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用《闻泉》阅读练习及答案

时间:2024-01-12 11:16:48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李成用《闻泉》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成用《闻泉》阅读练习及答案1

  闻 泉

李成用《闻泉》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成用

  渐渐梦初惊,幽窗枕簟清。

  更无人共听,只有月空明。

  急响穿岩曲,低应过石平。

  欲将琴强写,不是自然声。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第一句点题,写诗人初闻泉声的状态,其中“梦初惊”写泉声将睡梦中的诗人惊醒后引起的心理反应,该句对其刻画得惟妙惟肖。

  B. 诗歌第二句用“窗”的“幽”和“枕簟的“清”描写居室的幽深安谧以及诗人卧具的洁净,以此营造出一种清幽、恬静的意境。

  C. 诗歌颔联用“无人”和“只有”对比,“无人“写没有人与诗人一起欣赏美景,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只有”表现出山间景色的美好。

  D. 尾联画龙点睛,诗人不愿意用琴声来比喻听到的泉水声,害怕这样会失去泉声的意味,表现了诗人崇尚自然的思想。

  2、有人评价这首诗”传‘闻’字之神“,是哪一联表达了“闻“字之神?请简要分析。

  答案:

  1、C;C项,“表现出诗人的孤独”表述错误,“无人”表现的应是夜深人静的状态。

  2、①闻泉,即听泉,诗歌的.颈联紧扣题目中的“闻”字来写景,传出了“闻”字之神。

  ②诗人运用想象的手法,听到泉水声音的急速,想象着泉水在岩石上曲折流淌的样子;听到泉水声音的低缓,想象着泉水在平坦的石头上流淌的景象。

  ③视听结合,用视觉描写听觉(通感),紧扣“闻”字描写水奔流于悬崖、低谷的景象,形象鲜明,意境优美,具体生动,绘声绘色。

李成用《闻泉》阅读练习及答案2

  (二)古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闻泉李成用渐渐梦初惊,幽窗枕簟清。更无人共听,只有月空明。急响穿岩曲,低应过石平。欲将琴强写,不是自然声。

  1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第一句点题,写诗人初闻泉声的状态,其中“梦初惊”写泉声将睡梦中的诗人惊醒后引起的心理反应,该句对其刻画得惟妙惟肖。

  B、诗歌第二句用“窗”的“幽”和“枕簟的“清”描写居室的幽深安谧以及诗人卧具的洁净,以此营造出一种清幽、恬静的意境。

  c、诗歌颔联用“无人”和“只有”对比,“无人“写没有人与诗人一起欣赏美景,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只有”表现出山间景色的美好。

  d、尾联画龙点睛,诗人不愿意用琴声来比喻听到的泉水声,害怕这样会失去泉声的意味,表现了诗人崇尚自然的思想。

  12、有人评价这首诗”传‘闻’字之神“,是哪一联表达了“闻“字之神?请简要分析。

  答案:

  (二)古诗歌

  11、c;c项,“表现出诗人的孤独”表述错误,“无人”表现的应是夜深人静的状态。

  12、①闻泉,即听泉,诗歌的颈联紧扣题目中的“闻”字来写景,传出了“闻”字之神。

  ②诗人运用想象的手法,听到泉水声音的急速,想象着泉水在岩石上曲折流淌的样子;听到泉水声音的'低缓,想象着泉水在平坦的石头上流淌的景象。

  ③视听结合,用视觉描写听觉(通感),紧扣“闻”字描写水奔流于悬崖、低谷的景象,形象鲜明,意境优美,具体生动,绘声绘色。

  【解答】回答本题,首先应注重分析题干中的“传‘闻’字之神”的意思,然后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闻”字写了哪些内容,考虑“闻”字对主旨的表达以及在诗的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最后分析概括即可。

【李成用《闻泉》阅读练习及答案】相关文章:

《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阅读练习及答案06-21

张说《送李问政河北简兵》阅读练习及答案06-20

成与功阅读答案11-30

《台阶》阅读练习及答案06-15

《春》阅读练习及答案11-03

《春风》阅读练习及答案01-11

刘禹锡《始闻秋风》阅读答案06-21

《境界 李国文》阅读答案06-20

李琬《旧书》阅读答案06-15

杜甫《堂成》阅读答案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