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领导讲话稿

时间:2022-03-17 10:19:00 职场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写好领导讲话稿

  如何写好领导讲话稿?领导讲话是各级领导指导和推动工作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是机关干部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语言的特殊劳动,最能体现写作者的思想水平、理论素养和文字功底,也最能检验出一个机关干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写好领导讲话稿的几点建议,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如何写好领导讲话稿

  如何写好领导讲话稿1

  注意学习,运用好资料

  《礼记学记》有一句名言:“学然后知不足。”我们起草领导讲话稿,往往也有这样的感觉:“写然后知不足。”一方面是学习准备不足。接手起草任务坐下来真正研究时,往往觉得脑子里空空的,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从哪里切入。另一方面是熟悉资料不足。机关干部大都会剪贴报纸、摘抄笔记,橱柜里资料满满的,可需要运用资料时,怎么翻箱倒柜也找不到可用的。这启示我们,在起草领导讲话时一定要注意学习,善于积累,学会运用资料。

  一是学习好上级文件和指示精神。学习文件和指示精神,主要是找方向、找依据。它需要站在领导的高度和指导单位建设的角度思考问题,一般要注意考虑这样一些问题:主要精神是什么?提出的重要思想和原则有哪些?在领导工作、单位建设中应注意和解决什么问题?如何把主要精神和思想原则贯穿到领导讲话中去?上级指示精神关系到讲话的站立点问题,有的讲话起点不高,层次上不去,很大程度上就是体现上级指示精神不够。

  二是围绕主题深入研究。领导讲话一般都有一个重点,突出一个主题,这是领导讲话的灵魂和统帅。前期的学习要围绕主题内容展开:对主题涉及的一些背景资料、能够烘托和阐述主题的材料、可能涉及的新鲜思想及典型事例等,都要“现炒现卖”进行研究和把握,努力使自己在较短时间内成为所写问题的“专家”。这种“临阵磨枪”式的学习,因为带着问题、紧贴主题,往往了解情况快,打下烙印深,取得成效比较明显。

  三是用活积累的资料。储存资料不是为摆门面,资料再多再好,不知道有用的东西在哪里,不知道怎么使用,资料就是废料。用活资料的前提是学习资料。现在资料来源广,特别是网上轻轻一点,就有成千上万条信息。我们要把有用的初步挑选出来,作一个简单分类,对重要的思想、观点、事例要做上记号,有启发意义或直接能用的还要记在脑子里,认真思考,反复领会;对一些有联系但又不能直接用的,要进行粗加工;对一些重要的观点、表述等要认真查找出处,确保准确无误,做到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就能找得到、用得上。

  四是发挥好“边角料”的作用。聪明的工匠懂得利用边角料,变废为宝。我们在研究材料的过程中,也会经常遇到一些精彩的论述等,但因为主题的要求、篇幅的限制等没用得上。有的同志就丢弃了,可有经验的同志,往往把这些“边角料”像珍珠似的藏起来,记在本子上、装在脑子里,有时间就反复琢磨。有时一些有亮点的思想和语言在领导讲话中就会派上用场,有的典型例子就会给某篇文章增添色彩,真正使“边角料”实现增值。

  注意对路,领会好意图

  为领导起草讲话,只有写到领导的心坎上,反映出领导的思想水平、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才能达到目的,尽到“外脑”职责。这就需要我们在起草讲话稿之前,摸清、摸准领导想讲什么。那么,怎样才能把握好领导意图呢?

  一是把领导对问题的基本看法、零散认识集中起来思考。领导工作经历多、经验丰富,对问题的思考和认识比较成熟,形成了基本的思想,有的见解独到深刻,我们要注意学习,认真领会。

  有时领导对一些问题的思索并不是系统、完整地呈现出来,而是在某个场合、某次讲话或交谈中冒出一些火花,有时可能只是一句话、一个例子。机关干部要做有心人、细心人,平时跟领导一起下基层、交谈工作时要注意用心记录,并连续起来思考,深入集中分析,努力把握领导讲话的脉络,总结梳理出共性的、规律性的基本思想,用以指导领导讲话起草,这对提高写作效率和质量非常有益。

  二是捕捉领导思想的最新闪光点并努力深化发展下去。无论哪一级领导,对新形势的判断和分析,对重大问题的思考和观察,对工作的`创新和突破,都不可能一步到位,而是有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

  有时领导谈的几句话或某个问题,有可能就是他们关注的方向。要注意把领导谈话中的最新闪光点记下来,因为这个闪光点很可能是领导对某个问题的灵感,会引起一次思想的跃升。应该注意的是,领导有些思想只是“火花一闪”,这就要求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沿着领导的思路深入研究,做好充实、深化、创新工作。因此,作为讲话稿的起草者,不但要有敏锐的思想触角,更要有较强的判断力和感知力。

  三是善于“投石问路”和“抛砖引玉”。领导交代讲话任务一般都说明意图,起草者要认真领会其主旨。可以先列出简单的提纲,送交领导审阅,以进一步探明意图,确定大框架。

  有时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已确定要写讲话稿了,但领导还没有很好地考虑,不能立即给予具体指示,即使给了某些指示,但似乎考虑得不够成熟。这时,起草者最好先列出细一些的提纲,领导边看边思考,能修改的随即修改,需要另立思想观点的地方交给起草者重新研究。这种“投石问路”“抛砖引玉”的办法,往往更能体现和把握领导意图。

  注意思想,提炼好观点

  一个讲话材料质量的高低、分量的轻重、价值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观点是否正确、鲜明、深刻。素材的取舍,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运用,都是围绕表现思想观点来展开的。提炼思想观点,是写讲话材料过程中比较难过的关口,我认为应该把握这样几条:

  一是着眼大局。出思想,定路子,首先要全局在胸。什么是全局?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要求,是最大的全局。着眼单位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大背景,也是全局。按照党委、领导的决策意图开展本单位工作,同样是全局。就一篇讲话材料来说,涉及的范围可能是某一个方面的工作,但放在全局中分析才能很好地给它定位。

  二是探寻本质。我们平时说,某某同志见事很准,就是说他看问题能抓住本质。特别是撰写思想性比较强的讲话时,只有抓住要害,才能说服人。探寻事物本质,关键在于分析,不能把认识停留在一堆素材或现象上。

  三是反复比较。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把最好的思想观点选出来,同时可以在比较中取长补短,开阔思路,丰富认识。在对材料的思想观点不统一时,要注意这样几点:首先,站在全局上分析自己和别人的意见,排除片面认识。其次,换位思考,多角度地看问题,避免钻进死胡同。再次,不要轻易否定一些不够成熟的观点,一些比较有新意的思想往往包含在其中。最后,不固执己见,但也不能随波逐流,要有坚持自己意见的勇气。如果说工作中要强调服从意识,研究材料时,则应该多发扬民主。

  四是“瞻前顾后”。机关工作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即使随着形势发展,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新的工作侧重点,这些问题和工作同以往的情况也不能截然分开,确立讲话材料的思想观点时,应该注意到工作的连续性。讲一个问题,要看看这方面的情况以前讲到什么程度,现在再讲,既要避免重复,又不能自相矛盾。在一个材料中,前后的观点、提法也要互相照应,不能“打架”。

  注意风格,掌握好技巧

  讲话风格既能够显示讲话者的思想水平,又能显示讲话者的才华和讲演水平。在起草领导讲话过程中,除了要领会领导意图、掌握上级精神、找准存在的问题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把握领导讲话风格。

  一是把握好结构风格。结构是讲话的骨架。我体会,不同的领导在不同的讲话中对结构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有的常用横向展开式,在一个主题下并列讲几个问题,全文有条主线穿着;有的常用纵向掘进式,围绕一个主题,分成几个题目,逐一递进;有的常用一贯到底式,按照要表达的意思分成若干个自然段,一层一层讲下去,等等。无论哪种结构,都各有所长,具体在写作时如何运用,主要是看领导的表达习惯。

  二是把握好表达风格。同样的意图和思想体现到讲话中,不同的领导往往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如,有的开头要有铺垫的话,有的则喜欢直接切入;有的喜欢从讲问题切入,有的则从讲工作成效进入;有的喜欢引经据典、运用辅助资料,有的则平白如话、娓娓道来;有的喜欢讲话的连贯性,有的则比较跳跃,等等。不同的表达风格有时要根据讲话的场合和内容来确定,在坚持一种常用风格的同时,也不妨吸收其他风格。

  三是把握好语言风格。每个领导都有自己的个性语言,个性语言可以使人产生亲切感和新鲜感,因此,讲话稿要体现出领导的个人特点,最忌千人一面、众口一词。在起草领导讲话稿时,要尽可能多用反映领导个人身份、体现领导个性气质、符合领导讲话习惯、表达领导亲身感受的语言,使写出的讲话稿确实符合领导的语言习惯。

  如何写好领导讲话稿2

  1.人代会等代表大会的报告。内容一般是对上一届或上一次会议以来工作情况的回顾总结和对今后工作的部署。要求内容全面,表述严谨、庄重。

  2.会议开幕词。一般在比较隆重的大型会议上使用。内容主要是讲明会议的目的、意义及用法,要富有启示性、鼓舞性。

  3.会议闭幕词或会议总结讲话稿。主要是总结会议的收获,要求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要富有号召性。

  4.工作会议讲话稿。根据既定的会议内容讲对某一项或几项工作的要求。要讲得鲜明、透彻、实在。

  5.动员会议讲话稿。主要讲进行某项工作的意义和方法。要讲得入情入理,振奋人心,鼓舞斗志。

  6.庆功会、表彰会讲话稿。主要是概括、总结、肯定受表彰单位或个人的成绩和经验,对其进行表彰、鼓励,对面上提出学习、推广的要求。要富有激情和感召力。

  7.庆祝会、纪念会讲话稿。根据庆祝、纪念的主题,立足现实,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要讲得客观、准确、实际。

  8.专题报告会的报告。如学习理论心得报告,外出考察报告等。内容要有厚度、深度,给人以启示和借鉴。

  9.碰头会、汇报会讲话稿。根据碰头、汇报的情况,肯定成绩,针对存在的.问题或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强调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工作。要有具体要求,有力度。

  10.现场会、经验交流会讲话稿。充分运用与会人员看到和听到的先进事迹和经验,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要求学习、推广,促进工作。要有较强的说服力、号召力。

  11.研讨会、座谈会总结讲话稿。根据与会人员发言情况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工作或进一步研讨的意见、要求。要有较强的概括力和条理性。

  12.综合性会议上的专题发言稿。主要是分管某一条战线、某一方面工作的领导同志在综合性会议上就自己分管的战线或工作讲情况和意见

  。要主题突出,富有资料性、参考性,并注意不过分强调自己分管工作的重要。要讲实,不要讲虚;要讲适,不要讲过。

  13.在新旧领导工作交接会议上的讲话稿。这是一种很特殊的会议讲话稿。在这种会议上往往有三个讲话,一是卸任领导的讲话,一是接任领导的讲话,一是上级领导的讲话。卸任和接任领导的讲话,都要讲得谦虚、诚恳,并有表态的意思。上级领导讲话,则要对双方都给予肯定,并对该级领导班子及下属提出一些要求和希望。

  14.在各种邀请会、协作会、联席会上的讲话稿。这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会议,这种会议面对的不是下级,而是外地、外部门的客人。作为东道主发表讲话,要对客人表示欢迎,对本地、本部门的情况作一简介,还要讲会议的目的和议程。要讲得诚挚、热情、实在。

  如何写好领导讲话稿3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打战如此,写文章同样如此。“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平时的日积月累,储备不足,肚子里没货,一旦接到文稿任务,决不可能很好地满足工作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一篇讲话稿的写作,并不是从接受任务这一刻才开始的,此前的一系列日常工作都属于酝酿准备阶段,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对一个优秀的秘书而言,秘书工作辛苦,这是一个重要的体现。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说,秘书工作轻松,也体现于其中。因为平日花了功夫,关键时刻就能从容应对,显得“清闲”,反之,平时积累不够,面对文稿则会一筹莫展,折腾来折腾去,总写也不对路。平时的积累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阅读文件报刊。广泛阅读文件报刊,有助于及时领会上级精神,学习外地经验做法,把握上情、了解外情。

  目前已步入网络时代,要学会利用网络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善于作笔记,把有价值的`信息摘录下来,以备将来拿来为己所用。二是深入调查研究。领导讲话稿是对当地工作的要求、布置,必须紧密联系实际,突出针对性。调查研究是谋事之道、成事之基,要掌握本地实际情况,不能不经常性地开展调查研究。要围绕上级精神的贯彻落实和本地重点工作,深入基层调研,并形成理论调研文章,其中的素材在今后的讲话稿中常常能派上用场。三是学会“听会”。

  讲话稿如何把握领导的思路,贴近领导,“听会”是重要渠道。实际上,领导在大型会议上所作的讲话,往往是前一阶段点滴观点的“集成”,而这些观点主要体现于平时小型会议领导的即兴讲话中。要善于在“听会”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记录下来,有些具有较大利用可能性的内容予以标注,以便需要时及时、迅速地查找。上述工作做好了,就为既快又好地写作讲话稿奠定了坚实基础,稿子不仅有望早日拿出来,而且比较容易实现上情与下情的结合,创造性地落实上级方针政策,正确体现领导者的意图。

  如何写好领导讲话稿4

  任何文章的写作都有两个运思过程,即起笔时的发散性运思和定稿时的收敛性运思。在面对讲话稿时,要先根据会议主题、讲话场合、参会对象等,明确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大胆地“放”,打开思路“胡思乱想”,罗列出与主题相关的讲话观点及相应素材。这些内容准备好了之后,接下来就是予以整合,紧扣主题确定可用的材料,并按照一定的布局形成写作提纲,作一些展开即成为富有条理的文章,这个过程就是“收”,也是正式行文。人们常说“文无定法”,这是不错的,但写作大体上还是有一定的规律,这就是所谓的“文章无法又有法”。

  讲话稿的结构,一般有两类。一是3w承接式。即为什么(why)、做什么(what)、怎么做(how),也就是重要性、具体措施、保障条件。比如一篇谈领导干部事业心的讲话稿,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具有强烈的事业心,是对每一个领导干部最起码、最根本的要求,是加快发展的迫切需要”;第二层是“强烈的事业心,最终要体现在励精图治、加快发展上”;第三层是“增强事业心,需要加强学习和党性锻炼,需要营造干事业的'良好环境”。这是最为常见的三段论模式。二是观点并列式。即以几个并行的观点统领内容,组合成篇。比如一篇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讲话稿,分别从科学发展观的四项内容,即“发展这个第一要义”、“统筹兼顾这一根本要求”、“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正确政绩观的统一”四方面展开。“放”和“收”是辩证统一的,“放得开”才能有话可说,“收得拢”才能说所当说。一“放”一“收”,是讲话稿写作中必须认真把握的两个过程。