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自杀患者心理沟通技巧参考

时间:2023-03-29 14:21:55 少烁 职场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青少年自杀患者心理沟通技巧参考

  青少年自杀事件在心理分析治疗案例中并不少见,许多心理障碍严重时都会导致患者自杀,其中抑郁症患者是自杀率最高的,另外精神分裂症,毒品成瘾等精神卫生问题也很容易导致病人自杀。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青少年自杀患者心理沟通技巧参考,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青少年自杀患者心理沟通技巧参考

  青少年自杀患者心理沟通技巧参考 1

  据统计,我院近年来收治的青少年自杀患者较以往呈上升趋势,随着心理护理的不断推广,在抢救他们年轻生命的同时如何进行良好的心理沟通显得十分重要,将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全面恢复健康,现总结几点技巧如下。

  1、了解青少年生理特性及心理需求与社会的负面效应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情绪波动很大,喜欢独立思考,有着强烈的成人感和自尊心,渴望了解社会,了解人生而心理还很不成熟。

  (1)家庭教育的误区是导致青少年自杀的主要根源。有的家长把自己的人生模式强加在孩子身上;有的家长经常性地挖苦讽刺是对他们精神的严重损害;有的家长离异争吵也困扰着青少年稚嫩的心灵;学校学业的繁重。

  (2)社会上不良倾向的影响,使处于性心理发育的青少年过早模仿、好奇,以及不正确的性教育使他们产生罪恶感、压抑感。

  (3)有不少学者报道,青少年自杀与重度扰郁症相关,且性格内向、怪异、自卑、不善交往、自控能力差、意志薄弱者易发生。

  2、捕捉患者的情绪变化规律,步步深入,循循诱导

  患者初期拒绝回答一切问题,沉默不语。护士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不妨婉转地讲述自杀行为对其所造成的危害,让其内心对错误的举动和后果感到紧张、害怕、不安,以致开口询问自己的情况。因大多数青少年自杀者并无死亡真意或仅仅是一时冲动以引起家人注意。

  患者中期开始交谈时,要注意有声语言和姿态语言技巧掌握。护士语气要平和轻柔亲近、诚恳,如“你有什么烦心的事,讲给我听,行吗?我替你保密!”他会感到你能理解 他而与你交谈:“谢谢你的配合!”使患者感到自尊心的满足,自我存在的价值,“你能行”鼓励他面对失败与挫折。当病人询问或内心痛苦时,要专心聆听,眼神注视他,并用手拍拍其肩头或替他擦拭眼泪,安慰道:“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以达到心灵真正沟通。

  患者后期精神逐渐振奋时,可有意放一些健康向上的书籍或鲜花,让其独自阅读、欣赏,也可同其一起阅读探讨人生真谛。寻找精神寄托和感受美好的生活,树立正确人生观。

  3、抓住青少年可塑性强的特征全面疏导

  3.1 选择合适的榜样进行启发教育 如用年龄相仿、家境相似、环境相同的典型事例告戒他们珍惜生命,一位年仅15岁的白血病少年同病魔顽强地做斗争的事例感染了许多自杀的青少年,唤起了对生活的勇气。同时及时发现他们不同的长处大力鼓励,培养对家庭的责任感,努力克服悲观厌世的心态。

  3.2 争取会诊教育,避免亲子间沟通障碍 让患者父母以民主平等的`方式同他们交谈,宽容孩子已犯的错误,不要单方面地说教以免引起逆反心理,利用患者自身的痛苦进行教育,善于把负面状况(包括情绪、想法、行为)转向正面,注意保护患者的自尊心,避免使用刺激性语言,这样便很容易沟通双方思想。

  3.3 前景激励教育 青少年对康复后的学习、生活十分担心,怕被人歧视。医护人员要细心观察患者的情绪,自动询问病人的心理需求,描绘美好前景,以激励他们摆脱目前的困惑,并利用患者的老师、朋友、同学的探望,不失时机地进行疏导。让患者感受到他们的关心、爱护和厚望,激起对生活的渴望。朋友的交往,往往有较强的亲密感、安全感,更容易使患者没有顾忌的吐露心声,消除心中忧虑。护士应提供给他们轻松,愉快的交谈环境,如单间病室、单间会客室、花园,帮助病人正确对待困难,克服自卑、忧郁、矛盾心 理,很好地配合治疗,从而早日康复,以健康的心理状态去面对新的人生。

  青少年自杀患者心理沟通技巧参考 2

  如何预防青少年自杀

  自杀是一种“卑贱的勇敢”(黑格尔语),是一种不负责任、不道德的愚蠢行为。但自杀是可以预防的,这需要家庭、社会、个人多方面的努力。

  1、解除家庭矛盾和压力

  家庭的矛盾和压力可导致青少年发生情绪危机。如父母离异、家庭不睦等。有人研究认为,体验过家庭成员自杀行为的青少年,其自杀的可能性是同龄人的九倍。

  2、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有关数据表明,青少年自杀率目前全世界呈增长趋势。我国平均每年有20多万人自杀,其中80%以上是青少年。青少年自杀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危机干预。帮助患者解除心理矛盾,多给予鼓励,使其热爱生活,对前途充满信心。

  3、青少年要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力

  自杀的心理过程一般为:挫折——虚无感——对现实冷化曲解——绝望——自杀强迫意念——产生自杀行为。

  青少年应学习掌握一些宣泄不良情绪的技巧,建立良好的自我防御机制,一旦遭受了挫折,可以改善策略,或降低目标,或重新选择方法、手段,再作尝试;也可以暂时放弃当前目标,从别的方面获得成功来予以补偿自杀是当一个人的烦恼、苦闷、痛苦、失望达到极点后,对生活失去信心,对现实感到绝望而采取的一种“消极”手段。自杀心理是自杀者从遭受挫折、产生绝望到实施自杀整个过程中的一系列心理活动。

  有人将此称为自杀先兆。自杀心理先兆是一种极端亢奋的状态,它表现为一种疯狂的宣泄行为,一般分为身心反应和“动作化”倾向两个阶段。怀自杀心理的人常常表现紧张不安或不悦,生理上也有诸如头痛、恶心、呼吸短促、手脚发麻等反应。由于青少年的情绪具有冲动性、爆发性,因而自杀者往往亦有过强的情绪冲动。

  青少年自杀心理分析治疗

  青少年的心理障碍和自杀心理形成可能有这样一些原因:一方面,青少年正处在心理发育阶段,对挫折和压力的耐受能力比较差,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对自己的控制能力差,应付压力的技巧不妥当。在遇到比较大的心理压力或刺激时,很容易选择自我毁灭行为。

  另一方面,目前社会对青少年的心理支持系统存在很多不足,父母关系紧张的家庭、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父母过于忙碌无法管理子女的家庭等都不能给孩子们很好的心理支持,不能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需求,缺少心理支持的青少年容易选择自杀来处理压力或心理刺激。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青少年的自杀行为中有比较多的模仿成分。他们通过影视剧、媒体宣传、追星模仿等途径了解了自杀行为,然后因为要挟别人或一时冲动而突然实施自杀行为。

  自杀是什么心理疾病

  1、自杀可能属于心理疾病的中抑郁

  清算易导致自杀的心理疾病有哪些,排名第一的就是抑郁症。大量事实证明,抑郁症患者虽不全有自杀的念头和行为,但自杀者多有抑郁情绪。

  2、自杀可能属于心理疾病中的精神分裂

  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因为思想紊乱,出现幻觉、妄想而被迫走上不归路。这类人自杀的动机千奇百怪,有的是受到上帝或已经过世亲人的召唤,有的是觉得自己被迫害走投无路,想自杀解决。

  3、自杀可能属于心理疾病中的失眠症

  盘点容易引发自杀倾向的心理疾病有哪些,心理学家不得不将失眠症列入其中。据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人员调查后发现,患有失眠、早醒等睡眠障碍疾病人群的自杀倾向是普通人群的2.6倍。而在接下来的原因分析中发现,长期睡眠不足可能导致人体认知功能紊乱以及幸福感降低,进而引发自杀冲动。

  4、自杀可能属于心理疾病中的焦虑症

  2007年公布了该市统计跳楼自杀的原因,系精神焦虑症导致的非正常死亡,由此引发了人们对焦虑症自杀风险的重新评估。随着近年来焦虑症发作者自杀人数的不断上升,因此焦虑症也是考虑易引起自杀的心理疾病有哪些中不可忽视的因素。眼看2009年岁末将至,年关焦虑症再度席卷而来,人们应提前做好心理防护。

  5、自杀可能属于心理疾病中的强迫症

  因受强迫症困扰,厌世自杀,从而为高自杀风险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的黑名单中又添了一笔。分析强迫症患者自杀的原因,一方面,因不堪精神折磨,强迫症患者可能因抑郁情绪而选择自杀解脱。而另一方面,有的强迫症患者因久治不愈,于是思想变得极端,想通过毁灭自身的方式来终止强迫思想和强迫行为。

  不可忽视的青少年自杀念头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可忽视,这是因为青少年阶段是人一生中极为关键的阶段,在这期间,所谓的三观逐渐形成,而且这时,人的心理波动较大,一旦产生不好的念头,青少年更容易作出不可挽回的'决定,比如自杀。

  在一项对青少年进行的研究中,结果显示约有16%的学生考虑过自杀,这一数据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关注。

  虽然只是有此自杀的念头,但也千万别忽视了自杀意念。所谓自杀意念是指“有了明确的伤害自己的意愿,但没有形成自杀的计划,没有行动准备,更没有实际的伤害自己的行动”,它是被自杀行为这露出海面的一角冰山所掩盖着的巨大基座。

  我们也许更应该关注为何会产生这种念头。

  研究者数据显示,在应对策略方面研究者发现,善于寻求外部帮助和指导,问题解决能力强,并会在目标无法达成时寻求替代方法的学生,自杀意念更低;而缺乏主见,忧愁时经常靠发泄情绪来保持心理平衡,逻辑性太强的人,则容易把自己绕进解不开的困境里,导致自杀风险增加。

  很多人或许会觉得,懂得发泄情绪不是能减缓压力吗?这么说没错,但这里的发泄情绪是一种消极被动的策略,它并没有迎面解决问题。从短期看,发泄一通后心理上确实舒服了一些;但就长期来说,其实问题并没有解决,甚至累积了下来,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另外,社交和应对策略不仅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自杀意念,它们还会通过影响学生们的心理健康,而对自杀意念产生间接作用。比如近期社会关系恶化,可能会让人产生社交恐惧,同时增加了他们焦虑感和对他人的敌意性。当心理健康恶化到一定程度时,自杀意念也就萌生了。

  从以上的症结,我们也许可是对症下药了。从学校方面来说,可以经常开展一些既能交朋友,又能学习应对策略的活动,比如以班级为单位定期进行素质拓展活动,或是由专业的心理健康老师开展团体辅导。这些工作需要由学校的心理健康机构承担起来。从大学生中一员来说,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变化,也要关注身边的同学,有时一旦陷入自杀念头,自己是很难靠自己走出来的,也会屏蔽掉向外求助的欲望,所以,同学间的友爱这时就发挥了巨大作用。

  自杀的心理表现有哪些

  (1)矛盾心态

  死亡对自杀者是既可怕又有吸引力的事。现实生活中许多有形无形的困难可以在死亡的幻想中得以解决和满足。但死亡必竟是可怕的,自杀者一面想解脱,一方面又向他人求助。

  (2)偏差认知

  企图自杀者的知觉常因情绪影响而变得歪曲。表现为“绝对化”或“概括化”或两者交替。绝对化是指对任何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如此的信念。比如“我做任何事都注定失败”、“周围的人肯定不喜欢我”。“概括化”指以偏概念,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常常使人过分偏注某项困难而忽略除死之外的其他解决方法。比如“我考试作弊,我爸爸一定不会饶恕我,永远不再爱我”。“我有缺陷,别人都瞧不起我”,从而自暴自弃,自责自怨,自伤自毁。

  (3)冲动行为

  青少年的自杀意念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因情绪激动而导致冲动行为,一想到死马上就采取行动。他们对自己面临的危机状态缺乏冷静的分析和理智的思考,往往认定没办法了,只有死路一条,思考变得极其狭隘。

  (4)关系失调

  自杀者大多性格内向、孤僻、自我中心,难以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当缺乏家庭的温暖和爱护,缺乏朋友师长的支持与鼓励时,常常感到访径无助,最后变得越来越独,进入自我封闭的小圈子,失去自我价值感。

【青少年自杀患者心理沟通技巧参考】相关文章:

特殊患者的沟通技巧04-27

与患者有效沟通的技巧02-22

药师和患者沟通的技巧探究02-09

与客户的沟通技巧参考02-13

必须掌握的沟通技巧参考02-12

短兵相接的瞬间沟通技巧参考02-14

宝宝与老师沟通的技巧参考12-08

SEO项目推进的沟通技巧分享参考02-14

解析医护人员与患者间的沟通形式与技巧方法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