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沟通的七个小技巧

时间:2022-06-01 06:01:18 职场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和孩子沟通的七个小技巧

  第一阶段复述

和孩子沟通的七个小技巧

  子:上学真是无聊透了!你:儿子已经受不了,觉得上学太无聊。

  第二阶段解释

  ,你:儿子不想上学了

  第三阶段渗入个人感觉

  你:儿子觉得有挫折感

  第四阶段加以解释,又带有感情

  你:儿子对上学有很深的挫折感。

  于是,你们的对话变成:

  子:上学真是无聊透了! —— ——我想引起注意,与人谈谈心事。

  你:你对上学有很深的挫折感。 —— ——对,这正是我的感觉。

  子:没错,学校的东西根本不实用。

  你:你觉得读书对你没什么用。 —— ——想想看,我是那么说的吗?

  子:对,学校的不一定对我有用。你看张强,他现在修车技术一流,这才实用。

  你:你觉得他的选择正确。 —— ——嗯......

  子:嗯,从某个角度看确实如此。现在他收入不错,可是几年后,或许会后悔。

  你:你认为将来他会觉得当年做错了决定。

  子:一定会的,现在的社会里,教育程度不高会吃亏的。

  你:教育很重要。

  子:对,如果高中都没毕业,一定找不到工作,也上不了大学。有件事,我真的很担心,你不会告诉爸吧。

  你:你不想让你爸知道?

  子:不是啦,跟他说也无妨,反正他迟早会知道的。今天学校进行阅读能力测验,结果我只有小学程度,可我已经高二了!

  儿子终于吐露真言,原来他担心阅读程度不如人。此时才是母亲发挥影响力,提供意见的时刻。不过在开导过程中,依然要注意孩子言谈间所传达的信息。若是合理的反应不妨顺其自然,但情绪性反应出现时,必须仔细聆听。

  你:我有个构想,也许你可以上补习班加强阅读能力。

  子:我已经打听过了,可是每星期要耗掉好几个晚上!

  你意识到这是情绪性反应,又恢复移情聆听。

  你:补习的代价太高了。

  子:而且我答应同学,晚上另有节目

  你:你不想食言。

  子:不过如果补习真的有效,我可以想办法跟同学改时间。

  你:你其实很想多下点功夫,又担心补习没用。

  子:你觉得会有效吗?

  孩子又恢复了理性,母亲则再次扮演导师的角色。

  第五阶段心情不好的时候,最需要善解人意的好听众,

  如果你能适时扮演这种角色,将会惊讶对方毫无保留的程度。但前提是,你必须真心诚意为对方着想,不存私心。有时甚至不必行诸言语,仅仅一份心意就能感动对方。

  第六阶段当你聆听他们的心声,

  感受他们受到的伤害,并作出回应你今天心情不好。也许他们会沉默,但是没有关系,你已经表达了对他们的理解和尊重。

  第七阶段不要太过心急,要有耐心,要尊重对方。

  在你能够感同身受之前,人们一般会不会主动向你吐露心声。你应该睿智、敏感而又头脑清楚,并能抛开个人经历。

  以上的例子来自史蒂芬.珂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完此书,很多人都意识到原来自己从没有真正聆听过别人说话,而第二段对话的母亲简直是睿智和洞察力十足的代表呀,想要达到那样的程度,我表示压力很大。

  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和不断更新,

  是史蒂芬总结的七个习惯,这七个习惯不仅适用于孩子,更加适用于父母。

  世界上最困难的事情,莫过于改变自己,改变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摒弃如影随形的坏习惯。史蒂芬七个习惯的核心就是先从改变自己出发,而改变自己,先要改变我们对问题的看法。

  一个一惊一乍的家长,如果追溯成长,往往会发现他的父母也是那样的不靠谱;而当你总是无故打断别人的讲话时,不用怀疑,想必你也曾经多次这样被你的母亲打断过。

  对于成人来说,改变这些似乎从基因里带来的坏习惯格外困难,更加糟糕的是,他们的下一代很有可能在耳濡目染中,影响自己的下下一代,以至源远流长。

  所以,养成这七个习惯,对于父母和孩子来说,都极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