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翎阅读答案

时间:2024-01-19 12:43:11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鹅毛翎阅读答案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很多时候需要适量地做些阅读题,就有可能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那么问题来了,一份好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鹅毛翎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鹅毛翎阅读答案

  鹅毛翎

  高军

  他们五个人来到房东已经拾掇好的房间放下背包后,有的赶紧拿起扫帚打扫院子,有的挑起筲桶去井上担水。房东怎么阻止也不起作用,就不住地跺着脚说:“你说说,同志们刚到家,怎么就干起活儿来了?”

  他觉得很奇怪,怎么一进这家院门,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

  1941年,他在沂蒙山战斗过一段时间。三十年后的今天,随部队再回到这里拉练,他觉得,走到哪里都无比亲切。他还一直留心着,想找到当年的那家老房东。

  当时,日本鬼子“扫荡”频繁,那家房东所在的村名都没顾得上问清楚,他们就匆忙地转移了。多年来,他找不到一丁点儿联系方式。

  看到房山墙西面的夹道里乱糟糟的,木棒和杂物横七竖八躺着,一些筐头子胡乱堆放着,柴草垛、鸡窝都歪斜了,于是,他就上前去整理。

  “同志,这里都是陈旧多年的老物件了,多少有些忌讳,你千万别动着什么物儿啊。”房东大嫂看见了,一边说着,一边走过来摆摆手,让他进屋休息。

  “没事儿。”他笑笑,觉得哪里来的这么多忌讳啊,于是就继续收拾。

  大嫂看他还不打算停下来,赶紧端过一盆水来,用炊帚不停地洒着,嘴上说着:“那得先洒洒水。”

  他虽不太明白这样有什么用,但看大嫂这么认真,也只能等她洒完水后再干活儿了。突然,他发现地上有一根鹅毛翎支棱在那里,他一下子愣住了,继而目光直直地凝视起来,思绪一下子回到了三十年前。

  当年,他们在这里与日伪军周旋的时候,不知道什么原因,他的小腿上起了很多又疼又痒的红疮,给行军转移带来了极大不便。卫生员给他涂抹了药膏后,效果并不明显。有一天,战事稍稍轻松一些,他们在一个村子里停下来暂作休息。当他使劲儿挠痒的时候,被房东大娘看到了,大娘过来询问情况,并仔细看了看,说:“你等等,我去弄个土方试试。”不一会儿,大娘端着一小碗奶汁来到他面前,又去另一个房间拿来一根鹅毛翎,大娘让他把裤脚卷起来,用鹅毛翎蘸着碗中的奶汁在他的腿上慢慢涂着,这碗奶汁还温温的,涂上后慢慢产生出一种奇妙的凉爽的感觉,腿上那种钻心的痒慢慢变轻了。那两天,大娘每天为他涂抹四五次。第三天凌晨,日军又发动突袭。在他们转移前,大嫂专门给了他一根鹅毛翎和一小竹筒这种液体,让他继续涂抹。他觉得这种土方药很管用,就顺便问了一下是用什么配制的。大娘笑笑说:“我向儿媳妇要了点儿奶水,拌上点儿桐油……”他一下子惊住了,怪不得这几天那位大嫂看见他总有一种羞涩的神情呢。他心中一阵发热,眼圈就红了,对着大娘深深鞠了个躬。此时,枪炮声激烈起来,他们只得快速离开。在战争的空隙里,他又涂抹了两天,腿上的红疮就彻底消失了。

  想到这里,他眼眶一热,看到房东大嫂在不远处忙碌着,他赶紧抹去泪水,轻轻地拾起那根鹅毛翎。

  他们住下的第二天,紧张的拉练就开始了。下午回来的时候,他觉得眼睛有些不舒服,就不断用手去擦。大嫂见了,关切地问:“你这是怎么了?我看看是不是动着物儿了啊?”

  再次听到“动着物儿”这个说法,他忍不住问道:“什么叫‘动着物儿’了?”

  大嫂一边扒着他的眼皮观察着,一边告诉他:“很长时间不拾掇的地方,那些物件一般是不能动的。要动也要先洒洒水或多吐几口唾沫,就没事儿了。不然的话,会出毛病,最常见的是眼珠子发红,淌眼泪。我看啊,你应该是拾掇陈旧东西时动着物儿了,这是俺洒水洒晚了啊,你说说。”

  他觉得这种说法有点儿离奇,好好想想又觉得也有道理,陈旧东西必定含有细菌,飞到眼里造成这种情况应该也是有的。看大嫂不停地自责,他赶紧故作轻松地说:“小毛病,不要紧啊。”

  “眼里的毛病可不小,你等着,俺去东边那家淘点儿东西来……”大嫂说完,急匆匆地走了。

  很快,大嫂就回来了,她右手拿着一根鹅毛翎,左手端着一个白瓷小酒盅。他见了,一下子呆住了。在他愣怔着的时候,大嫂已经把他按在了板凳上,随后让他仰起头睁开眼,用鹅毛翎蘸一下酒盅中的液体,在他眼睛上方轻滴一下,这时,有一种略带奶味的气息飘散开。这样治疗几次后,他眼中的红丝少了些,刺疼淌眼泪的毛病消失了。大嫂告诉他:“用这种方法治眼睛很管用,是向邻居家一个年轻媳妇要来的……”有一次,邻居家媳妇过来借钩担用,见了他,羞羞地一转头,赶紧出了门。

  几天后,拉练结束,乡亲们前来送别,他看到邻居家媳妇和大嫂站在一起,不断向他们挥舞着手。

  他按按衣服口袋中大嫂用过的那几根鹅毛翎,两腿“啪”地一并,敬了一个军礼,转身迈着有力的步子向前走去。

  他的眼睛一下子模糊起来,尽管这次没有找到1941年的那家房东,但他觉得,这位大嫂与当年的那位大娘,这位邻居媳妇与当年大娘的儿媳妇,身影慢慢重合起来了。

  (原载于《天池》20xx年第9期,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他”随部队回沂蒙山拉练,一进入房东拾掇好的房间就放下背包与战友们一起干起活儿,表现了人民军队关心爱护百姓的优良作风。

  B.房东大嫂提醒“他”注意农村的古老“忌讳”,不要去碰那些陈旧物件,但“他”还是着了道,含蓄批评了当地农村的封建迷信思想

  C.大嫂用鹅毛翎给“他”治眼疾的动作、语言描写,既表现了大嫂直爽、大方的性格,又表现了她对人民子弟兵真诚的关心与深切的爱护。

  D.提供奶水的“大嫂”“邻居家媳妇”,见了“他”后“羞涩的神情”“羞羞地一转头”的细节描写真实传神,表现了人物微妙的心理。

  8.大嫂与大娘,邻居媳妇与大娘儿媳妇的身影为什么能“慢慢重合起来”?请简要分析。(6分)

  9.小说在叙述方面很有特色,请结合文本,从叙述视角、叙述顺序和叙述线索方面简要分析。(6分)

  答

  7.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理解小说内容和分析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含蓄批评了当地农村的封建迷信思想”错,原文中并没有体现批评封建迷信思想的意味。

  8.情节内容上,她们都曾用鹅毛翎、奶水为他治病,无私关爱、帮助他。人物形象上,她们的身影重合起来,一起构成关心、爱护人民子弟兵的老百姓的群体形象。思想主旨上,表达了“他”的激动与感恩之情,是军民一家亲的情感象征。(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本题,要理解“身影慢慢重合起来”的内涵,抓住“重合”这一关键词,从内容(情节)、人物、主题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概括。这些女子的共同点是用相同的方法为他治病、爱护人民子弟兵;他觉得她们身影重合是因为自己的激动与感恩。分析时,应注意将这些人物、事件与小说的主旨、主要情感联系起来,强调它们所体现出的思想情感。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9.叙述视角:运用“他”的有限视角叙事,叙事与心理描写有机交融,使文章内容丰富,情感饱满,真实感人。叙述顺序:以顺叙为主,同时运用插叙,将三十年前后的事情交织在一起,使小说情节相映衬,突出主题。叙述线索:以“鹅毛翎”为叙事线索,文章脉络清晰,结构严谨;地上的鹅毛翎引发了“他”对往事的回忆,临行前,“他”将鹅毛翎放在衣服口袋里,虚实结合,意蕴丰厚。(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鹅毛翎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母亲给出的答案》阅读答案01-15

乡愁阅读答案06-14

春酒阅读答案06-13

大鼠阅读答案06-16

阅读答案:鸟人06-16

老杨的阅读答案06-17

《寻春》阅读答案09-24

《于先生》阅读答案06-16

袋鼠阅读及答案06-20

《潮汐》阅读答案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