斩将,打败敌人。

  赏析:

  李白所作共六首,此为其第一首。作者天才豪纵,作为律诗亦逸气凌云,独辟一境。像这首诗,几乎完全突破律诗通常以联为单位作起承转合的常式,大致讲来,前四句起,五六句为承,末二句作转合,直是别开生面。

  起从“天山雪”开始,点明“塞下”,极写边地苦寒。“五月”在内地属盛暑,而祁连山尚有“雪”。但这里的雪不是飞雪,而是积雪。虽然没有满空飘舞的雪花(“无花”),却只觉寒气逼人。仲夏五月“无花”尚且如此,其余三时(尤其冬季)寒如之何就可以想见了。所以,这两句是举轻而见重,举隅而反三,语淡意浑。同时,“无花”二字双关不见花开之意,这层意思紧启三句“笛中闻折柳”。“折柳”即《折杨柳》曲的省称。这句表面看是写边地闻笛,实话外有音,意谓眼前无柳可折,“折柳”之事只能于“笛中闻”。花明柳暗乃春色的表征,“无花”兼无柳,也就是“春色未曾看”了。这四句意脉贯通,“一气直下,不就羁缚”(沈德潜《说诗晬语》),措语天然,结意深婉,不拘格律,如古诗之开篇,前人未具此格。

  五六句紧承前意,极写军旅生活的紧张。古代行军鸣金(錞、镯之类),以整齐步伐,节止进退。写出“金鼓”,则烘托出紧张气氛,军纪严肃可知。只言“晓战”,则整日之行军、战斗俱在不言之中。晚上只能抱着马鞍打盹儿,更见军中生活之紧张。本来,宵眠枕玉鞍也许更合军中习惯,不言“枕”而言“抱”,一字之易,紧张状态尤为突出,似乎一当报警,“抱鞍”者便能翻身上马,奋勇出击。起四句写“五月”以概四时;此二句则只就一“晓”一“宵”写来,并不铺叙全日生活,概括性亦强。全篇只此二句作对仗,严整的形式适与严肃之内容配合,增强了表达效果。

  以上六句全写边塞生活之艰苦,若有怨思,末二句却急作转语,音情突变。这里用了西汉傅介子的故事。由于楼兰(西域国名)王贪财,屡遮杀前往西域的汉使,傅介子受霍光派遣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此诗末二句借此表达了边塞将士的爱国激情:“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愿”字与“直为”,语气砍截,慨当以慷,足以振起全篇。这是一诗点睛结穴之处。

  这结尾的雄快有力,与前六句的反面烘托之功是分不开的。没有那样一个艰苦的背景,则不足以显如此卓绝之精神。“总为末二语作前六句”(王夫之),此诗所以极苍凉而极雄壮,意境浑成。如开口便作豪语,转觉无力。这写法与“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二语有异曲同工之妙。此诗不但篇法独造,对仗亦不拘常格,“于律体中以飞动票姚之势,运旷远奇逸之思”(),自是五律别调佳作。

塞下曲阅读答案2

  塞下曲

  许浑①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征衣。

  凉州词

  王翰②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①许浑(?-约858)晚唐诗人

  ②王翰,生卒年不详,唐朝开元盛世时期诗人。

  1.清代学者马沅选编的《唐绝诗钞略》评《塞下曲》,说它“写得酸楚不可言”。结合全诗分析该诗的思想内容及表现手法。(5分)

  2.王翰与许浑同样写战争的悲剧,请结合王翰与许浑所处的时代分析表达情感的不同点。(6分)

  答案:

  1.许浑的《塞下曲》前两句仅用十个字描写了发生在桑乾河北的夜战。后两句诗人选择了一个战士的典型性的情节,即“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来突出牺牲战士的悲剧,表达对牺牲者和家属寄予深刻的同情,以及对制造这场战争的统治者的无声谴责。(2分)诗歌用白描手法,四句诗只叙事,无议论,却在典型事件中自然流露情感。平淡并不浅露,思想深刻,很耐人寻味。(2分)【一面是征人已经血洒疆场,一面是寄托着亲人深情厚意的寒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具有动人心魄的力量。(2分)】战士已喋血沙场,家人却捎来书信,寄出寒衣。人已死,衣何用?人已死,家人犹自深深惦记。这样的悲剧、这样的悲情令人心酸,令人同情。 (大意对即可)(1分)

  2.王诗虽然也写战争的残酷,但仍充满着乐观与豪迈,充盈着一股英雄气,而且这种豪迈气、旷达气及视死如归的英雄气,还是借战士的诙谑口吻表达出来的,这与盛唐强大的国势是分不开的。《凉州词》正是“盛唐之音”的代表。(3分)许浑身处晚唐,回纥、吐蕃经常侵扰边塞,唐朝征战频频,且经常战败,将士百姓都有浓重的厌战情绪。这种情绪反映在诗歌中,其悲情往往给人以一种异常酸楚与沉重的感觉,诗风因而也显得更加深沉悲凉。许浑的《塞下曲》之所以令人黯然销魂,正因为它表达了晚唐时代人们厌战的心声。(3分)

  附诗歌赏析:

  《塞下曲》许浑赏析

  《塞下曲》是以边塞风光和边塞战争为题材的新乐府辞。许浑的《塞下曲》是同题诗中最短小的一首。前两句仅用十个字描写了发生在桑乾河北的夜战。这次夜战的`结果,使得半数左右的战士再没有回来。在成千上万的牺牲者中,有一位战士,在他牺牲的次日早晨还有家信寄来,信中告诉他御寒的衣服已经寄出。这是一个在战争年代很普通、也很真实的悲剧。

  诗用纯客观的叙事,真实地反映现实。表面看来,作者对诗中的边塞战争既不歌颂,也未诅咒,但从他描写战争造成的惨重伤亡看,他是十分同情在战争中牺牲的战士,是不赞成这场战争的。由于许浑生活在中唐时代,唐帝国已日益走下坡路,边塞诗多染上了时代的感伤情绪。此诗基调是凄惋、哀伤的。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运用“以少总多”的手法来反映现实,诗人在成千上万的牺牲战士中,选择了一个战士的典型性的情节,即“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来突出牺牲战士的悲剧,使人对牺牲者和家属寄予深刻的同情,这实际上是对制造这场战争的统治者的无声谴责。

  诗纯用白描手法,四句诗纯是叙事,不发任何议论,而倾向性却从作者提炼出来的典型事件上,自然流露出来。艺术风格显得自然、平淡、质朴。但平淡并不浅露,思想深刻,很耐人寻味,又能平中见奇,善作苦语,奇警动人。“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令人不忍卒读,也不忍回味,悲剧的气氛很浓 ,犹自寄寒衣。

  《凉州词》王翰赏析

  唐人七绝多是乐府歌词,凉州词即其中之一。它是按凉州(今甘肃省河西、陇右一带)地方乐调歌唱的。《新唐书乐志》说:“天宝间乐调,皆以边地为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

  这首诗地方色彩极浓。从标题看,凉州属西北边地;从内容看,葡萄酒是当时西域特产,夜光杯是西域所进,琵琶更是西域所产。这些无一不与西北边塞风情相关。这首七绝正是一首优美的边塞诗。边塞诗,若以对战争的态度为标准。可划分为歌颂战争与暴露战争两类。本诗所写战争的性质和背景已无可考,但从诗人感情的脉搏来体会,这无疑是一首反战的诗歌。不过它不正面描写战争,却通过战前饮酒这件事来表达将士厌战的悲痛情绪,用笔十分隐蔽曲折。 首句设色艳丽,故意夸示饮宴之美:在晶莹透亮闪闪发光的杯子里斟满了葡萄美酒,战士们聚在一起准备痛饮了。写到这里,突然来一顿挫:“欲饮”而无奈“琵琶马上催”。这个上二下五的句式,妙在突然促成了文意的转折。

  马上的乐队弹起琵琶催人出发,这使得将士们心情大变,由热闹舒适的欢饮环境一下被逼到紧张激昂的战前气氛中。看来无法再饮酒了!可是,“醉卧沙场君莫笑”。第三句意又一转,告诉我们:这时虽然军令如山,却是催者自催,饮者自饮,而且下决定决心要“醉卧”。

  诗人似在代将士倾诉衷肠:管他呢,虽然出发在即,我们依然痛饮,不辞醉倒沙场,这种狂饮你们不会见笑吧?“君莫笑”三字,于顿挫之中一笔挑起,引出了全诗最悲痛、最决绝的一句,这就是结末的“古来征战几人回?”这个诘问句,夸张地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后果,道出了普遍性,深化了诗歌的主题。显然,这里所控诉的,已不止是将士们所面临的这一次征战,而是“古来”即有的一切由统治阶级为了自身利益而发动的驱使千千万万将士去送死的战争!全诗抒发的是反战的哀怨,所揭露的是自有战争以来生还者极少的悲惨事实,却出以豪迈旷达之笔,表现了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情绪,这就使人透过这种貌似豪放旷达的胸怀,更加看清了军人们心灵深处的忧伤与幻灭。《唐诗别裁集》说此诗“故作豪放之词,然悲感已极”。可谓深得作者用心。此诗的确流露了如当代论者所批判的消极情绪,但在那样的时代、那样的残酷环境中,战士和诗人们对于无休无止的边庭争战,一般也只能产生这种悲痛的情绪,我们对此就不必苛求了。

塞下曲阅读答案3

  (唐)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塞下曲

  (明)苏佑

  将军营外月轮高,猎猎西风吹战袍。

  觱篥③无声河汉转,露华霜气满弓刀。

  【注】①玉帛:指乌孙使者朝觐汉武帝时携带的礼品。

  ②乌孙:汉朝时活动在伊犁河谷一带的游牧民族。

  ③觱篥(bìlì):古代的一种管乐器,形似喇叭。

  (1)同为诗,这两首诗在内容和感情上有何不同?(4分)

  (2)第二首诗的前两句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说出一种并作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

  (1)常诗写了边塞无征战(和平、安宁、无战事)的景象,抒发了热爱和平、反对(或赞美化干戈为玉帛)之情;苏诗写了将士戍边的场景,表达了对戍边将士不畏艰苦,保家卫国(戍边卫国)的精神的赞扬。

  (2)示例一:动静结合。明月高悬,清辉洒边关,此为静。西风劲吹,战袍随风拂起,此为动。二相结合,再现边地旷远,戍边将士风餐露宿的情景。

  示例二:融情于景。塞外明月悬,突显塞外风光的壮阔 。寒夜西风吹,战袍猎猎作响,则是再现戍边将士的生活艰辛。更传达出诗人对戍边生活的复杂心态。既有钦佩赞叹之情,亦有同情慨叹之感。

  示例三:视听结合。月洒清辉遍军营,风吹战袍猎猎声。一视一听,形象再现边关特有的自然风光、军营情境。

  常诗赏析

  边塞诗大多以词情慷慨、奇丽的边塞风光、豪情报国的忠贞或深沉的乡愁为特点。常建的这《塞下曲四首》却独辟蹊径。这里选择其中的第一首诗进行赏析。

  这第一首诗既未渲染军威声势,也不慨叹时运,而是立足于民族和睦的高度,讴歌了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友好的主题。自古以来中央朝廷与西域诸族的关系,就阴晴不定,时有弛张。诗人却着力对团结友好的关系加以热情的赞颂,让明媚的春风驱散弥漫一时的滚滚狼烟,赋予边塞诗一种全新的意境。

  诗的头两句,是对西汉朝廷与乌孙民族友好交往的'生动概括。“玉帛”,指朝觐时携带的礼品。《左传·哀公七年》有“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之谓。执玉帛上朝,是一种臣服和归顺的表示。“望”字下得笔重情深,乌孙使臣朝罢西归,而频频回望帝京长安,眷恋不忍离去,暗示恩重义浃,相结很深。“不称王”表明乌孙归顺,边境安定。乌孙是生活在伊犁河谷一带的游牧民族,为西域诸国中的大邦。据《》记载,武帝以来朝廷待乌孙甚厚,双方往使不绝。武帝为了安抚西域,遏制匈奴,曾两次以宗女下嫁,订立和亲之盟。太初间(前104—前101),武帝立楚王刘戊的孙女刘解忧为公主,下嫁乌孙,生了四男二女,儿孙们相继立为国君,长女也嫁为龟兹王后。自此,乌孙与汉朝长期保持着和平友好的关系,传为千古佳话。诗人首先以诗笔来讴歌这段历史,虽只寥寥数语,却以少括多,用笔之妙,识见之精,难能可贵。

  一、二句平述史实,为全诗铺叙。三、四句顺势腾起,形成高潮。“天涯”上承“归去”,乌孙朝罢西归,马足车轮,邈焉万里,这辽阔无垠的空间,就隐隐从此二字中见出。“静”字下得尤为有力。玉门关外的茫茫大漠,曾经是烽烟不绝的兵家要塞,如今却充满和平宁静的气氛。这是把今日的和平与昔时的战乱作明暗交织的写法,于无字处寓有深意,是诗中之眼。诗的结句雄健入神,情绪尢为昂扬。诗人用彩笔绘出一幅辉煌卷:战争的阴霾消散净尽,日月的光华照彻寰宇。这种理想境界,体现了各族人民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崇高理想,是响彻入云的和平的颂歌。“兵气”,用语字新意炼。不但扣紧“销”字,直贯句末,且与“静处”切合,将上文缴足。环环相扣,沈德潜诩为“句亦吐光”,可谓当之无愧。

  常建的诗作,大多写于开元、天宝年间。他在这首诗里如此称颂和亲政策与弭兵理想,当是有感于唐玄宗晚年黩武政策而发的。

塞下曲阅读答案4

  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回答问题。

  塞下曲

  顾炎武

  赵信城边雪化尘,纥干山下雀呼春。

  即今三月莺花满,长作江南梦里人。

  1.诗的前两句,均为写景,写的又都不是眼前之景色,所以属于 。请结合全诗作具体分析。

  2.汪瑞在《明三十家诗选》中评价这首诗时说:“黍离麦秀之悲,渊深朴茂。”由此可见,这首诗表面上看是在写思妇只苦,实际上却别有所托。请结合全诗作简要的赏析。

  参考答案

  1.虚写。诗人不过就是用不在眼前的“赵信城”、“纥干山”已经是“雪化尘”、“雀呼春”,来写边塞已春归,更何况此刻江南春意早盎然。

  2.古语有“春女思,秋士悲”,丘迟在他的《与陈伯之书》中也写过:“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在这样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春闺之人自然更加盼望着戍边的丈夫归来了。诗的尾句写得似乎很平淡其实蕴涵着极度的`悲怆,不由得使人想到了唐代的陈陶的《陇西行》中名句:“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其实这还只是诗的表意。作为一个爱国志士的顾炎武是无时无刻不在希望故国复兴的,这恰如思妇怀念自己的丈夫一样,自然界的春天降临是未能为思妇带来一丝慰藉的,因为想起戍边的丈夫已然成了白骨,因为诗人怀恋的故国也早在思念之前实实在在地灭亡了,所以这“梦里人”就并非是所谓的梦中的心上人了,兼含着的是诗人魂牵梦萦的朱明王朝了。因此此诗寄寓着的是诗人的亡国之痛。

塞下曲阅读答案5

  塞下曲

  【作者】 盛唐 王昌龄 【体裁】 五言古诗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译文】

  深秋的黄昏,军士牵着马来到洮水畔,牵马入水,河水寒冷,令人瑟瑟发抖,塞外的秋风不但猛烈,而且寒冷,吹在脸上更是像刀割一样。

  暮色苍茫,广袤的沙漠望不到边,天边挂着一轮金黄的落日,临洮城远远地隐现在暮色中。

  这里曾经是长城之战大败吐蕃的地方,斗志高昂,意气风发是众人的说法。

  然而,临洮这一带沙漠地区,一年四季,黄尘弥漫,战死者的白骨,杂乱地弃在蓬蒿间,从古到今,都是如此。

  (1) 诗歌开头四句描写了什么内容?

  诗的前四句写塞外晚秋时节,平沙日落的荒凉景象。

  (2) 诗中的咸足分别是什么意思?咸是都的意思。足是充满的意思。

  (3) 这首诗歌采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主题?请作简要分析。

  此诗是通过描绘满目疮痍的荒凉景色来表达主题的。诗的前四句写塞外晚秋时节,平沙日落的荒凉景象;后四句写长城一带,历来是战场,白骨成丘,景象荒凉。全诗写得触目惊心,用眼前所见的凄凉景色表达了非战的思想感情。

  (4) 赏析诗歌第一联中的水和风字。

  水寒风似刀这句描绘的是河水的刺骨和秋风的寒冷如刀。水是寒冷刺骨的,而风刮在脸上犹如刀割一样,诗人通过取眼前所见的平常景色赋予细致的描述,表现了塞外那种冷到刺骨的感觉,也为下文粗目惊心的白骨和破旧的城墙做了铺垫。寒水和刀风虽冷,却冷不过眼前那种凄惨与荒凉。

  5.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诗人牵马饮水渡过了塞下大河,尽管是秋天,已是水寒刺骨寒风凛冽。

  B.虽已日近黄昏,但因为平沙莽莽无遮掩,所以昏暗中可以望见临洮城。

  C.诗人联想起昔日的烽火战事,仿佛感受到了当年戍边战士的豪情壮志。

  D.黄尘迷漫是边塞古今一贯的特点,但片片野草间仍能见到零乱的白骨。

  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

  A.开头两句写景,分别点明了诗人活动的地域和季节特点,也有明显的叙事意味。

  B.风似刀这一比喻,形象地刻画出秋风逼人的寒意,与平沙黄尘的环境协调一致。

  C.诗人追思历史之后,黄尘足今古一句使景物与情思紧密联系,衔接巧妙自然。

  D.作者通过秋水、平沙、黄尘、蓬蒿等意象,写出了凄清、忧伤的意境。

  6。诗歌颔联中黯黯见临洮的黯黯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黯黯即暗淡的意思,这里明指天气,(1分)描绘了平沙日落的荒凉景象,也暗指征人心情的黯淡凄凉,表达了厌战的情绪。(1分)

  7。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4分)

  答案:这首诗运用渲染、对比等表现手法,(1分)通过对塞外恶劣环境和昔日战争遗迹的描绘,渲染了凄冷、荒凉的气氛,表达诗人对塞外古战场凄凉的感受;通过昔日长城战高昂的士气与眼前白骨遍野的惨象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之情。这首诗着重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辛及战争的残酷,其中蕴含了诗人对穷兵黩武的抵触情绪。(3分)。(表现手法回答侧面描写亦可得分)

  【赏析】

  通过对塞外景物和昔日战争遗迹的描绘,着重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辛及战争的残酷,其中蕴含了诗人对黩武战争的反对情绪。开头从军士饮马渡河的所见所感,描绘了塞外枯旷苦寒景象。诗人把描写的时间选在深秋的.黄昏,这样更有利于表现所写的内容。写苦寒,只选择了水和风这两种最能表达环境特征的景物,笔墨简洁,又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首句的饮马者是军士,诗中的水指洮水,临洮城就在洮水畔。饮马须牵马入水,以感觉水寒,看似不经意,实则工于匠心。中原或中原以外南地区,秋风只使人感到凉爽,但塞外的秋风,却已然似刀,足见其风不但猛烈,而且寒冷,仅用十字,就把地域的特点形象地描绘出来。三四两句写远望临洮的景象,平沙是沙漠之地。临洮,古县名,因县城临洮水而得名,即今日甘肃东部的泯县,是长城的起点。这里常常发生战争。暮色苍茫,广袤的沙漠望不到边,天边挂着一轮金黄的落日。临洮城远远地隐现在暮色中。境界阔大,气势恢宏。

  白骨是战死者的尸骨。今古贯通两句,上下句都包括在内:不仅指从古到今,还包括一年四季,每月每天。意思是说,临洮这一带沙漠地区,一年四季,黄尘弥漫,战死者的白骨,杂乱地弃在蓬蒿间,从古到今,都是如此。这里所谓的白骨,包括开元二年这次长城战战死的战士及这以前战死的战士。

  接着,诗人不是直接从正面进行辩驳或加以评论,而是以这里的景物和战争遗迹来作回答。没有一个议论字眼,却将战争的残酷极其深刻地揭示出来。

  这里是议论,是说理,但这种议论、说理,却完全是以生动的形象来表现,因而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手法极其高妙。

  这首诗着重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辛及战争的残酷,其中蕴含了诗人对战争的反对情绪。

塞下曲阅读答案6

  塞下曲二首(其一)

  马戴①

  旌旗倒北风,霜霰逐南鸿。

  夜救龙城急,朝焚虏帐空。

  骨销金镞在,鬓改玉关中。

  却想羲轩②世,无人尚战功。

  [注]①马戴,晚唐时期著名诗人。②羲轩,伏羲氏和轩辕氏(黄帝)的并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抓住边塞景物特征,描写了自然环境的恶劣,渲染了凄切的气氛。

  B.唐末战事频繁,军队晚上救援了危急的龙城,早晨敌人又来烧毁军营。

  C.战争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苦难,一些战士阵亡,一些战士守边塞到老。

  D.这首诗思想深刻,但没有盛唐时期边塞诗的豪放高亢,显得悲壮深沉。

  2、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

  1、B “军队晚上救援了危急的'龙城,早晨敌人又来烧毁军营”错误,对颔联的解读有误。颔联运用了互文手法,应理解为战争一场接一场,救援危急的龙城,又攻打敌军营垒。

  2、尾联表达了诗人渴望人间太平、人们能过上没有战争的和平安宁生活的美好愿望。前面三联描写了边塞的战争,尾联用“却“转折到没有战争的太平社会——伏羲氏和轩辕氏时代,那是一个没人崇尚战功的时代,是诗人的理想社会,表达了诗人的愿望。

塞下曲阅读答案7

  阅读下面两首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塞下曲

  (唐)常建

  玉帛①朝回望帝乡,乌孙②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塞下曲

  (明)苏佑

  将军营外月轮高,猎猎西风吹战袍。

  觱篥③无声河汉转,露华霜气满弓刀。

  【注】①玉帛:指乌孙使者朝觐汉武帝时携带的礼品。②乌孙:汉朝时活动在伊犁河谷一带的游牧民族。③觱篥(bìlì):古代的.一种管乐器,形似喇叭。

  (1)同为边塞诗,这两首诗在内容和感情上有何不同?(4分)

  (2)第二首诗的前两句写景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说出一种并作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

  15. (7分)

  [4分。其中内容与情感各1分。两点4分。]

  示例三:视听结合。月洒清辉遍军营,风吹战袍猎猎声。一视一听,形象再现边关特有的自然风光、军营情境。

  [3分。特点1分,简析2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5分。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5分,多选不得分。]

塞下曲阅读答案8

  塞下曲

  (唐)李益

  蕃州①部落能结束②,

  朝暮驰猎黄河曲③。

  燕歌未断塞鸿飞,

  牧马群嘶边草绿。

  [作者简介]李益(748──827)字君虞,甘肃武威县人,大历进士。曾任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礼部尚书。其七绝为中唐诗人中一绝,音节神韵,不减王昌龄、李白。亲历塞上,写出不少边塞佳作,语言明净自然。每作一诗,教坊乐人竟相作为供奉歌词。

  [注释]①蕃州,泛指西北边地。②结束,戎装打扮。③黄河曲,黄河河套一带。

  [赏析]唐边塞诗不乏雄浑之作,然以表现征戍之苦和思乡之怨为多。即令是豪唱,也不免夹杂危苦之词或悲凉之情。而李益此诗,描写的是天高地阔、人欢马叫的壮丽图景,表现的是将士生活的满怀豪情。

  诗中的军中将士虽生活艰苦,“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但又被磨练得十分坚强骁勇。首句对将士们英姿飒爽的外形描写,示意读者将士之善战不言而喻。二句写军中驰猎,是一种常规的军事训练。健儿们乐此不疲,早晚操练,作好随时迎敌的.准备。此句赞美了健儿们慷慨激昂、为国献身的精神。前两句着重刻画人物,表现人物精神风貌,后两句则展示人物活动的辽阔背景。这是西北高原的壮丽景色:天高云淡,大雁群飞,歌声飘荡在广袤的原野上,马群在绿草地撒欢奔跑,是一片生气蓬勃的景象。三句写将士目送远去的飞雁,歌声中诚然有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但飞鸿望断而“燕歌未断“(燕歌,《燕歌行》的曲调),这开怀放歌中,未尝不包含对边地的热爱和自豪情怀。

  这种情怀在四句中表现明显。“牧马群嘶边草绿”,作为赞美西北边地景色的诗句,可与“风吹草低见牛羊”相媲美。“风吹草低”,写苍凉的高原秋色;“牧马群嘶”,写油然生意的高原之春。“绿”,写出了“离离原上草”由枯转荣的变化,暗示春天不知不觉又回到草原上。这与“春风又绿江南岸”一样,以“绿”字取胜。江南之春,由啼鸟唤来;塞北之春,由马群的欢嘶迎接。“边草绿”与“牧马群嘶”连文,意味悠长:似乎由于马嘶,边草才绿得更为可爱。诗中之壮美豪情着实感染人。

塞下曲阅读答案9

  塞下曲

  常 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注释]乌孙,西域少数民族,曾与汉和亲。

  (1)诗中“望”字耐人寻味,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3分)

  (2) 这首边塞诗的主题与众不同,别有新意。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

  (1)答:“望”写的是乌孙使臣朝罢西归,回头眺望京城的动作(1分),表达了使臣恋恋不舍的心情(1分),表现出各民族之间友好关系,情深义重(1分)。

  (2)多数边塞诗表现的主题是:报效祖国(或建功立业、怨战思乡、反映边塞征战之苦)。(2分)而此诗的主题是:讴歌民族和解(或热爱和平),(2分)因此显得与众不同。

  (1)“诗眼”是诗歌中最精练传神的字,这首诗歌的诗眼是“天涯静处无征战”中的“静”字,请结合全诗内容,说明作此判断的依据。(4分)

  (2)边塞诗大都以词情慷慨、景物恢奇、充满报国的忠贞或低徊的乡思为特点。这首诗独辟蹊径,赋予了边塞诗一种全新的意境。请你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因为本诗立足于民族和睦的高度,讴歌了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友好的主题。(1分)因此 在前两句生动概括了西汉朝廷与乌孙民族友好交往的史实后,第三句描绘玉门关外的茫茫大漠,曾经是积骸成阵的兵家要冲,如今却享有和平宁静的生活。这种把今 日的和平与昔时的战乱作明暗交织的深意,是通过“静”字传达出来的,因此说“静”是诗中之眼。(3分)

  (2)这首诗既未炫耀武力,也不嗟叹时运,而是立足于民族和睦的高度,讴歌了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友好的主题。中央朝廷与西域诸族的关系,历史上阴晴不定, 时有弛张。作者却拈出了美好的和平之页加以热情的赞颂,让明媚的春风吹散了弥漫一时的滚滚狼烟,赋予边塞诗一种全新的意境。(4分)(意思对即可)

  赏析:

  边塞诗大都以词情慷慨、景物恢奇、充满报国的忠贞或低徊的乡思为特点。常建的`这首《塞下曲》却独辟蹊径,弹出了不同寻常的异响。

  这首诗既未炫耀武力,也不嗟叹时运,而是立足于民族和睦的高度,讴歌了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友好的主题。中央朝廷与西域诸族的关系,历史上阴晴不定,时有弛张。作者却拈出了美好的一页加以热情的赞颂,让明媚的春风吹散弥漫一时的滚滚狼烟,赋予边塞诗一种全新的意境。

  另:

  (一)塞下曲

  许 浑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二)塞下曲(其一)

  常 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1)对这两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许诗上半首叙述一次惨重的边塞战争,下半首说一个士兵家人来信寄冬衣的事,非常简单,但两个场面紧密地安排在一起,产生了震撼人心的悲剧效果。

  B常诗的开头两句,是对西汉朝廷与乌孙民族友好交往的生动概括。“不称王”点明乌孙归顺,边境安定。

  C《塞下曲》是以边塞风光和边塞战争为题材的新乐府辞。这两首诗都描写了边塞战争造成的惨重伤亡。

  D这两首诗属于同题诗歌,常建在诗中赞颂了西汉朝廷与乌孙民族的和亲政策,而许浑则在诗中无声地谴责了制造战争的统治者。

  (2)这两首诗都表现了向往和平,反对战争的主题。请结合每首诗的三、四句加以分析。

  (3)这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各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1)C

  (2)许诗是通过一个士兵牺牲后,有家信寄来,告诉他寒衣已经寄出这一典型情节,表达了作者同情在战争中牺牲的战士,不赞成这场战争;而常诗通过描写一幅边疆人民过着和平宁静的生活,战争的阴霾消散净尽,日月的光华照彻寰宇的图景来表现的。

  (3)许浑的《塞下曲》纯用白描手法客观叙事,不发任何议论,让自己的感情自然流露出来,语言显得自然、平淡、质朴。常建的《塞下曲》在开头两句叙写史实铺垫,后两句描绘了一幅和平图景,语言字新意炼。

塞下曲阅读答案10

  塞下曲

  张祜

  二十逐嫖姚①,分兵远戍辽。

  雪迷经塞夜,冰壮渡河朝。

  促放雕难下②,生骑马未调③。

  小儒何足问,看取剑横腰。

  【注】①嫖姚:汉代霍去病曾为嫖姚校尉,这里指武官名。②难下:难以驯服。③马未调:马没有调理驯服。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边塞战士意气风发,他们年纪轻轻就已跟随着嫖姚将军,驻守在辽地。

  B.颈联描写战士英姿:他们飞快地放出难驯的雕,骑上还没有被驯服过的生马。

  C.尾联写儒生们深受戍边将士之感染,也腰间横挂宝剑,立志去边塞谋取功名。

  D.全诗以朴素自然的语言叙写守边战士生活,抒发对保卫家国的战士赞颂之情。

  15.本诗颔联和李贺《雁门太守行》颔联“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都是边塞诗之名句,请简要分析二者表现手法的不同。(6分)

  答

  1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的把握能力。《塞下曲》是唐代诗人张祜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铺陈的手法,叙写守边战士生活,用语激昂,气势如虹。A项,正确。开头“二十逐嫖姚,分兵远戍辽”两句,用二十岁远离父母随武将守边的事实,暗示了青年战士的远大胸怀。B项,正确。此联描写了那些保家卫国的青年战士打猎练武的英姿。C项,理解错误。在这一联中,诗人着力刻画了将士们誓死报国的'雄心壮志。大意为:那些寻章摘句的迂腐小儒何足挂齿,还是看看这些宝剑横腰誓死报国的英雄战士们吧。D项,正确。在这首《塞下曲》中,诗人热情地歌颂了不怕艰险保家卫国的青年战士们。从“逐嫖姚”到“远戍辽”,无不洋溢着英雄的阳刚之气,并在与书生的对比中表达了自己意欲立功边塞的愿望。

  15.【答案】

  ①本诗颔联以白描(叙述)手法描写战士们晚上整夜在大雪迷漫的原野巡逻,早上横渡坚冰封冻的河流的情景,给人以戍边生活客观真实的感觉。

  ②《雁门太守行》颔联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描写了战斗时号角震天的气势和激战之后血流满地的场面,渲染了悲壮惨烈的战地气氛。(表现手法、结合文本分析、表达效果各1分。意思对即可。)

塞下曲阅读答案11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的,完成第6-7题。(每小题2分,共4分)

  ①·其六

  [唐]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②。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③,烟尘飞至今。

  【注释】①塞下曲:这首诗是戎昱的组诗《塞下曲》中的第六首,其他五首都是五言六句的古诗,这一首是五言律诗。此题一作《塞下曲》,唐新乐府辞,属《横吹曲》。②骎骎(qīn):马走得很快的样子。③卢龙塞:古地名,三国魏称卢龙郡,在今河北迁安县西。

  6、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主要写边疆的环境:北方凛冽,白草凋敝,胡人的`战马跑得快。

  B、颔联着力刻边将的形象,表现了其夜间巡逻时赏月的愉悦心情。

  C、尾联是诗人从边将的形象中自然引发出的感叹,表达了对的厌恶。

  D、全诗表现了残酷战争给将士带来的苦难,寄寓了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7、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的环境描写意在渲染紧张的沙场气氛,欲扬先抑,笔势凌健。

  B、颔联月与心相对,为边将出场做铺垫,简练含蓄。

  C、首尾两联互相照应,使得中间两联的边将形象更为生动,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D、全诗遣词造句严整工稳,用字凝练、准确、形象。

  答案:

  6、B颔联写戍边老将凝望秋月,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人,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凄楚之情。

  7、A首联是在写实,这里的环境描写意在为边将的出场做足烘称和铺垫之功,最终表现的是战争带来的苦难,其中丝毫没有“扬”的意思。

塞下曲阅读答案1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塞下曲

  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①。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

  【注】①骎骎(qīnqīn):马跑得很快。②卢龙塞:古地名。

  1.请赏析首联“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的作用。 (5分)

  2.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请简要概括。(5分)

  参考答案

  1.内容:首联描写边塞的白草为北风所凋,战马奔驰,外族军队步步逼近,正在加紧寇边的景象,营造了衰败/肃杀、寒冷的.氛围,渲染了边塞紧张的战争气氛。②手法:借景抒情/以哀景写哀情,表达了将士戍守边关的压抑、苦痛。③结构:为边将出场作铺垫(能答出“引出下文”“以景起兴”也可) 。

  2.①塑造了一个久戍边塞/饱受环境恶劣之苦/厌恶战争的思乡的边将形象。②情感:表达了对边塞将士的同情,和对从古至今延绵不断的战争的厌倦。(答“寄寓了诗人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也可)。

塞下曲阅读答案13

  塞下曲六首(其三)

  李白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①。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②。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③。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④。

  (注)

  ①渭桥:位于唐代长安西北渭水上。

  ②辞汉月:指离开京城。天骄:指匈奴,这里指敌人。③星芒:指旌头星的光芒。星芒尽:指战争结束。海雾:沙漠上的雾气,指战争的气氛。④霍嫖姚:即霍去病,汉武帝时名将,曾做过嫖姚校尉。

  阅读题目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战马飞奔出渭桥,风驰电掣,既说明兵强马壮、军队士气旺盛,又渲染了军情急迫的紧张气氛。

  B.颔联直接描写战场厮杀的场景,“弯弓”与“插羽”形象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也照应了首联的内容。

  C.颈联描写“破天骄”后的景象,战争结束后,敌军营寨空无一人,可见敌军大败,侧面表现了将士们神勇无比。

  D.尾联是说军队凯旋后只有像霍嫖姚这样的大将才能被绘像于麒麟阁,“独有”二字略有讽刺当政者之意。

  15.谈谈作者如何表现将士们的.英雄形象和献身精神?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4.B项,分析不当。颔联并没有直接描写战场厮杀场景,在“弯弓”“插羽”之间就迅速结束了战争,照应了首联的内容——战役迅捷有力。

  15.①侧面描写。首联写奔驰的骏马、催马前进的鞭声,从侧面衬托将士们斗志昂扬、杀敌心切的形象特点。②细节描写(动作描写)。颔联通过弯弓搭箭的细节描写(动作描写),表现将士们的神勇无敌。③用典。尾联用霍去病建功立业的典故突出将士们报效国家的英雄主义气概和献身精神。

塞下曲阅读答案14

  塞下曲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①。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注】①临洮:甘肃地名,古长城的起点。

  长城战:指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十月吐蕃以精兵十万寇临洮,唐军先后大败吐蕃,前后杀获数万,获马羊二十万,“吐蕃死者枕藉,洮水为之不流”。

  1、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相比,本诗颔联描写的景物特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通过“大漠”“长河”两个意象,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2分)“平沙日末没,黯黯见临洮”远望临洮,描绘了暮色苍茫,沙漠广袤无边,平沙日落的.荒凉、冷落的景象。(3分)(意思答对即可)

  2、通过眼前白骨遍野的惨象与昔日长城战中“咸言意气高”的士气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之情。(3分)诗人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将战争的残酷极其深刻地揭示出来,表达了诗歌的主旨。(3分)(意思答对即可。)

塞下曲阅读答案15

  塞下曲(其二) 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4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鉴赏古典诗词的形象能力,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

  【答案和解析】答案:这首诗表现了戍边将士豪迈壮丽的军事生活,刻画了一位武艺高强、英勇杀敌的将军形象。(2分)将军夜行,误以石为虎,箭射入石的传奇故事,表现了将军勇武过人。诗一开始就渲染猛虎袭的紧张气氛,为将军误射作好铺垫,同时也写出了将军的高度警觉性;后两句箭没在石中的情景,以戏剧性的结果烘托出将军那非凡的臂力和高超的箭术,表达了作者对将军的赞美之情。(2分)

  解析:诗的前两句是对环境的描写,对人物形象起一个渲染的作用,后两句正面写将军的武艺高强。

  【思路点拨】鉴赏诗歌人物形象要注意四点: ①作品的情节对人物的刻画。②抓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③环境对人物的烘托作用。④诗中作者的评论。常见提问模式:对这首诗中的某某形象做简要分析,解题步骤:形象——特征——意义(情感)。

  (2) 湖上晚归 蒋士铨

  湿云鸦背重,野寺出新晴。 败叶存秋气,寒钟过雨声。

  半檐群鸟入,深树一灯明。 猎猎西风劲,湖心月乍生。

  “寒钟过雨声”哪个字最具有表现力?为什么?(3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

  【答案和解析】答案:“过”,动词,穿过(超过,盖过)。这句写远处野寺的钟声穿过秋雨而,仿佛带上了阵阵寒意。(1分)点明了钟声寒的原因,化无形为有形,生动形象,(1分)具体地传达出了诗人所感受到的秋意。(1分)(答“寒”字也可,寒冷的意思,作者在雨中听到钟声觉得一阵寒意,(1分)运用通感手法,化听觉为触觉,(1分)形象地表达出了诗人所感受到的秋天寒意。(1分))

  解析:3分。字义1分,手法1分,效果1分。先确定“寒”的意思,“寒”有“寒冷”的意思,这里又一次运用通感手法,将听觉(钟声)转化为肤觉 (寒),但妙在不是简单直接的使用,而是写远处野寺传来的阵阵钟声,仿佛经过秋雨的淋洗,也带上了阵阵寒意,与整个画面自然相贴。此联不只描摹了秋色与秋声, 而且传达出诗人所感受到的秋意。

  【思路点拨】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诗词鉴赏】

  《塞下曲》共六首一组,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等等军营生活。语多赞美之意。此为第二首,描写将军夜里巡逻时景况。

  首句写将军夜猎场所是幽暗的深林;当时天色已晚,一阵阵疾风刮来,草木为之纷披。这不但交代了具体的时间、地点,而且制造了一种气氛。右北平是多虎地区,深山密林是百兽之王的猛虎藏身之所,而虎又多在黄昏夜分出山,“林暗草惊风”,着一“惊”字,就不仅令人自然联想到其中有虎,呼之欲出,渲染出一片紧张异常的气氛,而且也暗示将军是何等警惕,为下文“引弓”作了铺垫。

  次句即续写射。但不言“射”而言“引弓”,这不仅是因为 要押韵的缘故,而且因为“引”是“发”的准备动作,这样写能启示读者从中想象、体味将军临险是何等镇定自若,从容不迫。在一“惊”之后,将军随即搭箭开弓,动作敏捷有力而不仓皇,既具气势,而形象也益鲜明。

  后二句写“没石饮羽”的奇迹,把时间推迟到翌日清晨,将军搜寻猎物,发现中箭者并非猛虎,而是蹲石,令人读之,始而惊异,既而嗟叹,原来箭杆尾部装置着白色羽毛的箭,竟“没在石棱中”,入石三分。这样写不仅更为曲折,有时间、场景变化,而且富于戏剧性。“石棱”为石的突起部分,箭头要钻入殊不可想象。神话般的夸张,为诗歌形象涂上一层浪漫色彩,读来特别尽情够味,只觉其妙,不以为非。

  这首边塞小诗,写一位将军猎虎的故事,取材于西汉只学家司马迁记载当时名将李广事迹的《李将军列传》。原文是:“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中(zhng)石没镞(箭头),视之,石也。”

  诗的前两句写事件的发生:深夜,山林里一片昏暗,突然狂风大作,草丛被乔得刷啦啦起伏抖动;蛙人起落处津津乐道恍恍惚惚有一头白虎扑来。恰好这时,将军正从林边驰马而过,他眼疾手快,拉满弓一箭射出… …

  后两句写事件的结果是:第二天清晨,将军记起昨晚林间的事,顺原路来到现场,他不禁大吃一惊:明亮的晨光中,分明看见被他射中的原来不是老虎,而是一座巨石。恐惧感默然蹲在那里,那枝白羽箭竟深深钻进石棱里去了!请注意箭射入的部位,不是石孔,不是石缝,也不是石面,而是窄细的尖突的石棱――这需要多大的`臂力,多高的武艺啊!

  有人要问,将军射老虎,干吗不当时就看结果,还要等第二天早晨?原来的故事并没说第二天才知道射中的是石头呀!这,就是诗人的艺术处理了。第一,这样可以表现将军的自信,从来是百发百中,这一次还怕它死不了跑掉吗?第二,可以增加形象的直观性,让人看得更清楚些,如果是当夜就看,固然也能发现是一场误会,但很难取得现在这样的画面一般的鲜明效果。

  诗,最注重含蓄,最讲究意在言外。看到诗中箭入石的描写,我们会油然联想:如果射中的真是老虎将会射成什么样子?如果在战场上射击敌军兵马呢?于是,一位武艺高强、英勇善战的将军形象,便盘马弯弓、巍然屹立在我们眼前了。

  《湖上晚归》这首诗写湖上晚归所见暮秋景致,题材本属熟见。然而由于作者体察入微而又独具手眼,不仅精择富于特征的意象构筑画面,而且炼字锻句,刻意为工, 真切地传达了他的感受, 铸塑出一种独特的美的意境。

  “湿云鸦背重,野寺出新晴”,轻吟首句,一股深秋凉意便袭面而来。虽然句中无一字写秋, 写晚, 却紧紧把握住暮秋黄昏绵雨暂歇的特定景色。“湿云”,既非雨中乌云,也非雨后淡云,而是仿佛被刚才的秋雨浸湿泡透,仍蓄积着浓厚雨意的阴云。归窠的群鸦则暗点诗题“晚归”。而一“重”字,不仅用通感手法将视觉传达为轻重觉,而且将前两景联接在一起,满天湿云好象堆压在群鸦背上,令人更感到雨意之沉浓。在这阴云鸦群组成的泼墨一般的背景上, 露出一角晴白。这一“出”字又颇妙, 似写原被雨帘遮住的野寺因乍晴而现 “出”, 又似写这新晴是因为野寺显现才显 “出”。晴以衬阴, 更渲染出湖岸周围阴沉、荒凉的氛围。

  颔联写归途所见与所闻,又选择两个有特征的景物。诗人不写枯叶、落叶,而写“败叶”,这是被秋雨秋风摧折的残枝败叶,所以更多地蓄存了秋的气息。“寒钟过雨声”一句尤见工力。这里又一次运用通感手法,将听觉(钟声)转化为肤觉 (寒),但妙在不是简单直接的使用,而是写远处野寺传来的阵阵钟声,仿佛经过秋雨的淋洗,也带上了阵阵寒意,与整个画面自然相贴。此联不只描摹了秋色与秋声, 而且传达出诗人所感受到的秋意。

  接着通过地点、时间的转移写出了“归”字。将近归处,看得见屋檐了。但只是“半檐”,另一半或许是被归飞的群鸟挡住了吧;更近归处,已可见树丛中那一星灯火,时间也更晚了。古人有所谓“移步换形”,这里却以景的 “换形”而暗写了人的 “移步”。

  尾句是归来后回望湖中,黄昏过去,夜幕降临,劲厉的西风中,一轮明月初升, 映在雨后湖心中。西风之“动”反衬出湖月之静。我们也仿佛看到诗人静静地伫立湖边, 凝望湖心秋月, 回味着归途秋景……

【塞下曲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宣纸阅读答案08-12

江边阅读答案08-10

桃园阅读答案08-18

《回家》阅读答案11-01

《淡竹》阅读答案11-01

遣兴阅读答案10-14

《琢磨》阅读答案10-12

冬至阅读答案10-31

《旗手》阅读答案11-01

《青花》阅读答案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