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校长演讲词”阅读答案

时间:2024-02-21 08:05:06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北大校长演讲词”阅读答案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我们有时需要做一些阅读题,这时最离不开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答题技巧。你所了解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大校长演讲词”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北大校长演讲词”阅读答案

  材料一:

  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知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

  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得已之举。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于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且辛亥之役,吾人之所以革命,因清廷官吏之腐败。即在今日,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亦以其道德沦丧。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是误人也。误己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一也。

  (摘自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材料二:

  北大从来不止是一所学校,她是人们心中的图腾,寄托着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未名湖从来不止是一潭湖水,它荡漾着学者淡泊名利的誓言;静园也从来不止是一席草坪,它承载着学子仰望星空、追求真理的执着!这里的一木一石,即使再普通不过的园林景观,也都被赋予了太多的梦想与期望。的确,世界上恐怕从来没有一所大学能如北大这样,与一个民族的命运如此紧密相连、休戚与共。新文化运动中心、“五四”运动策源地、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学者大师的摇篮,辉煌的历史,使北京大学成为一代又一代人,探求真理、追求理想的精神家园。

  在我的心中,北大就像是一个大家庭,老师、学生、工作人员和校友都是我们这个大家庭中重要的成员,亲情和规矩把我们紧密联系在一起。师生如父子,老师总是想把他的一切传授给学生,希望他们超越自己;同窗如兄弟,共同的学习生活,使他们心心相印,质朴纯真;同事如亲人,虽然来自五湖四海,但共同的理想与追求,使我们亲密无间、肝胆相照。大学是传播和创造知识的场所,教学和学术研究都是高度个性化的创造性劳动,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才能碰撞出创造的思想和火花。学生也只有在错误和失败中,才能成长和坚强。大学有责任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校长院长,没有高低贵贱,不论学派亲疏,大家都心平气和,平等地争论学术,探讨学校发展。

  (摘自林建华《大学是个大家庭——北大新校长就职演讲》)

  7. 下列对两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中蔡元培认为,大学与专科学校之间最大的区别是,大学是研究学问的地方,而专科学校是谋求做官发财的地方。

  B. 材料一中蔡元培认为,如果一个人求学的宗旨不正确,就会在学习中不问学习之有无,只在考试中追求分数的多寡。

  C. 材料二中林建华回顾了北大与中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历史,认为北大在中国不止是一所学校,更是人们心中的图腾。

  D. 材料二中林建华表达了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不分高低贵贱和学派亲疏,平等地争论学术,共谋学校发展的美好愿景。

  8. 下列对两则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中演讲者要求青年学子端正对大学性质的认识,抱定认真求学的正大宗旨,为做学问、为今后的发展打基础而来,而不是为做官发财而来。

  B. 材料二中演讲者饱含深情地赞美了北大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的巨大功绩,把北大比作一个家,体现了演讲者的家国情怀。

  C. 两位校长在演讲中都要求北大的学者应该淡泊名利,执着地追求真理,这体现了他们都有着教育家的眼光和智慧。

  D. 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演讲对象,所以两位校长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但这些要求都体现他们改革的勇气和实干的务实精神。

  9. 请根据上面两则材料概括演讲词的主要特点,并结合选文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7. A 下列对两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项,“专科学校是谋求做官发财的地方”不正确,作者并没有阐述这一点。材料一第一段说的是“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作者说在“专科学校”学成之后“任事”,“任事”意思是“担任大事”,但不一定是“谋求做官发财”。

  8. A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B项,“饱含深情地赞美了北大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的巨大功绩”不正确,材料二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是回顾北大与中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历史。C项“两位校长在演讲中都要求北大的学者应该淡泊名利,执着地追求真理”不准确;材料一中没有表达出“执着地追求真理”的希望。D项,“都体现他们改革的勇气和实干的务实精神”与原文内容不符,如材料一中蔡元培针对当时中国道德和信仰的危机,提出了改革北大必须从改革学生的观念入手,材料二中就没有,故D项错误。

  9. 参考答案:(1)观点鲜明:材料一在开头和结尾两次强调求学应该抱有正确的宗旨,材料二表达了北大的发展需要的是友爱、平等、自由的观点,两篇演讲稿的观点都十分鲜明。

  (2)针对性强:如材料一中蔡元培针对当时中国道德和信仰的危机,提出了改革北大必须从改革学生的观念入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3)饱含情感:材料一中有对学生有批评和担忧,对社会有不满和愤怒,爱之深,方能责之切;更有对学生的激励和期望之情。材料二表达了对北大礼赞之情和未来美好愿景的期盼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