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射电望远镜FAST”阅读答案

时间:2024-02-26 07:20:18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国射电望远镜FAST”阅读答案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还在为找阅读答案而苦恼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国射电望远镜FAST”阅读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国射电望远镜FAST”阅读答案

  材料一

  20xx年9月25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在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的洼坑中落成启用。

  不同于其他观测宇宙天体的望远镜,射电望远镜接收的是肉眼看不到的射电波。虽然近年我国已建成5座口径从25米到65米不等的射电望远镜,但是,与美国的305米口径和德国1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相比,我们的观测能力还非常有限。

  FAST拥有30个足球场大的接收面积,探测异常灵敏。与世界上最先进的望远镜相比,其综合观测能力提高了约10倍,将在未来10到20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它是中国自主创新的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远镜,为我国天文学跻身世界一流创造了条件。

  FAST可以观测到更暗弱的天体和天体现象,通过观测到的现象来分析它的物理本质,分析宇宙起源,宇宙演化和未来。这也意味着,FAST建成之后,我国可以正式收听来自太空深处的无线电波,探秘宇宙变迁、地外新星和生命体。

  不过,从某一点看宇宙,视野有限,望远镜要形成阵列才能发挥更强威力。FAST将和我国其他5座射电望远镜组成“天眼”群,从而更好地获取天体超精细结构。

  摘编自《全球最大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今天正式启用》央广网20xx年09月25日

  材料二

  FAST的建成使用同时意味着中国天文学也有自主知识产权。数千块单元组成的球面主动反射面技术是由南仁东主导的FAST最大创新点之一, FAST的反射面要进行大范围的运动,每一个单元反射面的作用是要将球面改成抛物面,通过主动的变形实现对天体跟踪式的观测。

  与传统射电望远镜采用独立分块反射面单元技术不同,FAST主动反射面的主要支撑结构采用了创新性的索网技术。但索网的制造和安装难度都很大,尤其是钢索结构超高疲劳性能的要求非常高。FAST对钢索结构的性能要求远超国内外相关领域的规范,因此没有任何企业能够提供相关产品,南仁东等人只能将方向转向钢索的研制中。在两年的时间里,经历了近百次的失败,几乎每一次的实验,南仁东都亲临现场,沟通改进措施。他们请来上海、南京等地的十几家单位以及国外索结构的顶级专家一起评审,同时也幸运地找到一家既懂技术、又有经验,同时愿意配合的厂家,在工艺控制上为FAST提供经验和产品,最终成功研制出钢索结构。

  (摘编自吴丽玮《“天眼之父”南仁东:梦想与坚守》,《三联生活周刊》20xx年第41期)

  材料三

  10月10日,FAST团队在京举行发布会表示,“中国天眼”探测到优质脉冲星候选体达数十个,其中目前已通过系统认证的脉冲星达6颗。FAST超乎寻常的表现一举实现了中国在脉冲星发现领域“零的突破”,为世界射电天文学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研究表明,新型天体脉冲星是一种高速自转的中子星,由恒星演化和超新星爆发产生。其密度极高,每立方厘米重达上亿吨,一块方糖大小就相当于地球上一万艘万吨巨轮的重量。脉冲星的自转周期极其稳定,其稳定度比目前最稳定的氢原子钟还要高1万倍以上,被誉为自然界中最稳定的天文时钟,而精准的时钟信号是为航天器导航的必要前提,因而脉冲星也被称作人类星际航行的“灯塔”。此外,由于脉冲星是在蹋缩的超新星的残骸中发现的,对它们的观察研究有助于人类了解星体蹋缩,揭示宇宙诞生和演变的奥秘。

  摘编自(张保淑《“中国天眼”捕捉宇宙“脉冲”》,《人民日报海外版》 20xx-10-14 08版)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中国天眼”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它接收的是射电波,目前已经探测到被称作人类星际航行的“灯塔”的脉冲星。

  B.我国在FAST之前建成的5座射电望远镜,综合观测能力与美国和德国的射电望远镜存在明显差距,而FAST改变了这一状况。

  C.FAST采用球面主动反射面技术,主要支撑结构采用创新性索网技术,这一技术能将球面改成抛物面,通过球面的变形实现对天体跟踪式的观测。

  D.新型天体脉冲星是一种中子星,密度非常高,它以目前已知的最稳定的周期在高速自转,被誉为自然界中最稳定的天文时钟。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FAST能探测到我国之前5座射电望远镜探测不到的宇宙深处,它的建成使用,将让我国天文学在未来10到20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B. 因为FAST的索网技术对钢索结构的性能要求特别高,当时世界范围内都没有可借鉴的经验,所以FAST必须从头开始解决材料问题。

  C. FAST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遇到许多难题, 但南仁东敢于创新、迎难而上,为FAST的建成作出了巨大贡献,他被人称为“天眼之父”。

  D. FAST投入使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已取得突破性成就,为我国探秘宇宙提供了可能,也为世界射电天文学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9. FAST的建设和使用,对中国天文学有何重要意义。请结合上述三个材料简要分析(6分)

  7.C “这一技术能将球面改成抛物面”错,“将球面改成抛物面”的是“每一个单元反射面的作用”

  8. A “将让我国天文学在未来10到20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错,文中“综合观测能力提高了约10倍,将在未来10到20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保持领先地位的是“综合观测能力”。

  9.①为我国天文学跻身世界一流创造了条件:拥有世界最大单口径,是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综合观测能力领先世界。

  ②拥有一系列自主创新技术,让我国天文学也具有了自主知识产权:数千块单元组成的球面主动反射面技术,主动反射面的主要支撑结构采用了创新性的索网技术。

  ③实现了我国在脉冲星发现领域“零的突破”,使我国也可以探秘宇宙:对FAST捕捉观测到无线电波如脉冲星进行观察研究,可以探秘宇宙变迁、地外新星和生命体。(每点2分)

【“中国射电望远镜FAST”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乡土中国阅读答案12-15

中国石拱桥阅读答案06-15

汉字与中国心阅读答案08-28

中国古代星宿阅读及答案06-13

中国的人文主义阅读答案01-17

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阅读及答案01-23

《如何完成中国故事的精神》阅读答案01-20

中国航空之父——冯如 阅读答案06-20

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阅读答案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